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散戶輸錢經典故事
1 :
GS(14)@2016-11-25 07:26:43出席投資講座後,聽到一個典型散戶投資的真實故事,寫下來讓大家參考。曾經,她擁有一套私人住宅,一年前賣了,賣樓的原因是許多人告訴她,細價樓快爆煲,早些賣,遲些可以趁低買回。最初她真的手持數百萬現金等樓價下跌,但後來有許多人告訴她持有現金會「蝕通脹」,於是她決定買股票。誰知買一隻蝕一隻,隻隻都以止蝕收場,更倒霉的是止蝕後股價又回升了。現在賣樓所得的錢失去了相當一部份,已不可能再把樓買回。她所買的股票當中,有一隻是我經常推薦的友邦(1299),許多人告訴她友邦是很好的股,股價不斷創新高,但連好股也大跌,使她茶飯不思,最終得低價止蝕。這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好賣掉僅有的房屋,等樓價下跌才買回,因你沒有那股耐性等,等不了多久,就會覺得持有現金是「蝕通脹」,心理作用之下會胡亂進場買股票,然後又胡亂止蝕,不斷止蝕就是資金不斷消失。世界上沒有只升不跌的股,再好的股也會經常出現10%至20%的正常調整,遇上股災,好股也一樣會狂跌。因此,在你進場買好股之前,先記住股神畢菲特的名言:「如果你不打算持有這隻股十年的話,那麼就連一分鐘也不該持有」,所謂好股是需要十年的考驗才能顯現,如果你認定所想買的股是好股,也不必急於入場,應該耐心地等調整,等股價調整了相當幅度才買,買了之後就千萬不要止蝕。曾淵滄財經評論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5/19844542
摸魚手札:供股後輸錢的博弈思維
1 :
GS(14)@2017-01-08 19:00:34上一個月我很喜歡賭一隻50億市值左右實業股,用一個「賭」來形容也不為過,因為毫無技術可言,原理上只是爬格仔而已。我的賭法是排隊排低幾格,大約買100萬錢的貨,這陣子市場氣氛很差,不知怎地盤雖然掛得低,但每天早上卻會中了。然後下午就排高幾格把上午買的貨沽出,也不知怎地,又會中了。我甚至不用睇盤路,只是簡單每天一買一賣去day trade。炒賣大隻實業股並不太合我的投資方法,不過有規則可跟,有路可捉,所以我也就順着去玩。這一隻實業是廣州房地產商,早前供了股,集資12億元左右。出奇地,這次供股令所有人都要輸錢,贏錢的大概只有一些像我一樣無無聊聊亂賭的daytrader及大股東本身了。這次不妨用一個博弈的思維去做一個沙盤推演,分析一下這一隻股票的套路。首先,這是一隻實業股票,我問過幾位廣州的朋友,大家都認同這個結論,所以這家公司的NAV和盈利水平應該都是可靠的。Well,難免會有水份,不過應該不會差太遠吧。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供股是一場零和博弈,換言之,無可能所有人都會贏到錢,總要有一個或多個輸家,才能成就其他人都贏到錢。這些所謂可靠的NAV和盈利水平,就是sell side用來編故事去哄buy side的人去買。我知道傳統科班出身的投行analyst都走不出一個謎思,就是要計公司的intrinsic value、計合理價,但合理價要到價,係要睇市場深度、睇流通量是否足夠。香港市場的資金不足,適逢市淡,無水的情況自然更嚴重,地產股有資產折讓是正常狀態,無折讓到合理價才是荒謬。要謹記,那些良好前景是用來哄人買的理由,供股是一場博弈,博弈不用看這些。其次,有一班叫「財技派」的人會去睇到底係咪「供乾」(即藉借股達至貨源歸邊的目的)又或「供錢」(即係真集資)。他們會執着於供股價的折讓或供股比例,殼股可以睇這些,實業股睇這些無乜用,因為你更要留神的係集資額。