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Follow me:澳博華麗轉身露手影

1 : GS(14)@2017-04-06 07:40:30

本欄3月6日以〈澳博值博率最吸引〉為題,分析澳博控股(880)的爆升機會,認為於6.22元附近買入,有望對本對利,之後股價甫升即回,由6.01元起步反彈,3月17日升至6.43元,首次突破由去年12月高位6.79元延伸的下降軌,初露手影,經兩周以來整固後,終於昨日再次突破已向上高移的下降軌,確認華麗轉身成勢,此際勿因執餐晚飯蠅頭小利便放走這條大魚!澳博走勢經一個月變化,由弱轉強,理由充分,但今年迄今仍只累升10%,相對永利澳門(1128)及新濠國際(200)分別累升37%及36%,尚有甚大的追落後空間,即使先追上六大濠賭股的同期平均升幅22%,股價短期仍有10%空間再升至7.40元!澳博昨日成交突旺,以大市整日表現而言,相當吸睛,全日成交達2,865萬股,比上日大增2.7倍,MACD雙牛差距擴闊,9RSI重站70以上水平,配合平均線牛陣3月23日成形後,至今越戰越勇,以上次升至6.79元見短期頂部時,偏離牛熊線達33%,而現僅偏離22%比較,澳博再漲10%有迹可尋。返回基本因素,今次澳博轉身可能不會轉瞬即逝,因無論以PE、PB及前景衡量,都落後於其他濠賭五強,現價PE16.4倍,扣除六強最高及最低後的平均PE27.9倍,折讓41%;現價PB1.54倍,亦比平均6.38倍折讓76%。前景方面,除了與同業齊齊分享正處復蘇期的濠賭業外,澳博的路氹新項目上葡京明春壠業,如虎添翼,刺激收益猛升可期,因此今回一旦轉身成功,肯定是非常華麗的一轉,大家宜善加利用!高彰坡
http://fb.com/kocheungbor本欄逢周一、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6/199812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380

Follow Me:中糧肉食上望2.5元

1 : GS(14)@2017-04-22 10:21:32

此際揀股吃力不討好,但有一隻強勢央企作為後盾的半新股,至今仍潛水,非關實力,只因大市氣氛欠佳,卻可提供低吸良機,此乃中糧肉食(1610),博升四成,肯定有啖好食!中糧集團(COFCO)49年成立,業務包括貿易、金融、實業、糧油食品、酒店及地產等,94年起一直穩佔世界企業500強的中游位置,旗下上市公司眾多,連剛於去年11月在港上市的中糧肉食,合共12家,要栽培壯大市值僅68億元的家庭小弟弟中糧肉食,易過借火。有此潛質,招股價2元,仍吸引多家大型企業及基金成為基礎投資者,至今仍有六家持股5.7%至15%不等,陣容鼎盛,內有淡馬錫及霸菱等,連同母企在內,共持有80.7%股權,貨源盡在強者手中,而列為深港通股份後,北水已累積持倉達1,053萬股,足見受重視程度。可惜生不逢時,去年11月1日掛牌,美國大選進入直路,人心觀望,中糧肉食破底,最高1.87元,恒指亦急轉直下,七日內累跌1,311點或5.6%,導致中糧肉食跌至1.39元才見底反彈,今年2月才創1.96元高位,但仍未能浮回水面,基金齊齊坐艇!中糧肉食從事生豬養殖、產銷新鮮豬肉及肉類產品,坐擁47個豬場,遍佈內蒙、天津、河北及江蘇等省市,16年營業額66.16億元人民幣,增31%,盈利9.52億元人民幣,勁增5.3倍,每股盈利折約0.313港元,現價1.73元,PE僅5.5倍,較同業一哥萬洲國際(288)PE11.3倍,折讓50%!市值僅及萬洲的6.7%,中糧肉食PE應有折讓,只要收窄至30%,PE可提升至8倍,股價值2.5元,不但浮回水面,比現價更升達45%!以現價PB1.35倍計,中糧肉食也比萬洲的2倍,折讓32%,即使股價升至2.5元,PB仍比萬洲為低。再與同系的中糧油(606)及中國食品(506)PE分別為13.8倍及16.6倍比較,中糧肉食折讓更超過五成,反映出股價上升潛力優厚,以10倍為合理估值,股價上升空間更達八成!



