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7/15-jul-11-0743.html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1639
|
PICC Life
|
China Life
|
||||
RMBm
|
2009
|
2010
|
YoY
|
2009
|
2010
|
YoY
|
Revenue
|
50,682
|
80,267
|
58%
|
339,262
|
385,446
|
14%
|
Net profit
|
100
|
737
|
634%
|
32,881
|
33,626
|
2%
|
Assets
|
92,965
|
186,869
|
101%
|
1,226,257
|
1,410,579
|
15%
|
Liabilities
|
85,221
|
180,083
|
111%
|
1,013,481
|
1,200,104
|
18%
|
Net assets
|
7,744
|
6,786
|
-12%
|
212,776
|
210,475
|
|
-1%
|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901/2413858.shtml
中國遠洋(601919,SH)租船合同糾紛仍在發酵。
昨日(8月31日),有外媒報導稱,香港金輝航運有限公司警告中遠,如果其背棄租船合同,將面臨嚴重後果。這是中遠系列租船合同糾紛中首家公開表態的亞洲船東。兩個月來,中國遠洋因涉嫌拖欠租船費用,已被船東扣留了三艘船舶。
此前,中國遠洋堅稱,控制成本、調整租金是公司應廣大股東的強烈要求,中國遠洋所屬干散貨航運公司的行為符合廣大股東的根本利益,並認為所有的扣船事件 只是一個正常的合同業務糾紛。當天,記者就此事分別採訪了中國遠洋投資者關係部和金輝航運副總裁RaymondChing,但截至發稿時,雙方均未作出正 式回應。
據報導,目前,中國遠洋正在支付承租金輝航運船舶的所有款項,並未出現拖欠費用行為。但兩家公司已經在租船費率問題上發生了分歧。
RaymondChing表示,兩家集團之間在租船費率問題上有很多信件往來,且雙方已經在這一問題上發生了一些爭議。「不管交易對方是誰,拒絕支付租費都是不對的。我們不認為這是正常的商業做法。」他還宣稱,金輝不會容忍租費或其他任何款項長時間內被拖欠。
金輝航運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1.7億美元,增長3%,但其淨利潤卻降至5500萬美元,同比下降28%。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航運業陷入低迷前,中國遠洋一直十分看好行業形勢,對航運市場執意「看多」,或許是導致中國遠洋在租船費用高峰期簽訂大量長期合同的重要原因。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遠與船東因租費費率調整而屢次產生合同糾紛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說明中遠對未來市場行情的風險把握不足,尤其是在航運市場行 情很好的情況下,對未來形勢估計過於樂觀;另一方面,行業中因租費費率變化導致雙方調整協商的情況並不少,這造成中遠對風險的判斷產生麻痺思想。
|
||||||
一間隱身南投的機械廠,竟能躋身 賓士、空中巴士、威爾森(Wilson)等國際品牌供應鏈? 包括賓士車的氣壓彈簧、空中巴士A380的碳纖維座椅、威爾森的碳纖維網球拍,及奶嘴、輪胎、醫療用藥瓶塞等各種工業與民生用品在內,舉凡要用到橡膠或複 合材料加工的產品,東毓油壓的機械設備都能生產。 東毓,去年營收首度破十億元、淨利逾一億元,連美國派克集團(Parker Hannifin)、日本西武集團、全球最大網球拍代工廠拓凱、巨大機械(捷安特)等知名企業都是它的客戶,是目前亞洲最大油壓機械廠。 崛起靠技術!沒人會做,變市場先行者 油壓機械,是以溫度與壓力原理,讓橡矽膠等材料經「硫化」(固化)後具備高強度、耐磨、抗腐蝕等性能,再透過壓縮或射出成型生產商品。 「我們是機械日不落國,有太陽在轉的地方,你就看到有東毓油壓logo的機器在運轉,」由於賣出機械遍布全球,東毓董事長楊楨彬充滿自傲的說。 這樣的實力,早在七年前就吸引法國百年油壓大廠瑞普(REP)主動來台尋求合作,雙方不只在技術、通路等展開策略聯盟,並以雙品牌行銷全球,讓東毓再墊高 競爭門檻。 以零件買賣的小鐵工廠起家,近三十年來,東毓如何在相對冷門的油壓機械領域,翻身產業狀元? 時間,要回到一九八○年代。拿出五萬元創業的楊楨彬,最早從事機械零件買賣生意,一九八三年,他用學自日本的技術,先替油封工廠把手動機械改成自動操作, 成了較高階油壓機械的市場先行者。 當時市場已有其他生產網球拍、橡膠鞋底等油壓廠,不過,用做機器中防止流體從零件接合面或轉軸溢出的油封零件,由於壓力與溫度控制要求高,沒有台灣廠商投 入,這片藍海,成了東毓崛起的機會。 站穩靠研發!九成五良率,大單找上門 「想要做什麼跟它(東毓)說,就能設計出來,」油封廠南彰實業董事長楊昌宏回憶,最早東毓用五萬元資本額,卻有能耐接下上百萬元訂單,邊蓋廠邊交貨,讓他 印象深刻。 由於橡膠產品成型過程最怕有氣泡,影響產品成本與良率,楊楨彬便從技術深度下工夫,一九八五年成功研發真空硫化機,讓橡膠成品良率從八成提高至九成五,東 毓靠著油封界的訂單逐步站穩市場。 其後,在台灣橡塑膠展上,北部一家鍵盤廠找上東毓,同樣看上真空硫化機有助改善原料報廢與產品品質,一口氣下訂三十套機器,挹注超過四千萬元營收,但也附 加三年內不得賣給同業的競業條款。 還是小工廠的東毓,看到眼前的大單二話不說便簽約,沒想到,其他客戶陸續上門,礙於合約,只能忍痛放棄上億元訂單。「keyboard領域我只賣一家,最 後才了解光這個市場,起碼有五千台規模,」楊楨彬強調,為了誠信,就算心再痛也要犧牲該市場,才能延續更長遠的路。 看似自斷生路,卻為東毓奠定口碑,並朝外銷與其他領域轉型的關鍵推力。 轉型靠口碑!擴展到軍事、醫療等產業 「這條溪釣不到魚,換另一條溪釣,」原有的油封市場飽和,鍵盤領域又受限合約,他再率領東毓擴展應用產業,陸續轉進電子零件、運動與醫療用品等行業,並開 始透過參展打外銷戰。 機械設備最講究安全,東毓有著市場先行者的品牌優勢,儘管行業不同,只要同樣生產橡膠零件,東毓不用重購設備,靠著口碑就能跨足其他產業;運用類似技術, 還能延伸碳纖維在內的複合材料領域。「只要是結合熱量跟力量的設備,我們都能供應,」楊楨彬透露,連魚雷螺旋槳、飛彈雷達罩,都能用東毓油壓機生產。 橫向延伸不同應用領域,東毓隨著客戶客製化需求又回頭挖深技術含量,在壓力、溫度等層面不斷累積研發實力,從最小一個貨櫃裝六部,到一部要拆成二十八個貨 櫃的大型油壓機等各種機型都能生產。 目前東毓在機械硬力分析、疲勞分析及油電整合領域等工程師達二十八人,也就是它光一個研發部,就超過許多油壓小廠的員工規模。 壯大靠售後服務!承諾一輩子都負責維修 相較其他油壓廠裝機、試機時可能漏油一塌胡塗,拓凱董事長、航太公會前理事長沈文振觀察,東毓的機器從材料、管線設計、保溫系統與監控程式等各環節,「產 品質量一○○%沒問題,」既不浪費能源、使用方便,且維修成本低。 不只重視研發,東毓的售後服務,也是不少客戶埋單的原因。目前東毓保證中部五縣市當天、其他縣市三天內排除問題,加上中國、日本與遍及全球各代理商等布 局,使國外的售後服務發揮了功效。 「我的產品出去就像我嫁女兒一樣,女兒跟娘家是脫不了關係的,」楊楨彬認為,除非客戶淘汰東毓的油壓機,否則都承諾一輩子的售後服務。 小廠拚研發,躋身亞洲最大油壓廠的東毓,未來除上市櫃規畫外,如何不斷靠創新與差異化再拉開追兵,是它另一個要面對的挑戰。 |
|
||||||
