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问自己”揭示马化腾经营哲学理念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723/140102.html


成立于1998年的腾讯公司目前已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在经营中,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总是小心翼翼地追问自己三个问题,而这“三问”准确地揭示了马化腾的经营哲学理念。

   一问:这个新的领域你是不是擅长?竞争对手多半对商务、利润、资本感兴趣,却不一定把握客户的真正需求;而马化腾凭着对网络市场一种朦胧却又相当有预见 性的理解,用近乎偏执的兴趣和近乎狂热的工作热情搭起腾讯的架子,牢固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理念,极端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提升质量,当然能高出对手一筹。

  二问:如果你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吗?做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明白,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其实我只是个很爱网络生活的人,知道网迷最需要什么,所以为自己和他们开发最有用的东西,如此而已。”

  三问:如果做了,在这个新的项目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1999年下半年,腾讯在网络寻呼系统市场上越做越大,淘到大桶“金银”,然而也面临着重大选择:一方面寻呼行业在走下坡路;另一方面,腾讯的QQ用户数达到了100万,而且还在迅猛增长。

   早先,QQ只是作为公司的一个副产品存在的,马化腾们对QQ所蕴含的巨大市场价值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资金上,他对自己究竟能保持多 大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把握。当时腾讯所采取的策略是“三管齐下”:一方面继续巩固传统网络寻呼系统带来的大量利润;一方面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改进QQ功能和开 发新版本上;一方面寻找风险投资的支持。事实证明,这样的策略是正确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05

美銀美林揭示重大轉變:美元不再“示弱” 美債更吃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079

美國銀行美林證券(美銀美林)分析人士發現,本月出現了美元與美債價格均上漲的少有現象,這可能表明出現了美元走強、美債更受追捧的新格局。(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銀美林全球利率與貨幣研究負責人David Woo認為,今年的一大共識是,今年將以利率為核心。前八個月許多投資者仍認為QE3在逐步縮減規模,所有的市場都會遲早收到美國利率市場發出的行動信號。外匯投資者也不例外。美元多頭看好美國利率上升,一直在等待利率攀升時建倉或者增持美元多倉。

可過去三周的價格走勢一直在挑戰上述視美國利率上升而動的共識。到目前為止,本月美元對歐元、日元和加元都在上漲,8月是今年第一個美元對一籃子發達市場貨幣集體走高的月份。

更異乎尋常的是,美國利率本月一直走低。美元走強和美國利率回落同時出現,這是本世紀金融危機以來少有的現象。是純屬巧合還是市場在告訴我們新的格局已經到來?

Woo的上述疑問其實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此前表達觀點相同。後者認為,歐元的支撐力量開始瓦解,隨著各國采取多樣化外儲的行動,資金流入歐洲債市和股市的速度在變慢。

對上述美元走高的同時美債收益率回落的現象,Woo給出的解釋是:

1、投資者可能在撤出歐洲債市,進入美國債市;

2、並非所有的跨境交易都利用外幣對沖外匯風險。

舉例來說,為期十年的歐元兌美元直接遠期外匯合約目前匯率接近1.55,這意味著,除非十年內歐元兌美元升破1.55,否則歐洲的投資者就可以憑借持有10年期美國國債、拋售同期德國國債獲利。

Woo認為:

如果上述推測理由無誤,海外投資者購買美國國債的規模就會增加,美元將是主要受益者。歐元對美元過去三個月一直下跌,但利差的反應滯後。過往經歷顯示,利差還有很大的空間進一步跟上匯率的腳步。

在歐洲資產方面,Woo發現,歐元區邊緣國家債券出色表現的勢頭從第三季度初開始就在減慢。

8月以來西班牙10年期國債與同期德國和美國國債的利差已經擴大。如果再持續一周,8月將是去年11月以來首個西班牙與德國10年期國債利差並未收窄的月份。

Woo認為,這與歐元區固定收益資產的需求最終開始反轉的可能性一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44

兩張圖揭示經濟危機還遠未結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83

現階段金融圈內最熱衷的話題在於,隨著經濟的複蘇,美聯儲(或英國央行)何時會開始加息。然而一份名為“日內瓦報告”的作者卻認為,現在說危機已經結束仍為時過早。

自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經六年,人們普遍期望全球經濟增長能夠減少對債務融資的依賴,從而能夠逐漸回歸趨勢增長。上述報告顯示,全球債務占GDP比重已經達到新高,但全球經濟產出卻出現下滑。

這是為什麽呢?

首先,盡管發達國家已經降低了其杠桿水平,但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融資比重卻顯著上升。尤其是中國,其債務占GDP比重顯著上升。

emerging-market-debt-1

其次,受歐元區危機的影響,發達經濟體並沒有實現預期的經濟複蘇效果。下圖顯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世界經濟展望中下調了發達經濟體的預期增長。

imf-developed-world-growth-forecasts

報告的作者認為,利率“正常化”在短期內可能無法實現。

原因在於:

與充分就業相匹配的均衡實際利率將維持在歷史較低水平。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於較高的杠桿水平,將實際利率上調至高於自然水平無異於扼殺經濟複蘇。

因此,較低的利率水平和較為緩慢的經濟增長這樣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實習生 丁博 編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04

科學家揭示基因如何改變“歲月之痕” 有助“不老藥”研發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132.html

那些研究青春之泉的人現在還沒有找到永葆青春的秘方。而在實驗室里,另一個比它更現實的謎題:“為什麽有些人比其他同齡人顯得年輕”可能很快就會有答案。

在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荷蘭鹿特丹的科學家稱,第一次發現了一個專門影響外表年齡的基因。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基因發生突變的人看上去要比他們的實際年齡平均老兩歲。

如果這項研究結果被證實,科學家就能夠從分子學的角度解開人們容顏是怎樣隨著時間流逝而改變的謎題,或許還會因此而研發出減緩衰老的方法。

鹿特丹伊拉斯謨醫療中心的法醫分子生物學教授曼弗雷德·凱澤表示:“這是我們發現的首個決定外表年齡的基因,僅靠這個基因就能造成兩歲的外貌年齡差。當然也有一些其它的基因會影響人的顯老程度,我們的青春探索之旅才剛剛開始。”

科學家早就知道人們的顯老程度是不同的,而這與基因和生活方式都有關系。吸煙和過多接受紫外線照射會加速皮膚衰老,但是到底是何種基因能夠決定人顯老還是顯年輕,到目前為止都未被證實。

