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億滋國際人事動作不斷,中國區又迎來換帥

5月2日,旗下擁有奧利奧、吉百利、炫邁等品牌的食品巨頭億滋國際(NASDAQ:MDLZ)宣布,任命Joost Vlaanderen出任億滋中國董事總經理。不過第一財經記者留意到,這位在億滋國際服務了18年的老將的簡歷中,在中國市場的經歷幾乎空白。

新上任的億滋中國董事總經理Joost Vlaanderen

資料顯示,Joost Vlaanderen曾先後在多個地區擔任重要的領導職務,並擔負起日益重要的責任。在加入億滋國際之初,他任職於億滋北歐地區,隨後於2006年在荷蘭出任億滋荷蘭負責人,並於2009年調任吉百利北歐區總經理。

在瑞士主導實施歐洲“完美門店”項目之後,Joost Vlaanderen在2015年出任億滋土耳其董事總經理,隨後自2016年起擔任南非、中非及東非區董事總經理。任職期間,Joost Vlaanderen成功完成了南非、中非及東非區組織結構的合並與轉型,明確聚焦既定優先發展戰略,推動傳統渠道業務重回正軌,並持續推進現代渠道的發展,帶領團隊實現了兩位數的業績增長。

可以看出,這位新的中國市場負責人的職業經歷中,中國市場經驗為零。雖然他本人在通告中也表示:“能夠加入億滋中國,我非常興奮,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中國有著多元的市場結構和眾多消費者,市場發展與變化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億滋中國擁有一支經驗豐富且充滿熱情的管理團隊,我將有幸與他們共同協作,推動各品類的增長和實現業務發展,同時為中國消費者的福祉做出貢獻。” 

“億滋國際這樣的舉措可以說是非常冒進和兒戲的,因為很多世界五百強都將中國視作高增長的潛力市場,那麽作為這一重要市場的掌門人多少也需要有一些新興市場的業務經驗。因為歐洲和非洲這些市場與中國是完全不同的。”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到。

他還進一步對記者指出,億滋中國前任馬儒超可以說是半個中國通,他對中國消費者思維和行為這塊是相對是比較了解的,從他過往在億滋任職的戰略中可以看到,他在產品創新和升級上一直不遺余力,在過去兩三年中,止跌也是非常艱難的過程。從產業端來說,他的離開對於億滋中國在中長期戰略是有影響的。因為當下中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而且這一行業目前發展並不順暢。新的負責人從熟悉中國業務到制定策略再到實施落地,保守估計需要至少半年時間。

對於這一任命,億滋國際執行副總裁兼亞洲、中東及非洲總裁Maurizio Brusadelli表示:“Joost是我們公司內部挖掘、培養起來的優秀人才典範。他曾在多個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有著深厚的領導經驗,我相信他的出任將帶領中國業務再創輝煌。”

 來自億滋國際的通告中還指出,原億滋中國總裁馬儒超(Stephen Maher)已經在4月底離開了億滋中國,尋求外部發展機會。據了解,馬儒超在2014年7月方才進入億滋中國。此前,他曾就職於嘉士伯集團,擔任嘉士伯中國首席執行官。

實際上,這並非億滋國際人事變動的個案,億滋國際在去年11月迎來了新任CEO Dirk Van De Put,他在今年3月31日正式從前任Irene Rosenfeld手中接棒億滋國際的董事長兼CEO。

在相近時間里,億滋國際還布局了一位全球首席營銷官Martin Renaud,負責億滋國際旗下多個重點品牌,包括了奧利奧、培朗餅幹、吉百利牛奶巧克力、妙卡膠顆粒和清至等,以及他們的品牌策略及其代理公司關系。資料顯示,這位熟悉營銷官Martin Renaud的前東家是法國食品巨頭達能。

最近幾年億滋國際的業績並不好看,其營收已經3連降。其中,2015年和2016年的凈營收分別同比下降了13.5%和12.5%。2017年第一財季,億滋銷售額為64.1億美元,又略低於2016年的64.5億美元,2017年第二財季,銷售額為59.9億美元,低於2016年同期的63億美元。直到第三財季才止跌回暖,同比增長了2.8%。到了第四財季,內生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4%,但低於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383

一財研選|訂單增長帶動業績回升,水環境將迎來戴維斯雙擊!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5月6日目錄

►紡織服裝消費回暖趨勢延續,新零售變革影響突出(國金證券)
►訂單增長帶動業績回升,水環境將迎來戴維斯雙擊(國海證券)
►國內HPV疫苗市場有望放量,這一龍頭獨領風騷(東北證券)
►“大健康”風口正勁,營養保健品行業迎風起勢!(天風證券)
►新能源車銷量超預期,鋰電池產業鏈景氣持續上行(中金公司)

 


1.紡織服裝消費回暖趨勢延續,新零售變革影響突出(國金證券)

2017年及2018年一季度,伴隨消費環境回暖、新零售變革及渠道庫存改善,紡織服裝行業的最新發展趨勢得到市場的普遍關註。

通過行業32家重點上市公司樣本分析,國金證券發現2017年行業整體營收和凈利潤增速結束過去3年的連續下滑,並在2018年一季度繼續上升。2017年32家重點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304億元,同比增長23%,增速上升9個百分點;實現歸母凈利潤127億元,同比增長6.93%,增速上升0.09個百分點。2018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51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歸母凈利潤40億元,同比增長26%。

國金證券指出,行業庫存增速由2014年的44%降至2016年的10%,2017年伴隨收入增速加快庫存增速有所回升,2018年一季度庫存增速僅為1.3%。2016、2017及2018年一季度,存貨年度周轉率及季度周轉率不斷上升,銷售的高景氣度帶動企業運營效率及庫存狀態明顯改善。

國金證券總結了分板塊的情況:①女裝整體營收凈利企穩,采用多品牌戰略、註重線下門店精細化運營的中高端女裝品牌或具有發展潛力;②男裝渠道庫存清理中,未來品牌整合和供應鏈調整是關鍵;③休閑裝2017年業績觸底反彈,2018年一季度複蘇趨勢延續,國內品牌經過3~4年在產品、供應鏈、渠道方面的調整變革後,競爭力有所增強,中期或具有顯著投資機會;④家紡業績靚麗,維持高增長,受益於品牌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未來有望成為國牌崛起的風向標;⑤戶外行業業績整體承壓,複蘇時點仍待觀察;⑥鞋類品牌在線下門店的深厚布局使其具有較強的渠道價值,未來行業有望迎來品牌和渠道共振的發展契機;⑦紡服新零售板塊受益於新零售精準的流量渠道和產業鏈賦能帶來的效率優化,業績有望持續保持高增長,紡服新零售或成為未來紡服消費的主要增量驅動馬達;⑧紡服供應鏈板塊業績保持穩定增長,龍頭公司由於具有規模效應,未來將進一步收割市場份額。

國金證券建議休閑裝龍頭,關註森馬服飾(002563.SZ)、海瀾之家(600398.SH);家紡龍頭,關註水星家紡(603365.SH);紡服新零售板塊,建議關註南極電商(002127.SZ)、開潤股份(300577.SZ)


2.訂單增長帶動業績回升,水環境將迎來戴維斯雙擊(國海證券)

國海證券認為,建設“美麗中國”,萬億水環境治理是主戰場。在十九大報告里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的號召,生態環境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汙染防治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其中碧水保衛戰得到重視,水環境治理是主戰場,市場空間將高達2.5萬億元。同時2018年4月,生態環境部成立,整合了各部門生態環境管理職能,有望解決多頭監管下執行力度低效的問題,預計水環境治理萬億市場的落地執行效率將大大提高,項目釋放有望加快。

國海證券指出,水環境項目多采用PPP項目。水環境綜合治理雖然絕大多數是政府付費,以南寧那考河為例,其後續是按效果付費。從付費方式以及目前入庫執行的情況來看,財政部PPP清庫行動對水環境治理類項目影響不大。

