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垃圾股指數及老x股新分店-南興(986)


(1)


前幾天因為換新電腦關係,故沒有多寫博客。今天有空,就多寫一點吧。


之前ckm001兄談及垃圾股指數,我說弄一個華匯中心指數吧,因為有部分上市公司最喜歡以該中心為基地,詳情的話,如果多看小弟的Blog,你應該熟,如果剛來的話,可以用右面的湯財手記搜尋,找找70、136、273、279、412、885、901、913、928、8116這些股票呢。


細價股指數: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27699


但我和Abby談過,怕這個數字就算多大都會在長時期變得很少,那如何辦呢,請大家給點建議。


(2)


昨晨,有一家公司或加入老x股行列,成為該系第12隻股票。


該公司宣佈,配售83,685,000股新股,每股63仙,配售代理為威名遠播的民豐控股(279,前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子公司Hennabun附屬中南證券。

為何我會這樣猜?看看另外一家公司的證據,其他不多說了:


(1)詹先生入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927/LTN2006092706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116/LTN20091116625_C.pdf


(2)配售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12/LTN2007061202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218/LTN20091218020_C.pdf


那之後會如何?可以看股價圖及以下新聞: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89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66

TDR詢價圈購200萬張 台股新焦點 康師傅 魏應州 8小時私密告白



2009-12-14   今周刊 



康師傅TDR掛牌前夕,康師傅控股董事長魏應州,在天津總部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

行事霸氣的魏應州難得卸下盔甲,在長達8小時的訪談中首度敞開心房,讓我們深入他的內心世界。

談失敗:當時太貪心,但我不會再跌倒!

談接班:65歲一定要退休,董事長交給兒子!

談分家:股權交付信託,四兄弟永不分家!

談經營:是財報殘忍,不是我魏應州殘忍!

8小時,這位中國泡麵霸主盡情告白,他想證明,他不是神,他只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平凡人!

撰文.周啟東、張惠清、黃玉禎 攝影.吳東岳康師傅TDR︵台灣存託憑證︶在台灣正式掛牌前夕,︽今周刊︾採訪團隊冒著零下三度低溫,飛到天津海濱的康師傅總部,獨家專訪打造中國最大上市食品帝國的康師傅控股董事長魏應州。

十七年來,魏應州日夜在這座中國北方城市不斷驅動他的軍團征戰中國,我們的採訪團隊不僅深入他的辦公室直擊,還首度見到魏應州帶著正在訓練接班的長子魏宏名、三子魏宏丞一起露面,顯示世代交替的計畫正在進行中。

在北風冷冽的冬夜,魏應州啜飲著紅酒,與我們暢談近五小時,隔天又在他的辦公室訪談近三小時,總計八小時馬拉松式的採訪,這也是魏應州首度接受媒體如此深度的訪談。

魏應州卸下霸氣的盔甲,露出不為人知、感性的一面。他談競爭對手、談失敗經驗、談管理,以及TDR之後的計畫、甚至談到未來退休的時間表與接班布局。

回憶一九九九年那次驚心動魄的失敗,他說當時太貪心、志得意滿一路往前衝,把康師傅推向瀕臨倒閉邊緣,﹁四十五歲跌倒還可以再起,若我是六十歲跌倒就不會爬起來了。我這輩子絕對不會再跌倒!﹂他用堅定的口氣一再重複。

現在康師傅滿手都是現金,相對於過去的貪心,他決定固守泡麵及飲料本業,由於本業每年仍有二○%以上的成長空間,﹁我絕對不會再去碰其他事業,不會像郭台 銘那樣什麼都要做!﹂康師傅今年營收獲利創歷史新高、魏家兄弟回台入主台北一○一、TDR又回台掛牌…,今年幾乎是魏應州人生的巔峰,但是他強調不會被成 功沖昏頭,「人生,棺材蓋下去才知道輸贏,之後會不會跌倒還不知道!」顯然過去的失敗,讓他保持警覺。

談話中,魏應州國、台語交雜,甚至不時出現英語單字,豐富的手勢及引用許多台灣俚語印證商場競爭,鮮活而有趣;而在訪談中,不論是談競爭對手或自我剖析,用字辛辣、直言不諱,也令人印象深刻,以下原汁原味呈現精采專訪內容,帶你深入魏應州的內心世界!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現在康師傅泡麵在中國的市占率已超過五○%,幾乎壓著競爭對手打,你為何可以持續大幅領先對手?

魏應州答(以下簡稱答):市場沒人和你玩,這不是好事,沒有人可以在這麼大的市場,一年還可增加六%的市占率。我們比較lucky,今年遇到通貨膨脹問 題,中國大陸的民眾窮怕了!所以一開始是通路商都買泡麵來囤積,要囤貨當然選第一品牌!接著因為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一直漲,這下連消費者也來囤貨, 本來是買一箱的現在買三箱,這是這兩年康師傅在CPI上得到的一些好處。

談競爭 沒有對手不是好事第二就是因為當時我和統一﹁ㄍ一ㄥ﹂(僵持)著。那時候剛好是統一的世代交替,羅智先有兩件事要做,一個就是香港IPO︵首度公開發行︶ 上市,所以他要獲利;另一個就是他要從執行副總變成總經理,要有performance(成績),他可能想說如果和康師傅﹁ㄍ一ㄥ﹂下去,利潤就沒了,而 他又是學marketing(市場行銷)的,他會分析市場,開始把毛利不好的部分泡麵產品砍掉收起來,所以統一一邊收,我們就一邊撿(大笑)!

問:統一策略的改變,對中國未來的食品市場會留下什麼影響?統一有可能反攻嗎?

答:羅智先不了解中國大陸市場,他的背景是財務和marketing,所以他上來之後,把不夠規模的品項淘汰,他在台灣有7-ELEVEn這個通路可以這 樣做,這麼做非常smart(聰明);可是反過來在中國就不是這個樣子了。在中國你砍掉後段班產品可以省下一億美元,可是未來可能十億美元(營業額)都很 難要回來,所以比較可惜!果汁也是面臨同樣的問題,市場送給康師傅還有機會要回來,送給可口可樂以後就很難拿回來啦!

問:你回台法說會上曾說過,要在五年內挑戰可口可樂在中國的飲料寶座,未來你有具體的戰略嗎?

答:這是我們內部的語言啦,可口可樂已經三十年了,而我們在大陸約有十年。就大陸市場量來說,他們如果是一百,我們就是六十,未來如果專注在碳酸飲料以外的各項飲品上,我們認為有機會,所以訂下這個挑戰目標!

台灣與大陸同文同種,環境優勢對康師傅有利,但是別忘了,老外口袋很深,且有科學的管理方式,目前康師傅一年流進三億多美元現金,都不用去借錢。要和可口可樂競爭,全中國只有一個,就是康師傅,也就是因為過去不小心蓋了太多工廠,才有實力和他們競爭!

問:你的投資動輒上百億元,在做重大決策前夕,你會不會睡不著?

答:不會啊,躺下去就睡著了!你為什麼考試會緊張,因為你平時不努力啊!我是這個邏輯啦,所以你如果狀況都掌握好了,你要做這個決策就可以做啦,你如果自己沒有信心,就要請團隊做最後確認,不要去問神明、擲筊。

談失敗 絕對不會再跌倒問:一九九九年康師傅遭到空前的挑戰,可說是你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可以談談當時的情況嗎?你學到了什麼?

答:其實人的本質就是貪心,而貪的過程有時就要付出代價。台灣話說「青瞑不驚槍」,台灣的中小企業沒看過大企業長什麼樣子,我老爸去世時也沒交代說你不能 太衝啊!那個時候就是貪!從九二年開始做麵一炮而紅,九六年香港IPO後,得到股票上市症候群,錢太多、亂花,擴大投資,蛇吞象去買味全,這是人禍不是天 災,總是沒經驗啊,連判斷都不會判斷,少年得志哪想這麼多!然後就跌倒了。

當時少年得志,去做了飲料和德克士,什麼都想做。泡麵有成功經驗就想繼續複製,九八、九九年利樂包生產線一買就是十多條,結果中國消費者在文革過後都不相 信人性,利樂包內容物都看不清楚,消費者不埋單,產品滯銷,最慘的時候我曾經虧了兩億美元!最後忍痛全部改成PET︵透明樹脂材料︶包裝生產線,到了○三 年營運才逐漸起死回生。

問:那時公司幹部、兄弟沒人敢建議你踩煞車?

答:有啊!那時人家跟我說什麼,我都聽不進去,所以就是人的一種迷失。

問:是所謂的「自我感覺良好」嗎?

答:不是,是大陸人說的「祖國情勢一片大好!」(大笑)當時其實快要黑色(黑字)倒閉,九九年那時候如果倒下來,銀行又來討債,我看三代的子孫都還不出 來。所以很感謝那時候日本三洋跟我們買了三分之一股權,我又翻上來,現在覺得只要是零以上都是我賺到的。有人跟我說,﹁如果魏董當年沒跌倒,現在不知道多 有錢,不用每天幫人打工。﹂但若當時沒人把我們牽起來,我們也不會有今天,所以要懂得感恩!

問:當時你曾去找統一總裁高清愿入股,為何最後沒有合作機會?

答:一九九九年我去找高老闆,那時我和高老闆不太熟,我找賴春田(前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陪我去,一見面我就跟高老闆說:「年輕人沒經驗,不小心衝太 快,所以跌倒了,希望你可以牽我們一下」,他說:「沒問題、沒問題」,統一的人就是做人和氣做事霸氣,他們的文化就是這樣,「很好啊!我們內部再討論看 看。」後來我不知是第三次還是第四次去找他,高老闆說,要幫忙可以啊,你們就是管理不好,所以統一要派人去管。但我是希望統一入股,不是要合併,如果被統 一吃掉,我要怎麼向這一群人(康師傅股東、員工)交代?

結果報紙登出來,說康師傅管理有問題,統一要去接管,台灣的媒體寫出來之後,統一的人把它copy(複製),拿去給大陸的經銷商看,說康師傅都要倒了,你 們要買我們統一的貨,不要去買康師傅的。我立刻召集了全國的總經理,跟他們說:﹁如果要被合併,我寧願賣給雀巢,不會賣給競爭對手統一,賣給統一就是認賊 做父親!﹂不然整個士氣都消滅,玩不下去了。

這件事透過媒體傳到日本被三洋老社長知道,魏應州命不該絕,與統一無緣。和日本三洋簽約完後,我第一時間回到台北去找高老闆報告,感謝他這段時間的幫忙,雖然沒成還是很感謝,高老闆其實做人是很好的!

