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逛超市,聽有機食品專區的導購講有機果蔬的N種好處,她講得天花亂墜,我聽得邏輯碎了一地。回到家,趕緊查閱關於有機產品的文獻,關於有機產品的這五大問題,你也一定用得到。
什麽是有機產品?
根據GB/T 19630.1-2011《有機產品》,有機產品是遵照一定的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藥物、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飼養或栽培出的產品。
有機產品真的更加健康嗎?
相對於其他的農副產品,有機產品從肥料/飼料到栽培/飼養、生產加工過程,有很多的細節要求。當然不同國家的要求不同,一般都要求不使用合成農藥、化學肥料、生長調節劑、抗生素以及轉基因品種等等,從這個角度講,有機食品是比較安全的。
但是,有機食品生產的難度要高許多,同時也需要配套的監管來保證合規生產者的利益,真正做到有機很難;即使做到有機,也是以產量小作為代價的。而且目前並未研究發現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的營養價值有很大差距,所以,很多時候誇張有機食品,不排除商家炒作的噱頭。
超市里的有機食品真的是天然無汙染?
首先糾正一個誤區,有機食品≠純天然食品。有機農業並不是要退回到“刀耕火種”的傳統農業耕種,其實有機食品加工中也會使用機械、輪作、種植綠肥、灌溉、隨水施肥、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等現代農業科技手段。
對於超市里標註的純天然、無添加有機食品,半信半疑不將就。GB/T19630.2-2011都規定可以根據加工要求加入配料、添加劑、加工助劑,如果果真是純天然無添加,一是保質期肯定不長,而且可能會有病蟲害微生物汙染問題,你確定你敢吃?!
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相比,有什麽區別?
1、價格貴,高出幾倍;
2、生產加工過程按照有機農業標準進行,國家把控嚴格,相對安全;
3、營養價值相差無幾;
4、安慰劑,很多人覺得吃有機果蔬可以活很久……
如何判別我買的是否是真的有機產品?
根據國標GB/T19630-2011規定,對於散裝或裸裝有機產品,以及鮮活動物產品,應在銷售專區的適當位置展示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示和認證證書複印件;同時,在產品的外包裝上有有機產品的標示;每種有機果蔬上都會有追溯碼,根據追溯碼追溯原產地。
溫馨提示:
1、如果你有錢,可以天天選有機食品,畢竟相對安全嘛!
2、目前我國有機食品的生產和監管正在逐步完善中,你買到的有可能是半有機食品!
3、普通人,可以買來嘗嘗鮮。更多的,還是依據大品牌、當季果蔬的原則選擇吧!
(作者雲小寒,營養講師,國家營養學科普作者)
歡迎親們在留言區暢所欲言,有更多問題也可以在第一財經客戶端參與提問區的互動,您可以到App Store、各大安卓市場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
9月29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就跨境股權轉讓交易外匯管理事項答記者問,外管局有關負責人稱,關於外媒所報道的德意誌銀行正在與外匯局討論將出售華夏銀行股份所得匯出境外與事實不符。境外機構轉讓境內機構股份可直接在銀行辦理相關購付匯手續。外匯管理部門支持真實、合規的跨境股權轉讓交易,積極支持貿易投資便利化。
以下為全文
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跨境股權轉讓交易外匯管理事項答記者問
問:據外媒報道,德意誌銀行正在與外匯局討論將出售華夏銀行股份所得匯出境外。請問上述報道是否屬實?
