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东航利润预增超249倍 航企上半年靠啥赚翻了?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6395.html


今年上半年,国内航空公司赚翻了!半年就赚到了超过去年全年的钱,利润创历史新高。

这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民航局获得的最新信息。今年上半年,受益于油价成本的下降和供需尤其是国际航线的改善,航空公司大多赚得盆盈钵满,去年同期的业绩还是“一片惨淡”。

而进入7月的航空传统旺季,国内需求和票价水平也有望改善,16日收盘,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均报涨停。

低油价和低基数的贡献

航空公司上半年翻身过上了好日子,从已经公布半年报业绩预告的航企上市公司就可以略见一二。16日,东方航空(600115.SH)和吉祥航空 (603885.SH)分别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其中吉祥航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比上年同期增加130%~170%。东方航空上半年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预计达到35亿元到3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4900%到26329%。

在此之前,南方航空(600029.SH)已经率先公布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4亿元到36亿元,而去年同期则净亏10亿元。

燃油成本的下跌,是航空公司上半年取得好成绩的最重要的贡献因素,目前,燃油成本也是航空公司成本支出的最大部分。

今年上半年,布油价格平均为59.4美元/桶,同比降低45.5%,一位航空公司市场部人士对记者分析,一般燃油成本下降一个百分点,对利润的影响增加10~20个百分点。比如国内航线网络最大的南航,上半年因燃料价格下跌而节省燃料的成本达到65亿元左右。

此外,去年的各项不利于航空公司的因素叠加带来的利润低基数,也使航空公司今年的成绩单显得更加好看。

去年的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近4%所造成的汇兑损失,对美元负债高企的航空公司的业绩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比如南航2014年上半年的汇兑损失就达到10.52亿元,而2013年同期却是汇兑收益14.35亿元。

而根据记者从民航局获得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有波动,但整体带来的汇兑损失只有3亿元,而去年同期则是汇兑损失21亿元。

旺季有望改善供需

不过,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从供需层面来看,目前的票价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没有改善多少,这从每个月的经营数据中收入的增幅小于客运需求的增幅也可以看出。

记者获得的民航局最新6月份统计数据就显示,6月份的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1%,而收入增长只有4%,不过客座率达到了81.8%,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需求比较红火,但票价水平并不高,当然也与燃油成本低,机票有降价空间有一定关系。”上述人士指出,而进入7月的三季度是传统的航空旺季,供需和票价水平都有望改善。

目前,多家航空公司开始摩拳擦掌在旺季大干一场。比如东航就预计在7~8月两月的暑运旺季,运行航班超过12.2万班次,同比新增约1.3万余航班,增长超过10%。增加的运力主要投入到东南亚、日韩,加密欧美等国际远程航线,以及加大西北、东北以及高原地区运力投入。

申万宏源的分析师吴一凡更是预计,三季度南航将实现归属净利51.02亿元,同比增长124%,东航及国航分别实现归属净利47.43亿及48.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及82%。

而多家航空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国际航线需求大幅增长,这与日元、欧元对人民币贬值,以及多国签证放宽带来的出境游火爆有关。为此,多家航空公司纷纷加大了国际航线运力的投入,加密现有航线的同时更是加紧开辟新的国际航线。

就在不久前,海南航空开通了多条到美国的国际航线,南方航空也使用空客巨无霸A380开飞北京到阿姆斯特丹航线,厦门航空则将于月底首次开通厦门到阿姆斯特丹的国际长航线,而东方航空也向民航局提出申请,计划于今年10月开通上海到芝加哥的新航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58

銀行利潤被擠壓?NO!中國四大銀行躋身全球十大最賺錢公司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9206.html

銀行利潤被擠壓?NO!中國四大銀行躋身全球十大最賺錢公司

一財網 薛皎 2015-07-23 15:26:00

“宇宙行”——中國工商銀行以447.6億美元的利潤力壓蘋果公司(APPLE),成為今年世界500強中利潤最高的公司,而建行、農行和中行則分列第三、五、六位,全部躋身前十。

北京時間7月22日晚間,美國《財富》雜誌發布了今年的世界500強公司名單,位列前三的分別為沃爾瑪、中石化和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四大行中排名最前的中國工商銀行,位列第18位,較上一年前進8位。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以及中國銀行均位於榜單前50位。然而, 如果按利潤將所有500強上榜公司從高到低排列,四大行的威力才得到真正的凸顯。

“宇宙行”全球最賺錢公司

“宇宙行”——中國工商銀行以447.6億美元的利潤力壓蘋果公司(APPLE),成為今年世界500強中利潤最高的公司,而建行、農行和中行則分列第三、五、六位,全部躋身前十。

雖然在500強總排行中,工行1631.7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並不十分突出,不及位列第15位蘋果公司的1827.9億美元,更被排名第一的沃爾瑪4856.5億美元收入遠遠甩在身後,然而工行超高的利潤讓其他所有上榜企業都難以企及。

