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短炒王可能連千幾隻股票都未識晒就亂講

1 : GS(14)@2011-06-13 22:02:06

人脈同資產結構、同埋人氣是睇到的,是你自己學藝未精...

連股都唔識,唉...

http://www.inv.com.hk/highlight/ ... E8%AA%9E/issue29-0/
常言道,「向下炒」有四大法門:「拆、配、合、供」。莊家將股價先炒高後分拆,再沽貨壓低股價;又可以大折讓配股;當股價跌無可跌時多股合併,之後又可以再向下炒;或是大比例供股,擠走不肯供股的股東及推低股價。若沒有了一批堅持「長揸必勝」的信徒,那又有誰的股權可以被一次又一次攤薄?若沒有了看好內在價值「博它回升」的股民,又怎會有人在股價下跌時接貨?反正最後莊家總有法子在沽完之後用更低成本購回股票,維持股權的比例,而當中的差價正正就是他們賺取的利潤。

....

事實上「向下炒」亦未必是唯一莊家鼓吹價值投資法的理由,原因是如果個個散戶都喜歡短炒食波幅的話,當莊家「需要」將股價炒上時,難度及成本都會有所增加。若大部份散戶,買入股票之後都是坐定定長揸的話,變相股票在市場上的流動性便降低了,這樣莊家要拉升股價所需要的成本便會大大降低。

所以,莊家最希望見到的,就是股票可以吸引到一眾價值投資者進場,低吸不要緊,只要不會高沽止賺,整個遊戲就可以延續下去。
香港股票市場的系統太成熟,大戶、莊家這些既得利益者太了解遊戲玩法,所有技倆都是合理合法,輸錢的散戶們可以做的只有事後呻笨,「坐艇」再等。現時國內投資者都偏向支持價值投資法,熱衷程度比香港有過之而無不及,散戶多喜歡買入長揸。不過國內的集資申請不及香港般簡單及有效率,不是隨隨便便可以進行「拆、配、合、供」。換句話說,國內的價值投資者,處境比香港稍為好一點點。
2 : 龍生(798)@2011-06-13 22:57:37

我登入唔到呢, 湯兄為何有此一說?
3 : GS(14)@2011-06-13 23:03:53

http://www.facebook.com/zkizcom
zkiz.com 真相就是佢都未識晒D股票,那些股票有樣睇,有管理層你知,你唔買就得,我地個網都大把大把地介紹啦,是佢無知,我唔怪佢,因為佢叫短炒王
4 : 龍生(798)@2011-06-13 23:06:07

明白了, 謝謝
5 : GS(14)@2011-06-13 23:09:47

不過佢話有幾百萬身家,所以佢唔怪我亂講至係,哈哈
6 : monday18(10821)@2011-06-13 23:12:50

就算你係短炒王,莊家一樣有計去迫你走,除非你。。。。。
7 : 鱷不群(1248)@2011-06-13 23:36:07

國內投資者那些都叫價值投資法smiley
8 : 拔刺者(4132)@2011-06-13 23:49:49

7樓提及
國內投資者那些都叫價值投資法smiley
人家買中鐵嘛!另外涪陵榨菜(002507)鱷兄有何看法smiley
9 : 鉛筆小生(8153)@2011-06-13 23:52:03

我想, 他只是短炒腳, 消費王而已吧
10 : monday18(10821)@2011-06-14 00:06:21

7樓提及
國內投資者那些都叫價值投資法smiley
我好鍾意佢地咁樣架~~佢唔走,點都唔走,咁就最好啦~~~smiley我實行錫哂佢地~~~~smiley
11 : 亞力士(1473)@2011-06-14 00:19:55

但係一走 就係走難咁款
12 : monday18(10821)@2011-06-14 00:31:30

即系一大群羊既心理~~~不过都唔惊~我都仍然好爱佢地~~smiley
13 : 鱷不群(1248)@2011-06-14 00:45:39

8樓提及
7樓提及
國內投資者那些都叫價值投資法smiley
人家買中鐵嘛!另外涪陵榨菜(002507)鱷兄有何看法smiley

未聽過涪陵榨菜。我不吃榨菜的,北京填鴨、上海小籠包、揚州炒飯我比較喜歡。
14 : GS(14)@2011-06-14 21:10:54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1746
blog是有的
15 : GS(14)@2011-06-14 21:11:27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9752
還有這一個呢
16 : GS(14)@2011-06-14 21:12:53

http://www.flzc.com/default.asp
網站
17 : GS(14)@2011-06-14 21:19:25

http://disclosure.szse.cn/m/finalpage/2010-11-09/58640493.PDF
招股書
18 : GS(14)@2011-06-20 22:54:14

http://www.inv.com.hk/highlight/ ... E8%AA%9E/issue30_6/
敗在只懂Buy and Hold
價值投資法的重點在於選取具價值的資產並購入,而非針對性研究合適的時機出售,這是不爭的事實。況且筆者一開始就表明立場質疑價值投資法,所以對它的使用是否透徹了解到可以成為一個「高手」,實非問題所在。本欄最想探討的問題,是一般投資者,尤其是相信價值投資法的一眾,何以因為此信念而到頭來成為市場上的輸家。
事實上,一般投資者已把價值投資法和「買入並持有」(Buy and Hold)劃上了等號。不少自稱價值投資者的,亦不見得會切實執行價值投資法中應該要做的,如細讀公司財務報表、比較公司的盈利能力、深入分析企業政策等,錯就錯在「以為」入對了貨坐定定就有賺錢的一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775

[黃國英] 英明之選:市勢弱短炒要高度戒備

1 : GS(14)@2011-12-20 22:46:45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11220/00376_003.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989

廿年短炒研究結果(3) 買樓謬誤

1 : GS(14)@2012-01-22 10:09:29

由於奉行自由經濟多年,香港是一個經濟週期頗明顯的地方,世界相似的地方也著實不多,當年諾貝爾獎美國經濟學大師「費烈文」Milton Friedman,亦盛讚香港是自由經濟的最佳典範。Marbo是研究自由經濟的人,身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心裡是十分自豪的!



題外話一句,Friedmann在德語正好是Freeman之意,不知費烈文是否與之有淵源了!



說回正題,近日,Marbo為了寫「廿年短炒研究結果」一文,結果無意中找到了太古城在1989年的樓價,非海景的,例如是「山字」、「宮字」等,差不多是$3,000/平方呎,當然是以建築面積算,今天太古城「非海景」最高的大概是$10,000/平方呎吧!廿二年算來,是升了約330%,即是3倍多。至於海景單位,例如是「星字」或者沿海的「綠楊」、「海棠」一類,升幅也差不多。複合回報率(IRR)一年大概是5.6%!



