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21日,鈦媒體被攻擊,其創始人趙何娟在微博上咆哮,表示要發揮其辣媽鬥志和黑客鬥爭到底。
其實不只是鈦媒體被攻擊了,另外兩家新近崛起的新媒體平台虎嗅和i黑馬的網站也曾被攻擊過:
2月27日,虎嗅發文討伐黑客
5月14日,i黑馬網站被攻擊,在i黑馬技術團隊和黑馬營企業的江湖救援下才將網站恢復。
為什麼是虎嗅、i黑馬和鈦媒體這三家新興的網站被黑,它們的共同原因是什麼:
1、都是新媒體:虎嗅、i黑馬、鈦媒體都是由傳統媒體人創辦的新媒體平台,除i黑馬定位為創業路演平台外,虎嗅、鈦媒體皆為商業辣評網站。
2、技術力量都比較薄弱——傳統媒體人出來組建的團隊,技術能有多強呢?
3、用的都是阿里云服務器。
4、三個網站都是十來人的小團隊,工作負荷大,好不容易熬到晚上12點睡覺了,黑客們開始行動,防不勝防。
5、流量上升快,都是百度新聞源。三家網站勤奮更新,在業界有一定口碑,流量上升很快。
三家新媒體平台目前處在上升期,還沒有形成八面玲瓏的對外關係,什麼都敢說,這種刺頭精神的確得罪了一些勢力,黑它們的「兇手」可能是:
1、想做新媒體的生意的網絡安全公司。這是一些「程序猿」的猜測。這些新媒體平台的團隊認為只要苦哈哈多寫好文章就能求得好口碑,對網站安全之類的需求不大。不排除一些網絡安全公司想做這些新興網站的生意,於是製造了麻煩來讓這些網站主動買單。
2、得罪了某些利益集團。如i黑馬在被攻擊前,筆者看到了一些業界反響熱烈的稿件。
3、盜流黑客作怪。i黑馬被攻擊後,被百度抓取的文章全部變成了「某娛樂城」的消息,網友分析,很多黑客看重i黑馬是百度新聞源,劫持域名盜取流量,以達到經濟目的。
4、阿里云的對手使陰招?這三家都是用的阿里云服務器,都在網頁最下端明晃晃地掛著阿里云的標誌,如果一舉擊潰三家網站,他們就得逞了。
筆者建議虎嗅、i黑馬、鈦媒體們等新媒體平台應該團結起來,共同討伐這種行為。
作者:王川
上週全球市場的重磅事件不僅僅是美股大幅回落,也不僅僅是光大證券自擺烏龍,還有美國國債收益率的暴漲。
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都創下了多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今天北京時間中午時段,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刷新2年高位至2.87%。
更有意思的事,導致此輪美債收益率大漲的因素可能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的動因,如經濟數據走強導致美聯儲放緩QE可能性增加等等。野村分析師George Goncalves認為,債券市場之所以疲弱,是因為市場對下屆美聯儲主席人選的擔憂,投資者擔心一旦薩默斯當選會引領美聯儲走向更為鷹派的方向,也就意味著美聯儲購買更少的資產、更早告別零利率時代。
今年夏季美債成交量稀少以及稍有好轉的經濟數據都暴露了美債市場的弱點;導致美債走弱的原因已經不光是對放緩QE的擔憂了,這還關乎到美聯儲下任主席人選的不確定性。
過去一週,美國利率市場走勢異常,我們急切地等待美聯儲FOMC會議紀要的公佈以及其它關鍵美聯儲事件的曝光。債券市場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關於美聯儲放緩QE的恐慌和對美聯儲下屆主席人選的擔憂。
在此情景下,投資者當然會好奇並且觀望,鷹派擔任美聯儲主席後究竟會讓收益率漲到什麼程度,可能會突破3%。如果達到這樣極端的水平,我們認為,隨著債券競爭力的恢復,股市將承受更大的壓力,最終資產配置將會出現資金從股市流入債市的逆轉。
我們的調查以及許多經濟學家和市場參與者都預測耶倫是下屆美聯儲主席的頭號人選,但薩默斯接替伯南克也的確存在可能性。風險在於,那些呼籲耶倫擔任主席的人們還仍然在痴心幻想,而市場參與者已經沉溺於美聯儲過於寬鬆的政策中無法自拔了。這些投資者認為,耶倫可能不會對政策作出過大的改變,而是與鴿派伯南克相似。
但一下媒體(尤其是CNN)已經預測薩默斯擔任新一屆美聯儲主席的可能性更大。野村的調查也顯示,我們的對沖基金經理們也預計薩默斯會得到提名。
單純地用鴿派或鷹派來描述耶倫和薩默斯的區別,當然過於簡單了,但這是區別兩人的最直接的方式。
有人熱切盼望著美國能打響與敘利亞的戰爭,要搞清楚誰在背後推動就先看看誰將在這一戰局中受益。
如果美國和敘利亞之間爆發全面戰爭,美國不會受受益、以色列不會、敘利亞不會、伊朗不會、黎巴嫩也不會。最大受益者將是沙特阿拉伯,他們甚至都不用加入戰爭。
沙特已在敘利亞衝突中投入數十億美元,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成功推翻阿薩德政權。現在沙特正試圖亮出王牌——美軍!作為遜尼派國家,若沙特得逞,將使其長期戰略敵對的兩大勢力陷入互相對抗——一方是美國和以色列、一方是什葉派。在這種情況下,遜尼派對這場戰局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
還有其他國家也將從此戰局中獲益。例如,眾所周知的,卡塔爾要建設經由敘利亞的天然氣管道從波斯灣通往歐洲。這也是為什麼卡塔爾在敘利亞內戰衝突中也投入了數十億美元。
美國發起戰爭不會有好結果
那麼,如果真的是沙特和卡塔爾要推翻阿薩德政權,美國為什麼要挑起戰爭?應該有人去問一問奧巴馬為什麼美國軍方要為遜尼派幹這種「髒活累活」。
奧巴馬承諾說:即將到來的攻擊只會是「 有限的軍事打擊 「,我們不會與敘利亞進入全面的戰爭。
「有限的軍事打擊」——除非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朗面對即將來到的打擊坐視不理,不採取任何回應。——這可能嗎?也許吧。希望如此。
但是,若他們作出回應:美國海軍艦被擊中、美國軍方有所傷亡、以色列特拉維夫遭遇空襲……美國將發起全面戰爭。這是目前我們最不願看到的。
絕大多數美國人不希望再一次在中東捲入一場戰爭。據華盛頓郵報稱,甚至有很多軍方高層官員對攻擊敘利亞表達了「強烈保留意見」(serious reservations)。
面對兩場漫長戰爭所留下的傷疤和快速緊縮的預算, 軍方很多人對奧巴馬政府的軍事打擊計劃持「強烈保留」意見。
對於美國來說,在敘利亞戰事中實在不會有好的結果。
那麼,為什麼美國要參與?