高彰坡
http://www.fb.com/kocheungbo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0/199952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015

甘比騷中價Me Char新袋 丸子頭好青春

1 : GS(14)@2017-05-18 02:14:20

昨日母親節,育有一囝一囡的劉太甘比,唔知又會收到囝囡送上什麼樣母親節禮物呢?不過日前甘比已經率先在ig同大家預祝母親節快樂,更順便share新手袋。甘比平日出名發愛用Hermes、間中換愛牌Chanel,不過她在ig騷的手袋並不是這些品牌,而是來自紐約中價手袋品牌Me Char,品牌創辨人及設計師其實是澳門前特首何厚鏵的女兒何芓諄(Charmaine),主打三二千元的中價有型款,徐子淇、劉嘉玲、甘比等都是星級捧場客。相中的甘比架上黑超,紥了一個丸子頭,顯得甚為青春,連Sammi都忍唔住留言「少女味飛晒出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15/200219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390

Follow Me:中交建帶路回報大

1 : GS(14)@2017-06-23 01:35:06

一帶一路講咗三年,終踏上起步點,早已走出去的基建先鋒中國交通建設(1800)受惠最大,但股價今年迄今仍落後大市,頗有「等埋你上車」才鳴笛壠動的味道。帶路包括66個國家,佔全球人口67%,也佔全球GDP經濟規模30%,成為由單一國家發動的最大規模海外投資行動,最終投資料高達9,000億美元,足以媲美美國二戰後主導重建歐洲的《馬歇爾計劃》。這個經濟外交項目,背負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承諾。已踏出第一步的中交建,擔當領頭羊角色,對其前景應予加分,難得是自今年3月高位11.74元回落至9.88元,剛完成短期調整,現價9.98元,僅比去年底累漲12%,落後恒指累升近17%的基本水平,既有追落後機會,也有向上突破迎接新紀元來臨的勢頭。中交建最新動態是與馬來西亞鐵路銜接公司所簽的鐵路工程承包一期合約,已正式動工,為期7年,合約值達728億元人民幣,佔中交建16年營業額17%,而且雙方已同意添食,二期合約值142億元人民幣。以帶路鐵路工程合約陸續有來推論,認為中交建受惠帶路最大,絕不誇張。中交建今年首季進度理想,新簽合約達1,51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40%,盈利也增36%至31.4億元人民幣。以去年全年新增訂單12.4%評估,預測17年盈利增10%,現價預測PE7.2倍,加上市賬率現企0.91倍,以內地交通基建龍頭企業而言,現價比歷史高峯17元仍低達40%,理論上應有可觀反彈空間。從月線圖分析,中交建現價僅高出10月線9.65元約3%,有利低吸,而且平均線排牛陣,長線向好形態延續可期。



高彰坡
http://fb.com/kocheungbor本欄逢周一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19/200603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428

