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6新天綠色能源電話調研之三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e074.html
前幾天,可能是因為張化橋先生的推薦,956的股價觸底反彈,15號那天更是量價齊升,逼得公司出了個澄清公告,看來還是名人忽悠能力強啊。針對股價的最新表現,以及股友們這2個月來對公司基本面的一些疑問,昨天我再次撥通了公司副總兼董秘趙輝先生的電話。
我第一次撥通他的電話時,趙總說正在會客,答應盡快回撥我的手機。10分鐘後他果然回撥過來了,趙總很熱情,我們聊了近一個小時,問答如下:
一、
問:最近公司股價有些異動,我看到張化橋在博客上有寫956,並且在一次私募會議上先推薦了,公司怎麼評價?
答:在私募會推薦不太瞭解,知道張化橋是搞小額貸款的(看來趙總和公司知道張化橋這個人和推薦956這個事,好不容易956來個量價齊升,肯定得分析一番的,呵呵)。公司股價一直低迷,坦白說,風電這個行業說暴利是談不上,但盈利模式已經相當清晰,當初IPO時大行是按17PE來定價的,市場都很看好這個行業,而現在大行給風電的定價只有7-10PE,大家都在看價格來估值。956因為還有天然氣業務,天然氣是市場非常認同的生意,但現在股價卻一直處於破淨狀態,實在是無奈。
二、
問:大股東的網站上曾報導1季度公司利潤2.49億,請問是稅後權益淨利潤還是稅前利潤?今年風電上網情況如何?有朋友告訴我,1-5月上網是890小時,這個數據對嗎?
答:2.49億是稅前利潤,沒有扣除中華燃氣等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今年一季度持續了去年下半年反常的氣候,4月份開始恢復正常水平,前5個月上網890小時應該差不多,6月份是小風月,應該只有一百多小時(我推算上半年應該是1100小時左右,一季度發電5.27億度,當時運營的權益裝機仍然只有855MW,新增的350MW是三月底才運營的,所以一季度上網有接近600小時)。正常年份下,上半年1200小時和下半年1000小時是沒有問題的(2009年全年上網2276H;2010年為2360H,其中上半年1268H,下半年1092H;2011年全年2048H,其中上半年1288H,下半年760H),今年全年如果能達到2200小時那就是非常好了。
三、
問:我看到916龍源電力今年河北的裝機多了40%,但發電量還略減了一點,我沒有問龍源,不知道主要是投入運營滯後的原因還是限電比較多,今年956限電情況如何?
答:公司的限電情況一直穩定在5%以內,今年也一樣,河北不同內蒙甘肅,情況比較好。龍源估計是投入營運比較晚,956在去年12月也增加了350MW的裝機,但實際投入運營是今年3月底,這中間有個時間差。
四、
問:公司新裝機中,6成以上是進口品牌,主要是GE,請問進口品牌風機是否售後服務費要比國產機高很多?目前裝機成本大概多少?
答:沒有什麼售後服務費用,不會比國產機多。現在用進口機的造價為每千瓦8000元左右,基本穩定了。
五、
問:前不久公司公告了樂亭的海上風電項目事宜,有朋友告訴我上網價格是0.97元/度,一年2500小時,造價19200元/千瓦,這個數據對嗎?上網價格有效期是多少?海上風電因為條件不同,折舊年限是否會縮短?
答:上網價格還沒有定,0.97元肯定是不可能的,現在一般是7毛多。公司推算0.67元的內含報酬率為8%,估計定在7毛以上的可能性比較大,暫時還不能確定。海上發電一年都會超過3000小時的,造價約為陸上的2倍,大概是1.5萬-1.6萬/千瓦。上網價格一經確定,有效期是整個經營存續期不變的。海上主要是會腐蝕,公司會選比較好的進口品牌機,折舊應該是差不多的。公司認為海上風電已經可行,收益測算與陸上差不多,上網也會更穩定,樂亭項目要明年才能開工。
六、
問:天然氣業務的季節性如何,因為行業前景比風電清晰,回報也更高,公司有沒有考慮兩項業務的發展次序?比如說現在風電行業不太好,是否會優先發展天然氣?
答:天然氣很穩健,各季差不多,相對來說,天冷比天熱要好些。天然氣是輕資產運營,風電是重資產,雖然天然氣回報更高些,但發展也要看是否有項目可行。風
電雖然投資大,但目前儲備資源很多,並且盈利模式也很確定,規劃清晰,可以較快的增長,所以公司沒有對兩個業務進行排序。
七、
問:中國的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例不到4%,而歐美是我們的5-10倍,理論上空間很大,公司怎樣利用河北有利的地理條件?今年美國的頁岩氣爆發,公司怎麼看?
答:公司已經與大唐簽署了山西煤制天然氣開發的戰略合作協議,與中海油也簽署了煤制天然氣等方面的戰略合作協議,與中石油崑崙燃氣簽了天然氣河北支管線的
戰略合作協議。由於京津地區處於河北的包圍之中,公司會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地理條件。頁岩氣在中國發展得有一個過程,現在各方面都不成熟。天然氣和風電的投
資,都是政府引導,企業核算(意思是不會為政績而亂投資)。
八、
問:公司是否有考慮用天然氣發電與風力發電配合來調節和穩定上網?
答:天然氣燃燒快,比煤炭環保,理論上是很好,但目前經濟上不適合,太貴。河北電網在承德建了一個100W千瓦的抽水蓄能電站,用來調節風電,公司認為這種方案好。不過河北缺水,也只有少數地方才能建。
九、
問:前不久河北地震對公司有沒有影響?曹妃甸的LNG項目什麼時候完工?
答:地震沒有影響,公司在建電場時已經注意了選址的。曹妃甸的項目預計要2014年才能完工(年報上寫是預計2013年投產,不知道他是否記錯)。
十、
問:四月份你們曾去歐美巡迴路演,請問目的是什麼,是想融資嗎?如果融資,備選方案是什麼?
答:公司每年都會巡迴路演一次,這次去歐美並不是為了融資,主要是公司上市時曾承諾去年新增裝機500MW,結果只有350MW,因為行業整頓和氣候異常,公司的業績和股價都差於預期,所以公司想給投資者及潛在的投資者一個解釋。另外,現在行業環境不好,大家對風電有很多的不信任,公司也想儘量透明些,讓股東們安心。今年暫時沒有再融資方案,但未來肯定是會融資的,定向增發或是回A上市都有可能,不過至少也要2013年以後,並且股價必須得回到淨資產上方(即2港幣上方)。
十一、
問:最近華電福新能源0816正在招股,而前不久龍源折價配股,公司怎麼看?