此外,建行、農行和中行的利潤分別為369.77億美元、291.26億美元以及275.25億美元。

《財富》雜誌對於企業利潤的核算方法進行註解稱,所有利潤均為稅後利潤,並扣除損益表上的非正常賒銷或非正常費用、會計準則變動累積影響數、非控股股東(即少數股東)權益,但未扣除優先分紅。此外,由於稅基不具有可比性,本表只列出股份合作公司和合夥企業的利潤,而不將之與其他上榜公司的利潤比較。互助保險公司的利潤依據法定會計準則計算。非美國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均按各公司財務年度的平均匯率轉換成美元(除註明外,財務年度截止日均為2014年12月31日)。

包括四大行在內,在全球最賺錢50公司中,共有13家中國企業上榜,排名從高到低分別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石油、國家開發銀行、交通銀行、中國移動、國家電網、招商銀行、和記黃埔、中海油、臺積電,過半都屬於銀行業。

按國別和行業來看利潤排行,最賺錢的中國公司工商銀行,屬於金融業;最賺錢的美國公司是蘋果公司,屬於IT業;最賺錢的韓國公司是三星電子,屬於IT和制造業;最賺錢的日本公司是豐田汽車,屬於制造業;最賺錢的瑞士公司是雀巢公司,屬於快消業;最賺錢的荷蘭公司是殼牌石油,屬於能源行業;最賺錢的德國公司是大眾公司,屬於制造業。

106家中國公司進駐世界500強

今年,世界500強的入圍門檻提高至237.2億美元;總收入達31.2萬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了0.49%;但總利潤比去年減少了14.76%,為1.67萬億美元。

在世界500強榜單前十位中有3家中國企業,與上年度持平,其中中石化排名上升一位至第2位,中石油和國家電網仍位列第4位和第7位。此外,美國公司占2家,荷蘭、英國、德國、日本、瑞士公司各1家。

值得註意的是,中國上榜公司數量繼續增長,達到106家,比上年增加6家,上榜企業數量穩居世界第二,美國上榜公司數量和去年持平,仍然為128家。中美世界500強上榜公司的數量差距繼續縮小。

排名上升最快的中國企業是中糧集團,由去年的第401位上升至今年的272位;其次是招商銀行,排名由第350位上升至235位。在上榜企業中,有5家內地企業首次躋身世界500強,分別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中國光大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保利集團、海航集團;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分別有3家和1家新上榜企業。

《財富》雜誌對於中石化評價稱“中石化依舊是亞洲最大的煉油企業,也是中國國有企業中的佼佼者。但在2014年,油價下跌使中石化的利潤減少了30%,海外投資失敗和針對公司高管的反腐敗行動使得以往戰無不勝的中石化顯露敗績。去年是自金融危機以來,中石化財務業績最差的一年。在反腐風暴中,一些高管退出了公眾視線,這也削弱了該石油巨頭在國內的影響力。”

《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權威的榜單,被譽為“終極榜單”,由《財富》雜誌每年發布一次。

編輯:於艦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30

中國iPhone需求助長蘋果利潤 緣何股價反而暴跌8%?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8272.html

中國iPhone需求助長蘋果利潤 緣何股價反而暴跌8%?

一財網 周艾琳 2015-07-22 09:05:00

Apple Watch原本是被寄予厚望的新增長點,然而現在看來已經落空。對於一家創新企業而言,沒有新的增長點而只是吃老本,極其容易打擊投資者信心。

諷刺的一幕發生在原本開局亮眼的美股財報季——蘋果利潤超出預期,中國的巨量iPhone需求功不可沒。然而,其股價卻被業內調侃為在盤後交易時段“三分鐘蒸發掉1.5個小米”。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在截至6月27日的第三財季,蘋果公司凈利潤上升至106.8億美元(或每股1.85美元),超於預期,同時高於去年同期的77.5億美元,收入為496.1億美元,同比上漲32.5%,超出預期。此外,蘋果公司預計第四財季收入為490億美元至510億美元,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511.3億美元。

(蘋果三季度在中國的銷售額僅次於美國)

收盤後,大概率由於第四季財測不及預期,股價盤後急跌8%,常規交易時段,蘋果股價下挫1%,報130.75美元,令Nasdaq指數承壓。此外,同期發布財報的微軟股價也遭3.5%的大跌,雅虎盤後公布季報後也大跌1.8%。今日App Store、Apple Music、iTunes Store等多項服務宕機超過三個小時。

(股價盤後急跌8%,常規交易時段,蘋果股價下挫1%,報130.75美元)

中國市場對蘋果業績增長作出巨大貢獻。iPhone銷售占到蘋果總收入的59%,其中,中國市場更是為iPhone的消費主力軍。蘋果公司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12%,至132.2億美元。其中,iPhone銷量增長87%。中國有望超越美國,成為蘋果公司的第一大市場。

