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將在本周911紀念日前一天公布打擊極端IS國詳細作戰計劃,但是美國不會派出地面部隊重返伊拉克與極端武裝正面作戰。(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日奧巴馬接受NBC采訪時說:“我想要讓美國人民明白,在未來數個月的行動中,我們不但將大大挫敗IS進攻勢頭,還將系統性的摧毀他們的實力,並大幅減少他們控制的土地。我們將最終擊潰他們。”
對NBC的講話是本周三正式宣言前的預告,奧巴馬要在9/11紀念日的前一天正式公布對IS國的作戰策略。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曾誓言“要把IS武裝打入地獄之門”。
盡管發布了高調講話,但是奧巴馬依然強調不會派地面部隊前往伊拉克或敘利亞,美國需要盟國,特別是遜尼派穆斯林國家支持下對IS國展開長期打擊。
IS國脫胎於原名ISIS(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最初是基地組織的一個分支,在敘利亞內戰後迅速壯大,並占領了從敘利亞到伊拉克大量土地。
IS國極端武裝已經威脅到了中東其他主權國家的安全,但是美國必須向沙特等遜尼派阿拉伯國家保證,伊拉克新政府不會倒向伊朗或者敘利亞,同時要化解遜尼派內部沙特和卡塔爾的矛盾。
美國國務院前高級官員Nicholas Burns告訴英國《金融時報》說:“現在最大的挑戰是說服中東遜尼派國家,給予美國領導聯盟政治和軍事支持。”
華爾街見聞網此前報道,奧巴馬在上周結束的北約威爾士峰會上已經表態要組建聯盟。
作為北約成員國之一的土耳其已同意加入聯盟。美國官員還表示正與約旦接觸,後者擔心IS國打入自己的領土。
阿拉伯國家聯盟對美國的提議目前持歡迎立場。阿盟呼籲“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打擊IS國武裝,並將“與國際、地區和當地各方力量配合”打擊極端武裝分子。
在紀念“9·11”恐怖襲擊慘案的講話中,奧巴馬授權開始空襲敘利亞,延長為期一個月的對伊拉克空襲,強調“伊斯蘭國”(IS)的武裝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威脅,宣稱美國將領導“廣泛的聯盟”,通過空襲和提供地面支援擊退該恐怖組織,但不會動用美軍地面作戰部隊。(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白宮提前公布的講話節錄內容顯示,奧巴馬在講話中提到,美軍的空襲將打擊“每個角落存在的”IS分子,發出了會空襲敘利亞境內伊斯蘭聖戰者的明確信號。奧巴馬說:
“我可以就此宣布,美國將領導擊退這種恐怖分子威脅的廣泛聯盟。”
“我們的目標是明確的:通過一套全面的持續反恐戰略,我們會削弱、最終摧毀IS。”
奧巴馬稱擊潰IS是“無情且堅定的努力。”其全方位的戰略將包括擴大對IS現有的空襲範圍,打擊進犯伊拉克及鄰國敘利亞的IS目標,還會討論加大對兩國抵抗IS部隊的支援,同時明確表示不會派美軍參加地面戰鬥。
奧巴馬還將宣布支持參與打擊IS的多個盟友,包括中東與歐洲和其他地區的合作夥伴。
本周三,美國國務卿克里出訪伊拉克與約旦,奧巴馬同沙特國王阿蔔杜拉曾通話交流。白宮表示,奧巴馬與阿蔔杜拉一致同意,需要增加對敘利亞反IS武裝的培訓和裝備援助。
華爾街見聞總結奧巴馬正式講話主要內容如下:
· 目標:
削弱IS運作的能力,最終摧毀該組織。
增強伊拉克軍隊的實力,並有節制地支持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允許他們奪回被IS占領的領土。
切斷IS的融資及與全球金融系統的聯系。
· 空襲
承諾開展系統的空襲打擊活動,不分國家邊界。這確定了美國此後將空襲敘利亞。
· 對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的立場:
奧巴馬希望美國國防部推行大規模的項目,培訓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並提供裝備。
