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應有更有趣的事兒(2014投資總結) 被解放的mogwai

來源: http://xueqiu.com/1674117751/34177663

再過段時間,雪球2014年的投資總結就會紛至沓來。但對於我來說,2014的投資活動基本上就結束了,這個時點正是總結的時候。錢是賺不完的,也是虧不完的,放下投資,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更重要的事兒,也是更有趣的事兒。

我差不多是2000點左右重新進入市場的,去年末從房產投資上撤出,轉戰股票投資,這個在年初雪球上寫過。目前看,趨勢判斷還是對的。

但是在具體操作中還是出了點問題:
1、該重手的時候沒有重手

上半年的時候股市調整,很多股票創下新低,但是我卻是沒有重倉買的。比如南京高科,跌破凈資產,到每股9塊多。江蘇某資本大佬一直在買,不管漲跌。估計從14塊到9塊多,一直在買。我猶猶豫豫,沒有買進。
直到到了10月30日母公司的告知函,才知道大佬為什麽一直在買,倒不是持有的大量金融資產,而是國企改革。
在資本時代,信息永遠是不對稱的。個人投資者要戰勝市場,只能靠便宜。便宜了就會有人來買,才會有資本運作,這是硬道理。


2、還是沒做到知行合一

我在雪球寫的東西,提醒自己不要忘記,但還是忘記了不少顯而易見的投資機會。
我曾經寫過,A股一定要關註破凈股,即便是爛公司,破凈買也能全身而退。比如今年下半年暴漲的股票,都是銀行、鋼鐵、基建這些重資產的周期性行業,都是被壓到很低的破凈股票,現在他們只要稍微回歸一下資產價值就翻了一倍了。
我曾經寫過,A股一定要關註回購的公司,一定不能錯過回購股票的公司。我關註到了金融街,被安邦保險舉牌,但還是沒有拿住,錯失了在幾個月內翻倍的機會。
我曾經寫過,不能錯過跌到凈資產的行業龍頭,我又一次在凈資產附近錯過上汽集團,簡直是無法容忍的嚴重的錯誤。

3、對於企業的理解還不夠深刻

對於有些公司的理解不夠深刻,導致拿不住所投資公司的股票,一賺錢就想跑。比如一汽夏利,我在雪球上寫過一汽夏利的投資想法,當時是抱著一汽集團重組的投機想法去的,買入時雖然不算順利,但買點基本在3~4元,後來感覺駿派的銷售不佳,就決定賣出。賣出的價位還不錯,6元。之後公司有幾個月的調整,但現在又創下了新高,股價攀升至7.6元。隨著北汽上市,五大集團就剩下不爭氣的一汽了,整合整車業務是一汽集團勢在必行的迫切選擇。看清形勢就要拿住股票。
吉林敖東也是賺了30%,成功做了個波段就跑了。結果現在股價已經翻倍了,這是沒有看到券商爆發趨勢的結果。
股票只有20%的時間在爆發上漲,如果這20%的時間你不在,80%的等待就錯過了。


這一年做對的事情也有不少。
在低位買進一汽夏利、光大銀行、羅萊家紡、五糧液、南山鋁業、中國平安、南京高科、濰柴動力……,都是賺錢的。到目前為止,所有買進的A股投資標的都是賺錢的。

這個市場的錢是賺不完的,也是虧不完的。我到目前也沒滿倉,保留著28%的現金比例,更別提杠桿了。

目前的想法是保持目前的倉位即可,很多投機的機會就不看了。孩子即將降生,不能把錢賺絕了,要留些財富讓後代慢慢賺。速度比別人慢沒關系,10年後我還在這個市場上活著就行。

2000點我敢賣房買股票,現在3000點肯定是不敢的。看到現在券商賣房買股的口號,我只能“呵呵”了。

2015年,我滿懷期待。

@方舟88 @今日話題 @江濤 @天天靜心課 @小小辛巴

【索引】筆者的投資筆記索引


關於鋁材和汽車輕量化的碎片化思考
http://xueqiu.com/1674117751/33135967


那些年,投資股票的方法論總結(證券啟示錄之三)
http://xueqiu.com/1674117751/27509699

那些年,被誤讀的價值投資(證券啟示錄之二)
http://xueqiu.com/1674117751/27453906

那些年,寫在馬年除夕夜之前(證券啟示錄之一)
http://xueqiu.com/1674117751/27409455

由世界杯帶來的投資組合思考
http://xueqiu.com/1674117751/30771877

羅萊家紡的獨立證券分析
http://xueqiu.com/1674117751/30292082

一汽夏利:降到冰點後的涅槃重生?
http://xueqiu.com/1674117751/28667171

關於五糧液的定量分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1067270101e1tr.html 

關於投資組合的碎片化思考2
http://xueqiu.com/1674117751/30468881

關於投資組合的碎片化思考1
http://xueqiu.com/1674117751/30114441

關於投資的碎片化思考2
http://xueqiu.com/1674117751/28910262

關於投資的碎片化思考1
http://xueqiu.com/1674117751/28874435


http://xueqiu.com/1674117751/28283632

2014年乘用車行業的投資看法
http://xueqiu.com/1674117751/273237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18

一張圖總結2014年全球經濟:風景美國獨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67

幾個月前,美國經濟開始加速增長,而歐洲經濟停滯不前。

現在,這種分化的趨勢愈加明顯。美國經濟加速增長,中國經濟放緩,日本經濟蹣跚不前而歐洲經濟繼續滑坡。

美國券商Charles Schwab的分析師Liz Ann向美國財經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表示,

相比於美國經濟的加速增長,日本消費稅上調使其經濟陷入衰退,而一系列限制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加上出口的疲軟使得歐洲經濟開始下滑。

PMI反映出了這種情況。高於50的PMI指數意味著擴張,而低於50的PMI則意味著萎縮。

Ann表示,

今年年初,全球各國PMI較為分散。而上月,全球大型經濟體的PMI都處在50枯榮線的附近,而美國除外。美國的PMI全年穩步上漲。

chart-77

從貝萊德的Russ Koesterich到Allianz的Mohamed El-Erain,諸多投資人預計2015年這種分化的局面將持續。

Schwab的分析師團隊預計,隨著美國英國的情況將趨於穩定,明年日本和歐洲的情況將有所改善。不過,他們不認為歐洲日本將能趕上美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548

2014年度投資小結---雪球第一個年度總結 梁宏

來源: http://xueqiu.com/9887656769/34412357

2014年度投資小結

本人已經於前天清倉A股,前天下午由於測試etf又買入了100萬分50etf,昨天早上也清倉。 IB賬戶目前只保留少量倉,基本上是8-9成現金。 由於明早開始東北之行。所以今天就提前開始做年度總結。

A股12月收益率28%, 年度收益率224.61%,兩年累計收益率719.34%

海外賬戶12月收益率16.86%,年度收益率72.28%,一年零一個季度累計收益率95.19%。

匯總資金的12月收益率21.44%,年度收益率89.65%。兩年累計收益率407.43%

兩年累計盈利561萬人民幣,今年盈利324萬人民幣,累計從股市提取資金126萬人民幣。
最後賬戶保留578萬人民幣。

由於1月份我會進行封閉式測試,所以1月份不在進行任何統計凈值計算和公開。1月之後是否繼續原有小結,到時候再定。

12月份操作回憶
1,A股盈利主要來自於第一周,主要利潤來自於平安等金融股。而後金融股就不多了,所以盈利不多。12.8日去掉了杠桿。12月19-22日清倉A股。
本月曾經外調資金85萬進入我老婆華泰賬戶進行分級基金合並套利,運氣真的很糟糕,T+1日就是12月9日,大跌,所以12月10日套利出來只是微利。如果早一天套就會有20%+的套利收益率。 而後68萬資金重新回到招商融券賬戶,而近17萬資金進入了招商普通賬戶。 並且在19日,22日加入打新隊伍。被抽走584540人民幣資金。

A股最大虧損一筆來自於軍工B,虧損11%。 買入後是虧1個點,又是運氣糟糕,當晚成飛集成出事,第2天跌停開盤。我就跌停板止損了,賣在一個全天最低價,該筆交易虧損7-8萬。  12月A股最後凈資產比我12月9日最高點時候凈資產縮水大概25萬左右。

2,外盤盈利主要來自於中州證券,次要來源於聚美做空,諾亞做多等交易。有幾筆小的虧損。50多萬人民幣。

年度回憶
1,今年總體上肯定是戰略性是錯誤的,大頭資金在海外,轉回國內太慢。導致與大頭資金配置在收益率較低的海外,小頭資金配置在收益率較高的國內。
今年最大虧損來自於京東,大致上虧損了100萬人民幣。 第二虧損聯想集團,虧損了小幾十萬港幣。其他的虧損基本都是幾萬級別了。特斯拉上有過一筆1萬美元多的虧損,軍工B的近8萬損失也算大的了。除了京東是操作上的問題,總體虧損控制的較好。

2,今年收益最大一筆應該是酷派集團,利潤100萬港幣左右,其他的幾十萬利潤的很多。平安,上汽,國投電力,華泰證券,光大證券,怡亞通,中州證券,諾亞財富,聚美優品,歡聚時代,奇虎,山東新華制藥等等。幾萬的小盈利就更多了。 國投電力,中州證券,光大證券,山東新華制藥的買入基本上是參考他人的觀點。 其他的基本都是自我挖掘,包括酷派,上汽,華泰,怡亞通,聚美,歡聚時代等等。

3,今年最大的成功就是通過盈利和虧損的經驗得出重倉=基本面+趨勢的 套路。從而避免產生類似京東這般的大虧損。 真的像蘇寧粉絲們說的那樣。我是股市里的搬運工,從蘇寧賺來錢,虧給京東。我好懺愧。對不起蘇寧。