這項名為“鹿特丹研究”的項目由凱澤教授和聯合利華的科學家們共同合作。他們要求一組觀察員根據近3000人提供的面部照片和DNA進行年齡上的估計。經研究,凱澤教授發現人們對女性的年齡估計要高於她們的實際年齡,而對男性年齡的估計則低於他們的實際年齡。一個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表示,這項研究可能也反映了媒體對年輕女性形象的過度關註。

但是這並不是這項研究的主要結果。在對人們的基因組進行檢測後,凱澤教授發現攜帶變異基因MC1R的人看上去更顯老。為了驗證這項發現,他對另外兩組分別來自荷蘭和英國的人群也進行了同樣的基因組檢測,而結果再次證實了MC1R基因的作用。此外,攜帶MC1R基因的人頭發有可能顯示為紅色。

隨後,科學家們對基因如何產生作用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MC1R基因不僅會使人的頭發呈現出紅色,還會導致皮膚蒼白,而皮膚蒼白的人更容易受到紫外線傷害及長出皺紋。但是一篇刊登於《當代生物學》的研究報告顯示,科學家稱即使排除膚色、皺紋和陽光照射等因素對外表年齡的影響,MC1R基因的作用依然存在。這說明,MC1R有著其它功能,對外表年齡的影響起著很大的作用。

凱澤教授表示:“我們有兩件事情還沒有搞清楚:這個基因影響了外貌年齡的哪個部分,表現在什麽地方,以及它是如何影響的。”。

聯合利華公司科學家戴維·岡恩說:“弄明白為什麽一些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有助於公司研發出讓人們‘永葆青春’的產品。但是任何一個從基因層面上研發的抗衰老產品都很可能被歸為藥品,而聯合利華公司不是一家藥品公司,所以只有通過臨床實驗和國家監管機構的批準後才能上市。

凱澤教授認為,這種基於這項研究結果的產品與面霜及其他化妝品不同,已經超越了簡單的護膚保養層面。“發現與外表年齡相關的基因越多,我們就能夠更好地理解年齡樣貌和健康狀況之間的關系。這以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理解健康老齡化。”凱澤教授表示。

對於這項研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愛丁堡大學的遺傳學家伊恩•傑克遜對此提出了一些質疑,他認為很難弄清楚科學家們在研究中是否合適地排除了膚色因素。如果MC1R基因影響人們的年齡樣貌是通過對皮膚上的影響體現出來的,而恰巧膚色蒼白的人看起來更加年輕,那麽這些研究結果就不會那麽引人註目了。此外,傑克遜還對科學家們讓觀察員估計參與者的年齡提出了質疑。他說:“你們是在真正地估計人們的年齡樣貌,還是在對觀察員進行心理測驗?”

與傑克遜的看法類似,利茲大學的皮膚醫學教授Julia Newton-Bishop認為,盡管科學家們排除了MC1R基因使皮膚抗紫外線光的因素,也很難在研究中將MC1R基因對皮膚產生影響的其他因素排除。“MC1R確實對皮膚細胞產生了很多複雜的影響,但是我並不認為這項研究建立了關於MC1R的附加機理。它只不過是指出了MC1R的影響也許並不都和陽光有關。”

面部容顏的老化通過很多不同的方式呈現,皺紋也許是最明顯的特征,但也表現在其它方面,如嘴唇變薄、臉頰凹陷、法令紋變深。

在利物浦大學從事衰老基因研究的João Pedro de Magalhães認為,這項研究“很吸引人”。他說:“MC1R基因與紫外線造成的皮膚傷害、皮膚色素沈澱、雀斑、老人斑以及皮膚癌相關。所以,雖然它對外表產生影響的發現不足為奇,但它的意義是開創性的。”他表示,這項研究只是個開始,隨著更多研究的開展,和外表年齡相關的其它遺傳變異體也會隨之被知曉,“我想大家都知道,很多化妝品行業都把焦點放在抗衰老方面。而這項發現正是為探索臨床應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65

收盤分析丨滬指續創新高揭示兩現象 新領漲主線遭曝光

周四(11月10日)隔夜歐美股市雙雙大漲,亞太股市集體反彈,A股受此影響跳空高開。上午有色板塊聯手“中字頭”出擊,股指順勢拉升,隨著以次新銀行股為代表的次新股紛紛活躍,股指一度摸高至3170點;午後,次新股梅開二度,港口水運等板塊也逐步走強,股指繼續在高位震蕩並再創10個月新高。總的來看,次新股、有色、基建等成為今日領漲主線,兩市共有2500多家股票上漲,整體呈現久違的普漲局面。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71.28點,上漲42.91點,漲幅1.37%,成交額2,859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821.66點,上漲124.55點,漲幅1.16%,成交額3,692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143.32點,上漲19.48點,漲幅0.92%,成交額903億元。

在資金方面,外資再現凈流入態勢,截至收盤,滬股通凈流入逾16億元。另外,周四央行進行6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還有850億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今日凈回籠資金達到50億元,據統計央行已經連續7日進行資金凈回籠。

熱點板塊:

股權轉讓及其延伸概念繼續延續強勢表現,金路集團(000510)收獲四連板,中央商場(600280)大單封死一字板,準油股份(002207)、嘉麟傑(002486)均紛紛大漲。

受次新銀行股的帶動,銀行板塊今日也漲幅居前,常熟銀行(601128)強勢漲停,無錫銀行(600908)一度沖板,江陰銀行(002807)、杭州銀行(600926)紛紛大漲。

受倫銅大漲刷新15個月高位的消息影響,雲南銅業(000878)、江西銅業(600362)一度大單封死漲停,銅陵有色(000630)、怡球資源(601388)均漲逾6%。

另外,債轉股、高送轉概念也較為活躍。

跌幅榜方面,僅黃金板塊下跌。

消息面上:

1、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10日上午在“聚焦深港通——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論壇”上致辭時表示,預計深港通將於短期內開通,並為內地與香港的互聯互通掀開新篇章。小財註:早間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深港通具體哪一天開通還有待公布。目前市場各方正各就各位,等待發令槍響。