然而,中國巨量需求似乎對蘋果股價回天乏術。一美股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Apple Watch原本是被寄予厚望的新增長點,然而現在看來已經落空。對於一家創新企業而言,沒有新的增長點而只是吃老本(iPhone銷售),極其容易打擊投資者信心。此外,業界對於蘋果下半年預期不佳,這也造成股價盤後重挫。”

英國《金融時報》也評論稱,自蘋果發售iWatch以來,業界和消費者大都對該產品持平淡甚至負面的評價。雖然蘋果並沒有對外公布其手表業務的上半年銷售額,但業內人士均對其達到目標銷售額的可能表示懷疑。蘋果的這一次可穿戴式智能設備的嘗試,未來的發展到底如何?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不論前景如何,不可否認的是,此次蘋果股價暴跌實在出乎了眾多分析師預料。在二季度公布財報後,蘋果股價就反應平平,但當時蘋果股價在過去12個月中的漲幅已高達近40%。根據Factset表示,分析師此前對該公司無比樂觀,多數分析師給了蘋果買入評級。在包含了40名分析師的調查中,後12個月的蘋果股價目標位被定在每股147.62美元,這較之上周五收盤價的129.62美元整整高出了14%。

由於iPhone6和iPhone6 Plus 大受歡迎,中國需求尤其龐大,中國在今年上半年一舉超越美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iPhone市場,這也支撐了蘋果業績。然而,業界普遍擔憂,智能手機行業的增速會在今年下半年放緩。中國需求放緩也在擔憂之列,一旦市場需求飽和或經濟增速放緩,這都可能打擊消費支出。5月時,IDC下調了其對於全球智能手機增長的預測,預計2015年增速為11.5%,2014年時這一數字高達28%。本月初,德意誌銀行分析師Sherri Scribner預計,iPhone6今年下半年的銷售量將放緩,蘋果的表現將在2016年弱於行智能手機業平均水平。

編輯:於艦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51

三星二季度運營利潤再下滑 中國市占率或僅10%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2846.html

三星二季度運營利潤再下滑 中國市占率或僅10%

一財網 吳豐恒 2015-07-30 21:54:00

“三星手機下滑的最大原因就是競爭對手起來了。”艾媒咨詢CEO張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高端產品線,三星的市場份額被蘋果搬家,而在中低端,風頭正勁的華為也搶去其不少份額。

智能手機業務繼續拖累業績,不過三星電子似乎還無力阻止其繼續下滑。7月30日,三星公布了第二季度業績,運營利潤同比下降4%。

芯片業務已成為三星電子利潤的最大貢獻者,從2014年同期的1.86萬億韓元增至目前的3.4萬億韓元,超過移動業務的2.76萬億韓元。芯片業務利潤的增長部分抵消了其移動業務的下滑。

移動業務曾是三星的現金奶牛,不過,相對於2014年同期的4.42萬億韓元運營利潤,其降幅高達37.6%。在蘋果和中國廠商的包抄下,三星手機的利潤已連續多個季度下降。

份額下降

目前,三星手機出貨量仍居全球第一。不過,其地位正受到挑戰。

市場研究機構IDC最新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3.372億部,同比2014年增長11.6%。不過在全球出貨量排名前五的手機品牌中,三星是唯一一家出貨量下降的公司。

數據顯示,三星第二季度出貨量7320萬部,同比下降2.3%。蘋果出貨量4750萬部,再創歷史新高。現在,蘋果的全球市場份額已達到14.1%,比三星21.7%僅低不到8個百分點。全球份額排名第三的華為也增長強勁。

在中國市場,三星曾經雄踞榜首,市場占有率高達30%,不過據國內機構賽諾的統計,三星的市場占有率目前僅在10%左右。

“三星沒有太多新的產品,至今作為銷售主打的仍是A3、A5。A8銷售尚可。”一位國內渠道商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三星表示,GalaxyS6Edge供貨不足是第二季度運營利潤下降的原因。GalaxyS6、GalaxyS6Edge是三星2015年新推出的旗艦機,目的是在高端市場對標蘋果iPhone6。S6Edge的曲面屏本是一項創新,不過傳出供貨不足。

“前期的貨源並不穩定。”上述人士也向記者表示,現在,市場對S6Edge已失去過去的關註度。在該渠道商,S6、S6Edge的銷量大約是iPhone的60%~70%。

“三星手機下滑的最大原因就是競爭對手起來了。”艾媒咨詢CEO張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高端產品線,三星的市場份額被蘋果搬家,而在中低端,風頭正勁的華為也搶去其不少份額。

過去幾個月,崛起的中國手機廠商收縮了產品線,不僅在低端將價格做到極限,也加劇了中高端的競爭。

三星衰落?