4,對於自己波段操作太過自信,相對低位弄丟股票,導致收益率不足。比如華泰,賣了後就停牌連續漲停。比如國投電力,拿了小半年的股票,最後主升浪沒吃到前清倉了。

5,對於符合基本面+趨勢,並且是熱點的股票持倉還不夠堅定,倉還不夠重,在怡亞通,在華泰證券上,倉位不夠,出倉過早。應該是百萬以上利潤的票做成幾十萬利潤的票。我大哥@股海為生869  券商股建倉比我晚,他建倉時候我華泰已經20%-30%的利潤了。他還是在券商股上獲得了超過300%的利潤。 而我呢,A股幾個券商股加起來的利潤還不足百萬,僅僅占據我a股本金收益率的40%不到。 可恥的浪費機會,就像足球場上一個浪射的前鋒一樣。

6,個人當前市場還是會持續大幅度震蕩。 如果讓我做,我會5-7成資金不斷玩波段。但是現在是外出東北,下個月是封閉測試,所以我就不參與了。

7,來年1月份做好封閉測試,年後,小牛一號走起。


由於我有不少測試頭寸,不想暴露,所以展示目前a股招商融資賬戶的資金203萬左右。


另外有近17萬資金在普通賬戶


還有打新劃出大概58萬資金,也可以看出曾經劃出85萬做分級套利。




下圖是我85萬資金轉出後,除17萬外的68萬資金是在普通賬戶以券商A的形式轉回來融資戶頭的,但是另外感到神奇的的是828808股券商A單價0.82,系統計算竟然估值36萬,我醉了。明明是68萬啊。不管他了。系統煞筆。







匯總上圖實際上a股期末資金是203+17(=85-68)+58=278萬

IB賬戶兩次匯出資金,但是我就做在期末了,做在期初會人為提高收益率,這樣不好。

IB賬戶期末凈值



本月IB曾轉出兩筆資金


所以轉出前,期末IB實際上的資金是372+45+38=455萬港幣


下面開始做凈值表




下面開始做收益率表


從收益率表可以看出,其實我12月份A股收益率很不怎樣,主要是金融股電力股賣出太早,後面倉位不滿,提前清倉導致本月A股收益率僅僅28%, 指數都有18%漲幅,我還是融資炒股呢。相信本月收益率100%以上的球友很多。

我要采人參去啦

上海希瓦資產有限公司打字員
梁宏
2014年12月23日


2014年11月小結
http://xueqiu.com/9887656769/33451011

2014年10月小結
http://xueqiu.com/9887656769/32624149

2014年9月小結
http://xueqiu.com/9887656769/31928698

2014年8月小結
http://xueqiu.com/9887656769/31195934

2014年7月小結
http://xueqiu.com/9887656769/30545435

2014年6月小結
http://xueqiu.com/9887656769/29955507

2014年5月小結
http://xueqiu.com/9887656769/29492409

2014年4月小結
http://xueqiu.com/9887656769/29057033

2014年3月小結
http://xueqiu.com/9887656769/28549807

2014年2月小結
http://xueqiu.com/9887656769/27942881

2014年1月小結
http://xueqiu.com/9887656769/27411706

2013年投資小結
http://xueqiu.com/9887656769/26877055


$蘇寧雲商(SZ002024)$ $上汽集團(SH600104)$ $國投電力(SH600886)$ $京東(JD)$ $怡亞通(SZ002183)$ $華泰證券(SH6016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659

一張圖總結2014年全球“新常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508

除了美國,今年其他國家經濟複蘇都差強人意: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前三季度GDP增長7.4%,繼去年增長7.7%創十四年來新低後,今年可能再創新低;日本三季度GDP年化增長率已環比下滑1.6%,四年來第三次陷入經濟衰退;歐元區第三季度GDP僅增長0.2%。但全球股市仍昂首向前。股市表現與經濟基本面脫鉤成為今年的“新常態”。

股市,GDP,貨幣寬松,QE,美國股市

如以上彭博圖表所示,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都在不斷下調。明年股市的一大疑問便是,在全球央行寬松的支持下,市場還會不會繼續走高?

三年前,IMF預計到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將達到4.8%。而今年10月,IMF將2015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0.2個百分點,降至3.8%。受近來國際油價暴跌影響,本月IMF又表示,油價下跌將拉動2015年全球GDP增長提高0.3-0.7個百分點。即便如此,IMF對2015年經濟增長的最新預期也只有4.1%-4.5%。

華爾街見聞本周文章提到,多家華爾街機構均預計明年美股仍會收漲,預測點位相對較低的高盛、巴克萊都預計明年底標普500會漲至2100點,Oppenheimer的策略師甚至預計屆時會突破2300點。只有法國興業銀行預計明年標普500降幅可能達到1%。

此前華爾街見聞文章總結過,國內券商也看好明年中國資本市場表現。在中國央行適度寬松的環境下,他們認為市場利率和實際利率下行會帶動風險偏好。海通證券還在研報中提出了股市與債市齊飛的樂觀預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018

2014年投資總結-曙光初現 歲寒知松柏

來源: http://xueqiu.com/1272530506/34703496

 
回顧2014年,我認為自己執行得最好的策略是堅定地做了減法,包括把關註的行業減少到TMT、醫藥、能源(含節能環保、汽車及運輸)這3個、網上關註的人減少到30個、關註優秀公司放棄便宜的普通公司;我同時也做了加法,包括不斷加強財務分析的學習突出個人的專業優勢、到PE工作(主要投節能環保,也有醫藥和TMT)以加強對產業和企業認識理解的穿透力、向更多高水平的前輩學習等。以前我做加法是為了正確地做減法,現在我做減法是為了有效地做加法。

2013年我的投資總結是《方向漸明》,結尾是這樣的:“只要我每年都能有所進步,功夫到後,很多東西會是自然而然的,我不必過於苛求,不必太在意一時的得失。為人處世做投資,都是一場馬拉松,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歲寒知松柏。”2014年,我在多空兩個方向都有進步也得到了證明,轉型職業投資已經沒有問題,但要實現做合格的資產管理者的目標,還需要進一步夯實基礎,主要是投資體系的持續穩定性和能容納大資金。

2014年我仍然犯了很多錯誤,比如港股重倉206TSC集團,最高跌幅達60%,包括情緒心態、倉位、組合配置、估值和買賣時間點等全都有錯誤,這也反證了我的投資體系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正完善。2014年很多重大事件和投資或投機機會我完全沒有把握或參與,比如港股的滬港通、A股的定增並購、油價下跌受益與券商股行情等,這也導致了我今年的收益率遠不如朋友們及遍地的股神。

賬戶表現




持倉分析與操作

2014年我在操作上最大的變化是做了減法,持股專註在能源和醫藥兩個行業(TMT特別是互聯網行業雖然增長最快但估值太貴,所以只關註沒有持倉),清倉了管理不好和大股東不靠譜的公司,包括A股000572海馬汽車、港股111信達國際和959奧馬仕國際,這類股票以後我堅決不會再碰。

我還在年報後將600863內蒙華電換成了600861國投電力,海馬汽車換回了000550江鈴汽車,600060海信電器換成了000651格力電器,盡管海馬汽車、內蒙華電、信達國際都曾有過很大的漲幅,但我認為自己的操作完全正確。

我認為,公司價值的源泉是管理,如果管理不好,那麽長期來看不會有真正的護城河。大股東和管理層的誠信,是價值前面的1,能力只是後邊的0,大股東和管理層若對小股東不厚道,那再低的估值再多的誘惑,也應該一票否決。

我對關註的行業做減法,是想提高對行業和個股的確定性,畢竟我的精力能力有限。一筆買賣要成交,必須有兩個單價金額完全相同,但對方向的判斷正好相反的人才行。那麽,在同一個時刻,面對同樣的信息,我憑什麽能保證自己大概率會比對手正確?除非我理解得更全面、透徹、長遠,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只能更加專註。

能源

做為一個在工廠打工超過15年的會計,我基本沒有行業方面的專業知識可以利用。過去5年,我因為關註風電運營企業,看過很多風電方面的資料,進而拓展到整個發電行業及其它的能源行業。我認為投資能源和大部分公用事業項目一樣,要理解它的生意模式不難,它主要是玩一個財務杠桿的遊戲。我們用財務模型測算一下內部收益率就可以基本確定項目是否可以投資,當項目IRR大於貸款利率時,就可以利用銀行貸款杠桿放大資本金IRR並取得較好的投資回報或ROE。當然,不同的運營管理團隊,實際的回報水平會有差異(像816華電福新就比956新天綠色好,中廣核更好),但比起一般的競爭性商業項目來說,確定性高多了。

能源資產的共同特點是物理壽命很長,即折舊時間很長,相應地會在財務上體現為前期投入大,資產周轉率低,現金回流慢,即重資產慢周轉低回報。為了吸引投資,政府一般會進行管制並形成壟斷而使得項目在未來能有較高的確定性,這樣投資方才能利用財務杠桿來提高回報率。

如果從ROE來展開進行杜邦分析,重資產的公司一般都會低周轉高利潤率,然後通過高杠桿來提升ROE水平,電力包括電源和電網是典型。如果能源價格已經完全市場化而波動劇烈,那麽利潤率和ROE就會大幅波動,行業會有很強的周期性,比如煤炭和石油。

我之所以選擇關註能源行業,還有一個原因是能源長期如同醫藥行業一樣,是個需求非常剛性的行業,基本上只會增長不會衰退。又由於下邊的子行業很多且周期不同步,所以可以長期在各子行業之間波段操作。