2、隨著國企改革配套方案接連下發,地方國資國企改革進程也在持續加快。目前已有包括山東、江西、重慶等30個省市制定相關細化方案。今年下半年以來,上海、北京、深圳地方國企改革更是全面加速,走在地方國企改革進程的前列。

機構觀點:

中航證券認為,這種所謂的黑天鵝在昨晚外圍股市暴漲的回應中迅速打破,今日沒有意外的大幅跳空高開,全天走出大漲的行情,滬指再創新高;這樣的走勢再次說明兩點:1、黑天鵝永遠是暫時的,誰當選總統對全球股市的影響都是短暫的;2、主力會經常利用投資者的心理做反向操作,股市是反應預期的市場,當預期兌現時,市場還會按照原有軌跡運行。

從今日市場的熱點來看,次新股再次成為最大的風口,呈現出不斷接力壯觀場面,熟悉樊波的投資者都非常清楚,對於次新股我們一直是以戰略的視角看待,在9月30日給出四季度重點關註次新股的預判終究得以實現。次新股板塊由於規模不斷擴大,已成規模和體系,次新股指數(399678)持續獨立創新高已充分了說明資金的偏好,後期依然需要繼續深度挖掘該領域。

巨豐投顧認為,在美大選靴子落地以及估值創反彈新高的當下,市場迎來加速行情的關鍵時刻。目前大盤仍在上行區間範圍內,若能放量突破將迎來加速,可積極加倉做多。而如果增量資金不能有效釋放,股指在區間上沿將展開回落。所以短期建議持股觀望,一旦出現轉向跡象,根據計劃隨時應變。總體上,預計股指短期會有分化,放量加速上漲概率較低,可適當逢高減倉下等待回落加倉良機。

廣州萬隆認為,四季度兩大主要風險來自外圍,美國大選就是其中之一。而從短期來看,美國大選的靴子落地,市場的風險偏好有所提升,導致部分增量資金進場,刺激股市上漲。此時,指數已經基本把舞臺搭好,接下來還是需要積極發掘潛藏於個股當中的機會。以四川雙馬為首的股權轉讓概念是前期上漲行情中的不二龍頭,可惜隨著一眾妖股的退潮,股權轉讓有稍作休息的味道。而與股權轉讓此類深度資本運作手法一脈相承的高送轉概念,目前大有接棒之勢,如寶塔實業今天率先打板,再如蓉勝超微6天5陽暴漲34%,足見這一題材的賺錢效應有多驚人!所以將近年關,高送轉大戲上映在即,投資者想要年末沖刺,還不提前埋伏更待何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055

大數據揭示真相:京津冀空氣質量變好了,還是變差了?

進入2016年歲尾,一場又一場的重汙染天氣接踵而至。學界也開始爭論:經過這幾年的努力,京津冀的空氣質量,到底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

“如果說是變好了,那麽為什麽人們對空氣質量的憂慮比以前增多了?如果說是變差了,那麽這麽多年政府有關部門所做的努力成效何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胡大源說。

空中看北京的霧霾。攝影/章軻

調查數據顯示,2005年,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組曾織學生對北京1000戶居民進行了入戶隨機抽樣問卷調查,結果表明:70%的回答者認為北京空氣質量得到改善,認為空氣質量惡化的人只有13%。

而在去年,中央電視臺聯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郵政,在全國進行了“CCTV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其中北京2000多份問卷的統計結果表明:僅有21%的回答者認為空氣質量得到改善,而認為空氣質量惡化的人上升到50%。

到底哪些數據可以說明真相?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日前剛完成一項霧霾大數據分析,就2013年~2016年京津冀區域PM2.5濃度變化趨勢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2013年~2016年,京津冀區域各省市PM2.5濃度均呈逐年下降趨勢。

截至2016年12月27日,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下降8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20.0%(下降18微克/立方米),其中2014年~2016年每年同比下降率分別為4.4%、7.0%和10.0%,下降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

天津市PM2.5平均濃度為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下降1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29.2%(下降28微克/立方米),其中2014年~2016年每年同比下降率分別為14.6%、15.9%和1.4%,2016年下降比例明顯小於2014年和2015年。

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2%(下降7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36.7%(下降40微克/立方米),其中2014年~2016年每年同比下降率分別為13.8%、19.1%和9.2%,2016年下降比例小於2014年和2015年。

總體統計數據顯示,京津冀區域PM2.5平均濃度為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3%(下降8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34.6%(下降37微克/立方米),其中2014年~2016年每年同比下降率分別為12.1%、17.0%和10.3%。

此外,環保部門重點監測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9%(下降6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31.9%(下降23微克/立方米),其中2014年~2016年每年同比下降率分別為12.5%、12.7%和10.9%。

京津冀各省市及74城市逐年PM2.5濃度變化趨勢(截至12月27日)

京津冀各省市及74城市PM2.5濃度同比變幅(截至12月27日)

數據分析顯示,從2013年至2016年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逐日累積平均PM2.5平均濃度來看,每個城市PM2.5累積平均曲線均呈逐年整體下降趨勢,且每一年的變化曲線基本在9月中旬之前均呈下降趨勢,但進入秋冬季以後,累積平均曲線呈上升趨勢,每經過一次區域性重汙染過程,城市累積平均濃度就會階梯上升。

其中,北京市11月底PM2.5平均濃度為67微克/立方米,經過12月5次重汙染過程後,累積平均濃度上升到72微克/立方米,特別是12月16日至21日重汙染過程,累積平均濃度由69微克/立方米上升至72微克/立方米。

天津市11月底PM2.5平均濃度為62微克/立方米,經過12月5次重汙染過程後,累積平均濃度上升到68微克/立方米,12月16日至21日重汙染過程,累積平均濃度由65微克/立方米上升至68微克/立方米。

石家莊市11月中旬PM2.5平均濃度為79微克/立方米,經過持續多次重汙染過程,12月底已達到98微克/立方米,12月16日至21日重汙染過程,累積平均濃度由90微克/立方米上升至97微克/立方米。74城市11月底PM2.5平均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經過12月持續多次重汙染過程,12月底已達到49微克/立方米。

