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機器人廠商關注的一個自動化改造
市場對機器人的需求正不斷增強,但驅動因素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解決生產難題,到提高“中國製造”產品質量、由簡
單操作到複雜精細化操作
美的是最堅定的那類機器人或者說自動化支持者。
“這是我們的戰略。”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副總經理烏守保說。他喝了一口水,然後用手指著桌上的杯子,“比方說,生產線上有拿水杯這種動作,只要機器人能幹,那就讓它幹!”2011 年,美的集團提出“自動化升級”戰略。可以想象這個升級戰略實施過程中的種種困難。2014 年8 月起,同時兼任自動化戰略負責人的烏守保隨美的高層以及製造相關管理人員拜訪了全球多家企業,從德國寶馬總部、西門子總部,到日本安川、川崎,德國庫卡等機器人廠商,以及所有在他們看來能和機器人、自動化沾得上邊的公司、工廠,包括號稱工業4.0 樣版工廠的成都西門子。
在烏守保看來,學習之旅最大的收穫是堅定了團隊信心:過去總覺得困難,但是寶馬在用機器人造汽車,川崎用機器人造機器人。
本文前面說到的幾種機器換人形式,美的都在同時嘗試。
除了“機器人能幹就讓它幹”的單點機器人,對高強度、高危險等工作實現機器人替代,美的壓縮機事業部正在推進兩條全自動化生產線,未來這兩條生產線只需要三個人,節省人力超過90%。
還有一種被稱為簡單自動化,也就是用專用機器甚至更簡單的方式替代人工。如電飯煲內膽衝壓後進入下一道工序時,需要翻轉過來,搬運機器人當然可以做到,但是用一根繩子攔在流水線的合適位置也能完成這個動作,考慮到投入產出,能用“一根繩子解決就不用機器人”。
這是美的歸納的自動化四大方向。為此,美的空調事業部成立了一個近100 人組成的跨平台自動化系統集成部門,專門負責生產線系統和機器人工夾具的設計。其他事業部也有相關團隊推進。
其中難度最高的是推進全自動化生產線。和雷柏當初的自動化一樣,美的的優勢是有自己的品牌,能夠規劃自己的產品和工廠。美的集團的最終目標是智能化製造,就是將自動化設備全部聯網。
為堅定管理者的信心,美的集團從去年開始,給每個事業部下達產能效率提升20%、人數絕對值減少10% 的目標。
“每個管理者都要想辦法,要不然你就會被淘汰。”烏守保說。
用標準化機器人代替非標“90 後”美的集團提出的“自動化升級”戰略有兩層含義,一是通過用自動化設備取代人工完成生產線升級,二是借助設備的標準化工序提升產品質量。
烏守保表示,這個戰略出台有其時代背景和集團對未來的判斷。2011 年,“90 後”員工已經成為打工大軍主流。這批工人比“80 後”更加個性化。“製造業講的是標準、穩定、流程化,但現在年輕人受到互聯網影響,思維思想都是非標的,動作也不可能標準化到哪兒去”。
和珠三角的大多數工廠一樣,美的也面臨“民工荒”以及員工流失率高的困難。而且,由於空調屬於季節性商品,烏守保所在的空調事業部當時每到旺季都要大量招人。按照家電行業傳統的做法,會在旺季大規模招工,但這樣一來就有大量工人在淡季來臨之際賦閑,若這些工人無法被妥善安置,又不能遣散,就會造成人力成本極大的浪費。就在2011 年,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在中國的應用開始興起。
與此同時,員工工資逐年上漲。
而同樣在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眼裡已經容不得沙子了。
以前空調能製冷制熱就行,現在不光要能製冷制熱,還要快速製冷制熱,做工還要好。這都是因為互聯網思維。”烏守保感嘆道。
“在自動化升級過程中,很多事情最開始我們認為不可能,也是因為思維的局限。”烏守保回憶起2013 年初自己還在邯鄲工廠擔任經理時,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總裁吳文新曾找到他,討論空調壓縮機能不能也用機器人裝配。作為空調的“心臟”,壓縮機的裝配工藝十分複雜,不同空調型號,壓縮機配置不同,裝配位置也不一樣。
烏守保和幾名經理當時一口否決,原因是行業內的其他工廠跟美的的做法差不多,有的甚至更差,所以他們一致覺得這只能是個理想。美的提出從其他行業應用的焊接自動化開始嘗試,但改造後的生產線產品合格率從99% 以上,下降到不到90%,這次嘗試不得不暫停。
但是,讓美的意外的是,公司的一家零部件供應商,根據要求成功實現焊接的自動化生產,這件事對美的的刺激非常大,立刻跑到對方工廠“取經”,包括如何調整焊槍、氣壓,給料節拍怎樣配合,經過六輪實地學習,最終實現了焊接無人化。
實際上,一家整機廠推進自動化會影響到整個上游產業鏈,除了要求供應商進行生產線自動化升級,主機廠的新生產線也對零部件的包裝、設計等都產生新的要求。
烏守保向財新記者舉了電子貼片的例子。這道工序原本自動化程度很低,元器件都是用塑料袋散裝送過來,為了使元器件能更有效地被送上流水線,他需要供應商將一個個元器件按帶狀排列,封裝成條形,卷在寬線軸上,制成元器件卷。這意味著供應商的包裝成本要增加,但對於供應商只有第一筆初始投入,像美的這樣大型主機廠,完全有談判實力。特別是當其他主機廠也有相應自動化改造要求時,這些供應商就可以順利地完成對接。
“現在一半以上的供應商,都開始推動集中供料,自動拿取。我們先走一步,他們都跟上,跟不上我們幫他跟。以前我們和供應商之間是純買賣關係,現在我們把他們當自己的車間。”烏守保說。
當然,整條生產線的改造對於美的本身的產品設計也提出了新要求,這個工作由美的跨平台自動化部門負責協調。
黑燈工廠
從2011 年提出戰略到2014 年底,美的集團共在生產線自動化上投入了近8 億元,集團計劃在2015 年再投入8 億到9億元。與此相應,美的機器人應用大大加速。美的集團此前三年累計投入機器人800 個,2015 年計劃新增至少600 個。
而各個生產基地的用人數字也在大幅減少。美的整個空調事業部的工人目前有3 萬人,2015 年目標減至2.6 萬人,2018 年降到2 萬人。
以美的順德電子分廠為例,人數從2800 人減到800 人後,產能提升超過1 倍。邯鄲空調工廠從3800 人減到2800 人,產能從2012 年的28 萬套提升到38 萬套。
還有一些自動化程度更高的工廠案例。比如,在蕪湖的鈑金分廠,月產鈑金20 萬套,工人數量卻已在2014 年降至8 人,而工廠在自動化前有接近60 名工人。這8 名工人分早晚兩班,每班在崗也就4 個人,工作內容僅僅是拉走流水線上卡住的廢料、處理一些設備日常維護。
目前美的還沒有一個整體製造基地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工廠,烏守保更習慣使用“黑燈工廠”這個詞——不需要照明的高度自動化工廠。據他介紹,許多小的車間、工廠已經成為黑燈工廠,如空調注塑廠從供料到模具擠壓成型都已經無人化。
“以前供料需要用人把料拉到設備前,現在通過管道集中供料到各個機台,後面的取件、削披風、燙金、濕印,也全部是機器人。整個注塑都做到黑燈工廠了。”未來美的集團仍然需要人去操作、修護設備。減掉的人除了那些自然流失掉的,剩下的工人要適應新的職業規劃,有些通過培訓可以成為設備操作員。
與富士康“百萬機器人計劃”類似,美的集團的自動化戰略稱為“自制+ 外協”。也就是說,一部分自己研發製造,另一部分通過招標的形式外包製造。
烏守保解釋說,當一家製造企業生產線規模和自動化設備達到一定量時,勢必會產生高昂的設計和維護費用。對美的這樣規模的生產企業而言,倒不如將這筆錢用于研發,成立自己的系統集成團隊。如此一來,公司對外部機器人和集成廠商的議價能力也隨之提高,烏守保告訴記者,美的加大“自制”後,在自動化業務對外招標上,自己會對方案進行優化,採購成本下降了20%。
實行這種“自制”也是為了後自動化時代儲備技術。“裝備是吃飯的本錢,我們投了這麼多自動化設備,如果前期沒規 劃好,後期沒維護好,出了問題都不會調整,就等於設備全部被別人控制,肯定有問題。”烏守保說。
幾乎財新記者此次採訪到的所有機器人廠商和系統集成商都在密切關注美的的自動化改造,大多數都參與了投標。
ABB(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ABB 中國機器人業務單元負責人李剛認為,這代表了一種新趨勢。在中國工廠里,機器人一直更多地用來解決生產難題。“近年來,市場對機器人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強,但驅動因素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提高‘中國製造’的產品質量、轉變生產內容,由簡單操作到複雜精細化操作等,成為中國機器人行業發展的新特色。”李剛說,“這裡的情況瞬息萬變。”
非農前瞻:今晚你需要關註的五大焦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929
美國勞工部預計將於21:30發布2月非農就業報告。該報告將成為對美國經濟的檢驗:在全球增長普遍低迷的今天,美國經濟還能保持強勁增長嗎?
