📖 ZKIZ Archives


環保F1:中國大學生“極客”獲雙亞軍 用一公升燃料,汽車究竟能跑多遠?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765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人類已經走到能源危機爆發的臨界點上,通過“環保F1”,可以發現千名具有創新能力和節能意識的年輕精英以及更具商業可能性的車輛。

隨哨聲鳴響,穿著黑色賽車服的黃燕妮半躺著駛出賽道。與普通大學生越來越早開起家用車不同,這位身高不滿160cm的北京理工大學大四女生所駕駛的,是自己設計的“水滴形”原型車(註:研發目的為最少空氣阻力及燃油燃燒最充分的車輛)。

黃燕妮與十幾名同學一起參加的是3月3日至6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的“2016年度殼牌亞洲汽車環保馬拉松賽”。在這項有著“環保F1”之稱的賽事中,決定學生隊伍最終勝負的不是速度,而是在使用1公升燃油的條件下,車輛能跑多遠。

除北京理工大學之外,還有來自同濟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共三所中國大學的學生團隊與來自亞洲、中東和澳大利亞等地的100多支學生隊伍一較高下。最終,同濟大學誌遠車隊以798公里/升的成績獲原型車柴油組亞軍,北京理工大學翼昇車隊以442千米/千瓦獲原型車電車組亞軍。

汽車環保馬拉松賽起源於1939年的美國。彼時,殼牌實驗室的科學家之間流行起一個挑戰:用一加侖燃料,看誰的車跑得最遠。看似是“極客”們的玩笑話,最終卻誕生了一項頗具規模的汽車環保賽事。

“車殼前部較扁平,尾部較陡,模仿鯊魚的形體特征,與低風阻系數的水滴造型結合,具有流線型。電路系統采用升壓模塊,可以實現電池系統電壓暫時升高,提高整車續航能力。”除了能對自己設計理念娓娓道來,作為車隊的車手黃燕妮還總結出“慢加速、慢減速、勻速行駛”的節能駕駛策略。

“人類已經走到能源危機爆發的臨界點上。通過這項賽事,我們最大的收獲便是這千名具有創新能力和節能意識的年輕精英。”英國人科赫是此次殼牌亞洲汽車環保馬拉松賽的技術總監,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所有的學生車隊想要讓自己設計的車輛駛上馬尼拉的賽道,需要經過十多項、涉及上百個部件的檢測。“所有問題都需要學生自己去解決,最終大約有5%的車輛沒辦法駛上賽道。”

同濟大學汽車發動機設計研究所所長樓狄明說,參加比賽的車輛完全由學生自主設計,研發往往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

“在研發過程中,學生們自己動手實踐著未來汽車發展材料輕量化、發動機效率最大化、外形更具流線型等趨勢。”樓狄明說,“雖然原型車的理念運用到實際汽車產業中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比賽提升了學生們將理論運用到現實生活的能力,為未來的汽車發展提供了想象的平臺。”

帶領兩支學生團隊來到菲律賓的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機械工程實驗中心主任鄧達強介紹,比賽中除原型車外,還設有“城市概念車”組別,要求學生設計坐姿駕駛、配有雨刷、車門、車燈、後視鏡等裝置的車輛,以求在日益嚴峻的能源條件下,發展更具商業可能性的車輛。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780

這些可能誤導95%大學生創業者的話,聽起來都很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18/154756.shtml

導讀 : 身在創業圈,每天都能聽到估值十億的獨角獸神話,與之同時出現的是身價破億的創始人新貴。大學生每天接觸到的也是這些消息!但事實真的如此麽?

中國現在每分鐘就有8家新公司誕生,平均7.5秒一家,而在這些公司里有90.6%會死在創業路上,這個數字在大學生創業群體中是多少呢?答案是:95%,比平均值高出了4.3個百分點。

現在是3月中旬,畢業季又要來了,在今年的765萬大學畢業生中有多少人會選擇創業呢?往年的數據告訴我們,2013年有2.3%的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2014年這一數據為3.2%,但到了2015年,這一數據猛增至6.3%——幾乎翻了一倍。

“在創業時代,就業是失敗者才幹的事。”不少大學生都發表了類似的言論,在網上流傳的眾多《大學生為什麽應該創業》的文章中,我們也發現了排名前3位的大學生創業理由:

1、替別人打工不如給自己打工 ;

2、可以實現自我價值 ;

3、時代使然——畢竟這是創業的時代。

暫不論這幾條理由是否足夠充分,既然畢業季已到,我們不如趁機聊聊大學生創業這件事。但我們沒有準備什麽雞湯,我們可能要潑點冷水。

但話說回來,雖然從“死亡率”來看,大學生創業者確實比其他身份的創業者面臨更高的失敗風險,但創業路上的艱難險阻對於每個創業者都是一視同仁的,無非還是那樣一個問題:做這件事情的人,憑什麽是你?

如果能想清楚這個問題,就算你是大學生創業者,也可以找到一萬種解決困難的方法。

本文的作者是洪泰幫成員之一,闖先生的創始人湯明磊。他曾經是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參與發起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聯盟。闖先生是一個專門為青年創業項目提供創業服務的創新型創業孵化平臺。

“和各位創業前輩相比我不敢說我身經百戰,但是有一點我敢說:在過去兩年多時間,我和大約3000位大學生創業者在一起。”有請“阿湯哥”。

“融資成功就是人生贏家。”

我來告訴你兩個殘酷的現實。

第一,絕大多數大學生創業企業不會出現爆發增長,所以根本到不了融資這一步,只要保持穩定的現金流就可以了;

第二,融資完成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創始人既無法出售股權套現,又會為商業計劃的實現竭盡全力,這才是對創業者的真正考驗。融到資了又能怎樣?

