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發上市大夢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21&t=51742&p=1255907#p1255907


今日看到上市公司有兩年營運歷史、二千萬營運現金流入,加上其他人造的東西,如市值、股東數目等,加上上市科審批,就可以上創業板。

有一天,我想到如果找一家自己開一家離岸公司,由欲上市實體購入/入股19.9%股權,其餘由關連空殼公司持有其餘股權,然後離岸公司向上市公司借錢,跟著離岸公司把這些現金派息,上市公司收回部分現金,然後空殼公司又把這些現金用服務收入放入公司,收回其餘現金。

這樣Balance Sheet現金無變,可收回借款,資產淨值多了。
Income Statement多了營業額、股息收入,順帶的還有盈利。毛利率、純利率亦可以推高。


Cashflow方面,把貸款的東西放入投資現金流,營運現金流根本看不見破綻,不過用蔡東豪兄的老方法,一定看到問題。

這時盈利做幾多有幾多,造埋盈利增長都仲得。然後千D基金,配股票給他們,派息少少,之後自己慢慢減持,完成全套動作,哈哈。

不過在會計原則方面,可不可以這樣的?有沒有高手可解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4

春秋上市夢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721


春秋大夢,今次輪到發上市夢了

要上市的公司名曰"味皇料理會",可惜味皇手頭缺水,為左將報表整靚佢以便完成上市,味皇命人開設了三間獨立的空殼公司,"日之出食堂","甲來軒","岡田屋",各僅有10000蚊的食材,並讓岡田屋持有10000蚊

由先日之出食堂向甲來軒出售牛孖筋,作價為成本200%,甲來軒不用現金支付,改用同訂價的叉燒支付,過程中日之出食堂帳面獲利100%

之後甲來軒向岡田屋出售牛孖筋,作價為成本300%,岡田屋不用現金支付,改用同訂價的焙根支付,過程中甲來軒帳面獲利100%

最後岡田屋向日之出食堂出售牛孖筋,作價為成本400%,日之出食堂不用現金支付,改用同訂價的叉燒支付,過程中岡田屋帳面獲利100%

之後味皇料理會上市前2年出手全面收購岡田屋,上市前1年收購甲來軒,(日之出食堂留作日後配股之用)作價為淨值,此時味皇料理會的損益表如下:

                  前1年        前2年

營業額     70000         40000

銷售成本 50000         30000

毛利          20000         10000

毛利率      28.6%          25%

有這樣的損益表應足以以不錯的價錢上市,因為營造了盈利上升&毛利率上升的表象,例如市盈率20倍以上上市,賣25%股權(舊股)最少可以賣100000,果兩年收購成本為80000,賺20000兼得80000的控制權

可是此時的資產負債表如下:

資產         100000

應收帳             0

應付帳             0

現金          10000

存貨          90000

但用這樣的資產負債表上市並不適合,需要改進

首先需要現金,先叫岡田屋準備10000存款,日之出食堂向岡田屋抵押牛孖筋,岡田屋開出10000的無日期支票比日之出食堂,日之出食堂套現,借返比岡田屋,岡田屋再存返入銀行(跟會計仔學的招式),這樣做銀行存款會增加10000

此時的資產負債表應該如下(如果冇錯的話):

資產           100000                                      資產           100000

應收帳                0                                      應收帳                0

應付帳        10000                   或               應付帳                0

存款(現金)  20000                                     存款(現金)  20000

存貨              90000                                     存貨              90000

                                                                      短期貸款      10000 

現在應該比之前好睇,但仲有改善空間,於是岡田屋向日之出食堂講好,分兩期付牛孖筋,第一期付相當於1蚊的牛孖筋(份量是99%),第二期付相當於39999蚊的牛孖筋(份量是1%)

此時的資產負債表應該如下(如果冇錯的話):

資產           100000                                      資產           100000

應收帳        39999                                      應收帳        39999

應付帳        10000                   或               應付帳                0

存款(現金)  20000                                     存款(現金)  20000

存貨             50001                                     存貨              50001

                                                                     短期貸款     10000 

此時味皇尚縑不足,為了將盈利提高,味皇要求日之出食堂提高開價,例如出價多一倍,咁岡田屋的牛孖筋市值就增加一倍,此時味皇料理會的損益表如下:

