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9個經典語錄 讓馬雲當你的職場教練

2014-09-22  TCW
 
 

 

如果要選古今中外講話最有魅力的中國人,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一定會入選,「幽默不失智慧,含蓄不失真誠,中庸不失真實,自嘲不失品味」是各界對其演講的評價,特別講職場人生,更是步步到位、針針見血,從剛踏入職場20歲的新鮮人,到屆退的沙場老將,都可以在馬雲的話中,找到處世的錦囊。

20至30歲職場菜鳥好康沒我份,有苦差事就找我?

身為職場新鮮人,總是被老鳥欺負,我該忍辱,還是乾脆離開?

語錄1:今天碰到任何痛苦的事情,都是將來吹牛的資本。

碰到機車主管,逼你做不想做的事情,該怎麼辦?

語錄2:對你有嚴格要求的領導,才是真正能幫助你成長的好領導,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壯!

語錄3:要嘛享受熬的過程,要嘛把熬你的鍋給砸了。

無法在工作中找到樂趣,是我選錯公司,還是不夠努力?

語錄4:問自己相不相信這家公司的未來、使命、價值觀。假如不信,選擇離開才是最負責的態度,不要留在公司占位領錢,毫無建樹還天天抱怨公司。

語錄5:假如你工作是不開心的、你做的事情是你不爽的,你可以換;千萬別做這份工作討厭這份工作,我覺得這些人是沒有意義的,娶了這老婆天天罵老婆又不離婚什麼意思?

工作三年了,我該去念MBA,還是繼續打拚?

語錄6:MBA學了兩年以後,還要起碼要花半年時間去忘掉MBA學的東西,那才真正成功了。

同場加映》當馬雲面試新人時??

馬雲過去在面試人才的時候,總愛問:「你最強的東西是什麼?」他認為,大學畢業拿到文憑,但很有可能是假的,因為真實的人生考場才正要開始,所以每個人都要忘掉所學過的知識,帶著忘不掉的東西進入社會考試。馬雲舉例,自己學英文出身,天天都會用到,怎麼可能會忘掉?但要他記住三角函數根本不可能,因為這些知識不是他的。

30至40歲三明治主管高不成低不就,有人挖角該去嗎?

第一次管人,我該當受人歡迎的主管,還是嚴格要求的主管?

語錄7:如果你礙於情面,低目標,低要求,低標準養了一群小綿羊、老油條、小白兔。這是對下屬最大的不負責任! 因為這只會助長他們的任性、嫉妒和懶惰。

公司組織僵化、團隊也有害群之馬,造成很多事情都推不動?

語錄8:團隊的問題就是你脫穎而出的機會,抱怨和埋怨團隊就是打自己耳光,說自己無能,更是在放棄機會!

當別人升官發財,自己卻仍是窮光蛋一個,問題到底出在哪?

語錄9:當你30歲40歲還沒有什麼成就的時候,沒有人會可憐你!

語錄10:你窮,是因為你沒有野心!野心,是一種人生在世的偉大理想,一定要實現的宏偉目標。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不敢想、不敢做的事,卻沒有幹不成的事!你的野心有多大,未來就有多寬廣。

下有菜鳥要照顧,上有老闆要應付,能不垮?

語錄11:男人的胸懷是委屈撐大的。

工作上開始有些小成績,慶功宴上受到長官肯定,就是好事?

語錄12:別人把你當英雄的時候,你千萬不要把自己當英雄;如果別人把你當英雄,災難就開始了。

語錄13:你的能力不是你一個人的,是團隊帶給你的。

有好公司挖角,我該跳槽,還是跟著現在老闆?

語錄14:下對注,贏一次;跟對人,贏一世!

語錄15:永遠不要輕易離開團隊,否則你要從零做起。

同場加映》當跳槽的員工想回鍋??