“估值越高代表企業越成功。”

身在創業圈,每天都能聽到估值十億的獨角獸神話,與之同時出現的是身價破億的創始人新貴。大學生每天接觸到的也是這些消息!但事實真的如此麽?

創業浪潮沖擊下,大多估值都帶有泡沫,很多創業公司估值均以與同質化公司對比得出,導致泡沫的擊鼓傳花。假如一個創業公司,有人出一萬,只占0.00000001,那麽估值是多少?創始人身價馬上得多少?好緊張!會不會被人綁架?

這樣的超級肥皂泡,對大多數初創公司,估值絕對不是成功標準。在我看來,創業企業成功的要素是迅速的市場反應能力、簡單粗暴有效的盈利模式、可推廣的想象空間。

“我計劃做成一個平臺。”

平臺型項目為什麽會成為大學生創業者的最愛和首選?絕大部分的理由簡單而無力:因為它成本低,啟動快,且充滿成就感。大錯特錯!

學校有天然的封閉性,大學生一旦面臨問題,就想到平臺。但依靠平臺賺得盆滿缽滿的創業者,卻未曾對平臺的基本邏輯有基本認知。從來都是先有平臺要素,後有平臺。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核心價值,另外這一波剛性需求的基礎設施機會已過,大學生創業者可以在基礎設施之上多尋找機會。

“只要給我錢,我就能帶來流量。”

天派模式教會投資人:原來投資只要看流量就可以!

滴滴和快的撕逼教會投資人:原來流量都是要靠補貼砸的!

緊接著大家又意淫,大眾是傻×的,像意淫溫水里的青蛙一樣,慢慢降補貼,直至沒補貼,他們是沒感覺的!於是,別問我利潤,先問我流量。

大數據時代,數據都很大,上個大數據時代是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大躍進。平臺擁擠不堪,平臺上空空如也。所有人都在鼓吹萬物相連,所有人都在鍛造商業模式的連接能力,商業模式能不能賺錢不重要,都連起來才算牛×。

只可惜,和數據爆炸一樣,數據會越來越不值錢,萬物相連也會導致連接越來越弱。張天一說的好,萬物相連的時代,讓人失聯才算本事。

“為什麽只有你能做這件事!?” 

“因為我們公司的商業模式呀!”

商業模式設計精巧固然是體系設計能力強,但企業做成功要素極多,商業模式絕對不會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問一個投資人的投資方向,如果他說是TMT,就跟你問一個創業者你現在幹啥,他說:O2O,一個感覺,不信你自己感受下。

同樣的感覺還有:「你的項目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麽?」「商業模式」太多的大學生創業者妄圖依靠商業模式獲勝,卻忘了給自己挖設深厚的護城河,規模、品牌、垂直才是你的護城河。

“成功創業者都是被培訓出來的。”

二流的創業者可以被培訓,一流的創業者永遠被發現。

有太多特質不能被教育與加速,比如長相體力情商膽識酒量家庭背景從業經歷,特別是經濟周期與運氣,而這些無一不深刻影響一個創業項目的成功率。

“情懷是支撐我一路走來的根本。”

說給別人聽的叫情懷,說給自己聽就叫幼稚!情懷不是良藥,好產品才是。大量的創業者最後靠的不是堅持,而是一款不錯的產品和死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545

4月6日投融資日報:發生10起融資,總額約7億,清華北大學生創業項目獲融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finance/2016/0406/155051.shtml

導讀 : 4月5日投融資事件整理。

昨日(4月5日)共發生10起融資,其中,醫療2起,旅遊戶外2起,電商2起,硬件1起,移動互聯網1起,社交1起,汽車交通1起。10起融資中,清華、北大學生創業項目獲得融資

1. 小嘀雲智能鎖宣布獲得1.23億元A輪融資

“小嘀” 雲智能鎖使用的是雲智能指紋鎖模式,通過與 APP 相連,可利用指紋、手機搖一堯密碼和鑰匙四種方式實現開鎖,主要有親情提醒、報警和智能聯動三大功能。其中,智能聯動功能是:當用戶開門啟動預設情景模式時,可對智能家電進行遠程操控;當用戶出門、就寢時,也可設置一鍵關閉電器,啟動安全防護。

本輪融資的投資方為新疆融海投資有限公司,其曾參與投資的項目包括唯品會、美圖秀秀、大疆無人機等。

2. 匯通天下G7宣布獲得4500萬美元C輪融資

匯通天下旗下擁有貨運互聯網平臺G7,G7宣稱能幫助物流車隊連接車輛、司機、貨主、高速公路、加油等所有關鍵要素,通過毫秒級的車輛大數據。G7通過分秒連接車輛及貨物的傳感設備,采集包括物流車輛的位置、駕駛行為、能耗、線路、區域熱點、貨物的安全、溫度、出發、裝卸、到達,簽收等實時數據,為物流生態里的貨主、車隊、司機提供貫穿供應鏈全過程的數據服務。

3. 張強醫生集團宣布完成1500萬美元融資

2015年張強醫生共完成了1087臺靜脈曲張手術,總滿意度達到99.5%。經過長期的摸索,張強醫生已經完成了手術方法的標準化路徑探索。除此以外,張強醫生還將圍繞血管外科的幾大主要業務,逐漸成立國內首家深靜脈血栓(DVT)快速診療中心和血管康複中心等。

