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會計師失掉光環怎麼辦?

記得在幾年前,若問學生理想職業是甚麼,會計師定必在最受歡迎之列。無他,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加上近年大量企業來港投資甚至上市,會計人才需求甚大。雖然每年入行者眾,但流動性相當大。各大會計師行為搶人,紛以高薪吸引人才,令會計畢業生對Big 4一紙聘書趨之若鶩。就算進不了四大,會計師銜頭也是邁向中產之路的保證,故不論自己喜歡不喜歡,也不考慮合適與否,不少學生選讀會計。但會計師光環終被打破,早前一個DSE考生職業意向調查發現,會計師不單打不入十大,會計和審計更被列入最不受歡迎工作。由萬人景仰至被人唾棄,究竟出了甚麼問題,令「?仔?妹」們想法有如此大的轉變?其實,行業惡化生態沒有多大轉變,人手特別是基層職位仍短缺,超時加班仍舊困擾業界,歸根究柢只是期望與現實落差太大,令部分上了船的選擇跳船。見到跳船的人漸多,新一代自然醒覺過來不肯上船。

現今互聯網也幫了一把,看看各大專院校的社交群組,經常看到師兄師姐的勸喻,說千萬不要選修會計。而大多數的理由都是工時過長,沒有社交和低薪等。還有幾位現職或曾從事審計的朋友,通過社交平台揭露工作不為人知的一面。當中兩位更將自身經歷輯錄成書或改寫成小說,聽閒銷量甚佳。對此現象,部分業內人士甚為不滿,質疑他們在入行應早已了解清楚,所謂食得鹹魚抵得渴,現在反過來唱衰行業,是輸打贏要的表現。

故勿論誰是誰非,這些資訊有助新一代了解行業生態,能起期望管理之效。其實DSE考生的看法,某程度是業界在過去一味唱好造成。如曾有業界中人將超時加班吹捧成發達必經過程,預期比天高,但當新人發現與現實相差太遠時,怨恨油然而生,愈積愈多下導致今日爆發。將矛頭指向肯講真話者,實在有欠公允。沒有新人願意入行,對業界發展當然不利,要解決問題須由根源做起。首先,不合理的加班文化(如沒有實際加班需要也要留下)固然要改,人手密集的工序也要改革。以審計為例,目前最花時間的工作就是搜集資料、核查文件和分析數據,當中被「放飛機」的風險,也令不少核數師合伙人頭痛。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這些既費時又沉悶的工作,我們大可交給機械人代勞。情況就如個人電腦普及後,審計人員不需再以人手進行核算,將騰出來的時間專注於高增值工作。

或許有朋友會問,人工智能的裝置成本高昂,只有Big 4等大型會計師行才能負擔,中小行豈非等執笠?瓜瓜的想法較為樂觀,理由有二。其一,當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成熟,用家熟悉度又提高後,生產商為了競爭自然會壓低成本和售價。其二,未來的商用人工智能系統配以雲端相信是主流,因為用家數量和種類能夠擴大,有助提高系統的接觸面和學習機會以累積經驗。於用家而言,雲端應用無論在購置和日常維護都較獨立系統便宜,相信大部分中小企都能負擔。可以想像得到,未來審計人員只需配備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協助其工作所需。

今屆DSE畢業生的想法,反映4至5年後會計新人的供應將會減少,到時人工智能可否全面填補真空,目前作判斷言之尚早。但幾可肯定,人手短缺將繼續困擾中小型會計師行,至於率先開發人工智能的大行,預期受到的衝擊將會較少。

原文刊於:am730 2017-08-11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308

明星自主車企長安為何光環失色

曾經的中國自主明星車企長安汽車,近來卻“星光黯淡”,其業績滑坡的情況引發業內關註。在內外多重因素夾攻下,曾是自主盟主的長安汽車正在多方調整,試圖重新奪回自主銷量冠軍寶座。

陷入低谷

8月24日,山城重慶,長安汽車在自己主場舉行的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發布了其“北鬥天樞”智能化戰略,發布會場面隆重。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董事長徐平、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悉數到場,同時列席的還有騰訊車聯、百度車聯、阿里車聯、科大訊飛、地平線等長安的互聯網合作夥伴。

