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紅白對決】雞肉唔一定係白肉 紅白到底點樣分?

1 : GS(14)@2016-11-11 08:10:58

紅肉,白肉,紅肉,白肉,單憑顏色就分得出?禽鳥類一定是白肉,四腳行走的一定是紅肉?到底如何分辨?



「家營健康營養顧問中心」營養師陳筠霖說,其實一種肉是紅肉還是白肉,取決於它的肌紅蛋白數量。肌紅蛋白,是一種帶氧蛋白,當它處於帶氧狀態時,就會呈紅色。如果肉類中的肌紅蛋白數量較高,那款肉就是紅肉。一般來說就是,牛、豬、鴨、鵝、羊、鴕鳥肉等等。相反,肌紅蛋白數量較少,雞、魚、海鮮等等,就是白肉。不過又不能一概而論,以雞為例,雞胸雞翼都是白肉,但雞髀的肌紅蛋白較高,是紅肉。又例如牛肉,牛仔肉是白肉,因為肌紅蛋白數量不多,但成年牛的肉就是紅肉了。許多人說,白肉比紅肉健康,為甚麼有這樣的講法?雖然紅肉通常含較高飽和脂肪,但同時擁有較高的鐵質和鋅。另外,亦要看部位,例如豬柳是紅肉,但脂肪低膽固醇低。雞翼是白肉,但脂肪高膽固醇高,就不及豬柳健康了。有人問,雞是白肉,雞的內臟呢?其實大部份內臟,都屬於紅肉,而且一般膽固醇較高,鍾意食豬潤麵的朋友,要小心了。記者:李聰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1/198296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102

【$8照買】讀者:每日一定睇《蘋果》

1 : GS(14)@2016-11-16 05:10:13

《蘋果日報》加價1蚊,讀者陳先生話$8唔算好貴。



網絡新聞成為大勢趨,《蘋果日報》為咗有更多資源裝備自己,繼續將新聞做好,早前公佈本月14日起調整售價,由港幣$7加至$8,而這$1並無嚇走讀者!



讀者錢先生大讚《蘋果》有愛心,設立慈善基金幫人,所以加價都會繼續支持。

呢位讀者話香港得返一張報紙,就係《蘋果》!

有讀者話$8並唔算貴,將會繼續購買,因為睇《蘋果》已經成為習慣,好似錢先生就話:「我每日一定要睇《蘋果》!」睇咗《蘋果》十幾廿年嘅讀者何先生都笑住咁話:「啱我胃口吖嘛!」



講到內容方面,讀者麥先生話欣賞《蘋果》報道事實,體育、副刊同社評都相當受讀者歡迎。有讀者讚《蘋果》好關心政治,令社會有多種聲音,黎先生話:「唔使成個社會偏埋一邊!」



讀者黎先生話買《蘋果》係唔想社會偏埋一邊。

讀者張先生話會繼續買同支持,希望《蘋果》可以做得越嚟越好。

此外,讀者錢先生欣賞《蘋果》有愛心同人性,例如發生突發意外,有設立「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呼籲讀者捐錢幫助有需要嘅家屬,係好有意義嘅事。記者:鄒倩婷(阿仙)攝影:廖達燊剪接:Roy編審:陳家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4/198328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657

【女人揸車】3個只揸棍波的90後女生︰「邊個話女仔揸車一定差?」

1 : GS(14)@2016-11-29 00:15:41

Yan(左)、Raina(中)和寶寶(右)因車而結緣,對駕駛同時亦有一份感情。



女士經常被標籤為駕駛技術差,其實這個只是大眾對女性的無形歧視,不論男女對路面情況不熟悉,同樣都會有問題。事實上,近年多了女性駕駛,而且更鍾情於棍波,對於駕駛的熱愛不會輸給男士。Raina、Yan和寶寶三位90後的後生女,她們鍾情駕駛,亦因此結緣成為好朋友。她們認為社會對女士出了意外後的反應過敏「有很多報道都一旦說是女仔駕駛撞車,就會直角覺得好嚴重,然後直指是女性有問題。但事實上,男士亦會撞車呀!」