國海證券認為細分領域存在投資機會。根據住建部的數據顯示,農村汙水處理率只有20%亟待提高,市場空間達1627億元。另外,GEP Research最近發布的《全球及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全球工業廢水市場規模在3500億,其中中國約843億,占全球市場的24.1%,僅次於美國排名世界第二。

通過梳理環保股的基金持倉情況,國海證券發現環保股的基金持倉市值從2013年開始逐年下降,主要是因為環保行業在經歷2013年的“大行情”後因為業績釋放緩慢,估值中樞開始下降。從2017年二季度開始,到2018年一季度環保股的持倉市值88.61億元,僅是2013年的30.79%,處於歷史低位。

通過梳理國海環保行業股票池中88家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國海證券發現水環境板塊表現搶眼,近三年業績複合增速達到30%,主要是因為2015年頒布“水十條”後,2016~2017年是上市公司的訂單快速增長期,國海證券認為,未來兩年是訂單轉化為業績的爆發期,水環境有望成為環保行業業績最為確定的板塊之一,再加上雄安新區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環保行業的投資情緒將會提升,水環境行業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

國海證券建議從兩條主線依次進行布局:①水環境綜合治理是水處理、生態、園林等的系統工程,推薦低估值業績穩健的行業龍頭碧水源(300070.SZ)東方園林(002310.SZ);②推薦細分領域訂單充足業績高增長有望實現從黑馬向白馬轉變的成長股國禎環保(300388.SZ)博世科(300422.SZ)


3.國內HPV疫苗市場有望放量,這一龍頭獨領風騷(東北證券)

HPV疫苗通過基因重組技術生產,由特定亞型的病毒樣顆粒(VLP)組成。VLP不含有遺傳物質,因此不能夠複制,不存在致病性;但VLP與HPV具有相同的L1衣殼蛋白,因此同樣可以誘導機體產生強免疫應答。目前全球已上市的HPV疫苗有三種,分別為GSK 2價HPV疫苗(Cervarix)、默沙東4價HPV疫苗(Gardasil)及9價HPV疫苗(Gardasil9)。

眾多國際臨床試驗對HPV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保護期進行了評估,普遍認為HPV疫苗安全有效。目前,HPV疫苗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上市,其中74個國家將其納入國家免疫規劃(NIP)。高收入國家的HPV疫苗接種率相對較高,部分國家(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的接種率已經達到60%~80%。HPV疫苗在很多中低收入國家的覆蓋率依舊偏低,但在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等國際組織的資助下,部分國家(如不丹、盧旺達等)的接種率超過90%。

統計顯示,2017年,HPV疫苗累計銷售數量超過2.8億支,全球市場規模接近25億美元,其中高價HPV疫苗更受市場認可,競爭優勢明顯。2010年以來,默沙東Gardasil系列疫苗銷售額快速增長,年複合增速達12.9%;而GSK的Cervarix疫苗在2011年達到銷售峰值後,銷售額持續下滑。從市場競爭格局上看,默沙東Gardasil系列疫苗已占據絕對主導地位,2017年市占率超過90%。

東北證券指出,在我國,目前已上市銷售的HPV疫苗有GSK的2價HPV疫苗Cervarix和默沙東4價HPV疫苗Gardasil,其分別於2017年7月和11月完成首次批簽發,並分別由科園信海(上海醫藥子公司)和智飛生物代理銷售,獲批適應人群分別為9~25歲和20~45歲女性。

國內多家企業正在進行HPV疫苗研發工作。2價HPV疫苗中,廈門萬泰研發進度最快,於2018年3月29日申報生產,預計年底獲批上市;上海澤潤(沃森生物子公司)已進入了Ⅲ期臨床終點判定階段,預計最快於2019年獲批上市。4價HPV疫苗中,成都所與上海博唯分別於2016年9月和12月進入Ⅰ期臨床,上海所於2018年1月獲批臨床。9價HPV疫苗中,廈門萬泰、上海澤潤及上海博唯分別於2017年底2018年初獲批臨床。此外,北京諾寧的14價HPV疫苗和中生生物的11價HPV疫苗分別於2018年1月和4月申報臨床。東北證券指出,我國多價HPV疫苗的研發仍處於早期階段,距獲批上市仍有較大距離。但如果我國後續改用持續感染作為臨床終點,那麽國產多價HPV疫苗的上市進程有望加速。

東北證券指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HPV疫苗廣泛接種的基礎較為薄弱。我國HPV疫苗未納入NIP,目前均采用CDC接種,並且需要受種者自費,但適齡女性接種意願高漲,疫苗供應成為HPV疫苗銷售放量的最大障礙。我們認為國內HPV疫苗接種率將遠低於國外60-80%的接種水平,預計核心接種人群的接種率會達到10%左右。綜合測算下來,預計國內2價、4價和9價HPV疫苗的存量市場空間分別約為15億、245億和260億元。

A股相關標的中,智飛生物(300122.SZ)AC-Hib三聯苗恢複快速放量,2017年銷量約400萬支。三聯苗性價比優勢明顯,在疫苗多聯多價化的趨勢下,未來兩年有望持續高增長,預計2018-2019年銷量分別為600萬和800萬支,為公司貢獻約5億和6.7億凈利潤。


4.“大健康”風口正勁,營養保健品行業迎風起勢!(天風證券)

隨著“大健康”理念興起,保健品的人均支出、消費人群有了顯著提升,“大健康”政策利好行業發展。Euromonitor數據顯示我國保健品行業規模從2002年442億元增長至2017年2376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保健品市場。

天風證券認為,對標發達國家,我國保健品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孕期保健、美容養顏、運動保健等細分領域機會多,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天風證券指出,保健品上遊原材料廠商的產業鏈附加值低,下遊渠道商溢價比例較高,其中連鎖藥店是市場流量最大入口,線上渠道增速最快。由於保健品企業的高毛利率,吸引眾多廠商加入,以中小規模為主,市場集中度低,龍頭企業未形成顯著壁壘優勢。新食品原料時隔兩年再度獲批,給保健品開發提供新機會。

天風證券認為,跨境電商正成為在短期內海外保健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最直接的渠道,增速顯著,但跨境電商政策仍處於過渡期。長期來看,跨國合作與並購已經成為行業新趨勢,海外品牌與國內企業互享資源優勢,共同分羹國內市場。

天風證券認為,國內龍頭企業可借鑒海外保健品龍頭的發展經驗。自然之寶是美國最大的全產業鏈一體化膳食補充劑公司,旗下品牌眾多,綜合市占率位居行業第一。公司通過持續收購兼並國內外30多家知名品牌或競爭對手,不斷豐富產品種類、對現有產品升級改造,同時縱向整合渠道商,保障產品銷售渠道,為公司的高速增長奠定基礎。

澳佳寶是澳大利亞最大的保健品企業之一,公司在營養保健領域深耕多年,業務範圍廣闊,位居澳大利亞保健品市場前二。公司以持續的高研發投入為基礎,不斷推出新興產品,立足於本土,積極開拓海外市場,2017財年中國市場為公司貢獻近2.5億澳元銷售收入。

天風證券建議投資關註湯臣倍健(300146.SZ)、金達威(002626.SZ)、東寶生物(300239.SZ)


5.新能源車銷量超預期,鋰電池產業鏈景氣持續上行(中金公司)

中汽協發布數據,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6.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5%和11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1萬輛和5.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1%和106%。

中金公司指出,3月銷量大幅增長,略超市場預期。由於今年補貼政策緩沖期的存在,看好上半年銷量繼續保持強勁增長,上半年產業鏈有望進入產銷兩旺的狀態。中金汽車組預計新能源車2018全年銷量有望達110萬輛,同比增長42%。

根據中金公司調研,2018年一季度車企排產計劃較好,材料企業訂單跟上與資源出現偏緊跡象不變。中金公司預計今年全年鋰電池材料整體降價幅度約20%。根據亞洲金屬網和生意社數據,目前鈷價680元/公斤,同比上漲63%,電池級碳酸鋰15.6萬元/噸,同比上漲18%,鈷鋰價格上漲不停迎旺季,預計二季度原材材料采購將支撐鋰電池材料價格。