根據彭博新聞社對於經濟學家的調查,2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預期的中位數為23.5萬,前值為25.7萬。失業率預計為5.6%,前值為5.7%。
受惡劣天氣影響,美國華盛頓聯邦政府辦公室周五將延後兩小時開始辦公,非農數據是否會因此延遲發布尚不清楚。
《華爾街日報》整理了今晚非農報告的五大看點:
1、新增就業人數料將繼續高於20萬
2014年美國月均新增非農就業人數26.7萬,去年11月至今年1月的增長尤為強勁,三個月平均值創1990年代後期以來新高。經濟學家普遍預計二月的數據將有所回落,但仍將高於20萬人,這也將是該數據連續第12個月高於20萬。
2、工資收入是否持續增長?
在新增就業爆棚,失業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許多市場人士開始期待勞動者工資增加。今年1月公布的薪酬同比增長了2.2%,好於12月的1.9%,但和歷史水平相比仍然比較溫和。2007年之前的上一個經濟複蘇時期,工資增速在3%以上。
3、天氣因素有多大影響?
2月份美國東北部受到暴風雪橫掃。新英格蘭地區一整個月都在除雪,芝加哥經歷了1875年以來最冷2月。這些都可能對天氣敏感性行業的就業產生影響,比如建築業。糟糕的天氣還可能降低每周平均工作時間。
4、勞動參與率會增長嗎?
1月的勞動參與率從12月的62.7%增長至62.9%,不過該數據仍然處於1970年以來低位。如果勞動參與率上升,則意味著企業的招聘正在將越來越多的人吸引回就業市場。
5、油價下跌會影響就業嗎?
新增就業人數的行業分布將決定其他的就業指標,比如工資增長。近幾個月,制造業和建築業的就業開始增加,這兩個行業的薪酬要高於其他服務型行業。與此同時,受油價下跌拖累,1月份采礦業和挖掘業的就業低迷,這一趨勢在二月份可能會延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宏觀】妄圖對美國單邊下註的風險很大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23
【宏觀】妄圖對美國單邊下註的風險很大
作者:李一民
結論或者投資建議:
美國公布一季度GDP初值增長0.2%,隨後美聯儲FOMC發布聲明,維持0-0.25%的超低利率不變,基調偏鷹,對於加息的指引則著墨不多。 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但美聯儲將其部分歸因於“暫時性因素”,並未對經濟前景表現出悲觀。數據波動增大,政策含糊其辭,美元指數大幅震蕩,這是典型的前夜調整期特征,這一階段我們在3月報告《全球資產迎來3個月前夜調整期》給過明確結論:美元回落、外資回流。
我們認為第二季度的經濟數據具有很大上升空間與潛力。 受寒冬影響,開工率下降導致非住宅投資減少,制造業整體與私人消費下行,強勢美元嚴重侵蝕出口。但房地產市場一枝獨秀,有望對沖制造業頹勢。目前來看,前夜調整期的特征明顯,數據波動很大,並將繼續維持,避免對美元單邊下註,畢竟加息的時點可早可晚,但今年大概率不會缺席。
主要觀點及邏輯:
美聯儲4月份議息會議聲明整體中性,宣布維持超低利率不變,經濟放緩是受暫時性影響,並預期短期內通脹將維持在現有水平。重申以就業市場改善和通脹回歸2%為加息的前提,同時充分考慮金融市場和國際經濟環境。聲明要點如下:
(1)經濟評述: 3月會議以來,美國經濟增長步伐放緩,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初值增長0.2%,大幅低於預期的1%。聯儲認為這部分是因為“暫時性因素”所導致。勞動力市場上,就業和失業率維持之前水平;家庭實際收入強勁增長,而支出增長卻有所下滑;商業固定資產投資疲軟,房地產市場溫和複蘇,出口下滑。通脹率仍然低於聯儲的長期目標2%。
(2)加息預期: 相較3月會議,本次會議並未對加息時點釋放出更多的信號,使得加息時點在美國經濟走弱的背景下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再次強調這是前夜調整期的典型特征。美聯儲仍然有信心美國將在中期達到既定的就業和通脹目標。此外,由於目前各國貨幣政策和經濟發展的分歧,聯儲聲明加息也將全面考慮金融產業發展和全球經濟變化。
(3)前瞻指引低等負面因素消退。
隔夜美元大幅震蕩, 非常差的GDP出臺以後,下註聯儲推遲加息的空單令美元指數一度逼近85,但美聯儲在決議中並未對第一季度疲軟的經濟表現出過於擔心,利好美元大幅回升,10年美債收益率也整體收漲。數據波動增大,政策含糊其辭,美元指數大幅震蕩,這是典型的前夜調整期特征,這一階段對美元任何一方單邊下註的操作都不可取。
2015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經濟基本面保持穩健,因此美聯儲對近期不佳的經濟數據並未表現出過多的擔心。油價近期有所反彈,將幫助美國經濟盡快走出低能源價格的影響。
美國經濟分析署公布2015年美國一季度實際GDP初值,年化季環比增長0.2%,低於預期的1%,大幅不如前值2.2%。怎樣看待如此悲觀的經濟數據 ,不妨回顧2014年美國經濟走過的一年,一季度-2.1%、二季度4.6%、三季度5.0%,全年實現增速達到2.4%,創四年以來新高。寒冬因素定讓全球分析人士記憶猶新,如果評判美國經濟或許尚待觀察,畢竟基本面上積極的因素也在逐步湧現,例如勞動力與房地產市場進一步改善、能源價格及進口價格走低等負面因素消退。
隔夜美元大幅震蕩 ,非常差的GDP出臺以後,下註聯儲推遲加息的空單令美元指數一度逼近85,但美聯儲在決議中並未對第一季度疲軟的經濟表現出過於擔心,利好美元大幅回升,10年美債收益率也整體收漲。數據波動增大,政策含糊其辭,美元指數大幅震蕩,這是典型的前夜調整期特征,這一階段對美元任何一方單邊下註的操作都不可取。
(來自申萬宏觀)
格隆匯聲明 :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成都最值得關註的30 家創業公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list/2015/1106/152695.shtml
導讀 : 除了遊戲,移動互聯網、軟硬件、醫療、物流等領域,成都誕生了不少優質創新創業公司。
i黑馬 楊潔 11月6日報道
有一句老話,叫做“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蓋言四川天府之國,少年人進來了會沈溺溫柔之鄉青山秀水,難免忘記大業。但是那是老話,現在可不一定了,比如成都起家的劉永好肯定不服。而西部創業國家號召了多年,作為其中的知名城市,在西部的土壤中,適合什麽樣的創業種子,適合孕育出什麽樣的公司,我們也一直在思考。因此作為,成都系列報道新的一彈,今天我們來認識成都的公司。
相信很多人了解成都創業,是從手遊開始的。而實際上,當我們進入成都後,才發現,除了遊戲,移動互聯網、軟硬件、醫療、物流等領域中,都誕生了不少優質創新創業公司。或許有的公司,或許你聽了之後才驚嘆一聲:原來它是出自成都!除了已經上市的迅遊網絡,在成都,還有camera360、1919、Tower等公司,以及“蓉漂”外來戶,後來落戶成都的趣玩網、麥客CRM等,它們正代表著成都的創新力量。
尼畢魯、天象互動……那些你知道的優秀手遊公司,仍然都出自”手遊之都” 成都,這曾經是成都在外界響亮的名號。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後,緊跟著手遊資本熱度的消失,也一夜進入了洗牌期。i黑馬關於成都系列報道的第二彈“一場遊戲一場夢”里,講的就是手遊公司生死遊戲的故事。但是繁華洗盡,優質的手遊公司們,還是在成都沈澱下來了。
尼畢魯,號稱“從來沒有虧損過”的手遊神話,CEO楊祥吉靠3000元啟動資金做起了這家年盈利近億元的公司。現在,尼畢魯已經向提交了IPO申請。並且,楊祥吉“創而優則投”,成立了子公司抱團科技,主要對手遊、社交、互聯網金融等領域進行投資。目前,抱團科技已投資移動互聯網等領域公司超過50家,投資金額超過5000萬元。
數字天空,2012年開發網遊《龍之力量》一炮打響,在APP store暢銷排行榜占據了足足一年的位置。其CEO王晟吸取了當年創業失敗的經驗教訓,埋頭產品,從不參加各種行業活動以及接觸媒體。