曾有跳槽的員工給馬雲寫了封信,說來到競爭對手的公司後,才發覺裡面烏煙瘴氣,想再回到阿里巴巴,但馬雲認為為時已晚。許多人會對阿里巴巴出來的人期望很高,但他們忽略了這些成果其實是團隊帶給他的,並不是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完成。

競爭對手挖角一、兩個人過去,會對公司產生影響,但不會有根本大局面的變化,因為團隊裡其他人的配合像螺絲一樣牢固。馬雲再三提醒:「阿里巴巴是一個團隊,有你很好;沒有這個團隊,你很不好。」

40至50歲爬到中高階安穩數饅頭勝過強出頭?

已有自己班底,要如何繼續擴張團隊?

語錄16:這挖人就像拔牙,猛地一拔,被拔者與拔牙者都很痛苦,而且還會流血。我現在就不拔牙了,我天天去搖,搖鬆了,就來了。

在公司有安穩的地位和收入,我該安於現狀,還是往上衝刺?

語錄17:凡事想辦法給下屬安全感的公司都會毀滅的,因為再強大的人,在溫順的環境中都會失去狼性!

語錄18: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在二○一三至二○一五年就是自殺。

同場加映》當馬雲面對競爭對手??

馬雲在正面迎戰微信時,他在內部員工信中寫道:「十年前,沒人相信淘寶會打敗eBay,十年後我們難道不可以一試?很多人後悔沒有機會參與那次戰爭,但這次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誰不參與,誰就不該待在這家公司裡。」當公司出現僵化與腐敗時,馬雲也不惜將員工送往監牢,聚划算前總經理閻利瑉就因上下勾結遭到驅逐。

50至60歲沙場老將擔心哪天被年輕人幹掉?

準備交棒了,還是自己繼續拚老命?

語錄19:如果交給別人,你的時間多出來,別人機會也多了,全留在這兒全廢在你手上。

是不是該開始培養接班團隊?

語錄19:領導永遠不要跟下屬比技能,下屬肯定會比你強;如果不比你強,就說明你請錯人了。

同場加映》當自己技術不如下屬??

淘寶網用戶上億,曾創單日交易額近一千五百億元的驚人紀錄,然而馬雲卻從不在淘寶購物、也沒用過一天的支付寶,原因是他不知道該怎麼用。

馬雲認為,創辦人不懂技術是阿里巴巴存活下來的關鍵。他說,世界上有八○%的商人都跟他一樣害怕技術,所以他才能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提出建議。雖然技能不比下屬強,但馬雲認為,一個優秀的領導人要跟下屬比眼光──比他們看得遠;比胸懷──要容人所不能容;比實力──當所有人都束手無策時,還拿得出辦法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464

新手必學》 廣蒐資訊、歸納名師語錄、反省操作弱點 三種筆記幫你 從門外漢變贏家

2014-10-13  TWM  
 

 

投資筆記宛如一面鏡子,不僅反映鄭有餘探索股海十三年的足跡,更反映出操作的弱點與心得。

他說,沒有筆記,就無法累積別人的智慧與自己的經驗。

有志於在股市賺大錢者,應從做好投資筆記開始。

撰文‧謝富旭

鄭有餘三次受訪,總是隨身攜帶一本紙張已經泛黃的厚厚筆記本。這是一本約A4紙大小、被朋友戲稱是「葵花寶典」的活頁夾筆記本。他略帶靦腆地表示,「哪是什麼葵花寶典,裡面都是亂記一通!」他的謙遜之詞其實不假,事實上,鄭有餘二○○一年剛開始學習股票投資時,真的是雜記、胡記、亂記一通。只要在報章雜誌看到有趣的文章、表格、線圖等,他都會剪下來,黏貼在筆記本上。

拿起他的投資筆記本翻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脈絡:早期以資料蒐集為主,充斥著剪報、文章的畫線提示,以及心得,很像隨意塗鴉的剪貼簿,鮮少有主題、脈絡可循。

接下來,筆記開始分門別類,例如向某位朋友學習的投資方法,或從某本書閱讀到的重點摘要及各家語錄。筆記的後期迄今,剪報變少了,各家語綠也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投資檢討、心得摘要以及心法的濃縮。

