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資委《求是》發聲:防止在“混合”聲浪中把黨組織抽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665.html

國務院國資委日前在《求是》雜誌上發表文章稱,企業涉及國家宏觀調控、國家戰略、國家安全等重大經營管理事項,必須經黨委(黨組)研究討論後,再由董事會、經理班子作出決定。

在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的關鍵時期,中央印發了《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關於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幹意見》(下稱《若幹意見》)。這兩份重要文件是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指導性文件。

國資委這篇題為《在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加強黨的建設工作》的文章稱,當前國企國資改革正處於攻堅期和深水區,黨的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貫徹落實好《若幹意見》,對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尤為重要而緊迫。

為促使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重視和支持黨建工作,文章提出,要建立中央企業黨委(黨組)向國資委黨委報告黨建工作制度,對黨建責任不落實,抓黨建不力的,要嚴肅問責,進行組織調整。堅持管資本必須管黨建,國資監管部門對國有企業工作的考核,既要考核經濟效益,也要考核黨建工作,用考核傳導壓力、激發動力,推動國有企業黨委履行黨建職責。

文章總結了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經驗做法,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指出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絕不能讓黨的領導遊離於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之外、絕不能把黨的領導虛置化、絕不能把黨在國有企業的政治基礎和組織基礎抽空。要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努力做到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有機統一,保證和落實企業黨組織對企業改革發展的引導權、重大決策的參與權、重要經營管理幹部選用的主導權、黨員幹部從業行為的監督權、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的維護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的領導權。

為保證和落實國有企業黨組織在企業選人用人中的主導作用,文章指出須堅持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堅持把黨管幹部原則與董事會依法產生、董事會依法選擇經營管理者以及經營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權相結合,不斷創新有效實現形式。

文章強調,按照《若幹意見》要求,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必須保證黨的工作機構健全、黨務工作者隊伍穩定、黨組織和黨員作用有效發揮。根據不同類型混合所有制企業特點,明確黨組織設置方式、職責定位和管理模式,防止在“混合”聲浪中把黨的組織抽空。企業黨組織工作機構和人員要納入企業管理機構和人員編制,保證黨務工作人員與經營管理人員同級同酬。把黨組織工作經費納入企業預算,從管理費中列支,使黨務工作經費有制度化的開支渠道,確保黨建工作有人幹事、有錢辦事、有為有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98

寶能深夜發聲:我反對!我反對!我反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671.html

在關於萬科控制權的爭奪戰中,毫無疑問,寶能都是最重要的角色,然而無論是之前面對王石的各種言論,還是華潤和萬科的“董事會之爭”,寶能均沒有任何表態,直到今天深夜23點,這個目前萬科的“第一大股東”終於出聲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41

持股行權在滬湘粵試點 帶動小股東“發聲”積極性

A股市場醞釀多年的持股行權,在今年2月份正式啟動試點。作為持股行權的實施主體,投資者服務中心在過去的4個月中,針對166家上市公司在中小股東投票機制和利潤分配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發送股東建議函,提出建議363條。持股行權試點初見成效。

6月24日,證監會召開持股行權試點工作座談會,總結交流前期持股行權試點工作經驗,研究部署下一步試點工作。持股行權試點實施主體為投資者服務中心,持股行權試點地區上海、湖南和廣東的證監局,證監會會機關投保局、法律部、稽查局等部門以及滬深交易所、投保基金公司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證監會主席助理黃煒出席會議。

據證監會介紹,投資者服務中心對166家上市公司提出建議,其中110家公司回函表示采納建議,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完善公司治理;同時,投資者服務中心分別參與了三個轄區三家上市公司股東大會或現場行權,積極行使質詢權、建議權、表決權等股東權利,市場反映正面積極。

投資者服務中心是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的一家證券金融類機構,主要職責是為中小投資者自主維權提供教育、法律、信息、技術等服務,受中小投資者委托,提供調解、和解服務。為了成為試點省市上市公司的股東,投資者服務中心按照試點計劃,在上海、廣東、湖南三個區域所有上市公司每家一手(100股)A股股票。

那麽到底何為持股行權?根據持股行權的試點方案,投資者服務中心依法購買持有試點區域所有上市公司每家一手A股股票,持有後,原則上不再進行買賣。投資者服務中心以普通股股東身份依法行使權利,通過示範效益提升中小投資者的股權意識,引導中小投資者依法維權,督促上市公司規範運作。