4. 藥師幫宣布獲得7100萬元A輪融資

藥師幫旨在鏈接藥品供應商(藥企、醫藥公司)和藥品終端(藥店、診所、衛生站),以電商平臺 +SaaS 服務為切入點,重構藥品市場的供應鏈。

藥師幫通過移動終端的滲透和連接,組建了一個透明、開放、高效的終端營銷網絡。藥師幫的 “藥采購” 功能,對接藥品供應商和藥品終端,實現了零散報貨采購需求的有效聚合;藥師幫的 “找藥易” 功能,讓藥品終端之間形成供求互助的關系,找到供應商端沒有貨源的藥品;“藥學習” 和 “藥賺錢” 功能,則讓藥師、店員實現了再教育以及分銷和動銷。

5. 中搜搜悅宣布獲得超6000萬元融資

中搜搜悅為中搜網絡旗下產品。中搜搜悅為移動用戶提供包括細顆粒化個性化閱讀、興趣圈自社區服務、電商、移動網站導航、APP 下載等移動互聯網常用的服務。

6 .ofo共享單車宣布獲得9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ofo共享單車是起於北大校園的學生創業項目,ofo號召師生將自己的自行車轉讓給ofo,即加入了“ofo共享單車”,以換取所有共享自行車的免費使用權。ofo團隊也同時推出了標誌性的“小黃”車——車體顏色統一塗刷為黃色。

學生可以通過微信服務號和App使用ofo的小黃車。並且因為小黃車上安裝有傳感器和智能裝置,可以實現定位、解鎖、用車、付費等用車流程。

7. 微風部落宣布獲得150萬元天使輪融資

微風部落是由清華大學在校生發起的,目前團隊有8人,致力於為大學生群體提供個性化、主題化的旅行方案,並提供0門檻、0利息的分期服務。許立人更希望將OTA模式的微風部落定位為大學生旅行領域的攜程,在產品方面,除了自己開發一部分旅遊路線,也會挑選優質的商家入駐平臺。

8. 住兩天宣布獲得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住兩天專註於發展農家樂鄉村民俗旅遊事業及農家樂宣傳,致力於為中國家庭和企業的度假出行提供鄉村旅遊解決方案。住兩天主要做景區住宿,以農家樂、民宿為切入點,其線上渠道有微信、APP、PC、以及H5頁面,基於平臺技術驅動以及大數據資源致力於幫助農家樂商家提高入住率的同時提升管理效率,。

其C端用戶群主要針對城市生活中工作壓力比較大的人群,包括個人和團體。2016年開始,“住兩天”不止面向C端,也開始面向B端企業合作,截至目前已經與共計30多家旅行社以及大型OTA展開合作。

9. 人仁醫宣布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

人仁醫已經建立了金融級醫療數據集成平臺,該平臺最大的優勢就是快速的數據集成能力,在醫院方授權的情況下,僅需要3-15天就可以完成一家醫院his/lis/pacs等業務系統數據的聚合。

10. 享秀宣布獲得500萬元Pre-A輪融資

享秀是一個技能交易平臺,依托圖片、文字以及未來將出現的視頻幫助使用者曬出自己的技能,平臺使用者根據才藝內容進行“才藝交易”,幫助一個圈子內的人快速找到興趣相符的人,同時可以根據發布者技能進行供需對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571

提升大學生英文程度的方法

2016-04-11  TWM

英語授課只是提升大學生英文程度的其中一種途徑, 除此之外,研讀原文書、寫英文摘要及多練習會話等多管齊下,效果會更顯著。

近來許多人關心提高大學生英文程度的方法,也有不少學者寫文章提醒大家英文能力對國家及個人競爭力的重要性。我認為英文能力十分重要,且提升大學生的英文程度,也不只是英語授課一種途徑。

五十年前我考進政大企管系。當時課程安排十分自由,各系享有相當的自主性,因此在系主任任維均教授的規畫下,企管系可以充分落實英文能力的強化。

我們大一、大二每學期各有四學分的英文課,精讀課本,並由鈕李琳教授全程以英語授課,每周另有課外閱讀,而且要用英文寫摘要報告。鈕老師學問好、要求嚴格又有愛心,上課偶爾會要求學生起來回答問題,當年各校受教於她的人很多,而她人生最後的日子幾乎全都給了政大企管系,是我們的福氣。

大學前三年每周還有兩小時英語會話,同學分成小組,由美籍教師上課。此外,大一有四學分英文文法,大二有四學分英文作文,大四還有商用英文。

在課本方面,主要課程大部分都用原文課本,包括經濟學、會計學等;其中,大一經濟學除了每章要交英文摘要,甚至要求考試時一律以英文作答,以中文作答不計分。

在這樣的訓練之後,我到美國讀MBA的第一學期,在聽力上還感不足。當時個性比較積極外向,為了強化英語能力,除了平時盡量找美國人聊天講話之外,也參加許多次學校安排的外地家庭住訪,了解美國一般人的生活與想法。

在讀博士班時,由於我主修的「策略」和「組織」這些領域,用到的數學或統計很少,大部分的學習與研討都須依賴文字閱讀,讀起來十分辛苦,理解力及速度都是問題,但讀過許多這類書籍後,才漸漸體會美國學者如何用英文來思考與深入表達,或邏輯嚴謹的論述,這是與「會話」層次完全不同的。

四十年來,我的觀念、詞彙及論述推理方式都已高度「本土化」,很多知識內容也不是來自英文的文章,因此已很難用英語來上課了。提升年輕人英文能力刻不容緩,多管齊下,效果才更顯著。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

撰文 / 司徒達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55

女大學生頻繁遭遇性騷擾高校里的“狼”早來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453

大學校園里的女生正在遭遇種種安全威脅。全國婦聯曾經做過一項針對北京、南京等城市15所高校大學生的調查,發現經歷過不同形式性騷擾的女性比例高達67%。(魏泊靜/圖)