“我們將基於客戶體驗,定制懂你的汽車平臺和服務,而不是技術的堆砌和服務的捆綁。我們將放眼全球、廣納資源,成為智能汽車產業聯盟的倡導者、引領者,而不是獨行者。”朱華榮在現場說出了這樣一番豪言壯語。

然而,長安汽車當前的業績現實卻不盡如人願。據長安汽車最新的產銷快報,長安汽車7月份共計銷售12.87萬輛,較去年同期的16.15萬輛,下跌20.30%,跌幅大於同期中國整體車市的下降幅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7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4.3萬輛和188.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0.7%和4%。

對於7月汽車銷量的下滑,汽車行業資深人士、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感嘆:“7月,國內售價10萬元以內的汽車市場,基本上崩盤了。”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本輪中西部和二線以後城市樓市的快速上揚使得相關中低價汽車的目標消費者的資金壓力增大。

產業大環境的變化已經波及長安汽車,合資板塊和自主板塊皆走下坡路。曾經是自主品牌優等生的長安汽車的情況非常不樂觀。在具體車型方面,長安自主品牌SUV銷量下滑明顯,其中7月CS55銷售7732輛,CS75售出6489輛,之前表現穩定的CS35在7月份銷量也未過萬輛,達到8622輛,沒有一款SUV車型銷量破萬。

值得註意的是,CS55作為長安汽車的新生代車型,2018年上半年幾乎每月銷量都在1萬輛以上,而進入下半年的第一個月,銷量環比卻下降了18.65%,這無疑給了長安汽車一記重拳。而作為長安汽車銷量支柱的長安CS75,銷量從2018年1月的2.11萬輛,一路下滑到7月份的6489輛,不足3月份銷量的一半。

另外,被長安寄予希望的中高端轎車睿騁CC也不樂觀,銷量持續走低,7月份銷量僅有1359輛,創近幾個月銷量的新低。長安新能源汽車7月的銷量僅為4508輛,環比下滑幅度高達49.39%。

銷量不振已經大幅拖累了上市公司的業績。長安汽車日前發布的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披露,2018年上半年長安汽車凈利下降高達67.54%~63.21%。

問題何在

此前,長安汽車一度在自主領域風光無限,自2014年起連續三年蟬聯自主乘用車銷量冠軍,在SUV、轎車、MPV這三大領域均有著不錯表現,是一家均衡發展的車企。不過,長安在去年銷量出現下滑,銷冠寶座被吉利奪走,而今年以來銷量依然未能止跌。業績不佳的背後,長安汽車存在質量、設計人才不足等問題。

近年來,長安汽車因種種安全隱憂問題而發生過多起召回。“長安汽車的質量其實算中等,大問題沒,小問題不斷。”有多年汽車測試經驗的分析師湯海濤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雖然出現過一些問題,但是長安自主車型在消費者中此前的認同度還是不錯的,但是發展到今天,在中外車企競爭激烈的中國車市,長安的確一直缺乏自己的風格,定位存在問題。

當前,汽車的外觀顏值日益成為年輕消費者在購車時重點考量的一個指標。而長安汽車在外觀設計等方面在最近幾年步伐有些跟不上。例如,長安逸動終於在2018年完成了換代,從2012年上市到2018年換代,其間經歷了長達6年時間,長安逸動在外觀上卻基本沒有經過改款。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新款車的外觀依然變化很小,車型尺寸基本保持不變。

長安高端設計人才缺乏也是制約其銷量持續上升的原因之一,有熟悉長安的人士指出,長安的外觀設計沒有及時跟上潮流,而廣汽傳祺、比亞迪等自主車企卻陸續從跨國車企里挖到一流的國際設計師,並帶動銷量攀升。

由於業績不佳,長安汽車的高層也頻頻調整。其中,今年5月29日,長安汽車發布的《關於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變更的公告》顯示,長安汽車副總裁龔兵先生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副總裁職務,且不在公司任職,副總裁黃忠強、羅明剛也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副總裁職務。龔兵自任職長安汽車以來,對長安汽車有著不小的貢獻,在2011年~2014年任職長安汽車副總裁兼長安轎車事業部經理期間,帶動了長安汽車轎車車型的銷量。