她們認為這是一個標籤的問題,可是卻不認為女士在路面駕駛時會容易受到男士的欺負「我們都會有被爬頭、推尾等等的情況,但不認為是刻意的,因為對方也知道你是男或女。」Raina補充說,當她駕駛自己的車,亦即是Honda Civic Type R EK9時,或駕駛着一些俗稱飛仔車的車時,其他車主就無時無刻都會推她的車尾,有挑釁的意味。「可是我試過駕駛家中的7人車,卻沒有人理我的。」路面的不同情況,不同男女也會遇上,只說女士技術差有點不公平。她們認為女士們較少機會駕駛,香港亦非必要駕車的城市,女士們的經驗較少實在正常不過,例如泊車,怎麼會有男女之分「有時在等男司機泊車,等待了五至十分鐘,都不知道他在幹甚麼,讓我有少少衝動想幫他。或許自己都試過P牌,都試過泊不到位比人嫌棄,所以又不會專登催促他們。」Raina說。女士們愛上駕駛的理由,其實與男士也一樣,追求的只是片刻寧靜。從小鍾情駕駛的Yan正是如此「放鬆、輕鬆,有時不開心都會跳上車。聽下歌、散下心,人都放鬆一點,自己沒甚興趣除了車之外。」寶寶卻視為挑戰,而Raina則希望能擴闊社交圈子。說實在的,男士們不也是同樣嗎。記者︰梁立勤攝影︰林柏鈞


寶寶雖然不是駕駛棍波,但同樣愛日本車,Acura RSX你會想到是一位女性駕駛嗎?

Yan同樣鍾情日本車,她坦言小時候已經覺得很有型,除了車,她沒有太多別的興趣。

近年越來越多女士愛駕駛,她們都經常與朋友相約出外車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8/198476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426

【旅遊心得】聖誕飛紐約平兩成 識揀一定唔住酒店

1 : GS(14)@2016-12-09 00:04:16

旅遊格價平台Kayak早前公布數據,指在旺季於聖誕期間飛紐約,機票竟然比平日平21%。立即格價,發現即買聖誕機票,直航國泰也不過是$7,733,最諷刺是同一日子坐國泰飛東京,竟然要$7,748。



雖然機票平,但紐約出名酒店貴,根據Hotels.com的Hotel Price Index調查,平均每晚US$275(約HK$1,969),好乸利。記者十一月初到紐約出差,撞正一年一度的馬拉松和總統大選,酒店貴到發神經,要慳錢唯有租屋一途。一輪格價過後,發現雖然airbnb名氣高,但選擇和介面都是Expedia旗下的HomeAway更勝一籌。比較同一日子,Homeaway上的租盤數量比Airbnb至少多一倍,而且搜尋後進行篩選,可以按價值平至貴排序,方便窮L如我一眼標出最平選擇,但airbnb就只能縮窄價錢範圍,但租盤顯示排序沒有規律,不太方便。這是記者首次用HomeAway訂房,流程和airbnb基本上相同,入住過程順利,撞正大選都可以$2,000晚價錢租四人住的一房一廳近400呎單位,鄰近帝國大廈和中央車站,地點幾方便,最估唔到係廚房有齊電飯煲、多士爐等煮食器具,想慳錢簡單煮個快飯都得。唯一不適應的是大樓採用中央暖氣,無得調校溫度和風速,有點翳焗,好彩屋主送上風扇,問題迎刃而解。記者:陶思敏拍攝:潘志恆


廚房乾淨企理,微波爐和雪櫃都準備妥當。

我租住的單位是一房一廳間格,但屋主將廳變埋睡房,可以住四人。

屋內只得一個浴室,但空間光猛,而且最重要夠乾爽。


大廈有電梯,在韓國街旁邊,轉個彎就有地鐵站。

竟然連電飯煲都有,真係估你唔到。

HomeAway有價格低至高排列選項,慳番唔少時間,好緊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08/198582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798

夾縫樹歷盡劫難 石屎中求存不一定影響大廈結構 專家促保育

1 : GS(14)@2016-12-18 10:48:52

【本報訊】都市中的低頭族,記得上次抬頭望向天空是甚麼時候?可有想過在舊街轉角、唐樓天台,可能藏着不一樣的翠綠風光?香港居住空間狹小,人在夾縫中生活,連樹木亦要在罅隙中掙扎求存。一棵棵長在石牆上、舊樓旁、天台上的「夾縫樹」便成為城市的獨特印記。記者隨「樹博士」詹志勇走訪港九多處,窺探一段段別「樹」一格的生存故事。記者:鍾雅宜