習近平,這個名字,你一定要認 識。 CNN曾經清楚的表達: 習近平是誰?他是一個怎樣的領導人?習近平的政治觀點尚不得而知。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也所知有限:即使中國已經逐漸融入世界,習近平是如何爬到這個位置的,對於外界來說仍然很神秘。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指出:在官方的簡歷之外,人們對習近平的具體思想、他本人,和他的同伴可能會採用何種與現在領導人不同的方式管理中國,所知甚少。 就在各方無法完整描述他的情況下,這樣一個關鍵的陌生人,他卻即將成為未來十年亞洲最有影響力的人。 而且,還不止於亞洲。各家的評論分別提到,十年後,中國將成世界上國力最強的國家,包括建立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軍;《經濟學人》預測,中國二○一九年將成 世界經濟龍頭;人民幣十年內(二○二○年)將取代美元成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到二○一五年,中國百萬富豪將掌握八兆七千六百億美元,占亞洲GDP一半。 這些影響力,都將在習近平十年中國國家主席任內完成。 十月一日,中國國慶的各項慶典活動,成為迎接習近平粉墨登場的一個大舞台。美國副總統拜登(Joe Biden)來訪,接見他的是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南非副總統莫特蘭蒂(Kgalema Motlanthe)與中國高層會談的也是習近平。這預告著,中國改朝換代時代來臨了,因為明年中國共產黨將召開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現任國家主席、總 書記胡錦濤兩任十年的任期結束了。 明年此時,習近平將正式登上中國第一的寶座,現在的他,已按部就班走昔日胡錦濤的老路,接下國家副主席、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等三個職位 於一身,全面接掌黨、政、軍要職,逐步走向中國最高領導人的位置。 十月一日,來自各地的八十萬人湧向北京慶祝中國建國六十二週年;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一張巨幅的孫中山照片,就矗立在人民英雄紀念碑、毛澤東紀念館正前 方。因為今年剛好是辛亥一百年(中國稱辛亥百年,絕口不提民國百年或建國百年),這意味著兩岸關係在一百年之後,即將展開新的局面? 對於台灣來說,更有必要認識這個人。 ECFA的黃金十年執行高峰,將會出現在習近平執政時期。中國要不要多買一百萬片面板?虱目魚採購會不會再加碼?四分之三的台商海外投資集中在中國,未來 中國政策會怎麼走?八成的上市櫃公司在中國有投資設廠,中國會持續改革嗎?兩岸會持續和平嗎?習近平是什麼樣的人,會不會下達命令撤飛彈?兩岸領導人會不 會碰面? 一連串的問號,都讓我們不得不去還原習近平的人格與風格,做為我們未來在經商、投資、置產、就學、旅遊,甚至要不要開戶存人民幣的重要依據參考。 家世好:出身權貴家庭 中南海長大,自幼就看過大官雲集 商周採訪團隊,回到習近平的原點,從他外放任官的起點廈門,一路跟著他從政的軌跡,北上來到北京,探尋習近平從地方到中央領導核心,他走過哪些路,做過哪 些事。 五十九年前,北京政壇發生了一件大事:「五馬進京」。毛澤東為了加強中央領導力量,把分管在五大地方的中央書記調到北京任職,這五個人是俗稱東北王的高 崗、西南王的鄧小平、中南王的鄧子恢、華東王的饒漱石、西北王的習仲勛。 跟著習仲勛一起進入中南海(中國中央政府在北京所在地與生活地),是即將出生的兒子習近平。一九五三年習近平出生在北京,祖籍是陝西富平縣,他的出生不平 凡,是王侯將相門閥,是當時五億人民中的頂尖之家。所以回憶幼年生活時,習近平曾說,小時候常去中南海的禮堂看戲看電影,也常去人民大會堂參加慶祝會。 就連習近平念的學校,也是黨軍高幹子弟雲集的「八一」學校,是一所寄宿制的中小學校。鄧小平、葉劍英、薄一波等中共黨軍頭頭的子女,也都在「八一」學校就 讀,習近平可說是共產黨的八旗子弟、紅色貴族。 今天的中國人民則給了這一批建國元老子女一個新的稱號:太子黨。 跟江澤民、胡錦濤這些第三代、第四代領導人不同,習近平是中國第一個在中南海長大的領導人,他自幼便見過大官雲集的慶典與活動,在中南海的共黨領導家庭中 串門子長大。 但他卻也比別人更早體驗官場的殘酷,習近平有這樣的父親,人生應該就是從此不凡,但一場大風波,卻讓習近平經歷一場長達十三年的苦 一九六二年,共產黨掀起一波波權力鬥爭,無數黨國元老淪為階下囚,被整肅的也包含習仲勛,他從國務院副總理被打成了反黨集團,被監押在北京衛戍區,習仲勛 一家也從中南海搬到一所胡同小院。 吃過苦:曾被下放勞改 當七年農民,睡土坑也吃不飽 那一年習近平才九歲,突然見不到爸爸的習近平與弟弟習遠平,拚命追問爸爸怎麼不見了,只見媽媽齊心常孤坐流淚,後來連齊心都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幹校去 勞動。 從太子黨變成反黨份子,年少的習近平早早經歷了中共高層政治的翻雲覆雨、人間冷暖的巨變。一九六六年五月,更嚴厲的挑戰來了,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 習仲勛遭受批判鬥爭、被紅衛兵從北京抓到陝西遊街示眾十餘次。 習近平因父親也被抓到中央黨校集中關押審查與挨打。接著,毛澤東又發動知識青年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年僅十六歲的習近平下鄉勞改。 什麼是無情?習近平本來想到父親的家鄉陝西富平縣習家莊去插隊務農,想投奔父親的親戚們,但是親戚們因為怕沾上「黑派份子」和「反黨份子」的關係,都不敢 收留他。 進退兩難的習近平,只好找陝西省的「知青辦」要求到父親曾經工作和打過仗的地方——延安。從昔日的紅色貴族,改睡在土坑上,臭蟲虱子到處是,咬得習近平身 上都是紅紅的水泡和血痕。到農村只能吃雜糧、包穀、瓜菜代(編按:中國一九六○年困難時期的代食品充饑措施,以瓜果、蔬菜代替糧食作為主食)。當了七年農 民,很難吃到肉。有一次發給他幾斤豬肉,習近平拿起刀,割下一塊生肉,就迫不及待放進嘴裡,邊吃邊說:「真是太香了!」 一個普通的十六歲小孩,趕下農村就能跟貧農一起吃苦,是不太可能的。更何況是生在權貴家庭的習近平。他馬上犯了第一個錯誤:拿麵包餵狗。他當時從北京帶麵 包上火車,到了陝西後,麵包已過期不能吃了,習近平只好拿來餵狗,沒想到這一幕被農民看到,麵包這麼稀奇的東西,竟然拿來餵狗。 於是習近平在百姓眼裡竟留下不愛勞動的印象,才待了幾個月,受不了苦,就逃出農村,回到北京。那時文化大革命還在進行,習近平一回去又馬上被發現,被抓去 強制勞動,每天挖溝和鋪設下水道。眼看文革還在進行,想要有出路還是得回農村,於是,他下定決心再回農村。 搏翻身:苦中立志從政 爭取入黨超過十次,終被批准 他曾這樣說:「我能幹活,我幾乎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沒有歇著,除了生病。下雨颳風,我在窰洞裡跟他們鍘草,晚上跟著看牲 口,然後跟他們去放羊,什麼活都幹。身扛兩百斤麥子走幾十里山路,臉不變色不換肩;力氣大,全村青壯年誰也摔不倒我。」一邊勞動,習近平爭取翻身的機會, 前前後後爭取加入共產黨超過十次,終於在一九七四年被批准入黨,並在該年冬天被提升為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智庫、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薄智躍說,從中學生變成一個大學生,從逃走到得了當地農民與群眾支持,這段時間也剛好是習 近平人生的成長期,從小孩變大人,他是在苦難中養成他的人格,有堅韌的個性與不畏懼下鄉吃苦。 