· 增派美軍
將再派遣美軍475人赴伊拉克執行三大任務:
1、充當伊拉克軍方顧問,幫助擴大美軍空襲的戰果。
2、配合美國在伊拉克全國的軍事活動。
3、與伊拉克現有的1100多美軍同一編制,但不會向伊拉克派出作戰的地面部隊。
· 國會
奧巴馬已授權空襲,國會需要授權對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給予培訓和裝備支持。敦促盡快投票通過。
· 合作夥伴
建立廣泛的聯盟打擊IS武裝,合作方包括阿拉伯世界的遜尼派盟友和北約成員國。
土耳其將扮演領導角色。
22個成員的阿拉伯聯盟已經同意加入,某些海灣國家可能幫助空襲,其他可能提供軍援和情報及物流支援。
奧巴馬希望9月底的聯合國年會上確認他們各自的承諾。
· 行動時長
未設定何時結束的日程表。但不會一夜之間戛然而止。美國官員稱,擊退IS可能耗時數年,可能超過奧巴馬的任期,即2017年年初以後,打擊IS的行動也可能繼續。
授權空襲伊拉克約一個月後,奧巴馬昨晚講話明示,要開始空襲敘利亞,以此打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但有分析人士警告,IS的野心絕不僅於敘伊兩國,其最終目的是全球最大儲油國沙特的油田。(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全球能源資訊網站OilPrice駐貝魯特中東問題政治分析師Claude Salhani認為,對IS來說,敘利亞和伊拉克是起步的好地方,但要生存下來,發展壯大,他們別無選擇,唯有把終極目標設為沙特的油田。
而且,IS不只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做的。控制沙特的油田正是眼下IS推進戰爭的方向。
Salhani指出,追根溯源,IS脫胎於基地組織。他們很清楚,要成為中東地區長壽的宗教、政治、經濟和軍事實體,就必須遵循當年基地組織頭子本拉登設定的目標,推翻沙特王室的統治。
IS明白,只有把沙特劃入他們夢想中的伊斯蘭帝國“哈里法”(caliphate),控制沙特的油田,才會有安全感。有鑒於此,Salhani預計IS接下來會采取以下兩步驟的行動:
1、奪取穆斯林世界最重要的國家:沙特。
假如IS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挑起的戰爭吸引了數萬年輕的穆斯林參戰,那麽IS要爭奪伊斯蘭的兩大聖城麥加與麥地那,加入IS的年輕穆斯林很可能多得多。
2、與可能制止其奪取沙特油田的超級大國美國一較高下,最終攻占其他海灣國家。
雖然美國已經決定打擊“每個角落存在”的IS分子,但Salhani預計,
“即使美國可以擊敗IS的武裝力量,任何勝利都只會曇花一現,因為最終美軍會撤離,IS殘部將從各自的藏身窩點冒頭,蠢蠢欲動,就像薩達姆倒臺後他們做的那樣。”
“事實上,美國的幹預甚至會激起阿拉伯世界對整個西方、尤其是美國更大的敵意。一切猶如昨日重現。”
本月9日,哈佛大學貝爾弗爾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研究員Nawaf Obaid和伊斯蘭研究機構King Faisal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Islamic Studies的研究主管Saud al-Sarhan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稱,沙特是能真正有效打擊IS、並且其他穆斯林會感到其打擊方式合法的國家。
兩位研究者駁斥了一種認為沙特創造了IS並為其融資的普遍觀點,他們寫道:
“沙特不是IS的源頭,而是該組織的主要目標。”
“沙特的領導人擁有形式獨特的宗教聲譽與合法性,所以,假如他們要剝奪IS恐怖分子那套意識形態的合法性,會比其他政府有效得多。”
上月底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美國官員將IS稱為已知的最富有恐怖組織,其主要斂財手法之一就是,在其控制的敘利亞和伊拉克地區掠奪石油再倒賣。