承前文「廿年短炒研究結果」,1989年10月11日恆生指數2,844點,至執筆之2011年3月4日收市23,409點,增幅約是823%,即是8倍多,複合回報率(IRR)一年大概是10%!



其中,盈富基金(或恆生指數成份股平均派息)粗略估計一年平均派息約有4%,若把這亦計算在內,假設以股代息累積下來,那麼一年就約有14%回報,總回報率就差不多是18倍了!



當然,太古城不能完全代表香港的樓市,不過,根據Also sprach Analyst所造的統計,以1980年樓市指數約40點至2011年約160點,升幅即是4倍,也跟太古城的相距不太遠吧!(Also sprach 即是德文also speak的意思,來自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釆Friedrich Nietzsche的名著Also sprach Zarathustra,亦是李察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之名交響詩,相信此君必是二者其一之愛好者了!)



股市樓市,兩者回報熟優熟劣,立竿見影,不用多說。



可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買樓回報更高呢?那是因為他們計多了一條數,又同時計漏了幾條數!



計多了的,是買樓的回報率,因為一般買樓都最少造七成按揭(Mortgage),八十年代更是九成按揭,甚至九成半也有。那即是無形中造了三、四倍槓桿(Leverage),也即是類似股票中說的「造孖展」(Margin)。



所以,以當年一間二百萬的單位來說,業主其實只是付了一至三成的本金(首期),即是大概二十萬至六十萬,這樣算起來,如果如上述樓價升了330%,以七成按揭計算,實際就是升了330%/30%=1,100%,差不多是11倍,複合回報率(IRR)一年大概是11.5%了!



同樣地,如果當時以此比例造槓桿,投資在恆生指數股票(例如是盈富基金)的話,那回報率也變成了是823%/30%,大概是27倍,複合回報率(IRR)一年大概是16%!若果如前把股息都算上,則回報率便大概是18倍/30%,約是60倍了!



至於,小業主計漏了幾條數,一條是按揭所付的利息,今天雖是歷史新低的2、3厘一年,八十年代可是18厘以上,更曾高見過21厘!很多精明供樓的小業主當年也知道,大概供完廿年樓,所付利息已可多買一個單位了!



換句話說,是你冒了絕大部份風險後,供多了一層樓給銀行,當年以七成按揭造的總回報,也就最少要減低一半了!是故,八、九十年代,當時的按揭大哥「匯豐」,其股價又哪有不屢創住績的道理呢?



另外幾條小業主計漏了的,是「交易成本」,例如是厘印費、律師費、買賣佣金…尚有裝修費用,每年的差餉、地租…等等,可也不是少數目,也是不知不覺蠶食了投資人的回報。當然,自住的可以說是「賺了租金」,可是,這是真的嗎?自己客觀一點,細心想一想吧!



說到這裡又想起了一些有趣的事,自1965年起至2010年度止,巴菲特的巴郡(Berkshire Hathaway) 複合回報率(IRR)一年大概是20.2%!總回報率是490,409%,即是大概4,904倍,同期的美國S&P-500指數(含股息),複合回報率(IRR)一年大概是9.4%,總回報率是6,262%,即是大概63倍。



說回60年代,恆生指數自1964年創立以100點起,至2010年12月31日23,035點,共上升了差不多230倍,複合回報率(IRR)一年大概是12.5%,不過,這是不含股息的,雖然1964年沒有盈富基金,派息多少亦無從稽考,可是這在理論上應該仍是要計算一下的。



今天的盈富基金派息率一年約4%,若以此推算,假設一如巴郡及上述S&P-500計算,以股代息累計,2010年12月31日的實際「含息」恆生指數,應是112,458點,即是升了1,124倍!



至於樓價,Marbo只可找到1982年的一千呎以下私人樓宇大概是$1,000/平方呎,由於年代久遠,Marbo未能找到過去多年的通貨膨脹率,卻找到了那時的「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一般來說,Prime rate 都是與通貨膨脹掛勾的,七十年代由於石油禁運、越戰等因素,Prime rate都徘徊在8-10%,六十年代則大概是5%。



以此推算,假設七十年代的通貨膨脹一年8%,六十年代一年5%,則樓價於1960年大概是$243/平方呎,如果以2010年的10,000/平方呎算,大概是升了41倍,複合回報率(IRR)一年大概是8.4%。



若以造了七成按揭,槓桿了差不多3.3倍之後,則是升了137倍,不算給銀行付的利息,46年下來,複合回報率(IRR)一年大概是11%。



股神之所以是世界首富之一,不用多說了!



當然,很多朋友都會說買樓與投資股票不一樣,因為沒有天天報價,跌了也可以不理,一直死供死守就「沒事」了。這Marbo不敢多說,人各有志,只是忽然靈機一動,想起了小時讀過「掩耳盜鈴」的典故,那時心裡還在想,世上哪有這樣的傻瓜的呢?小朋友心裡可是很不服氣啊!



最後,世界首富是投資股票、生意的,香港首富也是投資股票、生意的,是建屋賣樓,而不是買樓的!



Marbo/ Mapochi



Data Sources:

1) Rating & Valuation Department,Hong Kong (http://www.rvd.gov.hk/en/publications/pro-review.htm)

2) Historical Prime rate, Forecastchart.com(http://www.forecast-chart.com/interest-prime-interest.html)

3) Also sprach Analyst ()

4) Berkshire Hathaway 2010 Annual Report.

http://blog.yahoo.com/_SFZHEIDNF ... 3%E8%AC%AC%E8%AA%A4
2 : Sunny^_^(11601)@2012-01-22 11:35:35

其實呢個講法都有好多問題.

第1,做比較時用咩做單位?樓方面,你用山頂/太古城/嘉湖都唔同啦,不能相比呢

第2,恆指係會改變組合...幾十年前既組合到而家已經係人面全fai喇.當年買左8號仔同買左新地既難道冇分別?

第3,樓係有租金收入,即使03年,平D既租金都會租得出.但係股票呢,有D可能唔派息,有D可能倒閉埋tim.呢D點計

第4,BAFS都有講,risk and return係成正比.holding shares係有好多risk,有market risk同company risk.但係樓就唔同,自己既財務situation自己最清楚,所以係冇company risk,至於market risk,我可以肯定樓比股細.所以樓既return比股細都仲有咁多人買
3 : 八旗子弟(15368)@2012-01-22 11:42:12

股票可唔可以做按揭?
4 : Sunny^_^(11601)@2012-01-22 11:52:19

3樓提及
股票可唔可以做按揭?



5 : GS(14)@2012-01-22 14:29:09

4樓提及
3樓提及
股票可唔可以做按揭?