隨「樹博士」港大地理學系講座教授詹志勇遊走城市間的舊唐樓,感覺既陌生又熟悉,平日行經的街道,原來轉角別有洞天。西營盤是「夾縫樹」集中地,從繁忙的東邊街走進爹核里,矮矮的石牆上承托着2棵大榕樹,雖然被唐樓重重圍住,見證大廈翻新又重建,兩棵樹依然屹立不倒。詹志勇指,兩棵樹分別是大葉榕和細葉榕,體形較大的大葉榕估計已有70年歷史,雖然長在唐樓之間的矮牆,長年與垃圾為伴,卻充滿生命力,樹上滿滿的水橫枝就是它爭扎求存的鐵證,「因為唔夠食,所以生水橫枝嚟吸取陽光同水份,算幾茂盛」。另一棵細葉榕則較年輕,估計只有20多歲。從西營盤街市遠望,榕樹就如從石屎群中拔地而起,是一幅獨特風景畫。



建議引根落地減壓


位於第三街盡頭、有「鬼屋」之稱的高街舊精神病院旁亦有另一處綠蔭,這棵生於變壓站上的細葉榕屬古樹名木,亦是區內地標,詹志勇估計它有上百年歷史,是市區罕有的百年細葉榕,誰又會想到,原來它有三重生命,「佢最初係生喺護土牆頂部,係一棵石牆樹,然後生咗落地下變成地上樹,之後啲氣根落在變壓站上,而家就變成一棵天台樹」。詹志勇形容榕樹是樹木中的霸王,全因它有頑強生命力,「當佢唔夠養份,就會生氣根出嚟,如果落咗地,接觸到泥土就會木質化,變成樹幹」。他說這樹樹根蔓延至變壓站頂部,隨時間過去或會增加其壓力,建議將部份氣根引至變壓站旁泥地可分擔壓力。油麻地榕樹頭是著名地標,但若想欣賞特色榕樹,可選擇到廟街舊樓走走。廟街23號一幢看似荒廢的舊樓,竟是兩棵老榕樹的「花盆」,「阿大」大葉榕樹齡估計廿多年,長在大廈天台屋屋頂上,「阿細」細榕樹則十多歲,瑟縮在天台一角,氣根圍繞大廈牆身而生,兩棵在天台各據一方,如像默默廝守的一對。


料雀鳥助播種


詹志勇估計樹木都是全靠雀鳥賜予生命,「雀鳥將帶有榕樹種子嘅糞便散落到石牆或者天台裂縫,要好彩遇到水份、泥土先可能發芽,每棵芽亦要好好彩,有足夠空間又冇畀人斬先可以長成大樹」。大概城市中每一棵老榕樹都藏着一段歷盡劫難的故事,要擁有千萬分之一的緣份才能跟它遇上。天台樹、石牆樹這種具香港特色的城市景觀正悄悄地消失,舊樓越拆越快,加上業主會擔心影響大廈而將樹木移除,詹志勇認為,未必所有天台樹均會影響結構,如修剪得宜亦可與大廈和平共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18/198690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417