在李瑩律師看來,解決高校性騷擾問題,應建立性騷擾防範機制,包括調查、處理等環節和保密、防報複等原則。同時也要加強立法,明確性騷擾的定義和界限。

2016年4月5日,南京大學大二女生趙夢在校園里遭遇驚魂一刻。

下午3點左右,她正走在去往仙二教學樓的路上。突然,一個騎車男子攔住她,說自己的腳扭了,問她能不能幫他扭回來。趙夢起先很警惕,但當對方說起熟悉的學校地名,加上周圍人來人往,防備的心松弛下來。

趙夢隨他走到四食堂旁邊,對方脫下鞋子。男子說,“不介意的話,用腳踩也可以。”趙夢彎起腰正考慮如何操作時,對方突然抓住她的小腿。趙夢驚得後退,男子解釋自己是“足控”,還提出要求,“能不能找個襪子給我綁一下。”趙夢沒有理睬,轉身時踩了男子一腳,趕緊跑到教學樓里。後來她在微信里跟小夥伴說,“還好是白天,心有余悸。”

隨後兩天,陸續有南大女生遭遇同樣的事情。南大女生的遭遇,恰好跟突然爆發的“和頤酒店女子遇襲事件”處於同一時間段。當女性安全再次成為一個社會熱點議題時,不為人知的是,大學校園里的女生也在遭遇種種安全威脅。《中國婦女報》曾報道,全國婦聯一項針對北京、南京等城市15所高校大學生的調查發現,經歷過不同形式性騷擾的女性比例達到57%。

“輕的有露陰癖,重的有性侵,甚至奸殺。學校的處理一般都是維穩,不讓受害者聲張,於是每個學校都有保研路(一般指高校偏僻幽靜的道路,女學生走在那條路上容易被騷擾。一旦發生惡性事件時,學校為了名聲都會答應給那些女孩子很大的好處比如保研,因此有人戲稱那條路是‘保研路’)的各類傳說。”女權主義者肖美麗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在開放的大學空間中,女大學生就像沒有圍欄的牧場里的羊,那些意圖實施性騷擾的人無疑便是“狼”。讓人吃驚的,高校里的“狼”早就來了。

“美女要不要一起走”

接到幾起案例報告後,4月8日,南京大學保衛處公眾號發文提醒——“校園驚現揉腳變態!廣大同學註意!”南京大學保衛處說,“這件事不是個案,去年幾乎同時期就有發生過,極有可能是仙林地區流竄作案。”

事實上,女大學生遭遇的性騷擾不只發生在南京大學:“我在北京林業大學良鄉校區。前幾天,在博雅前的小路上,一個陌生男子差點把我拉進小樹林里。我大聲喊救命,嚇得大哭”;“我在中國礦業大學,我和一群女生吃完飯回校,有個大叔在校門口把我們叫住,還以為是問路的,結果露出下體。女生們嚇得跑掉了,那人騎著摩托車滿意地離去”;“我在暨南大學,看到有男生鬼鬼祟祟,反複進出某間女生宿舍的鐵門。我走過去,他立即逃走,他是要偷看女生洗澡”;“我在武漢大學,有一次走在‘保研路’上,看見暴露狂,太惡心了。我此生都不會再走保研路了。”

這些聲音來自南方周末記者采訪到的全國各大高校的女學生,她們共同的特點是都曾遭遇性騷擾,且有些人不止遭遇過一次。

南京大學大三學生李安然便三番五次遭受到騷擾。有一次,她走在校園,突然一陌生男子用手勾住她的肩問,“美女要不要一起走?”李安然立刻大喊,正好迎面有人來,那男子也跑開了。

究竟有多少女大學生遭遇過性騷擾?華南一所大學新聞系學生朱麗娜利用朋友圈,做了個小範圍調查。她收回有效問卷73份,在整理時她哭了。她沒想到,身邊有那麽多熟悉的人有過被騷擾的遭遇。其中,有一人用同一個IP地址,填了三次問卷,依次留下了三句不同的話——“救我”、“男老師真惡心”“生無可戀”。

2013年,女權主義者肖美麗從北京徒步到廣州,呼籲建立校園性侵害防範機制。在她看來,“高校的性騷擾很嚴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這種事很常見啊”

華南師範大學的師生曾為改進校園空間安全而努力過。

2013年,華南師範大學新聞系有位女生在第一課室樓(簡稱“一課”)遭遇偷窺後,找學校各部門反映無果,於是她自己開始調查一課的設備問題。

近萬字的報告得出一個基本結論:一課的廁所燈近一半是壞的,走廊是完全黑暗的,廁所的門各種損壞,錄像監視系統形同虛設,保安人數太少。報告還顯示,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第一課室大樓至少發生28起變態狂事件。

另一個涉及300個華師女生的調研結果顯示,10%的女生在一課遇到過性騷擾。令華南師範大學歷史系講師韓益民意外的是,當被問及是否願意為了改變現狀公開說明自己遇到的性騷擾時,那30個女生竟然全都拒絕了。“在傳統文化里,她們的選擇是可以理解的。” 韓益民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讓他吃驚的是10%的比例,這意味著石牌校區一萬名女生里,有千人,即使再減半,也有五百多人受到過性騷擾。

韓益民後來在微博上發起了匿名調查,請那些遇到過性騷擾的華師女生給他發郵件,他一共收到了近30封反饋。

有了這些材料,韓益民給校長辦公室打電話,沒想到工作人員在聽完情況介紹後說,“這種事很常見啊。”韓益民說,“在這位老師看來,這種事對人身沒有實質性傷害,不必小題大做。”

想來想去,韓益民決定以行動促改變。他和幾位同學做了一些警示的標語——“裝燈防狼”“我可以長得很安全,但是我也需要安全”等,貼在一課廁所、電梯口等顯著位置。他們還在網上註冊了“@校長狼來了”(現已更名為“華師關註女性權益小組”)的微博,呼籲以實際行動來對抗已存在多年的性騷擾。