答:龍源配價的時機非常不認同,把同行的股價都給連累了,龍源上市要早一年,但他們沒必要在這個時候急著配股的。(華電福新能源的裝機,火、水、風各佔三分之一,IPO估值按今年利潤基數為6PE,PB1.2倍,今年預計利潤增長1倍以上)816的風電定價,大概就是7-10PE的水平。
十二、
問:今年的分紅能保持去年的水平嗎,去年超出我們的預期了,很好。能否考慮將年底的分紅挪一部分到年中來,顯得更穩定?
答:分紅不能答覆,這個東西得看股東,是股東們博弈的結果,因為有些人喜歡分紅,有些人不喜歡。上次去歐美,有個巴菲特的學生就直接質疑公司的分紅方案,說公司明明在高增長,需要錢,為什麼還要分紅?中報分紅不合適,因為大陸現在開一次股東會,前後1星期就搞定了,而香港得籌備60天,手續繁多,費時費錢,具體規則建議去瞭解一下。
十三、
問:龍源每月都有公佈裝機和發電數據,956有沒有考慮?
答:有考慮,會把我的意見匯報董事會,如果做不到按月發佈,按季也行。
十四、
問:公司今年借貸成本影響幾何?
答:由於去年曾加息兩次,所以今年上半年的資金成本會升一些(預計由去年的5.76%上升到6.14%),但6月份降息了,因此下半年會好一點(我估算上半年因加息會增加財務費用1000萬元。)
十五、
問:能估算一下中報的業績嗎?
答:這個……(我有點不好意思,說其實我自己也基本能推算出來,中報業績可能不太理想,同比持平或略差,他笑)反正時間也快了,你估算的應該差不多吧。
在查核去年中報和年報資料並結合上邊的問答情況,特別是上網小時數後,我推算今年中報利潤如下:
方法一:2011年扣除少數股權前的天然氣稅後利潤是3.47億,風電3.1億,其中上半年分別為1.72億和2.8億,下半年分別為1.75億和0.3億,另外還需要扣除0.4億左右其它費用。
由於河北天然氣是中外合資公司,自2008年起享受2免3減半所得稅優惠。與此同時,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可以享受三免三減半所得稅優惠(新稅法規定自取得第一筆營業收入起計算,包括天然氣和風電業務),因此今年河北天然氣仍可享受12.5%的優惠稅率,明年起需要按25%來交所得稅,僅天然氣業務2013年預計將增加0.5億的所得稅。
今年一季度956的利潤2.49億元,整體所得稅率大約為12%,中華燃氣佔河北天然氣公司的股權為45%,故一季度稅後股東權益淨利潤估計只有1.75億左右(去年中報為3.4億),又由於一季度是天然氣和風電旺季,所以一季度的利潤實際上並不好。二季度無論是天然氣還是風電,利潤要差過一季度,風電上網要少100小時,環比減少收入和利潤近0.4億元。2季度新增206MW的權益裝機(350MW控股裝機),會增加利潤0.1億元,但2季度天然氣業務有可能比一季度略差,所以中報利潤約為3.1億元左右。
方法二:2011年上半年上網1288小時,下半年只有760小時,環比減少528小時,2011年權益裝機為800MW,電價按不含稅0.46元/度計(含稅0.54元/度)。因此2011下半年風電利潤環比上半年減少1.95億元。另外,去年下半年行政費用增加了0.3億元,財務費用增長了0.4億元,加上稅收等其它影響,下半年利潤環比上半年淨減少了2.3億元。
按今年上半年風電上網1100小時計算,同比去年上半年減少188小時,環比去年下半年增加340小時,仍按800MW的權益裝機,那麼風電業務利潤同比將減少0.7億元,或者環比去下半年增加1.3億元利潤。同時,2季度新增了200MW的權益裝機,將貢獻0.1億利潤,而財務費用上半年預計增長0.1億,兩者相互抵銷。天然氣業務按同比20%的增長幅度估計,增加利潤0.2億元;去年下半年,公司新增了600MW的CDM註冊項目,考慮到目前的交易單價下降了,按250萬/50MW半年估計,將增加0.2億利潤(這600MW去年下半年是陸續申請的,所以只按50%計算)。因為去年下半年環比多了0.7億的行政和財務費用,所以今年上半年按同比增加0.4億來估算。
以2011年中報為基礎的利潤為:3.4-0.7+0.1-0.1+0.2+0.2-0.4=2.7億元;
以2012年下半年為基礎的利潤:1.1+1.3+0.1-0.1+0.2+0.2+0.3=3.1億元。
兩者之間的差異是其它收入和支出,取中間數為2.9億元。
結合兩種方法,推算956中報利潤約為2.9-3.1億元,同比減少10-15%,EPS0.11-0.12港元,動態PE為7倍,PB為0.8倍,ROE為11%。
「上市公司調研」交流筆記 陰定新
http://xueqiu.com/5570649628/22020524一、調研前
通過產業政策選擇目標行業,或者選擇商業模式有創新的企業(查看經營狀況中的分類銷售情況、三諾生物)。選定目標公司後,買入1000股,進行觀察分析。
選擇公司時,單一產品的公司好過生產多種產品的公司,因為容易看明白。
證券投資允許試錯糾錯,分析出不合適時,果斷清倉。決定重倉時,要實地調研。
查看完行業、股本結構及淨資產後,要舉一反三對股價要進行定位。查看經營狀況及財務指標(醫藥股毛利率很高,其實很多以回購的方式送出去了)後,通過同比、環比等方式進行分析,重點是分析經營利潤是暫時性下降還是趨勢性下滑。
二、調研中
調研時不能採取正向思維,尋找讓股票上漲的理由。要採取逆向思維,用「排除地雷」的方式做投資,不用找它的好,而是發現它有多差,一項一項排除後,好公司自然就出現了。
當實地查看生產車間、倉庫之後,仍然無法排除地雷時,一定要與董秘或證券事務代表進行交談,通過其答覆判斷能否排除地雷。
實地調研所產生的感覺,是你在閱讀報表時永遠無法達到的,會讓你產生以前模糊投資永遠不會有的確定感,有利於你做投資中的很多判斷。
上市公司召開股東會時,要通過高管的狀態及回答,對高管團隊的素質進行判斷。
與信息源的交流,切記要有互動,在交流中體現出你的價值(送股VS轉股,交稅)。
三、調研消費品公司(東阿阿膠)
一定要注意調研是否只有區域性,如果有的話,要進行擴大(從上市公司的銷售區域中挑選出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然後進行調研核實,而不要以偏概全)。
考察上市公司的商業模式時,注意區分其銷售的模式是依賴門店還是依靠代理商(經銷商),選擇銷售主渠道進行調研。有時候一些旗艦店的開立只是為了形象展示。
當採取代理商銷售主模式時,一定注意核實是否存在壓貨行為,這是一個地雷。
核實產品價格由一個很好的方式,就是登陸阿里巴巴的網站,七八成的商品價格均有。
以湯臣倍健為例,其在南方時採取超市和營養中心兩種方式,但在北方,營養中心的方式無法鋪開。所以其採取了鋪貨進所有藥店的方式。核實的技巧是找物流公司,物流公司可能無法知道其走貨量是否大額增長,但是運費的增長是確定的。
四、其他信息
常山股份要搬遷,其1280畝地按照政府回購價就值60億元,而公司市值不過就60億元。但是與上市公司交流時,其說前來洽談購買的都是河北省企業,而且打算一次性全部賣掉。河北省的企業有幾家能拿出60億元,迅速斬倉,剁掉!
