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盛:中國樓市需求減弱,銅價還將暴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86

20141022_copper_0

大宗商品在過去幾個月持續走跌,包括原油、銅、鐵礦石在內的眾多品種受到全球需求疲軟影響而萎靡不振。高盛認為,中國樓市需求減弱將導致銅價出現進一步的下跌。

高盛分析師Max Layton表示:

受到中國房地產市場熱度下降影響,金屬及礦產類資源——包括鋼鐵、水泥和銅的價格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落。2014年中國樓市在銷售、價格以及新屋建設上都呈現了放緩跡象。隨著中後期循環疲軟的到來,我們預計銅價面臨進一步下跌的壓力。未來6個月和12個月的目標價分別是6600美元/噸和6200美元/噸。

20141022_copper1_0

過去三年來,中國一直利用相對廉價的美元成本在進行複雜的商品融資交易,大多數資金都流向了房地產市場。盡管這種融資活動已經有所減少,但是在美國潛在加息的影響下,我們預計銅融資將進一步萎縮,這也將對銅價造成負面影響。

通常而言,中國樓市建造(主要是公寓)周期在18-24個月。早期循環是指新屋開工強勁、完工率較低、庫存率較低(通常伴隨著銷售強勁)的那一階段;而中後期循環則是新屋開工較少、房屋完工率較高、庫存率上升(通常伴隨著銷售疲弱)的那一階段。作為原材料的鋼鐵和鐵礦石、煤炭等在早期循環使用率較高;銅的需求則主要出現在中後期循環。

20141022_copper2_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00

溫州樓市再現“搶房潮“500多套房子來了2500多人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4-11-15/876199.html

每經記者 徐傑 發自溫州

房價連續超過30多月下跌的溫州樓市再現“搶房”。

“房子賣完了,不賣了”,現場檢錄人員稱。11月15日,上午9時許,位於溫州永嘉三江商務區的立體城項目首次開盤,現場展示中心設置了7個檢錄臺,購房者必須拿著身份證、意向協議等資料方可進入展示中心選房。

立體城項目沿線道路停滿了私家車,其中不乏奔馳、寶馬等名車,而展示中心內布置了三個等候區,可謂人山人海。

據開發商方介紹,立體城項目本次開盤共推出586套房子,目前進入搖號階段的有2351人。不過,不僅如此,雖然已進入搖號選房階段,但仍有不少購房者湧入展示中心。

參與現場開盤監督的溫州永嘉住建局人員稱,為了公平公開透明,防止“炒房”,每一位參加選房的購房者順序號、身份證號碼、申請人姓名必須一致,被搖中號碼只能自己或者直系親屬間選房,不能對外轉讓,否則作廢。

9時40分前後,電腦隨機搖號進入第12輪搖號時,永嘉縣住建局當場發現一名搖號者為代人家炒房,隨即被取消選房資格,搶房激情可見一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292

樓市下行壓力減弱 微刺激見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39

今早統計局公布的10月樓市數據雖然看起來並不出彩,新建住宅銷售價格甚至同比擴大。不過房價環比降幅收窄。在二手房數據上,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價格環比停跌,暗示此前一系列樓市新政或正在慢慢發揮作用。

具體來看,10月二手房價格北京環比小幅上漲,而上海、廣州、和深圳的價格則與上月持平。

111

在信貸緊縮和經濟滑坡之際,中國今年1-10月商品住宅銷售額同比下降10%,促使政府放松了對已經在拖累經濟增長的房地產行業的限制措施。

9月央行、銀監會出臺文件為樓市松綁。文件提到,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可打七折,對已擁有一套住房並結清房貸的家庭,新購房可享受首套房優惠。“首套房”認定標準正式放寬。