營業額     70000 

銷售成本 50000   

毛利          20000 

特殊收益   40000

同時資產負債表應該如下:

資產           140000                                      資產           140000

應收帳        39999                                      應收帳        39999

應付帳        10000                   或               應付帳                0

存款(現金)  20000                                     存款(現金)  20000

存貨             90001                                     存貨              90001

                                                                     短期貸款     10000 

如此一來,30倍市盈率也不難了,這不是發大夢,應該叫發大懵

現實能不能用就不知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00

上市公司财务价值榜出炉 解读1573只股核心密码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companyresearch/20090504/08456177099.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44

龙湖债市筹资14亿“不差钱”暂缓上市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506/20090506031410121.html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去年10月后,在港上市的大部分内地房企股价大跌。对龙湖来说,本次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要优于现在就赴香港上市。

        金科、隆鑫等重庆房地产业排名居前的房地产企业,目前正在为借壳上市而不断努力。早在2007年就曾计划登陆H股的老大龙湖地产却放慢了上市的步伐。

        5月4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及承销团成员设置的营业网点公开发行总金额14亿元的公司债,规模已与一些上市公司IPO的规模相当。这也是内地民营非上市房地产企业首次通过债券市场融资。

        业内预计,在本次债券融资之后,龙湖于去年高价购买的被普遍认为有可能亏损的青城山大田项目,将会在市场较好的时候推出销售。与此同时,龙湖也将延缓上市节奏,推迟上市时间表。

发债意味近期不会考虑上市

        对龙湖来说,本次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要远远优于现在就赴香港上市。自从去年10月在港上市的大部分内地房企股价跌破净资产价值后,内地房企股价折让幅度一度曾较净资产价值折让72%,目前股价虽有所回涨,但仍然低于净资产价值。

        而截至目前,龙湖仍然有100多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尚未使用。而在本次发行14亿元公司债券后,手握充足现金的龙湖地产将不再急迫地等待上市。龙湖地产的新闻发言人顾伟透露,至少在最近这个阶段内不会考虑上市。

        不过,他否认目前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是为了解决公司的流动资金需要。顾伟称,本次发行债券的意义,更多的是为了拓宽融资渠道。此前,龙湖也曾尝试过信托融资,还与其他大开发商有过项目开发的合作,并且也获得过中、农、工、建四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

        事实上,龙湖的融资方式并不只是通过各种信贷融资,龙湖在今年一季度曾经大力促销,以获得尽可能多的现金来支持项目开发。根据此前龙湖发布的销售数据,龙湖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额是35.3亿元,而去年全年的销售额也只有115亿元。

高价拿地项目将择机推出

        根据龙湖的发债公告,本次发债的14亿元中,除了2.8亿元将被用于龙湖集团总部的运营外,其他11.2亿元,将被投入到龙湖的三个项目中,分别是青城山大田项目一期、陈家馆危旧房片区改造项目以及礼嘉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其中,一直被集团期望能够带来大量现金流的青城山项目,因为地震不得不一再推迟上市期。

        2007年9月,为了成功在香港上市,龙湖孤注一掷,付出超过7.66亿元的土地成本,获得了总面积达315.75亩的青城山下三毗连地块,准备开发高档别墅产品。

        按当时的价格计算,龙湖拿地的楼面地价已达到了近7300元/平方米,加上建安成本、景观环境成本等,该产品的价格将在12000元/平 方米以上。但受地震影响,龙湖被迫推迟了这个项目的上市时间表。当时就有人称,因为这一项目的推迟,龙湖在成都遭遇了一定的资金压力。

        对于上述猜测,顾伟予以否认。不过,他承认青城山的项目将会推迟上市。根据公告,龙湖的上述债券融资计划时间跨度长达7年。7年时间,显然可以让龙湖选择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有利的价格将青城山项目推出销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61

忠旺上市首日首富刘忠田身家缩水5.29%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509/20090509022649983.html