對於長安業績出現的問題,安永合夥人、汽車行業分析師葉亮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既有大背景的變化也有長安自身的因素。在葉亮看來,長安主打的10萬元以下的車型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因為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目前更新換代的升級需求已經成為主流,簡單說就是老百姓希望私家車越來越好,另一方面,原先中高級品牌車這一層次車型的降價越來越厲害,中低端自主品牌汽車面臨多重阻擊。在銷售方面,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國內一線城市,長安汽車自主品牌的銷售店不僅數量少而且分布在相對偏遠地區。

葉亮還指出,長安的困境還因為近期一直受累於它的合資對象。“自主品牌的設計和產品力與合資對象非常有關系。福特現在沒有那麽好,在一定程度上也拖累了長安整個產品核心競爭力。”葉亮說。長安汽車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中也明確指出“合資企業的投資收益大幅下降”。

在前不久發布的2018《財富》中國500強榜單,上汽集團依舊位居汽車領域的第一名,而上升幅度最快的則是吉利汽車,從去年的123名升至85名,其中下滑較多的當數長安汽車,從83跌至95位,名次下跌12名。“整個汽車行業有其固有的成功軌跡,那就是有足夠的研發、技術儲備,從而生產出來足夠好的汽車,好的汽車好的銷量形成口碑,最後口碑形成品牌。這其實就是吉利現在走過的這條路。捷徑不太有,捷徑可能使得車企短期兩三年能夠好,但可持續性不強的話,又會掉下來。”葉亮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胡軍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775

青心直說:光環不再零售股大劑

1 : GS(14)@2011-12-02 16:50:4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6&art_id=158297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814

有光環就有包袱 黃乃正

1 : GS(14)@2016-01-20 23:51:01

2016-01-13 EW

中文大學由九間書院組成,新亞書院因其歷史和傳統而最有光環。中大校長沈祖堯在自己的就職禮、學生畢業禮、教訓學生勿噓國歌,都曾經借用新亞校歌或書院創辦人錢穆先生的雋語,院長黃乃正有點葡萄,笑說﹕「佢成日當自己係新亞院長。」

書院有多少宿位,影響招生的競爭力。新亞擬建第五幢學生宿舍,原本去年動工,因熱心校友發動聯署反對宿舍樓高七層遮擋新亞地標─水塔,圖則不得不改,黃乃正納悶如何多籌二千萬元建築費,及何時落成。

有光環,就有包袱,黃乃正照單全收,見招拆招。

黃乃正聯合書院畢業,理科出身,卻當上文史哲氣氛濃的新亞書院院長,他不時被考試,問他對新亞精神和錢穆論認識多少。

新亞學生二千七百多人,四幢宿舍的宿位不足千二,即超過一半是走讀生,「是最少宿位的書院,勉強可以『四年一宿』,但新書院善衡、晨興做到『四年四宿』。好多學生的家庭環境欠佳,想專心讀書就想住宿舍,安靜地學習。書院之間有競爭,新亞宿位少,叻學生不來,惡性循環。」黃乃正苦惱地說。「考慮過改裝現有宿舍,二人房變三人房,但有人反對,好多事要講民主。新亞歷史長,包袱自然多,同事、校友、學生都有意見。」新亞是四九年國學大師錢穆與一群內地學者來港,在窮苦中堅持興辦的,對流亡學生授課,「艱險奮進,困乏多情」。校友多情,會捐獻母校;太多情,院長就頭痕。

新亞水塔立於中大之巔,在旁邊興建第五座學生宿舍的計劃出師未捷,圖則初稿一三年曝光,校友隨即在網上發動聯署反對水塔景觀受阻,逾千校友和學生響應。黃乃正呼冤﹕「校友愛護新亞,特別敏感,水塔原本就不是從任何角度都可以望見的。校友講一句,可以好大鑊。我是聯合書院校友,如果聯合水塔旁建宿舍,我不會反對,宿位好緊要。」宿舍不能高,就只能濶,「實用角度,慳錢亦好緊要。地盤大了,打樁多幾支,建築費就會上漲,籌款不容易呀。」