中金公司指出,根據雙積分政策,純電動和插電混乘用車的新能源車積分計算不變,車型的續航里程選擇靈活,純電動乘用車百公里耗電量分區間給予0.5/1/1.2倍新能源車積分,體現了鼓勵電池高能量密度、低電耗的政策導向。燃料電池乘用車積分計算由分值設定變更為根據功率線性計算,有利於提升燃料電池的技術性能。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等規劃、政策提出有利於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的相關材料技術,指出2020年前發展鎳鈷錳層狀正極、石墨類負極等高容量鋰離子電池材料技術,2025年前發展高容量/高壓電極材料、全固態鋰二次電池技術。

政策鼓勵新能源車產業鏈長期發展,中金公司建議關註寧德時代(CATL)上市對供應鏈的提振。2018年補貼新政、新能源車推薦目錄等政策表明國家長期大力支持行業發展,近期第三批新能源車推廣目錄進一步提升電池能量密度與汽車續航里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對美幾無出口,中美貿易戰若對特斯拉提價相對利好國產。此外,4月4日CATLIPO過會,有利於帶動鋰電池材料中遊估值提升,看好CATL上市對供應鏈的提振。

中金公司長期看好產業鏈趨勢上行,建議關註擁有客戶和技術優勢的鋰電池與材料龍頭公司。推薦國軒高科(002074.SZ)、滄州明珠(002108.SZ)、新綸科技(002341.SZ)等,建議關註杉杉股份(600884.SH)、天賜材料(002709.SZ)、創新股份(002812.SZ)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74

A股迎來久違長陽,酒類板塊強勢領漲

周一滬深兩市股指高開後持續震蕩上行,盤中,酒類股強勢領漲,煤炭、金融等藍籌股走勢穩健,上證50指數大漲逾1%,滬指盤中攻占3100點關口,並先後突破多條均線壓力位。深圳市場上,深成指、中小板指均表現強勢,其中,由於醫藥生物、鋰電池以及軟件等概念股走勢活躍,創業板指盤中大漲逾2%,最高漲至1854.30點。截至全天收盤,滬深兩市主要股指全線收漲,漲幅普遍達到1%以上,深成指收獲光頭陽線,兩市成交量較上一交易日放量。

上證綜指分時走勢圖

滬深兩市全天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36.64點,上漲45.61點,漲幅1.48%,成交額1,782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626.51點,上漲200.32點,漲幅1.92%,成交額2,437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52.34點,上漲37.49點,漲幅2.07%,成交額843億元。資金方面,央行今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因今日沒有逆回購到期,故當日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盤面上,兩市行業板塊全線收漲,啤酒、白酒、造紙、采掘服務、工業互聯網概念漲幅居前。

兩市近5日成交量

今日股市漲跌統計

熱點板塊:

食品飲料板塊今日整體走強,其中,啤酒、白酒兩大細分板塊漲幅居前。截至全天收盤,金種子酒、青島啤酒、今世緣、順鑫農業先後漲停,燕京啤酒漲逾9%,伊力特漲逾8%,重慶啤酒漲逾7%,迎駕貢酒、珠江啤酒、山西汾酒、口子窖、水井坊、瀘州老窖漲逾6%。消息面上,白酒股一季報業績整體表現靚麗以及青島啤酒將再次提價或成為推動板塊全線走強的主要動因。

受益紙價持續上漲,造紙板塊周一再度大漲。截至全天收盤,宜賓紙業、美利雲漲停,銀鴿投資漲逾6%,博匯紙業、太陽紙業漲逾5%。

兩市行業板塊今日普漲,種植業與林業、交運設備服務、機場航運、養殖業以及鋼鐵板塊表現相對較弱,整體漲幅居末位。

板塊漲幅榜

個股監控:

主力搶籌前十

主力拋售前十

消息面:

1、據深圳特區報報道,日前,深圳市長陳如桂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高快速路網優化及地下快速路布局規劃等事項。會議強調,要適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加快城市高快速路網和軌道交通規劃建設,不斷完善城市交通體系,優化城市通行條件。同時,加快推進空港、海港、高鐵等重大交通樞紐建設,打通更多戰略通道,增強深圳對外輻射能力。

2、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日前在北京組織召開重大短板裝備座談會。會議強調,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是推動我國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要堅持需求引領、突出重點、分類施策,有關協會、地方主管部門、用戶企業、裝備制造企業等要緊密配合,統籌協調,力求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取得實效。

機構觀點:

財富證券認為,流動性將成為市場的主導因素,而其邊際的變化將受制於美聯儲6月加息預期升溫,中美利差或底部回升,前期的利率下行將告一段落、資管新規對金融市場杠桿率的遏制、企業現金流的惡化等一系列風險因子;但正式納入MSCI或將加大對外資流入的吸引。建議高度關註流動性邊際變化對市場的影響,在操作上保持謹慎樂觀。

中原證券認為,市場目前處於階段性底部,後市有望重拾漲勢。目前市場對貿易摩擦擔憂情緒的反應已較為充分,後市有望隨風險偏好提升修複估值。配置上建議關註大市值龍頭股的機會。隨著產業集中度提升,強者恒強的格局顯著。金融和地產龍頭盈利能力穩健,估值業績匹配度相對消費和成長更優。從成長風格景氣向上的角度,關註政策紅利不斷的醫藥股,和TMT行業盈利回升的持續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615

利好密集,通用航空有望迎來爆發期

我國通用航空產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期。

5月3日,民航局召開通用航空試點工作匯報會,總結前期試點工作,梳理存在的問題並研討下一步工作。

同一天,民航局網站刊登民航局副局長李健在通航監管專項督查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李健指出,要以自我革命、壯士斷腕的精神轉變通航管理思路,真正做到“放管結合、以防為主、分類管理”,通過整改,完善通航法規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形成科學規範高效的通航監管機制,切實改進通航監管工作作風,進一步推動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

發展通航產業意義深遠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通用航空業是以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為核心,涵蓋通用航空器研發制造、市場運營、綜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務等全產業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具有產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帶動作用強等特點。

李健分析,通用航空是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民航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

在拉動經濟增長方面,通用航空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極少數沒有充分放開發展的產業,具有產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帶動作用強等特點。國際經驗表明,通用航空產業投入產出比為1∶10,就業帶動比為1∶12。中等收入群體是支撐通航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國民對通用航空的需求就開始明顯爆發。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人數已達3.5億-4億人,遠超美國的9200萬人。2013年我國人均GDP超過6700美元,去年達到8800多美元,但我國通航產業一直沒能迎來所謂的“井噴”式發展。這與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及旺盛的社會需求不匹配、不適應。

李健說,通用航空具有潛在的軍事價值和準軍事性質,是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用航空是國家戰略投送能力的重要支撐,發展通用航空是加強戰略投送力量建設、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重要舉措。

同時,航空醫療救援是現代化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稱為“最高效的救援方式”。目前發達國家大多建有完善的航空醫療救援體系,德國的直升機空中救援15分鐘能到達國內任何一個地方;美國的航空醫療救援覆蓋了全美60%的洲際公路網絡,能夠為其境內84.5%的人口提供20分鐘抵達現場的服務保障。

截至2017年底,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3.65萬公里,汽車保有量達2.17億輛,分別位居世界第一、第二,雖然近年來道路交通事故降幅明顯,但依然高發、頻發,道路交通應急援助救護需求非常迫切。當前我國航空醫療救援還處於萌芽狀態,救援飛行力量和機隊規模都很小,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些都是需要加快補齊的短板。

在民航強國方面,通用航空作為民航“兩翼”之一,是民航強國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李健表示,當前,我國民航“兩翼”存在嚴重的結構性不平衡。經驗表明,在航空產業鏈完整的大國,合理的通用航空規模約占到航空業整體的10%-15%,通航飛行總量占到民航飛行總量的50%以上。