利息高之嘛
6 : idsdown(1658)@2012-01-22 22:13:11

個標題叫"廿年短炒"
廿年仲叫短炒? 人生有幾多個廿年? 炒到幾多轉? 咪玩啦
7 : 亞力士(1473)@2012-01-23 14:27:52

2樓提及
其實呢個講法都有好多問題.

第1,做比較時用咩做單位?樓方面,你用山頂/太古城/嘉湖都唔同啦,不能相比呢

第2,恆指係會改變組合...幾十年前既組合到而家已經係人面全fai喇.當年買左8號仔同買左新地既難道冇分別?

第3,樓係有租金收入,即使03年,平D既租金都會租得出.但係股票呢,有D可能唔派息,有D可能倒閉埋tim.呢D點計

第4,BAFS都有講,risk and return係成正比.holding shares係有好多risk,有market risk同company risk.但係樓就唔同,自己既財務situation自己最清楚,所以係冇company risk,至於market risk,我可以肯定樓比股細.所以樓既return比股細都仲有咁多人買



1. 要同比, 咁就係股票揀公司

2 & 3. 用2800可以消除這個問題

4. 同意. 仲有好多唔可以完全比較. 停牌 & 訂契, 手緊時邊個出得快, 供股等 & 維修夾錢 (我朋友上年先夾左三四十萬)
8 : GS(14)@2012-01-23 22:43:41

7樓提及
2樓提及
其實呢個講法都有好多問題.

第1,做比較時用咩做單位?樓方面,你用山頂/太古城/嘉湖都唔同啦,不能相比呢

第2,恆指係會改變組合...幾十年前既組合到而家已經係人面全fai喇.當年買左8號仔同買左新地既難道冇分別?

第3,樓係有租金收入,即使03年,平D既租金都會租得出.但係股票呢,有D可能唔派息,有D可能倒閉埋tim.呢D點計

第4,BAFS都有講,risk and return係成正比.holding shares係有好多risk,有market risk同company risk.但係樓就唔同,自己既財務situation自己最清楚,所以係冇company risk,至於market risk,我可以肯定樓比股細.所以樓既return比股細都仲有咁多人買



1. 要同比, 咁就係股票揀公司

2 & 3. 用2800可以消除這個問題

4. 同意. 仲有好多唔可以完全比較. 停牌 & 訂契, 手緊時邊個出得快, 供股等 & 維修夾錢 (我朋友上年先夾左三四十萬)


2. 2000年前無2800,根本無可能咁做
9 : 龍生(798)@2012-01-27 16:07:06

有幾點都同意既, 但不同意的地方更多

太古城的確都可以代表香港樓市

但樓同股始終不是同一種性質的賭具, 怎可混為一談
10 : GS(14)@2012-01-27 22:46:27

9樓提及
有幾點都同意既, 但不同意的地方更多

太古城的確都可以代表香港樓市

但樓同股始終不是同一種性質的賭具, 怎可混為一談


講多些
11 : 龍生(798)@2012-01-28 00:53:47

不同性質就是不同性質, 根本不應相題並論的東西, 又如何比較呢...

你買新地(16) 無得借7成孖展掛

樓買左, 就係自己的

股票買左, 其實還是人地的...

我想不到能比較的可能, 所以覺得上文不看也罷

標題又亂來, 廿年的短炒, 痴鬼線
12 : 八旗子弟(15368)@2012-01-28 12:30:10

股票可唔可以租出去?
13 : 亞力士(1473)@2012-01-28 13:00:48

假設收息=收租, 當然息係人比, 租就平d都會收到
14 : GS(14)@2012-01-28 13:34:27

11樓提及
不同性質就是不同性質, 根本不應相題並論的東西, 又如何比較呢...

你買新地(16) 無得借7成孖展掛

樓買左, 就係自己的

股票買左, 其實還是人地的...

我想不到能比較的可能, 所以覺得上文不看也罷

標題又亂來, 廿年的短炒, 痴鬼線


no la... buy 16 implies you buy the asset and debt of the company
15 : GS(14)@2012-01-28 13:35:13

12樓提及
股票可唔可以租出去?


有人會問你借貨給他沽空,你賺息
16 : 龍生(798)@2012-01-28 16:05:51

你有1 lot 比如說一球新地,或者有得諗,但如果得一手,又點借比人呢
17 : Sunny^_^(11601)@2012-01-28 17:12:10

16樓提及
你有1 lot 比如說一球新地,或者有得諗,但如果得一手,又點借比人呢


要借貨既會唔會有中介??定係經紀揾??
18 : GS(14)@2012-01-29 10:06:25

16樓提及
你有1 lot 比如說一球新地,或者有得諗,但如果得一手,又點借比人呢


呢樣生意無人做我做囉
19 : 八旗子弟(15368)@2012-01-29 10:25:45

樓有無合股,供股,停牌,向下炒,公司執笠???
20 : GS(14)@2012-01-29 10:28:24

19樓提及
樓有無合股,供股,停牌,向下炒,公司執笠???


應該就唔會,強拍是極刑
21 : 龍生(798)@2012-01-29 14:49:48

但有租客燒炭(長期停牌)
租霸(俾老千買左)
大廈維修 (供股)

室內裝修( 唔識比較)
爆屎渠, 換燈, 壞電器

只係各有千秋姐....
22 : GS(14)@2012-01-29 15:45:22

相對來講買股票處理易好多
23 : 亞力士(1473)@2012-01-29 15:50:39

除左停牌 話斬就斬
24 : GS(14)@2012-01-29 16:12:55

如果物業做成股份公司就好啦
25 : 龍生(798)@2012-01-31 21:09:41

你真係....講得輕鬆

租客燒炭, 業主隨時面臨call loan架!!

原因係抵押品沒有了先前的價值, 就算放你一條生路, 都一定加重你息, 因你根本無路可逃

遇上租霸, 雖則話大約個半月就可以趕到佢走,

但如果佢搞破壞呢?

250萬樓用20萬裝修不過份吧

結果就損失10份1本金去重新裝修, 可否換算為10供1 , 然後錢被大股東偷了?

大廈維修同俾人屈供股兼偷錢相差無幾

講個實例你知

筲箕灣x利大廈, 一共兩座, 都係x利大廈, 連埋係一條街的

每戶4萬, 一梯10伙, 合共22層, 有兩楝

4x10x22x2=1760

1760萬, 只係搭個棚, 油下外牆, 執下大堂, 電梯都無換

以上價錢未計地鋪, 這錢偷得爽嗎?

我問過做工程朋友, 答最多3-500百萬己可埋單....

還有似乎己經.....
26 : Sunny^_^(11601)@2012-02-01 12:32:05

25樓提及
你真係....講得輕鬆

租客燒炭, 業主隨時面臨call loan架!!

原因係抵押品沒有了先前的價值, 就算放你一條生路, 都一定加重你息, 因你根本無路可逃

遇上租霸, 雖則話大約個半月就可以趕到佢走,

但如果佢搞破壞呢?