2014年寒假情況得到了改觀。校方開展一連串動作:走廊燈都亮了,廁所設備也修好了,一課樓下還設了一個保安亭。“學校相當積極,很不容易”。韓益民本以為事情就這樣解決了,直到一年後,有同學告訴他,一課的性騷擾問題並沒有得以減輕,他才意識到問題沒那麽簡單。

相比於依靠官方,韓益民更喜歡自主靈活的民間行動。下一步,他準備建立一個校園反性騷擾的微信公眾號,傳播信息,連接有心人。同時,試驗各種類型的警報器,舉辦線下活動,來幫助處於弱勢地位的學生。

“這一套解決方案,目的是要先增強大家對性騷擾的防範意識。”韓益民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有了充足的意識,各方行動才能到位,包括學生、家長和學校等。”

權力關系下的性騷擾更加隱蔽

“發生在公共空間的性騷擾是明顯的和容易識別的。”女權主義者肖美麗認為,“另有一種性騷擾發生在權力關系下,更加隱蔽,危害也更嚴重。”

最為人熟知的案例是,2014年原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春明誘奸女學生事件。不過,該案受害人代理律師李瑩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被揭開的僅是冰山一角。”

廣州某高校中文系教師劉良向南方周末記者講述了一位女學生被導師騷擾的故事。這位女學生曾經對劉良傾訴:她的導師借口改論文,把這位女學生單獨叫到辦公室。在辦公室里,導師提出親昵的要求,女生不從,逃了出來。事後,導師嘲笑女生“小題大做”“沒見過世面”。女生後來將此事告訴了家長,家長找到了校領導,得到的答複是“別鬧大,對誰都不好”。女生也缺少證據,後來就不了了之。

在另一起劉良接觸到的案例中,一位普通的高校語文老師,沒有任何職務,僅僅利用課堂和學業評價的權力,強行約會多名女學生。在約會女學生時,會不斷表白或暗示,給學生一種“你是獨一無二”“我只欣賞你”的錯覺,故意混淆“控制”與“浪漫”的區別,趁機達到自己的目的。後來,這位語文老師因個人生活中的其他作風問題,而被學校解聘。

“這跟吳春明的手法有相似之處。”中山大學性別教育論壇負責人柯倩婷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這是一種隱性的控制。高校應對老師手中的權力有所監督和制衡。”

然而,目前對於高校里發生的性騷擾案例,尚無明確的定義和範圍界定。“性騷擾”一詞最早出現在美國,直到2001年,中國才出現首例性騷擾案件,但最終因證據不足而被駁回。2005年《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時,“性騷擾”一詞才首次出現在中國的法律條文中。

雖然在2014年9月,教育部出臺規定,高校教師不得“對學生實施性騷擾或與學生發生不正當關系”。但在教育部原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看來,這個規定的最大問題是太籠統了,具體操作性差,“比如美國就明確提出,師生間不允許發生戀愛關系,這就很具體。我們提出來是師生間不允許發生不正當關系。什麽是‘不正當關系’?戀愛是正當還是不正當?”

“知道什麽可以做,什麽不能做,不僅對學生,同時對老師也是一種保護。”在柯倩婷看來,明確性騷擾的界限非常重要。同時她也覺得,在吳春明事件中,受害者敢於站出來,得益於社會各方的支持,“支持來自媒體、律師與輿論等,這會給受害者以勇氣。”

在李瑩律師看來,解決高校性騷擾問題,應建立性騷擾防範機制,包括調查、處理等環節和保密、防報複等原則。同時也要加強立法,明確性騷擾的定義和界限。“現在施害者的違法成本很低,賠償高的也就數萬元。因為性騷擾獲刑的屈指可數。”

社會上對性騷擾的受害者存在著一種偏見,認為“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你被侵犯,你肯定有問題”。李瑩覺得公眾對性騷擾的認知也急需培養,在她接手的一起案件中,受害人證據充分,但因擔心開庭之後案件有可能被公開,而最終選擇了庭外調解。受害人認為,“要是公婆、同事知道了,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將比被騷擾本身要痛苦1000倍。”

對於受到性騷擾影響的學生,柯倩婷認為,負面影響將是一生的。“可能會導致她放棄學業、丟掉感情,以及對公共事務的熱心和關註。”

然而,發生在高校里的性騷擾事件,仍未停止。南方周末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浙江某高校一名大一女學生接到過該校歷史系主任一封郵件。該學生與這位老師僅一課之緣,但從郵件的內容看,老師的意圖已十分露骨:

“可愛的伊人:從第一次見到你,你就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說,很喜歡你。找個時間到我辦公室來見我。正好我也挺想念你的。”

(應受訪者要求,趙夢、李安然、目分、劉良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792

大學生去哪兒?

2016-06-06  TWM

當年廣設大學,造成現在招不到新生,流浪教師一堆; 高鐵站已經蠢到遍地開花;社會宅政策別再重蹈覆轍。

本欄反覆寫過,人口分析是最有效的預測工具,今年大學招不到新生的問題會很嚴重,並不是去年做錯決策的結果,而是十八年前出生的小孩太少,那個時候生的小孩少,是社會長期演化的結果。

也就是說,要預測大學找不找得到足夠學生,不必燒香拜佛,不需要水晶球、特異功能,在李登輝決定要廣設大學時,就知道這個結果,反而馬英九任內,積極引進國外留學生,緩和這個頹敗的趨勢。

現在寫這個,已經醫不了教育的急症,可是運用同樣的方法,可以預測另一個正在形成中的錯誤決策──社會住宅。

試問,除了雙北、新竹之外,台灣哪裡還缺住宅?排除天龍國的福利政策,該把錢撒在頭前溪以南才行,因此能蓋幾萬戶社會住宅的地方,恰恰是人口減少地區,真在那裡推出,不單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當嘉義、雲林等地商用不動產長期衰退,蓋的房子賣不掉、租不出去,與地方政客互動最緊密的開發商瀕臨破產倒閉,政權會穩定才怪。

人口衰退的中南部不適用社會住宅政策,可以只在雙北興建嗎?