大牛股一般有三種,重組、誇張和嚴重低估,通常一年中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而業績平穩的公司適合波段操作,在市場中佔比達80%左右。
業績驅動因素中,成本下滑是短期的,過段時間有可能會漲回去。
相信技術創新慢於商業模式創新。
兒童品牌調研 投資123
http://xueqiu.com/9860765122本次調研主要去了華強北茂業、東門茂業、東門太陽廣場、金光華商場等商超百貨,以及愛嬰島等母嬰店和社區母嬰店。調研的主要對象是嬰幼童耐用品品牌,主要是好孩子、小天使、小龍哈彼、康貝、英浩、Quinny等,其中好孩子、小龍哈彼、Quinny品牌對應上市公司好孩子國際(1086.HK)
$好孩子國際(01086)$ ,小天使對應上市公司隆成集團(1225.HK)
$隆成集團(01225)$ 。
1. 各渠道品牌分佈情況
我們發現,好孩子、小天使、康貝、英浩、Quinny、Stokke等品牌的銷售渠道主要是在大型商場,這類品牌定位高,毛利率高,可以覆蓋大型商場較高的扣點。其中,好孩子、小天使、Quinny、英浩等幾個品牌的銷售區域大,展示的產品較多,一般來說,嬰兒推車方面,好孩子展示的有20輛,小天使18輛左右,Quinny6輛左右,英浩2輛左右,Stokke2輛左右(英浩代理銷售Stokke,故該區域總共4輛嬰兒車),康貝3輛左右,還有一些其他品牌,擺放重點並非嬰兒推車。好孩子除了有展示嬰兒推車外,亦有展示汽車安全座。在華強北茂業展示了6輛汽車安全座,太陽百貨等地展示大約為3-4輛。同時,好孩子亦展示了大量兒童單車、電動車、兒童床等其他兒童耐用品品類產品。
調研母嬰店時發現,母嬰店裡由於拜訪的物品種類較多,留出擺放大型嬰兒耐用品區域較少。母嬰店裡我們發現的品牌分別有:好孩子、小龍哈彼、寶寶好、康貝等,一般每個品牌只有一輛嬰兒推車。母嬰店由於定位較為中低端,擺放的嬰兒床等非市場主流品牌。
2. 各渠道中品牌價格差異
我們本輪價格對比中,主要是拿好孩子嬰兒推車價格和其他品牌產品價格進行對比。
A款嬰兒推車,適用嬰兒年齡0-3歲,嬰兒座椅可以實現兩種方向調轉,底下兩輪轉向,可以實現全遮蓋。此類產品在好孩子眾多產品中屬於中端產品,當時商場打6.7折,折前價格約1200元左右,折後800元左右。好孩子還有較高檔次的相似產品,全遮蓋布料可以防紫外線,而且四輪轉向,折後1200元左右。另外好孩子還有類似款,四輪轉向,但是輪子較大避震功能較好,折後大約1500元左右。此類產品在小天使的眾多產品中屬於價格偏高產品,亦打6.7折,折前價格約1200元左右,折後800多。康貝此類產品無法實現全遮蓋,設計較為簡單,轉向之後前兩輪操作不是特別順手,定價為800元左右。英浩品牌的雙向車較為豪華,但是是手動搖籃轉向而非自動手桿轉向,轉向和收疊不方便,整體製造精美,不打折,價格為3900元左右。
B款嬰兒傘把車,適用嬰兒年齡3歲以上,小天使的傘把車摺疊起來之後四輪無法著地,只能母親扛著,較重;好孩子的傘把車摺疊起來之後可以站立,有類似的傘把方便母親推著前進。小天使的傘把車價格400多元,好孩子產品價格500多元。
C款嬰兒搖籃車,上下分離式,好孩子品牌該類車子折後價格2千多,Quinny品牌擁有類似產品,但是設計和顏色搭配更加高檔,價格約為1.3萬元,Stokke作為進口高端嬰兒車品牌,整個產品結構和Quinny相似,價格為1.7萬元。
上述A-C款嬰兒車主要在商場銷售,母嬰店裡的嬰兒車價格較為便宜,價格大約是300多左右,嬰兒車功能較為單一,無法雙向變動。愛嬰島裡,好孩子僅有一款車子在賣,價格為399元,寶寶好有3輛嬰兒推車,價格分別為99-369元。
在商超的渠道中,僅有好孩子品牌提供比較完整的產品種類,公司的汽車安全座價格折前約為2500元左右,僅有一款汽車座(無底座)價格1000元左右;電動車價格為2200元左右,品牌為奧迪、mini cooper等;學步車960元左右。
在母嬰店渠道里,僅有小龍哈彼品牌擁有電動車,價格僅為300多元,其他的耐用品為非市場主流品牌。
3、 各個品牌的銷售人員專業性對比
在商超裡,我們發現好孩子的銷售人員是穿著比較同意的橙色、紅色,代表gb品牌的工作服,和公司的品牌形象較為一致。其他的品牌工作人員大部分是穿西裝。好孩子、小天使以及康貝的銷售人員對於不同嬰兒車的價格、使用方式以及功能瞭解較為深入,其他的品牌工作人員在嬰兒車組裝等方面都不是特別熟練。
母嬰店渠道並無特別的銷售人員對產品進行講解。
4、 各品牌人流量對比
由於當時調研是週五,消費群較少,僅有在好孩子的專櫃裡看到有兩位顧客下了單以及其他的一些顧客在試嬰兒推車車子和小孩自行車。小天使處有一個顧客在看嬰兒推車。
5、 擁有嬰兒快速消費品的品牌情況
調研發現,好孩子和小天使均在商超裡設有以各自品牌命名的嬰童快速消費品購物店。
簡評 :