答:上述報道與事實不符。此業務在外匯管理方面不存在政策障礙。按照現行外匯管理規定,境外機構轉讓其在境內機構的股份,可直接在銀行辦理與股份轉讓相關的購付匯手續,銀行進行真實、合規審核後即可辦理,不需要外匯局事前審批或核準。外匯管理部門支持真實、合規的跨境股權轉讓交易,積極支持貿易投資便利化。
11月18日消息,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也加入了日益激烈的假新聞辯論,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奧巴馬周四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聯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可能把政治引向“不知為什麽而奮鬥”的境地,並呼籲“認真對待事實”的重要性。
“請不要忘記,我們所處的時代有太多虛假信息,這些信息都包裝得很好,當你通過Facebook主頁或者電視看到這些內容時,它們看起來跟其他消息完全一樣。”奧巴馬說,“如果一切似乎是一樣的,沒有做出區別,那麽我們不知道該為了什麽而奮鬥。”
奧巴馬指出:“如果我們不認真對待事實,什麽是真實的,什麽不是,特別是在社交媒體的時代,如果我們不能區分這些真假,那麽我們就有問題。”
在前一次演講中,奧巴馬表示,在Facebook上重複這些“徹頭徹尾的謊言”將使人們真正開始相信他們。
而同時BuzzFeed News的調查顯示,在總統競選的最後三個月里,該網站上的假新聞比真新聞更受歡迎,也吸引了更多互動。
這並非奧巴馬首次就此問題表態,他在密歇根州為希拉里助選時就曾表示,某些人之所以會相信某些事情,僅僅是因為他們在網上看到了相關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Facebook之外,谷歌也深陷“假新聞”事件的影響。許多網名選民搜索谷歌,希望能夠獲得最終的選舉票數等信息。不過當網民搜索“最終選舉數據”、“最終選民票數”等關鍵詞時,人們發現谷歌卻給出了一個虛假網站的鏈接。這家網站宣稱特朗普除了選舉人票之外,在選民票數上也領先。但是實際上,選民最終票數方面,希拉里超過了特朗普。 谷歌隨後承認在搜索結果中出現了虛假新聞。
浙商證券發布聲明稱,12月20日部分媒體報道稱公司協議回購發生大面積違約,公司對此事高度關註,立即對相關業務進行了核查,經查上述報道與事實嚴重不符。
公司12月19日部分協議回購因技術原因導致交易失敗,涉及金額3.69億元,上述交易公司已與相關交易對手協商一致並達成處理方案,並無惡意違約。
浙商證券表示,希望相關媒體尊重事實,刪除不實報道,消除負面影響,公司將視情況追求相關機構和個人法律責任。公司作為協議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將繼續與各同業金融機構共同維護市場秩序。
2016年11月30日,廣東深圳,一篇《羅一笑,你給我站住》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事件發酵後被指是營銷炒作,成為全民熱議事件。圖為羅一笑的父親羅爾現身,接受媒體訪問。(東方IC/圖)
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真相有時變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情感和觀點。我們見過太多網絡事件的反轉:安徽女子為救女童被狗咬成重傷;江蘇教師監考中猝死,學生平靜做題;安徽女大學生稱扶老人被訛……
上海姑娘刺痛著割裂的社會,羅爾讓我們體驗到疾病的恐怖又讓我們感到人性的狡詐,被稱冷血或自稱被訛學生直指社會冷漠道德滑坡。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2017年,我們該怎麽處理情感與事實。
2016年我們已經看慣新聞反轉,但羅爾事件還是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力。
從最初接力轉發刷爆朋友圈,到被質疑炒作和詐捐,再到被指重男輕女,最後其女羅一笑因病去世,羅爾捐獻女兒遺體,輿論幾經反轉。事實上,羅爾事件中最不缺的就是情緒,但我們對於很多細節都並不知曉,也不辨真假。
這種建立在模糊或扭曲事實基礎上的感情紐帶很容易因為新的事實細節浮出水面而斷裂,乃至轉向,然而,不管是最初的同情還是反轉後的憤怒,情緒都是真實而滿溢的。
《牛津英語詞典》選中的2016年度詞匯post-truth(“後真相”)所指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況:“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較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輿論的情況” (circumstances in which objective facts are less influential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than appeals to emotion and personal belief)。
