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轉貼] 呂志華手記 - 港交所宜修例 杜絕無良向下炒 精工窮人

http://hk.myblog.yahoo.com/Seiko-Investor/article?mid=896

呂大俠實在是講得太好~~可惜講膠所專做無聊野,又點會肯做呢D大事呀.......

---------------------------------------------------------------------------------------

http://www.capital-weekly.com/common_emag/view_content.php?issue_no=281&pub_id=26&top_id=51&art_id=127708

本月中,保障投資者協會和港交所上市科高層會晤,反映目前香港股市無良莊家向下炒情況,並提出一系列上市規則修改建議,希望透過修例,杜絕這些不法的市場行為。

其 實,不少人對供股存有錯誤的理解,尤其是坐在冷氣房的監管機構,不食人間煙火,以為大小股東按比例供股就是公平,這肯定是大錯特錯。一般來說,供股時大小 股東都必須按持股比例,履行股東的責任,股東不願意供股,可以把供股權出售,因此表面上看來頗為公平,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原因如下。

一.沒有投資者在投資時,會預留大量金錢準備供股

當投資者以一萬元,買入一隻股票長線投資,沒有人會再準備額外的十萬元,或甚至一百萬元,準備該公司供股的。這些無良的上市公司,以大比例賤價供股,而且一次又一次供股,其目的顯而易見,並非因為公司需要資金經營,而是希望透過這些方法迫走小股東;

二.大股東於供股時,擁有絕對優勢

大股東供股,供股的金錢,進入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上的上市公司賬戶之中。換言之,大股東只是把自己左袋的錢,轉放在右袋之中。上市公司賬戶的金錢,全部由他決定支配使用,而且,大股東擁有發行股票的絕對控制權。

但小股東供股之後,根本不清楚資金的去向。換言之,只是以鈔票換股票,但股票的發行量,完全操控在大股東的手上,故此換來的股票,隨時因為大股東繼續發行更大量的股票,而大幅貶值;

三.特別股東大會的投票形同虛設

雖然合股及供股須經過特別股東大會各股東投票批准,然而,從過去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損害小股東利益的議案,總是以大比數通過。其中原因十分複雜,包括現存的召開股東大會以及投票或授權投票的程序不完善,令小股東未能團結一致,投以反對票,阻止議案通過。

還有,大股東在部署通過損害小股東議案前,大多會以不同人士的身分,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支持議案。加上這些損害小股東的議案,大股東無須放棄投票,也助了向下炒的歪風。



堵塞漏洞 三大建議

為杜絕無良上市公司向下炒,損害小股東利益,為堵塞上市供股條例的漏洞,保障投資者協會作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上市公司合股和供股時間不應該短期內同時進行,兩者宜相隔十至十二個月進行;

二.市值低於一百億元的上市公司,每次集資額不可超越其市值某百分比(建議集資額為其市值百分之十);

三.每次供股之供股價,不應低於某段日期之收市價平均價某百分比(建議供股折讓價為市價的二至三成)。

建議(一)應可防止無良大股東藉合股,推低股價來供股,而且對他們以此手法圖利,有阻礙作用。

由 於大部分向下炒的上市公司,其市值均低於一百億,建議(二)幾乎可以杜絕所有向下炒的公司繼續以這手法歛財;此外,若供股價和其市值掛,股價推得愈低, 可以集回來的資金愈少,令向下炒無所施其技。目前香港上市公司批股,批股價折讓不可多於其市價的二成。若供股價的折讓,同樣作出限制,應可增加向下炒的難 度。

與時並進 維持公正

部分人士可能會擔心,修改上市公司供股條例,可能會影響到一些真正經營業務的上市公司的集資能力,事實卻是相反。目前向下炒已氾濫成災,令愈來愈多投資者對香港非藍籌上市公司望而生畏,紛紛放棄投資這些公司。

故此,不打擊向下炒,才會影響真正經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只有杜絕這股歪風,才可重建投資者對非藍籌公司的信心,才會令真正經營業務的上市公司,重新在市場具有集資能力。

此 外,上市公司的集資方法,並非單只供股一種,還有批股、發行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銀行融資、發債等。而且,經修例後的供股方法,將可以更公平地對待小股 東。相信新的供股方法,更受市場歡迎。因此,供股的集資方法仍然存在,對上市公司的集資能力,可說是全無影響,反而是優化他們的集資能力。