從鄭有餘的投資筆記中,不難發現其中獨特的竅門與流程:亂記 → 歸納 → 心得。而這個流程似乎與一個求道者必經的三階段遙遙呼應:即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

亂記期:廣泛蒐集資訊,特別重視圖表想自己做投資筆記的人,大多不知要從何處開始著手。鄭有餘以過來人的經驗建議,從資訊蒐集開始。他舉投資大師彼得.林區(Peter Lynch)的名言說:「投資若不下工夫研究,就跟玩牌不看牌一樣,很可能有危險。」廣泛地蒐集資訊,是非常重要的。

蒐集資訊時,鄭有餘特別重視報章雜誌上的圖表。他認為,其實,財經資訊的保鮮期很短,往往刊出後一天、頂多幾個星期就不適用。但經過編輯製作的圖表,往往代表一種訊息、觀念,甚至是趨勢的濃縮,而且閱讀起來一目了然,更有助於吸收。因此,遇到這樣的表格時,他總會把它剪下貼在筆記本。

當然,鮮少有財經表格能夠歷久彌新,他承認,在「亂記」階段的表格,絕大部分現在已經不適用,只有極少數仍具有參考價值。如果發現到這種資訊,應該好好深究其中意義,循線探討,因為,那裡就是蘊含寶藏的地方。

鄭有餘深刻體悟:股票學習或許短期看不到成果,但學習過程會慢慢內化成你的功力。他歸結說:「其實,九五%的功夫都是別人給的,一旦你把你的五%心得拚上去,就出師了。」歸納期:萃取名師、投資人觀念名言錄然而,如果你的投資筆記只會停留在亂記階段裹足不前的話,投資功力則難以提升。鄭有餘投資筆記學的第二階段:歸納。廣納百川,取其精華,則是讓他的投資功力更上一層樓的關鍵。

在投資筆記第二階段,他除了把請益過的股票前輩以及書上閱讀到的投資大師的語錄分門別類,歸納成一篇篇的筆記外,裡面甚至還有一些股市解盤名嘴、小他數十歲的後生晚輩、與投資搭不上邊的台灣民間俗諺或文學名家的語錄。

對此,鄭有餘說:「股市拜師不分大師、名家或市井小民,我不以人廢言,只要他們的話或觀念,對股票投資有幫助、有啟發,我都會記錄下來,反覆咀嚼,把他們當作是投資學習的老師。」例如,鄭有餘從《山豬‧飛鼠‧撒可努》這本書讀到:「獵人的孤獨和寂寞,是精神和力量的最大來源;要做一個好獵人,就要學會等待的耐性!」被鄭有餘視為投資的金玉良言,也因為秉持「獵人精神」,他在陸海、中租、美光科技等股獲利大豐收。

又比如,他從台灣俗諺「要做大肚公,不怕喝到海水」體會到,想在股市累積財富,就不要怕東怕西,帶著錢投入股市邊做邊學就對了。因為投資的智慧不可能紙上談兵,而是要用鈔票堆砌出來。但前提是,這筆錢如果虧光,也不至於危及生活。所以,他的資金配置底線,絕對不動用保命錢投入股市。這些廣納百川的各家之言,如同沃土一般,孕育出鄭有餘自己的投資智慧,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昇華期:檢討反省,提煉智慧前面提到鄭有餘認為股市投資智慧,九五%的投資智慧雖是別人給的,但自己仍需拚上最後五%,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投資獲利方法。而這五%的智慧就藏在鄭有餘第三階段的筆記學中:提煉。檢討反省,提煉智慧。

