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賣房熬過經濟危機,他欲把寵物生意做到6億銷售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18/153840.shtml
導讀 : 寵物服務機構樂寵從成立到現在過去了十余年,歷經兩次資本寒冬,如今重新站在了移動互聯網的跑道上。
在這個冬天,以O2O和電商為代表的行業率先感受到了資本寒冬。隨著股市下滑,資本市場一片慘淡愁雲。一些公司調轉橋頭,轉換到完全不同的賽道,有些則幹脆關門大吉。
寵物服務機構樂寵從成立到現在過去了十余年,歷經兩次資本寒冬,如今重新站在了移動互聯網的跑道上。

黑馬營十期學員
樂寵創始人李元賣房熬過經濟危機
賣房熬過經濟危機
2003年,李元的叔叔在北京開了一家寵物主題樂園,占地八百畝,李元出任總經理。在這個主題樂園,除了帶著寵物玩耍,也設有為寵物服務的站點,提供洗澡、護理等服務。
正是這段經歷,激發李元對寵物的興趣,為他後來在寵物行業創業奠定了基礎。
2007年,李元專程前往國外探訪寵物行業的運營。回國後他便將國外流行的寵物展,依托在寵物主題公園上,引入中國,並上線針對寵物愛好者的社區——寵物中國網。
彼時電商還未興起,中國互聯網的社區還不存在導流功能。寵物中國網的主要收入來自寵物用品廠商的廣告費,每年收入兩三百萬。雖也滋潤,但想象空間有限。
李元並不想只做一個單純的社區,“我想開20家連鎖店。”
前期的財富積累遠不足以支撐連鎖店的開業成本,找錢成為李元當時最重要的事情。
幸運的是 ,風險投資的概念開始在互聯網領域出現,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當時問李元:“你能不能去拿融資?”
受他啟發,李元著手準備了商業計劃書,並於2008年初,拿到君聯資本和清科創投的150萬美元。他拿著這筆錢,分別在4個不同的區域選址開店,“一家開在街邊的動物醫院邊上,兩家開在購物中心龍德方才和四季怡園,另一家開在社區里。”他想試驗出盈利狀況最好的寵物用品店,並在拿到下一輪融資後進行規模化。
不巧的是,2008年中旬,金融危機襲來,經濟不景氣,風險投資也進入寒冬。幾家已經簽過Term Sheet的投資機構放了李元鴿子。“沒錢就沒法往前推進,好不容易有一個機會我不甘心就這麽死掉。”李元當時已經有一兩家店開始盈利,他不甘心這麽放棄。
他決定賣房。拿著300萬元賣房款一直熬到2009年,樂寵活了下來。君聯資本也決定再次與清科創投給樂寵投了1000萬美金。
久旱逢甘露,拿到錢的樂寵迅速在全國開了30多家店。同時,推進電商渠道,在淘寶的交易額從1月100萬元攀升到800萬元。
直到2012年,樂寵的銷售額絕大多數來自電商。於是,李元做了一個重要決定:讓實體店從銷售為導向轉變為以體驗為導向,大力發展電商業務。
“在寵物行業,雖然最大的份額還是來自傳統線下渠道,比如超市,但網購用戶的消費能力比線下渠道用戶的高得多,而且每年至少有30%的增長速度。”李元意識到趨勢所在。
實現從社區到交易閉環
2014年10月28日,樂寵上線移動社區App尾巴圈,後更名為樂寵App。它對社區發帖流程進行了優化,通過增強相機添加濾鏡貼紙功能,引導用戶以圖片為載體進行分享。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家庭寵物飼養率為62%,年銷售規模550億美元;日本家庭寵物飼養率45%,年銷售規模150億美元;而中國目前一線城市寵物飼養率尚不足15%,年銷售規模約70億美元。
寵物電商面臨的問題與其他類別的電商類似。“大部分用戶知道的寵物用品品類非常少,很多品類聽都沒有聽到過,談何購買?”樂寵CEO李元說。如何為用戶推薦優質且受歡迎的寵物用品,成為寵物用品行業的一個痛點。
“如果一個用戶知道約20種狗糧產品,那麽背後潛在的可能發生購買的產品有200個。假設一個用戶一個月采購一次狗糧,我們其實還可以給他推送更多品類,比如零食、玩具、洗護用品等。通過算法得知用戶何時需要購買這些東西,提醒用戶及時購買。”李元說。
時尚養寵圍繞著“購買”環節,利用大數據,做出了一系列不同於傳統B2C的體驗優化,為寵物主人提供了一個社交平臺,並提供個性化的寵物用品推薦。
此前,樂寵已在寵物行業布局,除移動端外,樂寵還深耕垂直領域,擁有連鎖寵物店、中國純種犬俱樂部(CKC)、寵物中國(CPC),貓咪有約網站、淘寶網Q老板五部分業務。
APP的上線促使樂寵完成向整合社區、電商、O2O服務的一站式平臺的五步跳躍。第一階段是寵物主題樂園;第二階段是寵物社區,提高用戶粘性;第三階段是線下寵物體驗店;第四階段是電商;第五階段是整合社區、電商、 o2o服務的一站式平臺。
根據寵物用品行業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寵物食品市場達193.2億元,增速保持在25%的高位;而其複合增長達到40%,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而整體寵物用品市場,包括寵物商品零售和寵物服務市場在2014年規模達到1058億元。
行業的總體向好催生了李元的更大願景。“明年我們要將樂寵APP用戶做到1000萬,銷售額預計破6億元。”李元希望通過集合APP、連鎖寵物店、中國純種犬俱樂部(CKC)、寵物中國(CPC)、貓咪有約網站、淘寶網Q老板等平臺和品牌,將社區、電商、服務整合在一起,實現了從社區到交易的閉環。用戶能夠在樂寵一個平臺完成寵物用品購買、寄養、給寵物看病、與其他愛寵物人士交流。
黑馬檔案
公司名稱:北京五千年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李元
所屬行業:寵物電商
融資進度:軟銀1000萬美元融資
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春節銷售額增長11.2%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9224.html