250萬樓用20萬裝修不過份吧

結果就損失10份1本金去重新裝修, 可否換算為10供1 , 然後錢被大股東偷了?

大廈維修同俾人屈供股兼偷錢相差無幾

講個實例你知

筲箕灣x利大廈, 一共兩座, 都係x利大廈, 連埋係一條街的

每戶4萬, 一梯10伙, 合共22層, 有兩楝

4x10x22x2=1760

1760萬, 只係搭個棚, 油下外牆, 執下大堂, 電梯都無換

以上價錢未計地鋪, 這錢偷得爽嗎?

我問過做工程朋友, 答最多3-500百萬己可埋單....

還有似乎己經.....




如果入到業主立委就唔同講法...但係如果只係用來收租都要親身入埋立委既...好煩囉.除非你買左十幾個單位,有話事權.到時唔只有租金收入了.
27 : GS(14)@2012-02-01 20:32:57

25樓提及
你真係....講得輕鬆

租客燒炭, 業主隨時面臨call loan架!!

原因係抵押品沒有了先前的價值, 就算放你一條生路, 都一定加重你息, 因你根本無路可逃

遇上租霸, 雖則話大約個半月就可以趕到佢走,

但如果佢搞破壞呢?

250萬樓用20萬裝修不過份吧

結果就損失10份1本金去重新裝修, 可否換算為10供1 , 然後錢被大股東偷了?

大廈維修同俾人屈供股兼偷錢相差無幾

講個實例你知

筲箕灣x利大廈, 一共兩座, 都係x利大廈, 連埋係一條街的

每戶4萬, 一梯10伙, 合共22層, 有兩楝

4x10x22x2=1760

1760萬, 只係搭個棚, 油下外牆, 執下大堂, 電梯都無換

以上價錢未計地鋪, 這錢偷得爽嗎?

我問過做工程朋友, 答最多3-500百萬己可埋單....

還有似乎己經.....




又田生中?
28 : GS(14)@2012-02-01 20:33:45

26樓提及
25樓提及
你真係....講得輕鬆

租客燒炭, 業主隨時面臨call loan架!!

原因係抵押品沒有了先前的價值, 就算放你一條生路, 都一定加重你息, 因你根本無路可逃

遇上租霸, 雖則話大約個半月就可以趕到佢走,

但如果佢搞破壞呢?

250萬樓用20萬裝修不過份吧

結果就損失10份1本金去重新裝修, 可否換算為10供1 , 然後錢被大股東偷了?

大廈維修同俾人屈供股兼偷錢相差無幾

講個實例你知

筲箕灣x利大廈, 一共兩座, 都係x利大廈, 連埋係一條街的

每戶4萬, 一梯10伙, 合共22層, 有兩楝

4x10x22x2=1760

1760萬, 只係搭個棚, 油下外牆, 執下大堂, 電梯都無換

以上價錢未計地鋪, 這錢偷得爽嗎?

我問過做工程朋友, 答最多3-500百萬己可埋單....

還有似乎己經.....




如果入到業主立委就唔同講法...但係如果只係用來收租都要親身入埋立委既...好煩囉.除非你買左十幾個單位,有話事權.到時唔只有租金收入了.


如果層樓自己佔股細的,絕對應該搞D咁野

報ICAC有無用先?
29 : 亞力士(1473)@2012-02-01 23:12:09

26樓提及
25樓提及
你真係....講得輕鬆

租客燒炭, 業主隨時面臨call loan架!!

原因係抵押品沒有了先前的價值, 就算放你一條生路, 都一定加重你息, 因你根本無路可逃

遇上租霸, 雖則話大約個半月就可以趕到佢走,

但如果佢搞破壞呢?

250萬樓用20萬裝修不過份吧

結果就損失10份1本金去重新裝修, 可否換算為10供1 , 然後錢被大股東偷了?

大廈維修同俾人屈供股兼偷錢相差無幾

講個實例你知

筲箕灣x利大廈, 一共兩座, 都係x利大廈, 連埋係一條街的

每戶4萬, 一梯10伙, 合共22層, 有兩楝

4x10x22x2=1760

1760萬, 只係搭個棚, 油下外牆, 執下大堂, 電梯都無換

以上價錢未計地鋪, 這錢偷得爽嗎?

我問過做工程朋友, 答最多3-500百萬己可埋單....

還有似乎己經.....




如果入到業主立委就唔同講法...但係如果只係用來收租都要親身入埋立委既...好煩囉.除非你買左十幾個單位,有話事權.到時唔只有租金收入了.



玩下手賺番層樓

最好笑有前立委不甘比人踢走 開大會時搶票箱
30 : 龍生(798)@2012-02-02 01:28:19

巨大利益當前, 搶票箱有乜咁奇...

湯兄, 到你身在局中, 就會發覺佢地唔係咁易俾你入去埋堆...

入局既方法都唔係話無既...但我唔想公開講, 太拿咋

ICAC當年告過一單圍標啦

結果個官大大聲咁講, 圍標乃係商業行為, 不違法咁話喎

自此以後, 大家大圍特圍, 不亦樂乎
31 : 龍生(798)@2012-02-02 01:31:34

而就算你本身做得清廉

人地見到有利可圖, 會落手攪走你的...

其中包括搵師奶(但唔係住個楝大廈架喎) 走黎抹黑你

質疑你落格, 另外再搵人雞蛋裡挑骨頭

然後逐家逐戶遊說叫佢地改選第二個....

最後選個日再車埋人地去票站咁樣....

十足十民建聯的手法

(以上事件係真實發生係上面4萬一戶的筲箕灣X利大廈身上)
32 : 龍生(798)@2012-02-02 01:32:39

到成事之後, 馬上展開供股, 收回成本

然後隔4-5年再來...據聞這己是第二次了....

這大廈的老住客據聞都有點後悔及懷念當初, 但一切己然太遲....
33 : Hierro(1191)@2012-02-02 01:42:33

2樓提及
其實呢個講法都有好多問題.

第1,做比較時用咩做單位?樓方面,你用山頂/太古城/嘉湖都唔同啦,不能相比呢

第2,恆指係會改變組合...幾十年前既組合到而家已經係人面全fai喇.當年買左8號仔同買左新地既難道冇分別?