隨 市場投資環境的急促變化,一些不法分子亦鑽研出千奇百怪的新方法,欺詐或欺凌小股東。他們或是利用上市規則的灰色地帶和漏洞,又或者是涉及市場的不當行 為。聯交所作為香港上市公司的一個平台,有責任維持市場公正及公平,而且需要與時並進,不斷完善香港的上市法規,讓大、小投資者能在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中 進行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67

香港證券市場監管制度不進反退 精工窮人

http://hk.myblog.yahoo.com/Seiko-Investor/article?mid=915

早日的高盛既烏輪事件,香港股壇又發生一件疑似監管不足的事件。有關詳情請看下面的引文。

同店銷售增長數字可以用來推測公司來年的盈利及營運狀況,足以影響公司的估值,因而絕對是股價敏感資料。

上市公司竟可選擇性地通知個別分析員而非向市場作出公告,這樣的安排已經非常有問題。不但對小股民不公,亦有私相授受之嫌。

更可笑的是身份專業人士的大行分析員,竟無視資料的敏感性,將這內幕消息事先發給客戶,讓客戶快人一步作出買賣,更是罪大惡極。

讀CFA的時候,其中一部份叫 "Standard of Professional Conduct",裡面有若干的專業守則要求所有CFA holders / candidates嚴格遵受。其中一條有關於股價敏感資料,為"Material Nonpublic Information"。下面為原文引述:

STANDARD II A - Material Nonpublic Information

Members and candidates who possess material nonpublic information that could affect the value of investment must not act or cause others to act on the informaiton.

這項守則要求正在處理能對股票價格有影響的重大未公開訊息的CFA會員或考生不可事先基於該訊息而作買賣或令其他人作買賣。

我想信大行不少分析員都是CFA的會員或考生。如果事情屬實,則他們是次行為明顯違反了其專業操守!!

而證監會及交易所竟可無視這些影響股票市場公平性及小股民利益的問題,不禁讓人質疑其監管能力及威信!!

或者,在眾多公告中這只是其一選擇性披露例子,市場上仍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內幕交易及未被公開的股價敏感資料在私下傳播。然而,以股票市場的公平及公開性為考慮,我們對此等行為應該是零容認,一次都不能放過!!

至少,有關當局亦應該定立更清晰的公告發表指引及規則予上市公司。亦給予券商於處理非公開的股價敏感資料更明確及嚴格的指引及守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094

艾艾精工上市申請過會 發行審核提速催化新三板IPO潮

周一,新三板掛牌公司艾艾精工(430599.OC)IPO過會,成為繼拓斯達、三星新材、光莆電子和新天藥業後,最新一家上市申請獲得通過的新三板公司。

今年以來,證監會已經通過了139家企業的上市申請,超過去年全年過會數量的一半,市場預計今年將有500家企業上市。在IPO審核提速的預期下,越來越多新三板公司走上了IPO之路,據萬德資訊統計,已有391家新三板企業進入IPO輔導,90家在IPO排隊。

由於艾艾精工在新三板上沒有實施過定向增發,並且鮮有交易,股東總共只有8戶,沒有三類股東的存在,因此對許多交易活躍的新三板企業上市參考意義不足。接下來將上會的主板排隊新三板企業海容冷鏈(830822.OC)、有友食品(831377.OC)等正受到市場的關註。

艾艾精工排隊時間最長

4月24日,證監會發行部公布了主板發審委最新審核結果,浙江誠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首發獲得通過,其中包括新三板掛牌公司艾艾精工,這是繼拓斯達、三星新材、光莆電子和新天藥業後,今年第五家IPO申請過會的新三板公司。

監管者還要求艾艾精工進一步說明多個事項,包括收購德國公司Bode Belting的合理性,境外銷售收入的真實性和逾期應收款的期後回收情況。

艾艾精工是一家輸送帶生產、銷售和出口商,成立於1997年,2014年1月掛牌新三板,同年7月,公司開始接受長江證券的IPO輔導。2015年3月,艾艾精工上市申請獲證監會受理,是新三板預披露最早的公司,主板IPO排隊原本排在三星新材之前。

記者整理5家過會新三板企業發現,艾艾精工從上報受理到過會花費的時間最長,達763天。拓斯達最短,從2015年6月上報到2016年12月過會中間只有542天。

財報顯示,艾艾精工去年營業收入約1.5億元,同比增長1.5%,歸母凈利潤3106萬元,同比增長4%,經營業績在過去三年里較為穩定。不過,和其他四家過會企業相比,艾艾精工凈利潤最低。最高的是拓斯達,去年凈利潤7800萬元,三星新材去年凈利4770萬元。

