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粵港交水費也互聯互通

1 : GS(14)@2017-06-28 05:45:58

【明報專訊】金管局噚日同人行廣州分行搞咗個「粵港跨境電子直接繳費業務聯合發布會」,即係香港客戶可以透過網上銀行或手機應用程式,用人民幣交廣東省商戶嘅帳單,等客戶可以更靈活咁做網上繳付。其實好地地,香港人有咩大陸帳單張要交呢?

據了解,香港有9間銀行參與,大部分都係內銀,包括中銀香港(2388)、建行(0939)香港分行、集友銀行等,廣東省就有8間,包括廣發銀行、廣州銀行、中行(3988)等。收費商戶包括東莞市東江自來水公司、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碧桂園服務公司等,應該都係交水費、管理費為主,似乎啱啲中港兩邊都有住家嘅人多啲。

指定銀行可網上繳款

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話,新服務為客戶提供多一個渠道交廣東省商戶發出嘅帳單,進一步推動跨境金融基建嘅發展。嗯,連交水費都互聯互通了。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336&issue=201706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87

「ETF互聯互通」需先行實名制 港公司複雜私隱問題惹關注

1 : GS(14)@2017-06-29 08:04:30

【明報專訊】昨日香港與內地簽署CEPA經濟技術合作協議,提到在設定互聯互通下的投資者身分識別機制時間表後,將推出「ETF通」方案,業界人士指,監管機構一直有意與內地股份實名制看齊,並部署抽取資本增值稅,惟在港執行上仍有難度,尤其在港公司架構複雜,持股的往往並非最終權益持有人,另外指私隱問題亦值得關注。

明報記者 余慕恩 賴嘉梨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郭慧玲昨日表示,推出ETF互聯互通的相關條件包括身分識別機制等技術問題,須待兩地商討,有成熟結果才可公布。至於中港基金互認,截至今年4月已有55隻基金獲批。郭慧玲指兩地監管機構一直研究改善互認安排及調整規則,但時間表和具體做法仍在商討。H股全流通,是否只適用於新上市H股,抑或包括已上市H股,郭則未有回應,僅指兩地正積極探討,未有具體建議。

未回應H股全流通範圍

雖然港交所(0388)及證監會早前多次提到在互聯互通層面上實行「一戶一碼(識別碼)」,但一直未有具體落實的時間表及安排。一通證券行政總裁宓光輝表示,估計最簡單的方法,是在輸入買賣盤時連同客戶的身分證號碼送達港交所,但因涉及個人資料,故有可能指派號碼予投資者作識別,但無論如何,相信實行後券商工作量會增加。

一通:或衍生大批BVI註冊公司

他指實名制亦意味客戶開戶時同時「也在監管機構開戶」,預計全面實行困難重重,尤其外資未必會奉行, 或「個別某些人實行」,如本地個人或公司,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屆時出現大批BVI註冊公司亦不為奇。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內地的實名制是追蹤到最終的權益持有人,在港則是交易券商之後「兩至三層」才到,她理解一向互聯互通是在不改動兩地的金融基礎建設及制度下進行,不過指出理解內地監管機構制度上需要香港配合,現時兩地制度差異並不平衡。

至於有參與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RQFII (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外資基金則早已奉行實名制,買賣時披露身分,但香港的ETF供應商則不會知道客戶的身分,亦無法知道資金的來源地。

另外,CEPA的合作協議中亦有提到加大RQFII額度,黃王慈明對此表示歡迎,稱業界一直有聲音指額度不足。協議亦有提到推動實現內地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計價股票,並推動H股全流通。港交所對協議表示歡迎,指會與內地有關當局、香港證監會及市場業界緊密合作。證監會發新聞稿指措施將有助促進香港與內地的投資,加強對兩地投資的保障。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698&issue=201706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97

唐家成:實名制初期 只限互聯互通

1 : GS(14)@2017-10-01 19:19:50

【明報專訊】早前市場曾傳出,證監會計劃下月就港股實名制諮詢,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昨日透露,計劃諮詢的實名制開初只限於互聯互通,而證監已與私隱專員公署就此進行溝通。

證監與私隱專員公署已溝通

早前曾傳出,中證監表明希望香港明年落實實名制,以及研究使用法人機構識別編碼(LEI)系統,然後才會繼續研究「ETF通」、「新股通」及「期貨通」等機制。實名制在內地實行已久,在今年6月香港與內地簽署的CEPA經濟技術合作協議中,亦有寫明設定互聯互通下的投資者身分識別機制時間表後,再推出「ETF通」方案,當時有指私隱問題令人關注。

其後則有消息表示,中港證監會9月初於上海證交所開會,討論多項雙方合作備忘錄,中證監表明態度,希望香港明年可落行實名制,證監同時提出,基於對等待遇協議,要求港方應有權實時監控經由「港股通」買賣港股的內地投資者資料,但中證監一直未有打算把實時監控系統與香港共享,雙方未有達成共識。

