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腦電腦各有所長 不必過度迷信科技 黃國英

1 : GS(14)@2013-06-18 00:45:56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6847

市況飄忽,極端難搞。除了慣常地咒罵大戶,部分人歸咎電腦盤、「機械人」。但電腦是否戰無不勝?

電腦比人腦確有優勢:其計算速度極快,而且少錯,除非原本程式有誤。電腦不會蛇王,分析時不會偷偷跳過其中步驟;不鬧情緒,博弈時既不過分自信,也不會失利時自我崩潰,一切「按章工作」。

但人腦亦非一無是處:我們有想像力,也有理智(不鬧情緒時),「唔對路」時,識得跳出原有框架,檢視整個問題,不像電腦出錯時,只會不停撞牆。我們也有學習能力,比電腦快。

電腦計算快不鬧情緒

人機之間,很多項目不用比,例如運算、記憶,任人怎練,也沒可能超越。最佳比試,是集記憶、推算、創造力、情緒於一身者,例如捉棋。

當中經典一役,是西洋棋王卡斯帕羅夫,與IBM(IBM)的超級電腦深藍,96至97年間的兩場對決,各分六場。戰前人多預期棋王燒鬚收場。IBM不失時機,大賣廣告:棋王好勁o架嘞,一秒鐘可以度三步棋;我哋部機,一秒度兩億步!運算力以外,也輸入古今棋譜記存,其工程師謂:「棋王唔係同我哋打,係一次過挑戰史上所有名家!」

首戰卻是棋王取勝,總計三勝二和一負。棋王大勝,全靠想通、找出深藍的模式,繞道破之。深藍能快速抽出以往相近情景,運算出博棋、移動一眾選擇中,何者值博;卻不能(至少是當時)有全局觀,它的做法是將各棋戰力加總(如卒1分、皇后9分),去判斷主戰場。棋王則能兩頭兼顧,例如一邊於主戰場激戰,一面數隻卒緩緩推進,在電腦不覺下已將軍。

而工程師為更佳準備開局,輸入棋王以往對弈,以作分析,卻被棋王一招大破,就是開局胡亂走位,用過的模式偏偏不用,深藍便難以反應。類似「賭神」中,對家睇大量影帶,以為發哥偷雞時會摸戒指,原來卻是他在近五百場特意加入來欺敵。

成敗因素在自己身上

棋王首仗告捷,但翌年卻大敗:首局順利取勝,第二局卻出事。下到一半,棋王處下風,準備奮戰逼和。一回輪到深藍,有兩步可走:皇后橫跨棋盤,控制大局;或卒食卒換棋,相對低質。深藍load了很久,之後食卒。棋王當場崩潰:深藍不會犯錯,它一秒度兩億步,必已設下死亡陷阱,看來難以博和,遂自盡以留全屍,棄子投降。助手旁觀者清,謂是電腦錯,棋王卻不信。之後一蹶不振,一勝二和三敗而輸。之後還不服氣,謂第二仗深藍背後必有真人高手,輸埋風度。豈料多年後,一位深藍的工程師,謂其實是電腦有bug,當load了很久也無所得,會隨機走一步。所以棋王之敗,不在棋力,而是自己嚇自己。

由此觀之,科技大可使用,卻不必迷信、恐懼。成敗的因素,往往更多是出在自己身上。巴菲特大半世紀以來,一個芒都無,照樣暢勝天下,可為一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080

刪除不必要標籤 有助客觀分析 黃國英

1 : GS(14)@2013-07-17 21:51:34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7607

下面有兩段文字,之後有兩句句子,形容文中主角,大家可以先閱讀,然後嘗試回答問題:

第一段:阿蓮,女性,行年三十一歲,尚是獨身,聰明而性格率直,遇事直言不諱。她於大學中主修哲學,在求學時期,她極為關注社會公義、反歧視等議題,又曾經參加反核運動。

容易跌入思維陷阱

下列哪一句,機會率比較高?(一)阿蓮是一位銀行櫃員。(二)阿蓮是一位銀行櫃員,她熱衷參與婦女平權運動。

第二段:阿湯,男性,大學畢業生。心理學家在他高中時期,對他有的形容如下:「智商極高,但是缺乏創意。他對於秩序有很高要求,凡事系統化、一清二楚、有條不紊。其文筆硬崛崛,雖然偶爾會加插一些老土的笑話,以及幾近科幻小說的想像。他的鬥心很強,卻欠缺對別人的同情心、同理心,也不善於與人交際。即使阿湯為人自我中心,內裏卻有很強的道德感。」

