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內地PPI跌幅收窄 分析:難言見底

1 : GS(14)@2016-03-11 12:22:07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2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雖然連跌48個月,但月內按年僅跌4.9%,跌幅較1月份的5.2%進一步收窄。有經濟學家認為,去產能措施要到中長期才有明顯效果,至於是否見底,則取決於未來2個月環球商品價格走勢及內地經濟實?。



內地PPI以去年8月至12月為重災區,按年跌幅連續5個月錄得5.9,為6年來低位。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姚少華表示,2月份PPI跌幅收窄至4.9,主因是商品價格回穩及去產能措施開始見效,但因內地經濟仍然受壓,預料今年內跌幅收窄,惟未能重返正數。

渣打銀行高級經濟師劉健恒則認為,去產能措施要一段時間後,才實現供需調整,加上歐美經濟回軟,未必帶動內地出口,故目前要論PPI是否見底,仍言之過早。

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按年漲2.3%,創近1年半新高,主因是月內寒冷及農曆年假期,帶動鮮菜價格按年大漲30.6%,進而將CPI推高0.86個百分點,但對比內地今年通脹目標3%仍有距離。

姚少華稱,季節因素消失後,預料未來數月CPI回落,但人行會繼續放寬貨幣政策,估計全年CPI僅得1.5%。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11/news/ec_eci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526

暉灑自如:有口難言與保持沉默權

1 : GS(14)@2016-04-01 15:43:06

復活節假期見到大律師公會主席譚允芝上電視「講清講楚」。高興的是今天專業團體領導見傳媒都講廣東話,令700萬市民用母語聽清楚,不像前朝要繙譯或看字幕!譚主席提到李波事件,說李可能有口難言。這點可能對,亦可能不對。李波在傳媒窮追猛打下可能說多錯多,或在電子傳媒播新聞時只用幾秒鐘報道下被斷章取義。然而,在崇尚普通法的香港,重要法治價值觀的前提下,我亦會強調包括李波在內的港人甚至在被拘捕起訴時亦有權remain silent!這不是執法者告誡時必說前提話嗎?



傳媒及公眾有知情權

我反而覺得李波這位語氣溫和的文化人應對時太客氣了。傳媒及公眾有知情權,但他亦有保持沉默的人權,況且他與太太多番說已銷案及給他們一些空間。作為專業團體領導人是無償捱義氣的義工,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爭議性及撕裂性課題眾多的當前主席會長的取態立場是不易的,甚至會中箭墮馬。不久之前律師會不是中途換會長嗎?所以我亦高興聽到譚主席說高鐵的一地兩檢是有解決餘地的。請大家還是拿着解決問題作前提去找條出路罷!況且,深圳灣口岸的一地兩檢不是一個活生生一國兩制行之有效的例子嗎?提到對一國另一制的恐懼,復活節假期單是通過羅湖口岸就有超過50萬人次,沒見到有報道說有過關者擔心過不到關或過境後不能回來,亦沒有聽到要排幾小時才過到關的投訴。看來近期過關者的心情還是喜悅的。其實,復活假內我亦往深圳辦了幾件事,分別是與裝修師傅到龐大的建材市場為在裝修的廁所揀瓷磚及潔具,拿了兩條在復修古董車的錶板木去試色及拋光,及在羅湖商業城用20元換了一條拉鏈,問價後再加20元把褲頭放鬆了一吋。



執着維權難助弱勢社群

其實,生活就可以這麼簡單,而有生命動植物包括人類的生老病死只是一個已被編排的流程而已,為何拿着維權、各類不公義的成見去浪費可作其他寶貴用途的時間呢?本人以上的言論可能很多讀者唔啱聽,但作為財經界的過來人我認為拿着過份執着的偏見去為AAA主權評級的香港去維權是幫不到弱勢社群向上游的,容許我在有限的篇幅舉兩個例:1.同學們執着的校委會委任制是幫不到他們尋找更合心水的暑期培訓及畢業後的仕途。反之,過火的學運會令作為持份者的培訓僱主及捐款人起戒心,最後誰損失呢?2.缺乏可作發展大量公屋及資助房屋的土地是不爭的大問題。可是,過量的司法覆核及反對修改土地用途,包括沒有明顯政策要保留的綠化帶,只令增加公屋及資助房屋供應的政策不能到位。受害者不是一眾議員、公務員及公職人士而是基層!清明即至,大家不妨祭祖時回顧一下先人的拼搏精神及智慧!周光暉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01/195531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947