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春節銷售額增長11.2%
一財網 樂琰 2016-02-14 20:49:00
2016年春節黃金周,全國消費市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據商務部監測,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754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11.2%。
上海市淮海路百盛百貨商店內被布置得紅紅火火,巴黎春天則打出各類促銷牌,客人最多的地方當屬餐廳和電影院,尤其是哈爾濱食品廠這類“老字號”店門口,買食品的顧客排成了“長龍”,這是春節期間,《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看到的一幕。
2016年春節黃金周,全國消費市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據商務部監測,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7日至13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754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11.2%。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月14日采訪了解到,春節期間因快遞暫停而拉動了實體店的購物消費,其中食品和服飾成為熱銷板塊,尤其與年夜飯等有關的食品銷售尤其旺盛。

上海哈爾濱食品廠等“老字號”門口排起了長龍
促銷紛呈
商務部數據顯示,各地商貿企業抓住春節旺銷時機,精心組織各類促銷活動,營造濃厚的節日消費氛圍,有力促進了節日市場銷售。北京推出“喜迎新春—2016北京城里過大年”活動,包括年貨展賣、年貨大集、年夜飯預訂、美食推廣等多項主題。河北舉辦第七屆“幸福河北歡樂購”活動,涵蓋“惠購、惠民、惠玩、惠吃”四大板塊,實現銷售額80.7億元。四川舉辦第20屆新春年貨購物節,開展商品促銷活動及貿易洽談會16場、文化表演活動20場,實現交易額36.3億元。春節黃金周期間,重慶、湖北、廣西重點監測商貿企業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2.6%、12.3%和11.2%,陜西、天津、黑龍江分別增長10.8%、10.5%和10.5%。
春節期間,年俗商品、食品、煙酒、服裝等傳統商品熱銷,金銀珠寶、數碼產品等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也呈現較快增長。遼寧百家大中型零售企業食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0.6%;吉林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食品、飲料、煙酒銷售同比分別增長5.7%、11.5%和29.4%。春裝上市拉動服裝銷售,雲南、江西、廣西重點監測企業服裝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8.3%、20.8%和22.5%。猴元素金銀飾品受到消費者追捧,湖北重點監測企業金銀珠寶銷售額同比增長22%;北京菜市口百貨、國華商場節日期間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0%左右。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為代表的信息類產品銷售持續火爆,寧夏、遼寧、吉林、內蒙古通訊器材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41.9%、20.6%、10.7%和8.5%。
大眾餐飲紅火
團圓家宴、親朋聚餐成為春節餐飲市場主角,大眾餐飲生意興隆,“互聯網+”助力餐飲行業轉型升級。北京眾多知名餐飲企業年夜飯預訂一空,“年中飯”預訂率也超過八成,除夕當天鴻賓樓、峨嵋酒家、便宜坊等老字號餐飲企業營業額同比增長超過10%。杭州各大餐飲企業年夜飯一座難求,嚴州府、外婆家等飯店預訂爆滿。重慶阿興記大飯店、海德酒店等27家餐飲企業通過美團、百度糯米等電商平臺推出年夜飯團購券,實現銷售收入837萬元,同比增長16.6%。杭州、南昌等地興起移動APP預約廚師上門做年夜飯,受到消費者歡迎。春節期間,遼寧、安徽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額同比分別增長8.4%和7%。
據美團大眾點評2016年全新升級的“年味地圖-春節吃喝玩樂實時大數據”(簡稱“年味地圖”)顯示,利用春節假期出遊的市民數量龐大,正月初一全國酒店住宿最火的城市是上海,作為中國第一大城市,上海擁有大量各具特色的景點和購物場所,初一當天比如城隍廟、靜安寺、外灘、陸家嘴等地人頭攢動,且上海氣候適宜、交通方便,不失為全家出遊的好去處。並且,上海的整體餐飲消費位居全國前列,一頓飯的人均消費為94元左右。
民俗活動、休閑旅遊、文化娛樂等消費方式受到百姓歡迎,體驗式消費、情感式消費成為趨勢。北京地壇、龍潭廟會推出近170場文藝、民俗演出,初一至初五共接待中外遊客162萬人次。上海、南京等地周邊“農家樂”為遊客提供“磨豆腐、蒸饅頭、做年糕、燒米酒”等傳統民俗活動,讓遊客體驗真正“農家味”。