每经实习记者  杨可瞻

        中国忠旺昨日挂牌,全天表现疲软,收盘报6.63港元,较7港元的招股价跌5.29%,成交22.91亿港元。截至昨收盘,刘忠田身家为265亿港元,仍为中国内地新首富。

        今年,全球集资规模第一大IPO——中国忠旺  (01333,HK)已于昨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该股昨日全天表现疲软,至收盘,中国忠旺报6.63港元,较招股价下跌5.29%,成交22.91亿港元。

        周四,忠旺宣布,其公开发售部分认购比率仅为68.64%,接获6962份有效申请,中签比率100%,共认购9600万股。另据辉立交易场数据显示,该股挂牌前,暗盘价收于每股6.8港元,较接近发行价下限的招股价7港元低开2.1%。

铁路建设支出或成利好

        忠旺董事长刘忠田在挂牌仪式上表示,对开盘价表示满意,并称,忠旺起点很好,投资者应放眼于公司未来,同时刘忠田补充道,企业发展良好,现已取得全年订单40万吨,预计内地4万亿刺激经济方案会产生一定影响。

        忠 旺集团招股期间,受流感疫情影响,投资气氛转差,导致其公开招股曾出现撤回新股申购的情况。不过其国际配售部分却表现强劲并获得数倍超额认购。据之前承销 团消息透露,忠旺国际配售受到机构的热捧,其中以欧美长线基金为主。此次承销商——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孙台维亦表示,除了受到机构投资者的欢迎外,还包括 不少内地民企老板和本地富豪,每人认购金额大约在5000万至1亿美元左右。

        里昂证券分析师指出,无论从铁路、铝业或是 建材概念方面来衡量招股价,都显得偏高,不过考虑到公司产品目前侧重于运输业,尤其是铁路行业,从而将使该公司成为大规模铁路建设支出计划的受益者。而从 公司公开信息显示,自2004年开始,国家铁道部已指定其为制造其火车货运和客运车厢的少数合格供应商之一,同时忠旺已经和四家铁道部主要供应商签订了框 架协议。

        据了解,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是亚洲领先的专注于制造交通运输领域的工业铝型材产品制造商,并为全球第三大铝型材制造商。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铁路货车及客车、城市轨道交通、汽车、船舶等领域。

刘忠田加冕中国内地首富

        翻 阅2008年胡润百富榜,记者发现,刘忠田家族以70亿元人民币居第76名,而在2008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当中,刘忠田排名130位,身家为约 27.2亿元人民币。此次中国忠旺成功上市,刘忠田持有40亿股,按昨日收盘价6.63港元进行计算,刘忠田身价暴涨至265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33亿 元,超越2008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刘永行的204亿元人民币,并一举成为中国新首富。

        1993年,由辽阳 市铝型材制品厂和香港威力旺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辽阳忠旺铝型材有限公司,当时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其中刘忠田出资占到1200万元。在此后10年期间, 忠旺铝材不断增资,至2003年4月,威力旺退出忠旺,香港港隆实业有限公司接手。而忠旺的发展也是一路大踏步前进,其于1994年推出以建筑铝型材为主 的产品后,经过多次产能扩张,忠旺产能从1996年的10万吨迅速扩大至2001年的30万吨。2008年,公司产能达到53.5万吨,成为了全球第三 大、亚洲最大的铝型材研发制造商。

        2008年11月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并确定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同月,忠 旺集团宣布,引入战略投资者——美国泰山投资集团并接受入资1亿美元,随后在今年4月20日,忠旺正式启动了今年全球最大的IPO路演,并于24日开始招 股。至今,忠旺上市之路终于圆满结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08

龙湖债市筹资14亿“不差钱”暂缓上市


From


http://company.nbd.com.cn/newshtml/20090506/20090506031410121.html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去年10月后,在港上市的大部分内地房企股价大跌。对龙湖来说,本次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要优于现在就赴香港上市。

        金科、隆鑫等重庆房地产业排名居前的房地产企业,目前正在为借壳上市而不断努力。早在2007年就曾计划登陆H股的老大龙湖地产却放慢了上市的步伐。

        5月4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及承销团成员设置的营业网点公开发行总金额14亿元的公司债,规模已与一些上市公司IPO的规模相当。这也是内地民营非上市房地产企业首次通过债券市场融资。