一九七五年,文革接近尾聲,當初下鄉的學生紛紛回到大學,習近平也被推薦讀清華大學。 接下來一段時間,習近平在清華大學化工系畢業後,到了中央軍委辦公廳,擔任當時國防部長、政治局委員耿飆的秘書。一九八二年九月,習仲勛當選為中共中央政 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再度回到中國權力核心,習家又一次迎來了一生中最輝煌的時期。 顯身手:站上開放前線 幫福建招商引資,卻不留名邀功 一九八五年六月,習近平從河北的縣委書記被調升為福建省廈門市委常委,也就是副市長。當初的福建是改革開放的前線,招商引資的時代來了,習近平就是在那樣 的時代到福建的。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海滄計畫、漳州電廠,緊接著是蜂擁而至的台商,習近平在那樣的時代到了福建。 這是現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都沒有的經歷,習近平站上了改革開放的第一線,也開始了他長達十七年跟台灣人接觸的台灣工作。 到了福州才是習近平大展身手的時候,我們看到勤快、果斷與魄力的習近平,可是又同時極度內斂與沉穩低調的權貴子弟。 當我們抵達了福州,回顧習近平當初規畫的福州與今天的對比,老城區變成了熱鬧的老街,閩江第三橋梁也完成了,福州成了汽車生產重鎮,更是賓士車在中國兩大 基地之一。 福州下轄的福清,成功引了印尼華僑林紹良以及台商投資,其中光是電腦螢幕產量就居世界之冠。如今這些成績都在,唯獨少了習近平的題字,在福州福興工業區設 廠的福華紡織董事長陳建男說,習近平只做事情、不張揚,福興工業區就是他開設的,卻不搞個人宣傳。 中華汽車前總經理蘇慶陽說,如果沒有習近平大刀闊斧解決土地、水電與人工問題,一個涵蓋車廠、周邊零配件企業的東南大汽車城,不可能這麼快完成。但留在東 南汽車城上的題字也不是習近平。 所以中國政壇這樣說,習近平在福建無大功也無大錯,甚至還犯了小錯誤,例如在一九九○年代就為兩岸三通做準備,蓋了福州長樂機場,設計規模太大,導致營運 初期四年虧損人民幣十一億元。 當時被時任總理的朱鎔基批評:「沒有必要一省搞兩個機場。」但,等到我們今天再到福州機場,已經不敷使用、需要再擴大規模。 這是習近平的個性與主張,他認為「笨鳥先飛,滴水穿石」,只有沒能力的人才會強出頭。這樣個性,讓習近平在中共的十五大,以吊車尾的方式進入中央委員,差 一點沒辦法搭上接班列車。 薄智躍說,中國考核領導人不是只看成績,而是要看時間、寬度跟完整性,歷練多久、管過多少、做過多少事情才重要。對比早早出名的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或共 青團出身、原先被看好接班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習近平用滴水穿石的硬功夫後來居上。 但在中國官場這還不足以勝出,權術更重要,這是台灣歷史評論家公孫策對習近平的看法,他認為出生權貴跟懂得拉攏各派系,都不是習近平勝出的原因。習近平像 明朝中興大臣張居正,聰明絕頂且擅長權術,處理事情不硬來,像拉鋸子,拉不動就往回拉,拉回來再推出去,再硬的木頭也會斷;今天的中國官場就是如此,集體 領導、派系林立,硬拉鋸子就會斷,反而出事。 進核心:前進上海政壇 謹慎處理貪污案,化解胡、江心結 二○○七年,習近平機會來了,上海前市委書記陳良宇因貪腐案下台,之後各方人馬角逐,政壇更傳出了所謂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的上海幫,跟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 對於上海人事不同意見的傳聞。 這是習近平接班考驗之戰,他在意外聲中接任上海市委書記,必須收拾陳良宇的殘局,當時上海各界人心惶惶,擔憂還會掀起更大的風暴,有更多人會被抓與下台。 結果習近平一來先是召開了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先表態擁護胡錦濤的黨中央,然後選出了上海的官員,結果是原班底幾乎不動,對於上海幫的追查懲處最高就止於 陳良宇,風暴也不再擴大。完成了胡錦濤要求和諧的目標,不再對上海幫動手,也讓江澤民滿意。 中國最近一首名為〈官場基本功〉的新民謠云:「搞定就是穩定,擺平就是水平,無事就是本事,妥協就是和諧。」能在驚濤駭浪中行舟向前,習近平的官場基本功 相當的強。 私底下的習近平,是度過了一波又一波驚濤駭浪,剛剛抵達上海,上海負責住房的官員給習近平安排一幢獨立的三層英式花園洋房,總面積約二百四十坪。而中共高 級幹部住房準則規定,省部級官員住宅標準約為七十五坪內。習近平匆匆看了一眼,說:「還是留給老幹部休養用好,」便掉頭而去。 一次赴浙江出差,幹部接待人曾勸習近平坐黨和國家領導人專用列車去,他笑笑,坐公用規格的車子走。 《華盛頓郵報》對他的觀察是,人們對他的印象停留在福建和浙江兩省時期:務實、嚴肅、謹慎、刻苦、腳踏實地、低調;是一個解決問題的人,好像是對高官的那 些排場不感興趣的人。 坐大位:手腕軟硬兼施 得到中國廣大支持,也將影響台灣 習近平在上海七個月零四天,公開露面就是四平八穩的官話、套話,沒有風采,沒有亮點,但也絕不會有錯。這就是公孫策說的張居正權術,在拉鋸之間滿足各方利 益,也把中央交代的事情給辦好了,而且也不給政敵任何做文章的機會。 但習近平卻不是軟弱只懂得派系利益,他遇到該強硬的時候,照樣強硬。二○○九年二月十一日,習近平在墨西哥會見華僑代表時說:「在國際金融風暴中,中國能 夠基本解決十三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已經是對全人類最偉大的貢獻。」他說:「有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 飢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這句話道出今天中國民族主義自尊高漲的心聲,在中國得到廣大的支持,但也差點造成國際風波。卻也看出了習近平的另一面,在官場上擅長權術與拉鋸,對國際事 務卻是強硬寸土不讓;習近平是能軟能硬。 這樣一個人,吃過苦、磨過難;家世好,人低調;表面軟、骨子硬,在台灣問題上,在兩岸互動上,我們都將和這個人打交道;現在只是剛開始認識他,他真正接下 大位,實際做出兩岸問題決策之後,我們才有可能更了解,未來十年,我們將面對的是怎樣一位中國領導人,以及台灣的下一步。 