又,下列哪一句,機會率比較高?(一)阿湯大學時讀工程系。(二)阿湯大學時讀社工系。

第一條問題,相信讀者是答(二)者佔多數;第二條則是答(一)居多。但是如果這樣作出結論,是會不慎落入思維的陷阱。上列兩例都是轉載、改編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心理學家康納曼《快思慢想》一書。康納曼認為,相對於實際機會率,我們比較易於接受有故事情節的推論。第一個問題,就算對阿蓮參加社運的經歷,描述再詳細百倍,正確答案也必然是(一):阿蓮是一位銀行櫃員的機會,高於有附帶條件的(二)「並熱衷參與婦女平權」。數學上,

[阿蓮是銀行櫃員機率]=[阿蓮是銀行櫃員,婦權分子]機率+[阿蓮是銀行櫃員,非婦權分子]機率。換言之,(一)必然大於(二),最多是相等,而現時未見足夠證據。故事的情節,卻令我們不能客觀地理解機率。

散戶喜為股份定型

第二個問題,是首題的延伸,「智商極高」、「系統化」等細節,刻劃出阿湯與「工程師」的形象,似乎比較脗合;「欠同情、同理心」者,似乎與「社工」無緣。這就是「角色定型」(stereotyping)的問題。面對多變的世界,我們習慣大幅簡化細節來應對。醫生有醫生的型格,老師有老師的款式,不一而足。但如果認真去看,第二段文字同樣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要計機會率,應該當自己一無所知,去尋找兩系的大學學位數目,作出比較。這種取態,稱為尋找「基本機率」(base rate)。

在投資市場,人們也喜歡為不同的工具、市場、個別公司(股份),作出角色定型,例如滙豐(0005)、宏利(0945)等於穩陣(以往);衍生工具就是賭博、呃人,而忽略了應該作為基本機率的估值、風險等因素。如果在思考的時候,能夠除不必要的情節、標籤,看法自然比較客觀,中伏的機會也會降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399

官媒:不必挽留李嘉誠

1 : GS(14)@2015-09-23 01:27:4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22/news/eb_eba2.htm


【明報專訊】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撤資繼續成為內地官方媒體的焦點。早前內地新華社「瞭望智庫」發表文章〈別讓李嘉誠跑了〉,官媒《人民日報》昨天也發表文章〈對李嘉誠,與其挽留不如目送〉,指中國不必挽留李嘉誠,又說感性上李從內地撤資雖「讓一些人覺得有點過意不去」,但難以於公共層面作「道德綁架」,強調法治內資本享有來去自由的權力。

「不用擔心之後沒資本進來」

文中指出,李氏過往「於好的時候同享福,遇到困難卻不能共渡難關」,從感性角度看,李氏撤資「讓一些人覺得有點過意不去」。文章續指,看待事情不能停留於感性,種種「看法」只能停留於個人內心,難以從公共層面進行「道德綁架」。而資本的本性就是逐利而動,市場的規則就是遵守法治,「只要在法治框架內,資本享有來去自由的權利」。另外,公開叫囂「別讓李嘉誠跑了」,就顯得有點落後於時代的不自信,也不利於企業家樹立信心。

文章又稱「不用擔心李嘉誠之後沒有資本進來」,更引述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早前表示,有更多投資者增強於中國投資信心,只要深入推進改革、堅定完成轉型、保持市場活力,就不用擔心李嘉誠之後沒有資本進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449

