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人口紅利快將結束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3350



 

最近看國內新聞,報導近來廣東省出現工人短缺的情況,就是廣州一市,已經有十幾萬職位空缺,國內工人平均工資也比去年升了兩三成,回顧一年前國內勞工市場受金融海嘯嚴重影響,工人大量失業,到現在又再鬧民工荒,中國的國情實在舜息幻變。

回顧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每年平均經濟增長近10%,但通脹卻出奇地低企,扣除通脹的實質經濟增長也達每年六、七個百分點,這個驚人成果,主要是依靠國內廉價勞工大量供應,這個年輕人口多與老年人口少的現象,在統計學上可以由偏低的扶養比率(兒童+老人/成年人口的比例)顯示出來,我們稱之為人口紅利,但未來國內工作人口將續漸老化,國內的人口紅利期將會在2015年後漸漸消失(圖)。

香港自97後,大量工種轉移內地,勞工階層人浮於事,實質工資基本上十幾年沒有增長,年青一代搵工難,就算是大學生,入職工資亦普遍偏低,相比上世紀八十年代與九十年代初的香港勞工市場,實在是天堂與地獄之別,其實勞工市場的好淡也是由供求決定,現在國內經濟結構正由輕工業轉向服務業,工人工資也在大幅提升,國內中產階級漸漸形成,當嘆世界嘅人開始多,識做野嘅人自然供不應求,工人的黃金時代又會來臨,現在年青的一代可能會覺得前路茫茫,但如果把目光放遠一點,原來前途一片光明,只要耐心等待,黎明前的黑夜始終過去,晨曦的曙光自然出現。

投資同做人一樣,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在 iPhone App 再建立並一個增長股投資組合,成立未夠兩個月,組合的個股全部跑贏大市,事實擺在眼前,長揸優質股票就是投資王道,道理簡單,人人可學,發達之路,人人可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34

瑞房09年全年業績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3878




 

瑞安房地產(272)公布,截至去年底止,全年純利30.34億元,按年增長52%,每股盈利63仙,末期股息增至12仙。

期 內,營業額升2.3倍至76.7億元;物業銷售升3.2倍至60.78億元;毛利率52%。已訂約銷售26.69萬平方米,涉及金額61.61億元。投資 物業租金及相關收入升8%至6.43億元;可供出租總建築面積增至31萬平方米。淨資產負債比率23%。


瑞房的業績公布大家已經睇過,營利增長咁勁,小股東們應該好滿意,帳面值由08年每股4.2港元,增加至09年5.3港元,現價3.82,P/B = 0.72,看派息,08年每股派7.2仙,09年派12仙+1仙,股息率超過3厘,而負債比率為23%,非常穩健。業績報表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415/LTN20100415410_C.pdf

昨日大家叫我講財務報表,其實我最怕會計帳,唔係我唔識,而係我怕煩,所以我知道睇報表嘅難處,今日我嘗試由淺入深,先講一些概念性的東東,等你地 容易入腦。

昨日瑞房收市價$3.82,咁你地會問抵唔抵買,如果看報表第16頁,瑞房的總股數是48.23億股,市值就 = 3.82 x 48.23億 = 184.24億。咁一間市值182億的公司一年賺多少錢? 再看報表第二頁的綜合收益表,第一項是營業額,09年營業額76.7億,比08年的67.6億增加了13.4%,嘩! 一年賺七十幾億,兩年幾歸本,呢盤生意真係好發,不過營業額不是純利,起樓都要成本啊! 例如地價、鋼根、水泥、建築工人薪酬等等,那就是第二項銷售成本36.65億,營業額減去成本就是毛利40.05億,呢個都唔係純利,要做生意還有銷售開 支、市場開支、行政開支等等,減去後就是經營溢利34.11億,呢個數都唔係純利,因為未交稅款,經營溢利加埋物業與權益加減值的東東,就變成稅前溢利, 減去14.77億稅款,就是年度溢利29.43億,這就是純利,一間市值184億的公司,一年賺29億,即係一蚊賺一毫六,E/P = 16%,或 P/E = 6倍,做6年歸本,嘩! 好抵啊! 咁你是否願意用3.82買入一股瑞房股票呢? 還有,公司把09年約兩成的純利派給股東做股息,保留8成純利做營運資金,你滿意嗎? 再講,現在中央極力打壓樓市,國內樓市可以再無運行一年半載,間公司是否頂得順? 公司淨資產負債率只是23%,非常穩健,就算面對逆境,呢盤生意都有得守。