面對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下滑,三星通過提升芯片業務部分抵消了其業績負面影響。

三星在手機芯片領域投入了巨額資金,正在逐步獲得回報。旗艦機型上,三星采用自主生產的芯片,這減少了高通的訂單,不過卻提升了三星電子的業績。從1.86萬億韓元到3.4萬億韓元,三星電子二季度芯片業務利潤增長了82.8%,已取代移動業務成為最大的利潤來源。

“營業利潤連續下滑,三星是不是要像諾基亞一樣了。我不是這樣看,三星立足的根本尚沒有動搖。”張毅說。

近年來,手機硬件的繼續提升面臨創新瓶頸,差異化漸失。在成熟的硬件產業鏈基礎上,部分不具備研發能力的企業乃至個人都可以生產手機,通過激烈價格戰,在同質化競爭中分走部分蛋糕。

通信技術正在基礎領域快速向前演進,研發能力仍是長跑取勝的關鍵。

因為競爭對手快速崛起,市場競爭受挫,三星看似正在步諾基亞後塵。不過張毅認為,三星的全產業鏈布局、重視研發、快速規模化制造優勢,作為其企業核心競爭力尚未動搖,“三星會不會衰落,不能現在就下判斷”。

對於接下來的第三季度業績,三星表示依舊會遇到較大挑戰。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17

上半年央企實現利潤6428.4億元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902

(新華社/圖)

7月28日,國資委發布公告,今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1萬億元,同比減少22.8%;實現利潤6428.4億元,同比大跌28.1%;上繳稅費10265.9億元,同比下降30.2%。

建立PPP項目庫

“受兩方面積極因素影響,目前央企經濟正在企穩。”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國有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陳少強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

一是受益於國家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大力推進PPP模式,由於央企管理比較規範,並且信譽度較高,在能源、交通等領域具有優勢,因此,PPP項目大規模推動以及落地將成為央企新的擴張機會。

PPP,是指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今年上半年率先建立了國家部委層面的PPP項目庫,發布1043個項目,總投資19700億元,同時,國家發改委還聯合國家開發銀行出臺了《關於推進開放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有關工作的通知》,以此推動PPP項目落地。

二是央企正在不斷加強內部控制、降低運營成本等層面改革力度,有利於壓低成本,提升利潤空間。

為化解虧損問題,早前國資委先後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增收節支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關於中央企業開展虧損企業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央企央企精益管理控成本、壓縮開支降費用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使虧損企業虧損額減少50%,虧損面顯著下降。

此外,今年初針對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方案已經正式落地。據《經濟參考報》消息,根據改革方案要求,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的薪酬目前由基本年薪和績效年薪兩部分構成,調整為由基本年薪、績效年薪、任期激勵收入三部分構成。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央企高管薪酬信息公開制度的建立,公開化和透明化對於防止央企高管職務腐敗,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增強國有企業競爭力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效益下滑勢頭得到遏制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央企資產總額達40.1萬億元,所有者權益15萬億元。央企經濟運行呈四個特點:

一是整體效益逐月向好。二季度當季同比增利257.5億元,5、6月當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5.9%和6%,年初效益下滑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多數企業效益穩步增長。上半年,全部中央企業中,盈利企業占到90.9%,同比增利企業占到63.6%,增利幅度超過10%的企業占到51.8%,電力、化工、航空、水運、機械裝備、建築、電子、醫藥、旅遊、信息服務等行業企業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三是運營成本逐步下降。上半年,中央企業營業成本同比下降8.9%,銷售費用下降8.9%,企業面臨的成本上漲壓力得到緩解。

四是運營質量持續改善。上半年,中央企業營業利潤率較一季度提高0.8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較一季度提高1個百分點。6月末,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末下降0.2個百分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56

聯想控股上半年凈利潤倍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8569.html

聯想控股上半年凈利潤倍增

一財網 羅琦 2015-08-28 09:12:00

在香港上市2個月以後,聯想控股(03396.HK)8月27日遞上了上市以來的首份成績單,由於上半年股市形勢大好,公司旗下兩家基金在市場相對好的時候退出了部分項目,令公司業績大好。

截至2015年6月30日,聯想控股的收入同比上升13%,至1421億元,凈利潤為51.16億元,同比上升101%,權益持有人應占凈利潤為40.15億元,同比增加2.09倍。

聯想控股總裁朱立南稱,聯想控股上半年整體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一方面是依托多元化布局和豐富的企業資源,戰略投資業務的投資組合價值正逐步釋放,利潤不斷增長,另一方面,是憑借對中國經濟的深刻洞察,公司充分把握資本市場的有利形勢,財務投資業務的利潤貢獻得以提高。

退出部分財務投資收益高

實際上,受上半年股市暢旺的影響,聯想控股今年上半年的財務投資也很受益,為公司的整體利潤貢獻了很大的力量。今年上半年,財務投資板塊為聯想控股貢獻利潤21.51億元,占整體利潤比例42%。