北京1999-2015期間140個PM2.5濃度月度數據,在控制主要天氣因素(如風速)和季節變化等解釋變量的基礎上,分析能源結構調整和煙塵粉塵減排等治理措施與PM2.5濃度變化之間的關聯關系。胡大源說,“事實上,北京的各項空氣汙染治理確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計量經濟模型結果表明,北京市日均天然氣消費每增加100萬立方米,PM2.5濃度就平均下降1微克/立方米。2000年北京市日均天然氣消費量為353萬立方米,2015年漲到了3983萬立方米,15年間增長了3600萬立方米。從理論上看,在其它解釋變量不變的情況下,“煤改氣”對北京PM2.5下降做出的貢獻高達36微克/立方米。

“為此,北京居民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單就供暖一項來粗略估算,成本就增加了3倍左右。”胡大源說。

胡大源認為,之所以有人認為空氣質量變差了,是由於環境質量信息公開程度低,公眾與傳媒不了解實際情況,一遇突發情況,政府有關部門的回應又難以服眾,致使媒體和公眾在批判北京空氣質量變化趨勢時,單憑感覺和記憶,或以發達國家的現狀作為參照系,代替了北京以往的空氣質量變化實情。

“這種參照系錯位,不但不利於公眾對已有成就的認同,而且增大了未來空氣汙染治理取得成效的難度。”胡大源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226

港交所報告揭示HIBOR利率緣何屢屢暴漲

香港離岸人民幣隔夜Hibor連續第二日暴漲,最高達61%,接近去年1月12日創下的66.82%的歷史高點。針對離岸流動性問題,港交所“恰逢其時”地出了一篇關於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問題的報告。

報告指出,在811匯改之後,依賴於跨境貿易結算渠道的長期流動性,由於人民幣套利機制反轉而出現了收縮,導致了整個離岸人民幣總體規模下降;在此大背景之下,現有的短期流動性的供應機制與市場對短期流動的需求的“錯配”,會時常造成離岸人民幣短端利率的大幅波動。

而這種波動並非沒有代價。首先,這會影響到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穩定擴張,即影響離岸人民幣投資渠道的擴張;其次,加大了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資產的風險對沖難度,即影響了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的動力;最後,兩地利差拉大可能誘發投機性短期跨境資本流動。

關於本報告的要點總結如下:

長期流動性因匯率貶值預期而收縮

港交所在報告中稱,離岸人民幣市場的人民幣主要通過跨境貿易結算渠道從在岸獲得人民幣資金。自2009年7月推出跨境貿易結算以來,人民幣一直是處於輸出狀態,至2014年全球離岸人民幣存款規模達1.6萬億元的歷史高點。輸出的主要動力來源於當時人民幣匯率的升值預期。當時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較在岸更貴,導致進口企業有動力直接使用人民幣取代美元進行支付,在離岸再進行購匯,獲取額外收益。在此過程中,人民幣就“沈澱”在了離岸。詳細流程如下圖:

但在811匯改之後,離岸人民幣較在岸出現了更大的貶值趨勢,市場的套利機制反轉,人民幣資金開始從離岸回流在岸。具體而言,當CNH較CNY貶值超過一定基點後,貿易商在離岸買入“更便宜”的人民幣,通過經常項下貿易將人民幣送回在岸賺取匯差。同時,投資者對人民幣匯率信心減弱,將部分人民幣存款轉回美元等其他幣種資產也是造成離岸人民幣池縮小的原因。

短期流動性供給機制“錯配”

離岸人民幣的短期流動性供給分為官方和市場兩部分。官方的流動性供給來自於香港金管局,具體的供給安排方式如下圖:

而市場提供的流動性主要來自於外匯掉期市場。目前離岸人民幣掉期期限一般為當天、隔月到一年。此外市場參與者還可以通過銀行間拆借,清算行回購來獲得短期流動性。

但目前離岸人民幣在香港市場的日均交易額已經達7700億元,在某些時點甚至超過了港幣,但相比之下即日交收的日間資金規模卻很有限,導致短期流動性供不應求。

但官方和市場兩個渠道目前都無法有效滿足需求。官方的資金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與人行的貨幣互換協議,因此使用時需要“服從”內地銀行間市場和清算系統的運算時間。特別在內地長假期間,內地資產結算暫停,導致離岸市場頻現流動性壓力。市場資金方面,掉期市場在進入美元加息周期後波動幅度增加,讓該市場的利用效率明顯下降。

此外,因人民幣資金無法跨境自由流動,而是只能通過貿易、FDI和RQFII等有限的渠道鏈接離在岸市場,也是導致離岸短期流動性經常“告急”的主要原因。

短端利率波動的“代價”

首先,這會影響到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穩定擴張,即影響離岸人民幣投資渠道的擴張。由於人民幣流動性趨緊,導致香港人民幣存款利率上升超過內地水平,點心債的融資成本也水漲船高。相比之下,內地流動性寬裕,導致離在岸債券利差擴大,大部分點心債的發行主體回到在岸發債,導致離岸債券市場萎縮。

其次,加大了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資產的風險對沖難度,即影響了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的動力。人民幣加入SDR後,境外機構對人民幣資產的需求也會持續上升,各國央行和全球投資者也會考慮增配人民幣資產,對相關風險的管理需求也會上升。但如果離岸人民幣短期波動性加大,會導致機構在浮息貸款,人民幣資產定價和風險管理方面缺乏合適的利率基準,並加大對沖利率風險的難度,進而限制海外資金在離岸人民幣市場上的參與度。

最後,兩地利差拉大可能誘發投機性短期跨境資本流動。隨著內地的降息降準,離在岸的利差在目前情況下有進一步加大的可能,有可能導致資本從非正規渠道加速流出,對在岸流動性造成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47

大數據揭示楊冪成爆款女王 明星帶動更多追隨式購買

2016全球時尚消費總額達2.4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第七大GDP經濟體量。隨著全球時尚產業體量不斷增大,新消費結構變化湧現。中國作為新興時尚消費市場的重要代表,近年來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同時,中國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全局性的消費升級革命,新生代中產消費者正在崛起。

2月20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和淘寶旗下時尚平臺iFashion聯合發布《2017網絡時尚消費趨勢報告》(下稱《報告》)。該份《報告》基於阿里巴巴大數據,以淘寶iFashion平臺為典型案例,深度洞察線上消費者行為,揭秘目前網絡時尚消費的數個有趣現象。

男生消費“潮”字當頭

時尚即潮流,最吸引潮流尖端消費者的關註。《報告》顯示,90後消費群體的消費金額貢獻逐年增大,“青春”勢力在時尚界迅速崛起。其中,青年人在線上時尚行業的新增消費力量中更突出。