以上的東東可能好煩,今日就寫咁多,報表分析是股票投資的基本功,希望大家對會計帳有個初步概念。簡單來講,買入一隻股票就是擁有一盤生意的部份股 權,當你買入部份生意的時候,你要看看盤數,究竟盤生意係唔係咁好賺? 同樣的一筆資金,有無更好的投資機會? 呢種就係基礎分析,名門大派,少林武當,好過學那些止賺止蝕、圖表、走勢、海鯊、巨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34

債券與收息股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3744




 

上文講到債券投資,你們可能會認為買債券收息回報太低,並不適合資產增值的原則,的確,過去全世界經濟了廿年低通脹期,過去廿年間,全球息口都是一 浪低於一浪,現在美國聯儲局行零息政策,美國國債息率跌至數十年低位,十年長債才三厘幾息,機本上沒有投資價值,就算是一般公司債,息率也高不到多少,但 回顧上世紀80年代頭,十年美國國債曾經上過十五、六厘(圖),物極必反,如果未來高通脹週期重臨,息口會急劇上升,到時超過十厘的優質債券可能通街都 係,如果債券息率夠高,回報並不比股票輸蝕,以100萬買入每年收8厘的10年債券為例,假設半年派4厘息,到十年後利息收入是80萬,但如果把每半年的 4厘債息再投資於8厘債券,十年後的債息回報會增至約120萬,比不再投資的債息收入增加50%,是就是利疊利的威力。

我經常教你地要持有一定份量的收息股,其實收息股與債券近似,不同點就是股票的營利有增長空間,而債券沒有,但當那隻股票派息愈高,公司保流再投資 的現金流愈少,增長也相對較慢,因為股票價格較波動,如果用股息再投資/以股代息的方法長線收集收息股,回報會比以上債券利疊利的回報理想,那是平均買入 法的好處,所以,買收三厘幾息的建行長線回報會大大高於三厘幾息的十年美國長債。

債券與收息股是製造穩定現金流的良好工具,雖然現在是低息期,債券沒有多大的投資價值,但到未來高息期來臨,自然有大把投資目標,從來投資市場都沒 有不勞而獲,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現在應該做定功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35

書籍推薦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4158




如果你們跟我一樣,行長線投資,就算個市上上落落,一樣心安理得,感覺自然,就是見到自己手持的優質股票派出豐厚股息,已經飲得杯落,一般散戶會認 為長揸股票,雖然係賺到錢,不過就非常沉悶,其實一個成功的長線投資人經常要分析大量數據,就係近一個月,已經要睇一百幾十份業績報告,如果要做認真的專 業分析,真係一日廿四小時都唔夠用,你地好彩,可以參考我買嘅股票同買賣價,起碼做少好多篩選工作,其實你地閒來沒事做,都要吸收一下一些基本常識。

今日我介紹一本書給你們閱讀,這本是 "Davis Dynasty: Fifty Years of Successful Investing on Wall Street by John Rothchild",中文譯名是《戴維斯王朝》,這本書講述第一代的 Shelby Cullum Davis (1906-1994),在上世紀美國二戰後的黃金時代,專注投資美國本土的保險股票,因而賺了十桶金,到60年代,美國經濟開始呆滯,於是 Shelby Davis 又去了日本,照版煮碗,繼續投資日本保險股,再賺多十 X 十桶金,家族第二代投資銀行股也十分出色,睇完呢本書,你會明白到點解保險股咁好賺,保險業與銀行業經營的產品是錢,而不像衣食住行各類產品或服務,錢是 不會過時的產品,明白這個原因,就知道點解有咁多大藍籌係銀行與保險股,這本書有中文翻譯本,不過睇英文版本會更傳神,大家可以買本睇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3