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和廣大商貿流通企業積極組織貨源,保障節日期間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從監測情況來看,各地市場貨源充足、品種豐富、價格總體平穩。糧食零售價格略有上漲,其中大米價格比節前一周上漲0.3%,面粉價格上漲0.2%。食用油零售價格基本平穩,其中花生油、菜籽油價格與節前一周基本持平,豆油價格上漲0.3%。肉類批發價格不同幅度上漲,其中豬肉價格比節前一周上漲0.8%,牛肉價格上漲0.1%,羊肉價格上漲0.2%。禽蛋零售價格小幅上漲,其中白條雞價格比節前一周上漲0.3%,雞蛋價格上漲0.7%。蔬菜批發價格有所上漲,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節前一周上漲2.5%。
娛樂消費成主力
在不少消費者都去海外旅遊購物“買買買”之後,春節國內本地消費則體現出體驗式和娛樂唱主角的格局。
以上海為例,猴年新春,上海消費市場總體供應充足,價格穩定,購銷兩旺。上海市商務委披露,據17個區縣商務主管部門和重點商業企業聯合抽樣調查,上海355家大中型商業企業,春節期間(1月31日至2月13日)共實現營業額90.0億元,同比增長8.2%。
值得註意的是,春節期間,上海地區抽樣調查的娛樂健身等服務業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526萬元,同比增長19.6%,增速高於平均的8.2%。《三打白骨精》、《美人魚》、《澳門風雲3》等多部吸金電影引爆申城節日票房;居民節假日境內外旅遊從過去的走過、路過、看過,逐步轉變為體驗性、享受型出遊。
此外,大眾點評推出的2016“年味地圖-春節吃喝玩樂大數據”,通過可視化呈現方式,展現全國各省市居民春節期間住宿、旅遊、看電影等各類休閑娛樂消費的特點。
數據顯示,截至2月12日上午10時整,上海居民的人均休閑娛樂消費超過2600元,位列全國各省市人均休閑娛樂消費之首。滬上居民最愛的休閑娛樂方式為:逛街購物、美容美發和看電影。這也是春節期間拉動實體商業人氣的消費新趨勢。
編輯:陳姍姍
前四月“萬恒保”銷售額排前三 房企在二線城市陷機會與利潤難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374.html
繼各大機構紛紛對房企今年一季度成績作出統計後,一份今年前四個月的房企業績排名也在這個“五一”前出爐。億翰智庫日前發布的《2016年1-4月中國典型房企銷售業績排行榜TOP150》顯示,今年1至4月,萬科(02202.HK)以銷售金額1102.4億元高居榜首,恒大(03333.HK)以900億元位居其次,保利(600048.SH)650億元排第三,綠地集團以626.2億元排名第四。正在縮減地產業務占比、向文化旅遊及金融轉型的萬達集團跌出前十,以223.5億元銷售額位列第12,居綠城中國之後。
房地產市場整體回溫,一些城市去化加快,資金壓力疏解,為房企繼續規模發展提供了前提;與此同時,城市之間的分化仍然明顯,一線城市和二線重點城市樓市回溫明顯,市場機會較大,但這些城市高昂的地價又對房企的利潤率提出了挑戰。第一財經記者綜合房企財報與機構的數據分析發現,規模靠前的龍頭房企仍然守住了強者恒強的規律,維持了銷售金額較快增長的局面,但在機會與風險並存的行業邏輯下,這些“排頭兵”們也同樣面臨著毛利率下滑的壓力。

千億級房企業績同比增八成
進入2016年,房地產行業政策面“去庫存”不變,市場成交明顯改觀,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表現不俗,房企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千億級房企呈現“強者恒強”的趨勢。根據億翰智庫的統計數據,今年1~4月,各房企銷售業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千億規模房企業績同比增幅達81%,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以萬科為例,僅4月單月,其銷售金額就達350億元,環比增長16.7%,同比增長近一倍,穩超第二名百億元。
在銷售面積方面,恒大則以1093.2萬平方米超過碧桂園和萬科。除此之外,前4月房企的業績門檻值也穩步上升,同比增加均超50%。TOP10已達到275億元,同比增加67%;TOP30的業績門檻值破百億,同比增長87%,增長速度較為穩定;TOP50的門檻值也出現近一倍的增幅。
集中度提高的趨勢,在克而瑞3月底發布的一季度房企銷售里也曾得到印證。克而瑞統計的今年一季度百強房企數據顯示,2016年開年樓市成交活躍,房企銷售快速增長,行業集中度進一步上升,各梯隊金額集中度同比出現大幅上升,房企金額集中度增加了10.35個百分點,如TOP10房企為23.39%,較去年增加3.57個百分點,TOP20房企集中度為31.03%,同比增加5.05個百分點;TOP50房企增加7.84個百分點至43.18%,TOP100房企則從43.06%上升至53.46%,大幅增加了10.35個百分點。以3月為例,TOP10房企中有五家銷售金額超過200億元,三家超過100億元。
今年以來,排名靠前房企的格局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克而瑞統計發現,萬達由於戰略轉變,一季度銷售金額157億元,同比減少6%,跌出了前十;而金地則表現搶眼,銷售金額達195億元,首次進入TOP10。萬科依舊保持榜首位置,一季度銷售金額725億元,同比增加57%。恒大、碧桂園、保利的銷售金額和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現了翻倍,綠地和中海則分別實現了同比79%和47%的增長。
二線機會與利潤難題
2016年一季度,在房地產市場傳統淡季下,各城市供應量則同環比均下滑,部分城市供不應求矛盾突出;成交量雖較上年末大幅下滑,但在政策寬松之下,顯著高於去年同期,其中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表現搶眼,三、四線中沿海城市或區域中心城市成交較好。經歷了2014年的低迷、2015年下半年的回溫、2016年春節前後的上漲之後,2016年的樓市下半場,是不是一曲未完待續的歡樂頌歌,對於開發商而言,還充滿變數。