【延伸閱讀】未來10年,他將主宰世界……8年後,中國將成為世界經濟龍頭人民幣最快在10年內取代美元成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2015年,中國百萬富豪將 掌握8.76兆美元,占亞洲GDP一半10年後,中國將成世界上國力最強的國家 【延伸閱讀】人生起伏四十載後,將站上世界權力舞台──習近平從政大事紀 下鄉勞改1953生於北京 1962父親習仲勛遭撤換職務,下放河南 1969下鄉勞改 1974加入中國共產黨、陝西省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知青、黨支部書記 入黨當官1975進清華大學化工系就讀 1979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秘書 1983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 任內爆發史上最大貪汙案1985福建省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 1990福建省福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1995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1999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 2000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獲清大法學博士學位 光芒漸露2002父親習仲勛過世 2003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7上海市委書記 2008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在任至今) 進入黨政核心2008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在任至今) 2010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在任至今) 2011將接任黨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 |
http://www.dongfangyu.org/?p=4622
这是美国时间10月13日,Forbes发布的一篇文章。有两个标题,一个是Asia’s Rising Business Stars Under The Age Of 50,若称作“明日之星”,马云似乎是旧面孔,当然也可以理解阿里系仍可能再一次引领革命,但至少现在的马云有些力竭,“占领淘宝商城”行动正让他头疼 呢。而打开Forbes的链接,标题刚变成了Ten Big-Hitting Asian Businessmen Under the Age of 50,Big-Hitting,风云人物。新浪迫不及待转载了这一新闻,直接译为了“福布斯亚洲商界人物Top10”,真是简单干脆,但味道似乎变了。但 十个人里,中国人占了一半,确实够抢眼的。
1.曹国伟
现年45岁的曹国伟是中国新浪网总裁,新浪微博被视为中国版Twitter。
2.丁伍号
361°国际公司总裁丁伍号的目标是中国年轻消费者,45岁。
3. 高振东
中国宝时得机械公司创始人兼CEO高振东,45岁,他的公司还是一家私人持有公司。1994年他与几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开始了艰苦创业。
4. Garibaldi Thohir
印尼第二大煤炭企业Adaro Energy CEO托希尔(Garibaldi Thohir),45岁,他的公司在全球排名非常靠前。
5. 马云
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47岁,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
6. Monis Rahman
巴基斯坦Naseeb Networks公司创始人Monis Rahman,41岁,他所有的Rozee.pk是巴基斯坦最大招聘网站,独立访问人数达50万。
7. Tony Fernandes
马来西亚AirAsia和Tune Group创始人兼CEO,47岁。
8.Vikram Chand
Vikram Chand是新加坡Vega Foods公司CEO,47岁,其公司产品销往20几个非洲国家。
9.前沢友作
他是日本Start Today创始人,现年35岁。他的时装零售网站Zozotown已让他成为亿万富翁。
10.周鸿祎
奇虎360科技公司创始人周鸿祎,41岁,他的公司开发网络安全软件,该公司已经在3月成功上市。
|
||||||
亞洲夜店第一街蘭桂坊,背後推手就是原籍加拿大的盛智文,四十年前,不到二十歲的他遠赴香港,從紡織業到娛樂業,以拚命三郎哲學拚出三百億元身家,如今, 更是香港政壇的明日之星。 撰文‧乾隆來 一九六九年,只有十九歲的加拿大猶太人盛智文(Allan Zeman),隻身來到陌生的香港。 嚴格說來,他是一個孤兒,兩歲時父親去世,媽媽帶著他從德國遠渡重洋到加拿大討生活,盛智文高中畢業就出來混飯吃,但是,這個猶太孤兒很幸運地進了一個成 長行業——亞洲的紡織業,打工不過兩年,盛智文就撈到他的第一桶金,高達一百萬加拿大幣,他嗅到了亞洲的機會,自己搭了飛機到人生地不熟的香港,之後,就 回不去了。 四十年後的今天,盛智文歡喜慶祝六十大壽,而且名利雙收。當初的一百萬加幣已經滾出超過十億美元身家,他被稱為「蘭桂坊之父」,擁有香港蘭桂坊近二十間餐 廳與酒吧;他也是香港海洋公園董事長,連續六年打敗香港迪士尼;他在泰國普吉島擁有安達拉(ANDARA)頂級度假村、外加兩艘豪華遊艇,被泰國官方網站 尊稱為「普吉島第三大富豪」;他在上海開了迷你蘭桂坊,在成都沿河十九棟商場打造成都蘭桂坊,在廣州承包全中國最大的地下商場花匯城,還到海南島與觀瀾湖 集團一同打造擁有十個十八洞球場的超級高爾夫度假中心。 二○○八年,盛智文放棄加拿大國籍,拿到香港特區護照與中國回鄉證,成為徹底認同中國的鬼佬,他被封為「香港太平紳士」,還獲頒大紫荊勳章與金紫荊星章, 老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則幫他戴上法學博士的方帽,他同時擔任旅遊事務署、市區重建局的委員,參加香港政黨活動,被媒體視為香港政局不可忽視的明日之星。 一一年十二月中,盛智文向香港記者透露,蘭桂坊控股公司準備在香港股票掛牌上市,初期預計籌資七至八億美元(約二一○至二四○億新台幣),目的是要將「蘭 桂坊」打造成世界級的娛樂商業品牌,除了已經在海南島海口的觀瀾湖大案之外,還要在大陸主要城市複製蘭桂坊的成功經驗,這位剛剛慶祝六十大壽的光頭鬼佬, 要再拚二十年,成為中國商場上舉足輕重的龍頭企業家! 直搗黃龍 挖到中國紡織業金礦 一開始,盛智文是挖到中國紡織製造業的金礦,從十七歲在加拿大打工,他就完全體會到中國成衣廠低成本、勞工勤奮、品質不斷提升的優勢,他計算,光是在加拿 大,以他不到二十歲的毛頭小夥子,拚個兩年就可以分到一百萬加幣的巨額利潤,如果他直搗黃龍到中國,利潤將無法想像。 他沒有來過中國,也只有兩年短暫的生意經驗,但是他自己搭了飛機跑到香港,而且沒多久,就直接進入中國的核心、毛澤東的故鄉湖南省,開始他的紡織生意。 他說,一九七九年中國剛剛開始改革開放,連廣東都還充滿了濃濃的老革命味道,不過他從一批一批的訂單中,感受到中國勞工尋求突破的強烈意願。 才二十出頭歲的他,什麼也不怕,就在湖南設辦公室,從中國內陸城市找成衣廠下單專攻中高檔時裝,出口到北美與歐洲(當時稱此種買辦公司為 Sourcing)。貨物從長沙搭火車到香港,中間要停十個站,他自己坐飛機,廣州到長沙一個禮拜才三班,有時搭不到飛機,得大排長龍擠火車,車程長達十 六個小時,盛智文卻被窗外的風光迷住:「到處都在建設、人人充滿動力、都在發憤圖強,我當時就愛上中國了。」做紡織生意需要配額,盛智文也曾經在台灣、韓 國、菲律賓設過公司,八○年代台灣的紡織業成本已經逐漸上揚,而大陸低廉的成本讓台灣紡織品配額有很好的市場價格,盛智文的紡織品貿易公司COLBY在台 港兩地是業內極為知名的大公司,後來到二○○○年,盛智文將COLBY賣給香港上市大貿易商利豐(Li & Fung),一口氣套現二十億港幣,以當年的幣值換算,將近一百億新台幣! 說起利豐,讀者們應該記得去年全亞洲最奢華的一場婚禮,女主角是台灣歌手李玟,而新郎正是利豐的總裁樂裕民(Bruce Rockowitz),婚禮花費號稱高達二千萬美元(約六億新台幣)。樂裕民與盛智文都是猶太人,年紀大的盛智文先來香港,算是師兄,兩人拍檔在香港闖天 下,如今都是身價超過十億美元以上(約三百億新台幣)的超級富豪。 