10月住建部、財政部和央行聯合印發《關於發展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通知》,要求各地放寬公積金貸款條件,今後職工連續繳存6個月即可申請公積金貸款、推進公積金異地貸款、實現異地互認、轉移接續、降低中間收費。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表示,隨著各地房貸政策調整,房企為消化庫存繼續加大推盤力度,部分購房者選擇入市,房價環比降幅收窄。據測算,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綜合平均降幅分別比9月份收窄0.3和0.1個百分點。從個數來看,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69個,持平的城市有1個,均與9月份相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64個,比9月份減少6個;持平的城市有4個,比9月份增加4個;上漲的城市有2個,比9月份增加2個。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報告也顯示,10月份,四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環比減少0.9%,繼9月份庫存量創新高後,10月庫存出現下跌。這也是近九個月以來首次出現環比下跌的現象。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認為,一線城市今年放松限購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隨著信貸政策的放松,改善型需求的入市門檻在降低,進而能加快入市節奏。市場行情轉好,利好一線城市的庫存壓力釋放,房價下跌的壓力將減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62

樓市複蘇遲遲未見 中國鐵礦石和鋼鐵期貨崩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59

BL17_IRON_ORE_1_1085375g

受中國房價跌幅加深,經濟增長疲軟的影響,中國鐵礦石和鋼鐵期貨價格今天創下歷史新低。中國是鋼鐵和鐵礦石的最大消費國。

今日公布的10月中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新建商品住宅售價環比幾乎全線下跌,只有鄭州房價持平,其他城市則盡數下跌。而在70個城市中有67個城市價格同比下滑,前值為58個。

中國10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跌2.6%,跌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

大連商品交易所5月鐵礦石期貨DCIOcv1跌3.9%,收在每噸487元人民幣的跌停板,為2013年10月該交易所推出鐵礦石期貨以來的最低水平。

根據The Steel Index的數據,指標鐵礦石現貨價格周一下跌0.5%,報每噸75.10美元,創5年新低。

一名山東交易員向路透社表示,跌破500元人民幣支撐位之後,大連鐵礦石期貨湧現出更多賣盤。該交易員並預計,鐵礦石期貨在實現反彈之前還將進一步下探480元人民幣水準。

價格已在500元人民幣附近維持了兩周左右,今日終於跌破。大家認為市場將進一步走低,因為供應遠高於需求。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花旗上周發布報告稱:“考慮到需求疲弱和供應不斷增加,我們預期2015年鐵礦石價格將會進一步下降。”

大連鐵礦石期貨價格下滑也拉低了上海螺紋鋼SRBcv1期貨。上海螺紋鋼SRBcv1期貨下跌3.1%,收於每噸2442元人民幣,盤中一度觸及2431元的紀錄低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74

標普:中國房價過高、樓市供應過剩 小心降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27

房地產,房價,商品房,樓市,房產市場

三大國際信用評級機構之一標準普爾(標普)昨日警告,中國房價過高、房產市場供應過剩,比其他亞洲大型房產市場更有可能受打擊,房產業未來幾年可能面臨標普下調評級。同時遭到這種降級警告的還有,因西方制裁而急需資金的俄羅斯銀行業。

中國約15%的年度GDP都由房產行業貢獻,而國內銀行業又為興建房屋和業主購房提供貸款,假如房產市場持續低迷,可能對經濟構成重大風險。在昨日發布的亞洲房產評級報告中,標普稱,由於可以預計到中國內地和香港房價下跌,亞洲明年整體有“負面傾向”。標普報告稱:

“銷售持續疲弱、融資成本上升、融資渠道減少都在打擊(中國的)地區小房企”,“因此,我們可能進一步降級,甚至(評為)違約”。

今年1-10月,中國商品住宅銷售額同比下降10%,政府已在放松對房地產業的限制。中國央行與銀監會9月底推出“認貸不認房”等房貸優惠政策。中國指數院本周一發布的報告認為,貸款新政明顯改善了市場預期,而市場何時能實質性回升還要看具體的落實執行情況。另一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預計,隨著開發商通過打折促銷等手段削減居高不下的庫存,明年中國房價將繼續溫和下跌。