他說:「畢竟,別人的智慧是從別人的經驗提煉出來的,未必適合你,也無法令你刻骨銘心。」「惟有從自己失敗與成功經驗中萃取出來的養分,才能讓你從看懂到看通,進而從看通昇華到看透的階段!」鄭有餘說:「遇到虧損時,我不會急著檢討,而是先沉澱一陣子,讓心情平復、沒那麼嘔時,再來想想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人畢竟是肉身,我是勤於禪修反躬自省的人,自認為對獲利雖看得比較開,但對虧損還是比較放不下,所以需要時間撫平!」鄭有餘投資筆記的第三階段,總是寫著對自己投資失當的反省,如何降低投資過程中的情緒波動與起伏,如何克服投資過程的貪、瞋、癡。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把筆記的第一階段,比喻成他與投資資訊的一場交戰,第二階段就是與他人投資經驗及投資智慧的交戰。第三階段即是,他與自己內心的一場交戰。

比如說,他曾經畫下一張圖(詳見上圖),這張散戶情緒隨著指數起伏的圖,讓鄭有餘時刻提醒自己早期常犯的錯誤,不要重蹈覆轍讓自己再陷入這個投資迷魂陣。

落實做學問五層次,讓他成為股市贏家鄭有餘把學做股票當成是學問般在鑽研。他說,做學問有五個層次:我讀了、我懂了、我通了、我透了、我破了。「投資是很實際的東西,讀了是沒用的,讀了至少要懂,但懂了還不夠,要通才能融合其它東西,成為有用的方法。而方法還要透過實戰的考驗,淬鍊成真正的獲利。更難的地方是,用對方法賺到錢後還不能驕傲,要隨時保持自我超越,破除局限的上進心!」如果說,股市是鄭有餘帶著三百萬元銀彈征戰的財富戰場;那麼,這本紙張泛黃的筆記,就是他知識累積、腦力激盪以及自我對話的心靈戰場。投入財富戰場前,如果你沒有一顆冷靜清明的心,那麼是不可能打勝仗的。

見山是山—好用就記

鄭有餘的

獲利公式從哪來?

95%別人經驗:

使用「投資時鐘」調整部位。

運用KD值,找底部買點。

廣泛蒐集親友與媒體「明牌」。

5%自己的心得:

發展操作落難龍頭股、景氣循環股、趨勢成長股的三大心法。

學習、反思、閉門練功,

13年累積6千萬元身價

300萬元

密集學習期

(2001~2002年)學習基本面、技術分析,大量閱讀投資書籍,但績效不佳,虧損百萬元。

漸入佳境期

(2003~2008)技巧趨於成熟,股票投資立於不敗之地,但報酬率仍打不過大盤。

900萬元

閉門練功期

(2009~2010)

決定暫時遠離市場,在這期間發展出「落難龍頭股投資法」。

6000萬元

高速獲利期

(2010~2014)重點押寶經過透徹研究後的股票,獲利動輒以1倍計。

見山不是山—分門別類 進階階段:歸納期鄭有餘筆記裡的8句「金語錄」1. 多頭時,每個人都會賺一點,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關鍵在於空頭時能不能全身而退,保有資金等待下波來臨。(友人)2. 錢不會咬人,放著不會變少。無知而投資的時候,你才會賠得很慘。 (友人)3. 要學鱷魚一星期只飽食一頓就不動,一年只要找到兩至三個標的,然後靜靜地待在湖裡,疾如風、靜如水。(《今周刊》呂宗耀投資專欄)4. 「投機」較「投資」安全,因為投機者知道他需要冒風險,因此投機之前設想周到、處處提防;投資則會藐視風險,反而更不安全。(英國經濟學家凱因斯)5. 要有最低持股的紀律。(《今周刊》黑傑克專欄)6. 買股票跟養孩子一樣,別生太多讓自己手忙腳亂。業餘投資人持股不要超過五檔。(投資大師彼得.林區)7. 操作景氣循環股的最佳法則是:買在本益比最高,賣在本益比最低。(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8. 本益比觀念害慘最多人,股價的調整主要出於供需,而非本益比調整。(某知名基金經理人)

見山又是山

—發展出自我心得 出師階段:昇華期提醒自己不要犯以下一般散戶的錯誤,心情隨指數起伏股票最大的錯誤是把無常當永恆。

人一生中一定有一至兩次賺錢的機會,能不能存到錢,才是勝負關鍵。

不要伸手去接從空中掉下來的刀子,要等它落地,彈了幾下,不動時,再伸手去撿起來。

基本面即使再好,技術面不行就要減碼。

收盤後,心情也要跟著收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180

拆解「白目」柯語錄 魅力說話術

2015-02-02  TCW
 
 

 

同樣在說話,為什麼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曝光度,在傳統媒體與社群網路中,都比別的政治人物多?為何他的發言清晰易懂,男女老少都能琅琅上口?