龍頭房企在二線城市面臨機會與利潤難題
在市場分化的大背景下,開發商選擇在什麽樣的城市拿地,如何給項目項目,顯得尤為關鍵。根據克而瑞的統計,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14家標桿房企共在69個城市拿下了503幅地塊,總金額5732.4億元,合計新增土地建築面積1.04億平方米,均價5494元/平方米。其中,龍頭房企投資力度最大,新增土地建面明顯高於其他兩類房企,布局城市數量亦最為廣泛,如萬科共在41個城市拿下了184幅地塊,綠地和保利地塊則均分布在24個城市。大型房企中,融創和龍湖分別新增了27和21幅地塊,而遠洋僅在北京、南京和重慶三個城市有斬獲,為標桿房企中最少。總結來看,一線城市中北京投資門檻最高,廣州受冷遇,而二線城市分化最為嚴重,是當前標桿房企的投資熱點,標桿房企新增土地建築面積較大的城市是依次是成都、武漢、杭州、鄭州,新增土地金額較大的依次是杭州、南京、天津、武漢。
成交回溫、庫存壓力仍然存在且布局庫存嚴重,在這樣一個機會與風險並存的分化市場,開發商一方面要在一線城市和二線重點城市挖掘機會,另一方面要在地價高企的現實下拼盡全力保持規模和利潤率同時提升,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來自中原地產研究部日前的一份統計報告顯示,從已經公布2016年一季度報的滬深地產50家上市公司看,一季度的總營業收入達到了1401.14億元,同比漲幅高達51.3%。但受成本上升因素影響,上市房企的凈利率卻“不增反降”。50家房企平均凈利率為6.2%,相比2015年同期的9%左右呈現了非常明顯的下調。記者梳理財報發現,萬科今年一季度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同比下降2.4個百分點至23.1%。萬科董秘朱旭稱,毛利率下降,也是一季度萬科凈利潤增速慢於營業收入的原因之一。另根據年報數據,綠地控股2015年實現房地產業務收入996億元,同比下降11%;毛利率24%,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4月下旬提供給第一財經的分析報告,對中國開發商今年的表現作出了估計。根據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年度財務數據,穆迪預計,該機構評級的多家中國房地產開發商2016年的信用質量仍將保持疲弱。穆迪副總裁、高級信用評級主任曾啟賢認為,由於土地成本上升及開發商減少三四線城市的庫存導致利潤率收縮,2015年多家受評中國開發商的財務指標有所削弱。他還指出,為了支持增長及利用國內較低的融資成本,開發商的債務水平也在提高,利潤率壓力是2016年開發商信用質量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穆迪在報告中稱,穆迪受評開發商的加權平均毛利潤率從2014年的29.6%降至2015年的27.3%,預計未來12~18個月開發商的毛利潤率仍將承受壓力。同時報告也提到,近期中國大中城市房價上漲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壓力。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分析師朱一鳴建議,龍頭房企一方面應該深耕好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另外一方面這些房企普遍重點投資了成都、武漢等成交量大的城市,當前應當在剩余的二線城市中發掘地價低、市場好的“潛力股”。
關於城市選擇與區域策略,綠地控股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參加2016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接受包括本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稱,2013年以來,綠地在三、四線的城市投資比例很低,有70%~80%的項目主要是在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他說,從綠地集團現有的項目來看,50%以上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比如蘇州、武漢、鄭州、濟南、合肥、南昌等,原因是“這些城市里增長比較快的地區比較多”。而從萬科一季報看來,今年一季度萬科創新高的752.4億元銷售金額中,上海超過了100億元,深圳、北京、武漢、杭州超過40億元。
沃爾瑪中國第一財季總銷售額同比增長5.1%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7050.html
沃爾瑪日前發布今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由於中國門店在今年春節期間的強勁表現,今年第一季度沃爾瑪中國的總銷售額同比增長5.1%,可比銷售額增長1.4%,可比客單價增長5.2%。
同時,尼爾森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沃爾瑪中國快速消費品已連續13個季度實現在大賣場市場份額的增長。