問:從這件事你學到什麼教訓?

答:就是這輩子不會再跌倒,天公不會疼你第二次,當時我四十五歲跌倒,我常常說,若我是六十歲跌倒,我就不會爬起來了。社會是現實的,人家都說魏應州現 實,不是我現實,是財務報表現實,財務報表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所以我那天才跟媒體說,我手上握有八億美元現金!

談管理 霸氣是為了企業成長問:很多人都說你很霸氣,自己如何看你自己的管理風格?

答:從九二年開始到○八年,康師傅總共請了八百多名台灣人,現在剩下一百三十人而已。頂新從一個台灣中小企業發展來到大陸,招兵買馬招來各路英雄好漢,講 難聽一點是三教九流,一定要有這個過程,所以要一直砍人、砍人,我才說要從軍政、訓政到憲政,你們媒體寫我霸道我都照單全收,收起來放著,千言萬語,說也 說不完。

現在面臨的是企業越大,責任越重,就像爸媽會要求小孩這次如果考第三名,下次希望能不能考第二名、甚至第一名。投資人也像父母一樣,他會期待你賺五億變賺 六億、六億變七億元,所以你不能停。大家說我霸道、霸氣,但你要讓老二離你越遠越好,所以你必須不斷動腦筋創新啊!

問:如果只會罵人,企業就會成功的話,很多企業都成功了,你的魅力在哪裡?

答:魅力我不能自己講,但是我知道晚上睡覺的時候,好像我有一點魅力(大笑)。

我只有念到初中,什麼都不會、又很粗魯,﹁歐北罵人﹂(胡亂罵人),這是事實!我都跟底下的人說,你們很﹁衰小﹂(倒楣),跟到一個一輩子不曾吃過人家頭 路的老闆,沒抬過轎,不知道抬轎的辛苦啊,是不是這樣?人沒有十全十美,這就是階段性嘛,這是一個過程,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價。

談未來 泡麵仍是大市場問:隨著中國經濟成長、居民所得增加,泡麵還會享有和過去一樣的高成長率嗎?康師傅會不會研發更健康的泡麵?

答:中國很大,北邊吃小麥,南方吃米,中國幅員大但結構不同,所以屬於三百多個點狀經濟,不是面的經濟。未來從點要發展成面,還要好長一段時間,所以方便 麵還有很大的市場。現在方便麵每年都還是有十幾﹁趴﹂︵%︶以上的成長,而這成長是指量的成長,不是質的成長,有些人以前可能吃七、八角的麵,但現在都吃 一塊多的,所以現在是質量並重,量的成長已經比較慢,我們也在發展高單價方便麵,以後可能會有新的「健康方便麵」。但要扭轉消費者先入為主的觀念很難,代 價很高。

問:以前大家談到康師傅都看方便麵,現在飲用水也有很大的增長,飲料未來的發展如何?你會跨足其他事業嗎?

答:我常說,如果生命可以重來,我絕對不會做飲料,實在是太競爭了!中國大陸方便麵一年有人民幣四百億元的市場規模,飲料則是它的五倍,有兩千億元;但是 方便麵只有二十個品牌,飲料是它的五倍,應該是一百個品牌,但實際上卻有三百個,因為它有規模以後,人人都想參與。

從飲料的產品屬性來看,其實水本身的產品差異性不大,不像冰紅茶等飲料有口味偏好的問題,所以maximum(最大量)做到三十五%就好,因為對獲利不是 很有幫助。現在的茶飲料有五○%的市占率,茶飲料有口味的門檻,我覺得要變成七○%是比較有機會的,和水不太一樣。

中國GDP自改革開放以來,前十年平均一○%,後十年也有八%,我把方便麵的成長目標設定為GDP的一.五到兩倍,飲料則是三到四倍,三到四是怎樣的概念 你懂嗎?就表示一年要成長二四%到三二%,本業成長還有很大的空間。所以我不能分心,我絕對不會再去碰其他的事業,不會像郭台銘那樣什麼都要做!我要把人 才、技術、系統、團隊培養好。

談TDR 募資一七○億做什麼?

問:康師傅TDR在台灣非常熱,香港的股價已漲到歷史高價,香港有些投資機構已建議投資人賣出康師傅,你如何看待外界的分析?

答:有的會加、有的會減麼,如果你從曲線來看,現在康師傅的股票當然是不能買啊!但你真正進去裡面看,要看我們未來發展的潛力,方便麵每年有二○%到三○%的增長應該是沒有問題。

回台發行TDR,現在價錢越好,我這個CEO壓力越大,因為投資人一定會challenge(挑戰、質疑)你。以前我過海關時,沒人認識我,拿出 passport(護照)章一蓋就走;TDR發行之後,大家都會認識我,「啊!魏應州,我上次買你的康師傅五十元現在剩四十元」,可能還會很生氣的蓋章, 以前沒人罵,現在會被人罵,也是另一股壓力。

問:TDR募集一七○億資金將會如何運用?台北一○一的股份還會增加嗎?還是會在台灣發展其他事業?

答:除了一○一地產外,我還是希望在文化產業、流通事業有些投入,但這要有機遇跟規畫,未來希望在台灣經濟發展上可以參與一些角色。地產我們仍是一個初學 者,怎麼去把事業經營好,二董(指弟弟魏應交)在這塊還有很多要學習,我們也需要老前輩的支持。未來不管上海或是兩岸,我們主要還是選擇聚焦在商辦租賃的 市場。我們還是希望把一○一品牌打響,未來可以變成主導經營的責任!

問:除了一○一外,聽說你想要花一億美元發展自己的故鄉,有何具體的規畫嗎?

答:因為大陸改革機遇,我努力累積一些成果,希望能夠回饋自己的家鄉。

我計畫在故鄉永靖設立「康師傅文化園區」,裡面將建醫院、博物館,甚至還有農場,可以體驗農村生活,所有的員工都要雇用永靖當地人,以促進就業,同時也讓 大陸同胞來台灣觀光時到永靖參觀,讓他們知道康師傅是這樣成長過來的,我希望未來三到五年內把故鄉的計畫弄好。

社會責任很重要,我可能朝設立交響樂或是管絃樂團方向規畫,其他就是文化的部分,康師傅希望建立泡麵博物館,兩岸三地我想建十個泡麵博物館,讓人見識中國飲食文化發展。

問:你會買媒體嗎?有些台商回台後開始投資媒體,你對媒體有興趣嗎?

答:哈哈……不敢!也不會(微笑),我們還是希望能夠聚焦在食品製造、流通或地產,畢竟要搏中國這麼大的市場,還是要聚焦,如果我們把這時間分配到陌生的地方,可能會耽擱事業競爭,因為這裡是奧林匹克級的競賽,一不小心就會被淘汰!

問:所以企業投資媒體不是一項好生意?

答:可以去投資,但不要涉入經營,董事長不要進去,像深綠的林榮三、深藍的蔡衍明,這樣就會去影響、去利用那個平台。像蔡老闆去投資媒體我覺得很好,不然 媒體都會倒掉,這樣就沒有監督的單位了,所以這種精神值得鼓勵。但若有權勢的迷失,自己跳進去做,那就不好了。

談退休 六十五歲交出董事長職務問:雖然你現在才五十六歲,仍然可以打拚很長一段時間,但是你有沒有退休規畫?

答:我是一個創業者,從無到有我非常了解,我有自己的設定,計畫六十歲把CEO交出去,六十五歲把董事長交出去,現在康師傅市值是一百五十億美元,未來會 增長成五百億美元,所以我未來會分拆為麵和飲料兩個事業體,設兩個董事長,老大魏宏名負責麵和糕餅,三子魏宏丞負責飲料,老二魏宏帆自行創業,當我的備 胎,因為世事多變化,好加在老天太疼我,剛好給我三個兒子(大笑)。

很多人,包括員工都說我永遠不會退休,我已有了計畫,就照計畫來執行,經驗與幹勁你要找一個平衡點!總有一天你得退吧?那是遲早的問題。

人家美國人真的很厲害,請一群退休的CEO來做董事,監督CEO並且協助他,他們有三%、五%的股份,天天跑去釣魚,像巴菲特和比爾蓋茲都把他們的(工 作)人生縮短,哪像中國人?棺材蓋下來,那些錢還看得到、用得到嗎?我就跟我那些弟弟說,你們就不要想那麼多,我們若能把頂新國際集團六個字,好幾代人傳 下去,擦得亮亮的就好了,不要去想那是誰的,那是社會的。

問:如果你退休最想做什麼?

答:我把人生切成四塊,第一個是○到二十歲,第二是二十歲到四十歲,第三是四十歲到六十歲,第四是六十歲到八十歲。○到二十歲時,天塌下來有爸媽幫你擋 著,只要負責讀書考試就好了;二十歲開始交男女朋友、結婚、生小孩、買房子,到四十歲之前,工作要做到死,但是這段日子最好過,是為了生存而工作;四十歲 到六十歲時,房子買了、貸款也付了,是為了生活而工作。

到了六十歲到八十歲,沒有工作你怎麼生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尤其是我們這種海外工作者特別容易有這種問題。

像雀巢是一家國際公司,員工三十歲到海外工作以後,都要六十歲才會回去,回去之後平均三年到五年就死了,所以從五十歲開始要慢慢培養第二興趣。從六十歲到 六十五歲,我要開始扶持公司的CEO,一個月我會陪在他身邊三個禮拜,還有一個禮拜的時間,我要去環遊世界、增廣見聞,如果我天天都去上班,那CEO也不 會成長。

問:你退休之後會住在哪裡?

答:當然是住台灣啊!頭在人家的天,腳踩人家的地,很不實在耶!

我們這種LKK,﹁老叩叩﹂還是思想保守,這裡(大陸)是賺錢的地方,台灣的人文和這裡還是有落差,我老了還是會回去住,落葉歸根啊!

我會買帝寶,就是為了以後可以回去住,以前鄉下人賺了錢蓋大厝四合院來住,現在人家幫我們蓋好了可以直接搬進去住。未來我還要在味全埔心牧場規畫養生村,裡面有醫療中心,未來的生活我都有事先的規畫。

問:你的一生經歷豐富,未來會出自傳與年輕人分享你的智慧嗎?

答:我沒讀什麼書,但是我的人生體驗比你們讀很多書的還多,我們中國人說蓋棺論定,棺材蓋下去才知道輸贏!我不想誤人子弟,這樣下去人家會把我當神!

