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天氣悶得要命,好巧不巧,對岸股市的五窮六絕也正在上演, 季報軟趴趴,A股成交剩十分之一;不過別慌,官方扶植的創新產業概念股,已浮現轉機。 第二季以來的A股只能用「悶」來形容,日成交量往往僅一千多億元,與去年飆漲時動輒上兆元相比,剛好少了一個零。不過,隨著陸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機率逐漸升高,近期陸股終於擺脫低迷,以長紅大漲展開「慶祝行情」。 除了MSCI,美國升息牽動人民幣匯價,仍是接下來不可忽視的變數。至於基本面,陸股和台、美股市一樣,也在五月中旬公布了第一季季報。有著二十年以上中國股市研究經驗、現為上海青曦資本合夥人的洪周泰指出,中國總體經濟表現有如「L型」,目前在低檔徘徊,加上去年的高基期影響,使得多數企業獲利年增率大幅縮水甚至衰退,第一季季報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 但即使財務數字不佳,並不代表後續沒有亮點,洪周泰認為,「調結構」仍是目前中國政府的主要目標,所以其大力推動的創新產業,仍能從中發掘不少具趨勢性的優質公司,尤其是與台股有競爭關係、或與台股目前流行趨勢相符者,相信更能引起國內投資人的注意。 新能源車拉風 強勢股領先創新高 例如近年來全球最夯的科技話題,除了智慧型手機,大概就屬電動車或新能源車了。尤其是今年以來,與零組件、電池相關的A股上市公司,表現相當強勢,「其中好幾檔股價,甚至突破去年上證五千點時的高點。」洪周泰說。 另外,雖然中國有多家整車輸出的車廠,也很積極投入新能源車領域,不過洪周泰表示,新能源車占這些車廠的營收比重有限,而且新能源車與傳統車輛最大的差異,就在最關鍵的零組件:電池,因此他建議投資人,若要投資新能源車產業,可從電池相關公司著手,才會事半功倍。 當然,新能源車不是沒有雜音,例如中國政府有意從明年起降低對新能源車的補貼,引發市場疑慮。 不過洪周泰認為,由於各家廠商產能已逐漸開出、經濟規模已形成,成本也隨之下降,應可抵銷降低補助的衝擊。 當然,洪周泰也特別提醒,即使新能源車族群的業績良好、趨勢明確,但目前相關公司的本益比普遍偏高,現階段並不適宜追價,但可趁拉回時分批布局、並持續追蹤獲利狀況。 在科技業上還有一些亮點也值得關注,例如今年同樣話題性十足的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目前全球已有多家大廠競相投入包括硬體設備、關鍵零件或是內容製作三方面,加上多位科技大老背書,都顯示它將是最具明星相的產業。 中國雖然也有不少公司投入開發行列,但洪周泰從以上三個方向評估,「目前還看不出成氣候的公司」,畢竟中國無論在技術與創意上,目前尚無法與歐美先進國家相比。不過,中國倒是創造了VR銷售與推廣的新模式。 VR題材發燒 體驗行銷炒熱通路 洪周泰表示,由於目前一般民眾雖對VR的硬體配備頗感興趣,實用性卻不足,因此購買意願並不高。於是就有業者在大賣場、遊樂場、影城等人潮眾多處設置專區,將VR設備與內容提供給來遊玩的民眾,現場體驗並銷售,不但噱頭十足,也替賣場吸引人氣,更成為VR最佳的銷售通路,可說是創造了另類的商機。這種影城、賣場轉化成「VR通路股」,值得留意。 隨著未來蘋果新款智慧型手機可能全面改用AMOLED螢幕,相關商機也將逐漸發酵。陸股中也有一檔從事AMOLED驅動IC設計與製造的中穎電子(三○○三二七),近期表現也很亮眼,中穎電子另外有鋰電池電源管理IC,和新能源車也有關聯,是一家中長期看好的公司。 至於網通產業中,有一家從事CD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內容傳遞網路)的網宿科技(三○○○一七),也是近期熱門的公司。洪周泰指出,由於中國幅員廣闊,在新疆的網友若登入上海的網站,不論是下載圖片、影片、音樂,還是購物,連線速度又慢、品質又不穩定。 而網宿就在各省、市廣設伺服器作為「分身」,新疆的網友只要登入當地伺服器,就可連到上海的網站,大幅提升速度與品質。 這種內容轉接模式,是網路產業的重要基礎建設;更因這種模式具有物聯網的概念,網宿還受到比爾.蓋茲(Bill Gates)青睞而入股,聲名大噪,值得長線追蹤。 中國透過賣場專區,提供民眾體驗VR,成為另類的銷售通路。 撰文 / 唐祖貽 |