本次調研主要對目前嬰幼童耐用品市場各個品牌做一個摸底,同時在對比中,瞭解好孩子品牌的產品在市場的定位和價格策略。我們發現,目前在市場上品類品牌效應做得較好和較全的是好孩子品牌,好孩子通過Quinny品牌、好孩子品牌以及小龍哈彼品牌分別定位在高端、中高端以及中低端市場,同時進入了商超和母嬰店。在渠道上和他相近的僅有康貝做到,然而無論是在品類上,或者是在嬰兒推車的產品種類上,好孩子提供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儘管只是一種雙向車,好孩子可以上下延伸,每種檔次相差約300-500元人民幣,體現更多的消費細節選擇,而其他的品牌的選擇就相對較少。
從價格上,我們發現好孩子嬰兒推車均價和管理層所說的1000元以上較符合,但是高價並不是單純依靠品牌,上文我們專門拿了同一款車和其他品牌作比較,發現價格相等的情況下,好孩子的車子從設計和用料上更為細心和高檔,因此性價比更高。而且在調研中走訪了一下消費者,我們發現,在涉及嬰兒安全的產品上,家長對價格的敏感度較低,寧願價格高點但是選擇一個功能較好品牌放心的產品,而好孩子提供的完整品類和品牌效應,正是消費者所需要的。我們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好孩子購買和觀看的消費者更多。
2013年3月29日招商銀行電話調研記錄 Mario
http://xueqiu.com/7660842159/23426050Q:如何解釋招商的小微貸款利率比民生低,不良生成率卻比民生高?
A:目前小微的不良遷徙處於正常水平。我們在慢慢提升風險偏好,這些不良仍然在容忍範圍內,沒有異常。從RAROC看,招商的小微貸款利潤還是很好的。我們做小微貸款的優勢還是在負債端,每家銀行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能拿弱項和別人的強項比。
Q:在吸收了一些協議存款的情況下,存款為何增長不利?
A:協議存款是保險公司的。零售存款增長還是比較好的。企業存款方面比較弱,主要和經濟情況不好有關。在年報中,2013年的戰略目標第一條就是加大對公負債的吸收力度。因為我們在零售方面品牌的基礎已經相當穩固了,目前在要在薄弱的環節多下功夫,特別是對公小企業的負債業務。
Q:為何成本增速高於存貸款規模增速?
A:費用的上升是比較剛性的,每年要新開網點,新增員工,租金也在上漲。保持一定的投入還是必須的。而收入的增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和監管。去年經濟並不好,而且監管機構也不允許銀行在未提供實質性服務的情況下收費,所以收入的增長放緩。費用我們覺得還是很合理的。如果把成本收入比壓縮的30%以下,小微貸款業務就沒法開展了。
Q:目前的資本已經比較充足,還要配股麼?
A:2011年的時候,考慮到監管的變嚴,當時認為配股是必須的,資本不足會影響業務的開展。目前的資本壓力已經緩和很多,但是相關材料已經封卷交到證監會,一直沒批,所以我們也只能等。目前我們對資產規模增長的考慮是回歸常態,保持內生性增長,不能像4萬億時候那樣增長,老向市場融資,規模過快增長會出問題。
Q:債券配置方面,招行依然配置了不少信用債,這塊需要佔用很多資本,為何不釋放這塊資本?
A:信用債主要是抓市場機會。去年新發了很多地方政府債,利差較大。我們認為風險很小,就配置了。從結果看,漲幅比較大。
Q:同業資產負債規模仍然較大,為何要保持那麼多同業資產負債?
A:我們的同業資產和興業他們的不一樣,他們的是類信貸,我們比較少。同業資產從年中開始壓縮,以後還是會保持一定量,維持流動性。
Q:招行有沒有主動加入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想法?
A:這個我們說了不算,是監管機構決定的。個人認為招行不太可能被劃入系統重要性銀行。
Q:為何四季度幾乎沒有提減值準備?
A:去年提多了。2011年時判斷政府融資平台可能會出問題,提了比較多的減值準備。後來也沒出問題,就回撥了。
Q:信息披露方面,有沒有打算披露槓桿率、流動性覆蓋比率和淨穩定資金比率?
A:這個要根據監管機構的要求了。我們的信息披露比一些國有大行還要詳細了。
$長城汽車(SH601633)$ 草根調研長城汽車:從上海車展看長城汽車的未來增長
http://xueqiu.com/7508485287/23621849背景:今年3月份哈弗品牌正式獨立,「哈弗」繼「JEEP」、「路虎」之後,正式成為全球第三個專業SUV品牌。上海車展看長城格外重要。上半年穩定增長,下半年有望全面發力。
第一季度,長城銷售共計18.5萬輛,同比增長38%,計劃15萬台,超計劃20%。全年計劃:去年是60萬,2013目標是70萬輛,預計超20%的增長, 有望超過這個數字吧?