黃乃正設法加碼籌二千萬元,卻遇上不利時勢,「院長負責籌款,好慘,左中右人士都是我的籌款對象,有人會單單打打,說『學生住帳幕得啦,住甚麼宿舍!』佔領運動後,好大代溝。」黃乃正六九年入讀中大,主修化學,典型書獃子,整天待在實驗室,但七十年代中文運動和保釣運動他都有參加罷課、維園集會。他認為:「學生不搞事,就沒有向上動力。老人家看不順眼後生仔,代代如是。」

佔領運動期間,新亞水塔垂掛一幅「我要真普選」標語,黃乃正和沈祖堯都沒過問,「(中大校董會主席)鄭海泉年輕時一樣激,一樣瞓街抗議,中大有開明的良好傳統,不會追究這些事。」

歸宿

畢業禮期間,學生持黃傘上台,黃乃正亦處之泰然,但先要做一點安撫工夫﹕「因為有校董好反對堵路,阻礙他上班和孫兒上學。我跟台上嘉賓和老師說好,當作看不見(黃傘)。我問最後一個上台的女生要了那把黃傘,轉贈台灣來的嘉賓,他好開心。No big deal,要發生的就讓它自然發生,大事化小,不當一回事,學生表達意見而已,又不是殺人放火,我最欣賞別人肯講自己意見。」

新亞水塔下的圓形廣場,兩扇石牆刻有歷屆畢業生姓名,黃乃正對此新亞獨有傳統不置可否,笑說﹕「通常戰士陣亡,名字才會刻在牆上。」院長何止要應付學生的住宿需求,畢業生的「歸宿」都要解決,因為土地問題,石牆名冊有滿之患,他開始游說學生,二○年起畢業生芳名電子化,立即有網上聯署反對。

黃乃正七三年畢業,先後在倫敦大學、哈佛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深造及從事化學研究,八三年回中大教書,○二年起出任新亞院長,直至○九年被「徵召」升任中大副校長,負責大學研究工作四年,○四年他又再出任新亞院長,「做開有感情」。

新亞着重人文和社會科學,在校內外定期辦公開講座推廣儒學和中國文化。歷任院長多數是文史哲學者,黃乃正理科出身,有時會被好事之徒考驗對新亞精神和錢穆論說有多認識,他習以為常說﹕「我讀理科,但也喜歡閱讀文學和詩詞歌賦。理科生應懂一些文科,文科生亦應懂一些理科。」

他對香港教育制度的中學文理分科、分區派位、小三TSA很有意見,「通常善良動機做到壞事的機會好大,從事教育的人想得太多,其實順其自然便可以。我常說,simple is beautiful,不要自作聰明。」他的管理之道是向下屬指示愈少愈好,各同事會自動自覺,為無為,則無不治。

無為

他身兼三職,新亞院長、理學院院長及化學講座教授,但無放棄至愛的有機合成研究工作,「可應用在藥物、電視液晶等好多方面。有機合成,即無中生有,將簡單東西製成複雜東西。」但管理理學院,如同管理新亞書院,奉行複雜事情簡單化,「同事已疲於奔命應付行政事務,上頭愈多指示,他們愈無時間靜思甚麼題目值得做研究,及如何改良教學。真正做研究的,最有創意的活躍期只得三十年,一兩年都浪費不起。申請研究經費又要寫proposal,獲批後,又要時常交報告和應付核數,不是做research,是做manager。」

為經費「折腰」,他身受其苦。他和港大前校長徐立之均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去年底,二人牽頭在港成立類似組織「港科院」,藉頒授院士榮譽表揚對科技發展有貢獻的人,旨在推動科研。黃乃正坦言,為取得政府撥款,港科院亦要交proposal,「迫住做些不相干的事」,科普教育是其一。長遠計,港科院不靠政府資助為上策,「籌款由徐立之做,他已退休。」

新亞院長任期最長十年,到黃乃正退休時,校內的櫻花樹應已茁壯成長。黃乃正皺皺眉說,今年要趕在花期前建好圍欄護幼樹,皆因去年傳媒報道此乃賞櫻景點,遊人紛至,無公德者辣手摧花。設禁區,非他個人所願,亦非大學風氣,「所以最好凡事低調,沒有新聞。」黃乃正笑說。