簡而言之,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真相有時變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情感和觀點。
還記得2016年春節期間,那件刷屏的小事嗎:上海女子跟男友回江西老家過年,見到第一頓飯後想分手。
事件一出,幾乎吸引了全民的關註和討論,有人批判,有人支持,有人想講講自己的故事:
咪蒙:什麽門當戶對,不就是愛得不夠;
陳嵐:上海姑娘,不是逃飯,是逃命;
和菜頭:上海姑娘,你的問題是沒教養;
魏春亮:上海所姑娘逃離的,是我的父老鄉親們每天賴以生存的日常。
但就在所有人都極力帶入角色去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候,我們被告知這一事件其實是假新聞。事實上如果回顧事件起因,我們也會發現,這一事件所有的源頭只是一則網友講述自己經歷的網帖,除此之外再無其他信源。然而,它又是如此地“真實”:城鄉、貧富割裂的鴻溝,真切地橫貫在寒門子弟面前。
(新華社/圖)
咪蒙在分享其自媒體寫作經驗的《如何寫出閱讀量100W+的微信爆款文章?》一文中總道:
大師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大眾不是想看你怎麽表達你自己。而是想看你怎麽表達我。
我想在你的文章中看到我自己,我在朋友圈轉發這篇,是因為“這就是我”“我就是這麽想的”“作者幫我說了我想說的”。
所以,好的文章,要體察到人性的痛點,表達大眾的情感共鳴。(註:原文如此)
深知粉絲心理的咪蒙,就上海姑娘事件寫了《什麽門當戶對,不就是愛得不夠》,希望所有女生都嫁給真愛,然而就在這一事件的三個月前她還推送了另一篇文章:《夫妻之間最大的矛盾是什麽?階級!》。
一個人也並不是決然不可能寫兩篇觀點明顯對立的文章,然而對於一個價值觀早已確立的成熟寫作者而言,觀點立場出現急劇變化如果不是遭遇重大變故,否則必定是“另有隱情”:
你說話很溫和,你觀點很中立,你性格很寬容。那你不要寫公號文章了。你不適合。你看了《烏合之眾》就會知道,任何時代的領袖,包括意見領袖,都是特別偏激的。偏激的觀點才具有煽動性。你的標題必須簡單粗暴,情緒明確。
愛憎特別分明的人更適合寫新媒體文章。(註:原文如此,出處同上)
諳熟自媒體寫作和傳播規律的咪蒙深知觀點偏激才能引發讀者情感共鳴,一篇《致賤人:我憑什麽要幫你?!》幫讀者罵了那些不管你方不方便就找你幫忙的人,然而在自己孩子失學後又當了一回賤人,請人幫忙才解決問題。
不必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咪蒙,她只是放大了情感,去引發共鳴,但在偏激的路上走得太遠,難免回不了頭被打臉。
不過,對於其讀者(或者說粉絲)而言,在他們看到這些帶有激烈觀念或情感的文章時,內心一定是有共鳴而深信不疑的,不會理會這些觀點或情感實際上是相矛盾的,更不管論證推理的邏輯是否經得住推敲。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紛繁複雜的信息讓人目不暇接,註意力早已成為各種媒體爭奪的稀缺資源,自媒體也越來越嫻熟地去迎合大眾心理吸引點閱、引導輿論,對事實的核對、對客觀的追求、對理性的崇尚早已成為明日黃花。
我們見過太多網絡事件的反轉:安徽女子為救女童被狗咬成重傷;江蘇教師監考中猝死,學生平靜做題;安徽女大學生稱扶老人被訛……
最初,每一起事件都是在情感訴求中形成輿論共同體,然後,又在新的事實出現後突然轉向。當我們事後置身事外思考時,會突然發現我們當初所置身其中的環境是如此地荒誕,當初越是確信不疑,這種荒誕感就越是強烈。
讓我們爭論不休的上海姑娘根本就不存在,讓我們接力轉發捐贈的羅爾名下還有幾套房,被我們罵冷血的學生當時就采取了措施,安徽女大學生稱被訛則恐怕永遠是羅生門。
與其說我們是在看新聞看文章,不如說我們是在尋求情緒的共鳴,而這些事件和文章都恰好適時引發了共鳴。
我們看到的只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烏合之眾》寫道:給群體提供的無論是什麽觀念,只有當它們具有絕對的、毫不妥協的和簡單明了的形式時,才能產生有效的影響。因此它們都會披上形象化的外衣,也只有以這種形式,它們才能為群眾所接受。
上海姑娘刺痛著割裂的社會,羅爾讓我們體驗到疾病的恐怖又讓我們感到人性的狡詐,被稱冷血或自稱被訛學生直指社會冷漠道德滑坡。
這些單純而強烈情感的力量當然比現象背後複雜多維的社會現實更富有傳播的魔力。
傳播中需要的是這些符合情感信念的事實。
情感的需求太強烈,事實都不夠用了。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知道ios版本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11日表示,一些臺灣媒體稱“數千臺企撤離東莞”的報道與事實嚴重不符。
1月11日,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提問稱,“日前有臺灣媒體報道稱,數千臺灣企業撤離東莞,東莞一度有五千多家臺資企業現在已經跌至差不多兩千家,這些留守的臺資企業都是以傳統的加工貿易為主的,請問發言人這是否屬實?”
