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民幣中間價終結七連降 創9月22日以來最大調升幅度

10月14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上調139點,報6.7157,調升幅度為9月22日以來的最大,上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7296,16:30收盤報6.7299,23:30收盤報6.7256。

宏觀消息:

1、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按人民幣計,中國9月出口同比降5.6%,預期升2.5%,前值升5.9%;進口同比升2.2%,預期升5.5%,前值升10.8%;9月貿易順差2783.5億,遠遜預期,前值3460億

2、美聯儲哈克稱,長期來看,美聯儲基金利率很可能在3%左右。個人預計美聯儲今年加息一次,明年加息兩次。如果遇到重大沖擊,那麽所有的加息觀點都將煙消雲散。自己在9月份FOMC政策會議上支持美聯儲加息。

機構觀點:

國金證券分析師邊泉水:第三季度人民幣對美元貶值0.7%,四季度貶值壓力上升,預計四季度人民幣對美元貶值1.3%。人民幣加入SDR從長期看無疑將利好人民幣匯率,但短期影響可能有限。理論上,其他國家央行和投資者可能會增加人民幣資產的配置,但實際操作上,取決於國內外金融市場的具體變化,國際資金流入中國的力度可能沒有那麽大。

渣打香港外匯策略師張敬勤:人民幣於國慶假期之前守穩於6.7水平,相信是希望在人民幣進入SDR貨幣籃子之前,盡量保持匯率穩定;不過,美元於國慶假期期間走強,故現時亦毋須死守6.7關口。不認為人民幣連日走弱是新一輪貶值的開始,因為人民幣兌美元雖然貶值,兌一籃子貨幣卻是升值,反映央行不希望人民幣於年初急跌的情況重現。

國金證券分析師徐陽:人民幣匯率正在有托舉式地下跌。一方面,美元指數表現強勢,將會繼續緩慢爬升,人民幣貶值壓力也將繼續存在;另一方面,人民幣成功進入SDR貨幣籃子,在短期被已沒有維穩必要。另外,經濟繼續面臨下行壓力,人民幣也面臨貶值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24

美元指數強勢 人民幣中間價創一周以來最大跌幅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今日報6.7379,上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7157,16:30收盤報6.7255,23:30收盤報6.7271。人民幣中間價仍為2010年9月來最弱,創一周以來最大跌幅。

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周一小幅攀升至七個月高點,漲0.04%報98.l2,一度觸及98.15的3月10日以來高點,延續上交易日漲勢。

上周五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頗為樂觀,強化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12月升息預期,提升美元的上漲動能。美國9月零售銷售反彈,生產者物價普漲,是美國經濟繼上半年表現疲弱後,第三季重拾動能的最新跡象。

第三輪也是最後一輪美國總統候選人辯論將在美國時間周三晚些時候進行,歐洲央行將在周四舉行政策會議。

英鎊兌美元下滑0.2%至1.2169美元。受困於英國脫歐的複雜和潛在混亂前景,英鎊上周下挫近2%。澳元兌美元跌0.3%至0.7596美元,抹去周五因大宗商品價格反彈而獲得的部分漲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152

人民幣中間價下調132點 逼近6.77關口續創逾6年新低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7690,調貶132點,創2010年9月9日來最低。上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7558,16:30收盤報6.7599,23:30收盤報6.7655。

10月21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30,按周跌0.34。

人民幣中間價公布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78關口現報6.7803元,刷新逾六年低點。

宏觀消息

1、外管局:中國近期市場主體的匯率避險意識有所增強,未來跨境資本流動有望保持基本穩定;5萬美元個人年度購匯額度政策沒變,沒有出臺所謂六個試點城市取消購匯限制政策;10月以來雖然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有所貶值,但對一籃子多邊匯率升值;9月銀行結售匯逆差284億美元,較上月的95億美元逆差擴大近兩倍,為連續第15個月出現逆差。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在上周稱,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弱,主要是由於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美元匯率走強。

2、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2018年在FOMC享有投票權):今年適合加息,今年加息一次、明年加幾次是有道理的,一次加息不會傷害經濟;逐步加息是合理的;美國經濟對美聯儲加息準備充分;一些跡象顯示就業市場在升溫;美聯儲將維持資產負債表再投資策略;預計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未來會縮小。

3、新華社報道稱,市場分析認為,人民幣近期貶值主要受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影響。未來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資本賬戶開放等相關改革協調推進,人民幣匯率靈活性將不斷提高,但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

機構觀點

1、海通證券荀玉根認為,這次人民幣貶值源於美元走強,相比其他非美貨幣,人民幣更堅挺,NDF顯示遠期貶值預期也未惡化,這些都不同於2015年8月和2016年初,無需過慮。