戰爭對以色列根本沒有好處!
這場戰爭對以色列沒什麼好處,我們看到一些似乎是「親以色列」的網站對這場戰爭歡呼雀躍——這是個極大的錯誤!
敘利亞已發出警告,若受到美國攻擊將襲擊以色列城市。如果敘利亞導彈攻擊特拉維夫心臟地帶,以色列將作出回應。如果這些導彈動用了任何非常規彈頭,以色列將全面反擊毀滅大馬士革。
當然,敘利亞和以色列之間的導彈互襲必然會將黎巴嫩拉入其中。目前黎巴嫩擁有7萬枚指向以色列的火箭彈。如果黎巴嫩開始發射,數千萬無辜猶太公民將遭殺害。
因此,所有那些「親以色列」的網站應該從戰爭狂熱中清醒過來:如果你們真的是親以色列的,那麼就祈禱戰爭不要發生、主張和平。這場戰爭不會取得任何積極成果。即使阿薩德被推翻,取代而代之的反對派政府將是更反以色列的。
敘利亞戰局背後黑手——沙特
戰爭是地獄。為什麼會有人希望看到美國流血、以色列流血或是敘利亞流血?
如果沙特如此渴望這場戰爭,那麼他們自己應該去戰鬥。眾所周知沙特一直資助著敘利亞反對派,在這一點上,CNN也公開發表稱:
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沙特通過約旦邊境走私武器到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約旦表示正在盡其所能阻止這類行動,不希望在敘利亞局勢中火上澆油。
阿薩德當然知道其國家內戰背後黑手是誰,以下摘錄自最近的一次採訪:
有些國家,比如沙特阿拉伯,拿著鼓鼓的錢袋塑造和操縱反政府武裝以滿足自己的利益。
意識形態上來說,這些國家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手段慫恿反政府武裝成為極端主義的工具。提供財政和武裝支持的國家可以授意反政府武裝發起恐怖主義行動、擴散無政府狀態。
在英國議會反對軍事干預敘利亞後不久,沙特將自己的「戒備狀態」從5級提高到了2級,發出明顯的信號:非常希望發生戰爭 。以下摘自路透社的報導:
據知情人士在上週五透露,作為敘利亞推翻阿薩德政權反政府武裝的支持者,在西方可能對敘利亞有所行動的預期下,沙特阿拉伯提高了其軍事戒備狀態。
防禦準備已經從「5級」(一般就緒)提升到「2級」(軍隊準備在6小時內進行部署和調動),
| ||||||
去年十一月,伍珮瑩踢爆政府處理免費電視發牌時扭曲顧問報告原意,獲得公眾激賞,梁振英政府飽受輿論鞭撻,不過,這顆政府眼中釘疑遭秋後算賬。本刊獲悉,去年十二月有人把投訴信郵寄到伍珮瑩所屬的意大利總公司,批評她的公開言論「違反顧問規矩,破壞合約保密精神」,跟梁振英政府口徑一致。據悉公司創辦人Giorgio Rossi Cairo農曆新年前特別飛來香港,飭令伍珮瑩即時離開任職九年的威普諮詢顧問亞洲區總監一職。特首梁振英去年十一月曾表示:「就有關顧問公司這位人士,她出來的講話,政府是會認真跟進及處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接着高調反擊伍珮瑩,「不顧職業操守並捲入政治討論。」一星期後,有人幫政府出手打小報告,最終伍珮瑩「被辭職」。不過,對於替香港人發聲招來報復,伍珮瑩說:「我冇後悔。」 「我已經辭職了,我不能跟意大利的合夥人合作下去。」農曆新年前,各大商業機構忙於收爐之際,伍珮瑩卻四出跟合作多年的客戶道別。有客戶收到她的手機短訊,表示不相信伍自願辭職。他稱早前才跟她傾談合約,其間對方沒有透露離職意向。這名客戶又引述伍珮瑩稱,自從批評港府處理免費電視發牌事件欠公允後,曾有人發信到意大利總公司,投訴其言論損害公司聲譽,要求公司處理,「佢話有啲人好無聊,寫信去公司投訴佢,但佢唔知係乜嘢人。」本刊取得這封長六頁紙的英文信件,發信人是自稱專業顧問的Alex T Pugh,並特別註明MBA(工商管理碩士)銜頭;信件於去年十二月十一日發出,收件人多達十九個,包括威普諮詢的合夥人及高層,《南華早報》也在名單之上,偏偏事主伍珮瑩沒有收信。信件批評伍珮瑩的言論:「她選擇站在公眾一方,接受傳媒訪問,並質疑她的顧客,即是特區政府的決定,這明顯違反顧問生意的規矩,破壞合約保密精神。」 港式英文投訴信 這位告狀者跟政府口徑一致,「我認為免費電視市場最重要的持份者是廣告商……他們的廣告費只會流入最成功的一間公司:有規模、達致經濟效益、有效率、人力資源等,新加入者難以生存,這是市場定律,但伍珮瑩視而不見,漠視政府循序漸進(發牌)的方案。」信件附上本刊去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伍珮瑩再發炮三促政府修改報告被拒」的報導,並將內容重點翻譯成英文。雖然發信者的名字看似外國人,使用的卻是港式英語,也犯上不少文法錯誤,例如:「those reports had already been out of dated」,正確應是outdated。信末又說「Hope that you may find it useful to you」,to you是多此一舉。值得注意的是,信件郵寄到意大利、土耳其、北京、泰國等十個地區辦事處,相信發信者刻意讓威普諮詢上下知道伍珮瑩曾炮轟政府的事件。知情人士稱,總公司收信後,向伍大興問罪之師。