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央行祭出救贖計劃 各行業告急時脫歐派還在高興什麽

自從英國人決定了斷與歐盟43年的“恩怨情仇”之後,英國政局亂象、經濟上的不確定以及由此帶來的金融市場的沖擊波和英鎊的大幅跳水,都在大多數經濟學家們的預料中,在一個星期內紛紛上演。

在上周吹風即將降息之後,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行長卡尼5日再次在倫敦發表講話,就如何應對英國退歐風險提出了四點計劃。

就在兩天前,財政大臣奧斯本也表示,為了留住在英企業和吸引更多公司前來英國投資,擬將公司稅從20%下調至15%。

央行四項計劃應對脫歐風險

卡尼在講話中提出的四項計劃包括:明示金融風險,增強銀行系統彈性,鞏固已經奏效的脫歐應急行動,采取必要行動支持就業和經濟增長在內的措施應對英國脫歐金融風險。

其中特別提到把銀行的逆周期資本緩沖從0.5%調至0,並即時生效。此舉將能夠鼓勵和保證銀行繼續給英國商業和家庭提供他們所需要的資金支持。

卡尼表示,這是一個重要的改變,意味著四分之三的英國銀行里約占90%的英國銀行借貸儲備立刻在英國公司和個人的貸款方面獲得更大彈性。這是針對英國國內金融業務活躍性的支持。

在講話中,卡尼也指出,英國央行對英鎊貶值的擔心已經成為現實,越來越多跡象表明英國脫歐公投可能給英國經濟帶來實質性放緩,投資推遲的情況也開始顯現,較長時期內可能存在避險傾向。他還表示,如有必要,英國央行手握一系列工具進一步實施寬松政策。

正如卡尼在報告中指出,英國經濟放緩,投資推遲等衰退情況已經顯現。

多個行業已傳來壞消息

目前最新的壞消息是,7月4日晚間,英國標準人壽保險公司(Standard Life)決定暫停散戶投資者拋售其價值達29億英鎊的房地產基金。這是過去一周英國房地產價格下跌導致現金流迅速流出之後做出的決定,暫停拋售的封閉期至少28天。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這對投資者是一種暗示,將加劇投資者對英國房地產的拋售。7月5日一早,各房地產公司股價暴跌。

另一方面,7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6月建築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錄得46,是2009年以來最低點,也是2013年以來第一次低於50榮枯線。這預示著英國建築業正面臨投資停滯的威脅。

其他行業,廉價航空公司易捷航空(EasyJet)宣稱已經啟動對英國政府和歐盟有關方面的遊說,希望在英國與歐洲大陸之間的航空規則保持不變。該公司警告,如果不能達到該要求,或將其總部搬往其他歐洲城市。業內人士認為,一些大的航空公司也有類似想法。

比如,維珍航空公司的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對退歐結果表示非常沮喪,他在參與英國獨立電視臺(ITV)早間節目時毫不諱言,稱在退歐決定後的幾天里,“由於股市暴跌,維珍集團總資產一下縮水了三分之一。正在談判的一個大項目也因此黃了,3000個就業機會就此失去。”

除了房地產、航空等行業受到重挫,英國各大銀行在退歐決定出臺後,可以說是受打擊最大的,最直接的是,連續多日的股價大跌對銀行資產造成極其嚴重的損失。並且,由於經濟前景堪憂、增長預期下調等造成的投資停滯,還可能導致英國政府對皇家蘇格蘭銀行的私有化過程推後。該銀行首席執行官麥克尤恩認為,預計政府將至少推遲兩年出售其手中持有的72%的股份。

經濟學家們此前已作出預測,對於所有英國的銀行來說,如果英國和歐盟之間談判破裂,英國將失去單一市場互通營商權,英國本地銀行的基建成本和市場份額也都會發生變化,而駐紮在倫敦金融城的外資銀行搬遷他處的可能性隨之增大。