如果你知道花千骨,那麽你大約也知道天象互動。CEO何雲鵬早在去年年底,就預期到花千骨會爆,於是動手和湖南衛視溝通,根據IP同步制作了同名遊戲。
任何一個行業,都可能會經歷從熱錢追捧到擠出泡沫的過程,成都手遊最熱的時候,初創公司們連人都招聘不到,不是人太少了,而是工資開價太高了。而現在留存下來的公司,都是經受了市場的考驗,即使在一線城市也不缺乏競爭力的公司。它們更為註重遊戲的質量,從技術、美工、策劃到渠道運營、發行、推廣,所有環節都必不可少,用這種模式在市場競爭中站住了腳。
生活消費類的電商/O2O:成都創業新熱點
看過i黑馬推出的成都創業者調查報告的同學們應該還記得成都現在創業的熱點是電商/O2O。固然這兩年全國創業的熱點都是這個,但是作為全國首批電子商務示範城市,成都還是走出了不少新興的電商/O2O公司。作為一個以“安逸”著稱的城市,成都的生活消費服務類電商/O2O,還真是不少。
依托實體門店加線上平臺構成的O2O立體銷售網絡,酒類流通公眾公司1919於2014年8月在新三板掛牌,成為國內資本市場第一家酒類銷售公司。
受到雷軍青睞的互聯網家居O2O麗維家繼在2014年9月獲得順為資本A輪投資後,在前不久,宣布完成1 億元的B輪融資,聯創永宣領投,A輪的投資方順為資本繼續跟投。麗維家現在有350人的團隊,每個月服務用戶超過1000家。
面對年輕一代對租房產品的需求,房屋租賃行業是現在創業的熱點之一。優客逸家主要面向二線城市,提供租房解決方案,開設了包括房屋托管、家居設計、裝修、租房和租後管理的一站式服務。2014年11月,優客逸家獲得了經緯中國、海納亞洲等的2200萬美元B輪融資。
“蓉城”的現代物流新玩法
隨著電商的興盛,物流業格局也在被不斷改寫。快遞行業和貨運行業這幾年也是戰勢正酣。
公路貨運作為物流O2O的一個主要領域,正在經歷著混戰。而2015年連續拿下兩輪億元級融資的,只有貨車幫。3月和8月,貨車幫分別獲得了中鼎創投和騰訊領投的A輪、A+輪融資。貨車幫搭建了“物流QQ”平臺,解決貨車車主與貨源的對接問題,降低了貨車空駛率。現在,貨車幫用戶已經達到百萬量級。
用眾包模式開展快遞業務,利用社會大眾認證為“自由快遞員”進行點對點包裹派送的人人快遞,模式雖然遭受了質疑,但是眾包已經成為眾多物流企業用來解決最後一公里配送的參考模式。人人快遞也仍在爭議中前行。
品果科技、極米科技、咕咚運動:風口上的智能硬件
智能微投廠商極米科技的產品包括極米雲影電視、智能投影設備等。極米生產的無屏電視能投射出分辨率為1080p的平面影像,在投放面積為100吋時亮度為1500流明,配備一顆雙核1G的CPU和DLP芯片的設備。6月,極米科技獲得了芒果傳媒3億元的Pre-B輪投資。
咕咚是國內最大的運動社交平臺及可穿戴式運動設備方案提供商,旗下有咕咚用戶中心及運動社交平臺、咕咚APP及包含咕咚智能手環等數十種智能可穿戴運動健康設備。
提供拍照軟件及移動影像服務的品果科技Camera360在今年推出了v7.0 版本。成立5年來,它已經累積了5億用戶,覆蓋了美國、日本、韓國等223個國家和地區。
企業級服務在成都生長
當O2O受到熱捧時,企業級服務也悄然成為資本關註的另一個熱點。現在的互聯網公司,大多數人相信都用過麥客的表單、Tower的協同辦公、逸創雲的客服平臺,但是你是否知道,它們都同處於成都?
麥客CRM曾經輾轉過北京、上海,最後還是落腳成都。或許成都缺乏了一線城市的快速叠代和眼觀世界的遠大夢想,但是這是一個能夠踏實、穩定進行產品開發的大後方,同時也能降低創業成本,讓創業者兼顧工作和家庭,能夠安心地在創業氛圍中去享受生活。
除了這些之外,擁有豐富醫藥資源、作為首批國家醫藥出口基地和全國最大的中藥材產地的成都,也為醫藥、健康行業創業公司提供了發展的土壤。
雖然對於大部分成都的創業領域來說,還處於發展模式的探索階段,而且具有規模和競爭力的龍頭公司還比較缺乏,但是成都豐富的人力資源、相對較低的創業成本,以及政府支持和日益增長的創業氛圍,還是催生了一批優秀的創業公司。成都的創業者,不是北上廣極具“侵略性”的張揚風格,成都安穩溫厚的人文氣息,讓成都創業者也別具一種“匠心”氣質,他們有著創業的銳利眼光,卻又安心地在耐心打磨產品、享受創業過程。但是隨著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資本的關註加強,或許成都,未來能夠給我們更大的驚喜。以下就是我們選擇推薦的成都的30家公司,值得投資者們去投以關註。
CES有哪些值得關註的深圳企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36877.html
CES有哪些值得關註的深圳企業?
一財網 王思琪 2016-01-10 21:29:00
在無人機、傳感技術等方面,深圳企業展出的最新技術產品對比歐美公司並不遜色。
中國科技逐步攻占美國消費電子展(CES),而在中國軍團中,來自深圳的科技公司占據絕大多數。根據CES提供的的在線參展商名單,在今年的CES的4119家參展商中,共有1300家中國廠商參展,其中652家來自深圳,占比超過50%。而在去年CES展上展出的深圳企業只有470家。
在無人機、傳感技術等方面,深圳企業展出的最新技術產品對比歐美公司並不遜色。
無人機
如果跟外國人說起深圳智能硬件,最為人熟知的應該就是無人機。這屆CES上,無人機仍然是大眾關註的焦點。此次展覽為無人機開辟了2300多平米的展示空間,較去年擴大兩倍。
深圳無人機大疆在本次CES上有兩個展臺,分別位於主展區和中心廳,前者面積232平方米,後者面積93平方米,主展區展位顯眼。今年大疆發布Phantom3 4K版以及“悟”黑色版兩款產品在原有基礎上對功能進行改動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
零度無人機
深圳零度今年在CES上除了發布了明星產品探索者的升級版探索者2、概念新品探索者Xtreme外,還聯手互聯網巨頭騰訊,發布了雙方共同研發的首款主打便捷體積小巧的無人機產品空影YING。
探索者2各個模塊都做了大升級,配置4K級別攝錄,720P/1km圖傳,大容量鋰電等功能。還有自動避障技術,該項技術采用紅外原理,能夠實時探測周邊障礙物,在無人機處於操作者視覺盲區時亦能夠實時提醒,並主動做出避障反應。
可折疊無人機
除了零度和大疆,另一家深圳無人機品牌普宙無人機(Prodrone)發布了可折疊無人機,獲得CES創新獎,這款產品動力系統能夠提供最大3.8公斤的起飛重量,智能跟拍模式可以讓使用者不用過多地幹涉無人機的飛行而智能跟隨被拍攝物體進行持續拍攝,遙控平臺上配有平板支架,畫面支持多平共享,兼顧互動娛樂及協同工作的需要。
柔性顯示技術
作為下一代智能硬件核心技術,在本次CES上,三星、LG都展示柔性屏技術。
除了手機屏幕,柔性顯示技術能夠運用在智能家居、汽車等多個行業產品中,進一步改進智能硬件技術。
深圳柔宇科技成立於2012年,以研發0.01毫米柔性現實屏為人熟知。本屆柔宇第一次參加CES,展位達到400多平方米,展示獨創全透明柔性傳感器,在智能家居等7個領域的應用,涉及臺燈、背包、水杯和電話等智能家具以及穿戴產品。
“柔宇的柔性傳感器不僅具有良好的傳感性能,還兼備極佳的柔韌性。”柔宇科技公關告訴記者。
汽車中控臺
在這次CES上發布的弧形汽車中控是柔宇柔性電子大規模應用實例中產品,整個弧形屏幕沒有任何物理按鍵,將傳統汽車中控臺的顯示、按鍵等全部集於一體。可根據用戶需要進行彎曲,這款產品最核心的部件正是柔宇獨創的柔性電子傳感器,它不僅可應用於中控臺,還可應用於汽車內的方方面面。
柔性傳感智能開關
開關自動感應手勢:單手指觸摸開關,照明燈亮起一盞;三根手指觸摸,照明燈亮起三盞;五指觸摸開關,照明燈亮起五盞。通過手指在開關上觸摸時的靠攏和分開手勢,可調節燈的明暗程度。
傳感智能騎行背包
這款騎行背包是柔宇的柔性電子傳感器應用在戶外運動的產品。背包背面是一個LED發光陣列,可顯示左、右等方向甚至愛心、笑臉等信息。通過集成柔宇柔性傳感器的背帶的簡單的向左、向右、向上、單擊等操作控制背面LED左箭頭、右箭頭、上箭頭、愛心等符號信息。戶外轉彎只需輕輕一滑背帶就給自己上了道安全保險。更重要的是,這款產品清晰地指明了透明柔性智能傳感器可以隱形於各種衣服、鞋子內,變成真正的可穿戴電子。
透明鍵盤