從消費力來看,年輕消費者時尚消費金額持續攀升,特別是21-25歲年輕消費。這或許與他們走出校園步入職場接觸更多的時尚環境有關,也由2016 iFashion平臺場景風格關註用戶量TOP8中“上班怎麽穿”排名首位印證。個性化與新鮮感成為了年輕時尚消費者購物的主要動機。而對他們來說,“潮”成為了關鍵因素之一。淘寶作為集結著眾多年輕消費者群的電商平臺,所產生的數據價值更為非凡。

上述《報告》顯示,“潮牌”和原創品牌的偏好顯示了年輕人群追求個性化以及新鮮感的心態,尤其是“潮牌”,年齡越小對“潮牌”的偏好度越高。

值得關註的是,在以女性為消費主體的時尚產業中,男性則是推動“潮牌”的主要力量,帶“潮牌”的商品中男裝占比超過70%。同時,95後和00後對“潮牌”的偏好尤其顯著。相比於一般的年輕消費者,他們是“資深達人”,不選擇便宜的,而更願意選擇“潮”的;相比於“基本款最實用”,他們更願意聚焦關註“周末穿啥浪”。

明星、網紅穿著成銷售爆款

潮流瞬息萬變,時尚捉摸不定。《報告》認為進階型消費、嘗鮮型消費、場景性消費的特點會越來越明顯。

此外,《報告》也提及,由KOL(包括明星)、紅人帶動了更多追隨式購買消費。高曝光率的明星和高收視的影視劇對線上時尚潮流影響巨大,儼然已經成為年輕人穿衣的風向標。明星街拍受到眾多粉絲追捧模仿,同款單品在線上十分熱銷。“爆款”單品層出不窮,帶動線上同款迅速爆紅,且呈連年增長。其中,從明星帶動指數看,楊冪成為線上時尚引領女王,超過第二高圓圓和第三範冰冰帶動的總和。而楊冪小白鞋、高圓圓的軍綠色大衣和範冰冰連衣裙都成為2016年銷量靠前的時尚單品。

除了明星之外,越來越多的網絡紅人正在影響著時尚圈。《報告》顯示,紅人模式提供了一種有效利用粉絲效應帶來低成本高轉化的優質流量的方案,可顯著提高銷售轉化率,其中,規模大的紅人店鋪比一般紅人店鋪轉化率高出57%,且紅人模式完成了從特定人群驅動到人群泛化的過程。同時,越來越多的垂直領域的網絡紅人出現,消費者更傾向對於垂直領域紅人的追捧。

哪些省份最時尚?

對於時尚消費,國內各地也不盡相同。

《報告》顯示,廣東省和浙江省、江蘇省是網絡時尚消費最多的三個省份,總占比超過全國的30%;山東省和四川省緊隨其後。

具體而言,“魔都”最為精致;帝都演繹最佳男性運動風;湖南省榮登最有“造型”話語權省份;西藏成為“表哥”生產地;雲南則展現最佳女性運動風;廣東女性搭配最夯;山東男性則搭配最佳;山西則成為最舍得為愛“埋單”的省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095

“準第一高價股”吉比特收上交所問詢 要求充分揭示風險

今日盤中股價一度超越貴州茅臺,登頂“兩市第一高價股”的吉比特晚間公告稱,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吉比特3月14日晚間公告稱,近期公司股價漲幅較大,公司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要求核查是否存在未披露事項,以及要求公司結合面臨的主要行業特點,以及公司的產品和業務模式,說明維持高盈利能力可持續性,並充分揭示相關風險。

上交所要求公司核實並披露以下事項:一、公司及實際控制人對照《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規定說明是否存在應披露未披露的對股價有重大影響的事項,已披露的公告是否存在需要補充公告的情形。 二、公司主營網絡遊戲,請結合公司主要產品及其生命周期、收費模式、運營模式、所屬行業及行業地位等,充分揭示公司業務穩定性可能面臨的相關行業和經營風險。 三、公司2015年度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 1.75億元,2017年1月份預告公司2016年度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95%-235%。請結合公司面臨的主要行業特點,以及公司的產品和業務模式,說明維持高盈利能力可持續性,並充分揭示相關風險。 四、請核實公司上市後是否存在接受相關媒體、投資機構采訪或調研的情況,如有,請予以充分說明。

吉比特是註冊地為廈門的一家網遊公司,2017年1月登陸滬市主板。上市以來股價已經較54元/股的發行價上漲約7倍,吉比特最高報375.18元/股,收盤報365.52元/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480

人口結構揭示經濟未來,未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比日本還嚴重!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2172&summary=

人口結構揭示經濟未來,未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比日本還嚴重!

先來看一下老齡化的趨勢。


度量老齡化趨勢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老年人所占的比重。這里一個指標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全體總人口的百分比。上圖畫了從1953年到2015年整個老齡人口所占百分比的變化趨勢。從一開始的5%以下到2015年超過了10%。


但是老齡化變化的速度隨時間來說也不是穩固變化的,是越來越快的。


從1953年到2015年整個60多年來看,這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只增加0.1個百分點。分時間段看,1953年到1995年,年均增加0.04個百分點,1996—2005年年均增加0.14個百分點,速度加快很多;2006年—2015年年均增加0.29個百分點,增長速度越來越快。


不僅僅是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增長的越來越快,這只是比重,整個人口基數也在漲,比例也在增加,老年人口的數量其實是在加速增加。在未來可以預見的十年二十年人口沒有負增長的話,這個比例一直在長,老年人的人數一直往上走。


從中國自己的歷史來看這個速度越來越快,進行國際比較的話會發現中國老齡化的速度也是相對比較快的。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有一個全世界的排名,數據來自於世界銀行對全球200多個國家及經濟體的統計。1960年中國排在第75名左右,2015年中國排名排到了60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快於平均趨勢的,所以排名在往上走。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從5%漲到10%。


幾個主要的老齡化國家大概用了多久的時間?現在老齡化最嚴重的問題是日本,日本從5%到10%用了35年。第二名是意大利,意大利從5%到10%至少用了100年時間,時間非常長。中國呢?只用了30年,比日本還要短5年。我們老齡化從國際角度比較也是非常迅速的。


再考慮一下未來,老齡化的趨勢大概怎麽走。國際上有一個通用的指標,如果說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比達到了7%,就是老齡化社會(agingsociety);如果到了14%叫老齡社會(agedsociety);再往上達到21%就是超老齡社會(Hyper-agedsociety)。中國從2000年開始65歲以上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那時候步入老齡化社會。但是如果未來老齡化的速度延續過去10年平均的速度,10年之後到2027年中國就進入老齡社會;再過20年到2047年進入超老齡社會。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假設,未來老齡化的速度延續過去十年的速度。如果快於前十年的速度,達到老齡社會和超老齡社會的時間可能還要繼續提前。這是未來的基本展望。


老齡化趨勢這麽快背後原因是什麽?