目前,已經有多家銀行公開表示了將工作崗位遷移到其他歐洲城市的意向,匯豐銀行就表示將把多達1000個工作崗位的歐元結算業務從倫敦遷到巴黎;摩根士丹利也已經表示,可能會把2000個工作崗位從倫敦遷往都柏林或法蘭克福。由此,倫敦金融城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岌岌可危。法國財長近日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已經向英國金融機構拋出繡球,希望替代倫敦成為歐洲貨幣清算中心。

另外,英國董事協會(IoD)近期對1000名協會成員的一項調查發現,四分之一的英國企業準備停止招聘,近三分之一維持現狀,有5%的企業準備裁員。另外,三分之二的受訪企業認為,公投結果對他們不利。

脫歐派的樂觀

然而,支持退歐的經濟學家們,給退歐之後描繪的經濟藍圖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倫敦前市長經濟顧問、渣打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李賴思(Gerard Lyons)時,他很形象地描述:“英國退歐短期會造成一些不確定性,會對經濟造成沖擊,經濟活動會減少,但並不意味著失業率上升。經濟增長和信心會很快恢複,經濟展望會比較樂觀。”。

在他看來,英鎊下挫外加英國央行降息,都會促進英國經濟增長:“在退歐程序正式啟動前的一段時期,疲軟的英鎊是好消息,一方面有利於出口,而且英國央行會向市場註資增加流動性,並會保持利率在較低水平,甚至會進一步下調利率,這樣的話,疲軟英鎊和低利率政策相結合比較合理,而且有利於英國經濟增長。”

牛津大學的嶽琳達教授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引用她在《福布斯》上的文章內容稱,英國在與歐盟尋求談判的同時,“應該盡快啟動與美國、中國、日本和英聯邦國家的貿易協議談判。”

英國咨詢公司凱投宏觀首席執行官羅傑·托爾(Roger Bootle)在他為《每日電訊》撰寫的專欄上對倫敦金融城可能丟失歐洲金融中心地位和下滑的就業前景頗為看淡。他認為,脫歐後,英國將會奪回法律規則制定權,這樣一來,金融城會重新制定有利於英國金融企業的金融業務規則,其獲得的收益可以彌補失去“單一市場”所造成的損失。

而且,他對所謂“單邊貿易”對英國貿易的有利之處抱樂觀態度:“如果我們宣布單邊自由貿易,我們就能立即消除與歐盟是否能達成貿易協議的疑慮,並可以在今後的任何談判中采取主動。因為單邊貿易政策將意味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進口關稅被取消,這將降低價格,加大商品在英國市場的競爭。而歐洲大陸的出口商很快就會發現,他們只能夠以較低的價格出口英國。這將促使一些受到價格壓力的國家和行業,比如德國的汽車產業,向政府實施壓力與英國達成適合英國利益的貿易協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255

奧巴馬的否決權被推翻了,沙特很不高興

國會通過,總統否決,再被國會推翻——“9•11法案”讓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國會直接“開撕”。

當地時間28日,美國參眾兩院分別以超過三分之二多數的表決結果,強行推翻了此前奧巴馬對“9•11法案”的否決,如此,“9•11”事件幸存者和遇難者家屬就可以在美國法庭起訴沙特阿拉伯政府。

這不僅讓奧巴馬顏面大失,同時在外交上也被認為將嚴重影響美國和沙特的盟友關系,甚至傷及美國在中東的反恐布局。

奧巴馬:這是個錯誤

奧巴馬在得知國會的投票結果後稱,國會推翻他對“9•11法案”的否決是個錯誤。他說,該法案將開一個“危險的先例”。

“9•11法案”的全稱是《法律制裁恐怖主義贊助者法案》。“9•11”事件發生後,有受害者家屬認為沙特政府曾資助來自“基地”組織的襲擊者,去年9月,襲擊幸存者和遇難者家屬向美國法院對沙特政府提起訴訟並索賠,被法院以沙特政府享有外交豁免權為由駁回。