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透露,伊斯蘭國控制伊拉克北部七座油田和兩家煉油廠,敘利亞東部十座油田中有六座為其掌控。IS控制約60%的敘利亞油田和伊拉克的許多產油資產。
從這個角度看,IS不斷進犯敘利亞東北部和伊拉克北部絕非巧合。IS無疑野蠻又兇殘,但首先它是一家商業計劃詭計多端的恐怖組織。
占有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油田已經讓IS坐擁充裕的收入源,現在該組織已經孤註一擲。從這個角度看,說IS覬覦沙特也不能算空穴來風。
下圖可見一名IS分子手持旗幟,上書“我們不是在邊界,我們在沙特,這是我們的土地”。
周四是美國911恐怖襲擊13周年紀念日,華盛頓、紐約等地均舉行了默哀儀式,奧巴馬參與悼念。當下恐怖組織IS猖獗,奧巴馬稱將無情打擊其所在的每個角落;而IS之狠,令基地組織首領、911幕後主使本拉登都畏懼,遺書中稱他們不尊重生命。(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四,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妻子Michelle、美國副總統拜登、以及其他300名工作人員在白宮南草坪舉行默哀儀式,華盛頓降半旗。此後,奧巴馬出席了五角大樓的一個儀式,當年五角大樓是悲劇發生現場之一。
紐約是911受創最嚴重的地方,遇難者親屬聚集在世貿中心遺址,緬懷親人。
今日儀式與往常一樣,於8:46分開始,13年前的這個時刻,第一架被劫持的飛機撞上世貿中心北樓。儀式開始後,人們先默哀,隨後遇難者家屬宣讀近3000人的遇難者名單。
周三晚,奧巴馬發表講話,授權開始空襲敘利亞,延長為期一個月的對伊拉克空襲,強調“伊斯蘭國(IS)”的武裝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威脅,宣稱美國將領導廣泛的聯盟,通過空襲和提供地面支援擊退該恐怖組織,不過奧巴馬稱不會動用美軍地面作戰部隊。
此前,據華爾街見聞網站,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基地組織首領、911幕後主使本拉登在遺書中稱,基地組織要切斷與ISIL(後更名為IS)的一切聯系,因為該組織極為兇殘,ISIL公然不尊重平民的生命,其行徑可能破壞基地組織的聲譽。
前些天,IS用殘忍方式殺害了兩名美國記者,並將砍頭視頻公布於網上。行刑者為英國人,而近幾年可能有至多500個英國聖戰分子去往敘利亞和伊拉克,令人頗為擔心。
911恐怖襲擊事件回顧:
2001年9月11日,早上8:46分,第一架飛機撞上紐約的世貿中心北樓;9:03分,第二架飛機撞上世貿中心南樓;9:37分,第三架飛機撞上首都華盛頓的五角大樓;10:03分,第四架飛機原來的目標可能是白宮或國會大廈,由於機上人員與恐怖分子搏鬥,最後飛機在賓州墜毀。
世貿中心死亡人數2751人;五角大樓125人;賓州45人。四架飛機上總共有256人喪生。9/11襲擊死亡人數超過了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
2001年10月7日,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對阿富汗基地組織和塔利班開戰,以對911事件報複,這也標誌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聯軍官方稱這場戰爭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蓋達成員並懲罰塔利班對恐怖分子的支援。
(上圖為本月2日IS發布斬首第二名美國記者時威脅將再處決一名人質的視頻截圖,西方媒體當時推測,此人系英國救護工作人員David Haines。)