魏應州是人,不是神!現在我自己都還沒學好,之後會不會跌倒還不知道,所以還有九年時間要考驗我。

魏應州語錄

1.「若要富,先修路」──在中國要致富,須先建通路。

2.「生意人,烏龜性地。」(台語)──生意人個性不能太硬,要多忍耐,看的是長遠的利益!

3.「寬作窄收」(台語)──一味增加耕作面積,不一定會豐收,他強調要專注本業,不能好大喜功。

4. 在大陸創業一路走來,如同走鋼索,隨時有掉下來的危險!

5.我們可以贏在起跑點,但關鍵是要贏到終點,中國的終點還很遠!

6.業務員在一個位置做太久就會弊病叢生,偶爾要換一下,不然會屁股重重,每天只想坐辦公室!

7.大家說我霸道我都能接受,關鍵是你能讓競爭的老二離你越遠越好,所以你必須不斷動腦筋創新!

8.面對未來多變的環境,“cash on hand”︵現金在手︶是最好的方法!

9.要小孩接班,就先讓他進公司,看看老爸有多行,讓他認同你,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10.一個創業者,必須要有膽識跟衝動,但應該還要有科學方法加強實力,就有成功的機會!

(整理:張惠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23

劈價供股新「抽水大王」現形

2002-1-31  NM





近期仙股紛紛供股集資,當中以人 人控股及數字地球兩隻股份以大幅折讓及大比例方式供股,最惹人注目。人人控股在上月底首先宣布二十五股合二,再每兩股供十七新股,供股價一仙六,較當時股 價折讓九成;而原本股價一毫的數字地球,在兩星期前,也一供十一,每股一仙五,也較市價低九成。這兩間以「騎呢」比例供股的上市公 司,原來與張志誠的大凌集團有關係密切。人人控股的大股東麥志揚,去年底把股份按給大凌旗下的長雄證券;而數字地球近期的供股活動,長雄也有份出任包銷 商。事實上,大凌集團過去連番抽水,也是大折讓劈價供股。被市場譽為新晉「抽水大王」的大凌主席張志誠,原來很欣賞愛玩財技的蕭若元。本週一,人稱「大凌 張」的張志誠在中環置地廣場咖啡廳向記者解畫,「人人控股同我完全無關係,我沒持有一股;至於數字地球,印象中我沒有股票,但公司是否有揸便要查查。講 『抽水大王』,排隊都未排到我,稍為大一點的藍籌股抽一次水,都多過我啦。」這天他提着黑色手提包,穿着一件西裝外套,沒有結領帶,外表一點也不像中環 人,而他其實是做貿易起家。現年四十九歲的張志誠自道出生於一個貧苦家庭,家住觀塘雞寮安置區,父親是小販,母親則在工廠給人斟茶遞水,在製衣廠做後生半 工讀才中學畢業。一九七六年,他做行街賺了一萬元,拿了四千元結婚,另外六千元創立大凌,從事貿易。初時只出售成衣產品到東歐,八十年代開始經營電子消費 品。九一年,大凌上市,其後在九十年代中,貿易生意式微,張志誠於九五年買入長雄證券,由一個廠家佬搖身變成中環財技人物。大凌張如此解釋:「因為當時看到貿易的空間不大,而服務行業大有可為,最後選定金融。自己的金融知識很少,所以就睇書、睇報紙,可以話報章大佬是我嘅師傅,啟發我。」

與 蕭若元吟詩財技了得的張志誠原來很欣賞同樣愛玩財技,早前陷入財困的天網前主席蕭若元。「蕭先生是我認識中,藝術、文化氣質最好的一個人,我同佢以文會 友,見面時吟吟詩作作對。」大凌張自爆蕭若元在金融風暴前,知道他「手緊」,主動提出借三千萬給他,以長沙灣物業作抵押。「當時我好感動,士為知己者死, 我本來想唔借,後來都借咗,不過還晒囉!」轉型後,大凌集團至今供股五次,「抽水」達十億。然而,大凌股價卻一浪低於一浪。假設小股東在大凌上市時,以招股價八毫八,買入一萬股大凌,成本八千八百元,其後大凌每次供股都照跟,便要花多萬八元,總投資成本為二萬三千多。經過多番供股,在二○○○年底,大凌股份又一百合一後,這小股東手上持有的一萬三千多股,以現股價四仙九計算,只值六百五十六元,損失達九成七!

大 比例供股供唔過亞洲乾昌證券譚紹興分析說:「其實供股是最低庄的手法,是要向小股東埋手,某程度是大股東想增持股份,但又不想高價買入,於是大比例大折讓 供股,令股價大瀉,小股民供又死唔供又死。有一個現象是這些股票庄家先炒起,然後大股東高位派貨,派得差唔多便供股,旨在增持而不在乎小股東是否供股;等 貨源歸邊時,大股東再炒一趟,再派貨,形成一個循環。」資深證券行營業員盧任培告誡散戶說:「供股會令股價波動,大都是二、三線股,財政緊絀又借不到錢, 惟有向小股東伸手。供股幾時都輸多贏少,一見供股就應該甩身。二、三線股幾時都是很大風險的,惟有走為上着,不要沾手,別無他選。」

供股輸 得「甘」小股東鋪鋪照跟供股固然壯烈犧牲,即使只供股一次,亦傷亡慘重。「211(大凌)害得我好慘呀!輸了六、七十萬,現在看見211車牌,211有關 的,都令我不寒而慄。211是我最後一隻股票,從此不敢再買股票了。」現從事貿易的Shirley記憶猶新地說。一直靠貼士炒股票的Shirley,二 ○○○年二月,在炒家朋友慫恿下,以每股兩毫幾買入二百萬股大凌,不久大凌供股,一點六股供十一股,每股供兩仙八,令Shirley進退兩難。「如果供, 要買多一千三百七十五萬股,要再放三十八萬落去,我又無錢;如果唔供,明知復牌後會大跌,六十萬本都無晒。當時頭都大埋,晚晚瞓唔着。」Shirley最 後請一位炒家朋友穿針引線,約張志誠飲茶,探探口風才決定是否供股。「當時張志誠同佢嘅秘書Jenny陳遲到廿分鐘,他一啲都唔似上市公 司主席,似一個管廠嘅廠佬多啲。我好記得佢話公司仲有十億現金,所以我向其他朋友借錢供股。怎知復牌除淨後再大跌,真係俾佢害死。「直至八月十四日,呢個 日子我呢世都唔會忘記,終於斬咗,放晒出去,攞返二十八萬幾。九十幾萬攞返二十八萬,如果唔放,今日變晒牆紙。」Shirley大吐苦水。其實,根據大凌 年報,二○○○年初,大凌僅有現金不足一億,與張志誠所言,相距甚遠。只要Shirley肯花時間,查查年報,便不會一鋪蝕六十萬;幸好她斬纜快,否則現 在輸剩得萬三元。

張志誠的是是非非原來大凌張除在中環是個「風雲人物」外,亦捲入多宗官非。九七年大凌張私人公司大中地產以確認人身分,以 五千五百萬元出售旺角地鋪予宏景投資,但交易當日,大中指買方律師遲六分鐘交支票,拒絕交易並殺訂。宏景上訴,大中最終被判殺訂無理,賠償一千六百萬,面 臨清盤。九八年,大凌張捲入本港證券界一宗最大的貪污案,涉嫌向基金經理李國榮提供四百萬「鼓勵費」,以購入大凌股份。李國榮於二○○○年八月被判罪成, 囚六年,而張志誠卻未有被起訴。廉政公署本週二接受查詢時表示,有關個案仍在調查中,不便評論。九九年大凌張又捲入一宗「風流金錢轇轕」。事緣大凌集團女 董事吳瑞恩在九六年十二月游說同居女友吳小妹借三百萬給大凌張,三個月後連本息歸還三百三十萬元。及至九七年三月,大凌張延遲還錢並開出三百九十六萬期票 給吳小妹。吳小妹後來發現期票是冒簽的,但大凌張卻出示支票表示已清還該筆款項。吳瑞恩於二○○○年十一月被裁定詐騙罪成囚兩年。面對種種官非,大凌張不 想多談。「是非黑白,有如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很難判斷。」

蝕錢狂抽水由張志誠持有近兩成的大凌集團,自九一年上市, 業績一向麻麻,五年賺錢,六年蝕錢,去年更因要為收購項目及炒股票虧損撇賬,蝕了三億二。然而,大凌卻在這兩年間憑供股抽水,不斷擴大勢力。大凌每每在供 股集資後,便出手收購。九八年底,大凌供股集資八千萬,七個多月後便以二千萬入股互聯網軟件公司,活力世界的三成六股權。二○○○年三月,大凌再大比例供 股,一點六供十一,集資七億,其中斥資一億多再增持活力世界,另外以一億五收購由北京大學教授創辦的科技公司網絡世界。網絡世界旗下,提供環球定位系統的 「北京時空港」,後來易名「山河控股」,在上年中於創業板上市,而活力世界於去年底亦於創業板掛牌。去年中,大凌再斥資三百多萬,入股化妝品公司彩虹國際一成多,大凌在去年便入股三間創業板公司。

望 股民原諒另外,大凌於去年底集資三千萬後不久,便透過旗下長雄證券,借錢給人人控股大股東麥志揚,以對方約五成二人人股份作抵押,以及包銷數字地球的供 股,大凌張自此以財技聞名於金融界。唯其如此,大凌股價一仆一碌令股民怨聲四起。張志誠苦着臉說:「我好希望每一個投資者都賺錢,但事實很殘酷,參與人有 賺有蝕,問題是賺的人多還是蝕的人多。……股價表現不好,希望股民原諒。有時三更半夜也睡不着,我希望多些與股民溝通。「對於股價低殘,我好難過,因為好 友也有微言,因財失義,我又何嘗不想升,願望與現實是殘酷,我唯一可以講的why only me?(點解只來抽秤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09

A股新玩法 港股老玩法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ukl.html
話說A股幾乎所有的玩法都是抄襲國外或者早前港台的玩法。

最早的乾隆就是台灣的

從K線開始到炒概念。

無出其右。

這裡特意說下當下的A股新玩法

1.trustno1:
交銀 定增方案.財政部直接掏錢哈.
數週前和@潛水員  討論銀行股,其中一大觀點就是,銀行股再融資,等於國有股減持.向市場融資,攤薄股份,做低股價,是第一步棋,現在終於開始走第二步鳥.
A股新玩法 <wbr>港股老玩法A股新玩法 <wbr>港股老玩法
投銀行股的朋友們,真的要去好好看看香港市場裡面的那些老千股的玩法.
A股新玩法 <wbr>港股老玩法A股新玩法 <wbr>港股老玩法