之後他們尋求國會立法支持,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議員共同提交了“9•11法案”,內容主要是允許美國本土恐怖襲擊受害者及其家屬在美國法庭起訴涉嫌支持恐怖主義的外國政府。今年5月,參議院批準該法案,9月,又在眾議院通關。

本月23日,奧巴馬以損害國家安全利益為由,頂著國內各方壓力否決了該法案。但按照美國憲法,如果國會以三分之二多數推翻總統的否決的話,能讓法案強行成為法律。

盡管投票前奧巴馬政府進行了大量活動,但28日當天,先是參議院以97:1的絕對多數推翻奧巴馬的否決。隨後,眾議院也以348:77的表決結果再次推翻奧巴馬的否決。

否決權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歷史數據發現,奧巴馬是近幾任美國總統中,動用否決權最少的總統之一,如果不是這次被國會“打臉”,奧巴馬任內被推翻否決權的次數將是零。

美國三權分立下的總統和國會關於否決權的“互撕”體制可以用三句話來總結,即如果總統對國會某一項立法不滿,可以動用自己的否決權;否決權分為兩類:常規否決權(regular veto)和擱置否決權(pocket veto);如果國會三分之二以上票數通過,可以再推翻總統的否決權,保證法案通過;擱置否決權則不能被推翻。事實上,奧巴馬這次動用的是常規否決權,為何不動用擱置否決權呢?因為擱置否決權的時間窗口比較短暫。具體生效條件是,總統接到國會通過法案後未作簽署,恰好在此期間國會休會,因此總統可以將否決權放進口袋,不再擔心被國會推翻,所以擱置否決權也叫口袋否決權。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美國國會網站查詢到的資料顯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動用常規否決權的是開國總統華盛頓,第一位否決權被推翻的總統是泰勒(1845年3月3日);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動用擱置否決權的總統是麥迪遜(1812年)。加上本次被推翻的否決權,奧巴馬任內一共動用了12次否決權,他的前任小布什也動用了12次,克林頓動用了37次,老布什44次,里根78次。美國歷史上動用否決權最多的總統是羅斯福,數量達到635次,也有包括約翰•亞當斯在內的七位總統,從未使用否決權。

美國歷史上共有10位總統,從來沒有被國會推翻過否決權,奧巴馬本有可能成為第11位。

安全利益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布倫南(John Brennan)是奧巴馬的支持者,他同意該法案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後果”。“潛在的不利是巨大的。”他如此表示。

奧巴馬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稱:“這是個危險的先例,有時候你必須做一些很難做的事情,這就是個例子。”

他說:“我的擔心無關沙特本身或者我對‘9•11’受害者家庭的同情。”

今年7月,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曾公布“9•11”事件調查報告,其中有沙特可能和恐怖分子存在關聯的絕密內容,但沒有證據證明沙特政府為之提供資金。“9•11”事件中19名劫持者中有15名是沙特國籍,但作為美國在中東的關鍵盟友,沙特已經否認涉及“9•11”事件。

白宮也認為,沒有證據顯示沙特有意支持“9•11”事件襲擊者。白宮在否掉該法案時表示,國會剝奪了未被列入支恐名單國家的主權豁免權,如開此先例,美國國家利益、美軍以及外交和情報人員也將失去豁免權。

奧巴馬暗示國會議員們的投票節奏被政治熱點所影響。

“如果你認為這是在大選前投票反對‘9•11’家庭的權利,毫不奇怪,這是很困難的投票。”奧巴馬說,但應該做正確的事。

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Josh Earnest)說,此次投票是近幾十年來“美國參議院做過的最令人尷尬的事”。

“白宮以及執行部門更多考慮的是外交方面的情況。”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舒默說,“我們更感興趣的是家庭和正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178

很不高興遇見你!韓寒武漢餐廳因無證經營、鼠患嚴重被關停

據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微博消息, 武漢中南路有家餐廳叫“很高興遇見你”,是韓寒和他人合夥成立的品牌,主營創意菜。但該店上周被武漢食品藥品監管局列入“很不高興遇見你”餐廳之一,因無證經營、鼠患嚴重,有些餐具上都能看到老鼠屎,直接被關門。