原因非常簡單,兩個:


第一個就是出生的人少了;


第二就是人的年齡壽命增加了,死亡率降低。


一個是低出生率一個是低死亡率。如果在一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社會里,整個人口的年齡結構應該呈現正的金字塔形狀,金字塔頂端是年齡大的人占的比例,底端是年輕人占的比例。高死亡率最頂端的人故去的非常快,占比不會特別大,會比較小比較尖;而出生率很高,最底下的青少年會不斷的加入到總人口里,底盤很大,這是正的金字塔的情況。如果低出生率低死亡率,最上面的塔尖消失越來越慢,所以這個塔尖會越來越胖。底下出生的人少,填補的人越來越慢,這個塔基變得越來越窄,金字塔就會變樣。老年人相對占比就大了。



上圖展現了過去幾十年來出生率跟死亡率的變化趨勢。里面的柱狀圖還是表示65歲及以上老年人所占的比重,參照右邊的坐標軸。第一條實心圓點線表示出生率,平均每一千人出生人數。第二條空心圓點線表示死亡率,平均一千人死亡人數。


出生率這個圖畫的不是很完整,出生率70年代初以前,除了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出生率一直處於比較高的位置,73年的時候下降的非常快,然後到了80年代進一步下降,到了2000年處於非常低的位置。死亡率比出生率下降的早,死亡率基本上70年代中後期就下降到一個比較低的位置,大概在千分之七。最近十年死亡率又上去了,上去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每一千人里面老年人的比重越來越大,老年人本來是特別容易死亡的群體,這樣會帶動整體社會的死亡率往上走。這個死亡率上升不是社會退步的標誌,恰恰說明了社會老齡化變化的趨勢。


一個快速下降以及非常低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兩個數據一起共同推進了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變化的態勢。這兩個都是原因,出生率和死亡率。



從數據來看,出生率的下降以及維持低的位置是人口老齡化里更重要的因素。上圖給大家展示的是每一年全部人口分三個部分各自的占比,黑色的部分是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灰色部分是勞動力,主要是15—64周歲,最下面白色是青少年0—14周歲。可以看到老年人比重越來越高,黑色的柱子越來越長,但長的過程中到底截取了人群中哪一塊的占比?一開始灰色的柱子也在增加,雖然增長的速度沒有老年人快。主要體現在0—14歲青少年相對比重下降的非常快,上面兩部分比例的增長完全來自於下面青少年部分比例的減少,減少主要的因素就是出生的人少了,補引來的速度比補到上面的速度慢很多。


2010年之後青少年的比重基本上穩定了,相比之下老年人比重上升了,這個比重主要是從中間部分群體分來的。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底下14歲變成中間群體的速度要遠遠慢於64歲變成老年人的速度。為什麽14歲變成中間慢呢?14歲這個區間是恰恰生在計劃生育嚴格的時候,基數少了,等到他們15歲變成勞動力的時候,轉化就慢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早期生育率下降帶來的。這是一個基本的態勢。



上圖是三個年份人口金字塔的圖,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每個金字塔由兩個兩個金字塔圖疊加而成,一個是有邊框的金字塔,另外一個沒有邊框但底色是灰顏色的。有邊框的是現實的人口結構,灰色的是假定現在的參數發生變化之後的金字塔。如果出生率調高,假設每個人平均生的孩子多加一個,人口金字塔會怎麽變?就看灰顏色的。我們發現即便是把出生率提高了,因為我們死亡率還是比較低的。我們看到老年人的比重、寬度越來越寬,而且底下基座也慢慢收窄,即便收窄到了2010年還是金字塔的形狀。而有邊框的實際人口金字塔,1990年開始底座嚴重被腐蝕,不太像金字塔了,到2000年、2010年金字塔變成了0形。


這三個圖的對比可以看出生育率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口年齡結構的轉變和變化過程。


這些是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原因。


人口老齡化有哪些後果?


四個視角:


第一個是養老負擔;


第二健康負擔;


第三是勞動力市場的沖擊;


第四是經濟發展。


這四個視角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首先看養老。老年人口撫養比就是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占15到64周歲人口的百分比。1953年這個數字是7.4,平均100個勞動力養7.4個老年人。這個比重快速的往上走,從1953年到2015年翻了一番,從7變成了14。



不僅人的壓力大了,錢的壓力也大了。上圖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占GDP的比重。這不可能完全反應態勢,但是至少可以看出趨勢。從2005年開始往上走,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占GDP占比越來越高。


養老總體負擔變重,地區跟地區不平衡也在加劇。像北上廣如這幾個地方是經濟發展最好的地方,死亡比較低,生育率比較低,如果沒有任何人口遷移,北上廣應該是老齡化最嚴重的地區,其它地區沒有那麽嚴重。恰恰是因為有了人口遷移給這些地區老齡化的趨勢有一些緩解,沒有那麽嚴重了。



上圖就表達了這個邏輯。里面每一個點代表中國的每一個省,橫坐標代表65周歲以上戶籍人口占的比例,假如沒有人口遷移所占的比例,縱軸是外來人口遷入率,是正相關的關系。如果一個地方戶籍人口老齡化非常高,同時這個地方也有可能遷入人口比較多,背後原因可能是這個地方老齡化高,但是經濟發展好,所以吸引人過來。右圖橫坐標就是遷入率,縱坐標是常駐人口老齡化率。遷入人口比較多,那常駐的老齡化人口就下來了。對於北上廣這樣的城市,人口流動可以緩解老齡化的趨勢。