看到圖片上那一塊看似鍵盤膜的透明薄膜了嗎?那不是鍵盤膜,那是應用了柔宇獨創的柔性傳感器的可卷曲鍵盤,鍵盤可以通過卷曲來被收納進底座之中,底座還是一個移動電源,且具有藍牙音箱的功能。
本屆CES將成為歷年中國企業占比最高的一屆。據長城會的統計,在本屆參展企業中,深圳企業占據了整個中國參展團的半壁江山。而從全部城市的數據來看,廣東省依靠深圳市的地位,總量達到了853家,占到了全球總數的20%之多,而剔除掉深圳的652家,其他幾個城市參展企業數也到了201家,依然占據榜首,其中,在展會期間多家深圳企業獲得CES技術創新獎。
智能手機
酷派在CES上全發布了全新LOGO、VI,並展出酷派鋒尚MAX。這款產品外觀跟蘋果相似, 不過價格比蘋果便宜許多,鋒尚MAX獨有雙系統安全技術、雙微信功能。 今年元旦期間,酷派就曾為新年征戰美國市場做出預告,一則“Meet the new Coolpad”(遇見新酷派)的大幅廣告曾出現在紐約時代廣場。
酷派鋒尚MAX
可穿戴產品
華為與世界頂尖奢侈品品牌施華洛世奇合作推出了全球首款女性專屬AndroidWear 智能手表:HUAWEI WATCH Jewel and Elegant。 采用44mm圓形表盤,經典手表設計。表盤采用藍寶石玻璃鏡面,及最高像素密度的顯示屏,擁有最佳顯示效果與耐防刮性。整體不銹鋼機身,源自意大利的白色與藍色鱷魚紋小牛皮表帶,預裝了超過40種初始設置的表盤圖案,其中包括10余款女性專屬圖案。
HUAWEI WATCH Jewel and Elegant
編輯:彭海斌
VR圈深度報告(三):值得關註的30家海外VR 企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31/156191.shtml
VR圈深度報告(三):值得關註的30家海外VR 企業
VR君
2016-05-31 09:32
繼VR圈深度報告(一)及深度報告(二)後,VR圈再次推出深度報告(三),細數全球VR投資趨勢,以及值得關註的30家海外VR企業。
編譯 整理 | 朱星玥
VR成為矽谷第一大熱門投資方向
在2015年的第四季度,全球VR融資交易次數達到了3年以來的新高,交易額達到2.38億美金。 (融資額排名第一的季度為2014年的第四季度,Magic Leap的B輪融資共計5.42億美金,直接推高該季度融資總額)。
在2012年至2014年第三季度,VR投資額以及交易量始終維持在小幅平穩上升趨勢。
而2014年第四季度,由於Magic Leap的融資神話,VR/AR行業融資額井噴式增長同比以往翻了15倍,而拋開Magic Leap所帶來的影響。
剩余融資額與交易量與以往並無太大變化,但該季度正式開啟了VR融資的全盛時代。
2015年第一季度時,雖沒有獨角獸公司的神級融資,交易額回落至1.21億美金,但交易次數一度翻了3倍。可見之前持觀望態度的各家VC開始試水VR。
圖片及數據來源:CBinsights
投資主要集中在天使輪與種子輪
這一項與《VR圈深度報告一》中所述類似,全球投資趨勢與中國趨勢幾乎步調一致,集中在天使輪和種子輪。
圖片及數據來源:CBinsights
商業應用占據VR最大交易量
VR交易量排名第一的是商業應用,其主要指to B端應用;
除此,排名第二的是VR基礎設施和工具,其主要是關鍵的技術節點及開發工具。
內容和硬件在交易量上分別第三和第四。
圖片及數據來源:CBinsights
資金流向硬件設備,VR社交還離我們很遙遠
圖片及數據來源:CBinsights
上圖看出,超過一半的資金流向硬件領域,其次為基礎設施和工具類,商業應用排名居三,內容居第四。而內容分發與社交在融資金額上,大幅度靠後。
在內容投資中,有80%資金流向遊戲,交易量占內容交易總量的45%。根據VR圈分析,短期內VR/AR遊戲投資熱度將持續升溫。
因為高質量的遊戲體驗將為VR/AR設備吸引一批數量可觀的鐵桿遊戲玩家。
例如當索尼發布VR設備的消息時,股價當日上漲4.2%,由於索尼PS系列在全球有約3000萬忠實玩家,其中願為VR遊戲體驗買單消費者也會多於同類產品。
在所有投資中,盡管硬件設備獲得超過50%投資金額。根據多家外媒預測,2016年VR投資趨勢將逐漸轉向內容。這一點也與《VR圈深度報告一》中所分析的國內狀況類似。
理性VC投資目標由全壘打轉向小勝利
在獨角獸公司Magic Leap開啟了VR/AR投資熱潮後,在其下一個季度的投資交易量上升3倍。VC開始果斷大力投資,導致了一段時間內出現較多的非理性投資。而與此同時,許多VR/AR從業者受到市場鼓勵,也紛紛加入創業大軍,直接催生了VR的高速發展期。
然而理性VC很快冷靜了下來。
相較於前幾年,隨著Google, Facebook的崛起,投資回報超過100倍的情況已經非常少見,短期內創業公司的升值空間也越來越有限。
經歷這一階段後,多數VC逐漸趨於理性,將收益目標轉為獲得小盈利即可,而非眼光直接奔向獨角獸。
眾籌或成為VR/AR投資新生力量
以下為VR圈根據國外相關投資報告,搜素熱度,以及網站排名所篩選出來的30家值得關註的海外VR企業。(排名不分先後)
MediaSpike (美國矽谷)
項目:
VR遊戲內植入廣告
融資情況:
A輪 520萬美金 (2013.11)
投資方:Andreesen Horowitz, GV,谷歌風投
Sketchfab(法國巴黎,美國紐約)
項目:
為3D文件提供發布平臺,支持VR設備,可在任意瀏覽器中打開Sketchfab,真正實現像瀏覽視頻一樣瀏覽3D模型,圖片,視頻。
公司簡介:
Sketchfab是一家由風投投資的公司,辦公地設立於紐約與巴黎。曾是TechStars加速器項目成員(2013春季),期間獲得了數個創業公司獎項。
融資情況:
種子輪 :50萬美金 (2013.1)
投資方:Andrew Lacy & Oleg Tscheltzcoff
種子輪: 200萬美金 (2013.12)
投資方:Balderton Capital & Borealis Ventures
A輪: 700萬美金(2015. 6)
投資方:FirstMark Capital & Balderton Capital
AltspaceVR(美國加州)
項目:
VR社交平臺,用戶在平臺上可以一起觀看電影,購物等等活動,使用戶可以像現實生活中一樣進行互動。
融資情況:
種子輪:520萬美金(2014.9)
投資方:谷歌風投
A輪:1030萬美金(2015.7)
投資方:騰訊基金,杜比(Dolby Family Ventures)
IrisVR(美國紐約)
項目:
IrisVR是同類產品中的第一個,專業的3D模型分享與可視化平臺,用戶可實時瀏覽並編輯3D模型。同Hololens相似,除了虛擬現實外IrisVR也支持增強實境功能。
融資情況:
第一種子輪:17萬美金(2014.12)
第二種子輪:14萬美金(2015.1)
第三種子輪:162萬美金(2015.7)
Lucid VR(美國加州)
項目:
180度3D立體相機。
融資情況:
種子輪:30萬美金(2015.3)
投資方:TEEC天使投資,S2資本
A輪:210萬美金(2016.4)
投資方:TEEC天使投資,S2資本
UploadVR(美國加州)
項目:
針對全球虛擬現實的專業人員開發的多媒體平臺,網站主要報道VR新聞,同時也為
VR/AR公司提供孵化器。
融資情況:
種子輪:125萬美金(2015.12)
投資方:中國盛大集團
Merge VR(美國德州)
項目:
VR頭戴設備
融資情況:
種子輪:31萬美金
種子輪:107萬美金(2014.12)
投資方:羅森伯格基金
Envelop VR(美國華盛頓州)
項目:
VR工作平臺,致力於打造提高企業生產力的軟件。利用VR的優勢便利設計,工程等等行業。
融資情況:
種子輪:200萬美金(2015.6)
投資方:天使投資人
A輪:550萬美金(2016.1)
投資方:谷歌風投,麥德羅納風險投資集團
Jaunt (美國加州)
項目:
360度全景VR影視
公司介紹:
Jaunt 迄今為止共獲得逾一億美金的投資,是VR影視行業中獲投最大的公司
融資情況:
A輪:720萬美金(2013.10)
投資方:紅點投資,英國天空廣播公司
B輪:2780萬美金(2014.8)
投資方:高原資本,GV投資,紅點投資
C輪:6500萬美金(2015.9)
投資方:迪斯尼,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
Matterport(美國加州)
項目:
室內3D掃描解決方案,目前主要為vr房地產,vr旅遊提供服務。平臺主要由Matterport 3D 相機,Matterport雲 以及Matterport軟件應用,實現畫面捕捉,上傳,開發分享一系列服務。
公司簡介:
美國加州3D掃描公司
融資情況:
種子輪:160萬美金 (2012)
投資方:領投:DCM投資 跟投:Y孵化器 等3家
A輪:560萬美金 (2013.3)
投資方:領投:lux資本 跟投:高通投資 等6家
A輪:280萬美金(2013.9)
投資方:個人
B輪:1600萬美金(2014.7)
投資方:領投:DCM投資 跟投:高通投資 等10家
C輪:3000萬美金(2015.6)
投資方:領投:高通投資 跟投:DCM投資等5家
CastAR(美國西雅圖)
項目:
AR頭戴設備以及配套搖桿。
公司簡介:
由前Valve兩位離職的技術大牛創建,經過安卓創始人的A輪投資後,他們不僅擁有了更多研究資金,並且得到廣泛的科技界人脈,公司在這一年中發展迅速。雖然產品還未投入市場,但已經發布了多款demo。
融資情況:
A輪:1500萬美金(2015.8)
投資方:Playground Global投資 (該公司為安卓創始人Andy Rubin所有)
Blippar(英國倫敦)
項目:
AR廣告,通過app與手機內置攝像頭將平面廣告轉為可與顧客互動的增強現實廣告。
公司簡介:
Blippar於2011年創立於倫敦,通過與大品牌合作推廣電影被外界熟知。
融資情況:
種子輪:金額未知(2012.1)
投資方:未知
C輪:4500萬美金(2015.3)
投資方:高通投資
D輪:5400萬美金(2016.3)
投資者: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
Meta(美國加州)
項目:
AR眼鏡,同時也具備全息投影的功能,可以與沒有佩戴設備的朋友共享。官網的預售價格為949美金。
融資情況:
種子輪:未知金額(2013.5)
投資方:未知金額
A輪:2300萬美金(2015.1)
投資方:Y孵化器, 維港投資(李嘉誠旗下創投基金),等8家
Improbable(英國倫敦)
項目:
虛擬世界平臺。目標使人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生活,工作,娛樂。
融資情況:
A輪:2209萬美金(2015.3)
投資方:Andreessen Horowitz
Atheer(美國加州)
項目:
高端AR眼鏡,市場定位為高端商務市場,目標客戶群體涵蓋工業,醫護,測量等行業。
融資情況:
B輪:906萬美金(2015.8)
投資方:精簡創投(Streamlined Ventures)
B輪:1400萬美金(2015.12)
投資方:領投:精簡創投(Streamlined Ventures) Signatures資本 跟投:盛大集團等4家
8i(新西蘭)
項目:
8i的平臺讓用戶可以在VR,AR以及網站中創建,分享真人沈浸式3D視頻
公司簡介:
8i是一家新西蘭的VR公司,創始人曾領導被夢工廠收購的countingdown.com
融資情況:
種子輪:116萬美金(2014.8)
投資方:三星全球創新中心
A輪:1350萬美金(2015.10)
投資方:杜比,三星投資 等17家
Giroptic (美國加州)
項目:
360度全景攝像頭
融資情況:
產品眾籌:140萬美金(2014.7)
種子輪:450萬美金(2015.12)
投資方:360資本等8家
Leap Motion(美國加州)
項目:
面向pc及mac的體感控制器,2014年8月登陸中國,在京東的售價為688元人民幣。(leap motion是30家公司中唯一一家提供中文官網的公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打開看看)
融資情況:
種子輪:130萬美金(2011.6)
投資方:Andreessen Horowitz 等7家
A輪:1276萬美金(2012.5)
投資方:高原基金
B輪:3000萬美金(2013.1)
投資方:高原基金,Founders Fund
eeGeo(英國蘇格蘭)
項目:
與Cisco,三星等公司合作,為企業與用戶提供交互式3D地圖應用
融資情況:
種子輪:250萬美金(2010.10)
投資方:未公開
天使投資:430萬美金(2012.7)
投資方: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等3家
天使投資:500萬美金(2016.3)
投資方:NetSol Technologies
Fove(日本)
項目:
世界首款使用眼球追蹤技術的VR頭戴設備
融資情況:
種子輪:10萬美金(2015.1)
投資方:微軟投資,羅森伯格投資
產品眾籌:17.5萬美金(2015.5)
種子輪:金額未公開(2015.6)
投資方:三星投資
A輪:1100萬美金(2016.3)
投資方:領投:Colopl VR投資 跟投:三星投資等3家
Emergent VR(美國加州)
項目:
提供VR平臺,讓用戶通過手機後置攝像頭也能拍攝360度VR視頻,如同官網首頁的主題一樣-VR for everyone
融資情況:
種子輪:220萬美金(2015.10)
投資方:GV, Accel, 羅森伯格投資
Movidius(美國加州)
項目:
計算機視覺技術公司,新興芯片制造商,與谷歌宣布合作。Movidius將為谷歌解決VR領域最大的硬件障礙。
融資情況:
A輪:1400萬美金(2008.10)
投資方:領投:Celtic House Venture Partner (加拿大風投行業領袖) 跟投:杜比商業創新中心
等6家
B輪:750萬美金(2010.5)
投資方:杜比商業創新中心 等5家
C輪:900萬美金(2011.11)
投資方:Capital E 等4家
D輪:1600萬美金(2013.7)
投資方:領投:Atlantic Bridge, Robert Bosch Ventures Capital 跟投:Capital E 等4家
E輪:4000萬美金(2015.4)
投資方:領投:西橋華山資本 (Summit Bridge Capital) 跟投:Capital E 等7家
High Fidelity(美國加州)
項目:
開源VR內容開發平臺,為開發者提供模型數據,音效資源等幫助開發。
融資情況:
天使投資:155萬美金
投資方:True投資
天使投資:240萬美金
投資方:GV 等4家
天使投資:250萬美金
投資方:True投資
B輪:1100萬美金(2015.2)
投資方:領投:火神資本 (Vulcan Capital) 跟投:True投資
filehelper_1464603300721_20
WeVR(美國洛杉磯)
項目:
HTC vive海底沈船demo的制作公司,WeVR致力於打造一個類似好萊塢模式的VR內容開發生態系統。
融資情況:
種子輪:未公開(2012.1)
投資方:未公開
債券:50萬美金(2012.3)
A輪:250萬美金(2013.4)
投資方:Digital Garage 等3家
可換股票據:75萬美金(2014.7)
天使投資:1000萬美金(2015.7)
投資方:HTC公司
天使投資:2500萬美金(2016.2)
投資方:三星投資,HTC公司 等10家
Virtuix Omni(美國德州)
項目:
VR跑步機,通過360度的跑步機解決VR遊戲中移動問題。
融資情況:
種子輪:30萬美金(2013.1)
投資方:休斯頓天使互聯(Huston Angel Network)
種子輪:300萬美金(2014.4)
投資方:休斯頓天使互聯(Huston Angel Network) 等10家
種子輪:300萬美金(2014.12)
投資方:領投:Radical Investment 跟投:Scout Ventures 等8家
種子輪:120萬美金(2015.5)
投資方:未公開
股權眾籌:1000萬美金(2016.1)
NextVR(美國加州)
項目:
VR體育賽事,演唱會直播, VR直播的被譽為”獨角獸”公司
融資情況:
天使投資:500萬美金(2014.9)
投資方:Vectr投資
A輪:3050萬美金(2015.11)
投資方:領投:Formation 8 跟投:RSE投資 等6家
Reload Studios(美國洛杉磯)
項目:
VR遊戲,目前正在做的遊戲如圖
融資情況:
種子輪:200萬美金(2015.6)