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表示,這家餐廳無證經營。存在員工私人物品亂放、員工沒有按照規定穿著工作服、制冰機沒有按照規定清洗、保養等種種問題。

此外,這家餐廳鼠患嚴重。倉庫貨架頂部全是老鼠屎,有些食品包裝袋已經被老鼠咬破,甚至有些餐廳上都能看到老鼠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27

OPEC達成減產協議 油價暴漲9%:先別高興太早

坎坎坷坷近一年,直到北京時間11月30日深夜,據境外媒體從能源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人士處獲悉,OPEC終於同意將原油產量下調120萬桶/天至3250萬桶/天。這也是OPEC自金融危機後,八年來首次達成減產協議。

值得註意的,沙特接受伊朗作為特例,可以將產量限額提升至390萬桶/天。消息一出,WTI油價和布倫特油價短線走高,漲幅分別升至7.27%和7.65%。截至北京時間11月30日23:58,WTI報48.92美元/桶,布倫特報51.3美元/桶。

摩根士丹利預計,減產協議的達成可能會為油價帶來5美元的漲幅,但是減產協議不可能徹底改變原油供過於求的局面——根據OPEC自身預測,如果要實現供需平衡,那麽從1月到6月,每天原油產量應該減少至3190萬桶,其也呼籲非OPEC成員國每日減產60萬桶,這主要是指最大的非OPEC產油國俄羅斯。

“如果OPEC同意各國的限額,那麽俄羅斯自身也願意加入限產,”俄羅斯相關人士對境外媒體表示,這也逆轉了此前的態度。也有代表稱,OPEC可能會在下周繼續和非OPEC成員國談判。

第一財經記者此前采訪多方機構後發現,主流觀點認為,OPEC達成減產協議的機會上升,否則未來很難再“口頭幹預”市場。也就在9月29日,OPEC在阿爾及爾舉行的特別會議上達成了減產協議,目標為每日3250萬~3300萬桶(較今年8月水平減少0.6%~2.1%)。這個以內部博弈、爭奪市場份額著稱的組織震驚全球,美油當時就一度暴漲6%。

但是,OPEC成員國之間達成了減產協議就高枕無憂了嗎?最終又是由誰來監測並落實減產指標?非OPEC成員(俄羅斯、美國等)是否會配合減產?如果油價因為減產而上漲,美國頁巖油的產量加大後是否又將再度打壓油價?如果能順利解答這些問題,再對油價長期走勢樂觀也不遲。

東證期貨原油分析師金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即便11月底OPEC的限產協議達成,油價也很難沖破目前油價區間,只是封殺下跌的下限區間。WTI的目標價格頂部在55美元/桶。”

“限產即便達成也不能盲目樂觀,維持45~50美元中油價判斷不變。”中信建投原油分析師王強表示,近期OPEC產量連創歷史新高,美國原油產量已經止跌企穩,庫存仍在歷史高位,而鉆機數持續回升。原油供過於求的基本面改善仍舊較為脆弱,全年需求增長預測目前依然在 1.2百萬桶/日,原油重回供需平衡預計要延後至2017年下半年。

不可否認,如今核心的矛盾在於俄羅斯,以及美國的頁巖油。

雖然,從當日俄羅斯代表的口氣看,俄羅斯可能同意加入限產,但其一貫的態度令人難以信服。俄羅斯能源部長Novak在11月24日表態:“俄羅斯凍結產量等同於2017年計劃減產20萬~30萬桶/天。”實際情況則是俄羅斯原油產量持續創下自蘇聯解體後的記錄高位,10月產量增至1130萬桶/天。

“凍產等於減產簡直是胡說八道,說明俄羅斯根本不願意減產,頂多是凍產。俄羅斯對於減產的態度對OPEC也會形成負反饋,俄羅斯如果只願意凍產,憑什麽OPEC要去減產?”金曉表示。