老闆Giorgio Rossi Cairo農曆新年假期前,特別來香港跟進事件,「他與一眾管理層開會,Jenny冇份參與,佢離開咗辦公室,當晚會議後,高層即時叫Jenny返辦公室,通知佢當日係佢last day,公司同事都覺得好突然。」 伍珮瑩:我冇後悔 記者致電威普灣仔辦公室了解伍珮瑩被辭職事件,一位員工稱:「我聽到佢辭職都好震驚,(你認為同佢批評政府有冇關係?)我都有份寫顧問報告,我本身都好支持佢嘅言論,我諗同佢言論無關,但其他事要問番佢至知。」本刊連日來聯絡伍珮瑩回應事件,她以英文短訊回覆稱:「我呢段時間要休息吓,陪吓屋企人,亦都整理吓安排新嘅計劃。我冇後悔講過之前嘅說話,我覺得喺專業上,同埋作為香港人要講啲嘢。」據悉,意大利總公司已經向員工發出內部電郵,指伍珮瑩已經辭職;總公司又向本港客戶發信,指伍珮瑩在該公司工作九年,需要休息,所以離職。本刊向意大利總公司查詢辭職一事是否涉及政治壓力,截稿前未獲回覆。伍珮瑩由籍籍無名的顧問公司合夥人,變成香港核心價值的捍衞者,再遭秋後算賬,只是短短兩個月的事情。去年十月十五日,政府宣布免費電視牌照結果,香港電視大熱倒灶。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提出四大準則、十一項因素的「一籃子」發牌因素解釋事件,並強調「三選二」是考慮到顧問報告內容,「行會考慮整體市場,考慮對本港整體經濟,亦看到顧問報告中根據現時三個申請者提供的資料,包括業務計劃作出評估,認為現時免費電視市場不能夠支持五個免費電視機構持續營運」。 梁振英十月二十二日也以顧問報告作擋箭牌,「審議過程當中,政府部門和行政會議都參考了專家顧問意見,這些並不是一般的顧問,是專家顧問,他們詳盡的報告……三年半以來專家顧問提交了四份冗長的報告,大概有幾百頁紙,從不同方面去評估這三個申請者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和其他情況。」 不過,十一月十三日,負責撰寫顧問報告的伍珮瑩接受本刊獨家訪問,澄清撰寫報告時沒有「三揀二」的遊戲規則,她又指顧問報告於一○年至一二年完成,「我們做的最後一份報告是一二年二月,而王維基遞交的資料是○九年十二月,用四年前的報告解釋今日的決定,資料已經過時。」她後來向其他媒體稱:「你唔可以喺人哋交咗申請書後,再諗啲評核標準出嚟去揀,咁樣做咪直情係『造馬』。」 作為專業顧問,伍珮瑩至少三次提醒政府須更新資料,她說:「大部分人會覺得,顧問受得人委託,唔應該走出來令人尷尬。但我覺得呢件事上,做一個顧問預咗會被人利用資料達到目的,佢哋可以咁做,我冇challenge(異議),但(今次)資料真係太過時。我建議過佢哋更新報告資料,但唔明點解咁都唔做。」最終政府漠視顧問建議,十月中逕自宣布發牌結果,香港電視名落孫山。 政府連環大反擊 伍珮瑩撕開政府假面具,王維基、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及梁家傑、前廣播處長張敏儀均撰文讚賞。然而,蘇錦樑十二月四日出席立法會會議時口風大轉,矮化顧問報告的角色,「顧問報告只是行會審議三宗申請時所考慮的眾多因素的其中一環。」 他更首度批評伍珮瑩的言論:「對於顧問今次不顧職業操守並捲入政治討論,我們對有關做法表示非常遺憾。顧問近日就發牌一事所發表的言論,政府認為做法並不恰當,亦與顧問的角色有所衝突。」蘇批評伍珮瑩後,六頁紙的投訴信在一星期後發出。是事有湊巧,還是政府應聲蟲適時出動?事實上,免費電視發牌事件激發起社會回響。審議免費電視發牌的通訊事務管理局,主席何沛謙早已跟政府劃清界線,伍珮瑩開腔前,他向立法會發出文件稱,該局一直堅持發出三個牌照,申請者符合要求即獲發牌的做法最符合公眾利益,跟政府的決定劃清界線,暴露政府發牌獨斷獨行,毫無邏輯。發牌事件尚未落幕,港視已向法院提出司法覆核,挑戰政府發牌的決定。 港視復活全速拍劇 梁振英政府封殺王維基進入免費電視市場,香港電視卻透過流動電視服務牌照翻身,部署今年七月一日啟播。最新出現的攔路虎是無綫電視,突然終止向王維基新購入的中移動子公司出租山頂發射站,令「魔童」的電視夢又添波折。不過早前有報導指王維基出席大學招聘會時自爆有「Plan B」,將於全港不同地區三百至四百幢大廈天台安裝發射器,對抗無綫霸權。發言人強調,港視仍繼續與無綫商討租用發射站事宜,即使無綫肯租出,港視亦正籌備在天台安裝發射器,增加地面覆蓋率,「山頂發射站亦會有盲點,公司早有打算喺天台裝發射器,會接收得好啲,所以我哋係兩條腿走路,唔可以話係Plan B」。 七成被裁員工復職 事實上,「魔童」未因阻滯而停止投放製作資源,農曆新年前港視已恢復拍劇,新劇名為《末日+5》,透過五個單元劇,訴說世界末日下人類反思親情、友情和愛情等,由姜皓文、黃芷晴、劉玉翠、張松枝等演出。稍後該台亦計劃再開拍兩套劇集。不少港視藝員及員工仍對開台信心滿滿,但部分人已另覓高就,現時約剩二百多名員工,早前被裁的三百二十人,預期有七成復工。藝員艾威透露,藝員組及後援組是人手短缺重災區,暫只有約三成人「歸位」,「今年冇藝員新春團拜聚餐,人手非常之唔夠!而家個感覺係打到嚟,唔同之前好似打敗仗咁,因為而家面對嘅問題係要快啲將啲節目做起,擔心起唔切貨,聽講遲啲crew(攝製隊)都可能要向外借。」艾威的新年願望是天公造美,不要影響拍劇進度,「我哋啲劇係全實景,落雨唔緊要,夜晚先好落呀!