車展亮點:長城汽車將延續「專注 專業 專家」的主題,攜16款車型,6款發動機,1款新能源底盤,亮相W4館3號展位,參展面積3000㎡。其中,哈弗品牌與長城品牌的雙展區陣容,以及兩款車型的全球首發,將成為長城展台最大的亮點。
哈佛:
1、第一個是H6的運動版,預計今年五六月份推向市場。目前,H6從上市之後一直處於滿負荷生產狀態,直到現在產能仍存有不足,下一階段我們也會對於產能方面做出調整,最大可能保證H6的供應。點評:有望下半年繼續拉升哈佛的銷量。尤其是天津新廠投產。
2、H8和H2,哈弗H8定價超20萬,預計10月份上市。外觀尺寸達到4.8m,9變速器, 20萬享受到幾十萬元的產品中才能享受的功能和性能,包括它的品質。10月份以後的看點,或許是明年的一大看點。意義:提升長城的檔次。更多的是品牌意義。
3、看點就是H7。其中預計2014年以後上市,並不是H6簡單的延伸,它的車長在4米67, 2.0升雙增壓直噴汽油發動機。意義:為明年打開銷量做準備,典型的越野車。
長城轎車: C30和C50A級產品,車展推出長城C50升級版,包括運用尺寸更大的條幅鍍鉻格柵,以及全新的前後燈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98kW,其綜合百公里油耗僅為6.3升。預計下半年上市。
產能是最大瓶頸:
長城的產能去年非常緊張,今年上半年依然緊張。預計在今年6月份以後,可能會有一點點緩解,天津的第二個工廠投產時間是今年的8月份,在保定的新工廠投產時間是10月份,在這個時間之前仍然會非常的緊張。所以這之前長城的銷量都不是問題,就是產能,大家可以放心就好。
目前,天津調試階段,試生產。預計年產25萬產能。天津台報導6月份投產,預計8月份靠譜。推算:有四個月的生產期,今年可以貢獻10萬輛車。 保定50萬輛,年底貢獻10萬?
港股長城,機構看點:
1、長城汽車在4月15日,獲富達國際(FIL Limited)在場內,以均價27.27元增持232.65萬股,好倉數量從4.87%增至5.09%。
2、摩通料首季盈利勝預期升目標價至40元。
海外:去年海外市場10萬,今年13-14萬輛。產能不足,把注意力放在國內市場。今年有望14萬。
1、海外稍微滯後,先滿足國內。
2、澳大利亞這麼大的市場,一直延後H6的上市時間,不接定單,從這個層面來看,也在影響它的市場發展。今年的基本目標是13萬輛。
3\長城汽車保加利亞KD工廠的建立,將是長城汽車發展國際市場的一個新的里程碑,並且也是中國汽車品牌進軍歐盟高端市場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8217長安民生物流電話調研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e68m.html上週我寫了8217長安民生物流的分析,之後公司出了一季報,收入和利潤低於我的預期。在那篇分析發表以後,我收到了很多朋友的補充和質疑信息。早上我撥通了8217投關部的電話,針對一些問題(包括一季報)諮詢了負責人黃先生。儘管我對汽車物流的業務一竅不通,但黃先生還是耐心的同我溝通了半小時,在此表示感謝。
我們的問答如下:
一、問:我整理了過去5年每個季度8217的銷售收入,按8217的客戶構成,對比了長安福特、長安本部和河北長安等主要關聯公司各季的銷售數量,為什麼季度數據相關性不大,而年度相關性卻比較大呢?像今年的一季報,長安福特的銷量增長了90%,長安本部和河北長安增長了4成,但8217除去福特的輪胎裝配業務外,收入和利潤沒怎麼增長(一季報總收入同比增長29%,利潤增長25%),原因是什麼?
答:因為整車車型和銷售地點的運距變化會導致價格相差較大,並且供應商要求的運輸環節不一樣,所以沒辦法找到一個大概的公式來確立長安系銷量與8217收入之間的相關性,公司按照實際的收入來做賬,沒有調節。(這個問題我反覆問過幾次,對方很不認同我的對比邏輯,只是說長安系銷量好,8217會受益是肯定的)。
二、問:公司的毛利率和淨利率為何一直下滑?為什麼要做長安福特的輪胎裝配業務,8217做了沒利潤,相當於打義工。
答:主機廠還嫌我們毛利率高,一直在壓價。收入和利潤增速下滑,與目前汽車運輸距離整體在縮短也有關係。做福特的輪胎是非常好的業務,儘管我們做3億的收入可能只有300萬的利潤,但這構成了8217的競爭力,樹立了很好的信譽,讓福特離不開我們。雖然這一塊利潤薄,但不至於虧損,戰略意義很大。
三、長安汽車本部的銷售數量比長安福特還要多,但佔8217的收入卻只有長安福特的一半,由此推算長安汽車的業務大部分不是8217在做,那麼主要競爭對手是誰,民生實業是嗎?安吉物流實力很強,會和公司形成競爭關係嗎?還有哪些實力強的潛在競爭者?
答:這種推測是錯誤的。長安本部的微型車,單價可能還不到福特車的一半。加上運輸距離和主機廠對物流環節的要求不同,所以簡單的根據整車銷售量來推算8217的收入是不行的。事實是:長安汽車本部的大部分生意都是8217在做,長安福特也是。
安吉目前沒有來競爭,其它物流公司要殺進長安系基本是很難的,同樣,8217要殺進別的主機廠也難。8217的主要壓力是長安系的壓價,而不是競爭者的介入。
四、香港民生為何在2011年轉讓140萬股給長安工業,導致持股低於20%而讓不競爭承諾失效,並且與別人成立合資企業,搶走了長安標誌雪鐵龍的生意?
對方反問:你認為標誌的生意就好嗎?
五、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否分包出去了?因為成本裡邊70%是運輸費用,8217收入與長安汽車的銷售收入確認時間差大嗎?
答:大部分都分包出去了,時間差不大。
六、營改增的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有朋友說由於重慶的經濟增長較好,現在回重慶的貨物比較多,這能否成為未來收入和利潤的增長點?
答:營改增的影響還沒法確定,整體應該不會太正面,主要看稅負的抵扣和轉嫁能力。整車運輸是專用設備,不能隨便裝其它的回流貨物。
七、去年公司人員數量從4799人激增到7899人,為什麼?
答:主要是統計口徑問題,去年把整個集團的人數都加進來了,南京住久那邊有一千多人,另外由於業務發展的預期,在年底新招了不少人,主要是北京、合肥和哈爾濱的分公司招人多,但如果今年形勢不好,減人也會是比較快的。
八、福特在杭州建新工廠,聽說8217要過去投2.5億建物流園,情況屬實嗎?