OPEC的減產之路可以說非常坎坷,核心原因是在供給過剩的環境中,OPEC難以突破“囚徒困境”。只有市場份額最大化才是自然選擇的結果。OPEC要實現減產不僅要依靠成員國內部形成統一戰線,同時也需如俄羅斯等非OPEC國家加入減產。否則,OPEC減產只是替他人做嫁衣,便宜了俄羅斯或者美國的頁巖油生產企業。

說到美國頁巖油,其實這才是油價“頂部”的最新決定因素,OPEC可能已經失去了所謂的“定價權”。

以前油價由OPEC定價,其供給數量直接決定油價,但現在油價的頂部(ceiling)將以美國頁巖油價格決定,其已成為了邊際生產者,技術進步使得成本不斷下降,約為40~50美元左右;OPEC當前只能設定底層價格(floor),其生產量越多,這個底就越低,而生產越少底就越高,但此時頁巖油的產量又會隨著油價走高而再度回升,進一步把價格打壓下去。

“近期美國鉆機數站上450臺以上,繼續維持增長勢頭。美國活躍鉆機數本周增加3座至474臺,維持自5月底以來的增長勢頭。美國原油產量上升至869.0萬桶/日,環比小幅增長0.1%。 ”中信建投分析稱。

未來一段時間,OPEC成員國之間以及其和非OPEC成員國仍需要作出艱難的斡旋,但有一個結論是幾乎可以肯定——頁巖油的興起、科技的進步註定油價已經很難回到100美元/桶之上,既然油價的頂部將以美國頁巖油價格決定,OPEC也可能已經失去原油定價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595

真會“高興死”的!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mfl.html

    最近,股市有點活躍起來,一位老朋友“老毛病”又犯了:大舉追擊所謂的強勢股。他屢屢得手,好幾只股票在短短一兩周或個把月就上漲了百分之二、三十或五十以上呢!他好不高興!於是他變本加厲地捕捉機會,東買一點,西買一點,覺得到處都是機會,唾手可得。


    友:嘿嘿!最近手氣不錯,高興死了!

    我:呵呵!你以前也是這樣做的,但十多年下來怎麽收成不大呢?

    友:這……

    我:強勢股大都是走高了才看得到的吧?所以,大舉追擊強勢股就是大面積高買,而這樣高買怎會多賺?圖一時高興,最終真會“高興死”的!


    本人在小文《一位高手炒股的要點》(2010-05-24)中提到過:“股市從中長期看是一個有確定性的市場。而很多人認為它是絲毫沒有確定性的,這往往是被短線搞得迷惑了。而炒股最危險的就是只有短線的感覺而沒有中長期的信念。”


鏈接閱讀:《若要長期拿著,你敢下手嗎?》(2016-1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815

悟空、小藍單車等共享單車頻頻倒閉,用戶該高興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17/166037.shtml

悟空、小藍單車等共享單車頻頻倒閉,用戶該高興嗎?
郭靜的互聯網圈 郭靜的互聯網圈

悟空、小藍單車等共享單車頻頻倒閉,用戶該高興嗎?

這波共享單車倒閉潮的出現,並不值得用戶拍手叫好.

來源 | 郭靜的互聯網圈(ID:guojingdequanzi)

作者 | 郭靜

凜冬將至。

這句臺詞似乎是“權力的遊戲”里提到最多的一句話,但用來形容當前的共享單車情況也是比較貼切的。

123

2017年6月13日,悟空單車宣布,自2017年6月起,將正式終止對悟空單車提供支持服務,退出共享單車市場。

2017年6月21日,3Vbike宣布,3Vbike共享單車從2017年6月21日起停運。

2017年8月,町町單車被曝“跑路”,大量用戶的押金沒有退還。

近期,有消息稱,小藍單車已宣布解散,拖欠的員工工資將繼續拖欠到明年2月。

曾以“土豪金”而出名的酷騎單車雖然還未出現倒閉的消息,但其押金難退的問題自8月份一直傳到現在。

與現在共享單車一片“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情景不同,共享單車最瘋狂的時候,曾有多達幾十家同行在競爭,不少創業者看到摩拜、ofo的瘋狂融資,紛紛湧入共享單車市場,PC6下載站的數據顯示,共享單車App數量多達260款。