但2017年,我國通航飛行總量不到運輸飛行總量的8%。我國通航產業內部也存在嚴重結構性不平衡,2017年我國通航飛行總量中,訓練飛行占75%、生產作業飛行占13%、商務飛行占11%、私人和娛樂飛行只占1%,這同全球60%的通航飛行總量是直接服務於交通出行、運動娛樂以及醫療救援等形成明顯對比。

總體來看,我國通用航空發展與發達國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民航資深專家李曉津教授對第一財經分析,我國通用航空發展存在著“三不”:即上不了天,因為低空空域被限制;下落不了地,因為通航機場嚴重不足;中間吃不上飯,即市場需求帶來的經濟收入不足以支撐通航業的發展。由此也帶來了“黑飛”等問題。

利好密集,通航產業迎爆發

近年來,為了促進通用航空發展,國家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5年10月,黨中央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將通用航空與鐵路、公路等並列為國家基礎設施網絡之一。

2016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了2020年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目標。2017年,民航局發布通用航空“十三五”規劃,對於上述意見所制定的目標進行了細化,按照規劃的內容,2020年通用航空全年總飛行量應該達到200萬小時,這也意味著五年時間中的年均增長率要達到20.8%。

自2017年2月至今,民航局共批複東北、華東、西北、新疆和中南5個地區管理局9項試點,內容包括通航管理改革、服務平臺建設、無人機研發試飛、低空監視服務、“通航+旅遊”、無人機物流配送、調整監管方式等。

李健說,去年10月份以來,民航局牽準通航“放管服”改革的牛鼻子,先後出臺了60余項改革政策措施,著力破除制約我國通航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進一步激發了通航發展活力,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通用航空的需求,取得明顯成效。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通航飛行83.7萬小時,在冊通用航空器2297架,通航機場81個,通航企業365家,同比分別增長9.5%、9.6%、14.1%、14.1%。今年一季度,我國新增頒證通用機場24個,相當於此前歷年累計通用機場頒證總量的30%;通航飛行小時同比增長17.8%,其中1月份同比增長高達91.1%,呈現強勁增長態勢。

今年,4月13日,經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批準,天津監管局向華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頒發CCAR-91部規章運行合格證和運行規範。4月16日,貴州監管局完成對貴州義龍通用航空有限公司CCAR-91部商業(非運輸)航空運營人運行合格審定的頒證工作,。

李曉津告訴記者,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需要三個方面,第一就是頭要能上天,即要進一步放開低空空域。

2016年,國務院發布的《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也提出要“實現真高3000米以下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無縫銜接,劃設低空目視飛行航線,方便通用航空器快捷機動飛行”。目前,在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背景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進一步推進的跡象。比如2018年年初,四川即獲批了首個低空空域改革管理試點。

其次是“腳要能落地”。在一些有較多運輸需求的核心城市,由於缺乏通航機場,一些通航公司會選擇使用一般的民用運輸機場。但核心城市的民用機場十分繁忙,因此修建通航機場,改善通航基礎設施條件十分重要。

當前,我國通航機場的建設在不斷加快。3月27日,成都(金堂)通用航空機場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正式獲得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省發改委聯合下文批複。從5月起,成都(金堂)通用航空機場工程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3月30日,民航新疆管理局完成烏魯木齊亞心通用機場使用許可證頒發工作。烏魯木齊亞心通用機場是新疆轄區首個獲得B類通用機場使用許可證的機場,機場所有人為新疆天山通用航空有限公司。4月18日,中南局向株洲蘆淞通用機場頒發A2類通用機場使用許可證,這是中南轄區持證的第17家通用機場也是湖南省第一家獲得頒證的通用機場。

第三,在通航市場的發展上,要找到市場需求與企業之間的平衡點。李曉津說,應當著重抓住一些市場需求大的領域,尤其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領域,比如疾病救援、飛播造林等,可以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通過政府補貼與政策支持,實現市場的培育和發展。

同時,要降低通航企業運營的成本。李曉津說,應當給通航企業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比如稅收的降低、政策支持等。另外,通過將通航與運輸航空相結合,進一步降低發展成本。比如通用航空可以與短途客運、通勤航空相結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695

一財研選|動力電池回收進入實施元年,行業迎來業績爆發期!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5月9日目錄

►稅延養老險打開千億市場,大型險企有望分一杯羹(華泰證券)
►動力電池回收進入實施元年,行業迎來業績爆發期!(國泰君安)
►VEGF藥物國內市場廣闊,這兩家藥企望占得先機(中金公司)
►裝置集中檢修供應偏緊,或將推動甲醇價格持續上漲(海通證券)
►城市黑臭水體專項督查開始,治水攻堅戰打響頭炮!(光大證券)

 


1.稅延養老險打開千億市場,大型險企有望分一杯羹(華泰證券)

銀保監會、財政部、人社部、國家稅務總局於5月7日聯合發布《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開發指引》,明確了稅延養老保險產品開發設計遵循收益穩健、長期鎖定、終身領取和精算平衡四項原則,滿足參保人對養老資金安全性、收益性和長期性管理要求,並提供三類產品供消費者選擇。華泰證券認為,產品開發指引的落地,將推動稅延養老險加快實施進程,大型險企在精算假設和產品設計上更具優勢。

《指引》對產品要素進行明確要求,投保人需滿16歲,且未滿法定退休年齡;保險期間為終身或長期,包括積累期和領取期兩個階段;交費方式為月交或年交;產品可提供養老年金給付、全殘保障和身故保障三項保險責任。同時根據積累期養老資金的收益類型將產品分為收益確定型、收益保底型和收益浮動型。

華泰證券認為,靈活的收益類型給予參保人充分選擇權,滿足其不同層次的風險偏好和收益需求。此外,產品設計上要求險企具備完善的精算能力,充分考慮投資波動風險和長壽風險,以滿足賬戶價值對雙方的正向貢獻。此外險企可向參保人收取初始費、資產管理費和產品轉換費等費用,以滿足資金運作中的部分資本開支。

華泰證券指出,稅延養老險產品開發指引的落地,確定了產品設計的發展方向。根據華泰證券測算,千億保費的增量市場有望逐步打開。同時指引給予投保人一定的自主權,可在領取養老金前進行產品轉換,促進各大險企以更完善的精算假設和優秀的投資回報,吸引客戶資源。

華泰證券認為,大型險企在完善的產品設計上將凸顯優勢,有望高效率地實現潛在客戶挖掘和現有客戶加保,成長空間值得期待。當前時點推薦業務布局完善、客戶資源儲備豐富的大型保險公司,推薦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太保(601601.SH)、新華保險(601336.SH)、中國人壽(601628.SH)


2.動力電池回收進入實施元年,行業迎來業績爆發期!(國泰君安)

格林美與北汽集團下屬北汽鵬龍簽署《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領域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意味著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運作的權責劃分已被車企、電池、材料廠等實質性接受,產業運行初步系統化。

國泰君安認為,動力電池的專業售後維保將依托經銷店開展。合作雙方聯合在武漢、天津、無錫等地建設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廢品回收,電池備品中轉存儲,充、換電,電池維修,緊急救援於一體的區域性後服務示範店,為用戶提供專業化動力電池維護服務。模式具備複制性,具體以北汽鵬龍(車企)為主、格林美參與共同建設車企集團的回收利用體系,利用經銷網點和其它渠道,有利於提高便利性及降低重建的資本開支。

國泰君安指出,國內動力電池質保期一般簽約為8年左右,或者SOC衰減不足80%的情況下也需要更換,雖車型不同略有差別,但實際平均4年開始逐步進入更換期。2014年是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元年,2014~2017年累計裝配量已超80GWh,2018年將進入第一個替換期,預計高峰期將在2020~2022年集中爆發。

國泰君安指出,退役電池梯次利用先行,成本優勢將推動儲能市場加速發展。一方面動力鋰電池從電動車退役後,SOC仍有80%左右,再次經過檢測分選、pack等可在儲能、通信UPS等要求較低的領域應用繼續發揮其經濟性。退役鋰電池的購置若以40%折價計算,對比當前鉛碳電池,其度電成本仍具有較強的經濟性,預計將極大的推動鋰電儲能配套市場的拓展。此外,鈷材料等循環回收將有利於降低產業鏈成本,加速電池產業的成本推進。