這是什麼鬼建議,難道我們南部人就是低等公民,不可以享有社會住宅的福利?看看速度越來越慢的高鐵,現在的高鐵站點比當初設計的還要多,新設的站一天有多少客流量?周邊商機落實多少?這些血淋淋的數字,能夠阻止﹁我也要有﹂的心態造成遍地高鐵站的趨勢嗎?

關於社會住宅這個議題,衷心希望蔡總統能夠傾聽台灣諾貝爾獎得主、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的建議:政見又不一定要落實!國事如麻,很快就有別的議題會移轉媒體注意力,別浪費資源在錯誤的政策。

對應社會住宅的議題是長期照護,這才是人口老化的台灣迫切所需,人口數最多的四、五年級生,逐年告老還鄉,在退休金需求快速增加下,出入場合從辦公室移轉到醫院,長期照護人口的增加速度,會比高齡化更快。

好消息有兩個,第一個是基礎建設好,這幾年炒作生技股的題材,講到台灣醫療人才的優勢,加上全民健保的經驗,很有機會建立良好的長期照護產業。

第二個,高齡化問題不是台灣獨有,所有富裕國家都面臨這個棘手問題,除了美國因為大量接收移民,稀釋高齡化比率,中國這個人均所得才進入小康的國家,長期照護的需求都在快速增長。

長期照護不是特效藥,需要很多醫療設備和政策配套,而且時間拉長,成本就變得更重要,提供低成本硬體,正巧是台灣產業強項,那些哀號毛利只有三、四趴的資訊業,一定會是成功轉型長照產業的贏家,這是剛開始的趨勢,值得深入挖掘的鑽石礦源。

撰文 / 黑傑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21

大學生借貸市場亂象再生:裸照做借條 不還就曝光?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172.html

借款人裸體手持身份證拍照,並以此作為借條,如果到期不還款,放貸人就公開裸照。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在大學生貸款市場上,存在這種所謂“裸條”的借貸模式,而且,借款人多為女大學生。

一位女大學生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其在借貸寶平臺上貸款5萬元創業,被逼拍裸照做抵押,不還款的話就會把照片發給家人,甚至在網上公開。

由於矛頭直指借貸寶,昨日,借貸寶對外回應稱“裸條事件”系放款人自行采取的非法催收手段,與平臺完全無關。

那麽,這種“裸條”的借貸模式究竟是一場荒誕的鬧劇抑或另有隱情?

“裸條”風波

根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一位女大學生李麗(化名)自稱今年2月因為創業註冊了一家網絡借貸平臺,並上傳身份證、學生證以及家庭信息和聯系方式。第一次通過該平臺借款500元,周利息30%,因為沒還上,所以借新還舊,周息仍為30%。利滾利後,她總欠款達5.5萬元。

借款方多次向其催款,李麗表示想再次借新還舊。此時,借款方要求李麗手持身份證拍裸照作為抵押。無奈之下,李麗只得照做。很快,新的還款日到了,李麗仍還不上。對方表示,不還款的話就會把照片發給家人甚至在網上公開。李麗稱,身邊很多女同學都被卷了進來。

(圖片來自網絡)

據了解,在一些借款QQ群里,會有人不定期發布這種“裸條”借款信息,有閑余資金者可以選擇接單。而裸照往往作為借款人的增信手段。

(圖片來自網絡)

之所以借貸寶會中槍,也是因為其特有的P2P模式為借貸雙方提供了交易土壤。

根據借貸寶官網介紹,借貸寶首創熟人間單向匿名借貸模式(即借款人實名、出借人匿名),通過互聯網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機制,實現直接金融交易;利用熟人之間的天然關系,極大程度的減少甚至消除信息不對稱;還利用熟人圈的聲譽機制和信息收集便利,實現對惡意欠債者的天然約束與高效催收。

“這種熟人借貸模式,也給了借貸雙方極大的操作空間,比如借貸雙方在QQ或微信等其他渠道事先商量好金額、期限、借款模式、利率,甚至擔保模式、風控手段等,再通過平臺借款,出現這種裸條也就不奇怪了。”一位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本報記者在QQ上通過關鍵詞“借款”搜索相關群時,跳出來的一半結果是與借貸寶相關的QQ群。

(圖片來自網絡)

2008年的夫妻“裸條”

按理來說,借錢給熟人應該更放心,但如果兩個人僅僅是通過QQ或微信認識不到5分鐘就可以借錢給對方,那麽,一個強有力的擔保會變得非常重要。如果從這個角度分析,“裸體+手持身份證”倒是一種具有震懾力的擔保模式。

廣東南方金融創新研究院秘書長徐北對本報記者表示:“裸條”事件持續發酵,開始大家都是抱著一種獵奇的心態去“圍觀”這件事情,而事實上,這種所謂的風控手段在我國北方已經流行過很長一段時間了。

“這種‘裸條’的模式在2008年、2009年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但早期是這樣的:在民間高利貸領域,涉及到大額借款時,放款人可能會要求借款人夫妻雙方均裸體手持身份證拍照,並將照片和存有照片的數據卡封存到一個信封里,如果最終借款人到期償還了借款,信封歸還借款人,如果借款人無力償還,那麽放款人會威脅將照片公開。”