答:目前長安福特的大部份生意是8217在做,大家合作多年,福特的杭州工廠規模很大,但福特還是會走招標程序進行競爭,8217當然會有很多的優勢,肯定要拼盡全力爭取。現在的項目還只是在招標階段,無法確定,但會在主機廠投產之前搞定。
九、問:為何不是長安汽車直接控股8217而是長安工業呢?美集物流的3名董事中有2名有美國總統輪船的工作經歷,是否因為總統輪船與福特本身有業務關聯?(美集是全球第二大汽車物流公司)
答:長安股東的問題太敏感,上層的設計回答不了,美集的董事也是股東的事。
十、轉主板的進度怎樣了?
答:現在一放下電話,就得繼續準備材料。港交所提的問題很多,有些是公司層面無法回覆的,得找大股東。總之,8217的實力大家都看得到,但轉板具體時間和結果不能確定,只能說公司一定竭盡全力。
上海比亞迪五星級4S店草根調研 Jack_He
http://xueqiu.com/4463662382/24099674$比亞迪(SZ002594)$ 昨天去一家上海比亞迪五星級4S做了草根調研,瞭解情況如下:
1、現在最熱銷車型是S6、速銳和F0,F0AMT版目前不清楚上市時間(意味著3個月內希望不大)
2、思銳很受歡迎,目前棕色版需等10天,黑色版等1個月,價格無優惠;這家4S店上市10天已經售出20輛車,銷售情況非常好。但結合店內觀察,很多思銳的客戶應來自與G6客戶的轉移。比亞迪共有800家4S店,假如一半的店即400家能做到月銷量10~15輛,月銷量就可以達到4000~6000輛,思銳將是一款非常成功的車,上量速度估計超預期。
3、秦繼續跳票,根據經銷商的判斷,比亞迪平均6~12月上市一輛新車,由於思銳5月上市,秦至少要到12年底了。
4、4S店的形象跟不上比亞迪科技創新智能的形象,由於這家是5星電,幾乎代表了比亞迪最優質的經銷商,但整體工作人員的形象氣質基本還是屬於農村打工者(無意貶低),通常而言什麼樣的銷售人員,代表了什麼樣的客戶對象,就衝著這個形象問題,就很難吸引稍微高端一點的消費者。所以個人感覺,比亞迪急需提升經銷商形象。可以參考起亞推廣K5,在城市核心位置專設K5銷售店,以後比亞迪完全可以把速銳、思銳、秦、e6單獨組一個銷售網,專門針對熱愛科技、追求技術的消費者。最坑爹的是店內居然還放了兩輛東方風神的車,經銷商是同一個老闆,隔壁就是東風的店,就這一問題我問銷售人員這樣放沒有問題麼,回答是「最多來了開走就是了」,經銷商敢如此大膽,感覺比亞迪的渠道管理還是有些問題。渠道已經成為比亞迪的軟肋。
5、銷售人員對今年目前的銷售水平感到滿意,結合比亞迪2013年以來20%~30%的增速,全年實現老王的50萬輛應該是大概率,但要做到60萬輛估計很困難,比亞迪今年看來有點養肥4S店的意思,先讓大家賺錢,然後提升店舖形象,等14年整體車型更新換代再追求量的增長。
$舜宇光學科技(02382)$ 6月20-21日投資者交流+公司調研紀要 叫我小K
2本次在餘姚公司總部的反向路演規模還是蠻大的,到場的大概有60名機構投資者、券商研究員到場,其中有大概30人是從香港過來的,其餘的主要是北京、上海的機構投資者,還有少量來自台灣,另外還有部分線上投資者。
20日下午是管理層交流+問答,公司對此次活動也很重視,董事長葉總、總裁孫總、IR總監胡總、CFO馬總都有參加,還有光電信息公司的一位老總。總體感覺管理層比較務實,交流很充分,對投資者關心的問題一一解答。其中發言最多的是總裁孫泱,對公司業務運營、行業發展的理解都非常透徹。
2013年,管理層對於公司的發展還是充滿信心,雖然前幾天摩根士丹利的報告說5mega的照相模組競爭加劇,跌價嚴重,會影響公司毛利率,管理層透露出的信息是現在的出貨價格(具體出貨價不披露)相比去年高峰期大概下跌了20%左右,但是今年8mega的產品增長會很快,公司預計2013年總體的目標是:鏡頭出貨,5mega佔30%、8mega佔10%,13mega佔2%;照相模組出貨,5mega佔30%、8mega佔20%,13mega大概3-5%。在2013年一季度,公司的實際出貨情況是,5mega及以上鏡頭佔比19.3%,5mega及以上照相模組佔比44.5%。管理層認為舜宇目前在8mega及以上產品的優勢不可撼動,綜合來看,管理層認為2013年總體毛利率還是可控的,不會影響太嚴重。
公司和三星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6月份已經開始出貨,為三星提供手機鏡頭,以8mega為主,5mega為輔,預計2013年出貨量為2000萬顆。三星對產品的質量標準和要求很嚴格,公司坦承有一定難度(也是對公司生產和品控能力的一種自我肯定),但是目前合作效果不錯。公司預計2014年給三星的鏡頭出貨量會佔到總體鏡頭出貨量的50%左右。
公司認為目前市場上5mega的產品資源很充分,能做的企業也很多,但是管理層認為舜宇在8mega及以上的產品上佔有明顯優勢,高端產品資源緊張,下半年缺貨的情況可能會存在。
此外,公司的研發團隊實力強,研發投入也很捨得。將來廣角鏡頭、自動對焦、OIS光學防抖都是趨勢,對於生產企業的光學應用控制能力和基礎算法的要求都很高,AF自動對焦的技術壁壘較高,管理層認為相比同業而言,舜宇在這些方面都有優勢。
產能利用率,管理層說目前照相模組的利用率在90%左右,鏡頭的利用率在50%左右,下半年隨著三星那邊的需求大量出貨,產能利用率會上升到85%左右。
資本支出,公司今年的計劃是手機鏡頭和照相模組各投入2億,紅外鏡頭和車載鏡頭產品共投入1億,車載鏡頭的產能會double。公司目前的車載鏡頭產品全球第一,有25%的市場份額,預計未來2年至少保持40-50%的增長。車載鏡頭不同於手機鏡頭,對於像素的要求不高,100萬像素左右即可,但是對於環境要求很高,需要應對高溫高濕這些,也是有一定的技術壁壘。