        业内预计,在本次债券融资之后,龙湖于去年高价购买的被普遍认为有可能亏损的青城山大田项目,将会在市场较好的时候推出销售。与此同时,龙湖也将延缓上市节奏,推迟上市时间表。

发债意味近期不会考虑上市

        对龙湖来说,本次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要远远优于现在就赴香港上市。自从去年10月在港上市的大部分内地房企股价跌破净资产价值后,内地房企股价折让幅度一度曾较净资产价值折让72%,目前股价虽有所回涨,但仍然低于净资产价值。

        而截至目前,龙湖仍然有100多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尚未使用。而在本次发行14亿元公司债券后,手握充足现金的龙湖地产将不再急迫地等待上市。龙湖地产的新闻发言人顾伟透露,至少在最近这个阶段内不会考虑上市。

        不过,他否认目前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是为了解决公司的流动资金需要。顾伟称,本次发行债券的意义,更多的是为了拓宽融资渠道。此前,龙湖也曾尝试过信托融资,还与其他大开发商有过项目开发的合作,并且也获得过中、农、工、建四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

        事实上,龙湖的融资方式并不只是通过各种信贷融资,龙湖在今年一季度曾经大力促销,以获得尽可能多的现金来支持项目开发。根据此前龙湖发布的销售数据,龙湖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额是35.3亿元,而去年全年的销售额也只有115亿元。

高价拿地项目将择机推出

        根据龙湖的发债公告,本次发债的14亿元中,除了2.8亿元将被用于龙湖集团总部的运营外,其他11.2亿元,将被投入到龙湖的三个项目中,分别是青城山大田项目一期、陈家馆危旧房片区改造项目以及礼嘉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其中,一直被集团期望能够带来大量现金流的青城山项目,因为地震不得不一再推迟上市期。

        2007年9月,为了成功在香港上市,龙湖孤注一掷,付出超过7.66亿元的土地成本,获得了总面积达315.75亩的青城山下三毗连地块,准备开发高档别墅产品。

        按当时的价格计算,龙湖拿地的楼面地价已达到了近7300元/平方米,加上建安成本、景观环境成本等,该产品的价格将在12000元/平 方米以上。但受地震影响,龙湖被迫推迟了这个项目的上市时间表。当时就有人称,因为这一项目的推迟,龙湖在成都遭遇了一定的资金压力。

        对于上述猜测,顾伟予以否认。不过,他承认青城山的项目将会推迟上市。根据公告,龙湖的上述债券融资计划时间跨度长达7年。7年时间,显然可以让龙湖选择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有利的价格将青城山项目推出销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14

赫斯基亞太資產擬上市 明年加港兩地掛牌集資78億

2009-06-02  AppleDaily





【本報訊】市場消息透露,和黃(013)繼早前透過旗下和電國際(2332)分拆港澳電訊業務上市後,正部署再分拆旗下赫斯基能源的亞洲資產,在香港及多倫多兩地上市,集資最多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最快於本月底前委任投資銀行負責該計劃。記者:何凱兒

和 黃發言人昨日並無否認有關消息,只表示除了集團主席李嘉誠上月在股東會發表的言論外,集團沒有其他補充。赫斯基總裁劉錢崧4月曾向加拿大傳媒透露,赫斯基 有意分拆東南亞的油氣資產在亞洲區上市,當中包括位於南中國海的荔灣油田;李嘉誠在股東會回應這問題時表示,「這只是個別董事自己的內心想法,事實上未到 成熟階段,將來極之有可能,但現時沒有計劃」。