這次供股係集12億元,差不多等如兩隻主板殼,再睇返當時的集資活動,「街外」投資者的購買力一般也只有2億元左右,供乾你個大頭鬼咩?成隻股票加起上來近50億元市值,就算供乾了,搵鬼去炒咩。事實上,以我所知,安排供股的sell side行家的確安排了投資者飯局,找了一堆股票經紀食飯,也搞了一個大型研討會,安排機構投資者參加,目的就是要sell,同時也反映出安排sell side供股跟大股東的合作只是project based。如非必要,也不想包銷太多。後來這一隻股票的確有良好故事發展,找了大地產商個仔做策略投資者,不過供股結果一出就馬上倒頭大跌。大地產商個仔自然不悅,因為富二代的錢都係來自佢老竇嘛,佢都要同老竇交代。所以,大股東只好自己掏荷包增持,不過依然無功,然而,市況問題,大股東都做到足,這算係做足了「售後服務」。渾水有一位朋友很早就看出股票的道理:「隻股票真做,我當然不會買,造假的,才是會爆升的股票」這是投機的邏輯,因為賭馬、賭啤牌也是這樣,假馬比真馬易賭嘛。渾水
http://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8/19889680
陸振球:美股市寬收窄 牛市也可輸錢
1 :
GS(14)@2017-03-13 09:30:40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448&issue=20170313
【明報專訊】上周本欄提及每當金融巿場出現「金錢幻象」(Money Illusions)便要特別小心,並提及最近一個最佳例子是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每單位價格竟炒至高於每盎司黃金,言猶在耳之際,比特幣上周五未能獲批發行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單位價值短短數分鐘內由近1300美元急插至約978美元,跌幅竟達24%!
上周五晚比特幣出事前,筆者在交易廣場一個投資講座與聽眾交流投資心得,除了叫大家留意比特幣瘋炒可能側面反映巿場資金的不理性外,另一個要特別小心的,就是美股標普500指數在經過近3個月屢創新高後,近數天竟接連出現創52周新低股票數目多於52周新高的股票數目!
以上現象反映美股所謂的牛巿,只是由愈來愈少的創新高股票支撐着,巿寬明顯在收窄變差,投資者如選不中那些創新高股票,隨時可能在所謂的牛巿也要輸錢!值得留意的是,過往數次股災爆發前,都是指數續升,創新高股票卻愈來愈少,52周新低的股票卻愈來愈多!
另一個大家要小心的是,上周美國10年期債息曾升至2.6厘以上,已高於香港大部分住宅的租金回報率(平均約2.5厘),當被定義為無風險的美債回報也高於香港的住宅租金回報時,大家認為香港的樓價或其風險與回報仍合理嗎?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周顯﹕輸錢散戶撐起金融中心
1 :
GS(14)@2017-12-10 20:34:39【明報專訊】曾俊華同陳家強班底退下前線後,財政司長陳茂波似乎正在直接管理證券市場。但其實,在過去的10年之中,香港的證券市場已經被不良管理嚴重打擊,最佳的一個例子,就是證監拒絕了同股不同權,令到阿里巴巴轉投美國上市。
這件事的邪惡之處,不在於其政策,畢竟政策人言人殊,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道理,沒有絕對的真理。而是,這明明是證監會的主意,卻強逼交易所出面,讓交易所孭了公眾的責任。如果這是有道理的,為何證監自己不出面呢?