2015年上半年,內地及香港的股市升勢迅猛,但隨之出現了大幅度的調整。不過聯想控股投資的大部分基金,包括君聯資本和弘毅投資,選擇在上半年較好的時間退出了一部分投資,實現了可觀的回報。

根據聯想控股半年報,君聯資本全部或部分退出項目13個,弘毅投資全部或部分退出項目12個,使得兩家基金為聯想控股貢獻退出投資收益合計約23.87億元。

不過,這兩家基金仍舊持有很多已上市項目,一旦股市波動,還是會受到一定影響。截至2015年6月30日,君聯資本已上市項目的公開市場價值占其投資總價值的比例超過20%,弘毅投資已上市項目的公開市場價值占其投資總價值的比例超過55%。

此外,專註於TMT及醫療健康領域的種子期投資聯想之星截至上半年已經投資了103個項目,投資總額達到5.67億元,而自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共有12個項目完成後續融資,融資總額為3.42億元。

公司在年報中稱,未來聯想控股將持續通過主動系統布局和積極動態管理,堅持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雙輪驅動的模式,推動業務之間的有效聯動與資源共享。

IT利潤貢獻減少

在聯想控股的戰略投資中,收入占比較大的IT板塊卻表現並不如意,受宏觀經濟情況、匯率波動及Windows 10發布前較弱的需求等因素影響,全球個人計算機市場繼續下跌,不過公司第二季度全球個人計算機銷量表現領先市場,市場份額上升至20.6%的歷史新高。而智能手機部分則受到國內市場競爭激烈的影響,令聯想集團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同比下跌0.5個百分點至4.7%。

公司半年報顯示,IT板塊的收入同比上升11%至1351.5億元,主要為聯想集團整合System X和摩托羅拉業務帶來的收入增加,IT板塊凈利潤則同比下降45%至12.92億元,主要為聯想集團移動業務受中國智能手機和摩托羅拉業務表現減弱影響。

聯想控股稱,為了讓整體業務重新回到增長軌道,聯想集團將采取一系列措施,減少下半財年的費用,涉及金額共6.5億美元,而年化減省為13.5億美元,這些措施包括在全球範圍內裁員,包括3200名非生產制造員工,占公司非生產制造類員工約10%,占全球整體60000員工約5%。

除了IT板塊外,聯想控股其他的戰略投資都表現不俗,其中房地產凈利潤大增19倍,至17.33億元,該板塊的收入也大幅增長120%,至43.4億元。公司在報告中稱,房地產板塊的銷售利潤大幅增加,是由於竣工交房面積和銷售單價均較上期大幅增加所致。

不過由於農業與食品板塊受全球經濟拖累,目前還在虧損階段,不過情況已經開始緩和,上半年該板塊凈虧損7300萬元,而去年同期該板塊虧損達到1.66億元。

聯想控股創始人、董事長柳傳誌稱,盡管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下半年市場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中國經濟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公司一直看好消費升級及“互聯網+”所帶來的機遇,並已提早重點布局在金融服務、現代服務及農業與食品等潛力巨大的領域。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47

60家房企上半年平均利潤率僅8.4% 中小房企已現退市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501

 (張祚鵬/圖)

最近各大房企的日子似乎並不好過。

8月26日,據《經濟參考報》消息,截至25日,綠地、萬科、保利、招商等60家房企先後發布了半年報。由於行業利潤整體下滑,房地產上市公司凈利潤率跌進10%。

據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綠地、萬科、保利、招商四家房企凈利潤率分別為4.6%、9.6%、11.9%、11.7%。公布半年報的房企合計60家,這60家房企營業收入合計為3011.4億元,凈利潤卻只有252.57億,凈利潤率8.4%。其中,有36家企業利潤率低於10%,有28家凈利潤下調。

此前,2014年房企的平均凈利潤率為10%,2013年凈利潤率為11.97%。業內人士估計,隨著中小房企集中公布半年報,平均凈利潤率可能會繼續下調。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房企半年度的銷售業績上升,但盈利水平卻在收窄。目前銷售業績的上升得益於政策層面的寬松效應,尤其信貸政策的刺激效應。即業績上升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外部環境的改變,而非房企經營能力提高的效果。而盈利水平與房企的經營能力和競爭力有關,這反映了房企在業績增長過程中,成本控制能力依然是有缺陷的。

在房企利潤逐漸降低的同時,資金鏈緊張問題開始顯現,多渠道募集資金成為了房企們維持經營的重要手段。

中國經濟網消息,8月以來,已經有14家房企發布內地公司債或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額度已達到648億元。“今年和去年巨大的融資額差距,直觀地顯示了國內房地產企業的生存現狀。”經濟學家許振東表示。