關於出貨價,具體價格沒有披露,但是晚宴的時候CFO馬總給了一個指引,8mega的產品大概是5mega產品的2倍,13mega的產品又是8mega的2倍。但是隨著像素的提高,產能會下降,同一條生產線用於生產5mega產品,產能是生產8mega產品的1.5倍,13mega同理。
8mega和13mega的鏡頭內供和外部供貨的比例,公司預計到13年4Q,8mega的內供比例大概會提到30%,但是公司一向堅持比較穩健的經營風格,為了抵禦外部風險,內供的比例不會太高,最多40%。目前13mega的鏡頭主要外部供貨。
有投資者問到下半年蘋果低價iphone的推出是否會對國內的主流手機廠商(華為、聯想、中興等等,都是舜宇的主要客戶)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公司鏡頭和照相模組的出貨,對此總裁孫泱是這麼認為的:他不評論蘋果的這一策略是否正確,首先他認為低價iphone的出現不會對華為、中興等品牌的銷售造成很大的衝擊,他相信這些優秀的國內廠商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而且華為、中興等品牌的出口份額越來越大,這會提供一個很重要的緩衝。其次他認為蘋果推出低價iphone,必然會給蘋果帶來更大的成本壓力,對於成本控制的追求會更高,他認為舜宇的產品在性價比方面很有競爭優勢,也許會是一個新的市場機會。
公司去年下半年在硅谷新設了一個子公司,目前運營良好,也更有利於公司和硅谷的創新型企業達成更多的合作協議。leap motion 7月20號發售,舜宇供給leap motion的出貨計劃大概是100萬台。新加坡那邊的子公司業務拓展也不錯。
第二天我們參觀了工廠,由於保密原因,我們只參觀了其中的部分非核心生產線,可以看到自動化率已經有了明顯改善,尤其是在流水線的前段,後段還是人工比較多一些(公司說後續隨著自動化率的進一步提升,毛利率還有想像空間)。我們從車間牆上的考核表也可以看到,1-5月份手機鏡頭總體良率還是不錯的,2mega的穩定在85%以上;3mega的在82%-90%之間,4-5月份的劣於前幾個月;5mega的1-2月份還不錯都在85%,3月份下滑到70%,5月份又回到77%了;8mega的穩定性比較差,2-5月份分別是87%、51%、67%和48%。
我也跟其他一些機構投資者簡單的交流了下,香港的幾位券商都說總體會給一個比較正面的評價,認為公司後續的表現值得期待,國內的幾家fund也表示會逐步建倉。
超市草根調研(二) gquanliang
http://xueqiu.com/2785004705/24323334今天下班早,又到超市逛了逛,主要是想逛跟喝的有關的產品,將這些小樣本的信息歸結如下:
1、光明莫斯利安不促銷了,價格有回到了56.5價格,生產日期也都是6月前後,看來還是為了加快周轉,估計光明中報應該不錯,這兩天光明的股價表現也不錯(可能跟新西蘭子公司上市有關),接近200億市值了,去年光明100億市值的時候,我當時覺得3年能回到200億我就很滿意了,每年30%的複合增長,誰知道1年半就提前完成了。但是光明從2009年12月份以來就沒有張過,3年沒有漲,而在半年的時間卻完成了將近翻一倍的漲幅!價值投資者為什麼會長期持有,因為他不知道股票在什麼時候,什麼階段,完成那驚險的一躍(價值回歸),去年的民生銀行也是如此!
伊利的金典有機奶促銷在繼續,但好像送的是什麼餐具!
2、黃酒,去的這家超市,幾乎看不到古越龍山的黃酒了,在顯眼的地方,一排排的都是會稽山,陳列櫃、堆頭都是最多。古越龍山就有兩三個低端品牌(有女兒紅)放在很不顯眼的地方,估計賣的不好(超市裡面賣的不好產品,要不下架,要不減少品類,或者雪藏),塔牌的還有一些,上海老酒(浙江嘉善),金楓酒業的也不多啦,是不是小品牌的酒趁淡季加強渠道攻勢!聯想起之前在沃爾瑪的調研,總覺得古越再不發力,大有被會稽山趕超之勢(期望激勵機制能早日解決)!保健酒主要還是勁酒和張裕的三鞭酒,三鞭酒20多一小瓶(200ml)目前買一送一。
3、白酒,還是瀘州老窖的為主,迎面過去,上中下三路,都有老窖的,從幾十塊到100多,再到200-300,。這次意外發現茅台的習酒也放出來了(發力中低端啊),五糧液的金六福、五糧醇也不少,還有洋河的中低端,二鍋頭、衡水老白干的低端酒,汾酒都是沒怎麼見到(估計走商超的渠道少,現在還是靠經銷商),白酒陳列的面積已經比以前少了(現在是淡季),賣高端酒的櫃檯,茅台零售價還是1699,仍然無人光管,估計主要是陳列作用。
4、飲料,這重看的是承德露露,感覺包裝還是不行啊,陳列也有點亂,馬蹄罐裝的,普遍變形,賣相很不好,利樂包裝的,還不錯,日期普遍在2013年4月份前後,大的利樂包出貨不好,有促銷,送小包!露露無糖裝的,比普通的貴4毛錢。沒有發現他的核桃露,也沒有發現六個核桃的。椰汁,80%還是正宗椰樹牌的(目前收入30多億,利稅10多億),10%左右是椰島集團的椰汁,但價格比椰樹低6毛錢(正宗椰樹3.8,椰島2.9),還有一個河北張家港的廠家生產的椰汁,目前就這三個品牌!其他飲料品牌,比較多的是康師傅、統一,有茶飲料、咖啡飲料、果汁等,涼茶主要是加多寶和王老吉(罐子很多是壓壞了,而加多寶沒有這個情況),意外發現還一個知名品牌也開始做涼茶了(難道競爭還不夠),天喔集團的飲料品種也不少,其中憑蜂蜜柚子茶風靡全國,不見年獲得了幾十億的收入。果茶飲料裡面又多了個新的品種,紅玫瑰水飲料(中國喝的東西花樣太多了)。飲料這個領域門檻不高,新品很多,但是能夠企業賺來大錢的還是幾個主力品種,比如可口可樂的可樂、雪碧,康師傅的綠茶,天喔的產品很多,但最賺錢的就是柚子茶!
5、葡萄酒,長城和張裕各站一半,但不遠處就是進口食品區,葡萄酒有美國加州的、智力的、墨西哥的,標價的100多,也有100以下,反觀國內的葡萄酒,200-300的扔比較普遍,確實沒有價格優勢啊!感覺進口酒的衝擊還沒有結束!