國泰君安看好拆解回收再利用環節推薦實現深度布局的格林美(002340.SZ),同時認為儲能市場也有望同步風光平價、鋰電經濟性優勢下步入黃金十年,看好在儲能系統深耕已久,PCS環節具備技術市場優勢的科士達(002518.SZ)


3.VEGF藥物國內市場廣闊,這兩家藥企望占得先機(中金公司)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可在體內誘導血管的新生。目前VEGF靶點的藥物主要包括實體瘤和眼科疾病兩個大的適應癥。中金公司預計未來我國VEGF靶點藥物市場有望達到362億人民幣。

安維汀為VEGF靶點原研藥,全球年銷售額超70億美元。美國的適應癥包括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宮頸癌、惡性膠質細胞瘤和複發性卵巢上皮癌,在中國僅批準了結直腸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個適應癥。

2017年,安維汀在中國樣本醫院銷售額為5.73億元,中金公司推測實際終端銷售約15億元。其中結直腸癌約占10~12億人民幣。值得註意的是,2017年,包括安維汀在內的33個藥物,通過談判納入國家醫保。安維汀由原本的每瓶5210元下降至1998元,降幅達62%。

中金公司認為隨著各省份醫保落地,安維汀滲透率有望在2018年起迎來快速上升。據估算,目前安維汀在結直腸癌中的滲透率為9.8%,按照35%的中性預測,未來貝伐珠單抗在國內結直腸癌市場有望達25.8億人民幣。VEGF靶向藥物整體(包含小分子)在結直腸癌的市場空間有望達到30.8億人民幣。

此外,中金公司認為,眼底病變是未來VEGF產品核心市場。抗VEGF藥物針對眼底血管病變有非常好的療效,全球獲批的兩款產品Lucentis(雷珠單抗)和Elyea(阿柏西普)2017年銷售額分別為33和59億美元,目前仍處於較快速放量中,預計wAMD、DME、pmCNV、RVO的目標人群合計超過1000萬人。針對國內市場,目前接受VEGF藥物眼科治療的患者人數不到5萬人,在總目標人群中的滲透率不到1%。

中金公司認為隨著醫保落地、適應癥的不斷拓展,未來VEGF藥物在國內市場滲透率將快速提升。在悲觀、中性和樂觀的情況下,按照5%、10%和15%的滲透率計算,眼科疾病市場可以達到137億人民幣、274億人民幣及412億人民幣。

中金公司指出,目前國內有超過30家藥企在進行VEGF靶點藥物研發。其中有13家藥企進行腫瘤相關適應癥的研發,3家藥企進行眼科開發。康弘藥業(002773.SZ)的康柏西普以及恒瑞醫藥(600276.SH)的阿帕替尼2017年納入國家醫保,2018年有望迎來較快速放量。


4.裝置集中檢修供應偏緊,或將推動甲醇價格持續上漲(海通證券)

自3月中旬以來甲醇價格大幅上漲,華東平均價從3月15日的2587元/噸上漲至目前的3018元/噸,漲幅為17%;煤制甲醇價差從638元/噸擴大至1115元/噸,擴大幅度為75%。甲醇價格上漲使得裝置盈利有所提升。

海通證券指出,從供給端來看,甲醇裝置集中檢修,供給緊張。截至2017年底,我國甲醇產能為8023萬噸,產量為4443萬噸,目前我國甲醇對外依存度為15.27%。受甲醇裝置春季檢修的影響,近期甲醇裝置開工率有所下降,目前我國甲醇裝置開工率為57.87%,較3月中旬下降了4個百分點。據卓創資訊統計,近期甲醇裝置正在檢修的產能合計為1075萬噸,占我國總產能的比例為13%,供給偏緊導致近期甲醇價格持續上漲。從庫存數據來看,自3月中旬以來各地區甲醇庫存量均有所下降,其中西北、山東地區的庫存降幅最為明顯。

2017年我國甲醇表觀消費量為5244萬噸,同比增長2%。甲醇下遊主要用於制烯烴,占下遊消費需求的54%,另外下遊甲醛、二甲醚、醋酸、MTBE的消費占比分別為8%、7%、7%、8%。

海通證券指出,從需求端來看,MTO裝置開工率維持高位,支撐甲醇下遊需求。2015年以來,我國煤制烯烴裝置開工率顯著提升,基本都維持在60%以上。卓創數據顯示,自3月中旬以來我國MTO/MTP裝置開工率基本維持在75%附近,4月下旬由於中天合創MTO裝置恢複正常,使得國內MTO/MTP裝置整體開工率得以回升。其他下遊產品甲醛、二甲醚、醋酸、MTBE近期開工率也較為穩定,其中甲醛裝置開工率自3月初以來持續上升。下遊產品裝置開工率維持高位,在供給偏緊的背景下有助於甲醇價格上漲。

海通證券認為,甲醇價格上漲、價差擴大,甲醇生產企業直接受益,建議關註新奧股份(600803.SH)(目前具備70萬噸甲醇產能,在建60萬噸甲醇產能)、華魯恒升(600426.SH)(具備170萬噸甲醇產能)、廣匯能源(600256.SH)(具備120萬噸甲醇產能)等。


5.城市黑臭水體專項督查開始,治水攻堅戰打響頭炮!(光大證券)

生態環境部近日啟動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分10個組對廣東、廣西、海南等8個省20個城市開展督查工作。

光大證券指出,2018年4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明確提出,未來三年要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複、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汙染治理等七大攻堅戰。其中,後五項屬於涉“水”攻堅戰。黑臭水治理督查率先啟動,後續長江流域、渤海流域將陸續啟動,有望在全國範圍內提升環保熱度。

光大證券還指出,PPP清庫完畢,提質增效有助於更多優質項目流向優勢企業。據統計,環保板塊重點PPP上市公司ROE均實現增長。2017年環保板塊占款能力由8%提升至12%,2018年一季度環保板塊占款能力由-3.6%提升至28%。目前,示範項目開工率46.7%,管理庫項目開工率41.4%。專項行動中,督查按照“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開展,推動地方進一步加快治理步伐,環保PPP項目將加速落地,相關公司業績有望超預期。

光大證券認為,前期利率處於高位,以及嚴格的金融監管,致使環保板塊估值及基金配置跌至低位。由於一季度業績亮眼,加上市場對利率下行及資金流動性增強的預期提高,目前環保板塊已走出一波估值修複行情。市場熱度不斷提升,加上環保大會召開的預期,環保板塊迎來低點催化,行情有望持續。

光大證券認為,“十八大”後,環保投資增速逐漸發生“共生性”背離,環保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異軍突起。節能環保支出從2007年納入財政支出科目以來,實現較快增長。2017年較2016年增長19.7%,達到5672億元,有效的支撐了各類政府負責的環保支出。結合當前時點,認為政策落地催化環保板塊估值持續修複,督查趨嚴促使項目加速落地,環保板塊王者歸來。

光大證券建議水環境治理類關註碧水源(300070.SZ)、啟迪桑德(000826.SZ)、博世科(300422.SZ)、國禎環保(300388.SZ)、北控水務(0371.HK);園林及綠化類關註東方園林(002310.SZ)、嶽陽林紙(600963.SZ)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758

中日關系迎來“小陽春”,日企加速“搶灘”進口博覽會

借著李克強總理訪日的東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日本企業參展也是捷報頻傳。來自進口博覽會招展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企業報名踴躍。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5月9日在與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會見時表示,目前日本企業反應十分熱烈,日方將繼續積極組織企業參加,使博覽會成為新時代日中經貿合作典範。世耕弘成此前預計日本企業參展覽面積將達10000平方米。