跨足餐飲 打造亞洲夜店第一街 一九八○年,盛智文在靠近香港中環雲咸街與德己立街之間一條用鵝卵石鋪成的巷子,開了他的第一家餐廳,初期還兼賣成衣,這條稱為「蘭桂坊」的巷子,又短、 又陡、狹窄,而且呈L形,在西方人眼中並不具備好的開店條件,盛智文一開始只是因為自己的需要,三十年前到香港的外國人只能在大飯店的餐廳打混,他覺得如 果有一個西方式的酒吧,可以不必穿西裝打領帶,而且可以像在紐約、蒙特婁那樣喝酒鬼扯,對自己的紡織生意應該會有幫助,因此他就跨足餐飲,在那裡開了一家 稱為「加里福尼亞」的酒吧餐館。 一如盛智文的紡織生意,蘭桂坊成為西方商人與觀光客的必訪地,盛智文也以驚人的手筆不斷蒐購蘭桂坊巷子內的公寓,以他自己在紡織業賺的利潤,投入開發這個 不像商場的商場,三十年下來,蘭桂坊已經有高達八十家的餐廳、酒吧與夜店,盛智文自己就擁有將近二十家,而影視巨星、社會名流不斷在蘭桂坊製造新聞,更讓 蘭桂坊成為媒體不斷報導的焦點,一手打造蘭桂坊傳奇的盛智文,則被冠上「蘭桂坊之父」的頭銜,成了經常登上媒體的名人。 現在,蘭桂坊幾乎成為所有到香港觀光客的必遊景點,每逢周末假期都擠得無立錐之地,大家在那裡徹夜狂歡,盡情解放。盛智文則延續他拚命三郎的生意哲學,在 一一年將他買下的大樓全部重新改造,蘭桂坊兩年後將以全新面貌與全世界的名流及觀光客見面,確保蘭桂坊作為「亞洲夜店第一街」的寶座。 妙的是,每天讓幾萬人醉不歸營的盛智文,本身卻滴酒不沾,還有,搞了四十年成衣的他,除了在少數正式場合,從來不穿襪子。搞夜店卻不喝酒,賣成衣卻不穿襪 子,令人莞爾。 扮丑宣傳 讓海洋公園起死回生 二○○三年,盛智文接到當時香港特首董建華電話,香港政府巨資打造迪士尼樂園,但是已經有三十年歷史的海洋公園則顯得老態龍鍾,董建華希望盛智文替香港政 府評估,海洋公園到底還有沒有存在的價值,要如何起死回生,或者乾脆關門歇業。 已經在香港商場打滾超過三十年的盛智文,早就體會出「劉備三顧茅廬」的箇中三昧,他讓董建華打了五次電話,才同意接下海洋公園董事長的職位,而且言明自己 一毛薪水都不領,純粹為海洋公園打工,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從香港政府得到高達五十五億港幣的貸款,作為重建海洋公園的基金。 接掌海洋公園六年,盛智文每年都打敗迪士尼樂園,被媒體稱為「Mouse Killer」(米老鼠殺手)。他不僅找來專業的國際團隊,不斷更新海洋公園的設施,遊樂設備從三十五項倍增到七十項,而且自己親上第一線,「水母館」開 幕時,他打扮成水母開記者會宣傳;中國鬼節的時候,他穿上殭屍裝畫著紅紅的兩頰,上電視扮鬼;○七年香港回歸十年,他更套上貓熊裝,還像小丑那樣把鼻頭畫 黑,逗趣的畫面不僅轟動香港,連北京中南海的官員都讚不絕口。 如今,盛智文絕對是華人商界不可忽視的企業大亨,他的蘭桂坊控股公司,包括蘭桂坊二十家餐廳與酒吧,以及泰國普吉島的頂級度假別墅安達拉,這個度假村每晚 要價一一○○美元起跳,還有頂級豪宅出售,以及兩艘分別是二十八公尺與三十五公尺長的奢華遊艇,資產驚人。 這幾年他積極進入中國市場,對中國各城市到處仿冒他的蘭桂坊不以為意,他先是在上海弄了個小蘭桂坊,兩年前標下廣州地標電視塔、珠江新城超大型地下商場的 招商,結果被當地的政府企業以具爭議的手法瓜分,廣州媒體替他喊冤,說蘭桂坊招商被「分包、本土化」,但是這個光頭鬼佬卻擺出不以為意的姿態,說這只是 「小的調整,大格局不會變化」。 看來,盛智文已經徹底「本土化」了,他知道如何從政府手中拿到案子,也深諳有餅大家分的中國潛規則,他安排蘭桂坊控股公司上市的目的,除了推廣蘭桂坊成為 中國商場知名品牌,也讓他在大陸的新案子如虎添翼。這位加拿大鬼佬,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盛智文 出生:1950年,生於德國、猶太裔現職:香港海洋公園董事長、蘭桂坊控股公司董事長暨創辦人經歷:永利集團董事、香港旅遊事務署、香港市區重建局委員學 歷:高中、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家庭:已婚、一子一女 |
http://www.infzm.com/content/71068
每年2月是美國的「黑人歷史月」,人們以此紀念黑人在美國歷史上遭遇的重重困難,並讚頌他們為這個國家做出的諸多貢獻。
但今年2月,亞洲小夥林書豪搶了黑人的風頭。從4日起,這個從前默默無聞的籃球後衛突然崛起,帶領紐約尼克斯隊在NBA豪取七連勝、打破一系列記 錄,引發了一波媒體風暴。人們甚至開始用他的姓Lin組詞,說他的表現「林神奇」(Lincredible),人人都愛「林贏家」(Linner),大家 都患了「林瘋狂」(Linsanity)。
黑人喜劇演員Larry Wilmore在夜間脫口秀節目中,對紐約尼克斯隊把工作如此「外包給亞裔」大為不滿,他調侃道:「又一件我們黑人的寶貝被搶走了!爵士樂、搖滾、黑人英語,現在居然輪到了籃球?」
電視屏幕上的林書豪在接受採訪時說:「我感覺自己像做夢一樣……好像自己正在一個夢裡。」
演播室中的Wilmore立即大聲喊道:「你也有一個夢想?不對不對不對。悠著點吧,你這個尼克斯小夥,『馬丁·路德·宮保』!那是我們有一個夢想,好吧?」
「紐約有個亞裔會打籃球哪」
林書豪的確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籃球。
他大紅大紫之後,網友們甚至挖出了他6歲時就開始練球的視頻。但在20天以前的美國,可能沒有幾個人會在意他那不著調的夢想。不為別的,就因為他的膚色就足夠了。
NBA2010-2011賽季的上場球員比賽時間如果按種族統計,75.5%的時間由黑人統治,白人球員上場時間佔17.7%,西班牙裔球員時間佔 6.4%,剩下0.4%的時間才分配給其他族裔。那個賽季,全NBA的亞裔球員只有姚明、易建聯和林書豪3個人,後兩人上場時間少得可以忽略不計,而姚明 很快就因傷退役了。
一位脫口秀主持人在林書豪化身「林瘋狂」之後,開場便講:「最近有什麼大新聞麼?敘利亞問題?還是羅姆尼在老家的初選被打敗?不!真正的新聞是,紐約有個亞裔會打籃球哪!」
在林書豪爆發之前,他每次進入紐約尼克斯隊的體育場,麥迪遜花園廣場時,保安都會問他是不是訓練員。而他早年在高中校隊時,一次在金門公園旁的Kezar體育館準備籃球賽,別人幹脆問他是不是來打排球的。
對陣湖人隊之前,科比表示從未聽說過林書豪。然後林書豪切瓜砍菜般地在天皇巨星的場上拿下了38分。推特網友Pwnteam說,「科比終於發現,『林書豪』不是在工廠裡給他生產耐克鞋的小孩的名字啊!」
《亞裔美國夢》作者、華裔女作家謝漢蘭(Helen Zie)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林書豪之前被上百所籃球名校拒絕,先後被3支球隊裁掉,與他的亞裔身份絕對有關。「在美國,很少人相信身材嬌小的亞裔能夠在 NBA賽場上成功。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亞裔就是讀書好、工作勤奮的代名詞,談到體育,那還是算了吧。」
從哈佛大學畢業後,林書豪參加了2010年NBA選秀,但根本沒人看得上他。儘管他拿到了勇士隊的合同,但其間被頻頻下放到下級聯賽NBDL的雷諾大角羊隊,整個賽季,他的場均得分只有2.6分,命中率38.9%。隨後,他接連被勇士隊和火箭隊裁退。
2011年12月27日,林書豪終於幸運地拿到紐約尼克斯隊的合同。那天他在微博上興奮地寫道:「感謝神給我機會成為紐約尼克斯的隊員!」
他在尼克斯再次被下放到NBDL聯賽,幸而很快又被召回。
2月4日,對陣新澤西網隊時,林書豪終於爆發了。他贏下了25分、7個籃板和5次助攻,從此一發不可收。
此前的尼克斯掙紮在傷病和糟糕無比的戰績中,林書豪給紐約人帶來了希望。推特網友Neal Brennan說,「林書豪是左宗棠之後紐約人最喜歡的亞洲人。」