有流入就有流出,所以流出地區老齡化的趨勢是惡化的。上圖給每個省都標了顏色,顏色越淺,表示老齡化的程度隨時間的變化越溫和,沒有那麽激烈,甚至老齡化的程度還會下降。顏色越深的地方,隨著時間的變化這個地方常住人口老齡化率在快速上升。北京、上海、廣東,沿海地區都是相對來說比較淺的顏色,也就是說它們的老齡化率隨時間變化沒有多麽快速增加。但是看看說東北、西部、西南省份這些人口流出的主要區域,顏色非常深,它們常住人口的老齡化趨勢變化劇烈。這就是人口流動對地區的老齡化不平衡,造成了這樣的趨勢。


省與省之間的不平衡,除了人口不平衡之外還有養老支出的不平衡。人口凈流出的省份養老的壓力非常大,個別省份出現了養老保險基金結余的虧空,當年收不抵支。舉個黑龍江的例子。黑龍江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當年結余,2010年當年結余24億,2011年負12億,2012年正3億,2013年負14億,2014年負106億。


剛才是養老負擔,再看一下健康跟醫療的負擔。


因為老年人口的比重現在越來越大,老年人越來越多。家庭、政府需要支付老年人醫療健康方面的費用越來越多。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比如說日常的行為障礙,身體部分或者全部的失能,從一開始的簡單失能到後面的殘疾,都會出現這些問題。再往下會有一些慢性病,比如說高血壓、糖尿病在老年人的比重比較高,比較難治,花錢也多。還有隨著年齡增長慢慢會得的老年病,典型的阿茲海默癥,失智癥,在老年群體越來越嚴重。我們對健康的管理需要花費非常多的成本和精力。



上圖是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占GDP的比重,也是上升趨勢。原因之一就是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平均醫療成本支出的提升。


再看對勞動力市場沖擊的後果。


如果老齡化問題很嚴重,現有的勞動力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要養老養老負擔加重了,不僅是養自家老人,同時作為工作者繳社會保險,養全社會的老年人。養老負擔加重,一方面交養老金後,自己可以支配的錢就少了,影響消費水平。另外時間花在照顧老年人身上了,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也會變少,會影響勞動者的生活質量。如果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質量也會進一步影響他們的勞動生產率。


未來會面臨勞動力相對短缺或者不足。現在來看勞動力(15到64歲)的比重以及絕對數量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學者認為劉易斯拐點已經出現。勞動力從無限供給到相對短缺已經出現了,這個觀點不是很一致,有人認為還沒出現。


再看對經濟發展的後果。


一方面如果勞動力年齡結構發生劇烈的變化,但是經濟結構跟產業結構跟不上這個變化的話,可能會造成錯配,可能會影響整體經濟的效率和發展。另外從養老負擔角度考慮,養老負擔重,會影響企業的積極性,因為現有的養老體制是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機制,統籌賬戶的錢是企業交的,很多地方繳費的負擔已經超過了稅的負擔,所以這塊負擔企業覺得特別高,會挫傷企業的積極性。從國家整個大盤子的角度講,因為老齡化人口比重越來越高,從事生產的人少了,國家收入少了,但是要支付給老年人的錢多了,支出多了,整個國家不管從個人、家庭還是政府的角度來講赤字越來越高,債務風險越來越高,會進一步對實體經濟產生不利的後果和沖擊。


下面探討一下針對這些後果,一些可能的應對措施。


應對措施分成四個角度來討論:


第一個是人口政策,


第二個是社會保障政策;


第三個是跟健康照料相關的政策;


第四個經濟和產業政策。


首先看人口政策。剛才說過,低出生率可能是造成人口老齡化快速增加的原因,如果我們想緩解老齡化,大家註意不是解決老齡化,是緩解。老齡化趨勢不可能逆轉了,只能是緩解老齡化的趨勢。提高出生率是一個途徑,但是是不是有效還要再看。基於這樣的背景,2016年1月1日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不僅我們國家生育政策越來越寬,從原來限制生育到慢慢鼓勵生育的方向走,全世界都是這樣的趨勢。



上圖來源於聯合國2013年的一個報告,刻畫了世界各國人口政策的變化趨勢。人口政策分三類,第一大類就是人口政策慢慢朝著增加出生率的方向推進,第二類朝著降低出生率的方向推進,中間的是原來怎麽樣現在就怎麽樣,原來不幹預現在也不幹預。1976年人口政策增加出生率的國家只占9%,到了2013年增加到27%,越來越多的國家人口政策開始轉向鼓勵增加出生率的方向走。降低出生率的1975年是65%左右,到2013年變成了30%。


中國的全面二孩政策有沒有效?


衛計委前兩天公布了相關數字。2015年出生率是千分之12.07,2016年出生率升為12.95,也就是一千個人多生了一個人左右。人口總數上看,2016年比2015年多生了131萬人,這是非常小的一個數字,對於緩解老齡化來說是杯水車薪。2016年第一年實施全面兩孩政策,還很有可能是政策效果比較大的一年,因為有很多歷史積攢,60後的人想生二胎原來沒有機會,所以2016年爆發。今後可能還不如2016年的高。


另外看人們的生育意願,調查問他們願不願意生二胎,這個結論不穩定。有的調查發現很多人願意生二孩,有的調查認為意願不是很強。生意意願本身就是不太穩定的指標,回答想生幾個跟實際生幾個沒有必然的關系。


還有可以從歷史經驗中來借鑒一些放開二孩政策以後對於人口變化的影響。歷史上當然沒有放開二孩的過程,但是歷史上有從二孩變成一孩的歷史。70年代是二孩政策,70到80年代轉換成一孩政策,出生率顯著下降。反過來回到二孩可能也會有明顯的反彈,這是歷史的參考。70年代二孩政策到80年代初一孩政策的轉變,有的人覺得效果明顯,有人覺得效果有限,我個人認為效果有限,效果有限的話希望一孩轉為二孩以後有大的反彈,不太可能。


80年代中期確實有一些地方實施了二孩政策,比如說山西翼城1985年開始實施全面二孩,這些實施全面二孩的試點縣市跟其他實施一胎的地方做對比,看看有沒有明顯的差距。我們的研究效果發現最後效果非常有限。