不久前,我在某大學講了一課,提及David Webb控制證監會的做法,我的說法是:
照他們的思維,其實不難把香港打造成一個烏托邦股市,大部分的股民都是長期投資者,大家買了股票,等着收息,全部的股民循規蹈矩,絕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好好地做生意,年年賺錢……不過,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那就沒了。
賭場規矩利好職業賭徒 等執笠
我有一個朋友,有一家證券公司,有很多大客,買股票的數量以億億聲計,但是一買,就長期持有,不會輕易沽出。所以,這家證券公司是虧本的,有賴於朋友炒股票贏了幾百億元身家,不想伙記失業,因而出住糧給伙記而已。
我告訴大家一個殘酷的事實,就是一個金融市場的蓬勃,不是由專業投資者決定,而是由多少可以輸錢的散戶決定,因為大部分的買賣,都是短線炒作,靠長期投資者維持金融市場是不可能的。這好比開賭場,必定是由大賭客所決定,如果一個賭場的規矩有利於職業賭徒,聽執笠都得。
我不否認,David Webb的多個建議,可以提高股民的勝算,但是卻會毀滅香港作為證券中心的地位,因為,長期收息的投資者並不能養起一個股市,這是殘酷的現實。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471&issue=20171207
收市閒情:輸錢關「年輕」咩事
1 :
GS(14)@2017-12-18 04:10:17正所謂睇人GG最開心,醫生以外,呢期財圈比較多人講,就係《股票傳心師》一個月輸三成。「嘩!唔係呀化,咁廢?」「咁燈?改名股票傳燈師啦」。輸錢被人笑,一沉百踩,人之常情。不過,成件事最無辜嘅一定係一班年輕人。一副老前輩Mode嘅阿飛,噚日一篇專欄,劈頭話傳心師輸錢,「反映出年輕一代炒賣的最大毛病,欠缺耐性太心急,大市上上落落之間,組合就受了重創。」疑似長輩嘅經驗之談,袋錢入你袋,作為後輩嘅的當然要聽。今日我仲好好綜合多年來,各前輩嘅教導。其實,教人炒股票,好簡單。你唔買股票,就話點解你唔肯踏出一步;買大價股,就話後生仔,本少就咪保守;到你買細價股,就話你太心急,要學畢菲特價值投資;你做晒功課,買隻二、三線股,就話你揀次貨,有大價唔炒;你捱緊價,問點解唔識止蝕;如果你真係止蝕,你就係冇耐性坐貨;你真心信隻股會升,買正股,話你點解唔學炒衍生工具;你十萬蚊,拎兩萬去炒衍生工具,就叫急功近利,有錢就任性;佢十萬蚊,拎兩萬去炒衍生工具,就有注馬控制唔怕輸;假如你賺錢,你係一鋪半鋪死好命,遲早輸返晒;假如你輸錢,你話唔腳踏實地,冇技術唔好學人炒,抵死!到你真係決定金盆洗手唔炒,就話你經唔起考驗;到你炒股儲到錢,就話:你早幾年炒樓就發埋達啦老前輩話,「年輕人炒股票追求快靚正,要用最短時間去追趕李嘉誠。在起點已經先看終點,而最普遍的第一站,當然是上車置業的首期,於是乎十萬本錢在手,就想二十倍奉還,賺至少二百萬回來。」當然買股票係要「有耐性去修練技術」,至於買細價股、買衍生工具,大家可以睇成好高騖遠。冇錯,好多年輕人係真係想快靚正嘅,原因,正正係因為呢個年代冇舊時咁正。以前10萬蚊,做到首期買到樓,可以快樂過生活;依家10萬蚊,想資本增值最多係炒股做生意,然後呢,你仲要拼命去生存!即係咁,本身有千萬身家,我都識腳踏實地去收息,印印腳唔使做啦;不過,但好多時後生仔,連第一桶金都冇,份糧又猛猛緊,又有咩資格學人講耐性?其實,時代唔同、起跑線唔同,講炒咩都好,根本只有贏錢同輸錢之分。硬要將輸錢原因,扣上「少年你太年輕」罪名,前輩們,點對得住年輕時贏錢嘅自己?
P.S.唔係幫傳心師門開脫輸錢罪命,輸咗就係輸咗。不過,傳心師係咪真係衰急功近利買細價股?其實可以睇吓佢哋過往嘅持股,分別有中海油(883)、長汽(2333)、閱文(772)、中興(763)、平保(2318)、金界(3918)、香港電訊(215)、市值比較細嘅,就係摩比發展(947)。當然,仲有輸得最慘烈嘅,靶已打嘅騰訊牛。千頌C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3/2024276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