本周中國統計局公布,70個大中城市之中,10月僅鄭州一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並未下降,當月同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7個,比9月增加9個。但10月這類房價環比跌幅比9月縮小了0.2個百分點,且一線城市的二手房價格環比集體止跌。

房地產,房價,商品房,樓市,房產市場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預計,一線城市今年放松限購的可能性不大,但隨著信貸政策放松,改善型需求的入市門檻在降低,購房者的入市節奏將能加快。市場行情轉好,利好一線城市的庫存壓力就會釋放,也會減少房價下跌的壓力。

在昨日的銀行業分析報告中,標普特別提到了俄羅斯,認為在俄羅斯、中國、南非、巴西、墨西哥、土耳其、印度這七大新興市場之中,俄羅斯的銀行業最令人擔憂。目前標普給予將近70%的俄羅斯銀行業評級展望都是負面,這意味著未來兩年他們有三分之一的幾率被降級。

標普認為,西方制裁直接影響半數以上的俄羅斯銀行業資產,短期內直接影響有限,但壓力會隨著客戶取走儲蓄而增加。面對西方制裁和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給目前運營制造的困難,俄羅斯銀行業仍然非常不堪一擊。明年主要的風險是,因風險成本和融資增加,俄羅斯銀行業資本減少。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938

一線城市土地成交額創紀錄 樓市步入回暖前夜?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4-11-21/877397.html

每經記者 尚希 發自北京

在房地產市場相對低迷的今年,一線城市的土地成交金額卻已刷新歷史紀錄,目前已經突破3000億元大關,高於去年同期,全年更有希望達到3500億元。土地成交金額的連破紀錄,以及連日來宋衛平和孫宏斌就綠城股權一事的爭端,不禁讓業界揣測:房地產市場是否見底回暖?

一個證據是,龍湖地產集團品牌及營銷部總經理袁春曾表示,龍湖拿地的時間,往往是市場反彈之初。近日,龍湖地產成功以總價37.8億元,競得廣州市天河東奧體板塊的兩幅土地;本月初,龍湖還在成都拿地。另一個證據是,中國指數研究院11月17日發布的《中國房地產企業資訊監測報告(2014.11.10~11.16)》顯示,僅第46周重點監測房企就拿地20宗,投入金額194億元,除龍湖外,金地、華潤等巨頭也紛紛出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房企融資規模擴大以及各地出臺的救市政策,都是促成土地市場活躍的重要因素。但面粉漲價是否意味著面包一定會漲價,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沈寂許久的土地市場似乎又要“發燒”了。

11月19日,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外灘金融集聚帶核心位置的董家渡13、15號地塊以248.5億元,被中民投聯合外灘投資、佳渡置業拍走,刷新去年上海徐家匯中心地塊217.7億元的拍賣紀錄,是今年以來全國範圍內成交額最高的地塊。而就在同一天,備受關註的浦東新區惠南鎮地塊,也拍出了13092元/平方米的樓面價,溢價率高達105.11%,刷新了區域樓面價的最高值。

在央行“930新政”的刺激下,樓市刮起陣陣暖風,而土地市場翹尾的跡象也十分明顯。“隨著9月末央行房貸新政的出臺,樓市成交顯著回升,開發商年末的拿地意願亦大為增強,不理性拿地又有擡頭的傾向。”德佑地產分析師趙葆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全年有望突破3500億元/

董家渡地王的誕生將年末上海土地市場推至高潮。不單是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土地市場也在加速回暖。

根據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的數據,截至11月18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的住宅土地成交價全面刷新歷史紀錄,不僅提前突破2013年創造的歷史記錄,也是有史以來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達到了3037.9億元,全年更有望突破3500億元。

從樓面價看,2014年截至11月18日,四大一線城市成交的188宗住宅土地平均樓面價高達11892元/平方米,較2013年的7571元/平方米上漲高達57%。

土地市場升溫的背後則是房企不斷加快的拿地腳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近期房企拿地情況發現,11月以來,20大標桿房企中,遠洋、華潤、保利、金地、中海、龍湖、綠城等企業都已出手拿地;從9月開始,包括萬科等標桿房企已經連續多次出手拿地。11月截至16日,20大標桿房企拿地額度已經超過262億元,全月有望再次突破300億元。