照市場預期,六月中旬MSCI宣布將中國納入新興市場指數, 象徵中國投資已是標準配備,投資人在進場時機與布局工具,須跟著調整。 照例,每年四月左右,指數編製公司MSCI明晟都會以問卷進行「客戶意見調查」。今年多數基金經理人在「中國納入MSCI新興指數」問題上,心中卻有一番糾結,表達意見時舉棋不定。 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指出,中國必須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原因,自是反映其經濟地位,「中國之於新興市場,就像美國之於成熟市場。」不過,他話鋒一轉,「中國雖符合新興市場代表性,但評估到基金經理人非常在意的『流動性』問題時,卻會陷入長考。」最明顯例子,中國遇到股災,就有公司停牌問題。「為應付投資人申贖需求,經理人最怕買到流動性差的股票,想賣卻賣不掉時,真的會想哭。外資布局A股須申請QFII額度 (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若沒在一年內用完,下次再申請,額度就會縮減,限制真的很多。」他說。 「代表性」固然是布局新興市場最基本要求,但「流動性」更像是基金操盤人的命,在這樣的矛盾衝突下,彼此各退一步、「分批納入」也就成為解決矛盾的最佳方案。而從多家基金公司目前的推論來看,MSCI或許在第一階段會先讓A股流通市值的五%納入新興市場指數,換算下來,中國股市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約一•一%,估計將帶動約一六五至二百億美元的新增資金投入。 鐵律一: 行情清淡就是好買點 「我們對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中國,表達支持態度,且過去一段時間,也確實與MSCI維持密切討論及諮詢。」貝萊德中國股票主管朱悅表示,「六月中宣布中國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可能性相當高,但不管指數權重比率多少,都不會在宣布完隔日就立刻生效。」朱悅認為,就過去經驗,從宣布到正式生效,通常還需一年左右時間,而對基金持股「完全緊貼」MSCI指數權重分配的被動式基金來說,要到正式生效的那一刻,才會開始調整持股。 「指數基金提早一、兩天進場還有可能,但一年多以後才發生的事,現在不會有明顯動作;至於主動式基金,經理人有一套投資判斷標準,就更不會急著進場了。」朱悅說。 此外,若中國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真的如預期只有一%左右,那麼,以被動式、指數型基金約占市場三分之一估計,屆時就算指數生效,為符合權重配置而「非得進場買陸股」的資金,也不過七十億美元之譜,加上主動式基金部分,初期流入中國股市資金頂多一百億美元。 簡單來說,若六月中旬MSCI宣布將中國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從共同基金當中立刻引發的資金轉進效應恐怕極為有限,而即使是在一年後指數正式調整初期,牽動的資金預料也不致太過龐大。 「全球最大指數編製公司納入A股,長期來看,象徵中國投資已是標準配備,雖然實質效果不大,但宣示意義不容小覷。」張繼文這樣解讀。 既然如此,投資人在中國配置上,就要有「放長線、釣大魚」心態,緩慢投入,不要以為短期能看到爆發式上漲行情。「現在,我的基金持股水位是近年來相對高檔。主要是各大央行持續放水,流動性為股市帶來一定支撐;另外,外資對中國經濟改革略嫌悲觀,而行情從冷到熱,通常才是好買點。」近一、三、五年期中國基金績效冠軍、瑞銀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經理人施斌表示。 「買在行情清淡時」,是投資中國第一條鐵律,一般認為陸股單日成交量低於五千億元以下,就是不錯進場時機;第二,則是釐清布局規畫,選定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資訊越發達、效率越高的市場,越適合ETF操作,但中國顯然不是如此。」保德信投信中國產品首席石永平指出。 鐵律二: 主動式基金、H股為首選 他認為,中國股市易受消息面影響,市場資訊嚴重不對稱,也不透明,使得中國基金績效好壞差異相當大。在「情報套利」氾濫下,沒有直接操作A股經驗的人,應以中長期績效不錯的主動式基金作為投資工具,透過基金經理人篩選、過濾資訊,為績效把關。 價值型投資人則可留意以投資H股為主的中國基金。「事實上,整個新興市場資產配置已長時間低配中國;一旦MSCI新興市場宣布納入,經理人在不想擴大低配,又不想錯過行情的情況下,不見得會買A股,卻可能加碼更具價格優勢的港股。」朱悅表示,A股池子大,只要一部分資金流到H股,市場效益就相當明顯,對港股反而是更大利多,值得投資人留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