2.向下炒

向下炒有兩種,一種是公司有資產的炒法,一種是公司是空殼的炒法,兩者的內功心法相同,但武功招式各異,然而萬變不離其宗,目的只有一個︰搶光小股東的錢。

在此天才發明以前,假使一間公司的每股資產淨值是1元的股票,老闆決不會以0.9元賣出。任何腦筋正常的人,都會想到這一點︰蝕本出貨,豈非很笨?這種想法是對的,因此,當原值1元的股票跌至0.9元時,價值投資者,便入貨了。如果跌至0.8元,更加要大入特入了。

直至有一天,一位絕世天才出現了,正是天不生聖人,萬古如長夜,他非但以0.9元賣出原值1元的股票,0.8元他也賣,0.7元賣,0.6元更要賣。真是跳樓大平賣,要錢不要貨。

初 時,人們蜂擁去買平貨,結果卻是越買越平,不要緊,價值投資,公司有實質資產,股票有價值嘛,越平越買,可以「溝淡」,減低平均成本嘛。最後,當他們把所 有現金都買了這些廉價股票之後,股價跌到0.25元,股價只有資產淨值兩成多,是平無可平了,不再下跌了。因為大股東能夠沽出的股票都沽光了,再沽下去, 控制權也將失去,這向下炒的遊戲也沒法子下去了。

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想,既然股價跌不下,就應回升吧。等到這時候才買入股票,終於可以賺 點小錢吧?不,小股民猜錯了。到了這時,才是出殺著的時候。絕世天才公司批出新股,每股0.2元,接手的不消說,是老闆的友好,直接點說,是他的代理人, 俗稱 「人頭」。這些廉價新股可以補回他先前高價沽出了的股票︰當日以0.25元至0.9元賣出的股票,可以0.2元買回來,你說這老闆是贏了還是輸了?

如果股民在0.2元進貨,太好了,老闆照樣可以0.2元的價錢賣給你,你要多少,他賣多少。當你買到無法再買時,他再把股價壓下,以0.1元再批股給自己和友好。總之,你無可能贏,他則贏梗,死未!

不 批新股也無妨,老闆可選擇供股。現時的法例比較嚴格了,大比例供股時,大股東是不能投票的。故此老闆只能溫柔地供,比如說,二供一吧,現價已跌至0.2 元,每股供0.15元,折讓兩成半。沒錢參與供股的股民,馬上就輸了。哦,股民有錢,參與供股,不要緊,多供幾次,終有一天他們會彈盡糧絕,被迫退出競 賽。

嗯,供股次數太多,雖能趕盡殺絕,但贏得太慢了,我寧願少贏一點,但贏得更快,方法是私有化。私有化並非沒有缺點。用比市價高的價錢 來收購,是吃了一點兒的虧。但當你已經大贏特贏時,施捨一點點麵包屑給小股東,當是打發乞丐也好,什麼都好吧。私有化的優點是用最快的速度吃走了整個餅, 留給股東少少的餅屑,即是高於市價的收購價,這就叫皇恩浩蕩了。但有些情況是不宜私有化的。當公司擁有大量資產,而股價極度偏低時,就可藉著私有化鯨吞資 產,是成本低效益高的妙法,快手快腳的搶走了小股東的「應份」(Equity)。但當公司是空殼一個,私有化也就沒有作為,只能繼續利用它的上市地位,去 搶小股東口袋裡的錢。

自從那位天才發明了這曠世財技後,不斷有聰明人改良技術,至今為止,這技巧已經發展得十分完善,操作簡單,比視窗還要易用,每個懂得財技ABC的人,都不會不知。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979

兩個結合起來一起看你就知道A股的未來玩法。

請拉上保險帶。小心為妙。

這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另外一個bonus

對ST股的態度。本質是什麼?

本質是降低證券市場的底限。ST的殼價值減小。
原本的A股是上不封頂下有底限。
現在是上也沒封頂
但是下面的底限沒了,殼價值減少。

那麼按照邏輯推斷估值的中樞必定下降。

這是一個big picture。
這會帶來至少10%的市場下跌。

10%是至少。按照我和@trustno1 的看法是30%起步。

各位A股兄弟 身體小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12

A股新玩法 港股老玩法 2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4r5i.html
 章敬平

  法學博士

  [email protected]

  香港是一個創造神話的地方,它能把你捧上天堂,也能把你打入地獄。1988年新年第二天,資本天堂的寵兒李福兆,還沒來得及感受黎明的清新與愜意,就匆匆墜入廉政公署布下的地獄之網。

  面對家門口的不速之客,59歲的李福兆保持了「太平紳士」慣有的優雅,看了看廉政公署人員出示的拘捕令,他請他們稍等片刻。換好衣服,略略收拾一番,淡定的李福兆跟隨來人,去了廉政公署。

  在香港資本史上,這是一個歷史性時刻。

  拘捕李福兆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任何閃失,都可能在香港資本市場上掀起軒然大波。自詡六歲就能炒股的李福兆,先後求學於香港大學、美國賓西法利亞大學,進而以註冊會計師的身份,昂首挺進資本市場。1969年,李福兆創立了遠東證券交易所,打破了英國人一股獨大的壟斷格局,改變了英國人創設的交易規則,引發了四大證劵交易所諸侯割據的新局面。15年後,簡稱「港交所」的香港聯合證券交易,一統天下,李福兆毫無懸念地出任首任主席,成為香港資本市場上當之無愧的江湖大佬。

  現在,這個江湖大佬受到廉政公署的挑戰。那個清晨,廉政公署不僅拘捕了他,還派出30多人,浩浩蕩蕩地進入聯交所,搜查了他們的辦公室,為了完成資料的搜查和審讀,廉政公署派出50人增援他們。

  這個代號為「黎明行動」的行動,實質上是由當時的香港總督指揮的。拘捕與搜查初戰告捷後,港督親自知會財政司和聯交所,讓他們配合廉政公署,發表各項聲明,將李福兆停職接受調查的消息廣而告之。

  這時候,針對李福兆的調查開始浮出水面。在此之前,廉政公署的調查一直是秘密進行的。

  調查李福兆,起於一則傳言。傳言說,聯交所的大佬們很霸道,想上市融資的企業,必須打點他們。廉政公署的某個官員聽到傳言後,覺得不妙,據說,在這個官員看來,聯交所是香港資本市場的神經系統,「打點」就像惡性腫瘤的細胞,最終會吞噬香港經濟這個健康的軀體。

  為了證明傳言的真偽,這個官員安排下屬調查了半年,發現傳言並非空穴來風。任何希望登陸資本市場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必須通過上市委員會的審核,審核就得走程序,就得等待。等待的時間可以長,也可以短,這就給大佬們提供了尋租的機會,你要想早申報、早上市,就得「打點」大佬們。

  搞清這一「潛規則」,廉政公署的長官們認為,他們該出手了。但是,他們害怕弄不好會衝擊香港股市,引起難以控制的震盪。進退為難的廉政公署最後將皮球踢給了港督,港督點頭,說:YES。

  旋即成立的專案組,以「黎明行動」為代號,加緊了偵查。聯交所不能有任何風吹草動,專案組不便直接調查他們,只得旁敲側擊,從包裝上市的券商等中介機構入手。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很快從一家中介機構處發現一張便條,從而抓住了聯交所上市部經理的把柄,這個人是上市科的主管,直接對行政總裁負責,位高權重。

  通過這個線索,專案組察覺了另一個潛規則,就是配股。按照當時的規定,聯交所上市委員會掌握了新股發行價格的指導權,說是指導權,他們上下其手,弄成了決定權。利用這個明為指導權、實為決定權的權力,聯交所的高管們,玩起了貓膩。比如說,某隻新股的合理定價應該是每股10港元,他們愣把它壓低到9港元,三兩個交易日過後,股權回歸到合理價位,他們就有了拋售股票賺取1港元的空間。所以,上市委員會的成員們在新股上市的時候,就利用手中的權力,要求獲得配股。

  可是,配股在當時的環境下,是個公開的秘密,沒有人把它和貪污腐敗聯繫在一起。過去十幾年,一直是這麼幹的,從聯交所主席開始,大家根據官銜大小,按比例分配,早已成為慣例。

  廉政公署不這麼看。根據《防止賄賂條例》,他們在那個黎明,帶著拘捕令,走向李福兆。同時被拘捕的還有他的幾個下屬。

  農曆春節前,相當於大陸檢察院的香港律政司,代表政府提起公訴,他們指控李福兆利用聯交所主席的職權,非法收受一家企業的優先配股權,作為批准該公司發行新股的條件。豈料,這項指控的舉證難度很大,律政司不得不放棄。不肯善罷甘休的律政司,轉而尋找其他突破口,指控李福兆憑藉手中掌握的批准或者不批准或者延遲批准的權力,通過中介機構,索取兩家上市公司的優先配股權。

  律政司的指控共有兩項,一項索取優先配股權50萬,獲得將近80萬港元的利益,另一項索取優先配股權30萬,獲得利益將近8萬港元。見諸報端後,港人大為驚訝,躋身香港富豪排行榜前三名的李福兆擁有的資產,以港幣為計算單位,超過200億元,怎麼會為區區數十萬港元鋌而走險?根據常識,人們都知道,李福兆栽在慣例之上,倒在潛規則之下。

  李福兆入獄的原因,有很多種解釋,有人說,是港英政府洗劫香港的一步棋,是英國利益的犧牲者。我無從否定這個說法,但是,作為一個法律人,我不願意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無論慣例如何,不管潛規則有什麼樣的合理性,李福兆的行為,在法律性質上,是不折不扣的貪污,是犯罪。

  至於廉政公署調查李福兆的動機,或許正如「陰謀論」者所說的那樣,是別有用心的。然而,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說來說去,還是李福兆自己的屁股不乾淨。廉政公署作為香港權力機關一部分,是法律這個公共物品的捍衛者,通過自身的努力,讓社會信仰法律,而不是潛規則。這是他們的責任。

  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樓前,有一尊雕像,象徵著權力機構制定與執行法律的責任,美國中學生的教材中,編寫者喜歡附上這幅雕像,問學生:如果權力機關無法履行這一責任,將會發生什麼事?