關鍵在於:他說「漫畫式語言」,而非政治語言。

「傳統政治語言複雜、迂迴、順勢;而柯文哲說話像下標題一樣,簡單、直接、對抗、有張力,讓人覺得他很『真』,」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教授溫偉群分析。有圖像的漫畫式語言,讓聽的人很快抓到重點且容易理解。

若更精準的拿漫畫人物比喻;「柯文哲最像《海賊王》(One Piece)的魯夫(編按:全球最暢銷日本漫畫《海賊王》男主角,是海盜船船長,性格熱血,帶夥伴突破萬難追求夢想。),相似度有八、九成,」專研日本漫畫十五年、淡江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涂銘宏說,「兩者說話熱血、性格霸氣且自信過剩,讓柯成為『保守藍』和『激情綠』之外的第三路線——『真實柯』。」

此外,主客觀條件配合,也造就他成為議題設定高手。

例如,台灣連三年出現負面年度代表字——「憂」、「假」、「黑」,他的形象正好與這三字有強烈對比;此外,全球人們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時間已從二○○○年的十二秒縮短到二○一二年的八秒,簡短句才能吸引注意,在台灣也是如此。

分析他的漫畫式語言,可歸納四大特色:

特色一》愛用「如果……我就……」具體情境+明確行動,傳達決斷力

例一:「如果再有法輪功的人被打、上網,我就把你換掉。」(對信義分局前局長李德威表達不滿)

例二:「都更遇黑道我自己去,警察帶槍看誰厲害。」(回答都更與黑道掛鉤如何解決)

柯文哲上任以來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直接有效率,反映在言語上的策略是先描述情境,緊接著帶動詞的完整句;「用動詞表明會處理且怎麼處理,傳達出有決斷力和方向感的意圖,與傳統政治人物缺乏方向感的言詞很不同,」溫偉群說。

但更高明的,在於動詞之前的假設語氣情境。

涂銘宏分析,柯式語言多是「與現在事實相反」的假設語氣(如果……我就……),這樣的句法將行動和決策限縮在特定範圍內,前提簡化,動作更強,讓聽者易於了解,也創造搞笑的氛圍;「漫畫以及柯的語言表達方式,帶有新鮮感、反差萌(編按:人物表現出與原本形象不同的特徵或多種互為矛盾的特徵同時存在),滿足庶民對於『與現實不同』、『下剋上』的期待幻想。」

特色二》永遠有一個明確的敵人邪惡+正義=完美張力

例一:「死亡之握跟回春之手,誰比較厲害?」(與馬英九握手一秒鐘後的發言)

例二:「我還有四年要幹,你隨時可以下台,負什麼政治責任?」(回嗆教育部長吳思華)

例三:「台北市政府是公家機關,不是鴻海公司附設台北市政府。」(回嗆鴻海董事長郭台銘)

柯式語言容易被傳誦,其中一個原因是採用對立的「二分法」營造衝突感;話裡有形象清楚的「敵人」,並且明確區隔出邪惡的「他群」(they group)和正義的「我群」(we group),讓聽者馬上理解說話者的立場和態度,並傳達出對立的意識形態。

溫偉群指出,柯文哲的語彙可分為「上帝名詞」和「魔鬼名詞」兩類;前者像「回春之手」、「市政府」、「新上任」,後者包括「死亡之握」、「財團」、「舊官僚」。這種二分法是最化約的邏輯,立刻可懂。