2014年,我A股換入了國投電力,換之前我對它不太了解,又懶得去研究,就在雪球上發了幾個帖子質疑它存在的一些問題,結果惹得一群國投粉對我口誅筆伐,但我也因此而很快理解了它的投資邏輯:裝機造價與同行差不多,但年發電4777小時比全國平均的3300小時多近50%,上網價格0.32元比長江電力高20%多,這相當於收入高了50%還不止,利潤和回報水平比同行高出數倍,它的電站於2013年下半年開始起集中完工並網,買入時2014年PE僅5倍。國投電力我買入成本4塊多,11塊全部清倉換了股。

在朋友的推薦下,我自年初開始學習了解核電行業,看了不少資料,並持有2302中核國際,初始買入成本1.7多,過3塊後賣掉了一半。它的核心邏輯是核電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超過10%而中國僅2%,習李明確表態要恢複核電建設,既可以減少霧霾又可以帶動裝備制造業,中核和中廣核也確定要上市,鈾礦價格自07年的140美元一磅跌到了30,日本恢複核電站和中國核電大躍進一定會刺激鈾價反轉。

港股我曾持有816華電福新能源、1829中國機械工程,這兩只能源股都被我先後賣出,816是覺得估值不如2302和206有吸引力,後來的一波大漲我沒吃到。1829是因為中報業績一般,國際地緣政治不穩定,市場難給高估值,結果錯過了一路一帶概念。這兩家公司的管理都不錯,以後我可能會擇機再買回。

1292長安民生物流我在年中有賣出,年底前又再度買回,賣出是這公司包括長安集團的管理有些問題,連續幾期財報都顯示長安汽車特別是長安福特持續大幅增長但1292幾乎原地踏步。買回是因為福特3工廠年底投產、杭州福特2015年初將投產、油價大跌受益及估值實在是太低,我想再觀察一年,看看去年換管理層後公司會不會有些變化。

像我8月底追入的3399粵運交通,就是以前管理爛,換管理層並進行資產置換後變成了大牛股。但我研究太晚,近4塊錢才追入,沒敢上太重的倉位,可惜了。

至於000550江鈴汽車,因為以前帖子寫過很多,這里就不再重複了。我原始成本折算下來估計只有10塊出頭,2013年曾在27塊左右賣出並在23塊買回,2014年在30多塊又賣掉了一半之後買回了部分。它目前的估值水平一般,得等2015年下半年撼路者上市及2016年新全順等車上市。2014年如果我買入長安汽車、上汽集團、長城汽車等,可能收益會好一些。

醫藥

醫藥我一竅不通,去年才慢慢了解一些基本的行業知識,我關註它完全是因為行業好,包括長期剛需、現金流強、整體回報好等。但過去幾年醫藥股的估值一直不便宜,可選的標的很少。

我持有8058羅欣藥業近5年,2013年總結時專門向朋友們道歉,好在今年終於揚眉吐氣,股價從不到7塊漲到17塊多。在年報出來後,因為覺得一年內業績不會有驚喜,我減了一些倉位。結果我減倉後股價高歌猛進,很多次和股友們聚會時都有人向我推薦羅欣,搞得我很尷尬。

在年報出來前一天,李振福增持到5%而舉牌,當時我沒搜索到他有超強的背景,否則我不會減倉。好在手上還有一成倉多點,一直拿到過17塊才全部清掉,因為估值確實不再有吸引力。通過這個事可以看出股價這東西,短期內受市場估值變化的影響遠大過公司自身的業績變化。如果我們對行業企業的穿透力不夠,持有時間不是很強,那麽在判斷業績的同時,也應該適當考慮或利用市場的情緒。

醫藥我重倉了570中國中藥,原因是國藥系在資本市場口碑不錯,管理靠譜,570業績在高速增長,手上中藥品類極多,其中有不少獨家品種。另外就是國藥把570定位為中藥平臺,未來會通過自身增長和並購把它不斷做強做大,我買入時2014年PE大約有15倍出頭,估值有吸引力。

我還盲從朋友買了一些8049吉林長龍藥業,它的獨家藥海昆腎喜膠囊銷量不錯且有持續性,買入2014年PE不到15倍。但8049的股權架構不太理想,國資與管理層持股並存且占比都不高,公司又長期不分紅。適當的時候,我會減掉一些倉位或逐步放棄它。

TMT及其它

我在年初清掉了947摩比發展,這公司質地很一般,我買它純屬投機4G概念,當然947的業績確實也會大幅增長,但只能持續一二年。有趣的是,我們在討論這個港股時,提到對標A股300134大富科技時被小小辛巴關註到,他說大富可以買。果然,947摩比漲幅不到1倍,大富瘋漲了2倍,A股不服不行。

由於傳媒和互聯網類雖然增長很快但估值都很貴,加上我自己對互聯網完全不懂,所以我一直只是關註學習,沒有買賣。

A股我在下半年先後買入了000651格力電器、601318中國平安和600585海螺水泥,這三個票不屬於我前邊提到的3個行業。

買格力是因為它質地好估值低,PPI與CPI的剪刀差導致它毛利率大幅上升。我發現過去幾年格力都是夏天股價低迷冬天開漲,這可能是因為格力對渠道的掌控力強,在淡季壓貨以平均產能利用率而降低生產成本。在銷售端就會顯示出上半年市場份額下降被媒體質疑,下半年行業轉淡後格力份額上升,空調同行都是2季度業績最好4季度最差,格力卻是3季度最好,4季度不差,所以到年底時股市又會重新看好它。

買中國平安是因為滬港股開通和降息後,A大盤股估值低並且相對H整體折價,低估加上財富效應引發了牛市行情。保險股因為大部分資產是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降息會導致這些產品價格上揚。另一方面保險股還投資了一成以上的股票,市場利率下行PE估值提升致股票走牛也會導致保險股的投資收益大幅上升。中國平安的H股一直比A要高,以及它還有陸交所等很多的可炒作點,也是買入原因。

買入海螺水泥,一方面是因為它估值低,PE只有9倍左右,並且H比A高;另一方面是因為政府仍然在救地產刺激投資,水泥有運輸半徑限制,價格競爭沒有鋼鐵激烈,4季度水泥價格也有所上揚。而海螺水泥本身是個不錯的公司,行業龍頭,鋼鐵和工程機械股都大漲,海螺理應擡高估值。

應該說,買中國平安和海螺水泥都帶有明顯的趨勢投機成份,只不過它們本身質地不錯,是行業龍頭,估值也低。

主要錯誤

206TSC集團的慘敗全方位地反映了我投資體系所存在的問題,這票我大約3年前就有關註過,當時覺得雖然行業前景陽光,但公司業績看不出有任何拐點跡象,所以後來一直沒深入研究它。去年年底有前輩高人向我推薦206後,我重新看了它的財報,發現訂單大幅增長,業績拐點跡象明顯。

自我關註時開始,206的股價就開始快速拉升,因為對自升式鉆井平臺大規模重建、對標企業國民油井高華市值高300倍、206產品有競爭力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管理層熱愛工作並有增持股票、業績出現拐點等邏輯的認可,以及對前輩推薦的盲從,我在股價不是太滿意的情況下追高買入(2013年PE近20倍,2014年PE預估10倍)。

自買入後,206股價表現不負我所望,至4月底已經從年初的3塊拉升到了近5塊。因為憧憬2016年收入達10億美元的目標即增長400%,以及對5月份休斯頓石油大會獲得大訂單的期望,在股價不斷上漲迅速浮盈近5成的情況下,我不但沒有逢高減倉還在4塊多時加了倉,最高倉位接近40%(原始倉位30%),2013年PE達30倍,2014年PE也有15倍。

5月初206並沒有獲得大訂單,股價從高位下跌了近3成,我的賬面浮盈被全部抹平,在了解到公司並沒有實質性利空,經營情況正常後,我選擇了堅守,認為中報業績會倍增,到時候市場會再次認可206。

8月底的中報如我預計的一樣增長了100%,但206的股價在沖過4港幣後就開始掉頭向下了,這個時候,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從6月份的平臺位置100美元跌到了90美元,處於跳水前夜。

自10月份開始,原油價格跌幅開始加速,油價單月跌幅超過10%,趨勢很不好,206股價急劇下挫,10月跌幅達30%。而自8月份後,因為我持有的其它幾只股票,包括8058羅欣藥業、2302中核國際、570中國中藥、3399粵運交通等都開始大幅上漲,特別是10月份,雖然206大跌30%,但我的賬戶凈值基本沒有減少,這讓我有點沾沾自喜,對206的大跌很麻木,光想著206若回到高位則我2014年港股收益會很不錯。

11月份,我持有的其它票不再上漲,原油加速下跌達20%,這段時間有朋友開始勸我斬倉。我搜索了一下過去40年原油價格走勢,發現1975年到1980年,油價從10美元漲到了40美元,而目前全球的自升式鉆井平臺近一半是這5年建造的。這一點清楚地說明,海工行業的訂單或石油公司的資本支出與原油價格走勢有著密切的關系。

如果我在年初買入206時能多花半小時去搜索這些資料,我就不會在油價處於100以上的高位買3成重倉,也不會在股價過4塊PE25倍還加倉。在我明白原油價格與海工行業有密切關系並會影響206的市場估值時,股價大約在2.7左右,賬面浮虧2成。由於當時手上的其它股票都處在高位,賬面整體市值受損不大,我以為206下跌空間有限(2014年預計PE8倍出頭),加上對第一重倉股高位下跌過4成的不甘心,我在猶豫中沒有認錯減倉,結果幾天後206再次大幅跳水,短短一周時間又跌了30%,導致我整個賬戶一周回撤了1成。