第3,樓係有租金收入,即使03年,平D既租金都會租得出.但係股票呢,有D可能唔派息,有D可能倒閉埋tim.呢D點計

第4,BAFS都有講,risk and return係成正比.holding shares係有好多risk,有market risk同company risk.但係樓就唔同,自己既財務situation自己最清楚,所以係冇company risk,至於market risk,我可以肯定樓比股細.所以樓既return比股細都仲有咁多人買




亞力士兄講了很多,但第4點我想補充一下,若買2800的話,除了發行商執粒以外,基本上沒有COMPANY RISK。

至於樓的MARKET RISK,97/98年已見識過,這個我不認為比股為細(只是個人意見)。

(遲點有機會搵返條公式出黎計一計就知結果)
34 : 龍生(798)@2012-02-02 02:06:00

篇文仲有討論價值咩....
35 : Sunny^_^(11601)@2012-02-02 09:55:22

32樓提及
到成事之後, 馬上展開供股, 收回成本

然後隔4-5年再來...據聞這己是第二次了....

這大廈的老住客據聞都有點後悔及懷念當初, 但一切己然太遲....


呢間XX大廈就真係太狠了,以前鯉景灣夾錢,我地屋企都係十幾萬.都係外牆油油,冷氣機既cover咁囉...我當時都覺得貴.點知原來仲有人仲狠既
36 : 八旗子弟(15368)@2012-02-02 11:31:38

唔買樓要比租金,唔買股亦要比租金
37 : 龍生(798)@2012-02-02 17:54:03

咁你又貴的既...十幾萬喎, 呢度只係供得密姐, 每次3-4萬....
38 : Sunny^_^(11601)@2012-02-02 19:31:40

37樓提及
咁你又貴的既...十幾萬喎, 呢度只係供得密姐, 每次3-4萬....


使唔使密呀...咁密把鬼咩...

鯉景灣我都住左十幾年,都係供一次姐,其他都有個咩"儲備金"喎<--都唔知比人穿左幾多...

唉,大屋苑都咁樣,細屋苑更加...

不過呢我而家住既居屋唔錯喎,每年都整幾次旅行比老人家.mother day都有花,新年聖誕都有野整.真係唔錯呢
39 : redponza(12862)@2012-02-02 20:35:26

The return in stock is higher than properties.

This is for sure. The only reason blocking people from earning much from stock market is due to its ease of buying & selling.
40 : GS(14)@2012-02-02 21:21:06

31樓提及
而就算你本身做得清廉

人地見到有利可圖, 會落手攪走你的...


其中包括搵師奶(但唔係住個楝大廈架喎) 走黎抹黑你

質疑你落格, 另外再搵人雞蛋裡挑骨頭

然後逐家逐戶遊說叫佢地改選第二個....

最後選個日再車埋人地去票站咁樣....


十足十民建聯的手法

(以上事件係真實發生係上面4萬一戶的筲箕灣X利大廈身上)



其實用facebook 反擊有無用? 其實那些師奶之後知唔知發生乜事
41 : GS(14)@2012-02-02 21:22:07

32樓提及
到成事之後, 馬上展開供股, 收回成本

然後隔4-5年再來...據聞這己是第二次了....

這大廈的老住客據聞都有點後悔及懷念當初, 但一切己然太遲....


其實想問下反擊點解都無用,其實有事最多咪搶多次?他們是咪大業主或者...

但是一次過可以搞掂問題,值得做
42 : GS(14)@2012-02-02 21:24:26

33樓提及
2樓提及
其實呢個講法都有好多問題.

第1,做比較時用咩做單位?樓方面,你用山頂/太古城/嘉湖都唔同啦,不能相比呢

第2,恆指係會改變組合...幾十年前既組合到而家已經係人面全fai喇.當年買左8號仔同買左新地既難道冇分別?

第3,樓係有租金收入,即使03年,平D既租金都會租得出.但係股票呢,有D可能唔派息,有D可能倒閉埋tim.呢D點計

第4,BAFS都有講,risk and return係成正比.holding shares係有好多risk,有market risk同company risk.但係樓就唔同,自己既財務situation自己最清楚,所以係冇company risk,至於market risk,我可以肯定樓比股細.所以樓既return比股細都仲有咁多人買




亞力士兄講了很多,但第4點我想補充一下,若買2800的話,除了發行商執粒以外,基本上沒有COMPANY RISK。

至於樓的MARKET RISK,97/98年已見識過,這個我不認為比股為細(只是個人意見)。

(遲點有機會搵返條公式出黎計一計就知結果)


咁我寧願買物業,其實買物業難沽,雖然贏得少,加上槓桿效應,但至少供完賺個租囉...

這肯定不是計數是心理上,事實上,問十個有九個都是股輸樓贏

股是贏得多,但真是坐難
43 : 亞力士(1473)@2012-02-02 23:24:19

31樓提及
而就算你本身做得清廉

人地見到有利可圖, 會落手攪走你的...

其中包括搵師奶(但唔係住個楝大廈架喎) 走黎抹黑你

質疑你落格, 另外再搵人雞蛋裡挑骨頭

然後逐家逐戶遊說叫佢地改選第二個....

最後選個日再車埋人地去票站咁樣....

十足十民建聯的手法

(以上事件係真實發生係上面4萬一戶的筲箕灣X利大廈身上)



而且做到立委 d區議員會走來巴結你 蛇宴都多d
44 : 龍生(798)@2012-02-03 17:09:58

反擊唔係唔得, 只係大家鬥抹黑姐,

的師奶多多少少都知既, 只係大家一盤散沙, 無法扭轉大局

另外, 做到立委, 的確係有區議員埋身的,

當年我做到立委其中一人, 有次民建聯的例會, 馬力都同我查過扒....但無耐後佢就收左皮了
45 : GS(14)@2012-02-04 12:04:45

44樓提及
反擊唔係唔得, 只係大家鬥抹黑姐,

的師奶多多少少都知既, 只係大家一盤散沙, 無法扭轉大局

另外, 做到立委, 的確係有區議員埋身的,

當年我做到立委其中一人, 有次民建聯的例會, 馬力都同我查過扒....但無耐後佢就收左皮了


其實搞掂了都好煩,昨日那單要貼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396

STARMAN'S COLUMN - 江小魚 慣性短炒可能輸得最少? (2012年08月21日)