嚟緊我都傾緊拍套新劇,係香港電視劇前所未有嘅拍攝手法,仲有前無綫藝員加盟。」新劇詳情,他大賣關子。王維基說過拍劇成本每集一百萬元,更曾揚言再聘八百至一千名新員工,加上設備及廠商投資費用高昂,位於將軍澳工業邨、面積有五十萬平方呎的新多媒體製作及分銷中心更預計明年第三季竣工,開支一闊三大,一日未開台吸納廣告,一日繼續燒錢,外間對港視的財政狀況並不樂觀。港視去年底公布的去年度財務報告顯示,截至八月底持續經營業務營業額錄得七百八十萬元,按年增長逾一倍;期內虧損逾四千萬元;淨現金連可出售證券共二十六億元(未扣除未償還借貸)。本年度中期業績本月底公布。 兩入圍者毫無動靜 港視借新科技開台,本應對一同申請牌照而獲發牌的有線電視旗下奇妙電視,以及電訊盈科旗下香港電視娛樂造成威脅,但兩台獲發牌後一直懶懶閒,具體宣傳欠奉。奇妙電視去年十月曾指確定發牌後三個月可開播,但未有提及拍劇,有線電視外事部發言人岑少華本週二回應稱:「個牌未到手,有咩進展都係同之前講嘅一樣。」揚言首六年斥逾十三億投資節目及製作的香港電視娛樂,亦只聞樓梯響,電訊盈科發言人指預期獲發牌後十二個月內啟播,第一套劇集《大漢賢后——衞子夫》已完成拍攝,製作費逾六千萬元。 威普生意遍大陸 四十五歲的伍珮瑩曾就讀香港大學法律學院,畢業後在電訊公司當銷售及市場推廣,後來加入顧問公司Spectrum Strategy Consultants。該公司早年為電訊管理局(現為通訊事務管理局)撰寫「有關香港電訊業市場競爭效益的報告:國際性的比較」、「二○○五年香港電訊市場的競爭成效報告:國際性比較」等顧問報告。 Spectrum Strategy Consultants○七年與另一間跨國顧問公司Value Partners合併,香港區易名為Spectrum Value Partners(威普諮詢顧問)。伍珮瑩升任為亞洲區總監兼合夥人,負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等地區業務,生意額佔總公司營業額達三分之一,聘用逾一百人。香港及中國大陸客戶包括和記電訊、電訊盈科、中國移動通信、中國聯通等。Value Partners一九九三年在意大利米蘭成立,創辦人Giorgio Rossi Cairo曾經在業內著名的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任director。公司合併後,在英國、巴西、新加坡、北京等均設有辦公室,客戶來自電訊、金融、傳媒、消費等行業。 |
| ||||||
本刊上月披露威普諮詢前亞洲區總監伍珮瑩「被辭職」,這位免費電視發牌顧問接受記者專訪,首度開腔交代事件,透露公司前後共收到兩封批評她的投訴信,促使她被解僱,公司更扣起其薪酬花紅等一千萬元。伍珮瑩說:「有人有部署有策略去做,令我的lost、suffer(損失、傷痛)好大。」她正進行其反擊大計,本刊直擊她跟其中一位打小報告的男子對質,揭發該男子訛稱與威普有生意關係,投訴伍的動機令人懷疑。威普近年接下中國大陸多宗大生意,客戶包括中移動、阿里巴巴等,為免自斷財路,大膽敢言的老臣子,也要被滅聲了。 伍珮瑩去年十一月狠批政府刻意曲解電視發牌顧問報告,嘗試替踢走香港電視狡辯,行政長官梁振英六日後公開表示:「就有關顧問公司這位人士,她出來的講話,政府是會認真跟進及處理。」翌日,便有人配合政府「跟進」事件,一位署名Kenneth Hung的人士透過網絡平台LinkedIn發信到威普行政總裁Giorgio Rossi Cairo的電郵信箱,Kenneth自稱曾介紹生意給威普,「我曾經介紹客人到威普。伍珮瑩公然反擊政府關於政府的顧問報告,並刊登在報章頭版,有一位客人問我,如果他不同意顧問公司的報告,會否遭受顧問批評?顧問公司代表很少接受傳媒訪問,講述她對客戶的意見,這是否單一事件,還是不尋常?」總公司同事向伍珮瑩查詢如何處理該電郵,她回覆稱:「我感到受恐嚇。」伍珮瑩向本刊大惑不解地說:「我不認識Kenneth Hung,也從沒有接過他轉介的生意。」記者追查發現,Kenneth Hung原名洪國權,他自稱是一間顧問公司HKK Executive Search的董事。本週一,記者隨伍珮瑩到洪的辦公室。HKK Executive Search設在中環名醫林立的中建大廈,不過,公司連水牌也沒有,僅租用九樓其中一個工作室。詢問處稱洪先生不在辦公室,伍珮瑩便致電洪的手機。 篤背脊者講大話 伍:伍珮瑩洪:洪國權伍:我知你send email去我之前嘅公司,佢哋亦將你嘅email俾咗我,咁我想知你嗰時點解send 個咁嘅email去我公司。洪:其實我唔知道你搵我咩原因,我都冇話我識你,不過send個email 去問,如果有啲客問我refer consultant時候,我應該from咩角度去睇,應唔應該refer 咩consultant。伍:我好肯定你冇refer過任何business去我公司。洪:冇冇冇,我冇refer過。我係話如果我有啲客要refer的話,咁我要base on咩regulation去refer。伍:但係你email話你refer過啲客去我公司。洪:冇冇冇,我冇咁講過。伍:我想知道有冇其他人叫你咁做?洪:冇。你send email俾我,我而家唔喺香港。