Follow Me:澳博下半年闖十關

1 : GS(14)@2017-07-05 03:48:14

今年上半年,澳門賭業復蘇步伐加快,進度勝預期,博彩收益高達1263億澳元,按年勁升17.2%,其中6月份最勁,大漲26%,並創11連升紀錄,確認賭客回歸大勢,已非技術反彈那麼簡單,券商大行紛紛轉舦重新看好濠賭股前景;搭搭順風車,此其時也。即使再三比較,本欄堅持最值得注意的濠賭股,仍是PE及PB皆處吸引水平的澳博控股(880),目標價提升至10元,比現價8.23元,再升22%!本欄4月6日以「華麗轉身露手影」標籤澳博,預期可由上日收6.74元升見7.40元,結果同月26日已升至7.64元超標完成,略經整固即扶搖直上至6月14日高位8.60元,向上突破多重阻力,肯定了華麗轉身不止露手影,有望正式踏上復蘇之途,未上車,還未遲也!以澳博股東背景及在澳門賭業的地位,應屬一哥,儘管今年以來股價累升35%,在六大濠賭股中,升幅只排名第四,但PE僅回升至20倍,仍落後永利(1128)的65倍一條街,比六大平均PE28倍,仍有折讓29%;PB也只站1.88倍,與永利的38.63倍簡直是天與地,亦比六大平均10.47倍,折讓82%。很簡單,只要回企較合理平均水平,以PE計,澳博應值11.50元;PB如果高至10.47倍,股價即可升至看似不可能的45.80元!六大中最低PE及PB仍是與澳博一脈相承的新濠國際(200),即使今年以來升幅翻一番而拋離同業,至今PE及PB仍僅3.1倍及1.44倍,反映出第二低的澳博今年以來升幅仍屬落後,而且最值得憧憬是澳博位於路氹的首個綜合度假村上葡京,預期今年底落成,明年上半年壠業,根據永利及銀娛(027)每有新酒店開業,股價例必領先上升推論,澳博下半年勇闖10元大關可期!高彰坡
http://fb.com/kocheungbor本欄逢周一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3/200768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981

Follow Me:螞蟻影子股此中尋

1 : GS(14)@2017-10-09 03:39:14

超人夥拍馬雲搞電子支付業務,當然有一定號召力,連市值近4,000億的長和(001)都可彈起,但最強動力始終是走啱方向,電子支付潛力非凡再獲猛人確認,對最有條件成為螞蟻金服日後上市影子股的百富環球(327),更加要另眼相看,難得是現價早已貼地,衡量再跌有限而反彈可觀的比率,值博率進一步提升。電子支付在內地已大行其道,本港也有一個好開始,甚至世界各地都傾向電子錢包,業務早已環球化的百富,將可贏盡先行者優勢,股價遲早得以全面反映。百富為電子支付(EFT-POS)終端機解決方案供應商,相關產品及服務除供應內地主要客戶包括銀聯商務、中國銀行(3988)、農行(1288)及中移動(941)等大型企業外,產品早已外銷至歐美、日本及東南亞等百多個國家及地區,分銷商及合作夥伴多達90個,建立強大全球佈局,以2017年上半年營業額增長20%計,海外佔達67.7%,相比上年同期佔55.4%,進展神速,業內領導地位超然。短線反彈目標5.07元百富估值吸引而股價大幅落後,是罕見的不合理。百富現價4.11元,股價卻由2月15日高位5.77元累跌32%至8月28日低位3.95元,但持有其32.86%的大股東高陽科技(818),股價同比卻大升58%,至今仍升30%。兩股業務息息相關,走勢背馳或有其他原因,最近才真相大白,就是富達基金於8月底減持百富至3.48%的動態曝光,才於當日跌至3.95元低位,但以昨日百富突在成交大增1.7倍支持下,扳至4.14元,偏離谷底4.8%,估計減持已告一段落,初步確認見底,反彈在望。以百富上個跌浪推算,黃金比率0.618倍反彈目標在5.07元,有利短炒一轉,而且想深一層,現價PE僅7.6倍、PB1.21倍,比15年股價創14.20元時,分別高企39.1倍及6.13倍,折讓奇大,將眼光放遠一點,等螞蟻金服上市招股價PE落實20倍以上時,炒影子股熱浪翻騰,百富倍升潛力即有望爆發!高彰坡
http://fb.com/kocheungbo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8/201660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253