  聯繫中國的故事,你就知道了:潛規則大行其道,法律則黯然無光。潛規則,說起來,多數人眉頭緊鎖;做起來,多數人趨之若鶩。如何重拾中國人的法律信仰,讓公民們養成尊重法律的態度,自覺自願地接受法律的統治?這個問題,法律人追問了很久,我想,權力機關應該率先回答這個問題。「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就將形同虛設。」權力機關及其公職人員應當記住這句名人名言,在全體公民當中,他們最需要信仰法律,他們不能把法律當作沒有靈魂、沒有良知的工具,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

  廉政公署的主動出擊,用法律人的語言來說,就是法律強制,法律強制靠的是強制性規定,靠的是嚴刑峻法的恐嚇,單有這個,肯定形成不了法律信仰。然而,法律信仰又離不開這個,沒有這個,法律就沒有權威。沒有權威的法律,誰會信仰它?希望法律有權威,制定和執行法律的權力機關,就必須帶頭尊重法律,反對潛規則。須知,沒有法律信仰的國家不可能成為法治國,沒有反對潛規則的權力機關,國家就不可能具有法律信仰。

  為了法律信仰,廉政公署向潛規則說不,拘捕了李福兆,香港高等法院也對潛規則說不,依法審判了他。在香港高等法院,陪審團裁定李福兆罪名成立。香港高等法院判決他監禁4年,所涉80多元港元全部充公。李福兆不服,提起上訴,被駁回。一世英雄,落了個鋃鐺入獄的下場,真應了他的那句名言:「不要與股票談戀愛」。

  (參考資料:《廉政:香港反腐風雲》,黃曉陽/文,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065

B股新出路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2-21/100475359.html
  用「速戰速決」來形容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000039.SZ,02039.HK,下稱中集集團)的「B轉H」一點也不為過。儘管中集集團總裁麥伯良稱,早在三四年前就提出過「B轉H」的方案,期間與中國證監會商討細節超過50次,但業界認為,中集上市的實操階段不到半年,中港監管層「一路開綠燈」,創下多個先例。

  中集集團之前是「A+B」上市,此次B股轉H股於2012年12月19日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當日開盤價報12.60港元,較B股最後收市價高出約三成。這是首例「B轉H」的成功案例,或許成為解決B股「老大難」問題的一條出路。

B股出路

  過去幾年間,證券監管層一直希望尋找妥善的方式解決B股這個歷史遺留問題,其中包括H股吸收合併、股東回購退市等方案,但對於B股大部分公司來說,均存在各種問題。

  自從郭樹清履新證監會主席後,解決B股問題成為其力推的改革重點之一。

  2012年8月30日,中集集團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B轉H」,以介紹方式在香港上市的議案。10月24日,中集集團接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受理通知書,26日,中集集團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了A1申請表;31日,正式獲得香港聯交所下發的受理函。

  11月20日,中集集團收到中國證監會的批覆,核准其將現有的14.30億股B股轉為H股並到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等事項。此後,中集集團很快在香港聯交所通過上市聆訊。

  「中集集團的交易,一路上政策開綠燈,監管機構非常支持,譬如盡職調查等都是有限度的。」一名接近交易的人士向財新記者說。

  中集集團為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製造商,在此次「B轉H」過程中,向B股投資者提供了現金選擇權實施方案,現金選擇權定為9.83港元/股,較B股股票停牌前一日(2012年7月13日)收盤價9.36港元/股溢價5%。行使現金選擇權,即投資者以9.83港元/股的價格賣出中集集團B股股份。提供現金選擇權的第三方是弘毅投資美元基金旗下的博馳有限公司。

  中集集團總共擁有26.6億股的股本,其中A股12.3億股,B股14.3億股。在B股現金選擇權申報期內,約有1.37億股申報行使,約佔B股總股本的9.6%。

  據香港聯交所披露,行使現金選擇權之後,擁有中集集團5%以上股份的股東為招商局國際(中集)投資有限公司和中遠集裝箱工業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25.54%和21.8%,另外博馳持有5.16%的中集集團股份。

  麥伯良在H股上市前的媒體會上表示,因為B股市場流通量低,轉H股上市,能增加股票流通性及增加公司知名度,吸引高素質的投資者利於公司長遠的發展,將來也可以利用香港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一名接近交易的人士指出,A股再融資,彷彿一潭死水,因此轉到香港上市,不失為不錯的選擇。

  不過,麥伯良在中集H股上市儀式後指出,集團短期內沒有融資計劃,已透過B股轉H股,增加投資的買賣渠道。公告指出,此次「B轉H」上市不涉及任何新股發售或其他證券的公開發售。

  中集集團董秘於玉群表示,設立B股初衷是為了給海外投資者提供投資渠道,但隨著QFII及國內公司尋求海外上市的增加,海外投資者的選擇趨於多元,相信中集集團的「B轉H」是第一例但不會是最後一例,此舉會得到兩地監管部門的支持。

  香港兩名金融中介人士都評估,目前B股約有30家公司擁有來香港上市的「資質」,而這些公司也都在積極的準備之中,預料都將比照中集模式。

  持有相同觀點的還包括國金證券的一位分析師。他認為,中集集團B股轉H股,對其他B股公司有借鑑意義,不過,這種方式僅僅適用於大公司,質素差的小公司能否轉H股還是個疑問;即使轉H股,交易也不會好,同樣面臨流通性差的問題。

  「轉H股並非適合每家B股公司,考慮的因素也較多,譬如國際資本市場對行業的認可度,會否給出較高的估值;還有B股公司的股東最好不要太分散等。」一名從事「B轉H」的投行人士向財新記者說。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B股轉板H股,是自動關閉B股市場的最佳路徑與最優方案。因為B股採用相同的計價貨幣,可實現無縫對接,且B股估值標準、估值水平與H股十分接近,而H股上市標準及操作程序遠比A股寬鬆、簡單、便利,B股若轉板A股,則會遭致較大的市場壓力。

 
直通港股

  國泰君安在香港的子公司(國泰君安香港)是此次交易的惟一保薦人。此前國泰君安香港曾完成首家 A 股轉 H 股的公司(中興通訊,000063.SZ,00763.HK)交易,以及第一家 「A+B 」轉 H 股的公司(晨鳴紙業,000488.SZ,200488.SZ,01812.HK)交易,可謂經驗豐富。

  事實上,對以介紹上市方式赴港的公司,投行所獲收益並不多,這次交易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

  接近交易的人士向財新記者指出,國泰君安為了此次B股轉H股斥巨資升級交易系統。目前包括中信證券、申銀萬國等在港分公司,也都在花費巨資升級系統。究竟是怎樣的系統令中資券商紛紛躍躍欲試呢?

  時間回溯到五年前的2007年,這年對於不少在港中資券商都有一個不得不提及的隱隱傷痛,即「港股直通車」。

  2007年年初,香港官員一直在遊說中央政府,要求允許內地投資者投資一系列範圍廣泛的海外資產,從而使香港既成為一個投資流出渠道,也成為投資目的地。當年8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開展境內個人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試點方案》後,中國銀行天津分行擬推出的個人投資港股業務。然而該年11月,溫家寶總理暗示計劃還需時間落實,中央政府無限期推遲「港股直通車」。

  「『B轉H』成功實踐後,從另一方面或許可以理解為港股直通車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有了一定的突破,至少是開了一個小口。」一名接近交易的人士認為。

  翻查中集集團的招股書,關於此次「B轉H交易機制」的部分也許被不少人忽略了。

  招股書要求,由於目前境內人士不被獲准買賣境外的證券,因此此次中集集團「B轉H」的投資者,即「透過中國證券公司交易的投資者,僅能向相關中國證券公司以『賣盤』的形式下達交易指令,不獲准以『買盤』的形成下達交易指令」。投資者的交易指令,將會透過該投資者相關中國證券公司的交易系統傳送至深證通,然後相應的交易指令將轉交至國泰君安香港。當國泰君安香港收到交易指令,將查核有關投資者的持股狀況,並實施交易。

  交易指令執行後,由國泰君安代理人賬戶持有的H股執行資料,將透過深證通傳送至中國結算公司(深圳),然而轉交相關投資者的中國證券公司。

  簡而言之,一個境內投資者此前持有的中集集團B股,此次轉成H股後,將透過國內券商持有中集H股,若其想拋出股份,其先下指令給自己開戶的國內證券公司,這家證券公司將指令集合到國泰君安總部,隨後國泰君安總部再與國泰君安香港「對接」,然後國泰君安香港在香港聯交所實施交易,「也就是說內地和香港的交易系統打通了」。

   「儘管按照現行的政策,境內持有人只能賣出H股,但有了賣,就一定有買,這個系統建立起來,就可以坐等政策的春風了。」上述人士向財新記者說。

  該系統的建立也在香港的中資券商帶來不小的業務潛力,「其實這事兒,圈裡的人都心知肚明,之所以不願捅破,也是怕像2007年那次,戳到監管者的痛處,空歡喜。」一名接近交易的人士說。

  香港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在公開場合多次強調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不能等車堵到門口了,才開始修路啊,路修好了,車流自然會慢慢來。」

  如今「任督二脈」已經打通,意即境內投資人擁有了買賣境外證券的渠道,儘管或許政策放開有早有晚,但境內資金出海已然是大勢所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870

股東積極主義浪潮下的A股新常態 dyc1500

來源: http://xueqiu.com/1703837764/31704205

$上證指數(SH000001)$ 每周銳評(2014.09.21)股東積極主義浪潮下的A股新常態



     本周市場表現再度讓大多數投資人大跌眼鏡,在8月經濟數據極差,期指交割周,大盤連續上漲後巨大的獲利盤兌現壓力,新一輪打新申購開始這多重壓力下,指數竟然除了周二放天量回調了一天外,其余四天均維持小陽放量攀升態勢,強勢特征一覽無余。

     中、小市值個股依然成為行情持續強勢上升的主要推動力量,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行為持續升溫。我初略統計了下,截至2014年9月19日,滬、深兩市總市值低於30億元人民幣的上市公司合計518家,處於停牌重組狀態的總共有81家,其中總市值低於20億元的上市公司108家,停牌公司39家。而截至2014年8月31日,滬、深兩市在今年內發布預案,準備通過定向增發,註入資產的上市公司總數已經達到了432家,數目驚人。