2、民生證券研究院海外研究負責人張瑜:人民幣連跌的“真兇”其實有三個——隔夜全球動蕩,歐元、日元、加元齊跌,其實這三者都給人民幣施加了貶值壓力。“日本央行行長21日表態‘不認為日本購債規模應當放緩’,日元走跌;加拿大20日公布了維持利率不變的決議,同時下調經濟增速,加元承壓。”由於歐元、日元、加元(分別占比57.6%、13.6%、9.1%)是美元指數籃子中的主要幣種,三幣齊跌推升美元指數走高,通過中間價定價公式傳導到人民幣端,人民幣中間價貶值。

3、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認為,由於美聯儲年底加息概率的提高,人民幣仍將面臨壓力。“未來的兩個月,將成為央行過去一年以來很多新舉措的一次中期考試,央行不僅需要向市場表明其基本立場,也需要表明其政策路徑的可行性。”周浩稱。

4、方正證券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判斷,如果美聯儲在12月進行第二次加息,對中國的沖擊會比去年時的第一次弱,前期市場對美加息的預期已經進行了消化,人民幣貶值的沖擊整體可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205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升172點 “郵件門”打壓美元指數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7562,調升172點,創近兩周新高。上日中間價報6.7734;上日16:30收盤報6.7744,23:30夜盤收盤報6.7680。

交易員稱,好於預期的PMI數據對匯市影響有限,市場客盤仍偏購匯,大行不時提供美元流動性;而收到窗口指導之後一些自營盤已經自覺減少頭寸,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維穩壓力。除非美元指數出現較大回調,否則短期匯價料仍承壓。美元指數目前仍在高位,需重點關註美國大選“郵件門”事件持續發酵對美元指數的影響。

周三美元指數跌至三周低位,兌歐元日圓也有所下滑,因美國總統大選很可能勝負難分,令投資者緊張不安。因部分民調顯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領先於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之前聯邦調查局稱正在調查新發現的與希拉里使用私人服務器有關的電子郵件。而周二公布的ABC/WaPo民調顯示,特朗普以46%的支持率領先希拉里的45%,該調查時在10月27日至10月30日進行的,覆蓋了10月29日FBI宣布重啟希拉里“郵件門”調查這段時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816

人民幣中間價漲回6.75關口 美元短期仍有回調空間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7491,調升71點,創兩周來最高。上日中間價報6.7562;上日16:30收盤報6.7613,23:30夜盤收盤報6.7588。

交易員稱,美國大選不確定性拉低美元指數至近兩周低點,助力緩解人民幣下行壓力;但市場仍為凈購匯,大行也不時提供美元流動性,短期美元指數仍有下調空間,但12月升息的預期未變,一些自營盤開始逢低加倉美元多頭。

美元周四震蕩下跌,因為市場對美國總統選舉的憂慮加劇,蓋過了美聯儲最新貨幣政策評估。美聯儲決策者仍然暗示他們下月有可能升息。美元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之後小幅上漲,但一些投資者開始消化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當選的可能性,所以美元仍然承壓,而且有進一步下跌的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80

人民幣中間價連續第五天調降 再度刷新逾六年新低

11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7885,連續第五天下調,上日中間價報6.7832;上日16:30收盤報6.7731,23:30夜盤收盤報6.7777。

宏觀消息:

1、特朗普擊敗希拉里,即將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他也將是超過60年來,首位從未有過州長或國會議員資歷的美國總統;共和黨在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均拿下多數席位。

2、中國10月CPI同比漲2.1%,在“1時代”徘徊4個月後,重歸“2時代”,前值1.9%; PPI同比增1.2%,前值0.1%,高於市場預期,創2012年以來新高。統計局:CPI漲幅擴大主要是去年基數偏低;PPI漲幅擴大因煤炭開采、黑色金屬冶煉等價格上漲。

3、外管局:三季度境外投資者對中國境內金融機構直接投資凈流出23.15億美元,這是該數據自2012年公布以來首次出現凈流出。

機構觀點: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美國選舉事件落幕令人民幣匯率短期貶值壓力緩解,但中長期來看,美元存在較強恢複能力,因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下行壓力仍然存在。此外,美聯儲12月是否加息存在變數,也對人民幣匯率走勢形成幹擾。海通證券宏觀團隊指出,特朗普對貨幣政策的態度比較矛盾:一方面,他抨擊低利率滋生金融泡沫;另一方面,低利率的融資環境有助於擴大財政支出,這也是特朗普所需要的。

東方金誠評級副總監俞春江表示,從中長期趨勢來看,未來美國國內宏觀政策不確定性上升,或將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避險效應,使資金回流美國,推動美元指數走高,但也不排除美國強行采取弱勢美元政策可能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下行壓力仍然存在。