中國是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日本則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國。經濟數據是兩國關系的晴雨表。商務部數據顯示, 2018年1到3月中日貿易額為757.3億美元,同比增長10.1%,其中中國對日出口344.4億美元,增長7.1%,中國自日進口412.9億美元,增長了12.7%。日本企業加大了在高端制造、綠色環保、現代服務等領域的投資,特別是汽車、機器人等技術密集型、高附加值型企業對華投資活躍。

一向重視海外市場的日本企業對於進口博覽會的青睞,充分體現了中國市場和中國開發理念的吸引力。日本那智不二越公司與進口博覽局正式簽訂的2018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參展合同》,是進口博覽會首份正式參展合同。

隨著中國經濟模式從投資主導型轉向消費主導型,以高品質、高科技產品和高質量服務而聞名的日本企業,借著兩國關系轉暖的春風,加大在中國的投入和拓展。

以汽車產業為例,隨著日本車企在中國業務的蓬勃發展,中國開始取代美國成為日本汽車公司最重要的市場。隨著汽車進口關稅的下降等進一步對外開放措施的實施,可以預見,日本汽車對華銷售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增長。進口博覽會無疑為日本汽車企業搶灘中國市場提供了最佳機遇,目前包括豐田汽車與謳歌汽車在內的多家日企已報名參加首屆進口博覽會。

中國遊客在日本“買買買”的掃貨之旅,也讓日本企業看到了中國國內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而以二次元文化為代表的日本遊戲和動漫在中國的流行指數,也為日本文化產業的輸出打了一針強心劑。日前,時隔9年後重啟的中日政府間文化交流協商會議機制在東京召開第14次會議。值得註意的是,進口博覽會在此次文化交流協商會議上被特別提及,日本文化產品將有望在進口博覽會上驚艷亮相。

中日兩國經貿聯系遠不止高科技、汽車與文化產品,可以說全面覆蓋各行各業。日本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因此日本零售企業也將開拓中國市場作為未來的發展戰略。上個月,日本大型合商社伊藤忠商事公司在東京成立漢語“千人俱樂部”,標誌著該公司已有千名員工可以用中文進行交流,助力企業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

進口博覽會不但將助力日本企業和產品進一步深度開發中國及國際市場,同時也借此引入日本的創新設計和先進管理模式,為“中國制造”的產業升級提供更多可借鑒的範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770

IPO觀察 | 三類股東“老大難”海容冷鏈過會,200名“集郵客”迎來曙光

5月15日,繼新三板公司文燦股份、芯能科技帶著“三類股東”IPO過會之後,曾飽受三類股東問題困擾的海容冷鏈也終於闖關成功,200多名新三板集郵者苦等兩年盼來曙光。

早在2015年11月,新三板掛牌公司海容冷鏈便向證監會遞交了IPO申請材料,公司擬申請在上交所上市,擬IPO發行不超過2000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5.98億元,用於“年產50萬臺冷鏈終端設備項目”等項目。但隨著2017年新三板“三類股東”問題的發酵,交投活躍的海容冷鏈也飽受其困擾。

2014年7月,海容冷鏈掛牌新三板,先後完成兩輪融資,募集資金總額高達1.55億元,招商基金、鼎鋒資產、九泰基金等投資機構成為公司股東。申報IPO前最後一輪融資,海容冷鏈的估值達到了13.2億元。

在2014年年底變更為做市轉讓方式後,海容冷鏈更是受到了二級市場的追捧,交易活躍,股東人數迅速增加,多支資產管理計劃、契約型基金、集合信托計劃在這個時候被引入。到2015年11月公司申報IPO之時,海容冷鏈股東戶數已由掛牌時的18戶增加到了276戶。

去年底公司預披露招股說明書顯示,國壽安保基金-銀河證券-國壽安保-國保新三板2號資產管理計劃持有138.5萬股,位列第十大股東。九泰基金-新三板分級2號資產管理計劃、鼎鋒明道新三板匯泰基金、中建投-新三板投資基金集合信托計劃1號等其他三類股東的持股也均未處置。今年3月,海容冷鏈從新三板摘牌,以處理三類股東問題。

在海容冷鏈之前,已有文燦股份、芯能科技帶著“三類股東”成功過會。文燦股份是首家攜帶三類股東成功闖關IPO的新三板公司,而芯能科技三類股東占比非常小,因此采取清理和穿透兩種方式處理了“三類股東”問題。

對比而言,此次過會的海容冷鏈,存在“三類股東”數量較多以及持股比例較高的情況,因而選擇了摘牌處理的方式。

除了無法穿透核查的三類股東,對於其他200多名海容冷鏈中小投資者而言,等待兩年半,終於迎來過會的喜悅,其中還包括公司的3家做市商,中信證券、國金證券和興業證券。《招股說明書》顯示,三家做市商持有股份分別為69.5萬股、8.1萬股和26.6萬股。

目前A股上和海容冷鏈業務產品最為類似的是另一家冷鏈裝備制造企業四方冷(603339.SH),四方冷鏈2017年營業收入10.09億元,凈利潤1.72億元,和海容冷鏈不相上下,目前四方冷鏈市值42.14億元、市盈率26.3倍。

根據公開資料,海容冷鏈主營商用冷鏈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公司以銷售商用冷凍展示櫃為主,該類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7%、68%、70%及73%。 蒙牛、伊利等國內知名乳制品生產商以及聯合利華、雀巢等快消品企業,均是海容冷鏈的主要客戶。

2014-2017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5.73億元、8.65億元、8.44億元、5.97億元。同期扣非凈利潤為4710萬元、1.2億元、1.23億元和866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99

一財研選|需求複蘇更顯良性,白酒行業迎來超長景氣周期!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5月16日目錄

►需求複蘇更顯良性,白酒行業迎來超長景氣周期(招商證券)
►調味品行業增長空間充足,醬油龍頭有望恒者恒強(中泰證券)
►航空業發展維持高景氣度,三季度戴維斯雙擊可期(天風證券)
►4月消費穩健增長,低線城市潛力釋放利好行業龍頭(中金公司)
►中間體漲價潮傳導至下遊,染料業望維持高景氣度(廣發證券)

 


1.需求複蘇更顯良性,白酒行業迎來超長景氣周期(招商證券)

招商證券指出上輪白酒周期中,在經歷過需求複蘇、價格上漲後的名酒回暖期後,2008年金融危機及其後的複蘇,成為行業關鍵變量,直接導致白酒行業在其後4年中,需求和渠道泡沫不斷累積,先後催化地產酒、次高端白酒的爆發增長。

歷史雖會重演,但卻不會複制,本輪白酒景氣周期的背後推力仍然是需求,但良性需求和茅臺限價,將推動白酒行業迎來超長景氣周期。招商證券認為在景氣周期中,大眾需求讓品牌更加集中,企業表現分化明顯,無論是高端酒中茅臺的占比,還是大眾白酒典型市場安徽,徽酒的集中度也在加速提升。

在超長景氣周期的判斷下,展望2019年,招商證券認為白酒行業仍然將延續高景氣度,高端白酒2018年壓制價格虛火,減少囤積庫存,重回穩態增速,在茅臺2019年供應量偏緊的背景下,高端景氣度依舊會很高。600元價格帶白酒尚未迎來全面複蘇,但300元左右的大眾白酒,並不會受到茅臺價格壓制,而會迎來量價齊升的高景氣周期。其中全國性品牌繼續分享渠道紅利,在價格和量上彈性更大,區域性品牌深耕省內市場,盡享升級加集中,但在省外擴張和300元以上價格帶,想象空間略遜於全國性品牌。

回顧1998年、2008年和2013年,招商證券認為影響白酒投資收益的核心因素在於政策、食品安全和經濟風險。經濟風險導致的需求弱化不可忽視,但從當前看,大眾需求仍然強勁,經濟風險並無壓力。資金上,過去兩年國內機構投資者倉位不斷增加,有調倉壓力,但海外資金也在調整時機加配白酒。