“創業是九死一生”這句話很多人估計都聽過,但卻鮮有人真正放在心上,一旦看到某個領域存在機會,便一窩蜂似的蜂擁而至,從O2O到智能硬件、從智能硬件到雲計算和大數據、到AI,均是這種情況。

共享單車的火熱,跟資本方的青睞有莫大關聯,光靠創業公司自身,是很難做大的,一輛單車幾百元的成本,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地往外鋪,這里面成本就不少了,按照目前100萬輛的規模,算下來至少是數億元以上,再加上人力維護、維修成員、資源成本等多項成本加起來,沒有資本方肯定是不行的,幾千萬丟進去很難看到大的成效。

11111111111111

曾有某共享單車企業內部人員對郭靜的互聯網圈透露,對於共享單車品牌來說,最難的不是技術、損壞維修、投放等問題,而是融資問題,因為只有融資才能將市場做的更大,跟摩拜和ofo進行競爭,融資之外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甚至品牌公關方面也做的比較出色,就差錢了。

如今,共享單車的情況跟O2O、智能硬件的情況頗為類似,一方面資本市場不再對該市場熱衷,處於二三線市場地位的品牌很難再獲得融資,另一方面,大部分的流量、影響力、用戶被一線陣營的品牌給奪走。頭部的兩家共享單車企業在這種“凜冬將至”的時候,可能問題不大, 但是中尾部的幾十家共享單車品牌受困於資本方的不再追資問題,而市場又越來越小,很容易就會陷入倒閉潮,沒有資金就意味著不能大肆投入,市場一小,就只有倒閉一條路。

可以預見的是,悟空單車、小藍單車等的倒閉並不是共享單車的結局,將來肯定還會有更多二三線的共享單車品牌倒閉,須知,小藍單車可曾是被稱為共享單車第三的存在,如今也突然陷入倒閉,其他二三線的共享單車品牌想必日子也比較難過。

對於用戶來說,從共享單車的繁華到如今的落寞,這一路經歷也頗為精彩。共享單車最初出現的時候,出於對新興事物的好奇心,大部分用戶對共享單車都比較熱衷的,而且,各個共享單車企業的大肆補貼,讓用戶深深愛上了單車出行這一模式,但隨著共享單車問題的出現,用戶對共享單車又開始嫌棄了,比如,經常遇到成片的共享單車被損壞,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影響交通等,還有就是不少共享單車被人惡意損壞,有的甚至丟到河里的。某些地區甚至出現了所謂的共享單車“墳場”,堆著成片損壞的共享單車,而這些對於用戶的影響就比較大了,比如亂停亂放這個就讓人很討厭。

到了現在,用戶對於共享單車已經比較平淡了,既沒有最初面對新興事物的興奮勁兒,也沒有過多的嫌棄和厭惡了,因為該見到的壞已經比較常見了,不稀奇,該用的時候就用,不想用的時候就不用。

這波共享單車倒閉潮的出現,不少用戶都發出了叫好聲,但用戶真的該為此高興嗎?我並不這麽認為。

首先,用戶的押金問題,盡管有免押金的方式,但仍有不少用戶的押金存放在共享單車的賬戶里,這意味著一旦該共享單車出現倒閉情況,用戶的押金就很難退了。退押金是個大問題。

其次,共享單車的倒閉,是正常的“優勝汰劣”現象。就跟達爾文的進化論一樣,商場上同樣遵循優勝汰劣的法則,優質的品牌留下來,不行的品牌從市場撤離。總的來說,共享單車還是為用戶創造了方便的,只不過其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今,在優勝汰劣的法則之下,洗掉一些不良的品牌對於市場來說反而是好事,一刀切肯定不對,讓所有的共享單車都撤出,很明顯過於武斷了。

