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與財政部誰計錯數?
1 :
GS(14)@2017-05-28 10:23:38【明報專訊】穆迪上周三宣布下調中國主權評級,立即招致國家財政部反駁。財政部指穆迪誇大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甚至對中國法律制度規定缺乏必要的了解。
具諷刺意義的是,內地債市幾乎波瀾不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公布的資料顯示,5年期國債收益率25日繼續回落至3.65厘,低於此前連續三個交易日的水平。穆迪公布下調評級結果之後,除了3月期國債收益率由3.25厘上升至3.27厘,其他短期以及中長期國債收益率均告下跌。
專家﹕穆迪「做空」索「保護費」
需要說明的是,內地絕大多數國債承銷團成員尤其是記帳式國債承銷團甲類成員、做市商市場成員,都是國有金融機構。接近官方的內地專家稱,穆迪對華出「做空報告」,只不過是想索取「保護費」、招攬生意。
無論穆迪評級有無實質影響,它作出判斷的邏輯清晰: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國家財力受損。加之,企業尤其是實體經濟盈利欠佳,中國刺激經濟增長所需投資,將依賴債務增加。這對槓桿率高企的實體經濟而言,只會雪上加霜。
中央着手清理地方債
國家財政部作出反駁的理據正好與穆迪相反:內地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加之,地方政府舉債受到嚴格控制,內地債務風險指標不會發生大的變化。至於國有企業及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舉債,屬於企業行為,根據現行法律,中央以及各級地方政府毋須兜底。
金融海嘯之後,為刺激經濟增長,各地紛紛舉債,的確形成了一定數量的地方政府債務。但近幾年,中央已着手處理,逐步把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成債券。同時,嚴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舉債,將權力收歸中央,嚴令地方政府舉債不得突破中央批准的限額。早在穆迪報告之前,中央已把政府債務與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企業債務以及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之間,進行了切割。
穆迪與財政部各執一詞。孰是孰非,關鍵不在過去的數據,而是內地未來的經濟前景,即內地今後的經濟表現以及供給側結構改革是否成功。今年1至3月,內地財政收入增幅罕見地高達14.1%,但到了4月份,疲態再現、增速下調至7.8%。
稅收主要來自企業 波幅大
目前內地現行稅制,稅收以包括增值稅在內的間接稅、而非以所得稅等直接稅為主,稅收主要來自企業而非居民個人。這一特點決定了稅收收入與經濟增速之間的關係:經濟增長愈快,稅收增長得更快(經濟擴張期,企業通常以高於GDP的速度投資,加之通脹因素,進而拉動增值稅等間接稅稅收更快增長);反之,經濟下行期,稅收下滑幅度也會更大。
以往內地經濟增長一成時,財政收入增速往往高達兩成。如今,經濟增速下滑,財政收入增速下降得更快。去年,內地GDP增長6.7%,財政收入僅僅增長4.5%。今後,如果內地經濟增速繼續回落,加之減稅降費減少財政收入、開支有增無減,內地負債率必然上升。反之,負債率則下降,中國信用指標回升,穆迪就會失算。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19&issue=20170528
財政部罕有在港發美元債
1 :
GS(14)@2017-06-16 01:31:08【本報訊】中國財政部宣佈,今年將在港發行140億元人幣國債,以及20億美元(約值138億元人幣)主權債券,為少有在港發行美元債券。
投資者對人幣欠信心
人幣國債將分兩次發行,上、下半年各發行70億元;20億美元主權債券將於下半年發行,相關債券的具體發行安排,將在發行前公佈。事實上,以往財政部每年在港發行國債,均是以人幣計價,以去年為例,280億元均為人幣,罕有會以美元計價。富邦香港資產負債管理及交易部主管張宇翹解釋,不少境外投資者對財政部有信心,對人幣滙率卻欠缺。若今年只發行人幣債,只會吸引本身有人幣收入、資產、看好人幣滙率投資者,而發行財政部美元債,則有助擴大投資者光譜。有不願具名的銀行家指出,財政部發美元債不尋常,尤其是近年積極推行人幣國際化,增發境外債券,以爭取話語權,但現實是人幣滙率貶值多年,海外市場萎縮近半,若果持續將對中國不利,財政部或希望重新起步,先讓外國投資者認識中國,對未來開辦債券通亦有幫助。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14/20055370
國家財政部港發20億美元債
1 :