“標桿房企之前不拿地,主要是因為去庫存。但不拿地的舉動對土地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導致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逐漸增大。最近部分城市的土地價格開始下調,加上地方政府救市政策的疊加,預計在土地市場降溫半年之後,部分企業可能又將開始抄底拿地。”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但不同於三四線城市,一線城市土地市場依然維持高熱度。

張大偉進一步指出,隨著各類救市政策的出現,加上部分企業的抄底行為,預計四季度部分熱點地塊的拍賣競價將比三季度更加激烈。

市場已現大規模回暖苗頭/

土地市場的升溫早已傳導至商品房銷售,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城房價數據,房價持續下跌的狀況出現好轉跡象:10月,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指數12個月以來首次出現回升,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指數也連續兩個月出現小幅上升。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個在售項目,明顯感覺到售樓處的“溫度”有所上升,看房的人以及來店咨詢的購房者數量都明顯增加。

“現在一天的來電訪問量趕上之前一個禮拜的量。”北京某在售項目的營銷負責人對記者說,伴隨著央行“930新政”、公積金貸款政策松動等疊加效應逐步釋放,購房者的消費信心上揚。與此同時,開發商整體的項目促銷和打折活動也比較豐富,使得現階段的房價處於相對低位。

不光是剛需項目,改善型需求的釋放同樣刺激了中高端市場。記者走訪了位於海澱區的多個高端項目,保利·海德公園、華潤萬橡府、五礦萬科如園、京投銀泰琨禦府等,盡管都屬於千萬級豪宅,但項目售樓處依然有不少前來看房咨詢的消費者。

“今年開盤的位於海澱的多個高端項目銷售額都將突破20億元大關。”上述某項目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包括萬柳書院在內的上述五大高端項目預期銷售額將突破100億元。

北京萬科副總經理肖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對於千萬元級別的豪宅來說,20億元的銷售總額意味著要銷售200套左右,況且,單價50000元/平方米以上的高端項目,很難像剛需盤一樣快速去庫存。

然而,央行“930新政”的出臺無疑加大了樓市去化的信心。

9月30日,央行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對個人住房貸款需求的支持力度大幅提升。《通知》對首套房再啟“認貸不認房”界定標準,貸款利率下限也重回2009年的水平。其中,首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為30%;貸款利率下限為基準利率0.7倍;二套房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購買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在已取消或未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放開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家庭的多套房貸;同時放開非本地居民住房貸款限制。

“對於曾經貸過若幹次款的高端客戶來說,這個政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需求釋放。”華潤萬橡府營銷負責人秦江向記者表示,首套房認定新規執行後,部分高端客戶賣一套房後就湊齊了首付款,然後再貸款購房,基本上不需要消耗其現有的存量資金就可以解決改善性購房需求,這無疑將刺激高端項目的成交速度和成交量。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對記者表示,央行“認貸不認房”的政策,受益最大的是“賣舊買新”的首次改善型購房者。據統計,10月份北京成交均價在300萬~800萬元的中端改善型樓盤累計成交936套,環比大漲32%。

“在經過幾個月的蓄客期後,中高端改善型樓盤於下半年集中入市,受樓市大環境影響,入市項目定價較為謹慎,高品質的產品、完善的配套,加之合理的價格,從供應層面為這類房源成交量的上升提供了源動力。”任啟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14

房企又現搶地 樓市已回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52

本文原載一財網,作者羅韜,授權華爾街見聞轉載。

0111

11月26日,競價總次數314次,歷時2小時,陽光城(000671.SZ)子公司上海富利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21.08億元競得楊浦區平涼社區03F5-01(平涼街道47街坊)地塊,樓板價達41078元/平方米,溢價61.41%。