相反的,傳統政治人物會採取順勢但不表態的策略,諸如對鴻海的廣告可能回應:「我們會擇日約郭董事長協商。」面對吳思華指責會說:「如果有責任,我願承擔。」這些陳述都看不出立場,民眾有聽沒有懂。

特色三》善用妙喻:香蕉、女神出列譬喻+簡化,把罵人變一幅諷刺漫畫

例一:「當你只有香蕉時,就只請得起猴子。」(莊淑芬拒副市長邀約後發言)

例二:「台鐵虧損很嚴重,但再窮也不能賣祖產,像是美國再窮也不會賣自由女神,法國再窮也不會賣巴黎鐵塔。」(論不能賣台北機廠)

漫畫因為對話框字數有限,漫畫語言必須善惡分明、有效率、有標題;是精算過的圖像式語言;「格言式機鋒、寓言的譬喻就是在有限中效能極大化的表現,」涂銘宏指出,「這樣的語言非常適合網路媒介的碎語推播和鄉民正義觀。」

知名領導力講師謝文憲指出,傳統政治人物偏好說教,而柯文哲不說教,把複雜的因果關係和步驟流程,濃縮在一個比喻、故事或寓言的畫面裡,不須透過認知理解。

特色四》出口不避髒字庶民語言轟財團,給鄉民「爽快感」

例一:「財團怎麼可以如此的囂張!」(回嗆郭台銘)

例二:「歷史定位是人死了蓋棺論定,還活著想那些幹什麼,神經病啊!」(在電視節目中受訪發言)

例三:「不要搞成他媽的好像作秀、小丑,不喜歡。」(出席活動不滿被拱跳舞)

例四:「昨天因活動流程未事先說明而對社會局許局長的責怪,其實是遷怒,在此向許局長致歉。」(公開會議紀錄對許立民道歉)

柯式說話風格的直接,更精確的說是「不加修飾」,跟你、我講話沒兩樣,創造出政治人物罕見的親近性;「這是沒有政治經驗的素人領導的真實溝通風格,」金鐘獎最佳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銘傳大學講師王介安說。話裡有決斷、多動詞,搭配二分法的敵我意識,「讓聽眾產生一種伸張正義、大快人心的『爽』感。」

「直接」的另一面是迅速認錯。涂銘宏指出,柯文哲認錯認得直接,儘管是「大街打人,小巷道歉」,但與傳統政治人物死不認錯完全相反;凸顯「凡人皆會犯錯」(to err is human)的普同性,更讓一般人認為他透明、誠實,親近感更強。

在主客觀的條件下,柯文哲運用漫畫式的溝通策略,壓倒性的掌握話語權,也反映出現代人對於真實的渴求。不過,要讓話語權持續,仍有賴長期市政績效,否則民意如流水,來得快去得快,若無基本面支撐,熱門人物仍可能迅速被打入冷宮。

【延伸閱讀】柯P的心直口快,不是人人能學

「柯式說話風格與標準溝通原則背道而馳,不可亂學,」王介安提醒。

有哪些柯式風格必須謹慎使用,以免在職場上弄巧成拙呢?

質問語氣。所謂「標準溝通原則」是用溝通取得共識,然後完成目標,但柯式風格多質問批評、針對性強,易引發對方反感,難取得共識。當下話說得很爽、很直、容易理解,但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反而會因製造過多負面情緒,任務完成緩慢。「可以學的是柯直接的主張、立場,不可學的是的說話技巧,」王介安說。

過度簡化。謝文憲指出,柯文哲好用寓言、例子、格言表達想法,少說教,讓聽的人在最短時間內理解且記得,簡化、講重點的功夫,很值得學習。

但另一方面,容易把因果關係過度化約,造成邏輯錯誤,例如「我選舉又沒拿過你的錢,沒有欠你的,我跟你講,公事公辦。」這句,推論下去,拿了錢就不用公事公辦嗎?「這凸顯了柯文哲重視結果,不重程序的慣性,他還在人氣賞味期,否則放炮太過火,很危險,」謝文憲說。