GS(14)@2017-10-15 15:17:23【明報專訊】國家財政部昨宣布,將於近日在香港發行20億元美元主權債券,其中5年期為10億美元,10年期為10億美元,具體發行時間將於發行前公布。該批美元主權債券發行後,將於聯交所掛牌上市交易。
分析﹕反映進入國際市場決心
今次是中國自2004年以來首次發行美元債券,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表示,債券目標在本月內盡快發行,財政部昨日已經在北京與包銷銀行討論銷售計劃。早前有消息表示,債券或以同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加0.5個百分點水平定價。
中國今年被兩間評級機構降低主權評級,國債的強勁需求可以顯示中國政府的信心。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資本市場高級策略師羅卓夫(Geoff Lewis)認為,是次發行的美元國債肯定「渴市」,並認為中國是借此顯示進入國際金融市場決心,擔當與其經濟規模相當的角色。
陳茂波﹕鞏固港國際金融中心
此外有分析認為,中國為世界第三大債券市場,並無必要境外發行債券,不過國債可為國企發債提供新的定價標準,成功的債券發行有助減低貸成本,並增強以後的債券銷售。
財政司長陳茂波表示,財政部在港發行美元國債,反映中央政府對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支持,有助香港債券市場發展。現時任何人就中央政府在港發行人民幣國債所收取的利息或利潤,目前均獲豁免利得稅,政府會研究擴大豁免範圍,涵蓋中央政府在港發行、包括美元的非人民幣國債。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59&issue=20171012
財政部再來港發美元債
1 :
GS(14)@2017-10-15 18:21:25【本報訊】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財政部將在港發行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主權債,包括5及10年年期,各部份發行額為10億美元。《彭博》引述消息謂,財政部正在北京跟有興趣參與承銷的安排行,討論發債細則,預計有關債務在本月內正式發行。此乃財政部繼2004年後,再度來港發行美元債,對上一次是2004年10月,當時財政部分別發行5及10年期的美元與歐元債,集資額合計約17億美元。由於中國政府並無需要在離岸市場集資,故市場相信,財政部是次發債,目的是透過本身舉債反映息率成本,從而為國企發債設立息率基準指標。
人幣離岸價受壓
另外,人民幣中間價昨日雖連續第2日上升,報每美元兌6.5841人幣(大升432點子),但匯率隨後走軟,4時半在岸價收報6.5887,微跌26點子,傍晚7時45分,離岸價報6.5830,跌156點子,每百港元兌84.3人幣。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說,人幣微貶,可能與聯儲局會議紀錄公佈前,市場看好美匯有關;港匯昨亦稍為轉弱10多點子,傍晚報每美元兌7.8058港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2/20179990
美國財政部:中國減少人幣無序貶值
1 :
GS(14)@2017-10-22 15:43:00【明報專訊】美國財政部發表半年一度的貨幣操控報告,沒有發現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貿易伙伴操控貨幣匯率。報告指,中國近期干預市場的行動,收緊資本管制,增強控制人民幣每日中間價,有助減少人民幣「無序的(disorderly)」貶值,以及對中國、美國及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此外,中國經常帳的盈餘,已由2007年的佔GDP的10%,減少至2017年上半年的1.4%。
關注對美貿盈減速緩慢
美國財政部依然關注中國在雙邊貿易中盈餘的減少進度緩慢,中國向美國貨品和貨易開放更多市場、政府減少干預、增強市場角色,有助平衡中美貿易,以及美國公司和工人帶來更多機會。財政部亦高度關注中國需提高匯率透明度,和儲備管理運用和目標。
中國持美國債 連升7個月
另外,美國財政部昨公布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reasury International Capital),8月份中國持有美國國債1.2萬億美元,按月上升345億美元,連續第七個月上升(見圖),持有量為一年以來最高。第二位的日本8月份減持美國國債114億美元,至1.1萬億美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89&issue=20171019
財政部發債不取評級疑報復標普穆迪 息率影響微
1 :