6、啤酒,終於看到燕京啤酒出了個新產品,燕京黑啤,讓國有企業主動去創新,真不容易啊 ,青啤的產品目前看與去年差別不大,無新品推出!目前看百威的啤酒賣的比較好,陳列最多,包括哈啤,雪花和三得利次之,基本是走中低端路線!同樣的純生,百威比青啤貴(口感也比青啤好喝,不知道為啥)!
7、LED燈不見了,幾乎全部又換成了節能燈。5月份還發現有飛利浦和歐司朗的LED燈,這次去都沒了,只有一個沒聽說過的品牌(3W要39元),其他全是節能燈,這次還發現了陽光自己品牌的節能燈(以前主要是為飛利浦代工),節能燈價格在10-30之間。估計LED燈的價格還是比較貴,終端不太好銷售,之前的LED要進入家用照明的邏輯還需要再觀察!
感覺做消費品,就像同時養了幾個小孩子,如果一個小孩能成長起來,考上名牌大學,就能撐起一個家。企業為做大規模,往往弄很多品種,但很多不一定很成功,但一旦一個成功了,就能給企業帶來新的成長,比如光明的莫斯利安(這個太超我預期了)!消費品行業看起來門檻不高,經常去超市,每隔一段時間,就出現一個或幾個新品牌,但是沒幾天就消失了,能最終活下來的拿都是很牛逼的了!人的口味真是奇怪,我媳婦還是喜歡喝養樂多,我侄子還是喜歡吃旺旺,那些大浪淘沙下來的品牌或產品,最終會成為一間偉大的公司,如果上市了,就是一隻大牛股!
上海同仁堂終端調研紀要 丹華
http://xueqiu.com/3630871406/24878341上週五逛了同仁堂在上海的兩家店,粗略回報下。
同仁堂終端藥店的一般情況:
店舖選址都比較好,基本都在大的交通樞紐附近,交通方便,人流多。同仁堂的店面裝修一般都是中國傳統建築,雕樑畫棟,古色古香,跟周圍的現代樓房區別明顯。一般分兩層,一樓藥品零售、保健品、人參等名貴中藥材、藥妝等,二樓是中藥飲片、中醫門診部。一樓一般按四大類別分區經營。自有的安宮牛黃丸、大活絡丸、阿膠塊(科技的),其他公司的中成藥都有,化藥和處方藥只有一個專櫃,所有品類全部閉櫃。除自有品類外,其他藥品多數是常用藥、經典藥,如感冒、跌打、婦科、皮膚、消化等。服務人員都是中年阿姨,年輕女性較少。服務較熱情,每到一區都會上來搭訕問買什麼藥。
觀察一,店內有同仁堂自有的藥妝品牌專櫃,品牌名MIRAHI,同仁堂旗下麥爾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包括護膚、補水、祛痘等系列產品。延安西路門店在做活動的一款是海洋水動力補水套餐。定價有低有高,高的幾百上千元,低的近百元。化妝品也都鎖在玻璃櫃中,有試用裝櫃檯,但沒有專門的佈置和銷售人員配備。另搜索知,麥爾海是北京同仁堂科技與香港華美集團合資設立,致力於脂質體與中藥現代化的結合在藥品和化妝品領域的應用業務。上市產品以護膚品為主,銷售已基本覆蓋全國。
觀察二,關於阿膠,阿膠也是一大品類,同仁堂科技有自產阿膠塊。調研中發現有三家阿膠塊出售,同仁堂的、東阿阿膠、山東華信製藥集團。前兩者沒有OTC標誌,華信的有。同仁堂的阿膠240克358元,華信的500克550元。同仁堂的阿膠做活動,送食用配料小棗核桃黑芝麻冰糖和黃酒等。東阿阿膠也披露自己在阿膠銷售中加送小包配料。這從某一側面反映阿膠市場競爭的加劇。
觀察三,二樓門診,上海區同仁堂門診部的負責人是趙愛華,同仁堂特邀中醫,三代御醫之後、中醫泰斗趙紹琴之女。前來門診的並非都是老人,有很多中年人和年輕女性。這是調研比較出乎意料的地方。說明現代社會裡,還是有老中醫和中藥的鐵桿粉絲。
觀察四,同仁堂東方路店正在籌備同仁堂養生館,將設置皮膚美容護理中心和中醫推拿按摩。皮膚護理包括清潔、補水、祛痘祛斑等,全部採用麥爾海產品。此一動作折射公司將逐步放下「老中醫」身段,開始涉足偏大健康服務的跨界領域了。值得期待。
觀察五,大眾點評網上網友對同仁堂藥店的點評意見梳理:
1)老字號老品牌是網友在點評中提到最多的詞語,包括諸如口碑,信譽,正規,藥材放心,品種全,質量好,百年歷史,御醫,瀰漫藥味增強信任感和認可度。
2)感冒消化等常用藥銷售來看,銷售人員並未推薦很貴的藥。
3)對西醫副作用的疑慮和恐懼是選擇同仁堂的原因之一。
4)對西醫院的擁擠嘈雜診療環境不滿也是選擇中醫的原因。
5)大婦科(美容、皮膚痘痘、內分泌、坐月子等)、慢性病、保健養生調養類的需求較多,部分消費者是買給老人做健康禮包的。
6)因服務員多是大媽,話多,喜歡介紹,慢性病的熟客特別熱情熟悉,但個別大媽的服務態度欠佳。
7)消費者很重視能不能刷醫保卡
8)普遍反映一樓櫃檯的阿姨服務態度很好,而二樓收銀和導診的服務很差,可能跟一樓有銷售提成,二樓人員是固定工資有關。
9)整體看,女士的調理保養和老人的保健是兩塊最大的中藥需求,這也迎合了當前消費者重視養生、藥食同補的消費趨勢,是所謂中醫藥尋找突破口的大健康產業的一部分。
結論:本次調研和思考改變我之前對同仁堂的看法,認為中藥的文化確實根深蒂固,有很強的品牌粘性和擴散作用(家庭、口碑等)。而中藥領域叫的響的全國品牌,基本就只有同仁堂一家。儘管中藥市場遠小於西藥,但其競爭結構要遠好於仿製氾濫的化藥,所以同仁堂的競爭優勢和長期成長性是可以保證的,10-20%的長期增長可以維持。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