投資方:世界創新實驗室(World innovation lab)
A輪:400萬美金(2015.10)
投資方:羅森伯格投資,世界創新實驗室(World innovation lab)
WorldViz(美國加州)
項目:
VR系統,VR引擎開發
公司簡介:
起源於加州大學虛擬環境與行為研究中心,主要工作為科研
融資情況:
種子輪:100萬美金(2014.3)
投資方:未公布
A輪:250萬美金(2015.4)
投資方:因特爾資本
VRideo(美國加州)
項目:
VR視頻平臺,VR界的優酷土豆
種子輪:
180萬美金(2015.3)
融資情況:
投資方:紅海投資 等12家創投機構
Magic Leap(美國佛羅里達州)
項目:
與Hololens相似的虛擬與實境結合的頭戴設備,同時也具備Oculus VR擁有的娛樂功能。Magic Leap將不僅限於娛樂遊戲,如同Magic Leap 官網提到的一樣,Magic Leap 將為世界提供一個全新的學習,共享與認知方式。
公司簡介:
Magic Leap 由2011年成立至今,從未正式推出過任何產品,卻獲得了共計14億美金的投資。雖然很多人從未聽說過這家公司,但是相信大家都看過前段時間微博上轉發上萬的鯨魚視頻(如圖),正是來自Magic Leap的演示demo。
融資情況:
A輪:5千萬美金(2014.2)
投資方:未知
B輪:5.42億美金(2014.10)
投資方:領投:谷歌 跟投:高通投資等五家
C輪:8.27億美金(2016.2)
投資方:
領投:阿里巴巴 跟投:谷歌,摩根大通等八家
猜你喜歡:
VR圈深度投資報告,2014年以來所有VR/AR融資事件都在里面了
重磅!VR圈深度報告(二),上市公司VR布局全圖譜
看完這六張圖,你也是VR投資領域的半個專家了
[本文作者VR君,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VR
融資
VC
贊(...)
分享到:
深度解讀|董明珠10億身家押註的銀隆 究竟是家什麽樣的公司?
董明珠的“造車夢”並沒有因為收購銀隆失敗而擱淺。
12月15日,董明珠除了拿出自己的全部資金入股珠海銀隆之外,還拉上大連萬達集團、中集集團、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公司、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和個人與珠海銀隆簽署增資協議,共同增資30億。
在這背後,珠海銀隆到底是一家什麽樣的公司,值得董明珠如此孤註一擲?在此之前鮮少進入公眾視野的魏銀倉又是何許人也?從技術路線而言,鈦酸鋰電池技術的研發現狀和經濟效益究竟如何?
珠海銀隆是誰?
提起珠海銀隆,不得不提及“十城千輛工程”。這是由科技部、財政部、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09年元月共同啟動,主要內容是,通過提供財政補貼,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開展示範運行,涉及這些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務、市政、郵政等領域。
在這波新能源汽車倡導浪潮中,珠海銀隆和魏銀倉成為珠海的熱門人物。根據銀隆方面提供的資料,銀隆新能源主要從事鈦酸鋰材料、鈦酸鋰動力電池、電動汽車核心部件、電動汽車整車、電動汽車充電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同時,基於在鈦酸鋰電池領域的技術積累,其將業務拓展至儲能領域,為電網、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移動通信營運商等提供儲能系統設備及系統集成服務,目前銀隆已經分別在廣東珠海、河北武安及石家莊建成三大生產基地。
珠海銀隆新能源前身是珠海銀通新能源有限公司,而珠海銀通新能源是由珠海市佳美房地產開發商有限公司和珠海銀通交通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珠海銀隆新能源產業園正式動工,銀隆開始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2012年到2013年期間,銀隆新能源先後收購了珠海廣通汽車、石家莊中博汽車等汽車制造企業,借助國家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優惠政策和國家汽車產業振興和調整規劃,迅速發展動力、儲能鋰電池及電動公交車生產和研發。
奠定銀隆在新能源影響力的關鍵一步在於:2011年銀隆戰略控股美國奧鈦納米技術有限公司(納斯達克代碼ALTI),跨進國際資本市場,並借此掌控了電動車鋰電池的鈦酸鋰材料的生產技術。美國奧鈦納米技術有限公司是鈦酸鋰電池材料和儲能系統生產技術廠商,擁有鈦酸鋰材料、電力儲能、調峰調頻系統核心技術,通過戰略控股,銀隆掌握了相應的核心專利,並讓銀隆走上了一條快車道。
今年10月份,河北銀隆奧鈦三期工程生產線竣工投產,彼時魏銀倉透露,奧鈦三期項目總投資5億元、設計生產能力7000噸、建築面積3.5萬平米。正式投產後年產能將達到10000噸、產值20億元。
根據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至6月,銀隆公司純電動客車銷售收入分別為1.83億、37.1億和22.15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8.93%、96.24%和89.37%。
目前新能源客車的競爭門檻相對較高,行業集中度也比較明顯,受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市場需求爆發等因素影響,純電動客車的銷售毛利率高於傳統燃油客車。而全產業鏈經營的模式,(鈦酸鋰材料及電池、電機電控、新能源客車、儲能產品、充電設施等)使得珠海銀隆在新能源市場具備一定競爭力。
魏銀倉是誰?
身為珠海銀隆的董事長,關於魏銀倉早期資料十分有限。
公開資料顯示,魏銀倉曾任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而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除通過珠海銀隆投資於新能源和汽車制造領域外,投資集團其他下屬子公司的業務主要分布在房地產開發、建材經銷、物業管理、廣告策劃、飛行器和船舶研發等領域。尤其是通過前期多年的房地產行業經營,銀通投資集團已經積累了較強的資金實力。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相關信息發現,魏銀倉除了擔任銀通投資集團的控股股東,通過銀通投資集團控制的企業外,還控制了匯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隆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中隆國際投資有限公司、銀隆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珠海市恒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銀隆融資租賃有限責任公司,資金實力和融資實力可見一斑。
在2010年“珠海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30件大事30位人物”評選中,董明珠和魏銀倉均入圍,在格力宣布計劃收購銀隆之後,魏銀倉開始頻頻見諸於報端。
與董明珠的雷厲風行相呼應,在公開場合魏銀倉的言辭也頗為犀利。在昨日的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魏銀倉高呼“新能源不是一個簡單的炒作,不是一個PPT造車,更不是圈錢的機會。”並向王健林保證,“未來十年把全世界最好的儲能技術用到萬達的商業廣場上。”
“鈦酸鋰電池”技術是什麽?
除了“親密合作夥伴”這一關系之外,包括萬達集團、京東集團在內的公司又為何選擇銀隆,董明珠一直押註的鈦酸鋰電池技術究竟效果如何?