     當藍色光標上市4年,已經由上市初2009年度3.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4800萬凈利潤,8000萬總股本,30多億市值的小型上市公司,通過三次定向增發,進行了多達12次並購之後,到2014年6月30日,達到15億主營業務收入,1.8億凈利潤,9.64億總股本,200億總市值的中型上市公司,大股東有效的市值管理,並購重組成績斐然。

     而更多的上市公司,受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影響,主業不振,利潤持續下滑,大股東自身也大多缺乏相應的能力來複制藍色光標模式。於是,借用外力,協助上市公司進行並購重組,成為大股東們的最佳選擇。於是,矽谷天堂、聯想弘毅們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們理想的合作對象。我們可以看到,由上市公司和其它投資機構聯手設立的並購基金、產業基金近兩年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截至2014年8月,僅 PE機構和上市公司聯合成立的並購基金,就達到40多只。

     而作為產業資本的合法退出渠道,定向增發市場同時開始火熱了起來,光我周邊比較熟悉的大、中型投資機構(管理資產規模15億以上),走訪了一圈,基本都已經或準備參與上市公司的定增項目,有不少甚至都開始和上市公司合作並購基金、產業基金,成為上市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而根據財通基金的研究數據,2007年—2013年間,通過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作為產業資本退出渠道,收益一直不菲。下表為財通基金研究和Wind資訊對2007—2013年間對所有已實施的定增項目按鎖定一年後解禁後的數據:



     而像矽谷天堂這樣的在並購市場極其活躍的產業資本,作為股東積極主義的典範,更是一二級市場雙管齊下,從最初和上市公司合作體外並購基金,到後期開始直接收購上市公司股權,成為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直接參與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下表為矽谷天堂PE+上市公司模式的案例一覽(資料來源Wind):



     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2012年底以來,隨著大批知名PE機構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在A股市場的低迷期陸續跨界進入二級市場,和大批民企的大股東們不斷融合,以上市公司為平臺,進行了一系列的資本運作,推動了中小板、創業板指數叠創新高。雖然經濟數據依然很差,但站在產業資本的角度看,實體經濟越差的時候,也是進行上市公司進行產業鏈整合並購最好的時機(經濟好的時候,人家經營得好好的企業誰肯賣啊?),各路投資機構也在慢慢看懂A股新的盈利模式之後也開始不斷的參與進來,市場人氣開始逐步恢複,成交量也持續放大,一輪徹底由產業資本主導的大牛市行情已經呼之欲出。

     展望未來,作為中國產業資本的主體—大、中型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才剛拉開序幕。9月14日晚間,中國石化發布公告,披露其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公司完整的25家引資名單,包括中國人壽、複星、海爾、國投等巨頭紛紛加入,共計斥資1070.94億元認購中石化銷售29.9%的股權,中石化銷售預計明年分拆到香港市場上市,估值3000億人民幣,而母公司中石化A股總市值不過6000億人民幣。作為63歲的傅成玉國企職業經理人生涯的最後一班崗,也是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樣板戲,中石化的混改的開啟,將標誌著幾十萬億國資的的盤活大戲拉開了帷幕。未來,隨著監管部門清理影子銀行的力度不斷加大,更廣泛的社會資本會通過各種渠道源源不斷的流入中國股市,中國的資本市場必將迎來新的,更大、更猛的股東積極主義浪潮,A股市場,易漲難跌或許將會成為新的常態!

關註更多可可投資雜談文章,請關註:

官方公眾號:可可投資雜談

掃描二維碼關註:



@不明真相的群眾@方舟88@implacebo@O_Livia@sylvan@管我財@灰色鉆石@李雪@梁劍@TAKUN@二元思考@左龍右鯉@Ricky@歲寒知松柏@梁宏@onedo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736

江蘇銀行開啟A股新一輪銀行上市閘門 6家銀行IPO排隊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0492.html

等了11個月,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蘇銀行”)終於在6月17日拿到了IPO批文。這標誌著A股市場在2009年之後終於向商業銀行打開了閘門。

除了江蘇銀行,等在A股大門之外且已經通過審核的還有6家銀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證監會上交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正常審核狀態企業基本信息表發現,截止到6月16日,杭州銀行、江蘇吳江農村商業銀行、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上海銀行、貴陽銀行、無錫農村商業銀行6家城、農商行已經通過發審會,進入擬上市企業的IPO排隊隊列,這些銀行距離進入A股大門還需要耐心等待一紙批文。預計未來將開啟以城商行、農商行為主角的銀行新一輪主板上市閘門,但短期難見銀行大規模IPO。

江蘇銀行上市一波三折

6月17日,證監會核準了包括江蘇銀行在內的7家企業的首發申請,這標誌著時隔6年A股大門終於再向銀行重啟。繼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之後,A股市場將迎來第4家上市城商行。

事實上,梳理江蘇銀行的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2010年第三季度,江蘇銀行向證監會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申請材料。2012年江蘇銀行出現在證監會首批公布的14家排隊上市城商行名單之中。

2015年6月12日,證監會網站公布江蘇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招股說明書預先披露稿。此時,中國股票市場沖破5178.19高點,在去杠桿之後,投資者信心潰退,6月中旬,大盤指數遭遇屢屢暴跌。

2015年7月1日,江蘇銀行首發申請獲得通過,在股票指數一路暴跌、資金增量驟減、投資者信心不足的情況下,如果此時核準IPO將引起市場資金面更加緊張。隨後,7月4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告IPO暫緩。也就是說,在距離IPO一步之遙的時刻,江蘇銀行上市步伐卻因“股災”而中止。

時隔11個月後,2016年6月17日,江蘇銀行迎來監管部門第二紙“批文”,正式步入IPO征程。從2010年遞交上市申請到如今的首發獲批,江蘇銀行上市之路走了6年。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江蘇銀行的首發獲批頗具有象征性意義,標誌著商業銀行A股上市窗口的重新打開,預計將出現一撥銀行IPO的小高潮。

不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對比此前江蘇銀行招股說明書的發行股數發現,證監會批複核準的減股數少了一半左右。

根據批文,江蘇銀行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115445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的申請已獲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許可【2016】1181號文核準。而江蘇銀行招股說明書顯示,發行股數不超過259750萬股,本次發行須在得到有關監管機構批準後方可實施,本次發行股份總數以實際發行情況為準。

對此,曾剛分析,發股規模的縮減應該不是從銀行主動為之,江蘇銀行融資規模在A股市場規模不小,可能是監管層出於融資規模的考量,減少IPO給市場融資造成的壓力。

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董希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隨著江蘇銀行IPO獲批,時隔6年之後,A股又迎來了商業銀行。對於銀行來說,IPO有利於補充資本,增強下一步發展的能力,同時也優化公司治理,完善經營管理機制和信息披露杭制,具有長遠的意義。

曾剛也分析,上市對於商業銀行具有積極作用,有助於銀行補充資本,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規範經營管理,提升地方性銀行在全國的知名度。上市對於快速成長的銀行是機遇也是挑戰,信息披露和外部約束給銀行的經營管理帶來壓力,銀行在業績披露、行業排名和經營決策等方面面臨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江蘇銀行2015年年報顯示,2015年末,公司資產總額12903億元,比上年增長24%;實現稅後凈利潤95.05億元,比上年增長9.26%;不良率1.43%,較年初上升0.13個百分點,總體風險可控。

或引領第二輪銀行上市潮?

如果說2004-2009年是以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為主角的第一輪銀行上市潮,那麽江蘇銀行將有望引領以城商行、農商行為主角的第二輪銀行IPO時代。

目前A股市場僅有3家上市城商行。2007年是第一波城商行上市之年,是年7月,南京銀行率先在上交所主板市場正式掛牌;7月19日,寧波銀行隨後登陸主板市場;9月19日北京銀行也成功在A股上市。

然而,自2012年11月16日IPO關閘後,A股市場的大門久叩不響,國內上市如此遙遠,城商行紛紛選擇繞道境外上市。2013年以來,哈爾濱銀行、徽商銀行、重慶銀行、盛京銀行、青島銀行、錦州銀行、鄭州銀行等多家城商行先後登陸香港H股市場,以緩解資本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轉戰H股上市的銀行,比如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盛京銀行也紛紛提交回歸A股的申請。

至於銀行最佳的上市路徑,曾剛表示,A股是銀行上市的首選,H股是次選,新三板是小銀行的選擇。原因在於,當前A股估值定價明顯高於H股,且A股融資交易規模比H股更大。小銀行由於在A股上市遙遙無期,出於融資需求選擇在H股上市,但是港股市場環境與國內不一樣,H股上市面臨較大的匯率風險,從融資定價、上市便利程度和其他成本等因素考量,A股上市是首選,H股上市銀行也存在回歸A股的可能性。

除了江蘇銀行,等在A股大門之外且已經通過審核的還有6家銀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證監會上交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正常審核狀態企業基本信息表發現,截止到6月16日,杭州銀行、江蘇吳江農村商業銀行、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上海銀行、貴陽銀行、無錫農村商業銀行6家城、農商行已經通過發審會,進入擬上市企業的IPO排隊隊列,這些銀行距離進入A股大門還需要耐心等待一紙批文。

對於未來城商行上市的節奏,業內專家均持謹慎態度。董希渺表示,短時間內大規模IPO短期內可能會對市場有一些沖擊,包括心理上的沖擊。不過,城商行、農商行IPO談不上大規模,監管部門對於大家擔心的問題一定會有考慮。現在有些城商行打算在新三板上市,有些則選擇在海外如香港上市,募資渠道呈多樣化趨勢。而且,股市不能通過控制IPO來保持穩定發展,IPO是股市的正常行為。

曾剛也表示,銀行能否上市取決於多方面因素。相對而言,銀行在企業中屬於優質,銀行在上市公司中的風險和收益比一般上市企業好。實際上,更多銀行上市除了給銀行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也有助於A股上市企業整體資質的提升。但是銀行體量較大,大規模發行新股將影響市場結構,預計未來還將有銀行在A股上市,但節奏不會太快,這要視市場本身的狀況而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65

【財經速讀1.12】筆尖鋼技術獲突破,太鋼不銹三天暴漲27%;長航鳳凰控股權轉讓,陳文傑高溢價接手;萬家文化回應趙薇入主,否認與“阿里系”有關聯;世茂股份退股新沃財險;雙方各執一詞 ,恒天海龍控股權交易曝出第三方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360&summary=

【財經速讀1.12】筆尖鋼技術獲突破,太鋼不銹三天暴漲27%;長航鳳凰控股權轉讓,陳文傑高溢價接手;萬家文化回應趙薇入主,否認與“阿里系”有關聯;世茂股份退股新沃財險;雙方各執一詞 ,恒天海龍控股權交易曝出第三方
我是你秋神啊~
2017-01-12