港零售跌一成 遜預期五一銷售報喜 專家:難言見底

1 : GS(14)@2016-05-08 01:40:42

■零售寒冬持續,銷售手機、電器的商舖店面昨日亦顯得冷清。 陳善南攝



【本報訊】3月份零售總額按年跌9.8%,跌幅較首兩個月大幅收窄,「五一黃金周」業界亦現小陽春,惟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認為,判斷市道跌勢是否見底,目前仍言之尚早。他相信下半年零售跌幅減至低單位數,業界大規模裁員機會不高。記者:鄭柏齡 江靖然


本港3月份零售總額按年跌9.8%至347億元,跌幅較1、2月份合計跌13.6%收窄,但略差過市場預期。各項零售類別中,智能電話、電腦等所屬的「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大跌38.2%,續成為年內表現最差零售分類,iPhone「炒賣基地」先達廣場吉舖處處足以印證市道極弱。





藥物及化妝品止跌回升

過去半年表現疲弱的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3月份銷售跌20.3%,電器及攝影器材亦跌兩成。值得留意是,藥物及化妝品類別零售額,連跌12個月後首見回升,按年升1.5%,或反映「一周一行」政策影響已經暫時見底。鄭偉雄在電話會議上表示,部份零售業界會員反映5月份「黃金周」期間收入回升,部份下跌幅度則見收窄,「比想像中好,估計受惠訪港內地旅客回升」。不過,鄭偉雄認為5月份「小陽春」只是個別例子,未能判斷市道是否已經「跌定」,料5月份零售跌幅收窄至4%左右,全年則跌6%至7%。



電子產品分類持續下跌

其中,電子產品分類過去一直保持強勁升勢,惟自去年11月起跌幅持續擴大。香港消費電子產品聯盟主席方保僑認為,經濟環境轉差,直接影響本港市民更換手機意欲,「閒閒哋一部手機都幾千蚊,不如忍吓手,留番啲錢做其他嘢喇」。方保僑續指,以往每逢Apple推出新手機,銷量皆帶動本港零售業增長,但近期市場對新iPhone憧憬不如以往,炒賣風氣不再,「去年iPhone6s中港同時開售,已經少咗好多人炒」,連帶Apple專門店外「收機佬」亦大減。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表示,5月份訪港內地旅客出乎意料回升,反映本港旅遊對中國居民仍有一定吸引力,「打咗一次強心針」,不少零售品牌、酒店房價減價亦吸引珠三角旅客訪港。他認為「最緊要有禮貌,各界都改善服務質素」,冀下半年旅客持續回升。



【專家意見】


■方保僑


香港消費電子產品聯盟主席方保僑:「Apple店外啲收機佬少咗幾多,都冇人炒機。再者啲新iPhone冇新意,留番啲錢做其他嘢好過。」


■黃家和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而家市道唔好,但快餐店會企得穩陣啲。中菜餐廳除非係做婚宴,否則散客生意好難做,因為餐廳都唔敢加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06/196002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83

港股難言向好 暫時只宜觀望 黃國英

1 : GS(14)@2016-05-21 12:49:30

http://www.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53710


近日大市持續不斷的陰乾格局,實在是非常令人磨滅鬥志。眼下的市場熱話,是《人民日報》再度刊載所謂「權威人士」的訪問文章,內容提到中國經濟將長時間面對「L」形走勢,而不會是很多人心裏希望的「U」形或「V」形,又講到不能再以槓桿推動經濟。消息一出,代表市場將會在很長的一段期間失去憧憬,也令上周中段港股極速由升轉跌,失守20,000點水平。