與有過活躍交易的新天藥業不同,登陸新三板後,艾艾精工未實行過定增也幾乎沒有發生過交易,公司只有8戶股東。其中公司實際控制人塗木林和蔡瑞美夫婦共持有公司89%的股份,兩人都是臺灣籍。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有至少20家具有臺資背景,去年12月在主板上市的元祖股份(603886.SH)和亞翔集成(603929.SH)的大股東都是臺商企業。

由於艾艾精工股東人數少,並且不含有資管計劃、契約型私募等三類股東,因此對許多交易活躍的新三板企業上市缺乏參考意義。接下來將上會的主板排隊新三板企業有海容冷鏈和有友食品,兩家企業都曾采取做市轉讓,股東數量都超過200戶,並且存在不受監管歡迎三類股東。

一位大型投資機構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新三板擬IPO企業清理三類股東成本較高,難度較大,只要企業處於交易狀態,三類股東可以借各種形態進入掛牌公司。“想清理掉三類股東是不可能的,你剛清理一批,又會有一批換一個外套進來。有三類股東在回購時索要5%的回報,這對掛牌公司的成本是很高昂的。”

他表示,部分正在排隊新三板企業已經向監管者提供了三類股東穿透後的股東名單,以滿足股權清晰的監管要求。

審核提速催化新三板IPO潮

今年以來,證監會已經通過了139家企業的上市申請,超過去年全年過會數量的一半,市場預計今年將有500家企業上市。

在IPO審核提速的預期下,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選擇IPO之路。據萬德資訊統計,截至目前,已有391家新三板企業進入IPO輔導,正在IPO排隊的新三板企業有90家。上月剛剛申報材料的科順防水(833761.OC)已經獲得證監會反饋,這也提振了新三板企業上市的熱情。

安信證券中小企業融資部總經理孟慶亮在4月23日的中小企業融資與市值管理高峰論壇上表示,一些企業看到今年發行速度非常快,每周有10家企業發行,經過一年的時間很有可能IPO排隊就能解決,於是提出現在就開始進行IPO輔導。

不過,他認為,企業還需要判斷自身的情況,進行IPO輔導的企業利潤多在3000萬元以上。如果企業已經在兩年一期財務報告期內非常規範,那麽直接IPO,如果還不夠規範可以先上新三板,進行融資、發展和規範。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止4月24日,新三板正在接受上市輔導和已開始排隊的企業中,有224家發布了2016年年報,凈利潤同比增長的有166家,占發報公司總數的74%,凈利潤同比下降的有58家,占發報公司總數的26%。

今年3月,新三板創新層企業邁奇化學(831325.OC)由於預計業績下滑,並被中國證券業協會抽中信披核查,因此向證監會申請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相關申請文件。

華東一家券商投行業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是否在新三板掛牌對企業IPO沒有區別。IPO快慢與證監會現在審核速度、企業規範程度以及監管層對資本市場大致方針有關,各時期都不一樣,說這時候很快,未來一定就很快是以偏概全。

南山資本創始合夥人周運南則認為,IPO提速背景下,企業上市可能面臨估值下滑的風險。此外,企業在IPO過程中會遇到各種不確定,如果企業認定自己能夠在未來五年之內保持業績持續穩定增長,並且手中有充足的現金,那麽在業績規模和合規性滿足條件的基礎上可以選擇IPO。

(第一財經實習生王天然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835

【網上爆Post】喬布斯精工錶拍賣 約34萬成交

1 : GS(14)@2016-03-08 16:15:40

正所謂「窮到燶,戴精工」,那些年窮小子都喜歡戴精工錶(Seiko),慢慢地,精工錶就成為了低價錶的代表詞。想不到,原來蘋果教主喬布斯也是精工迷,1984年,在他抱着Macintosh電腦的經典照片中,手腕上戴着的就是精工錶。這枚原本平平無奇的石英手錶(編號6431-6030),也因教主所穿戴而身價倍增,早前更以42,500美金(約34萬港元)成交,足見喬布斯魅力。資料來源:Mac Rumors記者:劉東佩



這枚精工錶早前在拍賣會上以42,500美金(約34萬港元)成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08/195202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2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