該土地拍賣價刷新了楊浦區土地最貴單價紀錄,而之前保利在該附近拿地樓板價約39000元/平方米。拍賣現場有首創、城建置業、保利置業、招商、大名城、嘉華、招商地產、華潤、金地等11家企業參與了現場競買,該土地還是非常“受寵”。

“無論是一線房企還是二線房企,都在加強土地儲備,可以看出土地市場已經回暖。” RET睿意德策略顧問部總經理陳麗琳向《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表示。

一線城市搶地

26日的拍賣被陽光城拿下並不意外,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符合陽光城自身策略。公開資料顯示,包括這塊土地在內,陽光城今年在全國共計拿地三塊。今年初在杭州丁橋與晉江拿下的地塊分別花費11.3億和5.5億。

陽光城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基於其深耕長三角的戰略和對後市特別是上海市場的看好,需要在上海土地儲備進行補充。業內人士分析,基於陽光城的戰略和土地安排,估計該土地會開發剛需和首改類住宅產品。

“像陽光城這樣的二線房企有一個特點就是高杠桿高周轉,通過拿到優質地王項目,可以更好地融資。” 陳麗琳向記者表示,“再者其自身土地儲備有限,也需要補充土地資源盤活開發。”

事實上,目前很多土地都是被中小開發商拿下。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一線房企知情人士曾向記者抱怨,其最近拿地意願很強,但是鑒於土地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自己看好的地都沒有能夠拿到。

“這和整個企業的戰略有關系,陽光城可能為了在年底進行業績提升,為來年融資做好準備。”搜房分析師李宗洲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這個價格稍高,但是還是和企業風格有關。”

二線房企“兇猛”

李宗洲表示,今年下半年開始整個一線城市土地市場還是有所回暖的,可以看到溢價率明顯提高。

10月22日,上海浦東新區張江南區配套生活基地A3-04純宅地經過百余輪競價,三湘股份以9.65億元拍下該地塊,成交樓板價為26057元/平方米,溢價93%。同一天的深圳龍華新區A802-0305地塊公開出讓,龍光地產“馬甲”金駿房地產以總價46.8億元、樓板價逾2.5萬元/平方米競得該地塊,溢價率83.35%。

11月10日,廣州牛奶廠8宗地塊以及天河東圃地塊正式出讓,吸引保利、華潤置地、金地、龍湖、合景以及平安等21家房企及非房企參與競爭,8宗地成功出讓,涉及土地出讓總金額156.87億。

11月19日,上海浦東新區惠南鎮地塊一落槌,就刷新了區域地價紀錄,該宗地塊樓面價13092元/平方米, 溢價率105.11%,被東原地產拿下。

11月21日,北京東壩南區1105-659、029地塊吸引了首開、招商、龍湖等9家房企參與競拍,經過42輪競價該地塊最終被湖南富興以13.8億元競得,溢價率達到49.2%。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截至 11月18日,四個一線城市今年總土地成交金額達到4519億元,平均樓面單價高達8341.9元/平方米,比2013年年度的平均樓面單價上漲了53.4%。

對此,陳麗琳分析,很多一線房企拿地策略確實非常謹慎,他們均會有一個自己的利潤預估體系,要是達不到這個指標,就會放棄拿地,因此地王項目往往不會出現一線房企名字。同時需要註意,一線房企的拿地意願還是很強,就26日的拍賣現場,華潤等公司的舉牌價還是非常高的,可以看到其積極性還是相當高。

記者註意到,在之前10日的廣州土地拍賣市場,龍湖通過38.7億的總代價拍的廣州多塊土地,成功進駐廣州市場。

“基於希望塑造品牌考慮,二線房企對於地王的追求更加積極。”李宗洲分析,“但是總的來說還是整個市場的回暖造就了這個現象。”

年底將至,還會有一系列土地吸引資金進入。據悉,12月24、25日,上海土地市場將迎來土地拍賣潮,12幅宅地將在這兩天拍出,包括前灘的5幅重磅優質地塊。

陳麗琳預測:“估計未來土地市場會在調控的情況下價格繼續小幅度上漲,其中可能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土地爭奪。”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119