試點階段,投資者服務中心主要在中小投資者投票機制、利潤分配決策機制、公開承諾及履行、自願性簡明化信息披露等方面,行使知情權、建議權等無持股比例和期限限制的股東權利。在積累經驗的基礎上,會逐步豐富行權事項和行權手段。

“投資者服務中心以普通股東身份參加股東大會,用專業的方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僅對上市公司觸動很大,而且對普通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鑒。”證監會周五表示,很多中小投資者通過郵件、評論、留言等方式對投資者服務中心持股行權的做法給予肯定,並表示以後也要積極“參會”,表達訴求。

下一步,證監會要求把握好四個方面繼續推進持股行權試點。

首先,是要堅持股東定位。投資者服務中心持股行權應立足於公司普通股東地位,淡化行政色彩,嚴格根據法律賦予的股東權利,用好法律賦予的手段,反映公司中小股東的利益訴求。

實際上,作為證監會下轄單位,投資者服務中心的身份略顯尷尬。不過,證監會早已公開明確,投資者服務中心不代表證券監管機構的立場。

“投資者服務中心開展持股行權試點,將堅持普通股東的地位,確保所有行為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符合公司治理規範,符合監管規定和自律規則,”證監會發言人鄧舸此前曾表示,投資者服務中心不行使監管或自律職責,不代表證券監管機構的立場。

第二,要突出問題導向。證監會要求,持股行權工作涉及面廣,試點階段要確定一些重點領域,抓住市場關註的熱點問題,特別是上市公司分紅、承諾履行、重大交易公允性等事關投資者利益的重點、熱點問題,做足功課,找準方向,尋求工作突破,實現最佳市場效果,爭取投資者的認同和支持。

第三,要創新工作方式。持股行權是新事物,沒有現成的經驗和路徑可以借鑒,需要積極實踐,大膽創新。基本的工作邏輯是圍繞知情權、參與權、收益權和救濟權等權利內容,綜合運用查詢、建議、表決、訴訟等權利行使方式。重點在查閱公司文件、提出質詢建議、征集投票授權、開展股東訴訟等方面實踐探索,形成切實可行的行權工作方式。

第四,要強化示範導向。證監會要求,要加強持股行權宣傳推廣工作,一方面要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重大個案,形成示範效應;另一方面要及時總結歸納行權工作經驗,分類形成行權工作指引,為投資者積極行使股東權利提供指導和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795

離岸人民幣急跌400點 央行再發聲抨擊不實報道

今日(6月30日)下午3時左右,離岸人民幣(CNH)在不到半小時內突然急跌約400個基點,從6.6600一度跳水至6.7078,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也出現百余點急跌。雖然隨後在岸與離岸人民幣跌幅均收窄,但因英國退歐導致全球市場高度敏感的神經剛有所松懈時,外匯市場這一異常變動瞬間點燃市場關註。

究其原因,人民幣盤中的快速下跌源於下午外媒的一則報道。該報道稱,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央行願意今年讓人民幣貶值至6.8水平,但允許貶值的前提是貶值預期在控制範圍中。同時,消息人士稱央行將保證讓人民幣循序漸進貶值,但也擔心人民幣貶值會引發資本外逃,遭到貿易夥伴的批評。

對於這一報道,央行在今日下午約6時在其官方網站發表聲明稱,“近日,少數媒體連續發布有關人民幣匯率的不實消息,在關鍵時點誤導輿論,擾亂外匯市場正常運行秩序,客觀上助長了一些市場投機力量做空人民幣。我們對這種違背新聞職業操守、不負責任的行為表示嚴厲譴責,並保留通過法律途徑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

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

近一段時期,國際外匯市場受英國退歐影響出現較大波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但總體來看,人民幣匯率仍在按照“前日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動”的既有機制正常運行,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市場預期平穩。當前,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國際競爭力依然較強,國際收支保持順差,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較好,金融體系穩健。

央行重申,中國無意通過人民幣匯率貶值提升貿易競爭力,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決定了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中國將堅定不移地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人民幣匯率將繼續按照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形成機制有序運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事實上,除了下午人民幣匯率因不實報道導致意外走低外,人民幣在岸與離岸匯率已經連續兩天出現企穩回升的跡象。