最後,留給用戶的選擇權越來越少。隨著整個共享單車的洗牌,而摩拜、ofo合並的聲音不絕於耳,將來用戶在使用共享單車的過程中,會越來越難有選擇權,因為可能市場上就只剩下一家了,沒得選擇。

1234

共享單車這場熱鬧,終於逐漸平靜下來,理性,終將回歸。

共享單車 倒閉 用戶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63

Slap happy(打得高興)

1 : GS(14)@2010-08-05 23:05:37

http://www.thestandard.com.hk/ne ... d=101276&con_type=1
2 : GS(14)@2010-08-05 23:05:59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6869
討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210

侄辦甘泉財困 李德義被爆表現高興

1 : GS(14)@2011-10-20 22:28:2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1020/News/ec_ggb1.htm



李德義離開法庭後,代表曾昭穎的大狀讀出一封由李建勤於08年4月11日寫給曾的電郵,內容提及李德義對他表示,甘泉出了岔子(f××ked up)。曾解釋,經營甘泉航空的李卓民是李德義的侄兒,一直在庭上旁聽的李建勤聽到律師讀出這段內容,亦不禁擠眉弄眼偷笑。

兄弟爭產交惡 官司不斷

李卓民是李德義胞兄李德仁的兒子,事實上李德仁及李德義兄弟自父母死後便一直交惡。李氏兄弟的父母去世後,李德仁與胞妹按亡母遺囑,向法庭申請同作遺產執行人,但李德義指胞姊並非遺產執行人的合適人選並提出反對,家族成員之間就遺產及公司股份問題互相控告掀起戰幔。

其間以李德仁為首的十多名家族成員曾於99年申請家族公司恒豐企業清盤後,李德義於2001年偕同兒子李建斌控告當時家族公司董事會主席堂兄李漢輝誹謗;同年3月,李德仁再聯同家族成員控告李德義、兩兒子李建來及李建勤挪用公司7.89億等,至04年李德義以8.88億元了結與家族成員之間的官司。

不過在08年李德義為了已故堂兄李漢輝在家族墓園內的墓碑安排,再向
2 : 200(9285)@2011-10-20 23:42:48

smiley 李卓民呢個 on 9 仔‧
3 : GS(14)@2011-10-20 23:43:45

個樣好Richard
4 : 龍生(798)@2011-10-21 00:13:09

無辦法, 個種衰
5 : GS(14)@2011-10-22 14:07:58

2樓提及
smiley 李卓民呢個 on 9 仔‧


點on 9 先,講多D,有野就爆,唔駛畀面D包括我在內的會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345