左宗棠?是的,在美國最受歡迎的中餐招牌菜之一就是「左宗棠雞」,傳說中是清末湘軍名將左宗棠當年愛吃的一道炒雞塊。
哈佛畢業生「入侵」NBA
2月20日,ESPN網站上出現了「你最願意成為以下哪位哈佛畢業生」的調查,在超過1萬張的投票中,林書豪以29%的票數力壓總統奧巴馬 (12%)和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布萊恩(Conan O'Brien)。當然,這裡最受歡迎的哈佛校友是另一位年輕人,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他獲得了49%的投票。
人們印象中的哈佛畢業生,如果不成為學者,那就要麼去華爾街做證券交易,要麼去律師事務所做成金裝律師。打NBA?這對哈佛學生來說可比當總統還難。
哈佛大學包攬了44任美國總統之中的8任,但在成百上千的NBA球員中,卻一共只有過4名。上一次有哈佛畢業生打NBA還是在1953年,那時林書豪的父母甚至都沒來到美國。
NBA也絕對不是按學歷論英雄的地方。甚至恰恰相反,聯盟最火爆的球星科比和詹姆斯都是高中生球員。
哈佛+亞裔,沒有人能看到林書豪在NBA的前景。謝漢蘭回憶說,在她小時候,從中國移民來美的父親總是提到「Chinaman's Chance」(中國佬的機會)這個詞,這個美國俚語則代指「沒有機會」。在美國人心目中,中國人只會埋頭勤奮,卻找不到機會,無法取得成功。
於是,林書豪的哈佛經濟學學歷也成為了吸引公眾眼球的地方。
有網友開玩笑說,紐約尼克斯聘用林書豪真是賺大了,他不但能得分,還能幫隊友的孩子補習數學!還有人說林書豪在業餘時間可以幫全隊隊友報稅,或者請他幫忙解決歐債危機。在林書豪率隊乾淨利落地打敗湖人隊時,評論員說:「林書豪以搞定SAT數學考卷的效率搞定了湖人!」
林書豪的影響遠超出紐約,有人幹脆吐槽稱,南洛杉磯的黑人小夥開始把褲子往上提,而且猛學微積分了。
黑人喜劇演員Wilmore則在脫口秀節目中一本正經地表示,他相信亞洲人對籃球的「侵略」是他們對奈爾·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的報復。泰森是美國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
「科學?!那才是亞洲人的本行,」Wilmore說,「我們黑人討論過了,正式要求泰森先生停止科研活動,讓他去演情景喜劇!去演個搞笑老爸什麼的!亞洲人,把我們的寶貝籃球還給我們,我們就算扯平了吧?」
「為了神的榮耀」
1988年8月,林書豪生於加州舊金山灣區帕羅奧圖,父母均為來自台灣的移民。他是典型的「美國製造」,球打得好,他張口就是感謝上帝。
林書豪的父親林繼明為台灣本省人,祖籍福建漳州,但在台已經是第八代。1977年,林繼明考取美國普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加入美國國籍。林書豪的母親吳信信也生於台灣,後隨其母移民美國。但林書豪的外公外婆都是浙江人。
於是,隨著林書豪急速崛起,成為填補姚明之後空檔的華人籃球偶像,太平洋此岸,海峽兩岸的球迷開始了一場「林書豪爭奪戰」。每一方似乎都有理由宣稱,林書豪自古以來就是「我們這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華社甚至發文開始分析林書豪加盟中國男籃的可行性,稱「呼聲大、難度高」,探討如何將『呼聲』轉化為現實。
籃球評論員楊毅則說,「林書豪是純粹的基督教家庭長大的美國孩子,怎麼可能給中國隊打球呢?說不定,有朝一日他會代表美國隊跟中國隊對決的。甚至有可能他會代表『中華台北隊』打球,畢竟申領台灣護照不需要放棄美國護照。」
林書豪自己倒並不特別在意,他曾說:「你可以稱我為一個台灣(Taiwanese)籃球運動員、一個華人(Chinese)籃球運動員,或就是一個籃球運動員……我以身為一個華人(Chinese)感到驕傲,我為我的父母來自台灣驕傲。我感謝上帝給我這個機會。」
中央電視台體育評論員於嘉在去年5月,見到了與家人在一起的林書豪。於嘉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印象中的林書豪懂禮貌、害羞、家教非常好,而且是一個很虔誠的基督徒,說話總帶著「神」、「主」之類的字眼。
楊毅也說:「林書豪有今天正是因為他的信仰。他在非常低谷的時刻,也並不顯得苦悶和絕望。他總是說,這是神現在給我一些痛苦,這是他給我的歷練,我最終會獲得機會的。」
要知道,在林書豪轉變命運的2月4日的比賽之前,他幾乎已經要被紐約隊拋棄了。NBA規定,球員非保障性合同轉為保障性合同的截止日期是2月10日。也就是說,當時只有非保障性合同的林書豪,幾乎鐵定要在不到一週後被球隊裁退了。
林書豪推特的頭像就是一個上帝的卡通形象,他自己也多次表示,打籃球是為了「神的榮耀」。不過,美國八卦網站可不在乎Lin為誰打球,他們編織了Lin和美國娛樂界和社交界名媛卡戴珊約會的緋聞。
美國人看待林書豪的出身似乎更輕鬆些。在他以一枚壓哨3分球帶隊戰勝多倫多猛龍隊後,脫口秀主持人傑·雷諾(Jay Leno)說:「美國真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只有在美國,你可以喝著德國啤酒,用日本產的電視,看一個台灣裔球員戰勝加拿大的球隊!」
當然,同一期節目中,雷諾還給奧巴馬獻策如何大幅降低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習近平到訪白宮時,奧巴馬可以賣給習近平10億件林書豪球衣,每件50美元!」
|
||||||
連續三年被英國媒體評選,蟬聯亞 洲第一名廚的成澤由浩,三月底受邀來台傳授廚藝,讓年輕廚師得以一窺大師的風範。成澤由浩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暢談他對食材與料理的堅持,從中可以看 出這位亞洲食神的成功之道。 撰文‧孫蓉萍 攝影‧陳永錚三月三十日凌晨二點。整個城市一片寂靜、人們已進入夢鄉之際,基隆市孝一路一攤接一攤的崁仔頂觀光魚市場燈火通明,魚販擺出各種魚貨,準備迎 接買家上門。遠道從日本來到台灣的亞洲第一名廚成澤由浩,也跟隨著人群,一攤走過一攤。 十二個小時前才抵達台灣的他,一邊閃躲著正在卸貨的卡車,一邊用專注的眼神,看著剛送到的新鮮魚貨,不時提出問題:「這些魚是從哪裡運來的?」「這些魚是 用什麼方式捕的?」「台灣人經常用小魚乾嗎?」稱霸 連續三年橫掃亞洲這是成澤的首次台灣之旅,他受吉悅酒窖餐廳之邀,來台灣傳授廚藝。提到成澤,全世界的老饕對這個名字應該不陌生,因為他位於東京南青山街 區的「Les Creations de Narisawa」(成澤創意餐廳),在英國料理界有奧斯卡獎之稱的「全球五十家最佳餐廳」評選中,二○一一年拿下第十二名,已經是連續三年名列亞洲第 一。同一年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辦的美食高峰會中,他還被選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主廚」。 也因此,成澤雖然低調來台獻廚藝,但早已引起台灣饕客、美食圈的注意。根據了解,成澤來台指導傳授的套餐,行情價是五位數字起跳,包括新北投三二行館董事 長邱泰翰等港台老饕,都前去觀摩取經。 今年四十三歲的成澤,並不多話,但言談之間,很容易讓人感受到他誠懇的態度。而「真誠、用心」,也正是使他創作的料理,大受歡迎,並且躋身全球前十二大名 廚的原因。 成澤經營米其林二星級的餐廳,他對所有細節絲毫不敢馬虎。只要光顧過他的餐廳,用同一個人的名字點餐,就不會吃到重複的餐、喝到一樣的酒,因為他會記錄這 位賓客用過的菜名和酒名。 共鳴 自在純粹感動食客除了對客人的尊重,成澤對食材的挑選,尊重大自然的態度,也很令人感動。