二元對立。二元對立風格,在職場上更不能亂用。溫偉群建議,如果跟柯文哲帶領業務團隊或非知識工作者,採用二元對立的風格說話,把業界競爭對手視為敵人,搶市場當作戰爭,會產生很大的激勵動能。

但如果帶領知識工作者,強調自我管理、彈性、多元化,二元對立的言語反而會激起員工認為主管過度強勢、僵化、意識形態偏差,造成反效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310

周鴻祎十大經典語錄,最後一個你可以看直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5/156554.shtml

周鴻祎十大經典語錄,最後一個你可以看直播!
張曉軍 張曉軍

周鴻祎十大經典語錄,最後一個你可以看直播!

顛覆式創新都不是敲鑼打鼓來的,而是隱藏在一片噪聲里

他是中國互聯網安全之父、顛覆式創新家、知名天使投資人;作為360公司掌門人,他開創免費殺毒模式,堪稱中國互聯網新格局的締造者;作為第一代互聯網老兵,他曾在不同場合拋出“金句”無數,瞬間化解你思索幾年不得其解的痛苦。今天,我們特意整理了周鴻祎十大經典語錄,來與你分享如下:

NO.1“所有顛覆性模式都是從微創新開始的”

2010年,在黑馬成長營第一期的課堂上,周鴻祎提出了“微創新”概念。他表示:從行業巨頭看不到、看不懂、看不起的小處著眼切入市場,通過快速地、持續地改進產品的用戶體驗,從而達到顛覆市場格局的目標,這種持續不斷的創新就叫“微創新”。無論是創業公司,還是轉型互聯網的傳統企業,最忌諱的就是一上來就沖著宏大的平臺化思路做,因為用戶不會因為你做了一個平臺就接受你的產品。

NO.2 “顛覆式創新都不是敲鑼打鼓來的,而是隱藏在一片噪聲里”

2011年11月,周鴻祎在一次論壇上表示,顛覆式創新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是一步一步通過“微創新”,不斷地蠶食領先者的市場,最後等到不可逆轉的時候,才能是顛覆。它是代表未來趨勢的一個信號,但你卻通常看不到、看不懂、看不清。所以,一定不能以一種藐視的態度看待新生事物。它可能滿身缺點,但顛覆你的東西,不需要做成十項全能。它只要在一點上追求極致,遠遠超過你,這就足夠了。

NO.3 “商業模式並不是賺錢模式”

早在2012年,周鴻祎就曾向媒體闡述了這一理念。他指出,商業模式至少包含了四方面內容:產品模式、用戶模式、推廣模式,最後才是收入模式。一句話,商業模式就是你能提供怎樣的產品,給什麽樣的用戶創造什麽樣的價值,在創造用戶價值的過程中,用什麽樣的方法獲得商業價值。所以,在互聯網里,創業者一定要參透“沒有用戶價值就沒有商業價值”的道理。

 NO.4“能解決問題的產品才是好產品”

2013年,周鴻祎多次向媒體披露“如何做出好的產品”的個人心得。他稱,開發產品的時候,技術人員想的是我要用這樣的技術去教育用戶,讓用戶感覺我的產品怎樣牛,技術怎樣高。但用戶選擇產品的時候,他們更關心的是這個東西到底好不好用,到底能不能解決我的問題?從用戶的角度來看,能解決問題的產品才是好產品,能方便、快速地解決問題的產品,那就是一流的產品了。

 NO.5“‘賣點’觀念過時,產品拼的是體驗”

2013年7月31日,周鴻祎在他的微信公眾賬號“老周開講”第一期中分享了他的企業戰略規劃。他認為,企業的戰略規劃無論如何宏大,最終都要落地,都要打開市場,而打開市場,最重要打動用戶的心。他強調,用戶體驗將成為產品致勝的關鍵,而超出預期的體驗,才是真正的用戶體驗。體驗需要追求極致,體驗的基礎是用戶需求,如果脫離了用戶需求,產品設計再漂亮,想法再精妙,都無法和用戶產生共鳴。

 NO.6 “免費是一種顛覆性的力量”