黃乃正和沈祖堯(右),經常一齊出席校園活動,沈更將新亞精神掛在嘴邊。

建宿舍是為了入讀的學生,不料校友極力反對,說會遮擋水塔「景觀」,圖則迫着要改,建築費自然大增,「我是聯合校友,如果聯合水塔旁宿舍,我不會反對,宿位好重要。」

怕「阿瑟王」 掉轉槍頭

黃乃正第一次出任新亞院長時,中大校長正是李國章,後來李國章加入政府當教育統籌局局長,二人依然熟絡。

黃乃正說﹕「李國章開會有效率,十五分鐘結束,我好鍾意。」

李國章個性強悍,別號「阿瑟王」,在中大校長時期不時對港大表露敵意,加上去年港大副校長風波,新仇舊恨,本月起他擔任港大校委會主席,港大師生校友進入戒備狀態。

以黃乃正對李國章的認識,有另一個角度的擔憂﹕「我反而驚,以李國章為人,坐在哪個位置,就做哪個位置的事,中大、港大的排名都在跌,李國章去到港大,如果認真做,會設法提升港大排名,分分鐘站在港大立場反中大,輪到中大衰。」黃乃正本着科學精神,大膽假設,靜觀其變。

「一個人又得閒又有錢,是最難搞的,收買不到他。」在黃乃正眼中,李國章就是這種人。

黃乃正跟年輕人接觸得多,說學生不搞事,就沒有向上動力。圖為理學院新生入學禮。

一般見識都說,李國章做港大校委會主席會對港大發展不利,黃乃正反而擔心他若是認真做,反而輪到中大衰。

黃乃正中大畢業後到美國哈佛大學,跟隨六五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obert Woodward(中)做研究。

天人合一,是新亞景點,看來黃乃正亦十分喜歡,他辦公室亦放着一把「天人合一」扇子。

黃乃正八三年回中大教書,一直做到今日,對中大有感情。圖為○九年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出席新亞雙周時,黃乃正受傷坐着輪椅也堅持出門迎接。

撰文:林祺娟︱攝影:董立華︱設計:林彥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675

OTT電視搶攻免費牌失光環

1 : GS(14)@2016-03-15 15:25:18

■本港五大OTT網絡電視,各有主打節目吸客。 設計圖片



【財經專題】亞視繼續「永恒」翻播舊節目,香港人只得一個免費電視台,惟有從互聯網「搵片煲」,成為OTT(Over The Top)網絡電視新商機。過去一年OTT靜靜起革命,除美國Netflix、內地的樂視在香港插旗,連本地薑電盈(008)及電視廣播(511)最近都加入戰團。業界指OTT長遠可取代免費電視,連TVB總經理鄭善強都坦言,一旦OTT成為主流,「可以閂晒所有發射站」,免費電視牌照不再值錢。記者:梁偉聰 胡仲邦



所謂OTT網絡電視,是指經互聯網傳送電視節目及電影內容,不用經大氣電波或有線傳送,用戶可用電腦、機頂盒、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收看節目,並提供最高4K超高清畫質。去年樂視大舉攻港,更先後奪得英超及世界盃版權,而主打美劇的Netflix則今年初在港推出。有見「過江龍」以OTT網絡電視迅速吸納用戶,電盈去年底推出應用程式(App)Viu,以大熱韓劇吸客,如近日熱播的《太陽的後裔》,於韓國播出數小時後即可在Viu連繁體字幕點播,吸引大量OL追劇。而TVB亦在本周二(15日)推出「myTV SUPER」試睇,為片庫內的劇集「重生」,透過互聯網將舊節目帶給觀眾(見表)。



瑞銀:長遠或取代免費電視

本地電視台紛紛轉攻OTT,原因是觀眾睇電視的習慣已經改變。浸大電影學院副教授盧偉力表示,香港人睇電視的習慣,由以往等電視播,到現時由自己選擇,故OTT可隨時點播功能,更適合香港人的需要。另一方面OTT衝破傳統電台的地域限制及擴闊觀眾層面,市場不再單單是香港。資深廣告人曾錦強表示,只要有足夠的訂閱數目,OTT就能夠生存。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出,TVB做OTT並非單為本地市場,而是像Netflix面向全球,「只要做咗OTT,再放返去不同國家,到時收益可能比免費電視廣告收入更多」。瑞銀投資研究部執行董事梁裕昌表示,OTT長遠的確有可能取代免費電視,但本地電視台推出OTT只是第一步,長遠而言仍要靠內容取勝,「如果只係識買劇返來播,咁只係做platform(平台),而唔係做content provider,這樣無咩競爭能力,利潤率會較低」。因無法獲得免費電視牌照而轉型發展網絡電視、成為「香港OTT領頭人」的香港電視(1137),卻未看好OTT前景。港視指希望有更多本地創作,發展創意工業,惟暫時未見有真正的競爭。公司又指,香港免費電視仍有很大發展潛力,本地OTT網絡廣告收益與傳統電視台仍有一段距離,香港電視未有獨立發展OTT平台計劃。