籲港人不必擔心港發生文革

1 : GS(14)@2016-05-19 02:16:41

【本報訊】《蘋果日報》前政治編輯陳慧兒曾於1997年到美國訪問許家屯,她覺得許雖身在美國,但仍心繫國家。



歷任社長中最開明


陳指許家屯在改革開放後獲得重用,曾擔任江蘇省委書記,到香港任職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時,任務是要令港人支持回歸:「許家屯曾經講過,香港係一本好難讀嘅書。佢肯花時間認識香港,當時佢同啲資本家包括李嘉誠、已故包玉剛、邵逸夫溝通,而家國內嘅官員就唔再珍惜香港。」於80年代中擔任電視台記者的陳指,當年在中環大會堂外與許一起避雨,她走上前問許:「社長,你知不知道香港人很擔心回歸中國、很擔心文革來到香港?」她引述許斬釘截鐵叫港人不用擔心:「我是經歷過文革,文革不會再在中國發生。」許家屯當年從內地經紅磡火車站來港履新首天,在現場採訪的電視台記者、現任香港數碼廣播行政總裁羅燦憶述,當時許架上太陽眼鏡,裝束頗為奇怪,「我問佢嚟香港主要任務係乜嘢?佢話『我是為祖國統一事業而來的』」。羅形容許是一眾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中最開明、最得到香港人心:「佢會講馬照跑,舞照跳,佢又周圍見人,唔同意見人士佢都見,佢又會去睇大型演唱會,第一個(社長)去睇徐小鳳。」■記者姚國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16/196139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180

周顯﹕不必要的效率提升

1 : GS(14)@2016-08-05 08:07:11

【明報專訊】灣仔有一家酒吧叫「Devil’s Advocate」,招牌上有一個魔鬼,但其實Devil’s Advocate表面意思並非是支持魔鬼。

所謂的Devil’s Advocate,拉丁文是「Advocatus Diaboli」,意即「魔鬼的辯護律師」。在中世紀時,常有神學辯論,既然是辯論,自然有一個人要走出來作為反方角色,即是代表魔鬼,這就是Devil’s Advocate了。不消說的,這名魔鬼的辯護律師,是辯論的常敗將軍,好比粵語長片的石堅。

我們有朋友競選立法會議員,自然需要試辯,自然也有人要扮演Devil’s Advocate的角色。當討論到證監會和交易所的諮詢文件時,有名「辯護律師」說:「改革之後,新的架構可以更加有效率呀!」

又有人引港交所主席周松崗的說法:預期絕大部分的申請都不需要經過新成立的兩個委員會批核,但若遇上爭議時,便可通過委員會快速解決。

我忍不住插口說:「如果只有很少的個案需要去到這委員會,那為什麼需要令它變得更有效率呢?照常識去推論,應該是工作量很大的機構,才有需要提升效率呀!」

官大有理 邏輯無用

老實說,我可從來沒有聽過,上訴庭或終審庭需要提升效率,最需要提升效率的只會是裁判署和地方法院。周松崗居然說出如此笨蛋的話來,究竟是他自己不懂邏輯,還是他把市民當作笨蛋?

不過,像我這樣一聽便聽出其內在矛盾的人恐怕不多,所以,當局的高層也不妨大可自己笨蛋,也當別人是笨蛋下去,只要他們不遇上周顯大師便很安全了。不過,縱是遇上了,也沒有什麼相干,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是官大的有理,官字兩個口,自然也用不着講邏輯。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83&issue=201608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344

共和黨:不必擔心特朗普賣台

1 : GS(14)@2017-01-23 07:45:01

台灣前行政院長游錫堃(圖)參加特朗普的就職禮後指,共和黨大老福伊爾納(Ed Feulner)表示不必擔心特朗普會賣台。有英媒報道,中宣部下令內地新聞網站低調處理就職典禮,有分析指北京仍無法確定如何應對公眾對特朗普看法。


習近平向特朗普致賀

率團參加就職典禮的游錫堃指「台美關係正處於歷史上最佳狀態」,他稱曾問福伊爾納:「外界都說台灣會變成美方棋子,我們究竟會不會被特朗普出賣?」對方回應:「台美之間有《台灣關係法》,要怎麼出賣?」台灣總統蔡英文在twitter祝賀特朗普,指「民主將台灣與美國連繫在一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向特朗普發賀電,恭賀他上任。此外,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指中宣部下令傳媒只能選用官媒撰寫的典禮報道,「禁止各網站以直播或圖片報道的形式報道就職典禮」。網絡媒體亦不得將就職典禮放在顯著位置,並「注意新聞評論以及負面和有害言論」。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教授展江分析,特朗普的行為不可預測,這指令反映中國政府仍在思考應如何應對。台灣《蘋果日報》/英國《金融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2/199051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6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