A

筆尖鋼技術獲突破,太鋼不銹三天暴漲27%

19日太鋼不銹(000825)大股東太鋼集團官網掛出一篇來自山西衛視的報道稱,圓珠筆頭市場已不再被國外壟斷,太鋼不銹實現了自主化生產,並已在制筆企業開始使用,在未來兩年有望完全替代進口。

受此消息影響,太鋼不銹股價連續飆升。統計顯示, 19日至11月,短短三個交易日漲幅達27.36%,其股價三日內兩度漲停,111日報收5.12/股。

111日晚,太鋼不銹公告稱, 20169月,其成功生產出第一批切削性好的不銹鋼鋼絲材料。經測試,用太鋼不銹原料生產出來的筆芯實現了連續書寫800米不斷線。測試結果表明,圓珠筆產品質量與國外產品相當。

太鋼不銹的大股東太鋼集團成立於1934年,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不銹鋼生產企業,具備年產1200萬噸鋼的能力,其中不銹鋼430萬噸,重點產品應用於石油、化工、“神舟”系列飛船等重點領域和新興行業,雙相鋼等20多個品種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

2016年太鋼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06億元,另外新產品的市場貢獻率達70%以上,不銹鋼出口同比增長4.72%,全年實現利潤12.9億元。

 

長航鳳凰控股權轉讓,陳文傑高溢價接手

在現任大股東入股一年半後,長航鳳凰(000520)又將迎來新的控制人。

111日,長航鳳凰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天津海運擬向廣東文華轉讓其持有的長航鳳凰全部1.81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7.89%,轉讓價格暫定為19億元,價格約為10.50/股,較停牌時收盤價7.9/股有超過三成的溢價。

本次交易完成後,長航鳳凰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廣東文華的執行董事陳文傑。據披露,廣東文華成立於2008年,註冊資本30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投資、汽車配件、汽車裝飾品、汽車美容等。除陳文傑持有95%股權外,廣東文華另一名持股人陳偉雄持有5%股權,二人不存在關聯關系。關於本次受讓股權的資金來源,廣東文華表示將以自有資金及自籌資金支付。

值得註意的是,查閱歷史公告,天津海運20157月從長航集團處接手長航鳳凰17.89%股權時的價格為10.01億元。而這次陳文傑接受價格為19億元。

20166月,長航鳳凰曾披露港海建設78億借殼的重組方案,但由於港海建設申請“港口與航道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及海外施工資質事宜未獲相關部門批準而作罷。

 

萬家文化回應趙薇入主,否認與“阿里系”有關聯

111日,萬家文化(600576)公告回應“阿里系”質疑,本次股份收購與“阿里系”企業或個人沒有關聯,截至目前與“阿里系”相關企業沒有後續資產註入計劃或安排。112月,萬家文化股票複牌即漲停。

20161216日,萬家文化公告稱,其第一大股東萬好萬家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1.85億股公司股份轉讓給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占股份總數的29.135%,轉讓價為30.599億元。由於趙薇手握95%的龍薇文化股份,她即成為萬家文化的實際控制人。1229日晚,上交所發出問詢函,要求明示資金來源等內容。

111日晚,萬家文化回應稱,本次收購所需資金全部為自籌資金,不存在通過與上市公司進行資產置換或者其他交易獲取資金的情形。並披露,龍薇傳媒分四筆向萬家集團支付股份轉讓價款,價款分別為25,000萬元、120,000萬元、120,000 萬元、40,990萬元。龍薇傳媒在第三筆轉讓價款支付前,全部標的股份18500 萬股應質押給萬家集團。

針對市場對本次交易或與“阿里系”關系密切的質疑,萬家文化稱本次股份收購與“阿里系”企業或個人沒有關聯,截至目前與“阿里系”相關企業沒有後續資產註入計劃或安排。

據悉,2016112日,龍薇傳媒成立;1223日龍薇傳媒決定收購萬家集團持有的萬家文化股份。公告強調,龍薇傳媒並非專為此次收購所設立。

值得註意的是,公告還披露了趙薇近3年的財務狀況。龍薇傳媒實際控制人趙薇及其配偶黃有龍投資金寶寶控股(01239.HK)、順龍控股(00361.HK)、阿里影業(01060.HK)、雲鋒金融(00376.HK)、唐德影視(300426)等多家上市公司股權,截至2016 1231 日上述股票市值約45.22 億元;另經初步統計,趙薇女士及其配偶黃有龍先生還持有不動產價值約6.66億元,其他股權投資價值約3.18億元;趙薇及其配偶黃有龍同時經營影視、酒業貿易、4S 店等多項業務,截至20161130日總資產合計約1.57億元。

 

發起人股東意見相左,世茂股份退股新沃財險

因與各方意見未達成一致,111日晚間,世茂股份(600823)突然宣布退出設立新沃財險。距離其披露設立計劃僅時隔一年。

據世茂股份2016119日披露的設立計劃,新沃財險的出資額共為10億元。發起方包括新沃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新沃集團”)、樂視網(300104)、歐菲光(002456)、科陸電子、北京卡達普投資有限公司、柏年康成健康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和江西濟民可信集團有限公司。其中,新沃集團和樂視網各出資1.7億元,均獲得新沃財險17%的股權,其余股東各出資1.1億元,獲得新沃財險11%的股權。

新沃財險的經營範圍包括機動車輛保險、企業/家庭財產保險、貨運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證保險、短期健康/意外傷害保險等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新沃集團的對外投資公司中,有一家名為深圳歐菲智慧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的董事即包含歐菲光的實際控制人蔡榮軍,而新沃集團的董事長、總經理朱燦亦在歐菲智慧環境公司身兼董事一職。

世茂股份此次退出新沃財險籌建的具體原因目前尚不得而知,不過,世茂股份20169月公告稱,由世茂股份等6家公司共同發起籌建的匯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已獲得保監會批複,註冊資本10億元。世茂股份出資2億元,持股比例為20%,為其第一大股東。其他發起方股東還包括晉江市浩盈進出口有限公司、泉州市中遠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石獅市金閩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上海梅森休閑健身俱樂部有限公司、廈門明發集團有限公司。

 

今日輿情

根據新財富輿情小夥伴們的監測,從11121時到11211時,共有32條負面新聞登上今天的“上市公司負面新聞榜”,涉及32家上市公司。登上今日負面新聞榜首的是恒天海龍。

在交易所的連續問詢下,恒天海龍控股股東興樂集團與其交易對手中弘卓業集團111日中午分別“交代”了雙方達成《合作協議》的細節,但對一些核心事實的說法卻完全相反:中弘卓業集團否認興樂集團所提的再融資事項,興樂集團則曝出中弘卓業背後另有第三方指示,但尚不清楚該第三方的背景。從雙方已經披露的事實來看,在這場可能涉及控股權變更的交易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明顯的滯後和缺失。

這個控股權轉移案緣於中弘卓業集團的投訴。20161221日,深交所對恒天海龍發出問詢函,稱收到中弘卓業的投訴,後者稱其與興樂集團於201610月份簽署了《合作協議》,涉及恒天海龍實際控制人變更事項,控股股東興樂集團可能會承擔相應違約責任及法律訴訟的風險。

恒天海龍似乎完全不知道該筆交易的存在,故其直到深交所問詢函披露的前一天即20161220日才披露。

在深交所的要求下,恒天海龍最終於20161229日披露了《合作協議》,其具體內容包括:興樂集團向中弘卓業轉讓其持有的恒天海龍2億股,並由興樂集團實際控制人虞文品及其父親虞一傑以其持有的興樂集團股份做擔保,轉移價格為10.5元每股,總價21億元。

據恒天海龍2016年三季報,興樂集團持有恒天海龍2億股,占其總股本的23.15%,為第一大股東,該等股份的解禁期為20161224日。

公司負面新聞熱度TOP10

整合自證券時報、Wind、彭博環球財經、和訊股票、新浪財經、中國證券報、新財富輿情中心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364

首席評論丨獨角獸歸來 引爆A股新經濟

證監會CDR試點落地 獨角獸回A進程提速

困擾科技“獨角獸”多年的A股上市門檻限制即將取消。3月30日,國務院同意並發布了證監會《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幹意見》,對創新企業境內IPO、CDR試點設置制度框架,這意味著“海漂”的新經濟企業,以及還未完成上市的獨角獸,即將有望登陸國內A股市場。

2017年我國獨角獸企業達164家總估值6284億美元

“獨角獸”概念最初誕生於2013年,特指數量稀少、發展極快、備受投資者追捧的創業企業。根據科技部下屬事業單位最新公布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名單,包括螞蟻金服、滴滴、小米等164家企業入圍,總估值高達6284億美元。

趙錫軍:獨角獸企業,是在美國市場上提出來,對相對發展比較快,大概10億左右估值類型的企業評估,它是按照市場估值要求來評估。10億美金的估值,也不是說純粹財務標準,只是一個市場的主觀評價。

盛希泰:國內互聯網企業往往沒有盈利,但未來潛力很好。沒有機會上市,所以只能一輪輪往下融。從去年2017年來看,很明顯,一級市場融資的金額遠遠大於二級市場。正常情況下,資本市場第一核心職能就是融通資金,集中重點發展產業,這是毫無疑問的。

錢於軍:獨角獸企業認定100多家,這些企業是未上市的,而且有一定規模,估值也達到一定水平。國內的金融體系要支持獨角獸和實體經濟,它們代表的實體經濟,這一類企業走A股,跟原來比可能在監管方面適當放寬一點。

獨角獸企業A股上市存在盈利門檻、股權VIE架構等障礙

小豬短租作為房產服務領域的獨家獸,也入圍了此次榜單。據聯合創始人王連濤介紹,以往這類新經濟“獨角獸”企業要想在A股上市,存在著盈利門檻、股權VIE架構以及同股不同權等障礙,很多企業不得不放棄,而選擇遠赴境外上市。

王連濤:以前很多同行的企業,更多選擇在美國或者香港上市,主要是因為大部分互聯網企業接受的是美元投資,其實沒有其它的選擇,只能在美國或者香港上市,這是在過去將近20年中國互聯網市場一個獨特的現象。