月底前委任投行籌備

《南華早報》昨引述消息指出,赫斯基擬於明年將亞太區資產 分拆在港加兩地上市,過去數周已約見包括摩根大通、美林、高盛及摩根士丹利等投資銀行,計劃發售25%股份,集資最多10億美元,並可能在本月底前委任投 行籌備。受消息刺激,持有赫斯基34.57%股權的和黃昨升3.04%,收報56元。以集資10億美元及出售25%計算,赫斯基的整體價值約312億元, 而和黃所持赫斯基股權約值108億元。倘分拆計劃落實,將明確反映和黃的石油資產價值。瑞銀近期的研究報告指出,赫斯基將國際資產分拆具吸引力,亦可令市 場給予其國際資產組合較大的價值,但分拆計劃需要市況配合,因分拆出來的新公司需要約24至48億美元資金發展南中國海的荔灣氣田。瑞銀以油價每桶75美 元、10%折讓率及9美元的百萬立方呎實現氣價估計,赫斯基的國際資產價值約28億美元,當中約25億美元來自與中海油(883)母公司合作勘探的荔灣項 目。

今年盈利料遠遜去年

2000年8月在加拿大多倫多上市的赫斯基,是和黃一隻「金蛋」,去年由於國際油價高企每桶100美 元及成立油砂業務帶來特殊收益,赫斯基08年純利37.54億加元,增長17%,和黃攤佔的稅前盈利為133億港元,增長27%,佔和黃3G以外固有業務 的稅前盈利24%,與港口業務比例相若。不過,在金融海嘯加上油價持續低於每桶50美元,李嘉誠也不諱言,赫斯基今年經營環境困難,預期今年盈利將遠遜去 年。

赫斯基在亞洲地區主要資產

1. 珠江口盆地西部、距離香港約300米和海南島東面135米的文昌油田四成股權2. 南中國海深水區的荔灣3-1-1地區一塊巨大天然氣田,公司已落實使用為3年期的深水鑽油台,可能提供4至6萬億立方呎天然氣的可開採資源3. 與中海油共同發展馬都拉BD天然氣田和印尼東爪哇離岸液體天然氣田4. 印尼東爪哇海東巴韋安島II地區及松巴哇島北部II地區的生產分享合同項目全部權益資料來源:和黃集團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05

志高空调确认赴港上市筹资10亿元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612/20090612015919864.html


每经记者  岳伟  发自北京

        近日,坊间传言志高空调欲在今年赴港上市,并在初期筹集10亿元资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后至电志高空调新闻发言人黄通华,他表示,这一消息属实,但不能透露其中更多细节。

        其 实,志高空调早在2003年就活跃在资本市场,上市的传闻也一直是业内热议的焦点。2003年上半年,志高空调董事会李兴浩的身影开始出现在资本市场上, 曾与多家上市公司频繁接触,目标一度锁定在原广州华凌、香港小轮两家上市公司,并进行了秘密谈判,准备借壳上市。

        2004年年初,志高还与国内某A股上市公司达成了意向性协议,其中商用空调分拆上市的计划在此时开始浮出水面,但在当年6月,商用空调A股借壳方案遭到弃用,志高与该上市公司正式解约,原因是志高发现要借的“壳”有关财务指标不理想。

        提出筹集10亿元资金则是在2005年底。当时李兴浩曾公开表示,美林证券已经正式确定为志高的保荐人。据可靠消息,志高空调去年已经通过港交所聆讯,后因金融危机影响,公司主动撤回申报材料,而随着今年香港资本市场的回暖,公司计划在年内挂牌。

        家电分析机构中怡康数据显示,综合上半年国内外市场情况来看,志高全年销售量有望保持10%的增长,达到400万台,有望超过海尔,进入全国空调行业前三。

        黄通华介绍,今年以来志高空调以积极的价格策略抢占市场,在6月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空调推广目录中,志高一级能效中标产品达到112个,其中有8款一级能效产品的售价低于2000元。

        据了解,格力、美的全年销售量均在1500万台左右,形成空调第一梯队,而排名第三的海尔则仅维持在500万台规模,海尔空调总监王友宁也因业绩不佳而辞职。如此,志高空调有机可乘,行业第二阵营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31

上市不成反借殼-中大印刷(0055)與Neway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3827


【新股消息】Neway明年首季上市籌逾10億元,擬20倍市盈率招股
2007/12/24 10:54
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據《東方日報》報導,由中大印刷(0055-HK)主席薛濟傑私人經營的Neway集團,計畫在明年首季上市,集資逾10億元,將成本港首家上市卡拉OK連鎖店集團,上市業務將包括娛樂及經理人公司Neway Star ,藝人包括關淑怡、鄭融等。