歷時三分鐘的對話,伍珮瑩聲線逐步提高,收線後仍充滿火藥味,「我肯定(洪國權)有部署,佢撻朵話識邊個,話佢有介紹生意俾我哋,令啲人覺得需要睇佢嘅投訴。」她續說:「點解要查詢我公司呢?如果我同佢從來冇關係。」LinkedIn顯示,洪之前在著名的獵頭公司Futurestep, Korn/Ferry任職。去年七月離開後,成立KH & PARTNERS LIMITED,只有他一位董事。八月在HKK(跟洪英文姓名的簡寫一樣)工作,專長在亞洲的科技、媒體獵頭。 連環投訴有部署 洪國權打小報告後,威普沒有向伍珮瑩追究下去。直至十二月十一日出現第二封投訴信。發信者署名Alex T Pugh,自稱MBA(工商管理)、任職顧問,他寫信到意大利總公司,副本郵寄給巴西、中國、新加坡、英國、阿根廷等分公司十六位管理人員;另寄給香港《南華早報》,似乎刻意讓事件公告天下。信件題為「Issue Jeopardizing(危害) Your Consulting Businesses」,批評伍珮瑩違反諮詢界的守則,又漠視政府循序漸進發牌的原則,並附上《壹週刊》十一月二十日伍珮瑩一篇專訪報導,部分惹火內容翻譯成英文,刻意讓外籍管理層看到。據悉,威普財務總監Cosimo Santoro對投訴信反應激烈,發電郵給伍,以嚴厲措詞稱公司形象及聲譽受影響。 非普通市民投訴 由被威普解僱至今一個月,伍珮瑩仍然未明發出兩封投訴信的背後人物和動機。她向本刊分析箇中重重疑點。「第一次有人發電郵俾我公司;第二次行動升級,寫咗封信,用郵寄方式寄俾全世界十幾個合夥人,裡面有中文報導,有highlight,有翻譯,佢哋用啲字眼,係挑釁的手法。絕對唔係普通人表達意見。」「第一封講對你生意有影響;第二封直情話我唔尊重CEO,呢啲係好挑釁性嘅意見。第二個話自己係MBA學生,consultant。如果一個consultant見到另一個consultant做咗啲咁蠢嘅嘢,佢點會咁關心一個競爭對手嘅高層做咗啲蠢事呢。」記者問:「幾大程度相信同政府有關?」伍說:「由佢哋部署方式,到話自己係咩人,我唔覺得係普通市民做,我亦都唔信係政府公務員做,因為我同佢哋合作咗咁耐,我唔覺得佢哋做呢啲嘢,咁中間有咩人要做呢啲嘢打擊我,我都唔知。」 追討薪酬一千萬 接連兩封投訴信,行政總裁一直拒絕接聽伍的電話,令伍無法跟他商討工作,伍遂提出辭職,公司接納。原本以為好來好去,豈料一月二十七日,行政總裁與一大群總公司管理層來港。本刊獲得的獨家照片顯示,當日下午,多名管理層神色凝重地開會,唯獨不邀請亞洲區「一姐」伍珮瑩。當日傍晚六時,行政總裁要求她即時離開公司,不得折返。翌日公司更裝大方,發內部通告公佈伍辭職,感謝她過去的貢獻。明明已經辭職的伍珮瑩,二月四日收到公司發出的解僱信,指她違反僱員守則,包括接受傳媒訪問,影響公司聲譽。公司一聲解僱,即時閂水喉,她的薪金、花紅等共五百萬元;連同五百萬元公司認股證,合共逾一千萬元全遭扣起,她要花錢請律師追究公司無理解僱及追討欠款。九年賓主關係一拍即散,她驚訝地發現解僱信的內容,部分來自她私人電郵戶口的資料,經追查後,其私人電郵戶口曾被意大利IP非法登入,該IP屬於意大利總公司,伍認為私隱被嚴重侵犯,立即報警。 記:記者伍:伍珮瑩伍珮瑩接受本刊訪問,總結過去四個月的風波。她說,從來沒有後悔當初站出來批評政府曲解顧問報告。記:即使有人投訴你,其實你喺公司都做咗咁耐,點解要炒你?伍:我錯誤理解公司,我公開發表批評,出發點係認為對我公司有利,澄清立場。記:你有冇後悔過發表呢番言論?冇,睇番過去發生的事,我覺得我應該早啲出嚟。無錯我令政府尷尬,但我唔希望當時的香港人,糾纏一份我知道根本唔重要嘅報告,我有幾個身份,一個係香港人,一個係公司亞洲管理層的身份,咁我覺得我當時出來,幫我公司澄清公司的聲譽,我唔想俾人覺得,我係配合政府做嘢嘅顧問。記:呢件事你有咩損失?伍:過去一個月我好唔開心,喊咗好多次,瞓唔到覺,半夜兩點起身,六點都瞓唔番,典型抑鬱症狀。感受好似發現老公有外遇仲生埋仔,好似唔識你咁,背叛嘅感覺好強。去年十月中,公司仲加我一成人工,其他同事都冇,咁表明對我嘅重視。我亦幫公司簽咗啲大project返嚟。兩個月前當我係最重要資產,突然話你而家執嘢走,冇同事聽我電話,你唔再相信自己嘅判斷,唔係因為錢,情感嘅傷害最難接受。記:點解你近期出席咁多遊行集會活動?伍:如果我出嚟講一啲嘢,可以鼓動其他人,或者我希望我做嘢可以幫到人,可以do good to the society,咁我會願意做。記:聽聞有政黨有興趣邀請你加入,你會唔會從政?伍:我唔知道,之前我冇留意政黨啲嘢,我唔清楚佢哋立場,而家最多人關心二○一七選特首辦法,程序係點,用咩方法、立場,我有咩作用呢?我要研究清楚唔同嘅人爭取啲咩。如果我有機會幫任何一個政黨,而佢哋理念同我一致,我係絕對願意幫。 威普頻接大陸客 伍珮瑩○五年加入Spectrum Hong Kong,○七年威普收購Spectrum,她成為亞洲區一姐,將威普的版圖由歐洲擴展到亞洲。據悉,威普近年積極向大陸搵水,除了開設北京分公司外,去年簽下三大客戶中移動、國美電器及阿里巴巴。大陸的收入已佔亞洲區逾五成,也令亞洲區生意位列威普三大龍頭之一。威普向北望,是否容得下一個公開批評政府的烈女?最近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法治藍皮書》,特別提到香港免費電視牌照事件,法律上特區政府沒有義務向當事人和公眾交代其決定的理據,但若要令有關人士對政府的決定有信心,政府需要解釋清楚。報告強調,保密原則只針對行政會議的具體內容,不阻礙政府作出解釋。報告書的定調,為公眾吐了一口烏氣,也為伍珮瑩帶來一晚安睡,「我睇到嗰篇藍皮書報導後,嗰晚冇失眠了。」 |