“如果僅僅是裸體也就罷了,關鍵是還要手持身份證,身份證有著借款人詳細的個人信息,一般借款人都非常害怕個人信息通過這種極端方式被人們尤其是熟人看到,所以,會想方設法還錢。”徐北說,當時有人還戲稱這是最早的人臉識別。

周息高達30%的“超高利貸”

另外,值得註意的一個信息是,據這位女大學生透露,其500元借款的周利率高達30%,而本報記者了解到,即便是在民間高利貸領域,這個利息也是高得離譜。

一位民間高利貸者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在該領域,他聽說過的最高月利率20%,而且這類借款人一般是在窮途末路的情況下,正常的話,個人為月利率8%~10%,企業因為抵押物更加充足,所以月利率為5%~6%。

“周利息達到30%確實沒聽說過,這也太黑了。”他說。

對比同樣提供消費貸款的正規機構,目前微粒貸借款日利率為0.04%,按照單利計算,周利率不過0.28%,螞蟻金服旗下的借唄日利率為0.03%,也就是借1000元1天利息0.3元,單利計算周利率0.21%。

“借款利率太高了,目前,大學生消費貸款的實際利率大多達到年化20%以上,加上這塊領域缺乏監管,很多機構或平臺肆意添加高額的罰息和滯納金,最後實際利率遠遠超出監管要求的4倍基準。”徐北說。

在他看來,如今所謂的“大學生消費借貸”已經到了一個尷尬的節點,市場越來越飽和,負面消息也越來越多,整個市場亟待規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64

大學生網購哪家強 中音中傳搶第一

網購已經進入到千家萬戶,年輕人更是網購的主力軍。那麽在校大學生的網購情況又如何?

阿里研究院、淘寶頭條日前聯合發布了《全國重點大學網購排行榜》,首次從電商角度對全國100余所211高校進行了分析和排名,根據對2015年人均網購額的測算,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和浙江大學名列前三位,成為網購指數最高的學府。

本次全國重點大學網購排行榜,主要針對全國112所211重點大學進行測評(3所設異地校區的高校獨立計算,故共有115所大學),數據采樣區間為2015年全年,數據來源全部來自阿里零售平臺。

其中,中央音樂學院以人均2500元的年網購額,排名首位。躋身TOP10的高校還包括: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大學、複旦大學、清華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南京大學。可以看出,北京共有6所大學進入網購前十位,3所大學來自長三角,中西部只有位於長沙的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進入了前十位。

阿里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11高校的人均網購額為1500元,全國2000多所高校人均網購額為1100元,前者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的36%。而985高校則以人均1650元的數字,領先於211高校,難道真的是大學越好,網購水平就越高?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高校的人均網購消費數量與高校所處的地域、學生家庭背景有關。由於重點高校大多地處沿海發達地區的大城市,“可能他們生源結構中來自經濟條件更好的城市家庭更多,因此網購的消費就更多。”

此外,人均網購數量也跟不同學校、不同專業學生的消費結構有關,不同學校、專業的學生,消費的層次和結構差異都比較大。

熊丙奇認為,重點高校尤其是985高校的學生買圖書、實驗設備等文具類的比重會更多一些,這些東西更適合網購,而普通高校學生可能在聚會、吃飯等方面的消費會更多一些,這些東西並不一定需要網購。而大學生的開銷中占比更大的還是聚會、吃飯等生活方面的開銷。因此,重點高校人均網購數量多並不代表總體消費力就更高。

這其中,藝術類院校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國傳媒大學網購金額之所以高,與這兩個學校的專業有關。作為藝術類院校,本身女生數量就比較多,專業特點決定了她們對化妝品和服裝的消費會比較大。比如,中央音樂學院的同學,平均每人每年花在服裝鞋帽上的網購開銷為1080元,笑傲重點高校穿衣榜,在這一榜單上位居第二的是中國傳媒大學。

在化妝品方面的排名頗為類似,中央音樂學院再次雄踞第一,人均每年網上購買化妝品222元,緊隨其後的是中國傳媒大學。前十名高校有9所來自北京,而且都是女生占比多的高校。而最節儉的是河北工業大學,人均僅為39元,這主要與河工大作為理工科院校,以男生為主有關。

熊丙奇說,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在購買衣服、美術原料、化妝品等方面的消費會比較大,“像攝影專業可能會買個相機,這個花銷就很大。”

相比之下,部分高校在購買圖書等文化用品方面的比較大。這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上海財經大學,人均網購圖書等文化用品的年開銷為92元,這可能與財經類圖書更新更快有關。緊隨其後的是浙江大學和南京大學,這三所長三角的高校學生最愛買書。

此外,在性別差異方面,數據顯示,男生更愛購買電子產品、體育娛樂用品,女生則更鐘愛服裝鞋帽和化妝品。不過,在年度人均網購額上,男女非常接近,基本沒有差異,這與人們通常觀念中“女性更鐘愛網購”的印象不同。

數據還揭示,從大一到大四,大學生年平均網購額隨年齡增長而持續增加,大四學生人均網購額接近大一新生的2倍。這也說明,網購已經成為大學生群體中重要的生活方式,年級越高,對網購的依賴度也越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22

大學生接連被騙 這些電話短信詐騙你碰到過嗎?(多圖)

近日山東臨沂市羅莊區中坦村,18歲的準大學生玉玉遭到了詐騙,萬元學費被騙走。更令人心痛的是,在玉玉和父親報警之後,玉玉突然昏倒,最終因呼吸心跳驟停在21日不幸離開了這個世界。

接到詐騙電話後,玉玉的萬元學費被騙走(視頻截圖)