前稱新時代卡拉OK集團的Neway ,屬香港最大卡拉OK集團,現時共有23間分店,以營業額計佔本港市佔率超過60%;市傳Neway去年盈利超過1億元,擬以約20倍市盈率招股。2004年開始拓展內地及海外市場,現於內地及馬來西亞均設有分店。

薛濟傑早在1987年創辦中大印刷,公司於1992年上市,主要經營印刷彩色紙盒、說明書以及廣告和卡片類。


greatsoup:

唔怪之得之前大股東好像想放棄中大印刷(0055)呢隻殼的樣子了。

行為1: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704/LTN20070704413_C.pdf


7月初,題材開始初步實現,為進軍中國水業概念開始

行為2: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822/LTN20070822113_C.pdf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824/LTN20070824418_C.pdf


8月尾,發行大量新股及可換股債券把個人持股量大舉攤薄至少於30%

行為3: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906/LTN20070906451_C.pdf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906/LTN20070906464_C.pdf


9月,擴大股本為進行更大的發行新股減少自己股權作準備

行為4: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003/LTN20071003229_C.pdf


10月,拆細股份以便散貨/炒作,使新大股東順利入主。

行為5: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129/LTN20071129295_C.pdf


11月尾,大股東調任非執行董事,新大股東委任代名人入局。

下一步就是大股東轉讓所有股權予真正的大股東或繼續發行大量新股以收購水業業務,以減少大股東股權及方便炒作,從而使大股東完全放棄這個上市公司。

這個大股東對待小股東也不俗,幾乎年年都有派息,也沒有太大的不良的紀錄,這次純粹為放棄這個殼資源把第二家公司上市,所以這隻Neway可以一敲,如作價不高,也可買入作較長線投資。


...


最後Neway因金融風暴關係,兩次不能上市,最終把公司注入自己原本的上市中大印刷(55),作價僅6,500萬,並易名為Neway Group Limited。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16/LTN20090616469_C.pdf


因殼已轉讓一半給人,新殼主的人當然不想分殼給人,以下就有一些交涉過程:


歐炘先生已正式回覆本公司彼不讚成該等交易。歐先生已表達彼對該等交易之觀點,該觀點可概述為以下三個方面:


(i) 彼不認同動用65,000,000港元收購於二零零九年四月三十日尚處於淨負債狀態之Neway Entertainment集團屬合理及恰當;


(ii) Neway Entertainment集團並無即有盈利記錄,且慮及娛樂行業性質,其未來盈利不具吸引力及不可靠;及



(iii) 在公眾人士看來,由於毋須獲獨立股東批准,該項交易可被視作將現金由本公司轉移至薛氏家族。



於接獲歐先生之回覆後, 執行董事薛嘉麟先生及非執行董事陳烱材先生與歐先生舉行電話會議討論其上述觀點。其中, 彼等已向歐先生解釋


(i)NewayEntertainment集團之過往表現(如收入來源);


(ii)Neway Entertainment集團之未來業務計劃概況(如未來兩年將製作之估計唱片或電影數量);


(iii)音樂及娛樂行業之未來前景;及(iv) Neway Entertainment集團於二零零九年四月三十日之淨負債狀況乃主要由於股東貸款約23,340,000港元,有關款項亦出售予本集團。


此外,彼等亦與歐先生討論彼認為該項交易屬公平合理之情況及在賣方提供溢利擔保及向本公司授出認沽期權之情況下彼會否改變對該項交易之觀點。


歐先生確認上述第(iii)個觀點僅是一個針對本公司之提醒。


為回應歐先生之反對意見,執行董事薛嘉麟先生及非執行董事陳烱材先生與歐先生舉行電話會議,當中董事會可考慮保留獨立董事委員會之獨立財務顧問以就該項交易之合理性及公平性向獨立董事委員會提供建議。歐先生表示,即使本公司委任獨立財務顧問及該獨立財務顧問認為收購事項屬公平合理,彼仍可能不會批
准收購事項。