基於對白酒超長景氣周期的判斷,招商證券認為預期低谷期,仍要持續買入白酒板塊。高端白酒景氣周期可看到2020年,來年增長確定,景氣度高,其中貴州茅臺(600519.SH)最確定,五糧液(000858.SZ)亦有潛力。大眾白酒並不會受到茅臺價格壓制,會持續受益放量加提價,其中短期看好安全邊際充足、業績提速的區域龍頭白酒,買入古井貢酒(000596.SZ)、口子窖(603589.SH)、洋河股份(002304.SZ)、順鑫農業(000860.SZ)。全年來看,全國性品牌想象空間更大,估值切換後市值空間明顯,買入洋河股份(002304.SZ)、山西汾酒(600809.SH)、水井坊(600779.SH)、舍得酒業(600702.SH),關註酒鬼酒(000799.SZ)


2.調味品行業增長空間充足,醬油龍頭有望恒者恒強(中泰證券)

我國調味品行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其中醬油消費量占比約43%,接近半壁江山。2004年~2016年我國醬油產量從168.93萬噸增長至991.43萬噸,年均複合增速達15.89%。中泰證券認為,經過多年高速放量增長,近兩年增速有所放緩,在量增放緩的背景下,醬油行業通過提價和結構升級策略持續穩健增長。

中泰證券指出,醬油行業競爭格局一超多強,行業集中度偏低,行業整合空間充足,渠道完善的龍頭企業有望恒者恒強。其中,海天龍頭地位不可動搖,中炬作為後起之秀順勢而上,千禾則定位高端產品,發力電商力圖超車。

中泰證券認為,借鑒國際經驗,中國醬油有望複制日本醬油升級之路。日本醬油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遭遇產量增長瓶頸,醬油出貨量和人均消費量一度快速下降。日本醬油企業積極進行產品升級,高端醬油加速更新換代,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龜甲萬走在醬油升級之路前沿,造就了世界級醬油巨頭。通過中日對比,中泰證券認為中國醬油行業增長空間充足,產品升級趨勢不可逆轉。

供給端的訴求和需求端的推動共同促使產品升級趨勢愈演愈烈。醬油的升級主要朝兩個方向發展:健康化和功能化。健康化升級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深入淺,生抽和鮮味為主的淺色醬油比重不斷增大;第二階段:概念主打,主打“零添加”、“有機”、“原釀”、“淡鹽”等天然健康概念的產品不斷被推出。功能化升級符合企業占領細分市場的戰略布局,同時滿足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

調味品行業中餐飲渠道占比45%,2015年開始餐飲行業逐步回暖,中泰證券預計未來將保持兩位數增長,同時餐飲端的互聯網外賣市場不可小覷。2017年中國互聯網外賣市場規模約1000億元,2018年有望突破1500億元。傳統餐飲行業的回暖和互聯網外賣的爆發式增長通過聯動效應推動醬油等調味品使用量的增長。

中泰證券重點推薦海天味業(603288.SH)、中炬高新(600872.SH)海天味業在餐飲渠道優勢突出,餐飲行業回暖趨勢下其最為受益。2016年起公司改造並擴大產能,調味品整體產能超過200萬噸,為未來增長奠定紮實基礎;中炬高新定位中高端醬油並不斷推出新品,品類多元化加速推進,70%收入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未來區域拓展存在較大發展空間,看好未來收入提升潛力,管理機制優化後利潤彈性凸顯。


3.航空業發展維持高景氣度,三季度戴維斯雙擊可期(天風證券)

日前,六家上市航空公司披露了4月運營數據,據此天風證券推算民航ASK同比增長15.4%,RPK增長17.3%,客座率84.7%,同比增長1.4pct;1~4月ASK累計增長13.7%,RPK累計增長13.8%,客座率83.7%,同比提高0.1pct。

天風證券指出,一季度三大航單位ASK非油成本同比顯著下降,而在高效率運行下,民航單位成本節約有望延續,且2017年三季度由於民航準點率低下,航班大面積延誤取消,民航真實運營效率處於低谷。天風證券認為,2018年暑運旺季行業運營效率同比將大幅改善,單位成本節約有望達到年內峰值。

與此同時,近期油價有所上漲,若油價保持在當前位置,6月起燃油附加費有望複征。根據定價公式估算6月價格約為5320元/噸,所有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均有望複征,將顯著對沖航空公司增量燃油成本。此外,隨著航空公司機隊更新換代,低油耗機型引進以及對油耗控制的愈發重視,各航司單位航油消耗逐步下降,並且在景氣度越高的年份,單位油耗節約越顯著。天風證券認為,未來兩年行業景氣度持續向好,且隨著運營效率不斷提高,單位油耗將繼續走低,航空公司單位航油成本上升幅度應明顯低於油價漲幅。

天風證券認為,二季度起票價升幅有望伴隨供需持續改善及票價管制逐步松綁而持續擴大;中期來看,去年三季度因準點率低迷,旅客大量流失至替代出行方式,民航票價及客座率同比數據均處於全年較低水平。考慮到民航強調真情服務,嚴抓準點率,天風證券預計旺季時航空公司、機場、空管等多方面均會全力保障航班正常性,旺季時供需向好、票價改革、航空公司意願提價、去年低基數等因素將產生共振,將促使三季度票價及客座率升幅很可能均超市場預期。此外,票價單月漲幅超預期有可能衍生為雙重貝塔的邏輯,形成戴維斯雙擊,繼續推薦中國國航(601111.SH)、南方航空(600029.SH)、東方航空(600115.SH),關註春秋航空(601021.SH)、吉祥航空(603805.SH)


4.4月消費穩健增長,低線城市潛力釋放利好行業龍頭(中金公司)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2018年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相關統計數據:2018年4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5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環比下降0.7個百分點,同比亦有所下降;分地域看,城鎮/鄉村同比增速分別為9.2%/10.6%;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12萬億元,同比增長7.8%。

中金公司指出,整體消費保持了相對穩健增長,但增速有所下滑。2018年4月我國城鎮、鄉村的社零額分別增長9.2%、10.6%,城鎮市場與鄉村市場的增速差為1.4ppt,較2018年一季度(1ppt)有所加大,顯示低線城市的消費延續向好態勢,消費潛力持續釋放。

中金公司分析指出,化妝品消費持續靚麗,汽車品類4月增速放緩影響整體消費。分品類來看,4月限額以上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5.1%,已連續十一個月實現雙位數增長,且增速較去年同期/2017年全年分別提高7.4/1.6ppt,在“顏值經濟”到來與國產品牌快速崛起等趨勢下,預計全年化妝品類消費有望持續亮眼表現;此外服飾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9.2%,增速較2017全年提高1.4ppt,也較為不錯;汽車品類(占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的比例約為30%)4月同比增長3.5%,增速下滑3.3ppt,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消費增速。

4月線上增速25%,百貨等線下渠道價值日益凸顯。2018年1~4月我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1.95萬億元,同比增長31.2%,增速較一季度(34.4%)有所放緩,其中4月份增速約25%,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網上購物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已達16.4%。百貨等線下渠道在消費升級與業態創新等因素帶動下,同店向好有望帶來利潤彈性,中金公司繼續重點推薦區域百貨龍頭。

中金公司重點推薦百貨行業龍頭重慶百貨(600729.SH)、王府井(600859.SH),化妝品龍頭上海家化(600315.SH),以及新零售標桿蘇寧易購(002024.SZ)、永輝超市(601933.SH)


5.中間體漲價潮傳導至下遊,染料業望維持高景氣度(廣發證券)

受近期媒體曝光影響,連雲港等蘇北地區以及長江沿線化工園區環保問題持續發酵,連雲港灌雲、灌南,鹽城響水、濱海四縣化工園區停產環保排查。據慧聰化工網統計,目前受督查影響停產的染料企業包括:亞邦股份在連雲港的8家子公司(蒽醌分散染料)、閏土股份3家子公司(染料及H酸、對位酯等中間體)、吉華集團(染料及中間體)以及長江沿線化工園區內湖北楚源中間體(H酸2萬噸、對位酯3萬噸)產能等。

