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藝術家倒數2047年大限

1 : GS(14)@2017-07-02 14:17:46

【本報訊】維港兩岸昨晚再放煙花,但璀璨背後隱藏香港2047年前途不明朗問題。由一群關心香港政治的藝術家和文化工作者組成的「打氣小隊」,昨晚於facebook直播《沒煙花的維港》節目,以電腦效果將維港兩岸慶回歸的裝飾移除,將環球貿易廣場(ICC)外牆上換成顯示倒數2047的9位數字秒數畫面。「打氣小隊」指製作節目目的,是希望在現實世界煙花盛放時,在平行時空中將更合理、更真實的維港呈現出來,反映市民面對2047香港未來的情緒。他們預先到山頂拍攝夜景,以電腦技術將建築物上的慶回歸裝飾移除,再將由他們創作的《倒數機》投射在ICC外牆上,倒數2047年7月1日「50年不變」的大限,「這是我們今(昨)晚應該有的維多利亞港——不是外面那個」。■記者陳沛冰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2/200760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628

資本巨輪下「重如鴻毛」原住民部落台藝術家冀用創作改變社會

1 : GS(14)@2017-07-09 03:55:15

到底生命應該是「輕於鴻毛」,抑或「重於泰山」呢?隨着時代的變遷,很多時地方的原住民面對原生部落所在地,都要在經濟發展以及保育文化中掙扎取捨。來自台灣的原住民藝術家張恩滿,提供了另一種選項,她透過錄像及裝置藝術告訴人們,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可以「重如鴻毛」。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繼2016年在加拿大溫哥華Centre A藝術中心展出後,今年張恩滿「重如鴻毛」展覽將移師到洛杉磯,展覽紀錄了台東杉原灣的莿桐部落的影片以及當地人製作出的大風箏,以「重如鴻毛」表達微小的人們所展現的強大生命力。她表示當初在原名「杉原灣」的「美麗灣事件」上,這個部落的人民雖然是最受到衝擊,但他們的立場是贊成財團進來開發,以換取當地經濟收入。她指當初以為他們只是一群眼光狹窄、見錢眼開的小部落。但後來她跟着兩位社運人士深入了解,眾人與族人溝通,希望他們能明白自己依山靠海可以運用天然資源優勢,又跟他們合作製作傳統大風箏並紀錄下來。幾年來,她見到族人由冷眼旁觀到主動參與,令到她很感動。「我主要是從莿桐部落的角度出發,看他們會遇到甚麼樣的問題。」她覺得自己難以解決這些資本衝擊傳統原住民文化,只可以利用較軟的方法去令大家反思到底除了開發還會否有別的出路,因此在展覽最後部份設了實驗編輯台,觀迎民眾提出問題或意見。駐洛杉磯辦事處臺灣書院張書豹主任表示,今次展覽是以錄像及裝置藝術構成,為了加入本地元素,引入兩部與美國本地原住民相關的影片共同展出,包括達科他輸油管爭議及洛杉磯原住民的影片,他覺得無論是加拿大、美國或台灣的原住民都在面對相同問題,希望一併展覽引起大家反思。張恩滿有一半排灣族原住民血統,她表示從小在城市長大,到2011年才回到部落,當時對她的衝擊很大,此後很多藝術創作都會圍繞原住民的話題,「可能社會運動跟創作有一個很接近的想像跟目標,會有一個烏托邦,也許它們的形式跟目的不是太一樣,我希望藝術可以有某種能量,改變的能量。」如果想了解不同地方原住民在社會上的掙扎及生存,7月7日至8月12日在洛杉磯臺灣書院可以看到恩滿「重於鴻毛」展覽。話你知:美麗灣事件發生在台灣台東縣,是一宗土地開發案爭議案。2003年台東縣政府以BOT方式,將杉原海岸出租予美麗灣渡假村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並經營美麗灣渡假村酒店,但由於開發商及當地政府迴避環境評估程序,而施工過程中破壞當地生態環境,因此引起環保人士激烈反對,經過多年官司後,最終於2016年最高行政法院連續判決台東縣政府敗訴,開發案最終告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7/200821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609

【榮華涉抄襲】驚見月餅廣告抄到足 美女藝術家:好震驚!