Follow Me:和諧盈利破紀錄可期

1 : GS(14)@2018-02-13 03:17:03

和諧汽車(3836)前日大震盪期間,股價一度跌至5.10元,距本欄去年10月23日於4.77元分析時,只高7%,較今年1月22日發表盈喜後高位6.80元,已回落25%,又屆翻兜時候,目標價維持8元,比現價5.23元,升幅53%!上次薦買和諧時,恒指企28487點,現回站30323點,仍升6.4%,反映和諧過去三個月走勢緊貼大市,扭轉自2015年底開始的長期疲弱走勢,2017年中期業績大翻身是引擎所在,加上預期全年盈利創2013年6月上市以來高紀錄,期待股價可重遊舊峯11.76元,看似過份樂觀一點,但完成大跌浪之後的黃金比率0.618倍反彈目標8.20元,在紀錄佳績支持下,應無太大難度。和諧2017年中期多賺84%至5.65億元人民幣,已超越2015年全年所賺的5.63億元(2016年虧損3.7億元人民幣),下半年只須維持中期水平,2017年至少賺11億元人民幣,與和諧上月預期全年盈利不少於10億元人民幣十分接近。只以盈喜預測水平計,每股盈利折約0.78港元,現價預測PE僅6.7倍,相對主要同業正通汽車(1728)預測PE10.6倍,折讓38%,反映現價估值吸引。和諧在內地從事銷售汽車及提供售後服務,亮點是夥拍騰訊(700)研製電動汽車,勢必成為盈利勁增的催化劑。高盛最新分析報告將和諧目標價,由5.08元調高至6.90元,理由之一就是和諧電動汽車公司FMC,於今年消費電子展中發布最新電動SUV型號,獲媒體一致認可。大行對和諧多予好評,瑞信已提升目標價至7元,最樂觀是第一上海睇7.97元,與本欄目標價8元最接近。和諧股價昨前兩日受大市急挫影響,分別跌至5.10元及5.11元低位,剛觸及100日線,以去年12月中甫跌至此線即強力回升至今年1月高位6.80元而累升60%評估,今次若歷史重演,同彈六成,即可上試8.16元!高彰坡
http://fb.com/kocheungbor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8/202984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332

D&G創辦人四處點火頭 曾推「奴隸涼鞋」 揶揄#Me Too

1 : GS(14)@2018-11-25 11:12:37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455&issue=20181125
【明報專訊】意大利奢侈服裝品牌Dolce & Gabbana(D&G)近日因一段指導亞裔模特兒以「小棍子」(筷子)進食「偉大的」意大利薄餅的宣傳片,被質疑貶低中國文化,之後有網民在Instagram提出質詢,卻與品牌創辦人之一Stefano Gabbana的ins帳號展開罵戰,Gabbana辱罵「中國是屎一樣的國家」,令事件升級。D&G之後聲稱相關帳號被盜,上述言論與Gabbana無關,但未能取信於內地網民。D&G兩名創辦人上周五在微博官方帳號用普通話說「對不起」,欲平息風波。事實上D&G以往的張揚作風,已為他們掀起一次又一次的爭議。

《華盛頓郵報》時尚評論專家Robin Givhan曾形容,兩名創辦人Domenico Dolce和Stefano Gabbana發表了政治不正確意見,最多也只會聳聳肩,毫不在乎。Gabbana曾這樣說:「我喜歡自由。自由,自由,自由,自由。我喜歡說出我的想法。我不怕。我所說的不會錯,只是超出社會規範。但這真的是我的想法。」

D&G的品牌創作,以至兩名創辦人的言行,經常冒天不之大不韙。2007年該公司推出的一輯廣告,展示一名穿泳裝的女模特兒被一名赤裸上身的男子按在地上,由一堆赤膊男子圍觀,被指有強烈的輪姦暗示。廣告其後在意大利等地被禁或抽起,D&G公司當時批評監管落後,把創作和真實行為混為一談。

「輪姦暗示」廣告 意大利被禁

D&G在2013年的春季系列,在裙子上印上blackamoor風格的北非女子,又展示了一系列以黑人女性頭像為設計的耳環,被指令人聯想到美國奴隸制,質疑品牌以奴隸文化賺錢。除了販賣奴隸衣服、奴隸耳環的爭議,D&G在2016年推出的一款名為「奴隸涼鞋」(slave sandals)的女裝涼鞋,也受到外界非議。

兩名品牌創作人的言論也一樣惹火。2015年,Dolce向意大利《Panorama》 雜誌炮轟試管嬰兒是「化學的、合成的孩子」。他認為同性戀者不應製造試管嬰,言論觸怒了育有試管嬰的Elton John,他直接發動粉絲抵制D&G。Gabbana反罵Elton John是法西斯分子。除此以外,Gabbana也曾批評Lady Gaga有肚腩,形容美國樂壇小天后Selena Gomez醜,又批評超模Kate Moss穿的Valentino服裝不好看,到處點着火頭。