沃爾瑪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柯俊賢(Sean Clarke)表示:“2016年是沃爾瑪進入中國的第20個年頭,我們一開年就迎來了開門紅,春節銷售表現非常強勁。中國是沃爾瑪未來發展十分重要的戰略市場,從銷售額來看也是沃爾瑪第四大國際市場。20周年是沃爾瑪中國發展旅程上一個新的開始,我們對中國市場和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值得註意的是,2016春節期間沃爾瑪全國門店銷售火爆,今年第一財季沃爾瑪中國的總銷售額增長5.1%。盡管面對著富有挑戰的宏觀經濟環境,沃爾瑪中國在今年第一季度仍然取得較好的銷售業績。春節期間,沃爾瑪表現不俗,由於禮品卡銷售的兩位數字增長,以及表現持續提升的生鮮品類,使得沃爾瑪中國的銷售持續增長,同時實現正的可比增長。
沃爾瑪方面表示,一直以來,沃爾瑪中國通過營運成本的控制,努力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以提升整體業績表現,這些舉措在繼續發揮作用。通過門店以及物流配送中心的效率提高,營運成本的增速低於銷售額的增長。

此外,2016年第一季度,沃爾瑪繼續加速電子商務的發展。沃爾瑪APP的門店商品網購服務擴大到3個新的城市,覆蓋廣東省和福建省的80多家門店。今年3月,沃爾瑪在其APP上推出覆蓋全國範圍的跨境電商服務“全球e購”,為顧客提供了購買進口商品和品牌的便利渠道。
公開資料顯示,沃爾瑪於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在深圳開設了第一家商店。沃爾瑪全球采購辦公室於2002年設立於深圳。目前沃爾瑪在中國經營多種業態,主要包括購物廣場、山姆會員商店等。
碧桂園等三家房企銷售額破千億大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5769.html
6月才剛開始,第三家房企已宣布集團銷售額突破千億元大關,如不出意外,2016的房地產市場註定將創下歷史新高。
6月8日,碧桂園(02007.HK)宣布,連同合營和聯營公司共實現本年度合同銷售金額1000億元人民幣,合同銷售建築面積1269萬平方米,按年分別增加161%及106%。
年初,碧桂園對外界公布的2016年度銷售目標為1680億元。這意味著,該集團截至目前已完成年度任務的近6成。值得提及的是,1680億元的目標,以及1000億元的銷售達成額,均不包含該集團海外市場的貢獻。
這是截至目前第三家公布銷售數據的房企突破銷售的1000億元大關。此前,萬科(000002)以及恒大地產(3333.HK)相繼發布了前五月銷售數據顯示,兩家公司分別實現合同銷售1476.7億元和1104.4億元,年度目標達成率分別為55.2%和49.2%。
從多家開發商披露的銷售情況看,除了一線陣營表現突出,其余二三線上市房企同樣錄得較好銷售業績。
如雅居樂(3383.HK)披露,公司前5月累計預售金額216.5億元,累計預售建築面積222萬平方米,同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2.9%和32.3%。平均預售價格9754元/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上升727元/平方米。該銷售業績按全年460億元銷售目標計算,雅居樂前5月已完成47%的銷售任務。
越秀地產(0123.HK)也聲稱,公司首五個月累計合同銷售金額135.12億元,涉及銷售面積126.32萬平方米,分別上升66%及67%。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占2016年合同銷售目標258億元的52%。
由於一二線城市樓市交易火爆,使得房地產企業銷售普遍上漲。據中原地產研究部日前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公布5月銷售業績的21家上市房企,5月單月銷售額達1743.82億元,前5個月累計銷售額合計達6847.70億元,比去年同期上漲了83.8%,完成全年目標(7100億)的50.1%。
根據慣例,每年9月開始才是樓市旺季,一般開發商上半年的銷售任務完成率僅在三四成左右,像今年上半年尚未結束但銷售已過半的情況並不多見,因此,如若當下樓市行情依舊,預計大多數開發商今年的銷售將創新高。另有市場消息顯示,上述已經突破千億大關的萬科、恒大、碧桂園三家公司,今年都有機會沖擊3000億目標。
上半年GDP增長6.7% 商品房銷售額大增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了半年經濟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340637億元,同比增長6.7%。
在15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表示,上半年國民經濟繼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主要指標運行平穩,符合預期,也符合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發展規律。
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額大增42.1%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7%,二季度同比增長6.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2097億元,同比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134250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184290億元,增長7.5%。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816億元,同比增長6.4%(上年同期為下降0.8%)。