來自國家客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新能源汽車中心副總工程師葉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電動客車推廣主要面臨四大問題,第一續航里程短,無法滿足一次充電單日行駛里程的需求。“很多純電動客車表示可以一次充電跑300公里,300公里及以上續航里程是在規定的標準、規定工況、規定時間條件下做出的實驗數據,並不完全符合公交公司在實際線路的運行狀況。”葉磊說道。
第二個問題是車輛充電時間長,嚴重影響我們車輛運行效率。目前一般純電動客車所使用的普遍為磷酸鐵鋁電池,磷酸鐵鋁電池充電時間大概是4到6個小時,嚴重制約了我們公交車的運行效率。另一方面也制約了充電樁的使用效率,造成大量充電樁閑置。
第三個方面就是動力電池壽命短,直接影響整車使用壽命。“現在普遍使用磷酸鐵鋁使用壽命它的充放電次數大概是兩千到三千次左右。那麽在高溫,也就是55攝氏度的環境下,它的次數達到了300到500次。”第四個方面,動力電池安全性堪憂,進一步加深了用戶對電動汽車安全性的疑慮。
在業內看來,鈦酸鋰電池是鋰電中壽命長、安全度高的電池。論生命周期,普通鋰離子電池約為1000—2000次循環,鈦酸鋰則是1—2萬次循環,是前者的10倍。屬於零應變材料的鈦酸鋰具有循環性能優越、使用壽命較長、容量衰減小等優點以及具有非常好的耐過充和過放特征。
鈦酸鋰放電電壓平穩,而且電解液不致發生分解,可提高鋰電池安全性能。與碳負極材料相比,鈦酸鋰具有較高的鋰離子擴散系數(2*10-8cm2/s),可高倍率充放電。還有,鈦酸鋰的電勢比純金屬鋰的高,不易產生鋰晶枝,為保障鋰電池的安全提供了基礎。“實現6分鐘快速充電、耐寬溫、30年循環使用壽命、不起火不爆炸等優良特性。”這也是董明珠一直強調自己看著銀隆的技術所在。
不過,珠海銀隆以鈦酸鋰見長的電池技術路線相對冷門。多位新能源汽車領域業內人士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皆表示,由於多種原因,鈦酸鋰技術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使用並不廣泛,未來也難以發展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
雲杉智慧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徐征鵬近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談到,鈦酸鋰價格較高,比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貴兩三倍以上。最致命的是鈦酸鋰能量密度低、體積大,在新能源汽車上采用不現實。不過,適應於對空間要求不敏感的產業。還有,鈦酸鋰在一些技術上還有待解決,例如產生電量時產生氣體,容易造成電池膨脹變形,影響了電池生命周期。而國家對鈦酸鋰電池補貼補貼一般,由此可見對此技術路線並非特別重視。
對於鈦酸鋰電池的應用,葉磊也提出了三點挑戰,首先就是電池能量密度,客車考慮到輕量化,肯定想要一種電池能量密度比較高,安全,成本低廉的產品,他們更希望滿足安全要求前提下,電池能量密度越高越好。
另外一個是成本挑戰,在葉磊看來成本高的原因主要在於鈦酸鋰電池現在沒有被廣泛使用,伴隨市場拓展成本也會下降。第三個挑戰則是對充電設施的需求提升,“因為鈦酸鋰電量比較少,而且充電時間比較短,這就需要我們大量建設充電設施,以滿足我們鈦酸鋰電池的充電,保證我們公交運營。”
一家動力電池市場總監10月31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也談到,鈦酸鋰技術已有十多年,並非新技術,由於鈦酸鋰能源密度低,在新能源乘用車上根本無法運用。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重量需要控制在300~500公斤左右,目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負極材料主要是采用石墨、矽等,而鈦酸鋰電池根本無法滿足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的需求,主要是應用於儲能系統、機器人行業以及中國少量公交車上,鈦酸鋰電池在全球鋰電池中僅占比2%。
鋰電池產能未來將會面臨過剩的局面,優勝劣汰將加劇,動力電池制造商紛紛圍繞電池安全、續航能力、充電速率、環境適應性以及成本等方面提升競爭力。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在國內動力電池產能排名第一的比亞迪以及排名第二的寧德時代都沒有涉及到鈦酸鋰電池路線。比亞迪主要是磷酸鐵鋰電池為主,現在也開始新增加研發生產三元鋰電池,而寧德時代逐步由磷酸鐵鋰/石墨、三元、高鎳三元/矽碳再到全固態鋰電池演進。
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國內動力電池路線占比中,錳酸鐵鋰、三元材料以及錳酸鋰占比分別是76%、21%以及3%,2015年分別為69%、28%和3%,2016年分別為58%、38%和4%。
2016年,動力電池企業數量達到145家,今年新增產能達20G,國內前十名動力電池企業擴張占比67%。擴建主要集中比亞迪、寧德時代、沃特瑪以及國軒等動力電池企業。今年,比亞迪動力電池產能規劃達到16GWh,寧德時代為10 GWh,沃特瑪與國軒分別是6 GWh。
為什麽看好儲能技術?
針對鈦酸鋰電池能量密度偏低問題,銀隆也在不斷嘗試提升鈦酸鋰電池的能力密度,據悉第四代高能量密度鈦酸鋰電池,與第三代相比成本下降40%,能量密度提高60%。此外,繼鈦酸鋰之後,銀隆又宣布投資矽負極、硫負極等。這也是銀隆獲得萬達、京東、中集等優秀資本青睞的關鍵所在。
對於格力和董明珠而言,其更為看重的是銀隆在儲能業務上的作為,除了新能源汽車,銀隆的另一個主業是儲能。銀隆新能源推出的鈦酸鋰儲能電站,已在美國與AES電網公司有8年的運營經驗,產品分為家庭儲能及工業儲能。其儲能電站,可在10分鐘內快速充放電。
格力電器正在推進智能家居戰略,而與其它企業的智能家居系統不同,格力的智能家居系統的著眼點在於節能。太陽能光伏系統之外,珠海銀隆的儲能技術可以幫助格力打通從創能、儲能到家電能源管理等整個系統。
如果從商業“錢景”來看,王健林也是看重儲能技術上的商業化。“這事我在十多年前被外國人忽悠過,但那時候可能技術不太好,效果不是很好,所以這次投資我也在看銀隆能不能把技術稍微商業化。”王健林表示。
例如目前國內新建的廣場,政府都要求配建充電樁,萬達某種程度而言是中國最大的停車場公司,擁有接近30萬的停車位,每年有大概六到七萬的停車位在增加,每一個萬達城還要配一到兩萬個停車位,其對儲能的需求可想而知。巨頭聚首開始轟轟烈烈的造車計劃,新的挑戰剛剛開始。
貨幣市場操作利率上調成為房地產業內關註的信號
農歷新年伊始,房地產市場聚焦到貨幣政策有望更加中性、更加審慎的重磅信號。
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將7天期逆回購利率從2.25%上調至2.35%,14天從2.4%上調至2.5%,28天從2.55%調至2.65%;同時,根據媒體報道,將隔夜SLF利率從2.75%上調至3.1%,7天SLF利率從3.25%上調至3.35%,1個月SLF利率從3.6%上調至3.7%。
值得註意的是,這次央行“出手”的對象,是存在於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的貨幣市場,而不是直接影響公眾和實體企業的存貸款領域。但這一信號值得2016年在天量信貸支撐之下較為亢奮的房地產市場的註意。
“這是一個很強烈的信號!這說明2017年的貨幣政策有從緊的導向。”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雖然回購利率的上調暫時不會對普通購房者的貸款利率有影響,但按照這個預期,接下來貸款利率也有上調的可能。
不過,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向媒體指出,這次上調的是央行給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時收取的利率,並沒有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貨幣市場的利率變化,與存貸款利率不是亦步亦趨的關系,有的會逐漸傳導,有的會由金融機構自行承擔消化,所以這次上調不等於加息。
連平還指出,與發達國家不同的是,中國金融機構更加依靠存款,中國實體企業更加依靠銀行貸款,所以貨幣市場利率的變化並不一定會完全、迅速傳導到存貸款利率上去。央行對貨幣市場操作利率的調整,影響大大低於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
對於貨幣市場的變化是否還會對資金成本予以深度反映,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分析,影響2017年樓市走勢最關鍵的因素是資金價格的變化,從目前看,未來加息的可能性已經出現。
張大偉表示,從內部來看,國內近期PPI連創新高,市場對於PPI連續上漲導致通脹上行的預期不斷加強,如果PPI推升CPI接近3%,央行采取加息應對通脹也就成為了一種被迫之舉。從國際收支視角來看,美聯儲去年12月份加息並給予明年3次加息預期,會給資本流出帶來巨大壓力,采取加息的策略可以有效遏制資本流出。
張大偉說,當然,一旦未來加息(或者資金價格上漲過速),代表了金融政策的取向出現變化,這也將極大影響房地產市場的走勢。但目前看,資金價格的確在逐漸上行,這對於房地產來說影響非常大。
嚴躍進說,對購房者來說,這樣的一個導向之下,部分購房者可能預期房價會下跌,因此會持觀望的態度,從而市場成交會出現下滑。但短期內也不排除不夠購房者為了鎖定較低購房貸款利率,而加速購房的步伐。
在此之前,市場的亢奮已從10月開始在各地的調控之下逐漸退燒,多項指標同比漲幅已有收窄。今年年初,隨著地方兩會相繼召開,熱點城市繼續表示將嚴格執行調控政策,穩定房價。