越來越多的房企都加入了境內融資大軍,融資額度也不斷上升,其中不乏萬科、融創、碧桂園、中糧、泰禾等知名房企。今年以來已有超過60家上市房企(包括港股)在內地已經通過公司債融資,預期融資額高達2500億元,而在2014年,只有15家企業獲得成功融資,金額為235億元。

另一方面,部分業績不佳、融資困難的中小房企只能被迫選擇退出。

《第一財經日報》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在京滬產權交易所待售房企股權總權益金額已經超過130億元,其中有超過20家房企出售100%的股權。

如寶安地產日前宣布,公司第一大股東中國寶安將7039萬股股份轉讓給東旭集團。轉讓完成後,中國寶安持有寶安地產股權將降至4.8%,已經基本退出地產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333

A股H股城商行凈利潤緣何逆勢增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0801.html

A股H股城商行凈利潤緣何逆勢增長?

第一財經日報 張菲菲 周依帆 2015-09-02 14:25:00

通過分析上市銀行中報,《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凈利潤增速迅猛的城商行業績表現有跡可循:凈息差變動幅度,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帶動中收增加,交易性金融業務拉開了銀行之間的收入差距 。

上市銀行中報的相繼亮相,銀行業隨之呈現出“新常態”:從凈利潤增速來看,上市銀行劃分為鮮明的三大陣營:國有五大行凈利潤增速跌破2%以下,股份制銀行凈利潤增速多降至個位數,城商行則成為銀行業低速增長下的“逆勢”新生力量,業績表現不俗。

不過,在A股和H股上市的城商行也存在明顯差異:以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為代表的A股上市城商行凈利潤增速保持了雙位較高速增長,而在H股上市的哈爾濱銀行、徽商銀行、重慶銀行凈利潤增速則降至10%乃至個位數,於去年底登陸港股的盛京銀行則一枝獨秀,上半年以27.1%的凈利潤增幅超越南京銀行24.5%的增速,成為A股、H股兩地上市銀行業績中報“黑馬”。

通過分析上市銀行中報,《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凈利潤增速迅猛的城商行業績表現有跡可循:凈息差變動幅度,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帶動中收增加,交易性金融業務拉開了銀行之間的收入差距 。

凈息差是關鍵

在A股上市銀行中,南京銀行以24.5%的凈利潤增速在16家上市銀行中脫穎而出,寧波銀行、北京銀行分別以15.09%、13.44%的凈利潤增速,位列第二、第三。

目前H股上市銀行中,盛京銀行以27.7%的凈利潤增速提交了上市以來首份中期業績“成績單“,成為A股、H股資本市場凈利潤增速最快的城商行。而重慶銀行、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0.3%、8.20%、6.01%,告別了自上市以來的高位增速,降至中低速凈利潤增速態勢。

從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額看,北京銀行上半年盈利100.36億元,成為上市銀行中唯一一家凈利潤超過百億的城商行。上半年,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分別為35.68億元和35.52億元不相上下;盛京銀行以32.01億元緊隨其後,徽商銀行以30.73億元位列上市城商行第五位,哈爾濱銀行、重慶銀行分別以20.02億元、18.18億元凈利潤位居第六、第七位。

縱觀上市銀行中報,凈息差是影響銀行凈利潤水平的重要因素。A股上市城商行中,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凈息差分別為2.65%、2.39%、2.38%。以2015上半年凈息差增速最為顯著的南京銀行為例,該行凈息差相比去年底提高6個基點(BP),這主要得益於生息資產結構優化。高收益的非標資產頭寸環比增長15%,超過總資產10%的增長速度。

另一個反面例證是,寧波銀行上半年利潤增速低於去年同期3.26個百分點,明顯低於預期。其中的重要因素在於,該行上半年息差降至2.39%,同比下降8BP,較一季度下降5BP,二季度按期初期末余額計算的凈息差環比下降13BP,對此,市場分析認為,降息對該行二季度息差的影響較為明顯。

除了凈息差因素,營業收入也是左右上市銀行凈利潤的重要因素。2015年上半年,南京銀行營業收入109 億元,同比增長46.9%;寧波銀行營業收入90.07 億元,同比增長23.49%;北京銀行營業收入215.18 億元,同比增長18.10%,均表現了較快的增幅水平。

中間業務收入是增收動力

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步伐的逼近,銀行坐吃利差的傳統盈利模式難以為繼,作為貼近本土客戶定位的城商行,在轉變發展方式和業務收入占比中尤為明顯。《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業績表現搶眼的上市城商行的重要推動因素得益於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從而帶動了中間業務收入的提升。

南京銀行表現最為搶眼,該行二季度手續費收入同比增長106%、環比增長19%。2015年上半年和1季度,南京銀行非息收入分別占總營收的16.7%和16.2%,非利息收入中顧問咨詢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增長264%,貢獻中間業務47%。