書籍推薦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4158


我經常跟你們說不要投機賭博,不要沾手衍生工具,但我一樣出入全球各國的賭場,一樣參與買賣衍生工具,善惡正邪,存在一念之間,今日同大家講 咩野係「期權」。

期權,散戶稱窩輪,是屬於期貨類的衍生工具,期權實質上是在金融領域中將權利和義務分開進行定價,使得權利方在規定時間內對於是否進行交易,行使其 權利,而義務方必須履行。在期權交易時,購買期權的一方稱作買方,而出售期權的一方則叫做賣方;買方即是權利的受讓人,而賣方則是必須履行買方行使權利的 義務人。期權是一種零和遊戲,創造者原意是為投資對沖,減少市場波動,可惜到了今天,期權已經成為單邊投機賭博之工具,並引發金融海嘯。
期權交易可以選擇做買或賣的一方,形式有買入買權 (Long Call)、賣出買權 (Short Call)、買入賣權 (Long Put)與賣出賣權 (Short put)四種,即可選擇做莊或做閒,贏輸機會50/50,但在香港股票市場上散戶買賣的窩輪,有發行商做莊,散戶只能夠做閒家,發行商可透過操控正股去影 響期權價格,令散戶立於必敗之地,只有輪商賺錢,這種不公平的衍生工具,連美國都沒有發行,可見香港政府與港交所只為了做多點生意,而犧牲散戶利益,我建 議如果你們真的要賭期權,可在期貨交易所賭恆指期權,起碼可以選擇做莊做閒,輸贏看技術,不會被輪商出術,從期權衍生出來的產品,還有牛熊證、ELN、 ACCUMMULATOR、雷曼迷債、CDS等等,項目太多,遲些有機會再講。 巴菲特話金融衍生工具是大殺傷力武器,應該禁止買賣,但衍生工具發展到現在,除了可以在交易所買賣,還可以在投行作私下買賣,這就是金融海嘯的 主因,道理好簡單,明明賭博只可以在馬場、賭場等地方進行,現在更加入賭外圍,以按揭證券為例,如果市面上有十億元的證券,你用實物交收最多只可以做市值 十億元等值的CDS作對沖,但在投行私下買賣的CDS可以做到過百億元的等值證券金額,而CDS的保費可以低至兩、三億元,風平浪靜的時候沒問題,但當按 揭證券爆煲,衍生工具的槓桿效應就足以舉起地球,令全球金融市場大亂,可是美國政府為利是圖,並沒有吸收教訓,禁止場外衍生工具買賣,槓桿效應能吹起資產 泡沫,又能加速其爆破,金融市場未來風高浪急,大家好自為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4

借貸投資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4548


現在是數十年一遇的低息環境,全世界水浸,借貸成本十分便宜,樓按可以低於一厘,銀行與財務公司大賣廣告叫人借錢,最近又有多位網友問我可否 借貸投資,我沒有確實答案,我只能夠說,借貸投資及其槓桿效應是兩刃劍,槓桿可以增加回報,也可以增加虧損,投資理財的第一課,不是學習價值投資、增長投 資或趨勢投資等等東東,也不是先學習宏觀經濟理論、行業分析或財務報表,而是學習怎樣回避風險。

有許多人認為自己生性聰明,天資過人,在投資路上急功近利,選擇兵行險着,結果只有少數成功,多數失敗,不相信嗎? 給你歷史實例。牛頓被認為是歷史上一位成就超卓的科學家,為人聰明絕頂,但他在南海泡沫時投資股票,起初的確賺到錢,於是心生貪念,在泡沫頂連本帶利把全 副身家押進股市,結果泡沫爆破,牛頓也傾家蕩產。著明經濟學家凱恩斯,也是炒家一名,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頭用孖剪炒外匯,結果市況逆轉,差點破產,好彩有富 人朋友相救,挽回一劫。伯格拉罕為譽為價值投資之父,買股票用五成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一定是不敗了吧! 但在1929年華爾街股災之役,伯格拉罕輸掉了七成投資市值,為什麼? 原來師祖爺除了溝女外,還染上了炒孖剪的惡習,在泡沫頂之時持有超過100%股票,在黃賭二害之毒下,令自己大敗而回,如果現在有基金經理輸掉客戶那麼多 錢,一早已經被人踢走,以後一定無得撈,不過師祖爺名氣夠大,結果捲土重來。可惜大部份散戶沒有牛頓、凱恩斯與伯格拉罕那麼幸運,個名夠照,又有貴人扶 持,而投資市場專收叻仔,你鬥得贏全世界人,就係鬥唔過個天,我無以上幾位大哥咁有成就,不過從小到大,無論是投資或是賭博,都懂得適可而止,不敗先能夠 長勝,這就是中國人的中庸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26