11月初,我在中報後認為短期業績無驚喜而斬倉的1829中國機械工程因為“一路一帶”概念大漲了50%;11月底,滬港通行情讓券商、中字頭相關個股及A50的ETF2822、2823大漲。如果我206能及時認錯減倉,或者一開始就不是建30%的重倉而是15%的倉位,那我的港股操作選擇會靈活很多,而整體收益率至少會高出30個百分點以上。

概括起來,我在206上反映出來的錯誤至少有:

一、情緒過於樂觀,心浮氣燥,盲從別人缺乏獨立思考;

二、上半年我曾寫過《投資組合與收益率》,以206當時的估值我不應該買30%的重倉,在組合配置上沒有買一些原油下跌受益股進行對沖(比如航空股,盡管實際因為燃油套保而受益不明顯但股價卻有翻倍上漲)。我一直滿倉而沒有留出現金,這導致市場整體下跌時我無力加倉進退失據。另一方面,港股時常會出現瞬間巨幅振蕩的案例,比如前不久1211比亞迪單日下跌近50%,如果手上有現金迅速抄底,一年做一單其實都能有不錯的收益;

三、靜態PE高達20倍、原油處於100以上的高位時不該重倉買入,對原油歷史走勢與市場估值的變化完全沒有做出充分的預計,操作上沒有留出容錯的空間。

收獲與展望

2014上半年,我花了大量精力處理私人事務,在股票上花的時間沒有以前多,下半年我進入廣東省政府下的一家PE,工作內容與二級市場無關,與一級市場關系也不大,所以在股票上投入的時間也很少。

我曾先後接到多位朋友的邀請,包括券商和一些私募基金的研究類職位,但我都委婉地拒絕了。下半年又有兩位朋友推薦,一家是複星國際下的PE,另一家是我現在工作的國資PE。前不久我曾發表過3篇個股分析,都是面試時的題目。複星是很優秀的公司,過去20年年複合收益率超過30%,複星最強的還不是投資端而是融資端,比如年初收購葡萄牙保險公司帶來1000億的資金,成本不到3%,只要把它配置在中國相關的資產上,賺利差就會有很好的收益。我個人認為,融資端而非投資端的差別,是中國PE公司優劣的關鍵所在。複星的機制很好,他們在我通過面試後一直熱情地邀請我,但最後我還是選擇了現在的PE,盡管國企的機制遠不如複星。

我這樣選擇,原因之一是我沒有政府和國企的從業經歷,我想,做為中國市場中的重要影響力量,我有必要知道他們的基本思路,正好現在國企混改又如火如荼;原因二是邀請我來的朋友也就是我的直接上司,他曾在2012年邀請過我(最初曾在2011年問過我,但我沒理睬),2012年時因為我沒有文憑而被董事長攔下。我與他非親非故,但他一直惦記著我並多次給我推薦工作,也如實告訴我目前公司的問題,他說如果不同我講實話我以後會罵他,而他介紹我進來相信也會面對一些壓力。我想,今天複星邀請我,和我現在的上司在3年前就邀請我,那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因為過去3年我自認為進步不小,他對我有知遇知恩,我應該過來幫他做點事情;原因三是我見了幾個同事,他們人品都很厚道,能力也很優秀,和他們一起工作,雖然公司機制上有限制但我們團隊內部不會有不確定性。

我能來現在的PE工作,一方面是因為我財務分析能力比較突出,團隊內有差異化優勢,另一方面是公司當時正準備與中廣核合作搞一個50億的新能源基金(風電為主),我對風電也算有點紙上談兵的能力,臨場可以救救急。

公司總共有近10個基金,我們團隊目前主要負責節能環保板塊,也有關註醫藥和TMT,這和我個人的關註面正好吻合。工作4個月下來,我接觸各類項目超過20個,包括新能源(比如風光生物質發電)、傳統能源改造(比如煤化工、鍋爐改造、建築節能)、空氣汙染治理、水處理(包括監測和處理設備、EPC、服務、PPP等)、固廢(再生資源、垃圾處理和發電、危廢)等等,但看得上眼的也就2個項目。

PE現在真是人傻錢多,稍好點的項目一堆人圍著,估值20pe、3pb起不如炒股票,客戶虐我千百遍我還要待她如初戀。好不容易談判完立項盡調寫好投資建議書資料整上十萬字,國資基金各種過會差不多還得搞18輪,領導們個人嗜好又互不相同,直把人弄得欲仙欲死,一個項目從接觸到簽協議打款至少得搞一年半載。當然,我從中也學到了不少東西,日子過得很充實。

2014年我新認識了不少朋友,其中最值得提的是受高瓴資本張磊先生之邀,去北京和高瓴的全體團隊成員做了一天的交流,張總完全沒有架子,他單獨請我午餐並問了我一些問題。他說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受過如耶魯的高等教育,所以對很多投資理論有理解,他很奇怪我沒有受過正規投資教育,為啥會有一些自己的見解,他想了解草根的生態環境。

我大概講了幾個方面:一是進取並註重聲譽,做人真誠;二是專註但不自閉,個人做差異化定位;三是獨立思考同時也有包容,利用好奇心並註重常識和邏輯;四是經驗的積累就是參照坐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避免刻舟求劍;五是堅持也常反省,相信時間會是價值的朋友。

張總說以前曾看過我的文章,並且勸我不要在雪球上與人爭執及浪費時間,他閱讀面如此廣泛,著實讓我驚訝。那天我光顧著回答問題,都忘記請教他,很是可惜,好在有了他的聯絡方式,希望以後能多向他及高瓴的朋友們學習。

邱國鷺先生告訴我,高瓴過去10年年化收益率超過50%,現在規模過1000億元團隊成員才30人但仍然有很高的收益率,並且年換手率只有15%,這意味著每7年才換一次股票。很難想象,張總和高瓴對行業和企業的未來有多強的穿透力。

我想,既然高瓴規模高達1000億持股長達7年都能取得如此高的收益率,那我學習他們已足夠在這個市場生存得很好,只要資金來源端認同理念不給壓力,那麽我只需要努力提高看企業的穿透力,根本不必在意市場短期的波動,也不必去羨慕或學習趨勢和波段操作者。

在清科集團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上,複星被評為年度最佳募資PE,高瓴被評為最佳退出PE,張磊先生被評為中國最佳PE投資家。2014年,有幸與這兩家PE交流溝通,應該是我最大的收獲。

2015年,我會繼續提升自己的財務分析水平,希望在某些方面逐步做到業內最好;我會加深對能源行業的學習理解,努力成為節能環保行業的專業投資者;我也會繼續關註學習醫藥和互聯網行業,但多看少動。

2014年下半年,原油價格崩盤,能源相關股票都跌得很慘。但原油不可能長期低於60美元,能源類股票應該會有不錯的介入機會,我相信自己在206TSC上交的學費,會有連本帶利收回的一天。當然,我的投資體系還需要不斷修正完善,包括提高研究的確定性、增加容錯空間、降低換手率、適應大資金運作等。

前幾年,因為家庭經濟非常困難,我自己的前途又完全看不清方向,對比身邊的人後心態失衡有些急躁。現在,我已經能看清自己未來的方向,也知道只要不斷學習和進步,我早晚會走向成功,所以我已經不著急了。

我沒什麽文化,智商不高,起點低覺悟慢,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圈內,我沒法比別人更高更快更強,我能做的只能是真誠、勤奮、堅韌、守拙。我想,只有甘於做烏龜,我才有機會跑贏兔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14

我的年終總結 xiaogoubaba

來源: http://xueqiu.com/6298174213/34573501

我的年終總結
上半年雪球約我做個套利的訪談,我感覺雕蟲小技的思路不高大尚,拒絕了;前幾天雪球又讓我寫一下做組合的思路,我感覺還是沒啥好寫的。答應@天天靜心課  在年終總結把思路好好理一下。本來感悟很多,真到下筆的時候,還是發覺沒啥。
14年總結
A股:
按照年初的計劃,做A股做套利的思路,把大連重工事件套利做完,相對比較滿意。後來參與宏源證券的套利,本來預計20%的空間就很滿意了。因為整體市場風向轉向,邊打邊撤,套利變成了投機,最後隨著股價的節節上升,逐步換成估值偏低的中信證券/海通證券 (按照朋友的話說,牛市點頭牌嘛)。其他的中國平安/光大證券也有少量配置。整體金融股比重比較大。這就是我從一個投機套利分子混進革命隊伍的歷程。
A股具體的整體收益情況我就不說了,畢竟用了部分杠杠,高一些也是正常的。
B股
按照年初的套利思路,拿著沒怎麽動, 總體收益率超過30%,比較滿意。
美股
14年沒有參與,雖然一直盯著幾個老品種。


15年看法
A股
市場到了這個階段,股市整體低估的板塊更少了。唯一能做的就是降低盈利要求,還是按照老辦法,找套利品種,找自己看得懂的品種。
股市就是個群眾運動,對於牛股的過度討論就是在自我加強,自我催化。國人由於歷史和所受教育的原因,導致行為模式趨同性高,群羊效應明顯,一方面容易強化趨勢,另一方面也容易產生不可思議的套利機會。同樣的話不同的時間說,意義是不一樣的。到了這個時候風和豬的討論就不參與了,強勢股走一步看一步。
如果理解政府引導此次行情的初衷,下一步著眼點在哪里也不是太難,國企改革/地方融資平臺解困。實在不行,降低倉位打新股,看似很笨的方法,可能到年底看還是很有效的。
B股
14年的預期還沒有兌現,繼續拿著,思路沒變化。
美股
繼續盯著老品種,有幾個的價格已經很誘人了。


@不明真相的群眾 @方舟88 @利弗莫爾 @woowoo @利弗莫爾 @風一更雨一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17