GS(14)@2017-10-22 17:46:58【本報訊】今年兩大評級機構先後降中國主權評級,疑似惹來中國財政部報復。彭博昨日引述消息指,中國財政部來港發行的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債券,將不會尋求評級,分析相信部份機構或因非投資級別而未能投資,但由於中國具財政實力,對息率影響大約只有10點子。記者:周家誠
一般企業或機構發債券前,承銷銀行都會呼籲先向評級機構付費獲取評級,以便投資者知悉信貸風險,並根據級別去判斷息率水平;如果未有獲取評級,則屬於非投資級別(non-investment grade),部份投資者未能參與,息率正常會較具評級的高。
擬列作非投資級別
彭博引述消息指,中國財政部將發行兩批分別5年期及10年期美元債券,並會於本月26日定價,不過罕有地不尋求任何評級。報道引述一名機構投資者指出,雖然不拿取評級較為少見,但所有投資者均相信中國實際有良好投資評級,相信美元需求仍熾熱。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認為,今次事件與早前評級機構相繼下調中國主權評級有關,財政部或希望藉此測試在未有評級下,對美元債銷售的影響。他估計10年期債券息率將較美國10年期國債高50點子,而實際影響則是約10點子。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是次反映中國財政部不認同早前評級機構舉動,不過現時基金會參考中國整體信貸狀況,例如外匯儲備等才作投資決定,故此實際影響不大。他又以大型債券基金PIMCO為例,亦是參考內部信貸模型多於評級機構意見。
溫傑又指出,機構投資者投資前,本身應有投資授權,例如小部份百分比可以投資於非投資級別債券,故此較為靈活。不過野村信貸分析師指,小部份機構未能投資尚未評級的債券,但由於是次美元債發行量細,暫時不足為懼;又相信債價在發行後,因為評級未能上調或下調而減少波動。上月評級機構標普將中國信貸評級由AA-降至A+級,5月另一間評級機構穆迪將中國信貸評級由Aa3降至A1級,分別針對信貸急增及經濟下行所帶來的風險。不過兩間機構同遭財政部駁斥指評估方法不當,是其他國家對於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的誤讀。就今次中國財政部舉動,穆迪及標普在截稿前未有回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9/20187661
財政部發行美元債 「融資非首要目的」
1 :
GS(14)@2017-10-29 22:51:29【明報專訊】中國自2004年後首次向國際投資者發行主權外幣債券,然而規模只有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財政部昨日表示,在經濟持續增長、外匯充足的情况下,中國沒有強烈的融資需求,故於是次發債,融資並非首要考慮,所以發行規模不大,主要目的是形成良好示範,豐富國債收益率曲線。
2004年後首次 規模20億美元
這次中國財政部將發行兩批分別5年期及10年期美元債券,並會於明天(26日)定價。現時中國5年期及10年期國債息率相當接近,昨日分別為3.74厘及3.73厘。
財政部指出,此次發債有利建立中國外幣債券定價基準,完善主權外幣債券的收益率曲線。通過二級市場交易,可以豐富具有市場基礎的國債收益率曲線,綜合反映主權信用的定價水平,為中資企業在國際市場融資提供重要的定價參考,提高定價效率,另一方面亦有助改善政府債務結構。截至去年底,中國中央政府的外債餘額為181億美元,佔整體國債餘額僅1.06%,且其中85%為在離岸市場發行的人民幣國債。因此,適量發行外幣債券,可讓中國的主權債結構更加均衡。
豐富收益曲線 助反映主權信用定價
近日有消息指出,這批美元債將不會尋求評級。財政部昨日表示,國際評級機構在評級方法上的局限性,已經備受投資者的質疑,而且一些國際評級機構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路徑、增長模式及體制特點認識有限,並誤讀中國經濟基本面和發展潛力。
批不可靠 不會尋求國際評級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報6.6268,貶值63點子(1元等如1萬點子),人民幣靠穩,在岸及離岸價均徘徊在6.63水平左右。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圖)稱,目前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有利時機,主要因目前人民幣已穩中有升,外匯儲備也已連續8個月增加,足以滿足中國的預防性需求,隨着未來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提高,中國所需要的外匯儲備將進一步下降。另外,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度不斷提高,為境外人民幣提供了回流的渠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95&issue=20171025
財政部美元債 反應遠超預期
1 :