1 : GS(14)@2012-08-21 14:35:02

你鍾意你的事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7811&d=1824
民間又見騷動,借題發揮所謂領土爭議,歷史背景當然講不清楚,然而,冷眼旁觀,其實或許無的放矢。
政治是講實力的,誰有實力,誰就有話語權、話事權。與其各說各話,倒不如看看實際是怎樣一回事?誰能在所屬土地上施行權力?
你說這塊地方是你的,他就話這片土地是我的,其情景好比黑社會「睇場」,某字頭對外宣告,這個夜總會個「場」係佢睇開,另一社團為爭利益,堅稱該「場」其實係自己「睇開」至真;兩大社團都強調,該夜總會個「場」利益(錢、小姐、酒水、泊車之類)不容其他組織侵犯。
究竟該夜總會個「場」邊個話自己「睇開」,始終要派人落場收數,各社團都話有份收,但點講都好,始終只會係有一個社團可坐定,正宗「睇住個場」,維持場內生態秩序,其他社團根本不能隨便插入;你話你睇就係你睇?誰個不服,解決之道唯有火併一途,但點解所謂意見多多者,一直只講口不講手?
道理似乎很簡單,這個世界沒有免費午餐,誰能在某一塊土地上做到想做的事,好明顯誰能擁有這個地方的「睇場權」。國家、政黨,有時可能比黑社會更「黑」呀!然而,政治是講實力,爭拗沒有必要,你要爭,那就爭氣一點吧!民眾亦不必霎時熱血上湧,免得被有心政客利用。
股海陰陽怪氣,不過,都係感覺偏淡居多。恆指最近自7月25日低位18,710點展開升浪,這一浪最高在本月9日見20,300點,其後都未再寸進,陰陽燭圖形態已疑似小圓頂;簡單而言,港股近期在2萬點水平拉鋸,高過2萬點看似感覺良好,連提供服務的按摩女郎都會認為這種市況無問題,可以入市炒股。
惟恆指只要霎時跌穿2萬點,所呈現的形態就認真麻麻,會否跳空裂口急插,只看有何特別利淡消息誘發而已。這款市況,散戶預期明天股價還更平,買得太急太搏,明顯係同錢過不去。
在這款市況之下,輸得最慘的是所謂「長線投資者」,因為股海持續陰乾,投資者持股感覺麻木,久不久才看一下股市機,甚麼預設止蝕位早已刻舟求劍,錯失最先輸掉10%,即打靶價位,之後跌去三、四成才打算斬貨,都已失去止蝕意義喇。
故此,年內這一役炒作,能贏錢,或輸得比較少的散戶,其實是熱衷短炒之士,因買貨後是輸是贏,點都會計數,T+2內搞掂或索性「即日鮮」,鋪鋪清,現金在手時間比持股還多,所贏的,就是靈活。
作者為DBC數碼「大錢台」、及高清翡翠台《小魚大茶飯》炒股節目主持/ 逢週二、五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125

閃電短炒仙股 輸錢賺經驗 周顯

1 : GS(14)@2014-06-13 10:21:1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關於老闆給貼士炒股票的故事,我親身經歷的一個經典故事,是在十多年前,一隻當時叫「人人控股」(0059)的股票。日前,我去鯉魚門的黎鉅記吃飯,碰到了一伙股票界的老友,說起了這個陳年故事,也勾起了我的不少回憶。


收市前3分鐘 貨入到出唔到

話說十多年前的某一天,下午3時57分,距離收市還有3分鐘,我接到了一通電話﹕「短炒,快買人人控股!」

那時它的股價是3仙對3.1仙,當他收線後,我致電經紀,說時遲,那時快,3.1仙已經掃清,變成了3.1仙對3.2仙。我的反應當然也是快如閃電,馬上同經紀說﹕「排3.1仙,再掃3.2仙。」

這位經紀下盤雖快,但快不過別人,在3.1仙已有幾十球在我的前面,當然了,我都掃了十幾萬元3.2仙,也不至於毫無收穫。

我在3.2仙買了這股票,不出一分鐘,3.2仙又已掃清了,市價成了3.3仙。既然講明是短炒,我當然也排了在3.3仙沽出一半,希望賺番幾千元零用。但我排在後面,幾萬股幾萬股的買盤,到收市後,也沽不出一股。

在收市後,這位老闆來電﹕「3分鐘,贏10%,這錢贏得輕鬆了吧!」我唯唯諾諾,苦笑說﹕「多謝老闆。」既然已經輸了招,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到了第二天,我晨早把所有的股票排在3.3仙,但有過百沽盤,我排在十幾名之後。開市價是0.32仙對0.33仙,我當然不甘心於在0.32仙沽出,白白蝕了交易費用。結果在11時左右,0.32仙失守了,變成了0.31仙對0.32仙,我想想不對頭,以0.31仙沽出了,蝕了幾千元。

雖然輸了幾千元,但賺回寶貴的經驗,也賺來了多次的飯時促談,今天,更加賺到了稿費,算是連汁都撈埋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2 : lam(884)@2014-06-13 12:14:15

59係當年一隻改變我投資策略的股票,又係人生第—隻的倍數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66

港人投資短炒冠全球調查:12%散戶着重半年內回報

1 : GS(14)@2015-04-23 01:49:47

■股市進入大時代,本地股民亦鍾情短炒博取更高回報。 陳奕釗攝



【本報訊】港人最愛短炒!中港股市進入大時代,基金公司富蘭克林鄧普頓昨發表環球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顯示,有12%香港人只用半年或更短時間,去評估一項投資是否成功,比例全球最高,亦遠超環球平均6%,與成熟國家如英美等差距更大。有基金經理指,本港股民眾多,加上容許即日買賣,零售投資者較短視相對合理,但建議投資最少以一年作為持貨目標較佳。記者:林靜 彭美芳



鄧普頓的調查在今年2月至3月在23個國家或地區進行,合共訪問1.15萬人,包括香港502名受訪者。結果顯示,被視為最愛短炒的內地投資者,亦只有9%會選擇以半年或以下為投資年期,但以6至11個月為投資目標者高達42%,即有逾一半人只着重不足一年內回報;有31%本港投資者以6至11個月為投資年期,意味着眼一年內的回報者合共43%。



股票賭徒曾輸百萬

值得留意是,成熟市場如美國及英國投資年期相對較長,前者有逾三成投資者着重3至5年回報,只看半年以下比例僅4%;後者以3年或以上為投資目標的比例高達68%,短線者只有3%。除投資傾向短線,有43%本地投資者的投資目標是回報跑贏大市,相較去年只有36%,某程度反映港人亦敢於投資風險產品。專門輔導賭徒的明愛展晴中心,每月收到約3至7宗涉及股票的求助個案,估計未來股市大跌會引發求助潮。明愛展晴中心把由2003年至今累積的4,718名問題或病態賭徒,分為股票賭徒(403人)和其他賭徒(4,315人)類別,把兩者比較,發現股民情況比其他賭徒更嚴重。