■鄭同學

【市民心聲】

鄭同學:「平時睇動漫用『bilibili』,睇電視劇用『電視連續劇』app。如果劇本內容夠新夠齊,每月幾十元,可能試下。」


■曾小姐


曾小姐:「平時工作忙碌,無太多時間睇電視,平時只是用手機看myTV。免費娛樂已經足夠,睇唔到有必要畀錢。」


■李小姐


李小姐:「自己可以網上下載為甚麼要畀錢?家中有裝小米盒子,不用月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4/195284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988

【add時尚】Lottie Moss 19歲光環

1 : GS(14)@2017-04-04 08:59:31

■姬蒂摩絲細妹Lottie Moss上周接受《add時尚》專訪。



這位嬌小金髮女郎,是時尚界近年力捧的新面孔!名字叫Lottie Moss,沒錯,她是超模姬蒂摩絲(Kate Moss)的妹妹。同父異母、19歲的Lottie,在超模家姐的光環下,14歲在姬蒂婚禮做花女驚為天人,已行過巴黎時裝周,上過《Vogue》封面,上一秒在康城着Dior行地毯,下一秒在學校準備A-Level。今年更連環代言超級名牌Chanel、Bulgari。
Lottie日前以Bulgari配飾代言人身份,第一次來港出席珠寶活動並接受《add時尚》專訪。採訪:林妙萍攝影:周樂恒



■Lottie Moss已成為天橋常客,今年2月在倫敦為Topshop Unique行騷。

首次來港、19歲的Lottie Moss以Bulgari代言人身份在半島受訪。事前其經理人公司列明不准問有關姬魔、男友的問題,又不准錄影、不准坐低影相等,非常荷李活星級排場。不過,到正式訪問時,Lottie講到丟失爸爸所送的大批珠寶、女伴向她借手袋的小事,全程喪笑,又重申自己是個乖寶寶,19歲女孩,還是可愛坦率!
A:記者 L:Lottie Moss
A:年紀輕輕就代言超級名牌,感覺如何?
L:某程度是幾「嘩!」的事,我都覺得幾自豪,真的難以置信。
A:最困難的部份?
L:我的家人、朋友都覺得是困難的。唔,我就覺得如交朋友,因為品牌不只是我的客戶,還是我朋友,當我要工作時,只是去見更多的朋友,我好樂意。
A:你的第一件珠寶是甚麼?
L:我記得前幾年,爹哋買了第一件珠寶給我,但你知,我其實都好細個,根本不知有幾貴,所以一直都遺失。最初買的是一條手鏈,之後他送了一條頸鏈,之後又是頸鏈,但我都是遺失,應該遺失了大部份。



■2014年姬蒂(中)帶住當時16歲的Lottie Moss(右)一齊睇騷。

人開心我開心

A:習慣活在大眾的眼睛之下?
L:是呀!我想我已經習慣了,沒那麼緊張。被人認到,我依然可以在倫敦街頭行街,只是有時他們會叫我個名,這就有點難。
A:Ig超過十萬追隨者,會逐一去看留言嗎?
L:會看少少,因為要看別人想甚麼。如果留言是好的,我會知可以post多些同類型;如果不好,我就會不再post。不過,我有時都會貼些有趣好玩的事分享。
A:你覺得自己是個怎樣的女仔?成熟?敏感?
L:我認我樣樣都有一點。有人跟我說,以我的年紀,我算是頗成熟,我想跟我的工作有關。說真的,我頗享受成熟,因為我男友26歲、朋友都是20多歲,我覺得夠成熟,與跟我一齊玩的人會易些相處。我都幾敏感,每個人都有呢個位。
A:你是個頑皮女孩?有沒有想像過30歲?
L:有時啦,不過我想我幾乖。我會盡力做事,我是那類想所有人都開心的人,以及我都頗喜歡現在的工作。30歲的話,任何事都可以發生,我沒諗過呀。