新加坡華僑銀行分析師認為,11月美國大選、明年3月英國啟動“脫歐”談判程序,以及明年4月、10月法國和德國分別進行大選等不確定性因素,都將對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帶來影響。假如任何一個不確定性引發英國“脫歐”之後的另一起“黑天鵝事件”,相信各大央行將更傾向於維持寬松貨幣政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072

人民幣中間價連續8日調貶 跌204點破6.84關口

周二,人民幣中間價報6.8495,調貶204點,也是連跌第8天,創近八年新低。上日報6.8291;上日16:30收盤報6.8409,夜盤收報6.8452。

今日公布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市場預期出現明顯偏差。此前,路透按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測算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今日料開在6.8545元附近,較上日貶值約254點。這一數據周一也較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實際中間價出現偏差78點。另外,澳新銀行稱,美元/人民幣中間價周二可能跳漲至2008年以來高點6.86。

中國貨幣網6月初曾發布特約評論員文章稱,春節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變化與“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形成機制高度相符,中間價形成機制的規則性和透明度顯著提高,在提高央行匯率政策可信度、穩定市場預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分為基礎部分和人為調節部分;人為調節部分,各報價商會結合自身因素,對基礎部分進行一定人為調節。同時外匯交易中心還需要對報價商報價進行加權處理,最終形成當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

早前,隔夜人民幣在岸價一度跌至6.8564,離岸價也再創新低,跌至6.8637。

隔夜美元指數突破1月高點,觸及100.22,為去年12月初以來最高水平。周二早盤亞市美元指數小幅回調至100點以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615

人民幣中間價下調100點 連貶10日逼近6.87

周四,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692元,調弱0.15%或100個點,為2008年6月24日以來最弱;中間價已連續第十天調降,追平2015年12月以來最長連降紀錄。上個交易日中間價調弱0.14%或97個點,報6.8592元,23:30人民幣最後成交於6.8761元。

最近監管層放任凈購匯格局延續,人民幣在岸價格連續下跌,隔夜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一度大幅下跌至6.9214,逼近7。周四早盤在岸價大幅回調,升至6.7866附近,這意味著人民幣保“七”之戰即將打響。

隔夜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價一度跌到6.8942,周四早盤小幅升回6.8830附近。

美元周四在亞洲盤初稍作喘息,下滑至100.2左右。周三美元指數觸及2003年4月以來高位100.57,因押註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將會刺激通脹上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817

人民幣中間價下調104點 在岸價逼近6.90關口

周五,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796,調貶104點。這也是人民幣中間價連續第11天調貶,再創近八年半新低。上日報6.8692;上日16:30收盤報6.8700,夜盤收報6.8720。受耶倫講話和經濟數據強勁影響,美元指數創14年新高,周五早盤突破101關口。

由於有大行在6.87關口站崗值守,在岸人民幣昨日穩定在6.879附近。周五早間美元指數大漲,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中間價公布後,在岸價隨即下跌至至6.8910。

交易員指出,由於美元指數連日上漲且已經處於歷史高位,回調風險加大,機構投資者看多美元的意願在下降;加上擔心監管層出手維穩,銀行自營盤也在縮減美元多頭頭寸。而客盤依然是購匯為主,且念及12月美聯儲加息可能繼續提振美元,客盤也有意願推遲結匯。

離岸人民幣方面,受到美元指數上漲壓力影響,隔夜離岸價跌破6.90關口,目前報6.9059。

受耶倫肯定加息預期言論影響,美元指數周五亞市早盤延續強勢上漲,超過13年半高位的100.96,快速突破101點關口,目前漲逾101.20關口。美聯儲主席耶倫周四(11月17日)在國會聽證匯報經濟展望時表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沒有改變美聯儲“相對很快”升息的計劃。她還保證將完成任期。此番言論為12月加息發出了最明確的信號。目前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的12月加息概率已經升至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953

人民幣中間價連續12天調降 再貶189點逼近6.9關口

周一, 人民幣中間價報6.8985,連續第12天下調,上日報6.8796;上日16:30收盤報6.8912,夜盤收報6.8880。

11月18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54,按周漲0.21。

高盛認為,在美元走強的環境下,為保持CFETS一籃子指數穩定,人民幣兌美元就需要進一步走低,並將引發資本外流再度惡化的風險。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人民幣的強弱由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主導,前者(即貿易)並不存在很大問題,仍存順差,但後者所體現出的資本外流則是人民幣的壓力點,其背後是對於經濟下行的預期及資產全球配置意願提升。

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劉煜輝認為,人民幣有貶值壓力,但人民幣匯率機制運行較平穩。中國有維持全球貨幣穩定的責任,避免出現人民幣對美元大幅貶值的情況,同時也要維持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保持穩定的狀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2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