太古廣場:邊個話冇free lunch?識食一定咁樣食免費餐

1 : GS(14)@2016-12-21 23:40:53

「若不用付費,用家才是商品(If you are not paying, you are not the consumer, you are the product being sold.)。」在KOL泛濫的年代,這句說話重新發揮它的魔力。不過家姐我志不在講呢啲marketing系高深話題,而是實實在在、飽肚嘅free lunch。最近一到lunch time,pantry又少咗人。Connie早早閃咗去尋找隱世美食、Priscilla搭叮叮返屋企陪個囡食完飯再返工,叫外賣free lunch塞爆pantry嘅情景已不復見。事源係一個幾個月前出現嘅叫外賣App,家姐我有幸收到風,又喺金鐘呢個咁具地利嘅地方返工,個App當時第一炮就係每個月sponsor三餐free lunch,上限二百蚊。二百蚊即係食到幾多嘢?我唔直接答你,我用例子答你。我叫嘅第一餐free lunch其實係free dinner,記得當日做完中期業績已經死死吓,飯都唔想落街食,偏偏又要喺公司等運到。唯一嘅highlight就係有得食免費餐。嗰陣個App仲未有好多餐廳,我揀咗一間越南餐廳,一碗火車頭、一盤刁草薯條配明太子沙律醬、一客蝦春卷,仲有兩罐汽水。落單半個鐘後送到嚟,薯條春卷熱辣辣,火車頭仲分湯上。而我,一蚊都無畀過。
App一開始送free lunch,梗係博你download咗個App先,以後再自己畀錢order;又或者博你打卡或者同朋友開心share,幫佢免費賣廣告。人肉廣告就係,你食咗佢餐free lunch,就變咗商品,好似變咗《千與千尋》入面隻豬咁。之但係既然要做商品,梗係要做賺到盡嗰個。新會員優惠當然用到盡,家姐我就食晒三餐free lunch。到Connie佢哋發現呢個App時,已經無二百蚊免費餐呢支歌仔唱,新會員得嗰五十蚊free quota。唔夠食free lunch,我哋都叫咗幾日免費芒果糯米糍同桂花糕做甜品,法國薄餅crepes都叫咗三、四次。媽媽級Priscilla做得仲盡,唔喺公司食lunch,都要叫支竹蔗矛根送到嚟公司,拎返屋企飲。免費喎,why not?個App現時已經唔算新,以一個App嘅周期嚟講,簡直係去到outdated嘅階段。呢個時候仲可以點幫自己日日賺?就係成為另一個商品──like佢facebook。公司都深明雞髀打人牙骹軟,日日都定時定候畀折頭promotion code,先到先得。計落我哋成個team加埋,已經免費食咗幾千蚊嘢。當然我哋貢獻晒啲私人資料去開account,又得閒喺WhatsApp同朋友讚吓隻App,仲like埋佢facebook。係做咗人肉廣告㗎,但啲免費炸雞同炸雲吞,又真係幾好食。故事係咪真係咁美好?梗係唔係啦,都話現時個個都出去食lunch又或者帶飯。除咗着數越嚟越少,啲伏位都慢慢浮現。有咩咁伏?下次再教精你,我到站落車趕去譚仔啦。【家姐教路】想知道免費優惠,都離不開subscribe email alert同埋like facebook。記得呢啲promotion多數有期限,如果唔想蝕,不妨order啲唔使補錢嘅細額小食,珍珠奶茶都係一個好選擇。最後最後,confirm order之前記得望吓係咪真係用咗promotion減咗價,詳情下次伏位揭密再講。關家姐
https://www.facebook.com/kwangajei/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1/198716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630

失蹤4個月終上水許亦妮:唔活躍娛圈一定係被包養?

1 : GS(14)@2016-12-28 08:12:19

圈中人忽然消失,有唔少傳聞,好似被指整容、被包養,呢啲都係傳聞嚟,不過就令28歲許亦妮有啲嬲嬲噃,本來喺網上公開帳戶消失咗四個月,近日又再活躍喺Ig同微博,貼出一啲近照,被網民批評佢「P到塊臉冇咗一忽」、「個眼妝化得好怪」云云。未知係唔係網民言論,觸動許亦妮嘅神經,佢喺微博忽然貼一張啲菜嘅相,先話香港人實在太大壓力,叫大家多食一啲蔬菜,少食肉,人唔會咁燥底,說話也唔會含血噴人,許亦妮就話:「不是不再活躍於娛樂圈,就一定是『被人包了』,『走了去整容』,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走的路,你們都有媽媽,女兒,妹妹,姐姐,如果你們尊敬和愛的人也這樣被人說,你會怎麼想呢?」許亦妮又向批評佢嘅網民講,叫佢哋將心比己:「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素未謀面,何必要以口傷人呢?如果你覺得我長得醜怪,令你感覺討厭,請你不要再看了,沒必要,你也難受,去多看看你們身邊愛惜的人。我只是在地球的另一個空間裏為更好的自己不停學習,不停努力著……」唔知許亦妮口中嘅「另一個空間」係唔係講緊目前佢要專心打理家族生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28/198792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343

【貴一定好?】三千蚊車cam熱賣 實試究竟值唔值?