彭博新聞社對分析師的觀點調查結果顯示,國際原油價格跌至兩年多低點,可能令俄羅斯經濟陷入衰退。
接受調查的19位經濟學家中,有58%的人認為,俄羅斯主要出口品種烏拉爾原油(Urals)需要在每桶100美元及上方才能避免經濟衰退。考慮到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至少19%的分析師表示,當前油價已達到足夠低位,可將俄羅斯經濟穩定性置於風險之中。
原油和天然氣是俄羅斯用以賺取外匯的主要工具,支撐著近乎一半的國家預算資金。在很大程度上,俄羅斯和歐盟對彼此開展的制裁與反制裁因為能源問題而始終保持一定的克制,未能對能源產業開展實質性行動。
Berenberg銀行經濟學家Wolf-Fabian Hungerland對彭博新聞社表示:
即使油價再次反彈至三位數,莫斯科的手也正受到束縛,國家預算已經受到威脅,銀行系統潛在的資金需求可能迅速吃進所有的閑置資源。(俄羅斯)應急資金規模過小,難以改變遊戲規則。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介紹,俄羅斯每年將大量原油發往歐洲,且承擔著歐盟1/3的天然氣供應。很多歐盟成員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度極高,比如意大利就基本要完全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
實際上,就在國際油價跌破100美元之後,俄羅斯能源部長Alexander Novak坐不住了,於本月中旬與OPEC秘書長Abdalla El-Badri在維也納舉行會談。Abdalla El-Badri隨即在會後表示,明年OPEC可能削減原油產量。
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上周,俄羅斯油價為每桶94美元左右。截至當地時間本周四下午,ICE 11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價格為每桶96.43美元,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割的WTI油價為每桶93.02美元。
所有布倫特原油期貨的成交量低於100日均水平的48%。今年以來,油價累計跌幅高達13%。
俄羅斯經濟承壓,在貨幣上有所體現。近期,盧布價格持續走低。今日北京時間16:24,俄羅斯貨幣盧布對美元跌至38.97,刷新歷史最低記錄。
| ||||||
少了英瑞國際這家公司,去年全美約四分之一的售後汽車會無法在路上趴趴走。 它生產的不是輪胎也不是引擎。它生產的是搭配引擎系統的水箱(Radiator)。透過水箱冷卻系統散熱,可降低引擎高速運轉的高溫,維持約攝氏九十度的適當運作溫度,避免相關電子零件失靈或損壞。 英瑞國際去年在北美銷售近兩百萬個汽車水箱,以二五%的市占率稱霸北美售後維修(AM)市場,Advance Auto Parts、O’Reilly等美國前三大汽車零件連鎖通路都是客戶。目前,這家水箱台霸更以三百五十萬個年產能居全球之冠,這數字是亞軍青島東洋的三.五倍。 「英瑞的營運模式,簡單說就像做汽車車燈的帝寶,」元大創投協理彭俊豪觀察,水箱是耗損品,當車子開舊一定會更換,但台灣做車燈廠商多、水箱少,英瑞不只第一個搶進美國,擁有近兩億五千萬輛全球最大的汽車保有輛(指一地區擁有車輛的數量)市場,又有規模最大的競爭力。 英瑞董事長翁文鍾一九九六年就率先西進中國設廠打天下。相較同業,他有技術與市場等雙重優勢。英瑞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模具。 開發汽車模具快同業一倍從無到有只要兩個月 初秋時候,我們來到英瑞揚州總廠的生產線,廠裡二十四小時運轉的機器聲轟轟隆隆。這裡是英瑞生產汽車水箱的大本營,也是全球最大的售服汽車水箱生產基地。一排排置放模具的四層鐵架,上頭約有近千個大小各異的塑膠射出模具,「開發一個模具要價人民幣十萬元,你看看這全部價值多少錢?」英瑞副總經理劉福政透露。至今模具及設備總價逾新台幣四億元,等於比它去年全年的獲利數字還高。 「汽車水箱就跟郭台銘搞組裝一樣,不怕人學,關鍵在快、好、便宜,」翁文鍾解釋,水箱技術門檻不高,重點是模具開發要快、型號要多、品質要好、成本要低。 自行開發模具的英瑞比外購同業,成本約降低三成,現在共累積超過兩千個車用水箱型號,數量約是同業的五倍、居業者之冠;不只如此,英瑞打造車用模具從無到有平均約歷時兩個月,也比一般同業快上一倍。 彭俊豪觀察,就像車燈廠帝寶累積了上萬種模具,既有業者卻可享長期折舊攤提,「對它來說,舊的模具成本幾乎是零。」後進者要競爭,光模具開發至少得連賠十年、砸下上億元,這也讓英瑞取得領先的優勢。 