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5836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7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投資91089億元,增長23.5%;民間投資158797億元,增長2.8%,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1.5%。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49085億元,增長20.9%。
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663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全國商品房銷售額48682億元,同比增長42.1%。
穩中有進
對於上半年經濟,盛來運用了五個字 “穩、進、新、好、難”來概括。
他解釋,“穩”是指經濟運行平穩。
首先,經濟增長比較穩。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增長率都是6.7%,呈現出階段性企穩的態勢。雖然上半年增長6.7%,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3個百分點,但是上半年的6.7%所創造的GDP增量如果按2010年不變價格計算的話,反而比去年上半年多增了230億元人民幣,所以可以看出中國的經濟是在穩定增長的。
第二,就業穩。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17萬人,完成全年計劃目標的71.7%。全國大城市的調查失業率基本上穩定在5.2%左右,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在5%左右,總體上是比較穩定的。
第三,物價穩。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與一季度持平。
第四,收入和消費增長穩。上半年居民收入實際增長6.5%,一季度也是6.5%。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3%,跟一季度持平。從這些指標可以看出,經濟企穩的態勢非常明顯,穩的態勢在持續,主要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
“進”主要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升級在穩步推進,力度加大。
首先,從產業結構來看,三產繼續保轉型持較快發展,上半年三產占GDP的比重達到54.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個百分點。
第二,需求結構有進。三大需求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73.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2個百分點。資本形成貢獻率是37%,服務和貨物貿易凈出口對GDP增長貢獻率是-10.4%,從三大需求來看,內需仍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決定因素,消費的貢獻在提升。
第三,從區域結構來看,中西部地區後發優勢還在繼續發揮。中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增速普遍要高於東部,高於平均水平。另外“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也是穩步推進的。
第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落地,“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從去產能看,上半年煤炭產量下降了9.7%,粗鋼下降了1.1%;從庫存情況看,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3月末減少了2100萬平方米;從去杠桿的情況來看,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從降成本的角度來講,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的主營成本是略有下降的。
“新”主要是新經濟發展的態勢良好,新的動力在增長。從企業主體來看,今年繼續保持了去年以來大幅增長的趨勢,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上半年日均新登記企業1.4萬戶,比去年1.2萬戶又有所提升。從新產業的情況看,高新技術產業繼續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二季度增長了11.8%,比一季度加快了1.8個百分點。從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來看,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上半年網上零售額增長28.2%,網絡約車、在線教育、醫療等各種新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新產品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好”主要是表現在經濟運行的質量有所改善,好的因素在累積。上半年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2%,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式有所好轉。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降幅連續6個月收窄,有利於市場環境的改善,也有利於企業利潤的提升。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6.4%,比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去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是負增長。
