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國資委舉行中央企業2018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一季度中央企業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經濟運行開局良好,實現首季“開門紅”。3月份當月實現利潤1698.7億元,同比增長17.8%,月度利潤創歷史新高。
彭華崗介紹,央企一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4萬億元,同比增長8.7%;3月份當月實現營業收入2.4萬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有18家企業收入增幅超過20%,41家企業收入增幅超過10%。電力、煤炭、機械、商貿等企業收入增速較快,石油石化、建築、交通運輸等企業收入增長平穩。
在收入穩步增長的同時,央企效益保持了較高速增長。一季度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770.6億元,同比增加650.7億元,增長20.9%;3月份當月實現利潤1698.7億元,同比增長17.8%,月度利潤創歷史新高。其中,有38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20%,56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10%。一季度中央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19.4%,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4.2%。
以下為文字實錄:
彭華崗:今年以來,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兩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做好煤、電、油、氣保供穩價,一季度中央企業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經濟運行開局良好,實現首季“開門紅”。
一是營業收入穩步增長。中央企業加強市場形勢研判,優化經營策略,努力提高中高端產品服務供給能力,一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4萬億元,同比增長8.7%;3月份當月實現營業收入2.4萬億元,同比增長2.8%。電力、煤炭、機械、商貿等企業收入增速較快,石油石化、建築、交通運輸等企業收入增長平穩。
二是效益保持高速增長。中央企業搶抓市場機遇,科學安排生產計劃,持續提升盈利能力,一季度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770.6億元,同比增加650.7億元,增長20.9%;3月份當月實現利潤1698.7億元,同比增長17.8%,月度利潤創了新高。一季度中央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19.4%,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4.2%,國有資本回報水平明顯提升。
三是運行質量持續提升。中央企業持續開展成本費用壓降工作,加強行業對標,深挖降成本潛能,一季度成本費用總額增速低於收入增速0.6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占收比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中央企業嚴格落實降杠桿減負債工作要求,從嚴控制帶息負債規模,多渠道補充權益資本,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3月末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5.9%,較年初下降0.4個百分點。
四是稅費貢獻持續增長。一季度中央企業累計上交稅費5870.3億元,同比增長10.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56家企業上交稅費增速超過10%,煤炭、交通運輸等行業上交稅費增幅超過20%;石油石化、礦業、電力、商貿等行業上交稅費增幅超過15%。
在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央企業實現首季“開門紅”,充分證明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我國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戰略部署完全正確,全國兩會提出的重要部署和重大舉措完全正確,也體現了中央企業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態度堅決、行動迅速、工作紮實。下一步,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將繼續銳意進取,真抓實幹,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著力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抓好布局結構優化調整,抓好改革舉措落實落地,抓好風險防控等各項工作,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為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之年,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事關全年走勢。
4月23日,在農業農村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發展計劃司司長魏百剛稱,今年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開局良好。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8904億元,同比增長3.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226元,實際增長6.8%,延續了“雙增長”的勢頭,實現了“開門紅”。
值得關註的是,農業投資在快速增長。
魏百剛認為,這是農業農村經濟增長當中的一個亮點。今年以來,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確實是快速增長,增速大幅高於二三產業的增速,這是一個好現象,農業農村發展當中缺錢、缺人才,所以投資增加對農業農村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900億元,同比增長24.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4.4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16.7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22.2個百分點,比第三產業高14.2個百分點。
那麽,快速增長背後的原因,在他看來有三個。
一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帶動。這激發了包括農戶、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等各類資本投入農業農村的信心和動力。預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出臺後,可能還會掀起新一輪的農業農村投資高潮。