2014年,在烏鎮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周鴻祎提出:“互聯網時代的免費,是一種顛覆性力量。”他表示,傳統經濟的本質,就是低買高賣,但互聯網最激動人心的地方,在於能給億萬用戶提供非常好的產品免費用,最後還能因此獲得巨額的財富。免費的本質是對商業模式的顛覆。360不靠賣殺毒軟件掙錢,而是通過免費殺毒得到海量的用戶基數,並因向海量用戶推薦使用360瀏覽器,通過導航、搜集、網頁遊戲等業務獲得了豐厚利潤。這就是免費帶來的顛覆性的力量。

NO.7 “互聯網產品的本質是為用戶服務”

周鴻祎認為,互聯網產品的本質是服務,既然是一種服務,軟件和網站都是一個載體、一座橋梁、一個窗口,通過它們把你的服務傳遞給用戶。今天的互聯網產品,絕對不能閉門造車。無論你的想法高明與否,都不如用戶的選擇高明,所以任何美妙的想法,都不如先把它簡單地做出一點點,拿到市場上做實驗;一旦對了,你馬上能看到增長,並能迅速跟進;一旦不對,你調整的成本也很低。

 NO.8 “任何企業都有一個對手是打不過的,那就是趨勢”

周鴻祎稱,趨勢一旦爆發,就不會是一種線性的發展。它會積蓄力量於無形,最後突然爆發出雪崩效應。任何不願意改變的力量都會在雪崩面前被毀滅,被市場邊緣化。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360免費殺毒軟件的出現,顛覆了傳統殺毒軟件廠商十多年來的靠收費營收的遊戲規則。推出三個月後,便成功掀翻瑞星市場份額達到第一,半年之後用戶量超過1億。在互聯網面前,傳統殺毒廠商都成了不幸的“火雞”。

NO.9 “這個時代娘炮太多,年輕人需要無畏精神

2016年6月13日,360手機推出全新品牌Slogan——“安全·無畏”。周鴻祎對這一口號進行了解讀。他表示,希望用360手機傳遞一種無畏精神,因為這個時代,娘炮太多,膽小鬼太多,如果真的想看看世界,年輕人需要一點無畏的精神。他說,當我們年輕人都不再是有包袱,不再是生活的奴隸,不再是當一個房奴和卡奴,能夠敢於追求夢想,不怕嘲笑,不怕非議,以真正無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去創造和創新,這個國家才會變得更加無畏,我們的未來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NO.10 “……”

別問為啥最後一句經典語錄是省略號,因為你最想要的幹貨,就在今天下午,周鴻祎將通過直播說給你聽!

想獨家分享周鴻祎在互聯網廝殺中屹立不倒的秘訣?

學習他的互聯網觀、產品觀和管理思想?

解密360的產品策略、商業戰略和成長邏輯?

想知道當下互聯網時代的大勢與風口?

6月15日14:30-17:30

提前下載並登錄黑馬學吧APP

 提前下載APP“花椒直播”搜索“創業黑馬學院”

看“紅衣教主”周鴻祎直播

挖出你最最想要的幹貨~

歡迎點贊、評論、送花、打賞!

溫馨提示:周鴻祎還將現場公布其招募創業徒弟的標準及招徒作業,作業的答案就在他的直播中,今天下午14:30,我們不見不散,抓住機會成為周鴻祎的創培生! 

802729728380905545

周鴻祎 語錄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66

19 Dec 2016 - [紅猴語錄] 第九則 #股價的虛幻與現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59

13 Dec 2016 - [紅猴語錄] 第八則 #投資有進時亦有退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61

8 Dec 2016 - [紅猴語錄] 第七則 #適應市場 #不是市場適應自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66

7 Dec 2016 - [紅猴語錄] 第六則 #價值投資 #投資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67

26 Nov 2016 - [紅猴語錄] 第五則 #投資策略 #變幻才是永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74

21 Nov 2016 - [紅猴語錄] 第四則 #不是每天也有自己可以把握到的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