實名制可讓證監會實時監控每名投資者的交易活動,其中一個可行方案為給予每名投資者一個識別碼,讓中央系統實時追蹤。目前,證監會的監管深度只達券商層面,若證監會發現有問題交易,須向相關券商索取客戶資料,若行實名制,證監可跳過券商直接監控每名投資者的交易活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45&issue=201709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554

港星合作互通金融科技 開發DLT融資平台 聯手監管網絡安全

1 : GS(14)@2017-10-29 23:15:20

【明報專訊】香港與新加坡一向都是競爭對手的關係,但面對金融科技迅速的發展,兩地監管機構成為合作伙伴。香港金管局昨日與新加坡金管局簽署合作協議,並表示會以分佈式分類帳技術(DLT)開發貿易融資平台,並把兩地的平台連接起來。新加坡金管局表示,未來兩地還可以在網絡安全等多方面進行監管合作,共同建構屬於金融領域的護照。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昨日,兩地金管局簽訂金融科技合作協議,正式落實兩間機構在創新企業轉介、創新項目、資訊共享及技術交流4方面的合作,而貿易融資平台會是雙方首個合作項目。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表示,以往貿易融資依賴傳統的紙張處理方法,應用DLT技術可解決這個「世紀問題」。他指出,現時本港共有7家本地銀行參與DLT貿易融資平台的開發,現正招標建設,冀明年下半年試行,而這將是開放的系統,任何有興趣的銀行也可以接入。

7港銀參與DLT貿易融資

現時7家參與DLT貿易融資平台的銀行,分別是匯豐、恒生(0011)、渣打(2888)、中銀香港(2388)、東亞(0023)、星展及澳新銀行。

新加坡金管局金融中心發展部門主管張晉銘表示,兩地雖然是競爭對手,但金融科技的發展迅速,需要更多的跨境監管合作。他認為除了貿易融資平台外,兩地在另外最少4個方面,都有合作空間。首先,兩地都應該把更多的資源集中研究網絡安全的合作。另外,兩地各設有監管沙盒,未來有協同的空間。另外,在建立KYC(認識你的客戶)平台時,應研究如何應用在跨境客戶上。最後,新加坡金管局正與當地業界測試,在結算上應用DLT技術,未來若涉及跨境資金流動,應考慮監管上的合作。

ASIFMA﹕利區內初創企業發展

亞洲證券及金融市場協會(ASIFMA)表示,兩地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在監管上合作,對於有意在區內發展業務的初創企業是正面的消息,金融科技是不分國界的,因此長遠來說,監管合作應該擴展至更多的地區,以覆蓋更廣闊的客戶基礎。

將與深圳市金融發展辦公室合作

另一方面,金管局亦將與深圳市金融發展服務辦公室合作,主要分三部分,包括總獎金達700萬元的「金融科技創新獎」、人才培育計劃及「軟落地支援」。軟落地支援是指深圳將協助香港金融科技公司進軍深圳,並以此為跳板擴展業務至整個內地市場;而數碼港亦鼓勵內地金融科技公司落戶香港,藉香港完善的監管及法律制度,與國際標準接軌部署進軍國際市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11&issue=201710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87

深港通一周年 深交所研ETF互通

1 : GS(14)@2017-12-10 20:31:57

【明報專訊】昨日是深港通推出一周年,《人民日報》專題文章中報道,深交所正研究推動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證券範圍,優化交易日曆安排,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的資產風險管理工具。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在周六舉行的座談會上,亦有表示下一步將研究將ETF納入互聯互通。

李小加:將增加ETF債券產品

《人民日報》報道指,深交所下一步將圍繞「一帶一路」和成熟市場,建設跨境資本服務平台,引導中國企業通過資本運作,有效利用外資、融入全球創新鏈,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有效的服務支持,並支持有條件的證券經營機構依托交易所跨境平台走出去。

港交所(0388)總裁李小加昨日亦表示,深港通機制一直運作平穩順暢,逐漸贏得了兩地市場監管者和投資者的信賴。未來將與內地同業和監管機構合作,在現有機制中增加更多產品,例如ETF和債券等。

截至12月5日為止,深股通累計成交達8887億元人民幣,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成交有4826億港元。深股通累計淨流入金額為1483億元人民幣,而北水通過深港通之下港股通累計淨流入港股則約1130億港元(見表)。

此外,名列David Webb 發布的「謎網50」股份之一的康健(3886),上月被證監會停牌,並被恒指公司剔出全部指數。深交所昨亦宣布,因應因綜合中型股指數成分股調整,將康健剔出港股通股票名單。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834&issue=20171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25

常問問題系列29 (於2014年11月17日生效及於2016年11月4日及2018年7月13日更新) 滬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

1 : GS(14)@2018-08-25 09:31:00

http://att.hkex.chinalaw.com/PDF ... 53d3fc22d4f64aee59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1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