在手續費及傭金方面,重慶銀行勢如破竹。2015上半年,該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較上年同期快速增長3.11億元,增幅達68.4%;該行利息凈收入56.26%,同比增幅21.8%,手續費及傭金收入6.20%,同比增幅12.2%;

同樣表現優秀的北京銀行,今年上半年實現手續費凈收入39.86 億元,同比增長28%;手續費凈收入占比為18.5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2 個百分點。

此外,哈爾濱銀行利息凈收入44.517億元,同比增加3.525億元,增幅8.6%,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9.458億元,同比增加1.140億元,增幅13.7%。

非標資產是凈利潤突飛猛進的幕後推手

國金證券報告認為,激進的非標策略仍是南京銀行業績高速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2015年6 月末,該行應收款項類非標資產余額超過2000 億,較年初增長42%,占總資產比重28%,買入返售類非標資產余額略超30 億,兩項非標合計占總資產29%,占比較年初提升4 個百分點;非利息收入中顧問咨詢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增長264%,貢獻中間業務47%,

“南京銀行金融市場條線(包含資產負債兩端的同業業務、自營債券投資和表內非標業務)息差環比提升38BP至2.73%的歷史高位,同業和債券業務的利差水平較為穩定,難以驅動如此大幅度的息差提升,非標業務應是這一提升的主要原因。” 國金證券報告分析稱。

無獨有偶,利潤增幅最快的盛京銀行利潤貢獻也得益於金融市場斬獲了不菲的收益。該行金融投資的利息收入由2014年上半年的23.55億元增加至今年上半年的50.76億元,同比增幅達115.6%。

盛京銀行表示,這主要是由於資產管理計劃和債券投資的規模增長規模使得金融投資平均余額上升。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該行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收入由2014年上半年的3.63億元增至4.82億元,同比增幅達33.1%,這使其平均余額由2014年上半年122.99億元增至205.61億元,同比增幅達67.2%。

編輯:孫汝祥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08

奇虎360公布第二季度財報 凈利潤同比增長108%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0688.html

奇虎360公布第二季度財報 凈利潤同比增長108%

一財網 劉佳 2015-09-02 10:18:00

財報顯示,奇虎360第二季度在線廣告營收為2.93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1.6%,比上一季度增長19.8%。奇虎360網絡廣告營收的同比增長,主要由於搜索商業化作出了增量貢獻。

奇虎360正式公布2015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奇虎360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收入達到4.3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18億美元增長37.9%。二季度凈利潤為8135萬美元,去年同期為3912萬美元,同比增長108%。非美國會計準則下,二季度凈利潤約為1.17億美元,去年同期為6925萬美元,同比增長69.0%。

其中,奇虎360營收的同比增長,主要由於搜索商業化作出了增量貢獻。但由於在線彩票業務被暫時叫停,該公司互聯網增值服務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16.4%。

在線廣告增長71.6%

傳統PC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已走到拐點。

奇虎360財報顯示,2015年6月,奇虎360PC端產品和服務的月活躍用戶數到達5.14億,去年同期該數據為4.96億。PC端的產品和服務在2015年6月的市場滲透率為96.6%,去年同期的市場滲透率為93.9%。

​相比之下,在移動端,使用360手機衛士的智能手機用戶總數在2015年6月達約7.99億,2014年6月為6.41億,同比增長24.6%。

而奇虎360營收的同比增長,主要由於在線廣告業務取得了穩固的表現。

財報顯示,奇虎360第二季度在線廣告營收為2.93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1.6%,比上一季度增長19.8%。奇虎360網絡廣告營收的同比增長,主要由於搜索商業化作出了增量貢獻。

此外,奇虎360第二季度互聯網增值服務營收(主要來自於遊戲平臺業務)為1.22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6.4%,比上一季度下滑8.6%。奇虎360互聯網增值服務營收的同比和環比下滑,主要由於在線彩票業務從3月份開始被暫時叫停。

除了360的搜索和無線業務商業化進程持續推進,公司總裁齊向東稱,企業安全業務發展順利,不斷獲得新的大客戶。

而在智能硬件領域,進入今年二季度,360發布了行車記錄儀和兒童衛士智能手表第三代等智能硬件。不久前,360旗下奇酷手機發布了三款智能手機。

周鴻祎表示:“奇酷手機擁有的安全的硬件,加上內置的安全功能將360的安全服務再次從線上拓展到線下,從虛擬拓展到現實感受中。360認為手機和智能硬件將是公司長期移動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財報顯示,奇虎360第二季度來自於業務運營的凈現金為1.288億美元,去年同期為5770萬美元,上一季度為7290萬美元。奇虎360第二季度現金資本支出為3160萬美元。截至2015年6月30日,奇虎360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總額約為12億美元。