年度總結 何純在南國

來源: http://xueqiu.com/2657407918/34663782

去年提前四五天寫了年度總結,今天就提前一天吧,估計明天雪球上出爐的重量級報告就太多了。[笑]
先說A股。
A股這幾年一直是我的短板,收益率不高。
今年算是鹹魚翻身,主要依賴兩個轉債品種,工行轉債和中行轉債。
這兩只我是下了80%的重倉,國內賬上的資金基本全部都投進去了,不僅如此,最高時的杠桿超過160%,主要是考慮到工行與中行即使持有到期不漲,也就只是賠上年化3.5%左右的正回購利息。往下跌幅沒有,而到期怎麽也在100塊錢以上。
在這里要非常感謝@DAVID自由之路 ,以前只是想到轉債下有保底,上不封頂,但是沒有想過開通正回購。看了他的博客和雪球上一系列文章後,我終於在去年末開通回購,並且一直利用這個杠桿到現在。
這里還要感謝@東博老股民 等雪球上眾多專業人士對銀行的深入分析。
正回購套出來的資金大部分買了工行轉債和中行轉債,還有部分在今年春節前後買入了華銳風電,湘鄂情,正邦科技,德豪潤達,寶泰隆等一批債券,基本上是什麽債券利息高就買什麽。
後來華銳風電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出現了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度讓我懷疑華銳風電債券可能違約。
想來想去,清掉其他所有已經獲利的垃圾債券,全部加倉買入中行轉債和工行轉債。
不過比較大的失誤是中行轉債和工行轉債降杠桿早了一點,現在杠桿已經降到零,但是在杠桿結束之後,兩家仍然漲了接近10%。
除了工行轉債和中行轉債之外,持有的就是興業銀行和少量五糧液。
興業銀行的表現可圈可點。
五糧液就實在是差強人意了,遠遠跑輸大盤,這也反映出我在買這家公司之前的分析顯然嚴重不到位,對行業困境缺乏足夠遠見。當時雪球上還有不少人唱多茅臺和五糧液,現在聲音寥寥了。
A股的總體表現沒有細算,估計和大盤差不多,因為工行轉債和中行轉債跑輸了大盤,但是我加了杠桿,並且上半年通過正回購杠桿買入的債券也全部獲利,兩者平衡下來應該與大盤接近。
除了股票,債券和可轉債之外,還通過正回購資金做了打新,兩次分級基金套利和三次股指期貨套利。分級基金套利獲利9%,打新股獲利3%-4%,股指期貨套利2%。這個月又重新買入了湘鄂情的債券,個人分析違約風險很低。
分級基金套利膽子比較小,後來太多人了就沒敢繼續做,也錯過了後面的肉。這里要感謝@紫葳侍郎 ,他是雪球上分級基金第一劍客。
總體來說,我對今年A股的表現還是滿意的。
展望明年,如果A股最低估的銀行股也表現瘋狂的話,就只考慮套利和固定收益類產品或者全額退出A股市場。我給自己設定的的持有A股的銀行到PB是1.5倍以上,PE 8倍以上。
回顧2007-2014年的反映A股全部市場表現的 $中證全指(SH000985)$ ,2007年最高峰是5550點,現在的點位是4150點,離當年的泡沫最頂峰已經不遠了。
衡量A股與H股的溢價指標,當前只有6家公司A股股價低於港股,可見國際市場上大部分投資者也不大認同A股的估值水平。

再說港股。
港股主賬戶從前年12月末主力進入港股到現在,收益率94.6%。這部分沒有資金進出,因此很容易算清楚回報率。去年回報率是35%,今年回報率44%。
現在持倉: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03618)$
$民生銀行(01988)$
$中信銀行(SH601998)$
銀行股就沒有什麽好說了,買入原因很簡單,這三家比A股估值更低。
$新華文軒(00811)$
買入有兩年了,一直沒有動,估值不高,一直在等A股上市的催化劑,不過已經從前期高位跌了不少。
$高力集團(01118)$ $偉仕控股(00856)$  2300 澳科控股  0032 港通控股 1888 建滔積層板
估值低,分紅好,持股不動,看看將來有什麽催化劑。
00912 信佳國際
這家公司業績優秀,不過在整個外貿加工行業下滑的大背景下,可能難有大表現。
00336 華寶國際
有所減持,分紅收益率較高,不過估值已經合理,如果將來上漲就減持,下跌就增持。
1292 長安民生物流
這家公司股價表現不佳,不過我想業績應該不至於繼續滑坡,油價下跌,物流成本應當降低。同時長安汽車銷量不錯,按理不應當只有現在這樣的估值。
350 經緯紡織機械
這是一筆套利買賣,在等大股東的私有化最終結果。已經有半年了,我想應該快到了吧。
2341 中怡精細化工
估值低,分紅尚可。背負福建民營企業的整體不佳名聲,估值一直不高。目前看不出明顯的老千跡象。
623 中視金橋; 382 威靈控股
這兩家公司頗為可惜,本來已經獲利豐厚的,只沽出了一部分,現在還有留在手上的。既然又變成了估值低的公司,就繼續持有吧。
0032 達力集團
PB低,管理層誠信度高。蛇口東角頭那塊土地如果盤活成功,預期PB到時只有0.15左右。
1189 珀麗酒店
PB低,可能後續還有故事。
133 招商局中國基金
這家公司買入需要感謝@黃建平 老兄,他推薦後我覺得很有道理,相當於以很低的價格持有興業銀行和招商銀行。於是買入,獲利40%以上。
1122 慶鈴汽車
這家公司買入有些頭腦發熱,雖然PB比較低,但不是絕對低,畢竟PE比較高,將來如果有好的價格考慮賣掉。
367 莊士機構國際
低PB,合理的分紅

今年清空了幾家持股,有:
安域亞洲
這個套利運氣比較好,短期內有30%的回報。
粵運交通
買入時估值比較低,賣出時估值合理。
這兩家要感謝@燕歸來 的推薦,他很擅長研究港股低估值品種和挖掘殼價值。

時捷集團 勤美達集團

這兩家公司雖然獲利豐厚,但是賣出時間沒有把握好,賣的晚了一些。在估值比較高的時候,應該及時撤出。這類企業很難有什麽特別故事可講,指望維持較高估值是不現實的。

中國海洋石油

這家公司雖然盈利20%,但是相當驚險。在分析商品市場,看到煤價大幅度下跌,國內很多公司大上煤制油項目,就隱約覺得油價不妙,在15.8的時候全部賣出清倉,躲過一劫。

安徽皖通高速和四川成渝高速

滬港通沒有預期效果,高速公路公司也不能指望太多,因此全部清理掉,可惜清空之後還略有上漲。

連達科技控股
不知道低PB什麽時候才能兌現,不想再等,獲利15%左右出場。

總體來說,如果港股今年在相對估值較高時清理掉一些股票,今年收益率應該更好一些。以後要反複提醒自己關註。

香港債券

買入了恒盛地產到期年化收益率24%的債券,可惜錯過了恒鼎實業年化收益50%的債券

國際市場

新加坡

賣出持有的Valuetronics holdings ltd. 這家企業幫飛利浦等大品牌做代工,買入時估值只有3倍PE,PB 不到0.6倍,長期維持較好的股本收益率。

雖然在新加坡上市,實際是個港資企業。

獲利50%之後退出,現在價格又有所下跌。

買入TAT SENG Packing group ltd.

估值低廉,PE 4.2倍,PB 0.6倍,分紅不錯。缺點是造紙企業,負債率偏高,業績不大穩定。

韓國

清空所有韓股,因為韓股估值已高,目前找不到合適的標的。

所有的韓股均實現了令人滿意的正收益,這些股票我全部都在雪球上提起過。

日本

DENA表現不佳,虧損30%已經清理。

買入科技類公司確實要冒很大風險,雖然我買入時的市盈率只有6倍不到,但是遊戲公司業績下滑超乎預期。看著A股當時熱火朝天的移動互聯網高企的市盈率,覺得我資金當時買入估值這麽低,業績有支撐的企業覺得是撿了大便宜,結果證明是個悲劇。

好在其他的日本股票表現不錯。

以下是分散持有的日本股票:

7939 Kensoh Co Ltd

生產信號燈無配股無融資 業績穩步向上 連續4年派息 ROE也還不錯 負債率稍微高了一點,不過在日本的低息環境下可以理解

這家公司表現理想,買入後漲了1倍。

為什麽漲我也不清楚,不過我買入的時候市盈率只有4.6倍,PB 0.89倍。

7444 Harima-kyowa Co Ltd

年年有派息業績非常穩定 主要從事批發銷售日常用品 對今年業績預期也是比較正面

買入時PE 5.8倍,PB 0.5倍。

5644 Metalart

汽車配件企業,買入時估值低廉

4093

緩慢增長,最近2年有分紅,生產氣體,現金流尚可

買入時PE 5.8倍。

為了回避日元大幅度貶值的風險,買入時通過日元借款買入,年息2%,可以對沖掉日元升跌的風險。

澳洲

Briety Ltd.

這家公司表現如同過山車,漲幅50%的時候沒有拋掉,現在又回到原位。

好在它盈利仍然穩健,雖然澳洲受礦山不景氣嚴重影響,但是它做的市政項目和其他建築項目回報不錯,而且更重要的是分紅回報率有9%。

目前PE 4.3倍。

馬來西亞

再保險公司

MNRB holdings ltd.