一個企業肯定希望,在中國發展,也能在中國上市,能讓中國股民直接跟它,有一個資本市場發生買賣的機會,以前是因為制度上、安排上,這樣的機會很難實現。

張懿宸:中國一直是以監管層來保護股民的心態,對新興企業上市比較審慎,有一定道理。但是新的企業,三年業績等等,事實上很多企業達不到,尤其在互聯網年代,更多是流量、市場占有率,形成消費習慣一系列的競爭。如果按以前的標準,很多企業都在國內上不了,所以說是要做必要修改的。

紅籌企業回A通道打開:可CDR和IPO二選一

如今A股市場對“獨角獸”企業敞開大門。此次證監會的最新政策,從行業範圍、業績和市值等方面圈定了首批試點企業範圍,這些試點企業可根據相關規定和自身實際,可以通過選擇申請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DR)兩種方式在A股上市。

創新企業境內IPO、CDR試點企業標準

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屬於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且達到相當規模的創新企業。

其中:1、已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紅籌企業,市值不低於2000億元人民幣;

2、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創新企業(包括紅籌企業和境內註冊企業),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0億元人民幣且估值不低於200億元人民幣,

3、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

趙錫軍:現在強調的是資本市場要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創新創業的發展,要鼓勵國內優質的企業上市,特別是創新創業能力比較強,有很好發展前景的企業來上市。現在也選擇了一些領域,比如像人工智能、生物制藥、高科技高端制造行業等等。對於這些創新創業型的企業,特別是現在還不一定有盈利的企業來講,用傳統的財務標準來衡量不太合適。

王連濤:一個非常重大的信號,因為原有中國A股市場,不管是上海市場還是深圳市場,更主要是為傳統企業上市做準備,對盈利的要求,對上市的門檻,實際上是適合更傳統的企業。這次最重要是政府層面發出一個信號,能讓這些本質是在中國,服務於國內市場的企業,真的在國內有上市機會。所謂門檻都會隨著市場發展、制度健全,發生新的變化。

從所謂市場上開始出現名單之後,更多人開始關註我們,包括從資本角度上,也包括從政府角度上,關註像我們這樣有可能國內上市的企業,我們在企業的發展過程當中會需要什麽樣的支持,也有很多新的資本開始接觸我們,這些都是現在政策層面上,發生的一些變化,對企業一個新的關註點。

BATJ等7家境外企業符合CDR試點要求

根據2000億元人民幣的市值要求,截至目前符合條件的中概股共有6家,分別是阿里巴巴、中國移動、百度、京東、網易、中國電信。港股僅有騰訊一家符合要求。而在未上市的獨角獸名單中,目前估值超過200億,且符合行業要求的有30家,螞蟻金服、滴滴出行、新美大、小米、陸金所等企業均名列榜上。

張懿宸:現在小米很可能是第一個案例,在香港和內地同時上市,在國內是以CDR的形式上市。整體中國市場,包括市場監管層的安排,確實是好事,因為這麽多年下來,這麽多創新型的企業,最後都在海外上市,阿里在美國,騰訊在香港,百度、京東也都是在美國。到今天,資本市場在創新中間,新舊動能轉換中間,應該起到它的作用。

全球科技“獨角獸”爭奪戰愈演愈烈

科技革新的浪潮已成為全球股市最重要的投資主題之一,“資本市場擁抱新經濟”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納斯達克市場被稱為“美國新經濟搖籃”,集中了蘋果、亞馬遜等大市值科技股,香港交易所也在力推同股不同權制度改革,吸引更多“新經濟”企業赴港上市。近來中國監管層亦對支持新經濟發展頻頻表態。

張懿宸:美國納斯達克,有整體市場支撐在後面。美國確實很鼓勵創新,整體市場又普遍認同風險自擔的氛圍,從這個角度來講,在美國整體形成一個生態,不僅僅是有投資人、投行,還有研究員研究。實際上直到今天,互聯網類公司從估值上,去美國大家覺得還是比較好。

香港市場在近一兩年內,確實做了很多工作,香港交易所的李小加一直在不遺余力地推,克服了很多障礙,把這件事情做成,從某種意義也起到一定作用,倒逼內地監管層,也要把市場打開,讓創新型企業能留在內地。

錢於軍:資本市場和交易所,在任何時候都希望吸引本土的優秀企業,然後在此基礎上,再吸引亞太區和國際性的優秀企業,A股上海、深圳一直如此。只不過中國是這麽多年來,成了優秀企業的凈輸出,因為香港本土傳統的企業很少,現在恒生指數里面,60%70%都是中資優秀企業,尤其國有或者大的民營企業。

A股正擁抱新經濟留住下一批“BATJ”

十年間,以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BATJ)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高科技企業,遠走海外,紛紛與A股市場失之交臂。對中國資本市場而言,支持新一代BATJ企業成長,破除制度障礙、吸納更多優秀的創新企業在A股上市,已顯得十分迫切。此次CDR的推出,將成為境外獨角獸企業回A的關鍵“工具”之一。

盛希泰:中國資本市場A股市場,錯過了整整一代互聯網,BAT包括J的崛起。過去20年中國發展速度快,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這些偉大互聯網企業的崛起,中國改革開放一個很偉大的例證,但它們沒有在中國上市,中國的老百姓根本沒有機會享受帶來的成果。所以國內最近推出獨角獸在中國上市的舉措,是非常有必要的。

汪潮湧:希望互聯網紅利,新產業的紅利能夠留在中國,被中國的投資人和股民所分享,不要再重複過去BAT的痛。中國現在有超過250家獨角獸公司,哪些能夠在國內上,哪些能夠在海外上,這是雙向選擇。符合監管條件的企業,如果創業團隊願意在國內上,那當然最好。我們投的公司,目前大概有十一二家獨角獸企業,絕大部分都想在國內上。

錢於軍:這時候推出來比兩三年前時機更加成熟,在倫敦有GDR,美國的ADR,其實是很成熟的。中國有些條件從國際的角度來說還不太具備,技術上可能需要解決好CDR,跟基礎股票之間的轉換機制。如果沒有融資性質,需要到母國市場先把基礎貨幣做一些收集,才能在這基礎上生成CDR,才能到國內賣給有興趣的投資者。而將來二級市場一定要通過某種意義做市商的安排,這樣才有買有賣,有貨供應,種種這些技術方面的問題,都有解決方案,中國的監管和業界都在仔細地研討這些東西。

CDR成為境外上市獨角獸回A關鍵工具

DR是存托憑證的簡稱,是指在一國證券市場上流通的、代表外國公司股票的可轉讓憑證,以百度、阿里巴巴、京東為例,在美國上市都是發行美國存托憑證(ADR)的方式。而中國存托憑證CDR,目前被公認為是允許境外上市的中國公司,以及獨角獸公司在A股上市的最佳方式,它可以在基本不改變現行法律框架的基礎上,使得境外上市公司更便捷、更低成本地回歸A股。

錢於軍:A股的發展是有空間的,已經在海外上市的,可以通過互融互通。現在和香港市場已經有二級市場的滬港通、深港通,一級市場或者二級市場可以通過CDR,來確保二級市場交易的種類更豐富,而且兩邊投資人都能在本土市場,買到彼此對方交易所上市的大盤股和優秀企業。交易所之間在吸引一級市場IPO的時候,一定都是沖著好企業去的,在這個意義上,企業在哪兒註冊重要,但不是最根本的,因為很多交易市場,都有能力吸引國外非本土市場註冊的企業。有了CDR後,其實我們也開始邁出了這麽一個很有意義的步驟。

科技股格局面臨重塑 價值投資將成主流

市場分析認為,“獨角獸”公司回歸中國A股,將推動優化上市公司,尤其是科技服務板塊的整體質量,同時更有助於整體市場更好地形成價值投資的理念,更加註重公司的內生業績增長。

錢於軍:中國的散戶為主的A股投資人怎麽適應這種新環境?有更多的選擇總是好事,否則投資的都是A50,上證、滬深300,或者其他中小板、創業板,現在會多幾類,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回來發CDR,同時國外成熟企業,也可以到中國來發CDR的方式,這樣A股可供投資的標的更豐富了。

趙錫軍:回來的這些企業,確實是好企業,因為它無論在哪個海外市場上市,已經經過一輪篩選,被證明說確實有發展前景,有很好投資價值的這些企業,那它回來給投資者提供一個更好的選擇機會,替代一些國內原來比較傳統的,投資價值可能空間比較小的企業,優質的上市資源,替代劣質的上市資源,這是符合市場優勝劣汰要求。

錢於軍:有一個趨勢,在國外幾十年資本市場發展里都發生過,逐步公募基金成為主體,散戶把錢交給一個專業投資機構,基金也好,專業資產管理公司也好,來把錢匯到一起,整體資產組合,合理的資產配置,不同行業、不同上市公司的配置,甚至有時跨國別。CDR就有一個新的可能性,不出國門用人民幣,就能買到海外上市的大藍籌,包括在海外上市中國優秀的這些新興企業龍頭。

證監會:防範CDR試點過度炒作風險

同時對於CDR可能帶來的影響,相當一部分資深投資人和金融專業人士保持謹慎態度。對於散戶居多的A股市場,如何在吸引價格波動較大的新經濟企業的同時,做好投資者教育和保護,也尤為關鍵。對此證監會表示,對上市後可能存在過度炒作的市場風險等問題,將嚴格把關,采取相應措施。

趙錫軍:如果企業在海外上市,並不是說是一個競爭能力特別強的企業,投資價值也並不是太大,只是借著一個中概股,或者借著要回歸的名義圈錢,就不值得鼓勵。所以關鍵還是要看回來的企業,它的投資價值在哪兒。並不是說在海外上市的企業都有投資價值,當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每年都有上千家要淘汰掉。

獨角獸企業主要是按照美國市場的情況,來對企業有一個估值。在一個相對專業能力比較強,專業機構比較多,專業投資者比較多的市場上面,對企業的估值會更科學更合理,更加專業。但是換到一個市場上面,投資者的專業能力並不是很強,專業估值的水平也不是很高,充滿了炒作、投機氛圍的市場上面來看,那一個企業的估值,可能除了它的真正競爭性,或者投資價值以外,還攙雜著很多炒作因素在里頭。如果是炒概念因素,那估值就帶有很大的誘導性或者欺騙性,就很難說這是一個很好的企業。

我們要保護好投資者的利益,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怎麽樣設置一些標準、制度安排,特別是風險的提示等等,這些方面的要求,能夠讓現在很難認清楚,或者跟風的投資者,能夠認識到上市公司投資風險所在,投資價值所在,這是在制度安排設計上面要考慮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0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