1 : GS(14)@2016-12-31 10:18:30

iroad V9及Thinkware F770的外形都是長方形,論外形走平實穩陣路線。



今時今日,買車cam已經與買車一樣講究,雖說目的只是拍攝行車狀況,要一個價錢稍微便宜一點的小型鏡頭不就乭以了嗎?但是,每當你前往汽車用品店閒逛一下,不難發現要價二千幾三千多的車cam卻是熱賣中。這類型的車cam,一套有前後鏡頭,高清拍攝,有齊完整的行車紀錄、GPS定位、Wi-Fi接駁專用App,甚至有24小時電壓控制,以保護汽車電池,iroad V9和Thinkware F770這兩個韓國品牌車cam正是高價產品之例,但不若而同是現時香港較為流行的和熱賣的款式,可是這麼貴價的車cam,好處究竟在哪兒?



兩個車cam的規格相近,單憑這方面,難以透過規格來評定好與壞,所以要溝通與關懷,必需要深入測試才可。為了公正和深入,以兩周時間作測驗,除了記者自己,更找來另一位車主Cano作評測,以車主的角度來作批判。兩周後,Cano認為兩者在功能上都同樣優勝,兩部車cam都有手機app,可以連接到兩部車cam,以及做到Live View功能和獲取影片立即觀看,這是很方便的。它們的其他功能很相近,例如都有24小時電壓控制、前車距離警示、切線警示等等。而Cano覺得這些功能很貼心,而Thinkware F770更有廣東話發音,和有快相機位置提示,可以更進一步提示車主。可是缺點同樣來自廣東話語音「它會重覆三次告訴我要定期格式化SD card,每次開車都重覆提醒我,可能好重要所以要說三次。這樣是有點煩人。」對於車cam的要求,Cano坦言不高,「我來說畫質要求不是太高,最重要是前車能夠看得清楚,路面狀況、車牌,這些對我來說就夠了。」既然如此,為何不選平價的車cam?「我亦都試過一些後車cam,質素參差畫面很容易模糊,別說紀錄,就算泊車都未必看得清楚地下的線,一分錢一分貨都是對的。」因此,iroad V9較為合他心意「iroad V9的樣子比Thinkware靚仔,它的價錢較便宜一點。」至於我自己,對於兩個車cam的最深刻印象是夜攝能力,沒曝光及曝格的情況出現,在晚上看得清楚車牌,路牌及整個畫面都好清晰。Thinkware F770的Super night vision確實有料到,iroad V9的質素也不俗。畫面越清晰,一旦發生意外都有一個保障自己的紀錄,減少無謂的爭拗。可是,有點不滿的是兩部cam同樣採用3M貼紙,並不是用吸盤,一旦貼上了就不能轉位置,個人認為不夠user friendly。此外,Thinkware F770的喇叭有點煩人,若然可以透過app提醒車主,例如限速、快相機等等,會更方便。貴價車cam的畫質佳和功能多,是一般用來招客的手段,不過這些車cam最為重要的,其實是穩定和耐用。我都曾經嘗試不少車cam,為它們作評測,但是有很多車cam在功能上都不太穩定,甚至乎會影響拍攝,變相得物無所用。貴價的車cam,長時間使用,它的價值就能夠印證。
iroad V9
Spec.感光元件︰2,400萬像素前和後鏡頭採用索尼Exmor解像度︰1,920x1,08030fps(前及後鏡)鏡頭角度︰142度寬視角售價︰$2,680(16GB記憶卡)/$3100(64GB記憶卡)查詢︰Radarway HK(九龍觀塘觀塘道398號嘉域大廈)
Thinkware
Spec.感光元件︰2,190萬像素前和後鏡頭採用索尼Exmor解像度︰1,920x1,08030fps(前及後鏡)鏡頭角度︰140度寬視角售價︰$3,330查詢︰Carber Solution(元朗宏業西街33號元朗貿易中心11樓1110室)記者︰梁立勤攝影︰黃子偉、陳建邦


iroad V9的Wi-Fi是以USB的Wi-Fi手指方式拆除的,目的是當WiFi壞了,換一個就可。

24小時錄影是常見功能,但長時間開壠,對車內電池亦構成負擔,iroad V9 app可以設計電壓控制,以便用過量。

iroad V9亦有不同警示,例如路線偏移、撞擊偵測等等。


Thinkware F770亦有警示功能,更可以選擇你的車種,房車、SUV和貨車。

Live View流暢快速,畫面亦很清晰,沒有爆格情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31/198819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838