“難”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上。一是從國際環境看,仍然複雜嚴峻。世界經濟複蘇不及預期,貿易持續低迷,而且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加,包括近期英國的脫歐公投,增加了世界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所以外部的環境比較難。二是從國內來看,中國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調整的陣痛還在持續,實體經濟運行還是比較困難。另外,宏觀調控的兩難和多難的問題有所增加。
盛來運說,總的來看,今年以來,國民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為完成全年經濟目標奠定了較好基礎。但也要看到,國內外環境依然複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下一步,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適度擴大總需求,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的經濟結構,強化新的發展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午間公告:溫氏股份7月銷售額同比大增
溫氏股份:7月肉豬銷售額同比大增
溫氏股份8月5日午間公告公司7月份肉豬銷售簡報,顯示公司今年公司7月份共銷售商品肉豬141.73萬頭,收入30.72億元,銷售均價18.86元/ 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13.74%、3.33%、-8.62%,同比變動分別為11.91%、26.32%、8.77%。
溫氏股份表示,公司2016年7月商品肉豬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 主要原因在於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商品肉豬出欄量增長及銷售價格上漲。
新界泵業:非公開發行獲證監會受理
新界泵業(002532)收到了中國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通知書》,認為公司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決定對該行政許可申請予以受理。
振東制藥:控股股東所持公司股份被凍結
振東制藥(300158)近日接到第一大股東山西振東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通知,獲悉振東集團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被凍結。
光迅科技:董事長辭職
光迅科技(002281)董事會於2016年8月4日收到魯國慶先生遞交的辭職報告。魯國慶先生因工作變動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會董事長、董事職務,同時辭去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職務。辭職後,魯國慶先生不再擔任公司的其他職務。
競爭激烈 歐萊雅上半年銷售額增長、增速放緩
雖然業績依舊保持增長,但對於歐萊雅來說,面對新晉品牌的競爭,想要再爭奪新的消費者和市場已經沒有那麽容易。
歐萊雅日前發布2016年上半年的銷售總額為128.9億歐元,同比增長4.2%,與2015年上半年14.7%的增幅有較大差距。據路透社報道,歐萊雅第二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3%,略低於分析師預測的4.61%。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在這份最新的中期業績報告中,歐萊雅首次披露旗下品牌美即面膜的情況。歐萊雅稱,美即的表現不及集團預期,品牌在上半財年商譽減值2.13億歐元。
廣東日化商會秘書長余雪玲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表示,所謂的商譽減值,主要是收購時價格評估過高。
換言之,這意味著如今歐萊雅預計美即帶來的經濟利益已經比原先收購時所預計的要低。美即的業績數據此次並未在財報中單獨體現。不過公司隨即表示,此減值為非經常性費用,對集團現金狀況無任何影響。
美即其實是中國的本土品牌。2010年9月24日,美即在港交所上市,超額認購784倍,成為當年港交所“股王”。2014年,歐萊雅豪擲65.38億港元全資收購美即,而美即退市後正式成為歐萊雅旗下一員。
事實上,被收購後的美即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仍然是以子公司的形式獨立運營,而作為母公司的歐萊雅也確實給予原管理團隊充分空間。不過到了2016年4月,美即面膜市場及營銷部被正式並入歐萊雅大眾化妝品部進行管理,原有在廣州獨立運營模式被打破。同時,美即部分團隊遷至上海。