霸菱:優質股宜睇長線

明愛分析股票賭徒和其他賭徒的特徵,發現股票賭徒比其他賭徒輸更多,1/4人損失60萬或以上,其他賭徒只有8.6%。有人累積輸掉百萬元,為挽救婚姻才肯接受戒賭服務。鄧普頓投資銷售業務副總監黃德泰指,地區指數走勢越急速,投資者就傾向短時間內獲利,比例越高某程度反映投資市場換手率亦高,市場波動性亦會越大,但認為這亦是普遍新興市場的趨勢。向來買股票會持貨逾二十年的學者曾淵滄稱,本港直接買賣股票的散戶比例高,相對歐美投資者多數透過基金參與股市,因此本地短炒比例高亦合理,強調雖然長線持有股票可體現優質股的價值,但一切取決投資者眼光,非以年期定奪。基金經理、霸菱亞太區股票投資董事方偉昌從長線基金的角度看,指要看中優質股份需評估最少未來一年的盈利增長,以及管理層的能力,意味投資目標最少要一年。自本月資金湧入港股後,本港股市波幅亦更明顯,個別熱炒股份以每日股數除以整體發行股數計出的換手率不斷向上攀高,亦反映短炒風氣強勁。如鐵路股南車(1766)及北車(6199)的換手率昨高達10.1%及14.8%,意味每日成交股份佔整體股份逾一成,相對上月底相關比率只有約1%;其餘焦點股如港交所(388)及折讓概念的H股亦同樣見換手率大升的情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422/191210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825

港人東京置業 專家籲勿短炒須注意匯價影響 料5至10年才回本

1 : GS(14)@2015-07-22 02:24:28

■近年日圓持續貶值,吸引港人到日本置業放租。夏家朗攝


【日本置業攻略三之一 尹頴軒 夏家朗東京直擊】【本報訊】香港樓價貴到難以負擔,不少港人見日圓匯價屢創新低,加上憧憬2020年東京奧運帶來經濟效益,於是紛紛到日本做業主。日本樓市好像很熾熱,但有當地經濟分析員大潑冷水,指日本住宅單位空置率持續上升,目前的「好景」只是中國買家製造出來的泡沫,隨時會爆破,在日本置業亦不適宜短炒。本報將一連三天報道東京置業的夢想與現實。



日本房地產業內人士估計,以東京都市中心最近一年成交的住宅為例,30%業主都是中港台買家。世紀21中華物業董事楊官華指該公司近80%客人都是香港買家,他形容客人買樓有如買西餅般「一打一打咁上」,「基本上唔會細看,只要銀行估到價、肯借錢,又有租收、租金夠供樓之餘有少許利潤都肯買」。他把東京的單身公寓比喻為油尖旺劏房,不愁無租客,公司代理的樓盤出租率更接近100%。扣除租金收入稅、租務託管費等,業主的實際回報率有6厘左右。但要留意是,雖然東京樓價由2013年至今升逾兩成,同期日圓對港元匯價同樣下跌逾兩成。假設在2013年9月以7.8算買入一個1,000萬日圓(約78萬港元)的單位,到上個月匯價低見6.2算,業主單在匯價上就蝕了16萬港元。楊官華提醒港人,如欲在東京置業不能短炒,相信要等5至10年後才有機會回本,「如果10年後樓價升一倍、滙價回升至10算,不得了」。



■東京目前住宅整體空置率為11.5%。

■日本人愛住新樓,東京街頭不時見到建築工程。

■楊官華稱東京單身公寓如油尖旺劏房,不愁無租客。



租賃住宅空置率達20%


榊房地產市場研究所所長榊淳司認為,樓市熾熱氣氛是海外買家製造的泡沫,「東京都市中心高層住宅30%都是中國買家,假如他們不買的話,樓市亦未必出現目前的泡沫,因此他們擔當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事實上,日本1990年代泡沫經濟爆破的慘痛教訓,在國內影響至今。當地樓價相比25年前仍然下跌70%,租金跟隨樓價一直下跌,業主至今仍未敢加租。其中一個主因是當地打工仔無力負擔。榊淳司表示,90%打工仔都是中低階層,人工到近年才稍為上升,卻仍然追不上電費、稅率的升幅,遑論有能力負擔更高的租金。榊淳司說,目前全日本共有820萬間空置住宅,加上日本人喜歡住新樓,每年新建住宅就有100萬間,另一方面日本人口卻持續下降,在一些較偏遠的縣,空置住宅即使免費也沒人要。即使在首都東京,目前住宅整體空置率亦有11.5%,當中租賃住宅空置率更高達20%,榊淳司預言10年後空置率肯定進一步上升,直言「對海外買家拚命買樓感到奇怪」。




奧運完結後樓價恐跌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鐵定2017年將消費稅增加至10%。榊淳司說:「每當消費稅增加,經濟衰退必定隨之而來,屆時房地產市場成交將轉趨淡靜。」受惠東京奧運熱潮,灣岸區的樓價因為奧運場館建設而不斷攀升,榊淳司表示升幅目前經已停止,認為奧運完結後樓價定必下降,「興建場館、大批遊客到訪消費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日本人口不會因為東京奧運而上升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14/192189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528

沒有old rich 股市人人短炒 周顯

1 : GS(14)@2015-07-22 12:06:4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相比起香港的股民,中國的股民有一個特色,就是沒有長期投資者。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出現呢?因為它在經過了共產主義的洗禮之後,只有新貴,沒有了old rich去支撐整個金融經濟。

在一個金融經濟,大部分的財富都是由old rich支配的,不動的資產。今如說,大量已經供滿了full pay,完全沒有按揭的房地產,也有很多買了很多年,單單收息已經收回了成本的藍籌股,如中電(0002)、電能實業(0006)、長和(0001)、新鴻基地產(0016)等等,均有長期的粉絲,長不沽的。

不要說香港這種發達了的股市,就是印度、菲律賓這些貧窮的國家,由於社會上也有一班old rich,也即是土豪權貴,均持有大量的長期投資,這些長期投資,就是穩定金融資產價格的柱石,因為這些長期投資是不管市場價格怎樣升升跌跌,股災抑或是泡沫,都不會沽出的。

中國缺乏穩定資產價格柱石

然而,中國的情有點不同,它不但是新興市場,而且還經歷過共產主義、充公資產的洗禮,所以在中國,並沒有其他國家的old rich。甚至可以說在中國,由於這三十多年來經濟的急速發展,資產價格暴升,幾乎凡是有錢人,都是憑高槓桿發達的,否則也賺取不到今日的財富。

換言之,在世界其他地方通常最有錢的一群人,是完全不做槓桿的長期投資者,住樓收租,住藍籌股收息,住古董和礦山乜都唔做的人,但在中國,最有錢的人卻是日日在資產市場中搏殺的企業家或投機者。這根本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心態。

以上的觀點,是企圖解釋為何中國的股市比起其他所有的市場更不穩定,波動更大。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561

投資者不宜重倉 短炒取A捨H 黃國英

1 : GS(14)@2015-12-27 01:11:37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8920


國聯儲局上周公布議息結果,最終決定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由歷史性低位0-0.25厘,增至0.25-0.5厘。雖然這一次調息,與市場早前的預期相符,但是市場仍然對此作出反應。加息之後,美股市場初步的反應,是金融股向好;資源股卻繼續受壓,特別是能源相關的股份,因為石油期貨在公布當晚,已經又再重回三十五美元水平,影響整個板塊的表現。