【動畫●每日健康】飯後即刷牙好傷牙 識刷一定飯前刷

1 : GS(14)@2017-01-22 02:18:07

想KEEP住棚靚牙,牙絕對不可以亂刷。



要KEEP住棚靚牙,不少人都會牙膏牙刷跟身,方便飯後立即刷牙,但這樣做原來很傷牙,特別是進食酸性食物後。



牙科醫生劉錦波指:「進食西柚、橙及檸檬之類的酸性食物後,酸性進入口腔,會令牙齒表面的琺瑯質有礦物流失,礦物流失後令琺瑯質軟化,若立即刷牙就會將琺瑯質磨走。」若長期這樣做,琺瑯質會明顯被磨蝕,而且流失了不會再生,最後令牙齒越來越黃、變薄、變細、表面凹陷易崩牙,甚至導致牙齒敏感,所以最好等30分鐘才刷牙。這段時間可讓口腔分泌足夠口水,令酸鹼度調整至平衡後,琺瑯質才可重新礦化,之後再刷牙就可避免牙齒出現敏感情況。若「唔刷唔安樂」,真的等不及的話,劉醫生指理論上可以先食香口膠,幫助增加口水分泌,讓酸鹼度盡快回復才刷牙。不過想防止蛀牙,保持口腔清潔,一定要將細菌膜清除,但留意其實飯前刷牙才是正確。劉醫生解釋:「所有蛀牙都來自細菌膜與食物產生作用,細菌排出的酸會侵蝕琺瑯質導致蛀牙,若果你進食時口腔內沒有細菌膜,基本上你不會蛀牙。」所以,飯後刷牙對於防止蛀牙只帶來有限度幫助,要刷就應該食飯前刷。記者:鍾溥敏攝影:徐振國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牙齒表面遇到酸性,會令琺瑯質的礦物流失而開始軟化,若立即刷牙就會將琺瑯質磨走。

飯後立即刷牙其實好傷牙,琺瑯質長期被磨蝕,就會令牙齒越來越黃、薄及細,導致牙齒敏感。

刷牙最好在食飯前刷,先清除細菌膜可減少與食物產生作用而導致蛀牙。


牙科醫生劉錦波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1/199038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598

返工一定要化妝着高踭鞋?英國會:性別歧視犯法

1 : GS(14)@2017-01-26 18:22:09

不少職場女性上班必須穿高跟鞋及化妝,這是合理要求嗎?英國國會報告說不!英國國會一份報告周三出爐,認為公司要求女性員工上班必須穿高跟鞋及化妝等應屬違法,要求修例加強罰則及保障,避免職場女性受到性別歧視。接待員索普(Nicola Thorp)2015年在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上班首天,拒絕買一雙2吋高跟鞋代替她所穿的平底鞋,跟上司辯駁時提出男員工並沒有類似的衣着要求後,更被趕回家,當天不獲支薪。她憤而在英國政府網站請願,國會女性及平等委員會決定展開調查。英國法律容許企業設立衣着準則,但要求這些準則絕不能歧視女性,委員會的報告認為,索普個案中的衣着準則已屬違法。委員會報告又指出,索普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職場上充斥歧視性的着裝要求,除了穿高跟鞋外,有人更被要求染金髮、穿暴露衣服及經常補妝,男性同事則無此要求。事實上,索普請願立例禁止公司強制員工穿高跟鞋,有多達15萬人聯署,反映英國不少人認為現有要求有問題。報告又指出:「很明顯現有法律未全面有效保障員工免受歧視,我們要求政府檢討這個部份的法例。」促請政府在有需要時修訂法例,同時向藐視法律的僱主加大罰款。推動女性權益的慈善團體「Fawcett Society」表示,有性別歧視的着裝要求除了物化女性之外,亦會令性小眾(LGBT)在職場感到受排斥。團體指僱主應着重員工的生產力及團隊精神,「而不是一雙高跟鞋」。穿高跟鞋對不少女性來說是一大酷刑,不少女性穿高跟鞋後雙腳疼痛,長時間穿高跟鞋更會造成後遺症,去年荷里活女星茱莉亞羅拔絲(Julia Roberts)出席康城影展時,索性赤腳行紅地氈。國會3月6日將就此展開辯論。英國《衞報》/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6/199095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2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