買入時間比較短,目前PE 5.1倍,PB 0.6倍,最近幾年收益率穩步上升。不過未來可能受國際油價下跌影響而估值進一步下滑。

我個人情況同 @管我財 兄類似,不過沒有他那麽土豪。

前幾年在深圳開廠出口U盤和Mp3播放器實現了一點積累,後來發現股市里面估值低的公司到處都是,自己辛辛苦苦熬夜到半夜出貨還不容易掙到錢,於是幹脆關掉虧錢的企業,直接投資那些估值低的公司。所以買股票就好像投資企業一樣,戰戰兢兢,提防對方是騙子,關註企業的分紅和估值,不去追概念。除了套利之外,只買估值低,分紅好,業績不錯的公司。我看到很多上市公司收購其他企業,經常是5倍,6倍PE收購,有什麽理由要去買那些高估值的公司呢?因此除了極少數特別低的PB的公司以外,給自己定的PE絕對上限是8倍。

假如能夠實現資產以每年15%的速度穩步增長,我就已經很開心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22

#2014年投資總結#(已完結) PaulWu

來源: http://xueqiu.com/1965894836/34671884


先對半年結 http://xueqiu.com/1965894836/29997157 做個回顧,半年結提到的3個測試帳戶,由於成立公司的原因,做了歸並,並沒有堅持下去。今年整體收益率還算不錯,尤其是在過往中線邏輯沒貢獻多少收益的背景下。去年開始到今年中為沽空交了不少學費,今年下半年也開始帶來正面幫助,在香港市場沽空了乳業、賭場、必選消費、手機產業鏈、手遊,控制在一定比例內的沽空策略會是今後一項常規武器,能夠更主動的應對不利多頭(估值過高)的市場,平滑組合。

平滑這個概念在我過去是沒有的,但管理產品和個人帳戶還是有不同,很多時候硬抗的可能結果是你的客戶堅持不住,在估值有吸引力的時候撤資。要解決平滑的問題,要麽具備足夠快的應變;或者如果不夠快,那就中庸。(不管哪種策略,都需要適度分散。)

我不像我的朋友yuan那麽快,那麽我產品配置的核心思路在於中庸,投機倉位與投資倉位之間的平衡,不同市場之間的平衡,多空之間的平衡,這種中庸不是無原則的,本質是以估值為基礎做一種動態的平衡。目前我的凈多頭倉位在5成多,其中通過滬股通渠道配置了20%倉位A股,7% B股,3% 美股,45%港股,同時沽空了20%港股。

滬股通的渠道決定我只能配置一些大塊頭,這是一種幸運,但也是來自一種對樸素價值理念的堅持(我自己國內證券帳戶並無限制,也配置了這些),中信證券、保利地產、上汽集團、宇通客車(同時在香港沽空了比亞迪)、伊利股份(同時在香港沽空了輝山乳業)、上海機場、武漢控股等,這些經常出現在外資買入排行榜上的個股同樣是我的最愛,因為和HK比,這些標的確實有很大的估值優勢。但最近瘋狂的上漲,A藍籌的窪地已經迅速被填平,我把大部分A標的換成了電力(國電華電 國投)參與主題投機,簡單粗暴的理由是PE PB雙低,又都有資產註入預期和電改提價預期(國電 國投水電占比高)。當然,提醒自己一點,既然定位為投機,那意味著要註意止損。

B股主要持有錦江B、神奇B、國新B。其中神奇B是我能找到的全市場里(ABH美)專科藥里最便宜的,而國新B是我能找到的全市場里最便宜的燃氣股。

美股目前就持有一個DL,邏輯@riskyhttp://xueqiu.com/6654628252/33827836 寫得很清楚了,建工這塊高速增長,而且所處行業很穩定,即使經濟下行。今年QIHU等標的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關於我早兩年為什麽誤打誤撞賺到錢,以及今年為什麽賺不到。QIHU上我買入過3次(小的短差不算),剛上市開始做頁遊那會,是第一次,碰上被渾水(香緣?)做空,沒賺錢止損出局,但後來還是走得很好。第二次買入是QIHU宣布做搜索;第三次買入則是在香港777網龍把它的手機應用分發91無線高價賣給了百度後,QIHU的移動端分發價值被認識。這幾次買入只要堅持持有都能賺錢,為什麽今年不行了?14Q1的費用率上升很大一個原因是移動端的預裝機,說明免費的用戶已經轉化完了,是它的移動端份額開始下行的征兆;同時搜索業務商業化也不及預期。而今年BIDU不錯,我把易車和汽車之家在阿拉丁上的爭奪視為市場認識的拐點,BIDU移動端廣告賣出了高價,是其移動端被認可的標誌,這是我理解BIDU今年股價上行的一個大邏輯。我年中總結中還提到了空中網KZ,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教訓,不要去賭一個遊戲能否成功,在遊戲玩家中我已經足夠老(跟不上時代),對現在的我,還是等成功後衡量估值水平再下註吧。今年美股有一個很大的虧損來自KANG的做空,對此我的經驗是,不要去做空被高度控盤的莊股、次新股;做空最優的選擇是業績下行、流動性充裕的基金股。

港股是我的主戰場,我高頻率的交易也主要在HK做,主要多年下來對這個市場足夠熟悉了。先從今天的交易開始吧,首先建了6199、1766的套利組合,也就是做多北車,做空南車,最大的時候有接近9個點的套利空間,計劃在套利空間縮小到2個點以內時平倉。同時開盤清倉了3898南車時代電氣,並反手沽空(收盤前已平掉空頭)。3898不是一個適合中線做空的品種,手里收購北車同業資產的選擇權更是對空頭的大殺器,一旦宣布必然觸發逼空,這種空頭我不會過夜。相反如果3898進一步回落到40左右,我會考慮建回中線多頭倉位。昨晚本來做的交易計劃是40以下加倉,短期目標價50(2015年20倍),這是一個業績向上,行業在風口,並且還有自身催化劑(收購北車同業資產)的公司。今天還同時撈了一點2348東瑞制藥,15年估值不到12倍;從產品角度,它的恩替卡韋和安系列仿制藥需求穩定,而且恩替卡韋總包合同15年要到期,可能改為直銷,對收入規模的提升也會有幫助,上半年中標5個省,下半年會帶來不小增量。風險點在於管理層動蕩,業績是否有確定性,見仁見智,還有醫改降價的大背景可能導致專科藥估值中樞下調。(11點半2348緊急召開了電話會議,我沒能接進去,有了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補充,據朋友告知提到了抗生素業務的好轉)不過2348盤面給我的感覺不像前幾天撈比亞迪1211,那會對手盤是不計成本的賣出,有恐慌的感覺;而這次賣出給我感覺是有計劃的,單子堆得有條不穩,從投機角度,後市沽壓不會小,所以我預期這可能會是一次失敗的投機交易。今天還沽空廣汽2238,做為對深圳限售的回應,之所以選它也是因為它Q3很糟糕,同時也是對手上新晨動力1148的一點點保護。這就是我的半天交易,只是今天事件比較多,顯得忙碌。(也是能比較代表我目前香港操作風格的一天)香港市場就是這樣,普遍標的質量平平,靠得是流動性消失帶來的機會,現階段遠談不上低估,尤其是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中線持股的比例我會依然控制著。那天邱總給我打電話要我推薦3個最看好的標的,真的讓我很為難,今年坦白說我中線的邏輯就沒有過太好的獲利,主要靠事件交易以及其他策略彌補,但還是非常感謝歲寒兄為我向兩位大佬推薦。(這並不是我放棄了對過往中線邏輯的堅持,而是在不同市場,不同估值條件下策略的調整,當下A股 B股 美股的我換手率要低得多)

現在港股的基本配置:
國內券商: 
銀河證券6881
經紀業務占比高,簡單粗暴,業績彈性大,按11月的利潤,估值不過12倍,請原諒我的牛市估值法;後面還有發A的預期,已經在排隊中,融來的錢用來放杠桿,對業績的拉動立竿見影。

海通證券6837
融資能夠馬上帶來利潤,即使用PB來估也不過1.8倍,A股溢價50%;而且超大規模配售後,資金結構改變了,後面會是內資來主導,中信也是類似邏輯,但海通更便宜些。

新能源:
中廣核電力1816
多年利潤率非常穩定,業績能見度很高,當然缺點也在這,估值下不來,吸引力略顯不足,拿來墊倉位還是不錯的品種。

華電福新816
華電清潔能源的上市平臺,14年下半年開始核電開始貢獻收入,後面還有3臺機組陸續投產,在香港15年估值還不如A股華電傳統火電業務。 

 京能清潔能源579
北京國資委旗下,燃氣發電占比過半,對火電的替代以為北京解決霧霾問題這個大的趨勢不會輕易改變,同樣15年PE還不如A股的傳統火電,這是我把A股電力的持倉定義為投機的原因,只能說人傻錢多的市場,不參與太可惜了。

 中國風電182
這是我的待選標的,因為高振順,因為股權結構,雖然估值很低,但我還處在觀望中,等待公司結構的進一步理順,把公司治理風險進一步降低。

後面我就不提具體標的了,幾個思路大家可以一起思考。做多的:產能在東南亞的制造商(最好是出口到美國為主的);油價下跌受益相關標的……做空的:澳門賭場,數據已經開始轉差,尤其是貴賓廳這一塊,幾位大佬都已經發聲要求澳門多元化發展(請細想言外之意),查洗錢也前所未有的嚴苛;國內的牧場,原奶價格已經跌到足夠使得他們虧損,而且海外更低成本的原奶壓境,他們完全沒有議價能力;方便面、大禮包等為主打的消費,面臨人口結構改變以及企事業單位的福利下降的帶來的年貨收益減少,長期估值中樞面臨下調;一些高估的手遊標的,手遊的生命周期更短,估值也應該更低,而且市場總量有限,不該享受高估值;手機產業鏈,15年增速大概率下滑,手機上的創新點越來越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換機周期變長,這對產業鏈會是致命的……

在流動性好的市場投機,在流動性差的市場投資,是目前整個配置的大思路,爭取15年能多讀一些書,昨晚老婆問我14年的遺憾是什麽,我想了半天,發現最大的遺憾不是沒上A50的多頭衍生品,而是這一年沒讀幾本書,與諸君共勉。