馬曉光對此表示,據了解,有關報道與事實嚴重不符。東莞是臺商最早進入大陸、投資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自2008年以來,東莞臺資企業總數穩定保持在3400家以上。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市正常經營的臺資企業3438家。這些企業以高新技術制造業為主,電子及通信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電氣機械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占臺資企業總數的53.8%。
“近年來,臺商在東莞投資持續增長,發展勢頭良好。2016年東莞新簽臺資項目93宗,協議利用臺資總額3.13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2.87億美元。”馬曉光表示,“我們將一如既往,繼續支持廣大臺商臺企在大陸持續健康發展。”
周五(2月3日),央行進行200億7天、100億14天和200億28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為2.35%、2.5%和2.65%,較上期上調10個基點。
央行通知自2017年2月3日起,上調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隔夜3.1%(原2.75%)、7天3.35%(原3.25%),1月3.7%(原3.6%)。
對此,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作出點評:
1、央行自節前上調MLF半年期及一年期利率後,再次對SLF和逆回購利率進行了上調,政策性利率全面上調,已經事實上加息,顯露出央行偏緊的政策態度。
SLF利率上調意味著利率走廊上限的提高,說明央行對利率走高的容忍度在增加,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策從穩增長轉向防風險和促改革相符,體現了去杠桿和防風險的意圖,並有近期國內PMI超預期、滯漲、年初信貸超預期、歐美PMI和通脹攀升等因素支撐。我們預計央行的貨幣政策將持續偏緊,債市仍將調整,股市以漲價和改革的結構性機會為主,房市將持續調整,經濟在2-3季度有望二次探底。
2、央行對資產無序擴張及風險隱患較高的商業銀行的懲罰力度在加嚴,對表外資產及委外資產的管控升級。
去年四季度央行把表外理財納入MPA,引致了四季度末激烈的去杠桿,而在四季度MPA考核過去後,對委外及表外理財的管控力度有所減弱,在委外卷土重來的擔憂下,對不符合MPA要求的商業銀行加大管控力度,意味著貨幣政策的風險警惕性依然很高。
3、貨幣政策在總量和結構上全面收緊,跟目前存在大量的剩余流動性有關,可能還將持續兩個季度左右的時間。
鑒於很多流動性是短期且有成本的,因此風險偏好本身就很高,容易引致金融資產過度交易及局部風險。因此,回籠流動性、控制流動性擴張速度已經是控風險的不二之道。而短期經濟基本面暫穩,但存在不小的滯漲隱患,是當前貨幣政策收縮的基本面基礎。
4、無風險利率上行、貨幣偏緊可能會夯實2、3季度經濟基本面二次探底。
目前來看,資金成本的上升可能對房地產投資、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形成利空,經濟增長可能會有所放緩。
5、在貨幣政策持續收緊的周期下,預計債券市場收益率仍然存在上行空間,債券市場整體風險偏大,建議降杠桿、降久期、降倉位。
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前上行6bp至3.41%,10年期國開收益率則上行10bp收於4.05%,均已打破去年年末收益率高點。
6、股票市場分子上升可對沖部分分母上升帶來的利空,因此股票市場所受的沖擊預計不大,仍以結構性機會為主,圍繞漲價和改革展開。
據新華社報道,根據美國有關方面22日發布的損害終裁,中國贏得了卡客車輪胎的“雙反”案,這是中國輪胎行業對美取得的首次勝訴。
2016年2月19日,美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對自中國進口的卡客車輪胎發起“雙反”調查。2017年1月24日,美商務部作出終裁,最高稅率超過80%。2月2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損害終裁,認定中國輸美卡客車輪胎並未對美國內產業構成實質性損害或損害威脅,意味著中國未來輸美的卡客車輪胎不再被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23日,據商務部網站消息,美國東部時間2月2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公告,認定自中國進口的卡客車輪胎並未對美國內產業構成實質損害或損害威脅。據此,美國海關將不對自中國進口的卡客車輪胎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王賀軍局長就此發表談話。
王賀軍指出,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無損害裁決符合客觀事實。中美之間的輪胎貿易是互補的,兩國的輪胎產品優勢互補,有效滿足了美國內不斷增加的市場需求。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能夠尊重客觀事實,做出公正的裁決,中方表示贊賞,希望兩國輪胎產業加強對話與交流,共同維護開放、公平的貿易環境,實現互利共贏,增進兩國人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