開發模具除了比成本,還比速度。有砸大錢的決心只是最基本,人才累積也是關鍵。如英瑞現階段模具製造、設計員工總數已超過三百人。 目前,英瑞一拿到新車原廠水箱樣品,經量測、設計、開模具到生產,最快有能耐壓縮到一個月就能完成和原廠外觀、性能至少九成像的樣品,其他業者平均則要四到六個月;且英瑞還以每年新增兩百個規格的速度,快速增加水箱型號,一來一往間,新進業者也和它的差距越拉越大。 什麼訂單都接建立好口碑50年前車款水箱也有賣 為了因應市場快速變化,英瑞現有逾兩千種不同水箱產品,甚至什麼訂單都接。舉例來說,從福特野馬五十年前的車款水箱,或一年只需求三十個的水箱訂單等都難不倒它。它就是贏在幫客戶解決難題,一步步建立口碑,大家有難題都來找它,無形中增加許多合作機會。 「有一些是會賠,但是做生意你必須截長補短,」翁文鍾解釋,做生意必須服務到位,供貨率和協助負擔庫存是最基本,如還沒有開發好的最新車款水箱,客戶要,哪怕跟競爭對手或原廠買也要滿足對方。 五年前,他除了在美成立工程中心就近服務客戶,三年前又正式建立自有行銷通路,成了北美最大汽車售服水箱龍頭廠,今年市占挑戰三○%。 儘管稱霸北美市場,但不同市場包括通路、售價、策略聯盟夥伴在內的營運模式,全部大不同,所以這家出口美國的車用水箱台霸,過去曾試圖自建水箱維修通路切入中國內銷市場,卻因苦無有力合作夥伴支持,繳了約三百萬美元的學費後認賠出場;也因此三年前一改策略,改由和奇瑞、北京、廣州汽車等中國車廠原廠製造代工訂單途徑,切入中國車市。 搶食原廠代工難度高目前接單僅占營收2% 相較售服市場的速度與彈性,原廠製造代工的開發時間較長,從開發到裝車至少要歷時兩年。業界觀察,汽車原廠零件市場特性是「難攻易守」,一旦成功切入,便可享長期收割,這也是翁文鍾心目中五年後英瑞能再擴大規模,達到原廠和售服,以及內外銷各占營收比重一半的盤算所在。 但以英瑞去年原廠製造代工訂單只占營收二%,出口比重則高達九八%來看,這家水箱台霸要想通吃原廠和售服、內銷和外銷,恐怕在全球車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除了房地產下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另一個重要推手來自私營部門投資減速。
路透社所做的調查顯示,今年以來,中國的企業削減了大約7%的資本支出,這是自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幅度。
放緩的企業資本開支強調了中國今年面臨的經濟挑戰。業內預計,受房地產這一支柱產業持續下行的拖累,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可能跌至24年最慢。
路透社對中國335家制藥、機械制造等私營企業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的投資今年可能較去年削減7.3%,約為740億元人民幣。
比如,全球規模最大的錫錠制造商之一中國雲南錫業就將壓縮開支作為生存手段之一。這家企業的銷售額和利潤已經受到中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沖擊。分析師預計,雲錫今年的資本開支削減幅度可能高達81%。該公司董秘潘文皓表示:
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將持續放緩,所以,最好看緊我們的錢包。
路透另一項調查結果顯示,726家企業的現金余額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了13%。企業在面對經濟不確定性之時對投資保持克制。
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摩根大通旗下全球財富公司首席投資官Michael Cembalest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多源於私人部門的活動逐步下滑,比如私企的固定資產投資減少。
而中國經濟近年來的主要動力,正是來自國家和私營企業的大規模投資。
從2012年起,中國的私營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就直線下降,與這兩年國有企業的這類投資逐步回升形成鮮明對比。
圖:中國私營部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變動
雖然中國政府已出臺多項扶持企業的政策,但以目前環境看,私人部門開支增速還在走下坡路。
部分業內人士的觀點更為激進。安信證券經濟學家高善文上個月提及,私人投資加速下降可能是8月中國經濟失速的主因之一,和房地產基建的關系似乎不大。(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今天(1月13日)表示,制造油價下跌的國家終將後悔,而伊朗則因對原油出口依賴程度低,會安渡油價下滑的經濟陣痛。