美股市繼續兩極化發展,與此同時,美元則重現強勢,兌各主要貨幣均見升幅,特別是與商品相關性較大的加元,兌美元創下近期新低。受美元強勁影響,雖然新興市場股市也錄得回升,但表現相對一般,明顯不及成熟市場,例如歐洲和日本。香港的情況則比較特別,雖然性質上也應該歸類為新興市場的一員,但不同之處是香港同時有中國因素,受A股市場的表現帶動。受惠於A股市場近日的強勢,恒指上周後段亦一度上試接近22,000的水平。
A股的氣氛明顯比港股熱烈,即使H股已比A股有很大折讓,但繼續拉闊差價的機會,應比港股追落後為大。

可是當美元繼續強勢,始終不利港股的表現,而香港本地的金融股,受惠於美國加息相對有限,不能與美國當地的龍頭金融股相提並論,亦不似能靠本地金融股帶動港股向上。當然,A股市場的走勢,往往自成一派,而且外資參與度低,未必會跟隨其它新興市場的資金流向而下跌。況且內地在岸利率市場,暫時看來並未受人民幣貶值影響。由此觀之,國內投資者對於A股、內地企業債,看法並不太淡,為中、港兩地股市提供了支持。

自己現時的看法,是港股的升跌幅度,均不會太大,預料恒指短期內會在21,600至22,000點之間上落。現階段的港股操作,自己不建議太過看好,始終這一次加息後,新興市場很大機會重新受壓,即使向上,也不會有太大空間。就算A股市場續強,香港受到其它新興市場拖累下跌,AH差價進一步擴大也不出奇,而非一定能跟隨內地股市上升。

所以在港股的持倉不宜過重,如果要造好,較好的選擇是美國本地的龍頭科技股、金融股,起碼早前一直是強勢,而且在近期高息債下跌的風波中,這批強勢股有力在短期內回穩反彈,反映仍然深受投資者追捧,後市可以看高一線。相反,港股中的內銀股,自己則只會視作造淡對沖的對象。

至於要短炒投機,自己情願選用A股市場,不論是指數產品還是A股個股,都會比香港值搏,至少氣氛比較熱熾。雖然AH差價已經拉開,但是根據過往經驗,差價繼續擴闊的機會,遠比港股有力追落後為大,所以短線炒賣上,最好取熱不取冷,集中於A股市場買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023

大馬樓價雖低 不宜短炒

1 : GS(14)@2016-08-06 00:28:48

【明報專訊】近期因英國脫歐而引發資金回流亞洲,而亞洲貨幣偏向弱勢,對香港投資者實屬吸引,其中可以留意馬來西亞樓盤。近年大馬貨幣令吉一直向下,變相入場費降低,市中心物業尤其值得留意。不過,馬來西亞政治不穩定,或會影響經濟增長,故投資當地物業不宜短線炒賣。

明報記者 龍彩霞

中原地產項目部(中國及海外物業)營業董事及新加坡中原總經理許大衛(圖)指出,吉隆坡多年來都是環球退休天堂,尤其對於香港人來說,當地的華人文化更令不少港人以吉隆坡作為移居地,因此香港買家對吉隆坡項目需求一直以來都非常穩定,近年更有上升趨勢。如永泰亞洲旗下、現正開售的Le Nouvel KLCC嘉峰名邸,由法國建築師Jean Nouvel設計,單位實用面積介乎1722至2110方呎,售價約950萬港元起。

雙子塔商圈樓價保持升勢

市場對美國聯儲局加息預期降溫,加上國際油價反彈,帶動煉油服務股份走強。馬來西亞股市方面,主要指數由6月份緩慢上升,至今升幅為2.6%,而美元兌馬幣則呈強,有分析員指目前馬幣偏弱,很大程度是因為馬來西亞政治因素所影響,當政治混亂情况得到改善及解決,相信馬幣會回穩。

其實大馬經濟基本因素不差,內需持續強勁,疲弱馬幣也對出口商有利。許大衛表示,現時馬幣匯價屬近半年低位,相信再跌空間有限。有分析報告指現時馬來西亞政府支持率下跌,市場對其發展經濟措施未抱期望,短期內馬幣仍是波動。

中原地產集團主席施永青撰文指出,自從英國脫歐後,市場預期美息上升的威脅已經不存在,加上大部分國家仍會採取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資金對實物資產會有較強烈的偏好,黃金價格已率先上升。房地產亦屬實物資產,而且還有租金收益,吸引資金的能力應不遜於黃金。許大衛補充,相對全球其他地區都動盪的氣氛下,新加坡社會、政治及經濟發展都很穩定,優勢突出,加上超低的犯罪率以及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機構投資者或富豪青睞。

稅率偏低 租金回報逾4厘

馬來西亞政府推出的第2家園計劃,都頗為市場接受,因為門檻低、手續簡單、審批時間短,有利於退休或計劃到當地創業人士。至今年為止,約有2.7萬戶家庭取得10年長期居留簽證。

過去兩年雖然環球經濟環境不佳,但是吉隆坡雙子塔商圈的樓價保持5%至10%升幅,而豪宅物業租金回報亦維持4厘至5厘。這有賴於馬來西亞購房稅率及生活指數偏低,加上近年馬來西亞令吉隨着油價回落,由2013年高位回落至近期1令吉兌1.9港元,跌幅達兩成多,種種因素利好投資房地產以及在馬來西亞生活定居。

星馬高鐵開通 有利經濟樓市

本月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簽訂協議,橫跨兩地的星馬高鐵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按照項目規劃,星馬高鐵全長約350公里,預計耗資140億美元,沿途經過巴生河流域、森美蘭芙蓉、馬六甲以及柔佛等地,時速達350至450公里,可將目前來往新加坡和吉隆坡約6個小時的車程縮短至大約90分鐘。屆時新加坡與吉隆坡基本上可以實現「一日生活圈」的雙城概念,更有利兩國的經濟發展,尤其是有利吉隆坡豪宅市場,預計將可以吸引更多富豪到當地置業。

吉隆坡人口續升 房地產需求大

許大衛表示,馬來西亞經濟前景樂觀,加上馬幣低水,相信現在是投資馬來西亞的好時機。近年馬來西亞樓價持續攀升,而頂級豪宅將更具投資價值。而作為超過720萬本地人、外籍人士和移民的家園,吉隆坡人口數量預計在2020年達到1000萬,經濟發展動力無限,預計房地產的需求也將隨着人口而上升。

(海外置業錦囊 - 馬來西亞篇)

[龍彩霞 海外置業錦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79&issue=201608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3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