8月19日,又一位大學生遭到電話詐騙,一自稱為郵政客服告訴她,有一封來自銀行的信件,因其在上海的銀行卡支12655元,銀行發函催款。女生按照“銀行客服”與“熱心警官”的要求,將自己卡里的6800元學費悉數轉出,最後發現被騙。女生沒錢繳納學費,欲向學校辦理休學手續。

8月24日,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大二學生小文(化名)訂機票後收到詐騙短信,對方自稱航空公司客服,以小文的航班被取消,在ATM機上辦改簽可獲得補償為由,誘導小文按照提示操作。結果,小文全年學雜費6100元被轉走。

小文收到的詐騙短信截圖。 

連續幾起案件讓“開學季詐騙”成為廣大學生和家長關註的焦點。據了解,開學期間一直是學生和家長遭假冒“學校相關人員”電信詐騙的高峰期,不法分子往往借此機會對涉世未深的單純學生,以及缺乏安全意識的家長們張開“魔爪”。

25日,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官方微信發布緊急提醒,接到這170、171兩個號碼段來電千萬要小心,已有多人被騙!

170、171號段本來是為虛擬運營商準備的專門號段,但因為監管措施跟進不到位,無需實名登記即可購買,已經成了詐騙電話和短信的溫床,讓人談之色變。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航班取消、聚會照片、孩子要錢.....很多短信里的不明鏈接會下載病毒,一旦點入,就可能讓你傾家蕩產!收到這樣的短信,千萬別點開,直接刪除!凡是陌生人涉及到匯款的,幾乎都是騙子,別轉賬!

下面這些短信千萬別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957

又一起!廣東準女大學生跳海自殺 疑被短信騙光學費

連日來,山東臨沂準大一女孩徐玉玉遭電話詐騙傷心致死的事情,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註和討論,這一案件也讓“開學季詐騙”成為廣大學生和家長關註的焦點。

令人遺憾的是,揭陽市惠來縣8月31日也爆出這樣一宗類似案件:該縣岐石鎮坑仔管區鳳北一名19歲女生蔡某妍,疑在8月19日被短信詐騙一萬多元學費和生活費後,於8月28日留下遺書離家出走。8月29日,惠來警方在海邊找到蔡某妍的屍體。

“老弟,當你看到這條說說的時候,我應該已經自殺了,自殺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太蠢了,相信了短信詐騙,被騙光了老媽給我的一萬多元錢……”這是蔡某妍在離家後留下的一條QQ說說。

19歲女生蔡某妍(圖片來源:微信號“惠來人”)

據廣州日報消息,蔡某是剛畢業的高中生,今年高考考上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9月份即將開學,行李都收拾好準備要去上大學了。8月中旬,蔡某妍誤信騙子稱其在電視臺節目中中獎的詐騙短信,分三次被騙走了其母親給她的9800元學費和生活費。8月28日,蔡某妍離家,離家時身上沒帶身份證和現金。家人因其久不歸家,看到遺書才知道她被騙的事情,馬上報了警,並四處尋找。

據了解,其父60多歲,母親50多歲,被騙走的錢是父母打工大半年攢下來給她上大學做生活費的,從遺書內容來看,她是覺得被騙了對不起父母,才會想不開輕生的。

據鳳凰網報道,8月19日,蔡某收到一條短信說她中獎16萬元,讓她先匯3000元過去,蔡淑研匯完後,對方又讓她匯了3000元,說如果蔡淑研不匯錢過去,就要交違約金5萬元,隨後蔡淑研又給對方匯了3800元。“她把學費和生活費都打過去了,對方也沒有給她16萬,孩子想不開就跳了海。”蔡某的母親說。

發現女兒失蹤後,蔡家人就開始四處發布尋人啟事,並向當地警方報案。在尋人帖子中,蔡母通過網絡對蔡淑妍說:女兒,快點回家吧,我們真的很擔心你,錢被騙了就騙了,最重要的是人還在!而根據蔡某姨丈林先生介紹,如果不是蔡淑妍發布了QQ說說,家人完全不知道孩子被詐騙的事情。

在尋人網帖中,發帖人同時附有一封疑似蔡某妍留給其弟弟的遺書。

該封遺書中稱:“老弟,當你看到這條說說的時候,我應該已經自殺了,自殺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太蠢了,相信了短信詐騙,被騙光了老媽給我的一萬多元錢,很蠢對吧?我也覺得自己很蠢,可是錯誤已經造成,無法解決,我害怕被罵,害怕因為這樣造成我不能去讀大學,真的很害怕,有了希望,然後絕望,這種感覺真糟糕,我真的承受不了,只能以這種方式來結束我的生命,來躲避責罵,我很懦弱對吧!很對不起你們,老媽,老爸,對不起,不能給你們養老送終了,還要讓你們白發人送黑發人,圖添傷心。我知道老媽你一直對我希望很大,可是你女兒我最終還是要讓你失望,為我的去世傷心一陣就把我忘了吧!就當沒生過我這個女兒,老爸,老媽,很抱歉,卻沒能報答你們,下輩子再報答吧。老弟,你要聽老爸老媽的的話,他們已老了,日後要靠你養老的,你姐姐我沒用,幫不了你,你要好好奮鬥,早日實現老爸老媽建房子的心願,要好好孝順老爸老媽,不要讓他們生氣。最後想說的是,不要相信那些說你中獎的短信和電話,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不要重蹈你姐姐我的重蹈覆轍,要好好照顧自己,好好工作。看完這條說說就把它刪了吧!如果有人問起我,就說我出意外,不要說我是因為被騙,那樣太蠢了!”

目前,據惠來警方透露,29日在海邊發現一具女性屍體,經家屬辨認,確定是岐石鎮失蹤女生蔡某妍,但其死亡原因是否與電信詐騙有關則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9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