在收購美即時,歐萊雅顯然樂觀。隨著紙片面膜的普及,面膜已從最早的“奢侈品”變成大眾消費品。對於並購,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兼CEO安鞏表示:“這是歐萊雅自2008年收購聖羅蘭美妝以來最重要的一次收購。MG美即品牌的加入與歐萊雅大眾化妝品部的品牌組合形成良好的互補。”
雙方也許未曾料到的是,這樣一個單一品類看似容易操作,實則不然。安鞏在此前舉行的上半年財報分析師會議上表示,自從2014年完成交易以來,美即面膜一直遇到越來越激烈的競爭。
在全球的美妝市場中,高端面膜市場幾乎都是歐美、日本品牌水洗式面膜的天下。而如今最為消費者接受也是那些價格便宜的紙片面膜,低至數元一片即可買到。在這一領域,從早前的美麗日記到現在多如牛毛的各式品牌,顏色設計、創意包裝甚至氣味等都引領了潮流,受到市場追捧。
由此可見,只做面膜這樣單一品類的美即想要在如今眾多品牌的夾擊下做出特色顯然很難。
減值的不只是美即,還有2011年收購的潔面儀品牌Clarisonic科萊麗。這次的中期財報顯示,科萊麗上半財年有2.34億歐元的商譽減值。歐萊雅集團在財報中表示,對這兩個品牌的戰略不會改變。
雖然如此,這個美妝巨頭並購的腳步並不會因此而停止。
就在今年7月,歐萊雅集團先後收購了新興沙龍香水品牌Atelier Cologne和美國化妝品牌IT Cosmetics,後者12億美元的身價也使該交易成為該集團過去八年之最。有分析指出,對於正在放慢的市場,歐萊雅集團期望通過收購來進一步刺激銷售收入的增長。
Adobe:美國PC和主機遊戲今年銷售額預計可達253億美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18/158214.shtml
Adobe:美國PC和主機遊戲今年銷售額預計可達253億美元
麻策
美國在線遊戲和在線遊戲銷售的迅速增長,今年預計達到111億美元,在總銷售額中占比約44%。
i黑馬訊 8月18日消息,據Adobe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2016年PC和主機遊戲銷售額預計可達253億美元,同比增長可達7.6%。
報告顯示,上述增長主要得益於在線遊戲和在線遊戲銷售的迅速增長,今年預計達到111億美元,在總銷售額中占比約44%。
據悉,該份報告是根據Adobe公司在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份之間通過其自有軟件獲得的追蹤數據,主要追蹤了零售遊戲和遊戲相關網站的25億次訪問。此外,該公司還在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間調查了2000萬社交話題互動,對8.4萬個遊戲相關產品的銷售進行了追蹤。
據Adobe透露,在遊戲正式發布前,進行測試的遊戲銷量比不測試的遊戲高1.7倍,而總體來講,進行開放測試的遊戲銷量是無開放測試遊戲的4.2倍。其認為開放測試對於開發商和玩家是雙贏的做法。
Adobe還表示,主機價格出現了下降,雖然高端PC的價格下降很少,但遊戲主機依然將保持10.13%的降價比例,而價格超過1600美元的高端PC年均降價率只有2.68%。
另,Adobe指出,美國電競遊戲的受歡迎度已經超過了NFL、NHL以及MLB等傳統體育賽事,而電競在北美的提及次數也比一年前增加了約40%,電競愛好者的年增長率為57%。
[本文作者麻策,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Adobe
電競
主機遊戲
贊(...)
分享到:
沃爾瑪第二季營收1208.5億美元 在中國總銷售額增長
據外媒報道,沃爾瑪第二財季營收1208.5億美元,同比增長0.7%,超出預期的1203.1億美元。第二財季經調整EPS 1.07美元,預期1.02美元,預計2017財年經調整後EPS在每股4.15至4.35美元。
按固定匯率計算,沃爾瑪的營收入增長2.8%至123.6億美元。在全球範圍,電子商務銷售額在恒定匯率的基礎上增長了約11.8%,高出上一季度7%的增長水平。
第二財季沃爾瑪品牌美國地區同店銷售(除燃料)增長1.6%,預期增長1%。 第二財季山姆會員店品牌美國地區同店銷售(除燃料)增長0.6%,預期增長0.1%。
沃爾瑪還預計,第三財季EPS為0.90-1.00美元,2017財年經調整EPS則為4.15-4.35美元,高於前次預期的4.00-4.30美元。
報告顯示,隨著沃爾瑪繼續加速全國門店布局,本財季的業務銷售持續增長。第2季度沃爾瑪在中國的總銷售額增長超過2.3%,可比平均客單價增長5%。尼爾森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沃爾瑪中國快速消費品已實現連續14個季度在大賣場市場份額的同比增長。同時,2016年上半年,沃爾瑪在家電等品類的銷售額增長也領跑市場。
近日沃爾瑪和Jet.com共同宣布,雙方已經簽署最終收購協議。 根據協議,沃爾瑪將以30億美元現金和價值3億美元的沃爾瑪股票收購Jet.com,部分現金和全部股票將分期支付。Jet聯合創始人兼CEO Marc Lore將接管沃爾瑪的電商業務,沃爾瑪現任電商主管Neil Ashe將離職。這筆交易不僅是有史以來收購美國電子商務初創公司規模最大的一次,也被視為Doug McMillon對線上購物未來的重視。沃爾瑪去年的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近140億美元,占年收入4820億美元的3%。
另外,6月,京東和沃爾瑪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在京東平臺上開設沃爾瑪“山姆會員商店”官方旗艦店,並將沃爾瑪實體門店接入“京東到家”O2O平臺。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