鄭家華:今天應該炒得很高興

1 : GS(14)@2012-09-18 23:02:18

http://news.on.cc/cnt/finance/20 ... 0917_00842_001.html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 東方產經「搜財奴」專欄作者鄭家華:全球金融投資者,當然包括香港股市的投資人,今天開始都應該感到很高興。不是嗎?美國聯邦儲備局終於推出萬眾期待的QE3,而且還是無色、無形、無限的「終極變永生版」。所謂「終極」變「永生」,當然是指這一趟「量化寬鬆」行動,明明應該是最後一輪。偏偏,聯儲局主席伯老透過「無上限」和「無時限」的設定,把QE變成長生不死,不知何時告終。在伯老如此慷慨的豪氣下,再加上早前歐央行無上限買短債,和中國地方政府1萬億元人民幣建設刺激方案,另一輪「官迫民炒」的鬧劇又再上演。有產階級在「通脹預期」下,肯定會減持現金,入市亂炒。
過往,亂炒資金首先會湧入資源相關投資項目,譬如黃金、石油和銅期貨及相關上市公司。但兩輪QE過去,一眾專業基金管理人早就心知肚明,美國經濟和上市公司盈利,在未來一年或許會有增長。但中、港經濟動力和上市公司盈利潛質,則可能是另一局面。所以,黃金因屬另類貨幣,在全球主要政府粗暴印鈔下,價格縱不再大幅上升,亦不會跌到那裡去。
至於石油和銅這些和經濟活動緊密相扣的資源,只要一日全球沒有明顯的經濟復甦,尤其是中國,價格很難持久攀升。所以,相關股份如江銅(00358)和中石油(00857),亦只宜短炒。尤其是石油股份,美國政府為保經濟,已明言不會讓油價重回海嘯前水平。相信在有需要時,美國政府會隨時再釋放戰略石油儲備,又或者進一步放鬆近岸或在岸能源開採(包括頁巖氣)的環保要求,以茲鼓勵。
過去的週末,已有不少評論謂恆指有可能升上24,000點水平,自己對此不敢苟同。道理跟上文思維一脈相承,這是一個沒有經濟復甦和盈利增長的「迫炒亂局」,專業資產管理人就算大部分跑輸大市,都不會不知道。所以,雖然未來一個月港股很可能會因為風險胃納加大,而炒得興旺,但並不代表恆指有很大上升空間。以歷史市盈率十倍之上而言,港股並不便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540

中門大開:唐營高興乜嘢 添馬男

1 : GS(14)@2013-02-05 00:40:3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204/18156198
政協分餅揭曉,唐系主流建制人馬壓倒梁粉,乃意料中事,理所當然。政協係統戰工具,要安撫本地工商建制,穩定局面,自然係將位派畀唐系人馬。唐英年代表本地主流,當日俾一班三尖八角古靈精怪人士合謀起尾注,奪取特首之位,而事實上係北京被董建華有意誤導,放棄唐英年,北京「無厘頭」將多年來政治上合作夥伴放棄,今次政協分餅屬補鑊安排。
當日公信第一、知識分子梁粉報協助進行政治宣傳,認為梁上場可以改變地產霸權、官商勾結,今日香港人望番轉頭,先發現一切如舊,「求變」只係政治寶藥黨欺騙婦孺之口號。工商界利益長久以來受北京照顧,而梁振英20年來專走北京上層路線,邊有可能唔知道北京治港政策及利益所在。佢以求變之名去奪權,屬政治包裝,梁粉報口口聲聲批評煲呔政治化妝,殊不知自己卻淪為梁振英政治化妝筆及粉底。由於有中產媒體協助梁振英化靚妝,當時的而且確吸引一班盲毛成為梁粉啦啦隊,也令董建華有機可乘,挾民意游說北京撐梁棄唐。
政協安慰獎難比實權
正由於當日民意撐梁屬政治化妝術,一年後邊有可能交到貨,社聯、社區組織協會、大小環保團體頭目今日惟有暗啞底唔出聲,因為成棚人有頭有面,唔通公開承認自己當日俾寶藥黨呃咩!到頭來焚化爐照起、堆填區照擴建,土地供應照樣短缺,起樓照樣要6年完成,房照劏,當日砌煲呔十惡不赦,今日邊一樣有解決迹象。好嘞,搞唔掂o依家成班梁粉出來又再spin,指前朝積落問題太多,難以一朝解決。既然問題咁深重,當日選舉時又點解亂噏,成班梁粉合謀欺騙巿民。講到尾,一切都只為利益而奪權,邊有理想理念可言。
奪權之後就輪到瓜分利益,相信董建華念念不忘的北大嶼山碼頭物流園,只不過係冰山一角,唐系人馬攞個政協安慰獎,相對於政策利益傾斜、實權公職任命,現兜兜利益輸送畀梁粉,簡直小毛見大毛,唐營中人又有何值得高興呢?
2 : 鱷不群(1248)@2013-02-06 00:02:25

梁粉係寶藥黨一早就知啦,如果連咁基本野都睇唔穿,早中就晒老千股既招smil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2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