現時港股只剩下兩種可能的狀態:一種是「差」,一種是「沒那麼差」,但絕對難言向好。最大的問題,是每一次反彈,能夠維持的時間,都非常短暫。自從四月份的反彈完結之後,每一次的反彈,不論力度還是維持的時間,都是每況愈下。例如上周中段,外圍股市表現不錯,恒指一度高開,但是不到片刻便已經倒跌。這種博中反彈也難以獲利的情況,對於好友的士氣打擊極大。所以即使現時市場對於壞消息,已經有充分的心理預期,令大跌的機會下降,可是在成交長期低迷的大環境之下,實在難以再博反彈。
大市成交長期處於五、六百億,反映投資者均以觀望為主。

現時大市要再大幅上升,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挾淡倉。但是交投低、買賣兩閒的格局,已經維持了好一段時間,淡倉根本不多,所以同樣是此路不通。看來大市將會維持長期上落市,在一定範圍內窄幅波動,而反覆慢慢陰跌。只要一日未見重大的好消息,來打破這個韻律,預期大市仍是難有進景。

而且另一個隱憂,則是月底MSCI的指數換馬活動,屆時將會加大一眾ADR的比重。根據上一次同類情況出現時,為整體新興市場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雖然在現水平不應該再落井下石,貿然追沽,卻也不宜再博反彈。暫時的策略,只餘下觀望一途。

現時的大市成交,長期處於五、六百億的低水平,可見大部分投資者人同此心,都是以離場觀望為主。因為要在這種走勢越來越短的情況下,中港股市與外圍市場相比,氣氛的逆轉實在難以捕捉。無論看法如何精準,身手再敏捷,都不能在這種市況下取利。而勉強繼續操作的投資者,都只會移師操作期指、牛熊證,因為僅有的時機稍縱即逝,一定要用這些流通性最高的工具,才有望賺取微利。平時流通性已經不甚了了的個股,用來短炒實在難以掌握,所以自己除了部分較有信心的穩陣收益股,其餘基本上已經放棄。繼續將彈藥轉移到外地尚有希望的股份之上,看來是勢在必行,投資者應該要面對現實,好好打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39

中風婦有口難言靠「握手」立遺囑分家產

1 : GS(14)@2016-10-19 05:28:41

華人社會傾向重男輕女,如果一個家庭有三女一子,那獨子通常可以分得大部分家產?那又未必,新加坡一名婆婆中風臥床,也要盡最後氣力阻止獨子分身家,最後向律師握手示意下訂立遺囑,將財產分給三名女兒。80多歲婆婆與兒子不和,在丈夫去世後,她一心只想把財產留給3名女兒,不想讓兒子獲得分毫,為了避免子女爭產鬧上法庭,於是請律師立遺囑。豈料立遺囑前婆婆突然中風入院,躺在深切治療病房內,連說話也沒有力氣,恐怕時日無多。於是她在醫生鑒定神智清醒的情況下,通過「握手」向律師示意,當律師解釋完條文後,她同意就會擠一下律師的手,不同意就放開。她最終在醫生的見證下完成遺囑,她就在蓋上指印後不久,便與世長辭。這位律師接受新加坡《星期天時報》訪問時分享這例子,並呼籲民眾別以為立遺囑是有錢人的專利,普通人都可以訂立一書「平安紙」,確保遺產根據立遺囑者的意願分配,避免兒孫爭產。馬來西亞《中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9/198057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680

不明朗因素多 人行難言加息

1 : GS(14)@2016-12-10 12:42:09

【明報專訊】早在CPI及PPI公布之前,人行參事盛松成上周六(3日)已曾表示,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是當務之急,在適當時候如果情勢需要,中國也可以考慮加息,意味着除了通脹考量,匯率考量也可能促使人行改變現行的穩健貨幣政策方向。

特朗普對華態度未知數

然而,誠如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所稱,就算只考慮通脹,但人行要從減息變加息,先決條件還取決於中國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是否已企穩,這要從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等變化去觀察,尤其是PPI的急增屬於供給側的供給減少,消費方面的需求側是否好得可以消化上游價格上升,仍需繼續觀察。