二是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拉動。居民們追求的不但是要吃飽,還要吃好,吃得健康、安全、優質、個性化,這樣的需求使一季度優質農產品的市場供銷兩旺,也帶動了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的同比增長10.7%,這也吸引了各類資本看好農村市場,加大農業農村投入。
三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為了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多層次、個性化的需求,現在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生產經營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對農業投資的積極性在不斷地加大。
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還呈現出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都加大力度等特點。
今年以來各地加大農業農村的投資力度,提前下達投資計劃,中央本級一般公共預算農林水支出比去年執行數增長11.4%,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的農業基本建設投資預算數也比上年執行數增長3.5%,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進一步增強。
此外,民間投資大幅增長。根據各方面的統計,前兩個月民間投資就達到了919.3億元,同比增長24.4%,也比去年全年增幅高11.1個百分點,民間投資還是主要的,占固定資產投資的81.2%。
投資領域也越來越寬。特別是對現在的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鄉村旅遊、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農村電商、農業的特色小鎮這樣的一些新產業、新業態,投資趨勢比較明顯。投資方式多樣,過去更多的是以項目為載體進行投資,現在出現了並購整合的投資方式。一季度涉農領域公開披露的並購事件就有31起,投資規模達到87.86億元,同比增長70%,
魏百剛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重點圍繞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強化科技支撐、推進產銷銜接、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等這樣一些領域采取各種方式,包括PPP等,來優化農業農村的投資環境,引導和撬動更多社會資本、金融資本來投入。
27日,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下稱“中國人保”)召開2018年中報業績(北京)發布會,截至6月30日,上半年總保費收入2861.6億元,同比增長2.3%;集團實現合並凈利潤143.5億元,同比增長12.2%;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00.5億元,同比增長14%。
資產配置方面,人保資產黨委委員、總裁助理撒承德表示,下半年將繼續保持平穩操作,“會密切關註不同類別資產的相對價值情況,如出現市場明顯變化,也會做些適當調整。”
此外,關於中國人保的回A進展,也受到業界密切關註。根據證監會發布的發行審核排隊情況來看,中國人保目前排在第11位。集團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任職資格核準中)李祝用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正在等待證監會核發批文。
中國人保董事會秘書局副總經理胡悅欣表示,由於受到人身險業務今年開門紅等情況變化的不利影響,公司回A估值相對偏低。
投資組合審慎穩健,壽險、健康險保費收入明顯下降
從中報數據來看,中國人保總投資資產8747.6億元,較年初增長2.5%;集團年化總投資收益率5.1%,高於行業平均;凈投資收益率5.4%。
撒承德表示,上半年在資產投資方面,一方面加大了固收類業務,另一方面加大長期債券配置。權益類投資保持平穩。“下半年操作策略將繼續保持平穩,會密切關註不同類別資產的相對價值情況,如出現市場明顯變化,也會做些適當調整。另外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則是側重固收類及股權投資。”
進一步提升境外投資能力以及港股投資能力是下半年中國人保的工作重點之一。撒承德表示,在海外配置方面,整體配置會按照監管要求開展。“主要集中於固收類產品,同時包括股權的投資,采取穩健投資策略。”具體來看,中國人保上半年來自財產保險的保費收入為2056.88億元,同比增長14.4%,占總保費比重為71.88%;壽險保費為698.91億元,同比下跌16.1%,占總保費24.42%;健康險保費為105.83億元,同比大幅下跌36%,占總保費3.7%。
此外,受宏觀環境影響,今年上半年,壽險行業面臨“開門紅”負增長的不利局面。在此背景下,人保壽險主動壓縮躉交保費超過200億元,期交保費占比提升至52.7%,按首年規模保費計算,個險渠道新業務價值率為27.3%,同比提升13.3個百分點。
從新業務價值方面來看,上半年中國人保壽險新業務價值按年大跌21.5%至30.68億元,健康險新業務價值則同比增加7%至3.04億元;期內壽險內含價值則較上年末增長7.9%至668.17億元,健康險內含價值亦較上年末增加3.6%至81.11億元。
上半年,人保財險實現總保費收入2050.41億元,同比增長14.1%,市場份額為34%,較2017年提高0.9百分點,仍保持引領地位。其中,車險業務實現1224.33億元保費收入,同比增長3.9%。非車險業務發展較快,總保費收入826.08億元,同比增長33.6%。
“目前而言,車險與非車險業務占比為6:4。”人保財險黨委委員、副總裁降彩石表示,部分險種在非車險業務方面快速增長拉動非車險業務的增長。
回A新進展
6月5日,證監會召開發行審核委員會會議,審核中國人保等3家公司的首發(IPO)申請,中國人保成功過會,成為繼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之後的第五家“A+H”上市險企。
根據近日證監會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正常審核狀態情況顯示,中國人保目前排位第11位。
李祝用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6月,中國人保A股IPO獲得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隨後集團按照正常程序封卷,目前正在等待證監會的IPO核發批文。
“IPO基本一個月5到10家的樣子,不過今年整體IPO發行節奏放緩。按照目前的節奏,應該2到3個月可以拿到批文。但也不排除中國人保提前拿到的可能性。”某投行從業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有關公司A股估值問題,胡悅欣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人保集團是以財產險為主的保險集團,但市場上大部分保險集團則是以人身險為主,“由於人身險業務今年受到開門紅等情況變化的不利影響,對公司估值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