技術分析實戰操作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4637




技術分析又稱圖表派,是指研究過去金融市場數據來預測未來價格趨勢與決定投資策略,純理論上,技術分析只考慮市場或金融工具真實的價格行為,基本信 仰建立在「歷史會不斷重演」,並試圖藉由大量的統計資料來預測行情走勢。大量坊間散戶、財演、財棍與不學無術的一眾二打六,都喜歡使用技術分析,這種方法 的好處是簡單易用,又可以用來扮高深,弄虛作假,暪天過海。在大戶來講,他們套用技術分析於電腦程式買賣,兼擁有超級電腦協助快速成交,散戶用幼稚園級數 的技術分析與遠古電腦跟大戶對賭,只是以卵擊石,螳臂擋車,並成為大戶點心。

大家都知道我從來不用圖表分析做買賣,但並不表示我不懂技術分析,相反,如果長線投資人能夠精通幾個重要的技術分析技巧,經常可以倒食大戶夾棍,不 相信嗎? 就以我經常講的200天移動平均線為例,在大牛市中,當恆指跌穿二百天線,散戶與大戶就會覺得勢色唔對,並大量沽貨離場,這個時候,就是長線投資人買入優 質股票的時機,我二月時,分兩注在兩萬點樓下買入中國動向(3818),就是一個例子。昨日恆指跌312點,收20949點,跌穿了二百天線上的 21190點,如果再插深一點,又有幾位圖表派的知名財棍出來「確認」大市轉勢,到時市場上又再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那麼就有大量運用圖表的大、中、小戶 跟風,並沽貨離場,那時候通街平野,我等長線投資人又可以擇肥而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27

反省的藝術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4637


 

 論語‧學而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 乎?傳不習乎?」

我自認聰明,但在我認識的朋輩之中,有許多人比我更聰明,但聰明並不保證你能 夠平步青雲,無論是做人處世或是在投資路上,有時聰明反被聰明誤,成敗得失,往往決定於個人心理質素與德性培養。

經常有網友問我,學投資應該讀什麼書? 以中國傳統教學而言,老師會先教學生修煉心性與德行,才開始學習知識,現代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識傳授,忘記了心靈修養,實在本末倒置。

如果大家想修煉德性,可以由孔夫子的論語開始,以上是《論語‧學而篇》的一個 章節,化做廣東話,即是說,你每日要用三件事自我反省,第一,替人謀事有無盡心盡力? 第二,與朋友交往有無不守誠信? 第三,老師傳授了知識,有無回家溫習? 這幾句曾子格言,是歷代中國讀書人必修之課,必省之事,必踐之行。無論是修身,求學,待人接物,或出來社會做事,只要能夠經常自我反省,去蕪存菁,自身缺 點自然減少,從而自我增益,你們如果想更上一層樓,請由每天自省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28

優質股先可以長揸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4798


我經常講,長揸優質股票才是投資王道,不學無術的一眾投機賭徒經常斷章取義,話長揸什麼什麼股票如8號仔十年輸九成之類之類的廢話,我無叫你 死揸垃圾股,我只有係講,優質股票先可以長揸,以便宜或合理價格,買入優質股票作長線持有,讓複利增長發揮效力,到約干年後,股票價值自然倍數增長,大前 題係怎樣選出優質股票?