距上次公布斬首殺害第二名美國記者未滿兩周,中東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又在相關組織網站上發布了第三段將人質斬首的視頻。英國政府此後確認,英國籍救援工作人員David Haines慘遭IS斬首確系事實。(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述第三段視頻名為“給美國盟友的教訓”,其中恐怖分子公開表明,疑為Haines的人質遇害應歸咎於英國首相卡梅倫與伊拉克政府及伊北部庫爾德自治區地方武裝合作,聯手打擊IS。
視頻畫面顯示,一名操著英國口音的黑衣蒙面人站在身著橙色連衣褲下跪的Haines身旁,說道:
“這個英國人必須為你——卡梅倫為庫爾德自由戰士提供軍援的承諾付出代價。”
“你自願加入了聯盟,和美國一起打擊IS,就像你的前任托尼·布萊爾做的那樣,和歷任沒有勇氣對美國人說不的英國首相是一丘之貉。”
視頻結尾出現了另一名被劫持的人質。恐怖分子聲稱,如果卡梅倫繼續支持打擊IS,將殺害該人質。監控伊斯蘭聖戰主義者活動的私人情報機構SITE Intelligence在Twitter上發帖稱,那名人質同樣是英國人,名叫Alan Henning。
卡梅倫發布聲明,將IS上述斬首的暴行斥為“赤裸裸的邪惡行徑”。聲明稱:
“殺害David Haines是赤裸裸的邪惡行徑”,“我們將竭盡所能追捕這些兇手,無論耗時多久,定要將他們繩之以法。”
從上月19日開始,IS已在間隔不足兩周時間內先後公布將兩名美國記者斬首的視頻,並指明殺害人質是因為美國總統奧巴馬堅持轟炸IS。
本月2日,在殺害第二名美國記者Steven Sotloff的視頻中,結尾處鏡頭里出現了據悉是穿著橙色連衣褲跪下的Haines。當時站在Haines身邊的黑衣蒙面IS武裝分子說:
“我們借此機會警告那些加入美國邪惡聯盟反對IS的政府。”
此後美國NBC確認Haines的身分是一名從事急救工作的護工,曾在英國軍隊服役。一家民間和平組織“非暴力和平力量”(Nonviolent Peaceforce)的發言人向NBC透露,2012年Haines從事該組織的安全工作,2013年初據稱在敘利亞被劫持。
本周三,在紀念“9·11”恐怖襲擊慘案的講話中,奧巴馬透露,已授權開始空襲敘利亞,決定延長為期一個月的對伊拉克空襲,稱美國將領導“廣泛的聯盟”,通過空襲和提供地面支援擊退該恐怖組織,將再派遣美軍475人赴伊拉克,但不會動用美軍地面作戰部隊。
據美聯社次日報道,最新發布的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今年5月-8月調查評估報告預計,IS武裝分子已經由此前預計的約1萬人增加到目前的2萬-3.15萬人。
CIA的發言人Ryan Trapani向美聯社透露,自IS在中東戰場多次取得勝利並宣布要成立伊斯蘭帝國“哈里法”(caliphate)後,一批武裝分子踴躍加入該組織。
同在本周四,德國與英國外交部均表示,不會參與打擊IS的空襲行動。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當時說“英國不會參加在敘利亞的任何空襲”,但完全支持美國組建反IS國際聯盟的策略。
北約秘書長拉斯姆森公開撰文稱,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和普京的俄國是對西方社會自由、民主、法制等普世價值的雙重威脅。
拉斯姆森首先表示,IS對於兩名美國記者和一名英國援助工作者的斬首行動震驚世界。烏克蘭東部馬航MH17飛機的災難也是如此。這些無辜者的喪生讓全世界看到了兩大危機: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在伊拉克、敘利亞的壯大,以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犯(aggression)。
拉斯姆森稱:“我們自由主義的國際秩序——自由、民主、市場經濟、普世價值、反恐——為數十億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和平、進步和繁榮。我們必須加強對我們原則和價值觀的信心。”
他指出,如今這種自由民主的秩序正在受到俄羅斯和伊斯蘭國的挑戰。