今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6312,較上一交易日繼續上調12個基點;昨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則在“三連跌”後首次大幅上調204個基點,報6.6324。

盤中,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始終處於升值空間,人民幣最高升至6.6396,較前日收盤上升68個基點。截至16:30收盤,匯率報6.6433,小幅升值0.05%。夜盤開始後,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仍保持上升趨勢。

離岸市場,今日人民幣(CNH)對美元匯率波動明顯縮小,盤中始終維持在開盤價6.6556附近波動。本周三,人民幣(CNH)對美元則出現明顯漲勢,昨日盤中最大漲幅達0.4%,部分抵消了上周五以來累積的跌勢。

經過此次英國退歐公投給市場帶來巨幅震蕩,而人民幣並未出現恐慌式暴跌可以看出,市場對於人民幣波動的預期已經趨於穩定,雙向波動逐漸成為人民幣匯率的常態。

目前業內人士普遍預期,短期來看,隨著市場避險情緒逐漸平複,人民幣將獲得喘息機會,但長期而言,美元強勢預期依然是人民幣承壓的主要原因。

瑞銀大中華區首席投資總監及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對於即將加入SDR,迎來“後SDR時代”的人民幣匯率,更多利好因素將保證人民幣中長期匯率穩健。

“眼下,中國央行要在三個目標——匯率穩定、低利率和資本開放三個目標中取得平衡。”胡一帆認為,短期內以前兩者為優先,加強資本管制,當人民幣雙向波動成為常態,資本管制逐漸放松。

“管理浮動匯率對於央行來說也是全新的挑戰,但經歷了去年‘811新匯改’和今年1月份人民幣兩輪大幅波動後,可以明顯看出央行的管理更加有經驗,采取順勢而為的策略。” 胡一帆說道。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當前人民幣的匯率機制已經逐漸贏得公信力,並且在過去3-4個月中有效緩解了資本外流及人民幣貶值的壓力。

“新匯率機制公信力逐漸提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央行的市場溝通有顯著的改善,匯率政策的闡述與每日中間價基本一致,同時進一步強化關於資本流出相關規定的執行,以及美元的相對疲軟。”

瑞銀預測,到2016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6.8;摩根大通則維持今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6.75的預期不變。

央行會調整歐元資產配置嗎?

英國脫歐之後,歐元、英鎊在短期內波動較大,全球央行對歐元資產是否有處置預案?從國家資產配置角度又當如何?

“我國外匯儲備資產配置大多是美元,但是英鎊和歐元都有一部分。(歐元、英鎊大幅貶值)這事一旦發生,影響確實很大。”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對此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但這是個或然事件,雖然影響巨大,但是準備的代價太大。以此為前提準備預案,準備資產配置和制定計劃,據了解還沒有一個國家這樣做。一般來講,現有的慣性監管還沒有明確的跡象,全球央行都還沒有這樣的預案。”

“英國脫歐對全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某種程度上來說會影響全球的經濟金融格局,使得歐洲格局和原來不太一樣。”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倫敦是國際金融中心,對英鎊的國際地位有影響。英鎊是SDR貨幣之一,有可能會削弱。這個過程中,歐元受到一定的影響,黃金相對價格提升,美元日元有一定升值的趨勢。”

在資產配置方面,宗良認為,“如果英鎊、歐元持續大幅波動,全球的資產配置整體呈現歐元加英鎊會少一些。黃金、美元、日元中,日元升值幅度比較大。對人民幣匯率也會產生一些影響,人民幣匯率波動是被動的,美元的升值反過來使得人民幣貶值。”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本報記者表示,“從國家儲備的角度看,因為資金量過大,很難進行靈活調整,可以說是尾大不掉,但外匯儲備本身就需要多元化投資,這種需求不會因某一類金融資產短期波動而有變化,因此我個人認為央行很可能采取無視歐元波動的態度,不會對目前的幣種份額進行大的調整。”

“從近期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看,最近一兩天又收回來了,(波動)是一種正常現象。從相關的事件看,央行對整個事件的處理技巧和方式更加精細,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相對穩定可控的人民幣匯率。”劉東亮說。