否認下調私有化報價

在公布第二季度財報之前,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由於中國股市暴跌降低了公司估值,向奇虎360發出私有化要約的投資團正考慮下調其90億美元的出價,但很快,周鴻祎在微博中否認了這一說法。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6月17日,奇虎360宣布其董事會已從以公司董事長兼CEO周鴻祎為首的投資者團體那里收到了初步的非約束性“私有化”收購要約。

2015年6月19日,奇虎360董事會成立了一個由三名獨立董事組成的特殊委員會,以評估上述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這三名董事為陳恂、廖建文和黃明,其中陳恂擔任委員會主席。該委員會已聘請世達律師事務所(SASM&F)擔任奇虎360的美國法律顧問,並聘請摩根大通證券(亞太)有限公司擔任財務顧問,在這一過程中為公司提供協助。

奇虎360董事會向公司股東及其他考慮交易公司股票的人士發出警告稱,公司尚未決定對私有化要約如何作出回應,並不保證任何最終要約將被發起,不保證任何協議將被執行,也不保證這項或其他任何交易將獲得批準或完成。就這項或其他任何交易而言,公司並無任何義務提供任何信息更新,除非適用法律要求如此。

如果奇虎360私有化過程完成,則將成為美國中概股史上規模最大的私有化交易。此前中金分析認為,如果奇虎360回歸A股上市,其市值將高達3800億人民幣(613億美元),相當於市值擴大近七倍。

編輯:霍光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15

上半年石化利潤下降25% 投資創歷史新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3145.html

上半年石化利潤下降25% 投資創歷史新低

一財網 繆琦 2015-09-09 16:23:00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部主任龐廣廉表示,自天津港爆炸事件發生以來,石化行業的監管出現了不少高壓政策。但我國的安全制度措施並非不嚴格,關鍵是執行不力,不少措施和政策形同虛設

9月9日,在2015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務副書記曾堅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受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國際競爭環境加劇、國際油價上下波動等因素影響,行業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利潤總額的降幅高達25%。

石化行業面臨五大難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9436家,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8.8%;實現主營收入6.35萬億元,下降5.7%;利潤總額3132.1億元,下降25.0%。

就進出口貿易而言,該行業不管在總額還是出口額上都出現了下降:進出口貿易總額達2653.0億美元,同比下降21.7%,占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4.1%,出口額為897.0億美元,降幅達3.9%,占全國出口貿易總額的8.4%。與之對應的是,同期全國石油天然氣總產量1.63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2.2%,主要化學品總產量增加5.0%。

在曾堅看來,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主要存在需求增長乏力、投資大幅下滑、行業稅負過重、上遊效益降幅較大以及安全環保水平有待提升等諸多問題。

“市場需求增長乏力,有外部影響,但主要是內在原因。客觀上看,全球經濟複蘇曲折遲緩,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導致總需求放緩。”曾堅表示。

2015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回落,累計增長只有2.6%,創下歷史最低紀錄。上遊勘探開發投資大幅下滑,動力嚴重不足,對行業長期發展將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石化行業還存在稅負在過重的問題。曾堅說,高速增長的稅負令相當一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難。上半年,全行業稅負總額同比增加10.8%,占全國規模工業稅負總額的21.4%,與全行業收入同比下降5.7%構成強烈反差。稅額中,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占比較大,達到近60%。其中,煉油業占比達到77.5%。

上半年,石化行業上遊效益降幅也非常明顯。受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降影響,國內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大幅下滑,上半年利潤總額同比下降達68.7%,其中,石油開采下降70.8%,天然氣開采業下降33.2%。

就安全和環保問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部主任龐廣廉在發布會上表示,自天津港爆炸事件發生以來,石化行業的監管出現了不少高壓政策。但我國的安全制度措施並非不嚴格,關鍵是執行不力,讓不少措施和政策形同虛設。

“化工是可以綠色和安全的。”龐廣廉稱,即將舉行的2015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將以“創新、綠色、未來”為主題,重點探討石化行業面臨的經濟形勢,經濟放緩與石化行業的相互影響及對策,以及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新形勢下油氣化工企業如何走出去等議題。

石化趨穩向好可能性更大

對於石化行業的未來走勢,曾堅認為,下半年石油和化工行業有利因素大於不利因素,趨穩向好可能性較大。

根據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經濟運行趨勢預測,2015年全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幅約9.0%;主營收入14.20萬億元左右,增長約1%;利潤總額約7550億元,下降約5%。預計全年實際投資總額2.42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4%;出口總額大約1970億美元,與上年基本持平。

“隨著國家‘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一系列宏觀政策效應的進一步釋放,宏觀經濟在緩中趨穩的基礎上預計將呈穩中向好發展態勢,‘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逐步落實並進入加快實施階段,將對行業發展註入新的增長動力。” 曾堅稱,該行業的增長和需求潛力仍然巨大,關鍵是生產能否適應消費升級和差異化發展的需要。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