成梅拉尼婭衣櫥大牌

近年Gabbana曾質疑 #MeToo全球反性侵運動誇大了性侵的出現率,又堅稱性騷擾在意大利並非問題。他說:「所有關於美國女性的事情,我們都沒有相同的東西,因為我們非常尊重女性。我們的心態完全不同。」

他形容部分問題是你請我願。Gabbana說:「這不是新鮮事。(意大利名導演)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向(奧地利男演員)漢密保加(Helmut Berger)和阿倫狄龍提出上牀……但聽着,這是由你決定的。這是真的。大家都知道。 20年後你說:『啊!他摸我屁股!這不是暴力。』」

當很多知名品牌都不願跟美國總統特朗普家族扯上關係, Tom Ford、Marc Jacobs等品牌更表明不會贊助第一夫人梅拉尼婭(Melania)服裝,D&G卻成為她衣櫥的大牌。當梅拉尼婭穿上D&G服裝出席公開場合,Gabbana就會上Instagram讚美一番,被Givhan形容他是梅拉尼婭的「單人啦啦隊」。這行為也令D&G在社交媒體成為針對對象。為此Dolce和Gabbana生產了印有#Boycott Dolce & Gabbana字樣的T恤回應,與反對者繼續互懟。

海港城店禁港人攝影惹抗議

較為港人熟悉的D&G爭議,是2013年初D&G位於海港城的門店禁止香港人在店外的行人路攝影,但內地遊客卻獲准拍照,觸發大量群眾聚集在該店外攝影,以示抗議。

資料來源:華盛頓郵報、glamour.com

明報記者 黃展翹

[企業地球村]
2 : GS(14)@2018-11-25 11:12:49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093&issue=20181125
【明報專訊】D&G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時裝公司,由意大利設計師Domenico Dolce和Stefano Gabbana創辦,兩人的姓氏也是品牌名稱的來源;總部位於意大利米蘭。D&G曾經為麥當娜、蒙妮卡·貝露琪、濱崎步、伊莎貝拉·羅塞里尼、吉賽兒·邦臣和凱莉·米洛等名人設計服裝。

社交媒體上多次掀起的杯葛D&G運動,對D&G品牌的影響不得而知。截至今年3月底的12個月內,其收入按年大致持平,錄得12.9億歐元(約125億港元,以3月底匯率計算)。但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按年跌7.1%至1.56億歐元(約15億港元,以3月底匯率計算)。

去年收入125億港元

《華盛頓郵報》時尚評論專家Robin Givhan形容,D&G的設計是為富人之中的富人而設。

今年4月D&G品牌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打造了一場金碧輝煌、花團錦簇的時裝秀,展示猶如童話世界式的華衣美服。不惜工本為貴客打造夢幻的舞台,被行業觀察家質疑了一下成本。Dolce當時這樣回應:「對不起,這是你的錢嗎?不是,好的。」

時裝秀展示的Alta moda(高級時裝),動輒價格數萬美元,但未必是一般情况下可以穿著的。Givhan形容,穿這些衣服的場合,可能是在俄羅斯財閥或中東皇室的超級遊艇,又或在保安森嚴的歐洲莊園。

對於有評論認為這品牌的衣服開價貴,Dolce反駁:「你會問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多少錢嗎?你不要問價格。美是不可以錢來衡量的。」

兩創辦人曾是情侶關係

60歲的Dolce與56歲的Gabbana認識30多年。Dolce是西西里島一名裁縫的兒子,Gabbana是平面設計師。兩人於1985年創立自己的時裝品牌。有一段時間,他們是情侶關係。這種關係在2005年結束,但他們的商業伙伴關係持續。當歐洲其他設計師將自己的品牌賣給大型企業,每隔幾年換一次創意總監。他們仍是D&G的掌舵人。這品牌最近關閉了以T恤和牛仔褲為主的較低價業務,專注滿足少數富人的品味。

[企業地球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6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