關於人民幣匯率走勢,來自中銀國際金融研究所的《中國經濟金融展望報告(2016年第3季度)》認為,人民幣匯率根據市場供求變化自發調節、雙向浮動的特征更加明顯。中間價形成機制的規則性和透明度提升。人民幣中間價遵循“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形成機制,同時央行不斷加強與市場溝通,人民幣匯率預期相對穩定,市場並未形成恐慌性貶值預期,境內外價差維持在低位。

中銀國際金融研究所團隊預測,下半年,人民幣兌美元仍存在貶值壓力,但不會出現趨勢性走弱,寬幅雙向波動或成為主要特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06

聯合國發聲:常設仲裁法院和聯合國沒有任何關系

聯合國官方微博7月13日發文稱,國際法院是聯合國主要司法機關,根據《聯合國憲章》設立,位於荷蘭海牙的和平宮內。這座建築由非營利機構卡內基基金會為國際法院的前身常設國際法院建造。聯合國因使用該建築每年要向卡內基基金會捐款。和平宮另一“租客”是1899年建立的常設仲裁法院,不過和聯合國沒有任何關系。

面對網友調侃,官微是這樣回複的(來源:聯合國官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79

法教堂劫持人質嫌犯系IS追隨者 法美德齊發聲

嫌犯身份曝光 其中一人還在假釋中

當地時間26日上午,法國北部濱海塞納省省會魯昂(Rouen)一座教堂發生了人質劫持事件。2名兇犯持刀進入一間正在做彌撒的小教堂劫持一名神父牧師、兩名修女,以及兩名信眾。84歲的神父被兇徒用刀割喉殺死,還有另外一名人質受重傷。接到警報的法國特警采取行動,將兩名兇徒擊斃。

事件發生幾個小時後“伊斯蘭國”組織就發布了聲明,承認是由其兩位聖戰者發動的攻擊。

法國檢察官證實,其中一名19歲兇徒在案發時還在假釋中,案發時還戴著電子監察手帶。

有消息稱,19歲的兇徒克爾米奇(Adel Kermiche),被列入法國反恐警方監視名單。他去年兩度試圖前往敘利亞,第一次於3月利用兄弟的身份證明文件出發,因為家人向當局舉報他失蹤而在德國遭到扣留,第二次於5月利用堂兄弟的身份證明文件取道瑞士前往,但在土耳其遭到扣留,被遣返瑞士,再送回法國。

奧朗德:法國將竭盡全力打擊“伊斯蘭國”

事件引起法國當局高度重視,因為先前破獲的幾起恐怖襲擊事件或未遂事件均提到將天主教教堂作為目標。而且此次事件距離尼斯恐襲案僅兩周時間,法國媒體與公眾輿論高度關註事件進展。奧朗德總統與內政部長卡茲納夫均趕到現場慰問受害者與當地教會負責人。

法國總統奧朗德宣布,這起兇殺案是恐怖襲擊,兩名嫌犯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追隨者,是恐怖分子。奧朗德說,這兩名攻擊者犯下的是“懦弱的刺殺罪行”,法國將竭盡全力打擊“伊斯蘭國”。他說,“我們再一次面對恐怖襲擊考驗,恐襲威脅非常嚴重,面對“伊斯蘭國”組織已經向我們開戰,我們必須要在遵守法律的條件下,以我們所有的手段去迎擊。”

在奧朗德抵達現場時,前總統薩科齊在巴黎也發表講話要求政府深刻改變反恐策略。薩科齊稱,“我們必須要深刻改變我們反擊的局面、手段和策略。我們的敵人沒有禁忌,沒有底線,沒有道德,也沒有國界,我們就必然也要無情。”

法國總理瓦爾斯在twitter上表示:這是一起“野蠻的襲擊”;“整個法國和所有天主教徒都受到傷害。我們站在一起。”

美國:以最強烈言辭譴責這起恐怖襲擊事件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26日發表聲明稱,以最強烈言辭譴責當天發生在法國諾曼底地區的恐怖襲擊事件。美國向遇襲身亡的神父雅克·阿梅爾(Jacques Hamel)及其親友表示哀悼。聲明稱,美國人的心與受害者和當地居民在一起,為他們祈禱。