救市見效?11月百城房價跌幅收窄 一二線樓市現回暖跡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83

在一系列樓市松綁政策的刺激下,11月中國房價環比降幅稍有收窄,一二線大城市出現回升跡象。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數據,11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為10589元/平方米,環比、同比再次雙雙下跌,環比連跌7個月至0.38%,但是跌幅較上月收窄了0.02個百分點。

數據還顯示,當月的百城房價同比下跌1.57%,跌幅較上月擴大1.05個百分點。納入統計的100個城市中,有82個城市住宅價格同比下跌,較上月增加4個。中新社提到,這意味著,超過八成城市的房價已回調至一年前水平。

而北京、上海、重慶等十大重點城市均價在連續6個月下跌後首次上漲,11月均價為18946元/平方米,環比微漲0.07%,同比上漲1.06個百分點。

其中上海住宅均價環比上漲1.18%,漲幅居十大城市首位,同比漲幅也達5.23%。

《經濟參考報》引述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觀點稱,貨幣信貸政策的疊加效應正逐漸在樓市顯現,市場重拾信心,再加上開發商在價格上做出讓步,促使剛需和改善型購房者率先出手,政策層面頻傳利好,對樓市交易量也起到了一定的提振影響,樓市明顯企穩。

9月底,央行銀監會聯手松綁樓市,調整了首套房認定標準,此後公積金調整、央行降息等等利好措施相繼出臺,樓市出現回暖跡象。

統計局此前公布的10月樓市數據也顯示,房價環比降幅收窄。在二手房數據上,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價格環比停跌,暗示此前一系列樓市新政或正在慢慢發揮作用。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562

分析財爺評論樓市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12/blog-post_7.html

今天看了有線電視的樓盤傳真,很喜歡這個節目不時都做了很多數據分析,把發展商甚至政府所提出來的數字都研究一番,可能止凡是理科人,較重視數據分析,所以看到這些研究特別有感覺。


上星期財政司報告香港經濟實況時,提出了一個有點嚇人的數字,財爺話今天香港私樓的供款佔入息比率已經超過五成,達 57%,假設日後加息3厘的話,這個負擔比率更會颯升至74%。單看這組數字,反映現今香港樓市風險很高,但又有誰去細心研究下政府發表這組數字背後的計算及假設如何?

有線電視致電財爺辦公室詢問,得到的回應是原來這數字是基於一個484呎的單位,借70%按揭,供款20年,再比較住戶入息中位數來計算。即時的問題是484呎樓價是多少?按息是多少?住戶入息中位數是計算全港還是只計息私樓戶?

再追問之下,政府回覆484呎樓的樓價是按差估署的數據,就中小型樓價的估值,但還是沒有提供實際樓價,按息就是2.15厘,而住戶入息中位數是按私樓戶的,即平均入息為32,000元。

有線在節目中就針對這些數字作出研究,指政府數字有失實情況。首先,今天較大銀碼的物業都不能做70%按揭,同時舊有的業主供款多年,還欠的按揭亦不足70%,其實全港按揭成數是有數字的,大約五成多一點,不知道為何政府會假設70%來計算。而供款20年也已經過時了,今天供款30年甚至40年也有,而全港私樓按揭的平均供款年期亦是有數字的,大約是25年,又不知道政府的假設是為何。至於息率,最新造的2.15厘P按其實只佔市場上15%,其餘85%都是早幾年較低息率的H按,總體平均按息也是有數字的,大約不到2厘。


按有線電視的計算,樓按用334萬元,採用政府所講的私樓入息中位數,比率只是43%,日後加息3厘亦只是60%,比政府提出的數字都低很多。


還要註意一點,私樓入息中位數是計算所有私樓戶的入息,但實際上不少私樓戶是已經沒有工作的退休人士,層樓可能沒有按揭,又可能是子女代供之類,即如果只計算有經濟活動的私樓戶入息中位數,這數字就不只32,000元,而是37,200元。按這個計算的話,負擔比率進一步下降至很健康的水平,即37%,日後加息3厘也只是52%而已。