@方三文 @梁劍 @歲寒知松柏 @心中無股HK @管我財 @Teslafan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25

2014年投資總結 葉舞驚濤

來源: http://xueqiu.com/6927917112/34582636

 #2014年投資總結#


葉舞驚濤

2014.12.28

總體情況和凈值表現         

         今天是2014年的最後一個周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終總結時刻。今年是入市的第四個年頭。經過前三年的學習積累,加上大盤的強勁表現,本年度收益率大幅超越預期。

         從今年7月3日開始,我開始采用了基金凈值的計算方法,每日計算凈值,使投資的收益率得以比較準確地衡量,為自己的回顧和反思提供了比較好的資料。今後將持續使用此方法記錄投資成績。

         以2014年1月6日收市作為凈值計算起點(凈值為1),截止2014年12月26日收市,凈值已經達到1.86。7月3日(凈值1.08)以來的凈值走勢如下圖所示:



從整體表現來看,上半年凈值只有小幅增加,而下半年,凈值出現了大幅上漲。出現這種強烈對比,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下半年股市整體表現很好,大幅超越上半年。全年滬深300指數漲幅為49%,振幅為66%。其中下半年滬深300指數漲幅達60%。上半年我並未每日統計凈值,只有幾個日子進行了統計,到7月3日,凈值只有1.08,收益相當有限,同期的滬深300指數下跌了5%左右。

2.        從7月份開始的融資杠桿操作對盈利產生了放大作用。

3.        經過自己仔細分析挖掘,買入潛伏的重倉股和大部分中倉股有不錯的表現。

4.        運氣好,幾次投機和跟隨市場風向買入都未造成虧損,反而有一定盈利。

         綜合目前的持股結構、倉位和市場情況,預計全年收益率在80%以上,小幅跑贏滬深300指數,此成績對於我這個新手來說,還算說得過去。

綜合能力培養

1.        著眼於各種市場、資產類型、投資策略和方法並行學習。2011年3月開立了A股賬戶,2013年8月開立了B股賬戶,2014年7月開立了A股信用賬戶,2014年12月開立了港股賬戶。2013年第一次參與公司債交易,2014年第一次參與可轉債交易、分級基金交易。通過對不同市場、不同品種標的的適度分散參與,不僅降低了整體風險,還拓寬了視野,加深了對市場的認識。

2.        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通過大量閱讀各類投資書籍和博客,堅持不斷實踐和思考,對資本市場和投資的理解得到大大加深,綜合起來可以總結為:初步建立了投資體系,多維分析思考的選股模式已經初見成效。

3.        對幾只優質股進行了深度信息挖掘和分析,並中倉、重倉參與了其中幾只,收益可觀。對基本面和估值的理解更全面,同時對自身能力圈的把握也更準確。

4.        對市場變化和重要信息更加敏感,年末跟隨市場風向建倉的銀行股帶來了部分收益。

5.        心理素質和自控能力有一定提升,沖動型交易有一定減少。第四季度以來,面對賬戶凈值的大幅波動,心態基本平和。

6.        更加註重對風險控制,思路也更加靈活,不再拘泥於某種指標或者做法,而是從大局出發,整體考慮,謹慎行動。

7.        建立了初級的投資組合管理能力。組合包含多個行業,性質不一,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對沖,在年末的大波動行情中抗風險能力開始顯現。雖然分散但不隨意,對任何一只計劃投入中等倉位以上的股票,都有比較全面的分析。

反思和檢討

1.      今年的收益大部分要歸功於市場而非自己的能力,切不可沾沾自喜,要繼續保持戒驕戒躁,謹慎行事的作風。

2.      對基本面的分析能力仍然很淺,因而不敢參與業務比較複雜、影響因素較多的股票。需要進一步培養對基本面的理解分析能力,主要學習方向是培養自己對商業和生意本質的分析能力。

3.      對某些行業的基本面存在較大偏見,視野不夠寬,視角高度不夠,導致今年基本上錯過了證券板塊、中字頭基建類央企、工程機械板塊的巨大漲幅,一股沒買。漲到目前這個價位是我沒有預料到的,但認真回顧和思考,啟動前的低估是確定的。

4.      需要繼續加強對市場的理解,減少對市場的預測。

5.      看盤時間過多,需要繼續降低。看盤過多還帶來了另一個問題——交易的隨意性仍然太高,尤其是沖動型交易,需要盡力避免。

6.      倉位較大時,因為挪騰資金導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操作和成本,今後要管理好倉位和流動性,盡力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7.      閱讀網絡資料時間過多。目前網絡上的信息總體上質量下降,幹貨減少。明年分配更多時間在幹貨的學習上,例如閱讀重要書籍和資料,嘗試做幾個完整的分析案例。

8.      投資理念和標的分析是見仁見智的,今後要減少與別人對具體標的的討論,堅持獨立思考和分析。

重要標的回顧

1.        002081 金螳螂。該股在上半年3月份進入視野,於3月18日首次買入。經過認真的研究分析,決定重倉參與。4月29日複牌之後,於複權價11元至13.8元之間持續買入該股,一直持有到8月末9月初,以18元至19.5元之間逐步賣出清倉。

買入主線邏輯:小市值大市場的優秀公司被市場主流投資機構集體錯殺。

賣出原因:估值修複基本完成,有更好標的出現。

2.        600098 廣州發展。該股在下半年8月中旬進入視野,於8月22日首次買入。經過認真的研究分析,決定重倉參與。在10月中旬之前,在5元至5.6元之間持續買入該股,在6.6元賣出第一批降低杠桿,在6.8至7.2元之間賣出第二批鎖定基本利潤,在8.9元至9.6元之間賣出第三批清倉。

買入主線邏輯:主要業務增長具有高確定性的低估值公司。

賣出原因:估值基本修複,短期漲幅過大,且倉位和杠桿均需要降低。

3.        000877 天山股份。該股是我的長期關註對象。本年度於1月7日首次買入,中途有過幾次短線等量買賣,於8月末開始加大倉位,一直買到10月上旬,買入價在6.5元到7.2元之間,總量控制為中等倉位參與,在11月份逐步賣出,賣出價在8元左右。

買入主線邏輯:長線走勢完美的具有潛在概念的低估值周期股。

賣出原因:對後續時間成本不確定,且倉位和杠桿均需要降低。

反思:事實證明賣出過早,錯過重要漲幅。

4.        600590 泰豪科技。該股的買賣是本年度最大的投機。該股10月15日複牌漲停。在10月16日高點附近,買入被套,接下來幾天被持續下跌深套但未大幅加倉。後來趁10月末該股被主力大幅拉起連續漲停,在11元至12元之間分批賣光。

投機主線邏輯:長線走勢不錯加上股權激勵和重組事件刺激的小盤股。

賣出原因:投機股見好就收。

反思:此次投機能夠全身而退,靠的是運氣,今後對此類基本面較差的股票,可以小賭怡情,切不可下重手參與,而且跑得要快。

5.        銀行股。過去多次參與過銀行股,成績均不盡如人意,主要問題是心中對低估價值何時體現難以判斷,缺乏長期持股耐心。11月28日早盤,綜合分析證券、保險和銀行板塊的表現,中倉買入多支銀行股,當日即大漲收盤。接下來兩天加到重倉。後來持續調整倉位,到現在仍然重倉持有多支銀行股的組合。

買入主線邏輯:大概率出現的估值修複。

反思:對市場情緒考慮得過於極端,導致調整時機不當,損失部分利潤。

6.        900906 *ST中紡B。本年度成功投機案例。該股在6月初進入視野,於6月下旬至7月初買入,價格為0.8元左右,於7月末至9月初逐步賣出,價格為0.8至1元。

投機主線邏輯:根據重組信息判斷B股相對A股嚴重折價且B股市值相對基本面可能低估。

賣出原因:有其他投機對象出現,且投機股見好就收。

7.        900913 國新B股。該股於11月中旬進入視野,簡單分析5分鐘之後就有了很大興趣,第二天即決定買入,目前重倉持有。

買入主線邏輯:山西省天然氣和煤層氣消費量大增的確定性及合理的估值。

未來賣出邏輯:估值達到預期,公司基本面接近成長天花板。

8.        HK03027 XDB俄羅斯。並未參與該標的的交易。12月中旬,油價大幅下跌,盧布大幅貶值導致俄羅斯股市指數連續暴跌,單日最大跌幅高達12%,半年跌幅超過50%。我知道這是一個不錯的時機,也找到了相應的標的——俄羅斯大盤指數ETF,但是由於沒有盡早開立港股賬戶,準備好港幣資金,導致錯過低位入場機會。

反思:凡事皆需未雨綢繆。

9.        券商股。並未參與該類標的的交易。在今年上半年,多只券商股的長期走勢已經形成底部形態,估值也離破凈不遠,應該說空間上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唯一不確定的是時間成本。券商的基本面和資本市場息息相關,而下半年以來政府扶持資本市場的政策支持不斷,但我仍然對此未有足夠的重視,仍然保持著對券商基本面不看好的固執看法,最終導致錯過低位入場機會。

反思:對於A股市場應當適當調高對市場預期的重視。對於可能對基本面預期有重大影響的國家政策和大趨勢,要保持關註,敏於思考。

10.    中字頭基建股、電氣工程股、工程機械股。並未參與該類標的的交易。在今年上半年,這兩個板塊的多個代表性公司股票的長期走勢已經形成比較完美的底部形態,過去兩年業績下滑嚴重甚至大幅虧損,估值破凈或即將破凈的比比皆是。對於整個板塊都處於嚴重超跌的情況,我沒有足夠的重視,對於它們的基本面思考得過於悲觀,導致錯過這一輪大漲。