手袋姊妹齊用

A:你有多少個手袋?
L:太多,哈哈哈,太多,多到離譜。女朋友去夜街時,都會說「Lottie,借個手袋!」我就會說「好呀,拿去啦!」我與朋友一齊share手袋用,上次活動,我拿了三個Bulgari手袋給她們,開心到她們大叫:「這不是開玩笑,這個袋我想要很久。」哈哈,好好笑。
A:分享一個小秘密。
L:其實都不算是秘密,就是我很喜歡樹懶。見到牠們很開心,我有時會去一些慈善組織幫牠們。



【Lottie Moss起底】

出生日期:1998年1月9日(19歲)身高:5呎6吋三圍:30.5、24.5、35.5來頭:超模Kate Moss同父異母妹妹感情:與演員男友Alex Mytton熱戀中入行經過:13歲被當年發掘Kate Moss的模特兒公司Storm邀請加盟,火速拍了《Teen Vogue》等時尚雜誌,之後為Calvin Klein拍廣告,2015年行首個時裝騷Sonia Rykiel秋冬季。



更多精采時尚內容,盡在http://add.appledaily.com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03/199780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176

光環籠罩 內地經濟看好

1 : GS(14)@2017-10-15 15:24:25

【明報專訊】伴隨着投資回升、消費旺盛以及在全球經濟復蘇帶動下出口的掣肘減弱,對內地經濟前景的樂觀情緒佔據上風。

近日,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分別將今年內地經濟增速的預期上調至6.8%和6.7%。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表的研究報告表示,內地經濟正在上升,預計三季度增長6.8%左右。

包括上述三家機構在內,迄今越來越多的智囊、研究機構認為,內地今年實現6.5%的增長目標已無懸念。業已發生的事實、統計資料正在支援這種樂觀情緒。

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消費依然增長強勁。剛剛過去的「十一」國慶及中秋假期,旅遊、零售、餐飲等需求旺盛,各知名旅遊景區以及北京等地的火車站人滿為患。

據國家旅遊局資料中心綜合測算,1日到8日,內地共接待內地遊客7.05億人次、即半數內地人出門旅遊,實現旅遊收入5836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前7天與2016年同比計算,分別增長11.9%和13.9%。另據國家商務部的監測資料,1日到8日,內地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5萬億元人民幣,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10.3%。

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儘管政府、企業債務負擔日益加重,但內地仍在研發領域投下大筆金錢,為日後的經濟增長埋下伏筆。近年來,內地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一直呈穩定上升趨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逐年縮小。

去年研發投入 居世界第二

2016年,內地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5676.7億元人民幣(其中的近半數投資,來自國家財政),比上年增長10.6%,總量繼續位居世界第二。至此,內地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11%。雖與OECD國家2.40% 的平均水平還有距離,但已經超過歐盟15國2.08%的平均水平。

與此同時,投資和出口的表現也不俗。1月到8月,內地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94,1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8%;出口98,518億元人民幣,增長13.0%。但消費、投資、出口的樂觀表現,不能抹殺全部風險。為了防範金融風險,內地正不斷督促國有企業降低槓桿率和負債率;為了防範財政風險,一再懲處違法違規舉債的地方政府。正是因為信貸增長過快、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較大,穆迪、標普今年先後下調了對內地的信用評級。

新增債務 中美包辦三分一

上調內地經濟增長預期的IMF警告說,儘管水面看似風平浪靜,但水面以下的脆弱性正在增加。美好的時光正在助長自滿,催生金融過度行為(主要是指借貸)。美國和中國內地分別佔到了自2006年以來80萬億美元新增債務的三分之一。

即將結束8年任期的德國財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近日也警告說,各大央行向市場注入了數萬億美元,目前存在形成「新泡沫」的危險。朔伊布勒口中的央行,除了美聯儲、歐洲和日本央行,不知是否也包括中國人民銀行?

[馮其十 神州 新形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566&issue=201710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5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