由於他的創意料理充滿了自然大地的氣息,一些賓客、尤其是藝術 家,吃了他的菜,甚至感動得淚流滿面。 成澤說:「廚師可以旅行,不過不要讓食材旅行。」廚師要思考的是,如何提高食材對消費者的魅力。而到食材生產所在地的山中、海邊、農田思考,最容易找到答 案。基於這樣的信念,成澤這次來台灣做料理,也堅持用台灣本地的食材,並沒有帶著菜單來,在拜訪生產者後,感受當地的風土民情,再決定要端出的菜色。 他抵台的第一天到基隆港看魚貨,初步了解台灣人的喜好,除了觀察魚的眼睛、光澤等新鮮度之外,他更在乎的是捕獲方式。「垂釣或定置網的方式比較好,因為可 以放掉小魚,而不是大小通吃,以後我們就沒魚吃了。」第二天,成澤又風塵僕僕地來到宜蘭縣冬山鄉宜陽牧場,因為聽說這裡有飼養時間超過二四○天的黑毛豬。 「一般豬農為了節省成本,可能養一百多天就會宰殺,所以肯養到二四○天的飼主,非常難得。」儘管抵台後睡不到五小時,他仍堅持親自到牧場和飼主對話,看豬 的生長環境。成澤一邊看著上百隻豬,一邊說:「日本有些豬隻飼養的空間太小,幾乎就與牠自己的體積一樣大。但是這裡的豬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有益豬的健康。 另外,飼主每天幫豬洗澡,飼料有麥、黃豆、玉米、麵包、酒糟,所以並無傳統養豬場的惡臭。豬隻健康、抵抗力強,食用者當然也會健康、有抵抗力。」成澤細問 各種問題,幫消費者過濾出最佳食材,因為食物不只要美味,更要吃得安心。去過漁港、牧場等地,成澤在南方澳吹著海風,感受著台灣這塊土地,他說:「我開始 有感覺了。我現在想趕快回到廚房,準備餐點。」在廚房的成澤,像是換了個人,他神情認真嚴肅,緊盯每個小細節。例如,他準備一道烤魚,先把魚包在耐熱的透 明塑膠紙,再放多種菇類和檸檬薄片等食材,倒入高湯和作料,把塑膠紙綁起來再烘烤,讓魚、菇類和高湯的鮮味充分融合。 「這些蘑菇太大了,小一點比較可愛!」、「束口太低了,這樣會沒有空氣,烤的時候會爆開!大約在食物上方一.五公分束起來。」光是這幾個動作,就可以看出 成澤的嚴格要求。 接受指導的吉悅主廚Simon說:「成澤沒有模糊地帶,食材有一定的大小、重量,沒有差不多這種事。而且料理很有節奏感,完成一道料理後,再準備下一道料 理,不拖泥帶水。台灣人都了解本地的食材,但是還要融合當地的文化,這道料理才會感動人,這是我從他身上學到的精神。」融合 周遊列國吸收精髓四十三歲的成澤能有今天的成就,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我祖父經營日式點心店,父親經營西式點心店,從小我就看到來店裡的客人們,享用餐 點很愉悅的表情。看到他們甜甜的笑容,我就決定將來要做一份能帶給大家幸福的工作。」高中之前的成澤常幫爸爸做麵包和蛋糕,對料理產生了興趣,希望長大後 能提供一個讓客人開心用餐的時間和空間,不過還沒決定要走上廚師這條路。直到上了高中,要思考上大學讀什麼科系的時候,他開始認真面對自己的未來。「我想 進一步了解各國的歷史和文化,但我更想了解的是食物。」所以開始學習法文,為留學法國預做準備。 成澤研究歐洲飲食文化的心意越來越強烈,他十九歲就隻身前往法國,展開他八年的歐洲學藝之旅。他先在廚藝學校學習半年,以實習生的身分進法國里昂的餐廳工 作。因認真的工作態度獲得肯定,半年後被介紹到瑞士頂級餐廳GIRARDET工作,一年半後,再回到法國南部聖卓佩(St. Tropes)。 接下來他在一艘地中海郵輪上當了一季主廚之後,又到義大利學習義大利菜,再到南法、巴黎工作。歐洲經歷不僅讓成澤學會了流利的法語和義大利語,也修習了歐 洲各種料理。 回想那段日子,剛開始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廚藝也不高明,而且一流餐廳要求非常嚴格,因此吃了不少苦頭,壓力大到胃穿孔。「我經常被罵,可是從來沒有想過 放棄!」他紓壓的方式是跑步,沿著海岸,聽著浪濤聲,一個人獨自在昏暗的夜色下慢跑。 「在廚房工作需要體力,所以我每天工作結束以後,半夜十二點花大約一個小時慢跑。我很喜歡跑步,因為那是我一個人的時間,讓我可以冷靜地思考很多事情。」 但在外地不斷吸收新知的同時,成澤也開始思念起日本。「到歐洲見過世面後,我反而對日本更好奇,內心渴望知道更多日本的事情,畢竟我還很年輕就出國。另一 方面,我在歐洲廚房做的工作,都只是做出主廚要的料理,可是我有自己的想法,我想做我自己的料理。」於是在二十六歲那年,他回到了日本。 橋梁 溝通生產者和食用者一九九五年,成澤先在東京以南的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小川地區,開了一家法國餐廳La Napoule,店面非常小,只能容納十六人左右。但這裡依山傍海,有法國鄉村的氛圍,加上他熟練的技術和新鮮的食材,吸引了來自東京的饕客,逐漸闖出名 號。二○○三年,他把店遷到東京,改名Les Creations de Narisawa。 剛回日本的時候,成澤使用的是自己慣用的食材,所以會從法國進口魚、肉或蔬菜。不過現在,餐廳幾乎百分之百都用日本的食材。「東京築地魚市場聞名全球,不 過我從沒去過。我都自己去漁港、農村,和生產者直接對話,向他們進貨。北從北海道,南到九州的鹿兒島或沖繩,再遠我都去!」成澤還堅持使用當地無農藥的蔬 果,「噴灑農藥會使得這塊栽種作物的土地以後無法使用,破壞自然環境。我們都有家人,若希望一百年後,大家的下一代還能享有一樣的美味和健康,現在一定要 動手做些事。人類現在像是掐自己的脖子,讓地球陷入困境。和食材最接近的廚師,為解決這個問題,絕對責無旁貸。」「廚師應該在生產者和食用者之間,扮演好 橋梁的角色。」這是成澤的原則理念。他了解農夫、漁民的辛苦,同時也告訴他們,東京的消費者在食用這些蔬果或肉類時,有多麼愉悅與感恩。於是他們在辛勤工 作時,可以想像消費者的笑容,也就不以為苦。 在餐廳,成澤也會告訴顧客,這些食材是在怎樣的自然環境下成長的,每位賓客用餐時可以感受到食材的得來不易,因此更珍惜盤中每一份食物,對大自然和生產 者,都有感恩的心。 傳承 理想與幸福的延續店門口的標誌「N」的上方,有一隻蜜蜂。他說明使用蜜蜂的意義是,像工蜂一樣勤奮工作,且蜜蜂傳遞花粉,在自然界扮演著為大家帶來幸福的 角色。此外,菜單上的名稱全部寫著「來自××的禮物」,可能是山上、大海或某畦菜園,讓賓客記得感恩大地。 做美食料理給客人,但最令成澤難以忘懷的美食,是童年祖母幫他準備的雞蛋醬油拌飯。「我印象最深刻的料理,不是什麼大廚的名菜,而是小時候,祖母幫我準備 的雞蛋醬油拌飯。她在熱騰騰的飯上,打一顆新鮮的雞蛋,淋上醬油,這就是我一輩子忘不了的美味料理。」看似普通,其實這碗飯結合了所有美味的元素。用好吃 的米,煮好後趁熱打上新鮮又安全的雞蛋,再淋上大豆釀造、沒有化學成分的醬油,就是人間美味。其中只要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讓這頓飯從美食變成垃圾。 成澤發現願意從事廚師工作的人有減少的趨勢。「這一行最辛苦的就是工時太長。我早上七點進餐廳,晚上一點多才離開,不論是我自己或是工作夥伴,私人時間或 休息時間都很少。而且工時長不表示賺得就多,所以肯做這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成澤今年十一歲的長子,看到父親每天開心地工作,以及用餐愉快的賓客,也希 望繼承衣缽,為保護自然盡一份心力。成澤期許兒子延續他的信念,不追隨流行,用自己站著的這塊土地上的食材,帶給人幸福,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下去! 成澤由浩 出生:1969年 現職:Les Creations de Narisawa 負責人和主廚 經歷:La Napoule負責人和主廚 學歷:法國廚藝學校 家庭:已婚,育有一兒一女 全球50家最佳餐廳 英國《餐廳》(Restaurant )雜誌自2002年起,每年發表全球50家最佳餐廳(S.Pellegrino World’s Best 50 Restaurants),由全球超過八百位餐飲業的代表人士,例如主廚、美食專家、記者等共同選出,有餐飲業奧斯卡獎之稱。這個獎項偏好創意和實驗 性,2011年前20名幾乎都是歐美國家,成澤的Les Creations de Narisawa排名第12。 |