反思:好公司不等於好股票,爛公司不等於爛股票。頭腦里永遠保持對股票的綜合思考分析框架,牢記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的股市真規則。

主要投資理念

1.      分散投資,避免倉位過於集中。保持總倉位和杠桿的健康。組合投資,註意組合的多維度對沖作用,比如大盤股和小盤股結合,防禦型和周期型結合,中估值和低估值結合。

2.      長線持股要極度慎重,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買賣和倉位,二是分析和跟蹤。貫徹執行“好公司、好生意、好價格”的三好學生選股思路。對於確認為三好學生的標的,如果還有有一定的中期催化劑,敢於低位重倉。

3.      持續完善基本面、市場面、資本運作面三維一體的個股分析框架,重點挖掘中線股。

4.      堅持“便宜是硬道理”的原則,不參與高估值標的的炒作。

5.      堅持不懂不做的原則,避免不明不白的虧損。就算僥幸獲得了不明不白的利潤,如果持續不明不白下去,終會還給市場。

6.      幾乎不參與中短期投機,除非出現非常極端的市場表現。即使要參與,投機倉位必須嚴格控制在“小賭怡情”的範圍之內,操作也要按照投機的指導思想進行。

投資隨想

         股市的最終思考切入點是利益。大到國家政策,小到散戶買賣,都源自利益考量。

         期限不同,影響股價的核心因素不同,風險也不同。把不同期限下的因素和風險混為一談,在操作中思維混亂,是典型錯誤。裘國根提出“看短做長”、“看短做短”、“看長做長”、“看長做短”四個層次,值得深思。

         就分析思考來說,雖蜻蜓點水但面面俱到,往往勝過在一個方面深鉆牛角尖,也即廣度比深度重要。但對於重倉股,廣度和深度同等重要。無廣度則容易盲人摸象,無深度則缺乏重倉持股膽量。

         能力圈可以培養但不可強求。看不懂就不要動,看懂了要敢於下手。

         極端波動帶來極端機會和極端風險,面對極端情況頭腦要清醒。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是股市真規則。

         倉位控制是長期風控的核心要素之一。

         杠桿是把雙刃劍,務必謹慎使用。高杠桿短線買賣是浪尖上的舞蹈,勇敢者的遊戲,我這無能小輩還是洗洗睡吧。

         堅信無風險利率變化對估值水平的深刻影響。

         盲目從眾是愚蠢的,為了逆向而逆向更是愚蠢的,總以為別人比自己愚蠢則是愚蠢至極的。對世界的愚蠢和瘋狂保持敬畏,對自己的愚蠢和躁動保持警惕。

展望2015

         在國家政策、經濟、金融大環境下,2015年資本市場大概率是比較紅火的,因此繼續保持戰略上樂觀,戰術上穩健保守的總體思路和做法。邱國鷺提出的“政策底-->市場底-->經濟底-->盈利底”分析框架和板塊輪動理論值得借鑒,可以在這個框架下對大方向進行把握。

2014年,市場表現比較強的板塊有:



2014年,市場表現比較弱的板塊有:



綜合考慮,2015年值得重點關註的板塊有:

1.      國企改革潛力股。

2.      金融。需要思考進一步演化的方向。

3.      酒類。基本面逐漸企穩,現金流優勢仍然巨大,在估值合理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配置。

4.      電力。重點思考水電板塊。雖然漲幅已經巨大,如果長期看現金流充裕估值合理,可以考慮配置。

5.      醫藥。醫藥板塊全年表現較弱。由於看不懂,長期不敢參與醫藥板塊。明年加強學習和研究,力求弄懂一小部分,醫藥流通可以作為重點。

6.      石油服務。由於油價大跌,石油服務板塊整體表現較弱,可能出現一些機會。

7.      汽車及汽車零件。從未研究和關註的板塊。考慮納入學習範圍。

8.      物流。繼續關註物流行業,進入細分領域的學習研究。

9.      水泥和煤炭。相比其他周期性行業,這兩個板塊目前漲幅相對較小,估值也比較低。這兩個行業的產能過剩,淘汰落後產能之後的演化方向值得關註。

反過來,2015年考慮回避的板塊有:

1.      IT軟件板塊中的絕大部分股票。此類股票已經雞犬升天,估值高高在上,不出意外,大部分將出現均值回歸。

2.      中小創中的大量制造業股票。對此類股票必須精選。

3.      航空和海運板塊。今年已經爆炒過一輪,基本面和市場面上基本不具備繼續大漲潛力。

4.      有色等與外部宏觀環境相關度較高的板塊。主要原因是自己水平不夠。

結語

         投資是一場馬拉松,我只是開了個頭,以後路還很長。努力看清事實,理解真相,活得更明白。股市的真諦,在股市之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31

2014年終投資總結: 鄒沂臻

來源: http://xueqiu.com/6059072589/34602197

2014年終投資總結:
這年頭寫年終投資總結似乎是件很時髦的事兒,我也很難免俗。往年看各路大神的總結,要麽血淚史,要麽神收益,看得我一楞一楞的(各位莫噴,真是大實話)。比如在行情不咋地的前兩年,大神們經常有50%+,甚至100%+的收益,確實令很多新手們看了血脈噴張,連我這個20年的老股民都是看了汗噠噠,最後只剩一句話——自己白活了!

今年總算收益還馬馬虎虎,趕快出來嘚瑟一下。同時也順便說說自己今年的幾點心得。

一、     全年收益:78.5%

A股: 62%(資金占比20%左右)

B股: 13%(資金占比10%)

H股: 110%(資金占比60%)

美股: -12%(資金占比10%)

二、     目前持倉

A股:中國太保

B股:一致B

H股:新華保險窩輪、中國銀行窩輪、中國平安、中信證券

美股:CCM

備註:以上持倉只代表2014年12月29日持有,其中的個股隨時可能變動。

三、     五點心得

1、     你知道哪些別人不知道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可偏偏大多數人喜歡涉足自己並不擅長的領域,就是我們所說的“以己之短克人所長”,結果自然很慘。縱觀今年的幾個較大的虧損交易,無一例外不是如此。

2、     你看懂了哪些市場的誤判?很多時候我們是追隨市場的,看K線,賭明天,事實上市場是有糾錯功能的,只是不夠及時,這才創造了我們盈利的機會,但你有沒有這個耐心去等待市場糾錯呢?事實上大多數人沒有,當然也包括我,5月份我看中了$北新建材(SZ000786)$ ,但沒熬到他的上漲就走了,雖然後來買的保險股$中國平安(SH601318)$ $中國太保(SH601601)$ $新華保險(SH601336)$ 也還不錯,但北新建材的走勢也令我很汗顏。

3、     你能不能保持專註?原則上持股過多(尤其是跨行業太多)就是沒有保持專註的表現。如果你細心就會發現凡是獲得高收益的大神都是重倉持有一只大牛股直至股價瘋狂後拋出而一戰成名,你可能說“我不敢,我要分散投資”,那就看你是多少資金量了,如果你不滿100萬,原則上3個股都有點多,尤其是在A股流通性這麽好的市場。今年我在港股市場較大的收益來源於在保險股$新華保險(01336)$ 上面加了杠桿,運氣還是有一點。

4、     到底什麽時候加杠桿?這個很難,我做的也不好,比如今年5月初,我買了$上海電氣(02727)$ 的窩輪,最後還是被他洗掉了,如果我再堅持3-5天,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當時的上海電氣在我賣出後從2.7漲到4.8,其窩輪從0.1漲到0.6,最高甚至到了0.97。加杠桿需要很強的節奏感和市場嗅覺,最穩妥的方式是寧可追,絕不買套。或者買長期的,杠桿低的,同樣可以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總之股票可以左側交易,窩輪不行,需慎之又慎。

5、     你能不能管理好你的預期?這話是講給我自己聽的,來了這個市場,就應該有個理性的判斷,不是別人說啥就是啥。沒有什麽東西是可以漲到天上去的,買的那一天就該想好什麽時候賣,中國有幾個“騰訊”,可以讓你買了永遠賺錢的?就算漏了一個$騰訊控股(00700)$ ,至少你也躲過了99%的災難。

五、2015年展望

1、瘋狂的藍籌會使行情過早夭折。這是我的基本觀點,雖然我看好大藍籌的估值修複,但管理層絕不希望股市這麽瘋漲,同誌們要相信政府調控股市的能力,哪天政府一定會說:手段多得是,別逼我!

我當然希望明年大漲,但明年大盤的波動不會小,會遠超今年,我預計A股有500-800點的震蕩,很可能大多數人還是賺不到錢。行情能否延續取決於國企改革推進的時效和宏觀基本面改善的情況是否達到預期。

2、明年個股的機會肯定不是券商們所歸納的那一堆。各位看多了,有沒有種疲勞感?你有沒有感覺到幾乎所有人說的看好的個股都是大同小異?如此的高度一致說明了什麽?相信我不說,你也應該明白。

3、哪個版塊確定性更高?我覺得短期是銀行,中期是保險和券商。為什麽說短期是銀行,因為銀行股低估最為明顯,即使有12月份的上漲,目前依然是整體性的低估,因為若論便宜,民生、招商肯定不是銀行股里面最便宜的,為何安邦還如此任性地買民生銀行你就該知道了。

4、最大的機會在哪里?我覺得是已經被多數人都已經忽略了的港股通,就在大概一周前港交所李小加說話了,估計很多人根本沒註意。你們不想想滬港通開通後額度使用如此之低是當局者希望看到的嗎?難道這就是他們當時的初衷嗎?如果在這麽下去,豈不是成為笑柄?如果你是李小加,你會怎麽做呢?好了,我不說了。機會永遠有,就看你有沒有一雙智慧的眼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