有線電視主持認為政府提出一個這樣的數字,並不是合適地反映香港的經濟實況,跟財爺當時的發布報告的主題有點不符,估計政府有機會替進一步推出樓市辣招而鋪路,因為樓價指數在這一年又升了一成。


這些年政府不斷出招,樓價升幅都沒有停過,反而搞得整個樓市亂七八糟,當樓市一天真的出事大跌時,小業主們想走都走不了。其實政府有否反思過這些招數是在幫倒忙的呢?出招增加交易成本,令成交大減,殺掉炒家,減少二手供應,令樓市只剩長線放租及用家,使樓價不跌反升,這道理已經被太多人說過了。

要出招就要有數據基礎,我也不反對,但如果在數據分析上也亂來,有血有肉的實際數字又不用,偏要用一想自己幻想出來的數字,這樣的水平又說不過去,高官沒有財商,這並非香港之福。

最擔心的是可能有不少市民,看完政府提出來的數字,都覺得樓市負債水平太高,極之高危,很大機會將會大跌,不敢入市之餘,甚至放售自住樓轉租。原來認真分析,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被誤導的投資行為而損失十分不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554

明年樓市政策主打刺激需求 一線城市限購有望調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80

房價,限購,二手房,住建部,房地產

今年9月末以來出臺的多項利好政策已見激活市場的效果。《中國證券報》(中證報)獲悉,根據智囊機構近期提交主管部門的建議推測,明年中國政府可能以放寬相關稅費要求、微調限購等措施調整樓市政策,旨在刺激市場需求,促進成交量回升。明年1月可能確定這些政策是否落地。

據中證報報道,上述智囊機構建議,降低二手房交易營業稅免征年限,對一線城市的限購政策進行微調,賦予外地戶籍人口購買二套房的權利。預計這些政策的“窗口期”在明年1月,因為屆時出臺的年度樓市數據可為決策提供重要參考,而且年末召開的重要會議也會制定房地產政策的基本原則。

兩個多月來,中國決策層頻出定向調控樓市的舉措。今年9月30日,中國央行和銀監會共同出臺信貸新政,提出對於首套房“認房不認貸”的標準,並重申最低利率優惠。10月中旬,住建部、財政部和央行出臺政策,降低公積金貸款購房門檻。10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穩定住房消費”的說法。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同時,在多數城市已經松綁或取消“限購”的基礎上,各地陸續發布了多項利好房地產業的產業和區域發展政策。

今年10月28日,住建部發言人倪虹在被問及“中國樓市調控”時回應說,下一步調控的主要方向和手段將是,用市場的手段調控市場的問題。中證報援引分析人士觀點稱,在房貸新政出臺之後,銀行在執行中仍謹慎,購房者並未獲得實質性利率優惠。未來房貸利率折扣和首付比例的下浮空間,都有可能在明年做出實質性調整。

上述近幾個月的利好政策出臺後,中國樓市已現回暖勢頭。上月中國統計局公布的10月樓市數據看來並不出彩,新建住宅銷售價格甚至同比擴大,但房價環比降幅收窄。而且,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價格環比停跌,暗示此前一系列樓市新政或正慢慢發揮作用。統計局統計師認為,房價環比降幅收窄體現出部分購房者選擇入市。

來自11月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報告的下圖顯示,11月四大一線城市之中,北京和廣州新建住宅價格均環比下跌。十大城市之中,當月環比價格下跌的城市有六個,降價城市數量略微過半。

一線城市,商品房,房價

華爾街見聞上月文章也援引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報告數據稱,10月四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環比減少0.9%,繼9月庫存量創新高後,10月庫存出現下跌。這也是近九個月以來首次出現環比下跌的現象。

多數機構預計樓市將繼續回暖,按照正常的政策落地和企業決策周期,明年1月的政策“窗口期”過後,房地產市場將在明年3、4月真正做出反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6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