|
||||||
撰文‧何清頤 攝影‧劉咸昌自二○○八至一一年,怡球金屬的再生鋁年產量成長近兩倍,也就在這四年,怡球先躍升為中國最大的再生鋁廠,再成為亞洲第一。能夠有如此跳躍性 的成長,怡球具備三項同業追不上的核心競爭力最為關鍵! 首先,是怡球的全球廢五金情報掌握能力,怡球的競爭力,從源頭的原料採購就已領先同業。 先進國家所產生的報廢五金,是再生鋁工廠最主要的原料來源,掌握優質廢料,就成為各家再生鋁業者的兵家必爭之地。何謂優質廢料?簡單來說,就是每個廢料貨 櫃裡的鋁含量是否在平均水準之上。 過去,這個答案,每家工廠通常都是在經過一連串的分類過程後才能得知,買料經驗豐富的再生鋁業者,在貨櫃打開的那一刻,可靠著肉眼作出判斷。怡球的本事則 在於,在下單的同時,就已對買進的廢料有相當的掌握度。也就是說,怡球能較同業提早至少一個月,就可得知購入廢料的鋁含量。 本事一:情報力 靠資料庫掌握全球萬家回收場由於事先能掌握廢料狀況,怡球較同業擁有更多的談判籌碼,可以「優先」買進鋁含量較高的廢料,更因為怡球能提早一個月就得知廢 料狀況,因此生產線能提前因應調整,也讓怡球的鋁回收率優於同業。 去年,怡球的鋁回收率達九二%,同業的平均水準則是八八%,可別小看這區區的四個百分點,已足以讓怡球的淨利較同業多出三倍。而這四個百分點的決勝關鍵, 來自於怡球對全球廢五金情報的掌握能力。 看似源源不絕的廢五金,其實是壟斷在全球少數的廢料回收公司手中,全球前十大廢料回收公司,幾乎已囊括全球六成以上供應量。但可別以為只要掌握這十家廢料 供應商,就能做到怡球的本事,原因在於,這十家廢料供應商,各自擁有上千個廢五金回收場。 以全球最大的廢料供應商SIMS為例,旗下就有四千多個回收場,由於回收場分散在世界各地,且回收作業工人的素質良莠不齊。因此,表面上看,怡球的客戶是 SIMS,其實真正需要面對的,是四千多個完全不同的廢五金回收場,而十大廢料回收公司的背後,就是超過一萬個廢料供應來源。 在怡球的辦公室裡,有部被列為最高商業機密的電腦,當中密密麻麻記載著全球一萬多個廢五金回收場的詳細資料,除了有怡球歷次的採購數量與價格,還包括各回 收場的貨源特質、材料品質、供貨能力、定價特點、季節性因素、地區特性與信譽等數據。掌握這項資訊對於怡球而言,有利於針對不同地區、不同供應商的廢鋁特 性,掌握採購時機,以保障公司的原料供應。 舉例來說,靠近美國汽車之城底特律的廢五金回收場,其鋁含量通常較高;位於美國中西部的廢五金回收場,由於當地龍捲風、颶風頻繁,經常造成房屋、廠房毀 損,因此供貨能力充足;鄰近墨西哥邊境的廢五金回收場,則因為當地作業工人多為墨西哥非法移民,回收品質則較差……。 數以萬計的供應商資料庫,一方面來自於怡球三十多年來累積的交易結果;另一方面,靠的則是「眼見為憑」。怡球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採購團隊派駐全球各地,主 要工作就是親赴各地廢五金回收場現場採購,怡球內部人士稱這支採購團隊為「鷹眼」,原因在於,他們具備迅速辨別各種廢鋁料類別與鋁含量的能力。 怡球從源頭就掌握起,靠的就是同業難以匹敵的情報力。 本事二:微差力 自訂SOP 效率升、成本降怡球的第二項勝出關鍵,則是其能改變鋁合金產業長期以來碰上的「無標準作業流程」現況,能讓廢料「亂中有序」形成標準化,靠的則是怡球將 「魔鬼藏在細節裡」奉為最高準則的微差力。 送進怡球工廠的廢五金,在外人眼中看來,全是破銅爛鐵,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有只剩一截的彎曲鋁管,上頭還沾滿泥土,也有剛從汽車拆下,布滿機油的引擎鋁 外殼……,這些全都是非標準品。 面對這批堆積如山的非標準品,多數業者的作法是,將含鋁廢料分類出來後,就全數投進高達攝氏六百度的大熔爐裡,「說是搶時效,其實是圖方便,」怡球總經理 陳鏡清指出。 怡球的作法則是,將含鋁廢料分類後,會再進行兩次細分類。第一次是將雜質鋁廢料挑出,所謂雜質鋁指的是,部分廢料除含鋁外,還含有其他金屬成分,為何需要 多花這個工夫?「因為不同金屬的熔點不同,全都投入熔爐,燃料成本就得增加。」他表示。 接著,怡球會再進行第二次細分類,將純鋁廢料依體積大小再分成多個等級,體積太大的,就先切割後再歸類在各個等級裡。「雖說鋁的熔點相同,但若不同體積的 鋁廢料全塞進一個爐子裡,會導致受熱不均,反而燒得更久。」陳鏡清表示。也因此,同樣的一批廢料,在同業眼中是沒太大分別的破銅爛鐵,到了怡球工廠,卻能 搖身一變成為標準品。 怡球董事長黃崇勝指出,這行業一直以來都沒有標準,也因此,在他眼中,「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即使如今怡球已編列出六百多本標準作業手冊,黃崇勝每年都 會舉辦「工廠改善競賽」,凡員工發現問題,就有獎金,若再進一步提出改善方法,還有另一筆,光去年怡球就發出將近三百萬元改善獎金。 若走進怡球的廢料熔爐工廠,還可看見另一個與同業的「小差異大改變」。怡球的熔爐設備有一套預熱系統,進到熔爐的鋁廢料,會先經過預熱系統才送進熔爐,如 此一來可縮短燒熔的時間,可降低燃料成本,而預熱系統的燃料來源,則來自熔爐加熱時產生的水蒸氣;「一邊(熔爐)省成本,另一邊(預熱系統)又不花成 本,」陳鏡清不諱言,這套設備每年可為公司省下將近二千萬元的燃料成本。 本事三:自動力 機器選廢料 人事費年省三億透過這些細微的改變,怡球讓普遍存在於再生鋁產業的「無標準作業流程」窘境得以改觀,這也讓怡球目前每座熔爐每天可生產三.二次,遠較同業 的二.五次高。相同的一套設備,怡球的產量硬是較同業高出三成。怡球證實了一件事:只要做出與同業些微的差別,就足以讓表現優於同業。 怡球的第三項勝出關鍵,則是自動化的能力。 先看看一個數字,怡球去年產量是中國同業平均水準的四倍,員工人數卻只需要同業的三分之一,靠的就是怡球的自動化能力。 怡球目前生產流程的自動化比率已將近八成,遠高出同業的不到五成,得以高度自動化,除了因為怡球將「無標準作業流程」的產業生態一八○度扭轉外,也因為學 歷不高的黃崇勝,三十多年來自修苦讀機械、化工相關書籍所致。 即使已經貴為上市公司老闆,身價達二五○億元,黃崇勝至今仍保有隨手畫圖的習慣,他親手畫工廠配置圖、畫自動化設備圖、畫生產流程圖,每天固定巡視工廠的 他,最常在工廠問線上作業員的一句話是:「如何能夠再少一個人?」不斷朝自動化邁進的黃崇勝,如今最自豪的是,怡球中國太倉廠在過去五年產量成長五倍,員 工人數則只從六百人增加至一千三百多人,且增加的七百多位員工當中,有六成是管理幕僚。 三大競爭力環環相扣 為怡球帶進世界級的客戶 怡球的自動化已經做到,廢料進到自動化設備後,在不靠人工的情況下,就能將當中的廢鋁分類出來,原理是來自鋁的比重與其他金屬不同,怡球將這種分類方式稱 之為「浮選」;再來,透過特殊磁鐵將同時含有鋁與鐵的廢料挑出,稱之為「磁選」,這與同業全靠手選的方式截然不同。光這兩套自動化設備,就為怡球一年省下 將近三億元的人事成本,若看去年怡球全年獲利近十五億元,可見自動化能力對怡球的助益。 從情報力、微差力,再到自動化能力,其實不難發現,這三項怡球的核心競爭力是環環相扣的,缺一不可。怡球藉由情報力取得優質廢料後,才能讓「小差異大改 變」的微差力發揚光大,而微差力造就的標準化生產流程,才能進一步促使自動化能力發揮。三項核心競爭力,也才為怡球帶進世界級的客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