魯哈尼今天在電視講話中說,如果伊朗在油價下跌中蒙受損失,則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產油國將蒙受更大的痛苦。因這兩個國家的財政預算依賴原油出口。
魯哈尼稱,沙特80%的財政預算基於原油銷售,科威特則更高,達到95%。
而路透計算的數據顯示在2013年里,沙特預算對原油的依賴程度達到90%,科威特為92%。
不過伊朗的情況要好一些,魯哈尼稱伊朗只有三分之一的預算依賴石油銷售,預計該國的出口中石油相關產品占60%。
因西方在核問題上制裁伊朗,美國能源信息部(EIA)數據顯示,伊朗的原油出口由2011年的250萬桶/日降至目前的約100萬桶/日。
最近幾個月來,國際原油價格大跌近60%,接近六年來低位。
伊朗是遭到最嚴重沖擊的石油輸出國家之一,因為伊朗的預算是建立在油價每桶100美元的計算基礎上。
伊朗在新一年的財政預算中,將銷售的油價下調到每桶72美元,不過,油價目前已經跌到50美元以下,再度升高伊朗未來將面臨赤字的可能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一個一心想當會計師的台灣書生,沒有當過一天黑手,卻能在二十年內,把閥門這個古老的機械零件做成中國馳名商標。中國許多重大建設工程,如長江三峽大壩、上海東方明珠塔、東北的勝利油田,甚至核電廠,通通都是用他的產品。 李政宏,上海冠龍閥門機械董事長。一九九四年接手的時候,這只是一家年營收不到人民幣千萬元的小工廠,如今規模已經成長了六十倍,在中國各地擁有三十幾個辦事處。其中主力產品給水閥門,創十六年不漏的業界紀錄,在中國上萬家閥門廠中,品牌居前三大地位。 在中國,視閥門為低廉易損品,對其品質要求向來不高,有一點滴漏算是正常,只要不漏得太嚴重就可以了,但冠龍是第一家做到滴水不漏的。「說中國的閥門市場價值是被冠龍拉起來的也不為過,」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閥門分會會長華明九說。 做為一家百分之百台資企業,政商關係遠遠比不上人親土親的中國本地業者,卻能一路參與國家級重大工程,還極罕見的在製造業內拿下中國馳名商標,在中國,一般只有貼近消費民生的產品如最大飲料集團娃哈哈、小肥羊餐廳、聯想電腦等才能獲得。冠龍是怎麼做到的? 「我們走了一條比較辛苦的路,」李政宏說。所謂辛苦的路,指的是做品牌。 踏上做品牌之路他不賺翻修快錢,專注研發 一九九四年,父親因病猝逝,一心只想當會計師的李政宏,被迫臨危受命。 對製造業一竅不通的他,與幾位老臣沒日沒夜的開了好幾天的會,最後,他定下「做品牌」的策略方針。 那是中國經濟突飛猛進的時期,閥門市場供不應求,許多廠商為了搶快,採代理製造生產模式,亦即接案後再轉包給下游供應商貼牌。層層轉手,要拉大利潤空間,就得在成本材料上動手腳。 一種常見的手法是收購舊的廢鐵,重新打上密封件與易耗件,外觀看起來與歐美大廠的產品相似,成本卻不到五分之一,貼上牌子轉手就是暴利,最可怕的是在工程驗收的時候無法立刻看出品質的好壞。 冠龍總務主任郁嘉指出,閥門是一種「用了才知道」的產品,但往往知道的時候,輕則停水阻塞,重則爆開毀壞整個工程結構。 為了避免這個可怕的後果,冠龍在製造成本上甚至比同業高出三倍。李政宏要求把賺得的錢投入研發,與美國、日本、德國的閥門廠進行技術合作,不斷拉高與對手的競爭門檻。目前冠龍研發出來的專利有九十六種,以結構設計的專利為主。 如果按照一般業界的做法,不只利潤可以翻上好幾倍,業績也會大幅成長。但李政宏拒絕了這個誘惑:「是能馬上賺到錢沒錯,但三年、五年以後呢?」 打造一條龍服務他接手後,打通技術難關 他推掉了一個個代理商捧上門的現金,挽起袖子帶著技術人員親自上火線開發業務,首創技術與銷售合一的功能性團隊,在初期就把專業帶給客戶,同時一改業界「貨物售出、概不退換」的常態,從售前到售後打造一條龍客戶服務。每年光是在客服上的付出,就占去了一○%的成本。 這個在別人眼中「極笨」的做法,卻讓冠龍的名號異軍突起。上海市政府大廈經歷多次消防驗收不過之後,決定給這家來自台灣的廠商一次機會。雙方合作成功。 真正讓冠龍一炮而紅的,是上海東方明珠塔。四百六十八公尺的高度,換算約一百多層樓,最高處每平方公尺水壓達四十多公斤,其中消防系統的閥門,負責調節水壓,平穩結構。一旦控制不好,壓力沒有洩放掉,管道就會破裂,導致整個系統癱瘓。 當時中國沒有一家廠商有能力承接,裝一個裂一個,根本無法驗收,導致東方明珠塔落成後遲遲未能開張營業,一直到冠龍接手後才讓東方明珠順利點燈。 站上市占率第三他絕不降價,用品質搶客戶 雖然有東方明珠的背書,但在「關係第一、價格第二、技術第三」的中國社會中,冠龍的品牌路走得依舊艱辛,二○○七年拿下中國馳名商標,贏得全國注目,但所有重大工程的招標案,只有至關重要的環節才會放給冠龍,而一般的客戶則是一上門就想砍價。李政宏並不氣餒,「要讓客戶不是不想買,而是預算沒哪麼高,買不起!」意思是,就像奢侈品一樣,絕不降價搶客。所以冠龍雖然品牌響亮,但在營收規模與市占率並不是第一,只能站到前三的位置。 如同LV起家時打造堅固耐用的行李箱,經過百年的淬煉成為頂尖奢華品牌。李政宏也試著要在傳統的製造業中擦亮屬於台灣的金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