1 : GS(14)@2017-10-09 03:25:09

馬來西亞華僑美女藝術家康怡在facebook上指,發現榮華月餅的冰皮廣告涉嫌抄襲其作品。(Red facebook圖片)



馬來西亞華僑美女藝術家康怡(Red)在facebook出文指,在港鐵站上發現一個月餅廣告,與自己的作品非常相似,帖文意譯如下:「我覺得有點有趣和震驚,那是因為我只見過一些小型咖啡店用過我的作品,但從未見過大公司會這樣做。你對此有甚麼感覺呢?



而這間公司──榮華是香港一間大型的食物廠商。現我也在這裏附上我的作品。」Red的作品有一男一女的公仔,男生手上拿住一抽由車厘茄砌成的仿心形紅色汽球,而榮華的冰皮月餅廣告,構圖亦非常相似,當中車厘茄則改為士多啤梨,而以朱古力畫出一男一女公仔擺位則有不同,底下還加了一個流心冰皮月餅。Red更在文中說道(意譯):「我沒有預料到會有這麼多的反應,雖然我不會向這公司追究,但我認為這樣做是不對的,我亦想請各位創作者評評理。」最後她更笑說只是想要月餅作補償。本報曾聯絡榮華公關,但截稿前未獲回覆。



Red對於榮華月餅廣告涉嫌抄襲其作品表示非常震驚。(Red facebook圖片)

Red的來頭不少,年紀輕輕已獲邀出席美國加州EG Conference做講者。(Red facebook圖片)

她的作品以簡單為主,如將大小不一的舊書叠起砌出Mark Zuckerberg的人像圖。

Red的來頭不少,2012年只有26歲的她,在墨爾本大學建築系畢業才兩年,就獲邀出席美國加州EG Conference做講者,而以往出席的名人有蘋果創辦人Steve Jobs及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她的作品以簡單清新為主,如將大小不一的舊書叠起砌出Mark Zuckerberg的人像圖,以及用竹和襪來砌出人像。記者︰黃依情、陳傲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30/201683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186

微模型糅合科技留住舊時光 工程師藝術家:更省力更精細

1 : GS(14)@2018-02-19 22:48:01

【明報專訊】早前社交平台瘋傳一系列的微縮煮食短片,一雙巧手令不少港人嘖嘖稱奇,港人談到微縮模型藝術,比較多人會聯想起以黏土手作的製成品。事實上,有工程師巧妙糅合科技,運用激光切割及3D打印等技術製作微縮模型,省力之餘,成品亦更精細。

明報記者 余麗明

攝影 鍾林枝

蔡璧龍(Ian)和何國添(添)為業餘微型藝術家,兩人均任職工程師,他們有份製作的《利東街》和《大澳文物酒店》微縮模型,目前正於奧海城「新春微型藝術展」中展示。Ian自2007年開始接觸微型,起初製作微型是以美工刀切割,他坦言「辛苦之餘又唔靚」,其後發現有切紙機和激光切割機等技術,令他剪裁更加得心應手。

以《利東街》作品來說,Ian便是以3D打印技術,透過電腦繪畫、在程式上改模型公仔的設計,從而在短時間內製作出數以百計的微型公仔。Ian稱,如外形不規則的物件,以紙黏土製作仍會較省時,惟當涉及數量較多,強調線條的物件時,他會選擇使用3D打印。

模型癮太大 索性自己開店

添和Ian主要負責兩座作品的內部裝修和配件,兩作品的建築外殼則出自廖錦華(Bruce)之手。Bruce是一家模型公司的掌舵人,雖然他不是工程師出身,但他自幼已是模型發燒友,曾從事排版工作,笑言舊公司所在地巧合地也是模型店集中地,當年他每天都會到模型店逛,「後來心癮太大,病態到每天都買,便乾脆自己開店」。

Bruce在1991年開店,由於當時香港租金仍較內地貴,故Bruce選擇在深圳開店,成為當地第一間模型店。Bruce憶述,內地人對模型的印象僅留在木頭飛機的印象,「當時內地人視我所售賣的模型為科技品」。公司起初只是買賣模型,其後機緣巧合下公司開始涉足生產模型的業務。

有導演委託製作場景助拍攝

Bruce表示,他的模型公司的客源主要是模型玩家和商業客戶,以商業客戶來說,早前便有玩具廠委託他們製作情景模型,以突出該客戶的商品。最令Bruce出乎意料的是,亦有不少導演委託他製作場景以便拍攝。Bruce又稱,《利東街》和《大澳文物酒店》的建築模型原則上各需至少半年才能完成,他為了這次展覽推了不少生意,最後用了5個月超額完成兩件建築模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225&issue=201802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5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