所以不管看現實的效果還是歷史的參考,沒有強烈的證據支持全面放開二孩後會有人口的反彈。



上圖是數據的模擬。圖的縱坐標是老年人口的比重,橫坐標是年限。這四條線中,實線說一孩政策沒有被二孩政策取代,一直實行下來老年人的比重會怎麽變,飛速的往上走。下面的三條曲線是,如果實施了二孩政策老齡化的比率會怎麽變?我們給了三種情況,菱形虛線假設實施二孩以後平均每個女性多生0.3個孩子,這是相對比較小的變化。三角形虛線假設放開二孩以後每個女性多生0.5個孩子,最下面正方形虛線假設放開二孩政策每個女性多生0.7個孩子。最樂觀的情況下,平均一個女性多生0.7個孩子這種情況下,到2040年左右老年人口比重也遠超過20%,2040年就進入超老齡社會了,比預測的2047年還提前了7年。



上圖是全面二孩背景下養老撫養比的變化。同樣是在一孩政策以及三種二孩政策下做的圖。最樂觀的情況下,養老撫養比的增長也非常快。如果二孩政策放開一個女性多出生0.7,2040年的時候也是40%。2015年是六個青年人養一個老年人,2040年是5個青年人養兩個老年人。



最上面這條線,圓點連接的如果一直實行一胎政策,老年人口比例的變化情況。最底下正方形虛線是,如果完全取消生育限制,一開始沒有任何的生育限制老齡化的變化情況。即便如此2040年到2050年左右也是進入超老齡社會,這個趨勢不可逆轉。


老年撫養比,即便沒有任何生育數量的限制,2050年老年撫養比也是在100個青年人養三十六七個老年人的樣子,也是非常高的水平。


如果在人口政策上進行一些展望的話,我們認為,現在放開二孩的政策遠遠不夠,甚至沒有什麽效果的。甚至下一步即便全面取消生育限制,人口數量、人口生育率以及老齡化的加重態勢都不一定得到非常明顯的緩解。因此現在已經可以開始探討采取怎樣的鼓勵生育措施了。


是有一些例子存在的,比如東亞地區的日本、新加坡、韓國和臺灣地區。日本和新加坡的鼓勵生育政策稍微早,實施20多年了,他們是一個鼓勵包,包括育齡婦女的優惠、補貼等等。主流文獻認為日本和新加坡的鼓勵生育效果微乎其微,沒有太大的效果。韓國跟臺灣地區鼓勵生育的政策實施時間不長,現在做一個全面的評估為時尚早,但到現在為止也實施了將近10年了,也沒有發現很明顯、很突出的效果。整個東亞地區鼓勵生育的經驗基本上是失敗的。歐洲國家老齡化也很嚴重,歐洲個別國家的鼓勵生育政策比較成功,比如說荷蘭,但是荷蘭的政策能不能拿來用是有疑慮的,因為荷蘭政策支出比較大,它有一個政策,小孩出生以後到長大,每年國家給多少錢。這個負擔中國能不能承受是很大的問題。


所以中國到底鼓勵生育的政策能不能采用?以及怎麽采用?采用之後會不會有效果?都是將來可以研究、思考的問題。


做一個簡單的結論。人口政策的調整,我個人認為只是權宜之計、緩兵之計,本質上只能做到緩解老齡化趨勢,而不能改變老齡化造成的問題和困難。


社會保障的政策怎麽辦?


1、什麽時候可以領養老金?現在講延遲退休。延遲退休兩個層面,第一是不是女性職工跟男性職工統一,從55歲變成65歲。第二整個退休年齡是不是都要往後移,移到70歲等,這在國際上都是通用的政策,馬上可以緩解養老金的支付壓力,這樣交錢的多了,花錢的少了。但是延遲退休學界會有疑慮,對青年人有什麽影響,對老年人有什麽影響,結果還有待考察。


2、現有的整個大的養老金盤子其實收比支多,問題是各個地區之間不平衡。目前的狀態下如果提高統籌層次,把富省的錢撥到窮的地方,做一個調劑是不是一個改革方向,也是可以討論的。


3、即便是現在整個大盤子收仍然多於支的情況下,人口老齡化速度越來越快,不敢保證未來整個大盤子會不會出現虧空,如果出現虧空現有保障體制維持不下去怎麽辦,這些都是可以探討的方向。


健康和照護方面的政策怎麽辦?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一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總共八篇29章,非常長的報告,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對中國未來十幾年跟健康有關各個方面的戰略以及政策的制定都給出了指導性的意見,里面內容非常豐富。我個人認為,既然老齡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了,甚至連緩解的可能性都比較小的情況下,下一步怎麽樣促進這些老年人身心的健康,增加他們的生活質量,完善健康服務的效率,進而降低健康方面、醫療方面的成本,包括個人得、家庭的、政府的公共開支,這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另外要充分利用市場、社會資源完善養老體系,比如說現在兩個孩子照顧4個老人,孩子工作又忙,怎麽辦?社會化、市場化的體系不僅僅是說老年人可以住到養老院去,是不是可以讓老年人住家里,充分利用市場化的資源請人到家里服務?充分利用整個社區基礎公共服務的體系,解決、緩解養老問題。這些方面都可以思考。


經濟和產業方面相關的政策怎麽辦?


1、老年人這麽多,不能僅僅把它看成是一個負擔,其實還可能是一個經濟發展的契機,就是養老產業。產業界需要仔仔細細考慮老年人從頭到腳吃喝拉撒到底需要哪些服務、哪些商品,進而把養老產業發展起來。特別是現在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情況下,找到經濟新的增長點是非常重要的。


2、要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部分,使得產業結構跟人口的年齡結構、勞動力年齡結構相適應,這樣才能發揮勞動人口的優勢。


3、將來勞動力數量上短缺了,如何保障經濟快速增長?要讓老年人得到好的照料,勢必在生產技術和勞動生產率方面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最後的結論:


1、中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並且快速的在步入老齡社會、甚至超老齡社會階段。


2、死亡率的降低和出生率的降低都是老齡化迅速演變的重要原因,我個人認為生育率下降是一個更加主要的原因。


3、我國人口老齡化對養老負擔、勞動力市場和經濟發展等方面都會帶來不利的後果。


4、因此要從各個方面進行老齡化的應對,需要借助人口、社保、健康、經濟等各方面的政策的合力。


特別是人口政策是權宜之計,更需要做的是已經是老齡化這個趨勢了,如何改革社保措施使老年人得到更好的支持,如何改革醫療政策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如何改革經濟政策使得經濟發展跟老齡化趨勢相適應,這是我們將來要持續考慮的問題。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4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