經濟走向及匯率成關鍵

再者,對外而言,美國新總統特朗普上場後,其經濟及貿易政策乃至對華態度還是未知數,美國加息步伐會否加快,也構成全球經濟外貿的不明朗因素;對內方面,昨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中提到,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及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意味着地產調控及去泡沫會是明年要務之一,加上工作總基調繼續保持「穩中求進」,預料穩健貨幣政策及積極財政政策在明年維持不變。

明年下半年才有轉向可能

因此,雖然目前PPI的上升為人行加息提供了可能性,但要促使人行採取實際行動,估計中央也要觀察環球形勢與中國內部經濟走向,再看通脹、匯率等等的變化,最快可能也要明年中研究下半年經濟形勢時,才可能出現政策轉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030&issue=201612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966

恒指瀉1649點 美股過山車 夜期收市高水280點 基金主管:短期反彈難言跌完

1 : GS(14)@2018-02-12 07:12:45

【明報專訊】全球股市連環急挫,港股出現「小股災」,恒生指數昨日創下歷來第二大點數跌幅,全日大跌1649點,以百分比計跌5.12%,是環球跌幅最大的主要股市。自上周一盤中高位至今已累跌近3000點,是去年升市以來最深的調整。早前的牛市氣氛突然一掃而空,連特首林鄭月娥亦罕有開腔,提醒投資者入市時要審慎,量力而為。分析員普遍認為現階段首重風險管理,沒必要鹵莽入市撈貨。

匯控騰訊ADR反彈

美股道指周一大瀉1175點之後,昨晚美股早段坐過山車,道指甫開市再挫260點,僅一分鐘後跌幅擴大至567點,但其後又最多倒升367點,短短半小時間高低波幅超過900點。截至今早凌晨1時40分,道指又升240點;而恒指夜期收市報30,875點,較現貨高水280點,港股ADR(美國上市預託證券)比例指數則反彈約300點,匯控(0005)ADR較港股收市價升0.4%,騰訊(0700)ADR則升2.2%。

國指瀉794點 成交達2580億

港股昨天承接外圍跌勢,恒指連跌4個交易日,且在昨日出現恐慌性拋售,甫開市裂口跌1217點,午後跌幅加大,收市報30,595點,跌1649點,5.12%的跌幅亦多於歐美主要指數,及日本、韓國、台灣與內地A股等區內主要股市。國企指數昨亦大跌794點至12,686點。跌市成交增,總成交高達2580億元。

洪灝料高位跌10%才喘定

以點數計,恒指昨日已是史上第二大跌幅。過往恒指大跌1400點或以上,均在牛市見頂後出現。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認為,現在還未可以說牛市已完結,但至少上半年的高位已經出現。他指出,跌市可以純粹受技術因素影響,即使經濟基調向好,好消息亦會被當作壞消息,今次美股大跌,導火線便是美國時薪增速較預期好。他認為,恒指最少要從高位下跌10%才會喘定。

自上周一盤中高位33,484點計算,恒指已累跌8.6%,昨日收市僅僅企穩50天線以上。事實上,自去年起恒指曾經出現4次明顯調整,每次均跌穿50天線才站穩,且調整一次較一次深。去年升浪每次跌穿50天線一兩周內就會重返50天線之上。

有基金經理坦言,即使手頭持有現金,昨日亦沒有入市,因為「不敢接一把正在跌下來的刀」。

景順投資管理多元資產及香港退休金主管陳柏鉅提醒,短期內股市有機會大幅回升,但很可能只是冚淡倉,屬技術因素,不代表調整會完結。

陸庭龍:重磅股後市隱憂大

恒生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則相信,恒指跌至3萬點左右會喘定,但難以出現V形反彈,因為預計往後每次反彈,都會有投資者趁機出貨。他又指出,現時撈底言之尚早,重磅股如騰訊、平保(2318)等累積升幅太大,後市一定會跌得更深。

昨日藍籌股全線下跌,騰訊跌7%至410元,平保跌5.9%至84.35元,港交所(0388)跌6.8%至266.8元,而碧桂園(2007)大跌11.2%,是跌幅最大的藍籌股。中資金融股亦普遍大跌,建行(0939)及工行(1398)均跌逾7%。

明報記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31&issue=201802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1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