GS(14)@2017-10-29 23:19:09【明報專訊】中國13年來首次發行的美元國債昨晚定價,據市場消息,這批20億美元國債獲超額認購逾20倍,主要為中資機構。因此,定價較初始價格指引大幅收窄,場外暗盤市場(Grey Market)的叫價甚至比美債息更低。
超購逾20倍 中資機構為主
是次中國財政部分別發行5年期及10年期國債,各10億美元。據了解,5年期定價為T加15點子(1厘等如100點子),10年期定價為T加25點子,分別較同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高15點子及25點子。昨晚美國5年期及10年期國債孳息率分別約2.04厘及2.42厘。
兩批國債的定價都較其初始價格指引低,投行一般會根據發行人的評級給出初始價格指引。由於財政部今次沒有尋求評級,故昨早投行給出的初始價格指引,5年期是T加30至40點子,而10年期是T加40至50點子。由於認購反應踴躍,故定價的孳息較初始價格大幅收窄。據悉,暗盤市場叫價甚至達到T減19點子,即比美債息還要低。
預期逆回購 內地10年債息回落
另外,內地國債息率昨亦回落,雖然10年期國債息昨早曾升至3.81厘,其後回落至3.79厘,主要因路透報道人行昨對兩個月期逆回購詢量,市場憧憬今日有望進行歷來首次兩個月期逆回購操作。此前,人行的逆回購期限一般為7天、14天或28天。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76&issue=20171027
財政部本月底在港發70億國債
1 :
GS(14)@2017-11-26 14:50:29【明報專訊】財政部昨日宣布,今年第二次在香港發行的國債將於11月27日當周發行,金額70億元(人民幣‧下同)。是次發行的人民幣國債,將通過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向機構投資者、國外中央銀行、地區貨幣管理當局發行,具體期限結構和發行時間將於發行前公布。人民幣國債發行後,將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交易。
港交所掛牌買賣
國務院批准,今年財政部在香港發債140億元,其中首批70億元的債券,已於6月22日發行,該批債券分為3年期50億元,平均接納息率為3.93厘,債券面息率為3.99厘,超額認購2.8倍。
以及5年期20億元債券為,平均接納息率為3.5厘,債券面息率為4.1厘,超額認購2.38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10&issue=20171123
中國財政部:房產稅將符合國情
1 :
GS(14)@2018-03-12 02:03:41【明報專訊】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在昨日的財政部記者會上,副部長史耀斌表示,目前大多數國家都實行房地產稅制度,基本有4個共通點,一是所有的工商業住房和個人住房都會按照評估值來徵稅;二是會有一些稅收優惠或扣稅標準;三是屬於地方稅,收入歸地方政府;四是需要建立完備的稅收徵管模式,才能夠使房地產稅徵得到、徵得公平。
史耀斌稱,中國幾年前也進行過房地產稅試點,積累了一些經驗。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財政部及有關方面正趕緊起草房地產稅草案,總體思路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亦會參考國際上一些共通點,再按照中國國情,合理設計房地產稅制度,例如合併整合相關稅種、合理降低房地產在建設交易環節的一些稅費負擔等。
部長肖捷:積極財政政策取向沒變
對於今年財政赤字率比去年下降0.4個百分點至2.6%,部長肖捷特別強調,積極財政政策取向沒有變。
肖捷指,今年預算財政赤字規模2.3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和去年預算赤字規模持平,赤字率下降,與中國經濟穩中向好、財政狀况不斷改善相脗合。同時,赤字率下降也將為中國經濟長遠發展和實施有效的宏觀調控留下更大空間。
負債對GDP比率 低於國際警戒線
肖捷更刻意舉起手上的財政預算報告表示,看一個國家的財政政策是不是積極,還要看到財政政策在實施過程中是否能夠積極有效,是不是有利於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另外,肖捷亦表示,截至去年末,中國政府負債對GDP比率是36.2%,比2016年的36.7%有所下降,且低於國際通用的60%警戒線,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政府債務風險水平與2017年相比,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2018兩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48&issue=2018030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