廣發證券指出,染料中間體被迫停產使得供需缺口擴大。據化工資訊統計,以中間體H酸為例,國內活性染料需求量約5000噸/月,而供給端包括山東科億、山東裕源、內蒙亞東等在內僅3000噸/月,供需缺口高達2000噸/月,供需矛盾激化此次中間體漲價。

根據七彩雲電商5月10日公告數據顯示,目前作為活性染料最重要的中間體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其中,H酸價格從3.3萬元/噸上漲至5萬元/噸,漲幅約52%;對位酯從2.7萬元/噸上漲至3.5萬元/噸,漲幅約30%。廣發證券預計中間體漲價有望傳導至下遊活性染料。

染料由於H酸等原料中間體出現短缺,中間體配套不足的企業預計將被迫限產甚至停產,行業開工率大概率下滑,染料供給收縮。下遊印染布需求平穩,2016年結束產量連續5年負增長重回增長,2017年國內印染布產能在672億米,受環保督查影響同比下降1.90%;此外,一季度染料價格處於4萬多/噸高位,去年同期僅2萬多,染料經銷商采購謹慎,庫存低位支撐染料價格高位運行。

在染料行業頻頻限產及停產的背景下,染料供給減少,庫存加速消化。若停產產能未能夠及時複產,下半年印染補庫存旺季,染料有望持續維持高景氣程度。廣發證券建議重點關註中間體配套完善且受環保影響較小企業,如浙江龍盛(600352.SH),同時建議關註相關染料企業複產進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80

追趕世界前沿科技創新 中國技術創業迎來新投資窗口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也是中國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40年,中國是否已經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創新之路,通向新經濟?與此同時,中國正在通過推進開放與全球化,用自己的創新惠及更多的國家。中國仍然需要擁抱全球創新,會與之前的40年有什麽不同的特點?

在今日舉行的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上,來自不同行業的大佬們,在“中國之路與全球創新”圓桌討論中,就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匯豐中國工商金融華中大區董事總經理吳威明顯感受到新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新經濟的客戶占比越來越大,在一些地區,新經濟企業的收入已經達到了70%左右。

這種變化在投資界也非常顯著。“十幾年前做風險投資,互聯網剛起來的那波,中國大多是拷貝美國,現在很多領域,包括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移動應用、新零售等方面,已經超越美國。”光速中國基金創始合夥人宓群談及自己的切身感受。

具體到自己所處的風險投資行業也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去年美國所有的風險投資、融資的金額加起來,和中國風險投資、融資的金額加起來,兩個是一樣的。中國成立一個醫藥的創業公司,估值比美國貴2、3倍,整個的發展是非常大的變化。”

曾在美國生活多年,聚焦前沿技術投資的線性資本創始合夥人王淮認為,2012年左右中國企業更多考慮如何把商業模式跑通,如何把錢賺到,但是在過去兩三年內,原創的創新開始被提上議程。

隨著改革開放和產業升級,一步一步從實體到虛擬,然後虛實結合,從過去中國提供原材料和生產力,到後來我們提供自己的Know How和Know What。在整個價值體系里面,不會在金字塔的底層,而是往上層走。“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從相對邊緣的位置逐漸走向核心地位。”

中國在發展新經濟的過程當中,又究竟臨哪些壁壘或者困難,又該如何突破?

來自金融業的吳威認為,新經濟往往伴隨著新的業務模式、新的產品,這些特點就會使得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包括跨境金融服務需求會比較旺盛,對於金融服務的模式也會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從銀行的角度來講,我們希望有定制化的金融服務能夠滿足新經濟企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所有的不同的需求。”

作為初創公司,專註家庭服務型機器人的達闥科技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汪兵認為新經濟一方面是傳統經濟的“破”,另一方面是新經濟的“立”。作為技術型公司,他認為知識產權在新經濟麗占有很大地位,企業的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必須要保護企業。與此同時,還要註重核心的技術突破。

新經濟也給投資界帶來新的機遇和要求,王淮認為在軟件端Know How上,中國一點都不比別人差,甚至走在前面。但在Know What,新算法創新、新領域開拓上,中外存在巨大差距,資本也是欠缺的。

光速中國基金創始合夥人宓群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和歐美成熟市場相比,我們改革開放只有40年,因為企業歷史比較短,這些企業它本身的技術、IT能力是比較弱的,所以產生一個新的機會,以技術為驅動,提高效率的企業。“互聯網+以外,技術型的甚至硬件的很多方面,中國的企業有非常好的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384

鋼結構建築鋼材回收率達九成,裝配式建築迎來風口

普遍被認為具有萬億市場規模的裝配式建築行業,正在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全國鋪開,鋼結構行業正在進入發展快車道。

裝配式建築以部件預制化為核心,是一種提前將部分或全部構件在工廠預制完成,運輸並通過一定連接方式在施工現場將零散的預制構件拼接組裝而成的新型建築形式。現階段裝配式建築主要包括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現代木結構三大結構體系。從2016年住建部推行的119個裝配式建築示範項目來看,混凝土結構占比最大達46%,鋼結構其次為35%。

作為建築工業化的解決方案,這種建設方式的革新探索,甚至可以追溯至1950年代。從彼時提出的建築行業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施工機械化,到1999年的住宅產業現代化,到2010年的建築產業現代化,再到2016年的裝配式建築,中國探索建築行業革新的方式才真正全面布局。

近年來連續出臺推廣綠色建築和裝配式建築的相關政策,制定行業準則,定下建設目標。全國劃分為“重點推進、積極推進、鼓勵推進”三類地區有重點地“自上而下”逐步推進,至2020年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的比例分別須達20%/15%/10%。

在2018年全國建築鋼結構行業大會上,多位鋼構行業專家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環保現實需求、國家政策引導等層面來看,裝配式建築是未來建築行業的發展方向,隨著各地出臺裝配式建築細則和時間表,整個市場已迎來“風口”。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推動,鋼結構市場需求將會進一步擴大。而杭蕭鋼構集團董秘陳瑞也曾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鋼鐵行業和鋼結構兩者關系可以用‘一拍即合’來形容。鋼結構建築擁有鋼材回收率高達90%的優勢,一旦能大量建造,鋼結構建築將成為‘鋼材儲存倉庫’。因此作為綠色建築,特別是作為新型建築工業化代表的鋼結構取得了長足發展。 ”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深度分析報告》預計,按上述方案對“2020年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面積比例達15%以上”的要求測算,2020年裝配式建築面積有望超過80000萬平方米,以每平米2500元測算,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

裝配式建築市場前景隨著房企巨頭的紛紛卡位而愈發明晰,巨大資金投入又打開了裝配式建築的市場空間。碧桂園、萬科以及綠地等房地產行業巨頭已經憑借各自的建造工藝,在這個巨大的機會前搶奪座次。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上遊鋼鐵企業與下遊鋼結構生產企業在產需層面的錯配掣肘了鋼結構行業的快速發展。某位鋼結構企業廠商向記者直言:“現在許多鋼鐵企業生產的鋼鐵型材有很多情況下是無法滿足用鋼企業需求的”。

一些鋼鐵企業人士表示,目前鋼鐵行業剛剛回暖,大多數鋼鐵企業並不是不願意更貼近下遊用戶的實際需求,只是動輒數十億的生產線改造成本讓很多鋼鐵企業望而卻步。

正因如此,鋼構企業還尚未突破利潤的天花板。精工鋼構總裁裘建華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大多數的鋼構行業企業利潤非常微薄。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除了杭蕭鋼構(600477.SH)等少數幾家企業之外,大多數鋼構企業凈利潤並不理想。其中精工鋼構(600496.SH)2018一季報的凈利率僅為1.19%,凈資產收益率(加權)只有0.64%。富煌鋼構(002743.SZ)一季度的凈利率也維持在1.54%這樣的微利狀態。

不過,目前鋼結構行業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正在隨著政策的大力推動而開始得到解決。2016年《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目標及任務,相關跟進政策也密集出臺,住建部正式發布的裝配式建築三套國家標準開始實施。方正證券認為,從競爭結構來看,行業內企業的經營效率分化效應已經開始顯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5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