例如,北京公布今年樓市調控目標為房價環比不增長;上海表示要牢固確立“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始終堅持“以居住為主、以市民消費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為主”,完善“四位一體”住房保障體系;天津國土房管部門則表示加大樓市分類調控力度,避免土地市場出現“地王”。
張大偉說,住房消費和投資、房地產和經濟增長的協調關系比較密切,但如果兩會期間出現政策加碼的預期,對2017年上半年的房價影響將會較大。整體上看,主要一二線城市的房價調整預期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在加息等可能性增加的情況下,這種趨勢和幅度會加大。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值得關註的6個方向和代表公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4/161461.shtml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值得關註的6個方向和代表公司
IT桔子
2017-02-24 13:29
本文由IT桔子(微信 ID: itjuzi521)授權i黑馬 發布。
人工智能在過去的10年當中取得了長足進步,無論是無人駕駛,還是語音識別、語音合成。在這樣的背景下,AI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熱門的話題,並且已經開始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以下是人工智能發展值得關註的六個領域,對電子產品和服務的未來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將解釋它們是什麽、為什麽重要、如何被運用,以及列舉相關技術領域的公司。
01 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強化學習是機器學習中的一個領域,強調如何基於環境而行動,以取得最大化的預期利益。其靈感來源於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理論,即有機體如何在環境給予的獎勵或懲罰的刺激下,逐步形成對刺激的預期,產生能獲得最大利益的習慣性行為。增強學習是機器學習中一個非常活躍且有趣的領域,相比其他學習方法,強化學習更接近生物學習的本質,因此有望獲得更高的智能,這一點在棋類遊戲中已經得到體現。
Google DeepMind 的AlphaGo就采用了強化學習,強化學習另一個典型的應用是幫助優化Google數據中心降溫系統的能源效率,強化學習系統可以將原來降溫的能耗降低40%。使用強化學習技術一個重要優勢是,訓練數據的積累的成本會很低。而監督深度學習技術往往需要非常昂貴的訓練數據,並且是很難從實際生活中獲取。
應用: 多個智能體(agents)共享同一個模型,各自進行學習;或者與環境中其他智能體交互和學習;學習三維環境導航,比如迷宮、自動駕駛的城市道路;在學習了一系列目標任務後對已觀察過的行為進一步增強重述。(學習駕駛或者在電子遊戲中為NPC賦予類似人類玩家的行為)
公司: Google DeepMind, Prowler.io, Osaro, MicroPSI, Maluuba/Microsoft, NVIDIA, Mobileye
主要研究人員: Pieter Abbeel (OpenAI), David Silver, Nando de Freitas, Raia Hadsell (Google DeepMind), Carl Rasmussen (Cambridge), Rich Sutton (Alberta), John Shawe-Taylor (UCL) 等
02 生成模型Generative Models
判別模型(discriminative models)主要用於分類和回歸任務,生成模型主要用於在樣本訓練中學習概率分布。
應用: 時序信息模擬;超分辨率圖像;2D圖像三維重建;基於小樣本的數據生成;單輸入多輸出系統;自然語言交互;半監督學習;藝術風格轉換;音樂和聲音合成;圖像修複
公司: Twitter Cortex, Adobe, Apple, Prisma, Jukedeck*, Creative.ai, Gluru, Mapillary, Unbabel
03 記憶網絡Networks with memory
為了能讓AI系統具有真實世界一樣的多樣性環境,AI必須持續學習新任務並在未來記住如何處理它們。傳統的神經網絡並不能記住這麽多任務,這個缺點被稱為災變性遺忘(Catastrophic Forgetting)。這是由於當神經網絡從解決A問題轉向解決B問題的過程中,神經網絡會隨之變化。也有很多種強大的網絡結構賦予了神經網路不同程度的記憶能力。包括長-短記憶網絡,能夠處理和預測時序;DeepMind的微分神經計算機結合了神經網絡和記憶系統的優點,以便從複雜的數據結構中學習;同時還有彈性權重聯合算法,根據先前問題的重要性來減慢某些權重。
應用: 對新環境有舉一反三能力的學習性智能體(agent);機械臂控制、自動駕駛、時序預測(金融、視頻、物聯網);自然語言理解和預測
公司: Google DeepMind, NNaisense, SwiftKey/Microsoft Research
04 從更少的數據中學習、建造更小的模型
眾所周知,深度學習需要龐大的數據來進行訓練,比如ImageNet的視覺識別大賽,每支隊伍需要識別120萬張1000種類別的人工標註的圖像。如果沒有大規模的數據訓練,深度學習模型無法使用,也無法完成語音識別和機器翻譯這類的複雜任務。
在解決端到端的問題時,單一神經網絡訓練所需的數據量只會越來越多,例如從音頻錄音中識別語音文本。
和使用多個不同神經網絡處理不同人物的組合不同(音頻→發音→單詞→文本輸出)。
如果要讓AI解決一個數據有限、數據成本很高或者獲取十分耗時的任務時,能從小樣本中學習最優解決方法的模型十分重要。用小量數據進行訓練有很多挑戰,一個替代的方法把之前機器學習模型知識轉移到新的模型上,這叫做轉移學習(transfer learning)。
應用: 訓練淺層網絡來模擬在大規模數據集上訓練好的神經網絡;與深度網絡模型表現相同、但參數更少的模型;機器翻譯。
公司: Geometric Intelligence/Uber, DeepScale.ai, Microsoft Research, Curious AI Company, Google, Bloomsbury AI
05 用於訓練和推理的硬件
AI發展的一個主要催化劑是將GPU用於訓練大規模神經網絡。訓練神經網絡需要大量的運算量,GPU用於訓練遠遠快於CPU。自從2012年首個使用GPU的深度神經網絡AlexNet出現後,GPU 成為了訓練神經網絡的首選。在2017年英偉達繼續領跑這一領域,而英特爾、高通、超微和谷歌緊隨其後。
GPU最初並不是為了機器學習而制作的,而是用於渲染電子遊戲畫面。GPU計算精度很高,並且不會經常遭遇內存帶寬的限制和數據溢出的問題。有一批專為深度學習定制芯片的創業公司,Google又開發了針對高維機器學習應用的芯片。新型的芯片內存寬帶更高、計算能力更強、能耗更低。提高AI系統運算能力為AI公司和用戶帶來的好處是:更快更高效的訓練模型→更好的用戶體驗→用戶更多使用產品→產生更多的數據→數據幫助優化模型。因此,誰能夠更快、更高效的訓練和部署AI模型,就能擁有巨大的優勢。
應用: 快速訓練模型(尤其是圖片領域)、進行預測時的能源和數據效率、運行前沿AI系統(物聯網設備)、隨時可進行語音交互的物聯網設備、雲基礎設施服務、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機器人。
公司: Graphcore, Cerebras, Isocline Engineering, Google (TPU), NVIDIA (DGX-1), Nervana Systems (Intel), Movidius (Intel), Scortex
06 模擬環境
如前文所述,為AI系統生成訓練數據通常是一個挑戰。而且如果要能在現實世界應用,AI需要概括各種情況。因此,開發模擬真實世界物理和行為模型的數字環境需要能夠衡量和訓練AI通用能力的試驗環境。在模擬環境中進行訓練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AI如何學習、如何改善自身,同時為我們提供了潛在的可以轉換為真實應用的模型。
[本文由IT桔子(微信 ID: itjuzi521)授權i黑馬發布。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人工智能
贊(...)
分享到:
1 July 2017 - [投資筆記] 值得關注的IPO(不斷更新)
綜合市場消息指, Tesla 及 iPhone 電子零件商鴻騰六零八八精密科技 ( 6088 ),國際配售已獲數倍超額認購,投資者包括長綫基金及知名保險公司。(from hket.com)
市場消息指,早前獲李嘉誠旗下私人投資旗艦維港投資( Horizons Ventures )入股的遊戲設備公司 Razer (雷蛇) ,於6 月 28 日已遞交俗稱「 A1 」的上市申請,擬於主板上市,集資最多 6 億美元(約 46.8 億港元),預計今年第四季登陸本港。 (from hket.com)
騰訊( 700 )宣布分拆旗下閱文集團 在主板上市,已提交上市申請表格,據消息指,閱文集資額介乎 5 億至 8 億美元(約 39 億至 62.4 億港元),最快會在今年第四季上市。 (from hket.com)
據悉,獲騰訊和京東等投資的易鑫金融 ,已遞交上市申請。 (from hket.com)
由「三馬」(阿里巴巴馬雲、騰訊馬化騰及平保馬明哲)組成的眾安保險 落實在香港上市,昨晚已上載上市申請表格。該公司預期成為港股首家金融科技公司。據市場消息指,眾安計劃集資 20 億美元(約 156 億港元),爭取在第三季上市。 (from hket.com)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