他表示,北約長期以來一直努力和俄羅斯建立夥伴關系,尊重其對於安全的考慮。但遺憾的是,“俄羅斯拒絕了我們的好意”。俄方已經打破了二戰以來維持歐洲和平的所有原則和承諾。很明顯,俄羅斯如今將西方視為對手,而非夥伴。
他強調,在本月初的北約峰會上,北約再度強化了集體防衛。“我們重申了對於保護28個成員國不受威脅的承諾。我們同意繼續在東歐保持兵力,成立一個數千人的快速反應部隊。”
拉斯姆森表示,軍事力量並不是解決危機的唯一辦法,但確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巴格達新政府提出援助請求,北約作為盟友將幫助伊拉克武裝力量加強防衛。
上周,美國總統奧巴馬也表示,美國與伊斯蘭國正處於“戰爭狀態”。美國將領導“廣泛的聯盟”,通過空襲和提供地面支援擊退該恐怖組織,但不會動用美軍地面作戰部隊。
拉斯姆森提到,歐洲和北美是國際社會的核心,歐盟和美國需要更加緊密的合作,而且向新成員敞開大門。
他最後提到,軍事行動往往是最後的手段,但如果有必要,“我們必須使用武力”。這不是為了挑起戰爭,而是為了世界和平。(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對ISIS(伊斯蘭國)進行全面打擊之後,美國及其盟友正在考慮更為有效的削弱ISIS的實力和影響力。切斷為ISIS帶來數百萬元收益的黑市石油販賣網將成為重要任務。
此前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美國希望土耳其協助參與摧毀IS的石油帝國,但是土耳其以49名外交官被ISIS扣為人質做理由,拒絕了美國的提議。
在IS控制的伊拉克中部和北部地區,原油每日的產能達到2.5萬-4萬桶。在通過黑市交易之後,每天可以產生至少120萬美元的收益。在初始階段,ISIS利用“中間人”以25美元/桶的低價將原油出售至伊朗、敘利亞、約旦和土耳其等國。隨著其實力的逐漸增強,ISIS已經跳過“中間人”開始全面接受該“業務”。
黑市的原油交易為ISIS的發展提供了關鍵的經濟支持。招募新的恐怖分子、為恐怖分子提供獎金以及為被擊斃的恐怖分子提供“撫恤金”都需要大量的資金。
而在伊拉克政府時代,目前ISIS所控制地區的運營成本(基礎的水電等)也遠超過200萬美元/天。所以即便黑金交易受益匪淺,並且可以通過大棒政策作為控制,長遠的“發展”依然迫切需要資金。ISIS對此也心知肚明,因此已經數次對首都巴格達北面130里外的拜吉煉油廠發動猛攻,試圖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產能。
到目前為止,美國尚未對ISIS的運油車進行打擊。恐怖份子可以大搖大擺的通過公路將控制區域內的原油運送出去並獲得利益。美國迫切需要考慮對運油車或者公路進行精確打擊。畢竟空襲可以摧毀恐怖組織的有生力量和裝備武器,而切斷其經濟命脈才能“打蛇打七寸”。(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彭博新聞社援引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消息稱,過去24小時,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已奪取敘利亞21個庫爾德族村落。
該組織負責人Rami Abdurrahman稱,IS的成員奪取了靠近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的Ayn al-Arab地區及西部的數十個村落,並向敘利亞第三大庫爾德族居住城鎮行進。
自9月16日開始,IS和庫爾德軍事武裝People’s Protection Units就在Ayn al-Arab地區持續發生激烈的火力沖突。大批本地居民離家逃難,他們害怕整個村莊被IS成員血洗。IS武裝分子目前在雙方交戰中處於上風。
IS成員攜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對該地區發動攻勢。數十名庫爾德族戰士正勉力固守,但遭IS成員圍攻,形勢嚴峻。