有人會認為我呢套野就係價值投資法,其實用傳統伯格拉罕的價值投資法與選優質股基本上格格不入,為什麼呢? 價值投資法只從價格考慮,就算係爛鐵,只要值一蚊一斤,而你能夠用五毫子買到,就有機會賺一倍利錢,但爛鐵不會產生現金流,也沒有多大增長潛力,以價值投 資法選股,通常選到的都是煙蒂(cigar butt),正因為許多都是煙蒂公司,沒有增長前景,當股價一升,就要沽出,所以傳統的價值投資人要經常換馬,形同炒出炒入的投機賭徒,正因為揸的是煙蒂 公司,選錯股的機會相當大,所以也要分別持有一百幾十間公司,用所謂的分散投資去分擔風險。

相反,優質股票在現在以至未來都能產生強勁的現金流,而且賺錢能力年復年的一路增長,要回報倍數增長,最聰明的投資方法就是長揸這類優質股票,而且 優質股票有限,持有風險又相對較低,所以最佳的投資法就是集中投資。那麼,怎樣選出優質股票? 有人會利用數據指標如股東權益回報率(return on equity; ROE)、股東資產回報率(return on asset; ROA)、股東投入資本回報率(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 ROIC)的東東,簡單來講,這些比率就係衡量公司每一蚊資本,能夠產生多少回報,比率當然愈高愈好,但高比率只代表公司在過去能夠有效地運用資本,並不 保證將來能夠保持高效率,也沒有預測未來公司的增長。有人會睇費沙的《非常潛力股》,書內有十五種法則,結果都係一舊雲。

以上都是西方思想的通病,正如張五常教授講,西方人論經濟會先發理論,後再求證,結果往往找到相反事例,這就是求錯,教授研究東西的方法較實在,他 以真實世界現象為起點,再用各種經濟學理論去分析,這才是求對的方法,教授的理論經常嚇死鬼佬,其實中國人已經用了這種思考方法幾千年,先實踐,後求解, 這是中國文化。那麼你們又會問,以上的東東跟選出優質股有什麼關係? 蠢才! 話明先實踐,後求解,睜大你雙眼,如果你見到李小龍一個打十個,呢個唔係高手又係咩人? 如果你見間中人壽咁好賺,壟斷了國內壽險市場,競爭優勢一時無兩,呢間唔係十倍股又係咩野?

我每天只寫短文,今日到此為止,明天再舉實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93

優質股怎樣選?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4814


昨日講了一大堆理論,那麼實際上優質增長股應該怎樣選? 既然間公司能夠持續十年、廿年高增長,自然有其競爭優勢,公司可能是市場壟斷者,或是經營模式獨特,令競爭對手不易模仿,例如香港地有一千幾百個財經博 客,點解CKM001 BLOG最多人睇? 原來九成以上的網誌都係講短炒,只有少數講長線投資,而且我寫文章理論與實踐並重,東西易學易懂,照做就可以致富發達,而且本人學貫中西,無論是古今中外 文理史哲都略懂一二,試問有誰能夠模仿? 呢種競爭優勢,就係巴菲特所講嘅護城河(MOAT),那麼怎樣套用這個概念於選股之上?

例如巴菲特在80年代買可口可樂(KO),當時百事可樂(PEP)正與可口可樂正面交戰,可口可樂的市佔率被百事一路蠶食,股價一路低迷,巴菲特看 準可口可樂的品牌優勢,到1988年止大手吸納了超過6%市值的可口可樂股票,之後可口可樂形象翻身,由1989-1999的十年間,連埋股息再投入,可 樂股價的複利增長達廿幾個百分點,即相等於十年十倍回報。香港隻中人壽更厲害,上市五年內,股價已經升值十倍,中人壽是國內壽險業的壟斷者,競爭優勢顯而 易見,持有呢隻國企股王真係實食無黐牙。

你們又會問,中人壽係人都識,估值不便宜,咁有無那些未被人發現的十倍股? 要找千里馬當然要問伯樂,話明係伯樂,世間只有一個,如果呢門學問人人都懂,唔係個個都發達? 本人最有興趣發掘十倍股,這門技巧除了選錯機率高之外,你還要有耐性去守,就以我持有那隻阿里巴巴為例,明知間公司有齊千里馬的特質,就係因為國策出口轉 內需,而令阿里巴巴要重組業務,營利與股價亦受壓,誰有耐性花兩、三年時間等火鳳凰重生? 在股票市場賺大錢,實在是知易行難。

另外,先實踐,後求解,這麼簡單的概念,現代人竟然不明白,真是沒你們辦法,我唯有明天再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