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鯨魚新西蘭擱淺 越細條哭聲越厲害 3/4死
1 :
GS(14)@2017-02-11 18:57:56■大量鯨魚在海岸擱淺,部份有X標誌的代表已死亡。路透社
新西蘭出現數十年來最慘烈鯨魚擱淺悲劇,416條領航鯨昨晨被發現沖上南島北端海岸,其中約3/4死亡,約500名保育人員和義工正全力營救生還鯨魚。任職雜誌編輯的莫里森(Cheree Morrison)與兩名同事到黃金灣費爾韋爾角(Farewell Spit)一海灘拍攝日出時,發現大量鯨魚擱淺,更聲稱聽到鯨魚哀鳴,「越細條呼叫得越厲害,只能用哭聲形容」。
■工作人員和義工不停倒水,嘗試拯救生還鯨魚。路透社
近百條滯留
環保部指有250至300條擱淺鯨魚死亡,其餘的亦奄奄一息,狀態不容樂觀。保育人員聯同農夫、遊客等義工在早上潮漲時協助生還鯨魚重返大海,穿上潛水裝備的義工在水中築起人鏈,防止生還鯨魚回流,但因鯨魚去路被飄浮水面鯨屍阻擋,目前僅約50條成功返回大海,其餘90條仍然滯留。義工正向牠們身體淋水保持濕冷,但不會通宵留守,因入夜後鯨魚會對人構成危險,預料當局最快會於今日再嘗試協助牠們重返大海。費爾韋爾角是鯨魚擱淺黑點,因它擁有既長且突出的海岸線,而海灘微斜,鯨魚一旦靠近就難以轉身離開,因此有「鯨魚陷阱」之稱。保育團體Project Jonah指過去10年當地至少發生9次鯨魚擱淺,但如此規模的屬罕見。領航鯨亦是最易發生集體擱淺的品種之一,因牠們有群體活動的習性。今次是新西蘭19世紀有紀錄以來第三大嚴重鯨魚擱淺案,1918年,查塔姆群島(Chatham Islands)有1,000條鯨魚擱淺;首都奧克蘭亦於1985年出現450條鯨魚擱淺的慘案。當局未能確認肇事起因,可能夾雜極端天氣、地理位置乃至鯨魚本身疾病等因素。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1/19924732
任志剛:下個金融風暴更厲害 籲香港做大國際金融中心免邊緣化
1 :
GS(14)@2017-05-27 08:50:18【明報專訊】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昨日就香港回歸20周年發表感想,認為香港回歸後在貨幣穩定及金融安全方面取得不俗成績;但他警告導致1998年及2008年兩次金融危機的問題未解,下一個風暴正在醞釀,但相信香港可應對。他又寄語香港要做大做強國際金融中心,否則將被邊緣化;金融監管亦可更彈性。
明報記者 陳子凌
任志剛表示,香港取得的貨幣穩定及金融安全成績不俗,因為在1982年至1987年期間經歷不少金融動盪,政府頻繁「救火」,到1988年以後逐漸改善金融體系「防火」,令香港日後能夠更有效應對金融衝擊。因此雖經歷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科網爆破、2003年SARS及2008年金融海嘯,但在貨幣穩定及金融安全上仍然良好。
不過,任志剛同時亦指出,過去20年有成績不代表未來亦然,需要「居安思危」,因要面對的問題並不簡單,也沒先例可循。一方面,在貨幣穩定上不能自滿,因本港資金融通,在不可以外匯管制下,出入香港的資金只會愈來愈多,會否去到難於處理及令風險提升的規模,這些都值得研究。
港應能安然渡過危機
金融安全方面,亞洲金融風暴的起因是金融全球化下資金流竄,令大鱷對港元有機可乘;2008年金融海嘯是以華爾街為首的炒賣投機文化作祟所致,但這兩個問題至今未解決,例如美國總統特朗普便有意放寬投行限制,量化寬鬆後全球尚有4萬億資金尋找機會。他直言,過去兩次危機剛好相隔10年,實不希望「每10年一次」,即2018年再爆危機,但萬一出現,風暴將更厲害。不過他認為,本港銀行體系健康,如新危機爆發,只要沿用2008年金管局的臨時措施,給予銀行體系充足資金支援,相信也能抵禦。任志剛補充,不認為下一個風暴的源頭在中國,多數是來自資本帳開放的經濟體。
中國非下個風暴源頭
任志剛亦寄語政府,未來當思考香港在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方面是否可再進一步,因為內地與海外終有不經香港、直接交易的一天,應趁香港仍是重要角色時,將流動性及市場規模做到一個不可或缺的程度,避免日後被邊緣化。此外,他認為金融應當服務於經濟,當局可研究有否增加監管彈性的空間,如對複雜、炒賣的投行活動嚴格監管,對於簡單傳統的金融服務有所放寬,例如開戶難問題。
(回歸20周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65&issue=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