Rami Abdurrahman補充說,Ayn al-Arab和其他庫爾德人居住地村落很可能陣線不保,IS可能控制敘利亞和土耳其邊境地區。
庫爾德武裝力量和IS激進分子在敘利亞北部地區的戰鬥已持續了一年之久。聯合國曾表示,曠日持久的武裝沖突已導致超過19萬人喪生。
《德國之聲》報道稱,9月17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修正一項法例,允許美軍為敘利亞反對派提供裝備和訓練,幫助他們對抗極端組織IS。
修正案雖然經過6小時討論後通過,但仍需美國參議院認可。若一切順利,修正案可能於周四完全通過。這意味著反對"伊斯蘭國"及現任總統阿薩德(Baschar al-Assad)的敘利亞溫和反對派將獲美國支援。軍隊訓練將於沙地阿拉伯進行,為期12個月,並為超過5000名受訓者提供武裝。計劃估計將動用5億美元國防預算。
不過,奧巴馬同時強調白宮反對向當地派出美國部隊參加地面戰爭。(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法國政府周五證實,時隔十五年後,再此對伊拉克實施了轟炸。不過,這一次是為了打擊極端武裝分子伊斯蘭國(IS)。
法國總統府周五發表聲明稱,法國陣風戰機在當地時間上午九點四十分,向伊拉克東北部的IS的一個物流倉庫發動了空襲,將倉庫完全摧毀。這也是法國承諾加入打擊IS的軍事行動後,首次在伊拉克境內,對該組織進行空中打擊。
總統奧朗德表示,法國將繼續對IS發動空襲,國會下周將就相關問題進行辯論。他還補充稱,下周二將前往聯合國討論對該恐怖組織的打擊。
奧朗德坦誠,參與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是有風險的,但“我們已經盡力確保法國安全了”。
自9月15日早晨開始加入英國對伊拉克進行空中偵察後,法國軍機本周已在伊拉克上空執行了4次偵察任務。
據法新社報道,15日早晨,法國國防部長勒·德里安造訪阿聯酋的迪哈夫拉軍事基地,宣布對伊拉克進行首次飛行偵察,隨後法國兩架“陣風”戰鬥機飛離了基地。
勒·德里安在軍事基地講話中表示,IS的威脅已經到了“極為嚴重的程度”。
他對法國部隊表示:
我們必須做好幹預的準備……因為法國的安全也受到這個冒牌‘伊斯蘭國’的威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路透社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伊朗官員表示,伊朗準備與美國合作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但希望以更靈活的伊朗鈾濃縮計劃作為交換。
路透報道,該伊朗官員的評論凸顯了西方將伊朗核問題談判與其他地區沖突分離開來的難度。伊朗動用了其在敘利亞內戰和伊拉克政府方面的影響力。
伊朗已經對合作打擊IS的意願發出混雜的信號。該國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近期表示,他已經拒絕了美國有關與伊朗合作共同打擊IS的邀請。不過美國官員表示,根本沒有向伊朗提出該邀請。美國和伊朗兩方在公開場合都排除了以軍事合作抗擊IS威脅的可能。
但私底下,伊朗官員表示,願意和美國合作對抗IS,盡管不一定是通過軍事途徑。美國國務卿克里上周五表示,伊朗能在打擊IS方面起到作用,暗示美國的立場可能轉變。
該不具名官員對路透說:“伊朗是個在區域里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國家,能幫助打擊IS恐怖分子,但有來必有往。IS不僅對伊朗(核)計劃構成威脅,也是全球安全的威脅。”
另一名伊朗官員也做出類似表述。兩名官員都表示,他們希望美國和西方同僚就長期協議下,伊朗可以持有的鈾濃縮離心機數量問題顯示彈性。
多家媒體援引美國官員稱,克里與伊朗外長紮里夫昨天在紐約舉行了超過一個小時的會談,雙方就IS在伊拉克與敘利亞構成的威脅進行了直接探討。(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