由於管理層認為委任獨立財務顧問未必能夠說服歐先生改變其觀點,而就完成收購事項而言將產生額外成本及需要更多時間,故儘管歐先生不反對委任獨立財務顧問,本公司最終並未向獨立財務顧問諮詢意見。由於未能說服歐先生改變彼對收購事項之觀點,及為向本公司及獨立股東提供更多保護,本公司要求及賣方最終同意在該項交易中加入「認沽期權」安排。認沽期權之詳情載於上文「認沽期權」一段。


而認沽期權只是確保賣出的價值不少於原有的價格減派息的款項,加上市公司投資的資金。


總的來說,可見借殼只是權宜之計,亦為一炒作派貨手段,若盈利可及,應該很快就會賣出此業務,新殼主亦能取得此殼作為資本平台,所以對前景不確定的情況下,請不要沾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74

旭光上市李炎现身 身价一日飙涨三亿


每经记者  卢肖红  发自深圳

        不久之前,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消息,把腾中重工幕后的实际控制人李炎推到了聚光灯下。然而他始终保持低调而神秘的作风。

        昨日,李炎现身旭光资源有限公司(00067,HK)在香港交易所的挂牌仪式,但他闭口不谈收购悍马之事。对于媒体的任何问题,均缄默应对。

        昨天上午10点过后,旭光资源正式挂牌交易,该股平开报2港元,盘中最高见2.39港元,升幅达19.5%。最终收报2.38港元,较招股价2港元逆市升19%,成交5.57亿股。

        按此收盘价计算,旭光资源总股本19.24亿股,李炎持股43.1%,其身价在一天之内就上涨了3.15亿港元。

匆匆离场“不说话”

        全球第二大芒硝生产商旭光资源昨日上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因收购悍马而名声大噪的李炎(即索郎多吉)是该公司主席,这是他自收购悍马消息明朗后的首次公开亮相,因而吸引了大量关注的目光。

        昨日上午9时左右,李炎一身黑色西服、白色衬衣搭配黄色领带现身港交所大厅。李炎身材魁梧,身高约1.75~1.78米,眼睛大且有神,不过总在回避媒体的镜头。他以带着四川口音的普通话发布上市宣言,但不回答媒体的任何提问。

        仪式结束后,李炎在公关的陪同下匆匆离场,率先离开港交所。旭光资源日前发布公告表示,作为公司控股股东的李炎可能以个人名义参与悍马收购。腾中重工总经理杨毅在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这是李炎个人的意愿。”

李炎财富或达50亿

        在收购悍马之前,李炎低调且神秘,很少暴露在媒体的闪光灯下,也从未在富豪榜上出现过。

        公开资料显示,李炎为四川腾中重工老板,四川华拓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四川威远县新店区人,原名为索郎多吉,现年46岁,于2004年透过四川华拓间接投资川眉芒硝,业界称其为“华通系”掌门人。

        从四川腾中重工的股权结构看来,李炎就是实际购买了悍马的人。

        据说李炎个人特别喜欢收藏,专门在成都城南修建了华通博物馆,是其私有文化产业。据了解,华通博物馆于2004年正式在成都市文化局登记注册并对外开放,其收藏主要为书画、瓷器、汉代陶石、彩陶等,藏品数量达3万余件。

        相关资料显示,李炎旗下产业主要集中在三大板块,包括机械制造,此次收购悍马的腾中重工,是李炎2004年展开系列收购动作后,收入囊中 的;刚挂牌上市的旭光资源以及老本行PPS(聚苯硫醚)。据了解,该公司作为灾后重建项目,目前正在德阳扩大规模生产,投资规模超过了30亿元。对于李炎 的财富,有生意上的伙伴估计,按照资产计算应在50亿元左右。

        据了解,截至2008年底,旭光资源年产能约为160万吨,分别占国内及全球芒硝市场份额的23.2%及11.3%。集团目前有三个矿 场,合共约有5720万吨已探明及可探明芒硝储量。公司主要生产普通芒硝、高端产品特种芒硝和药用芒硝,整体毛利率超过50%。

        旭光资源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张大明表示,对公司首日上市表现感到高兴,反映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