聲明稱,美國與法國均承諾保護宗教自由,26日發生的暴力行徑不會動搖這一承諾。美國贊賞法國執法部門做出的迅速、果斷的反應,美國將隨時準備為法國官方的調查提供協助。

德國:德國將堅決與夥伴國共同打擊恐怖主義

在近期接連發生暴力事件的德國,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也對此次襲擊作出譴責。“極端的仇恨如今甚至在教堂與信徒面前也不停止腳步。”德國將堅決與夥伴國共同打擊恐怖主義。“我們不會放棄我們的價值觀、自由與生活方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424

駐英大使劉曉明就欣克利角通過FT發聲 被稱“迄今最嚴厲警告”(附全文)

2016年8月9日,英國主流大報《金融時報》紙質版和網絡版以及中文網同時刊登駐英國大使劉曉明題為《相互信任是中英合作的基礎——欣克利角考驗中英互信》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近來,在英國政府宣布將對英格蘭西南部新建核電站項目重新進行評估之後,欣克利角核電項目再次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我想澄清三個基本事實。

一是發展核電是英國自身能源規劃的實際需求。英國長期以來在民用核能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清潔高效的核電站一度是英國人的驕傲。近20年來,英國的核電發展有所停滯,現有的15個核電站大多數已達到設計壽命,正漸次退役。英國《能源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全英將只有一個核電站仍在運行,英國電力供應將面臨重大短缺。核電相較於其他的現代清潔能源,有著運行成本低、維護技術成熟及發電穩定等優點,自然成為英解決電力需求的重要選項。

二是欣克利角核電項目不是臨時起意、倉促上陣的,而是英、法、中三方本著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精神,經過深思熟慮達成的重要成果。在英、法、中達成合作協議前,英法兩國有關部門和歐洲委員會均對欣克利角項目進行了研究論證和審批,相關企業和媒體也就項目的投入產出成本、施工工期和技術安全性等議題進行了廣泛深入討論。歷經十年磨礪,該項目只待順利啟動實施,早日為英國提供安全、可靠和可持續的能源。

三是中國企業是英國核電建設最好的合作夥伴。參與欣克利角項目的中國廣核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核電運營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核電建造商,占全球核電在建裝機容量的近1/5。從全球範圍看,這是一個有技術、有資金,同時也有豐富的核電站管理和運營經驗的優質夥伴。

圍繞欣克利角項目,媒體炒得最兇的還有一個安全問題。我也想就此談談我的看法。

英國的核能監管體系和法律制度是世界一流的,英國政府監管部門有豐富的經驗,也有充分的能力保證核電站的安全。中國發展核電30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運行業績和安全水準,在核電發展和監管方面的成就得到了國際機構的高度評價。同時,英、法、中三國都是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成員。因此,法、中兩國在英投資的核電項目,必將遵守國際通行標準和英國當地標準。

建設核電站投資巨大,風險亦大。核電領域的多國合作是國際通行做法。中國的許多核電站都是通過國際合作建成的,其中有美國公司、加拿大公司、法國公司、俄羅斯公司。有國際規範的監督管理制度作為保障,我們從不擔心外國公司會控制中國的核電站。事實證明,正是這些國際合作成就了中國核電產業的快速發展。

英國素以對外資開放著稱,並引以為自豪。我也認可這一點。正是由於英國的開放,中國已成為英國在歐洲外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英國亦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過去5年里,中國對英投資超過其在德、法、意的投資總和。這些成績的取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英雙方堅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果說英國的開放是中英合作的條件,那麽相互信任則是中英合作的基礎。

當前中英關系正處在一個重要歷史時刻,相互尊重和信任更顯彌足珍貴。我希望英國繼續對中國開放,希望英國政府繼續支持欣克利角核電項目,盡早做出決定,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我深信,只要我們都珍惜中英關系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不斷擴大和深化各領域合作,中英關系就能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繼續造福兩國人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817

特朗普新團隊頻繁發聲 暗示難民問題態度大轉變

“特朗普認為,我們應該堅決執行法律。同時他也認為,我們要尊重正在找工作的美國人,我們也要公平人道地對待居住在美國的群體。”上周末,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新競選經理凱利安·康威(Kellyanne Conway)在談到特朗普的大規模驅逐計劃時,稱特朗普競選活動中的這一核心政策“未有定論”。

這樣的表態,與特朗普之前針對移民的強硬態度,出現了180度的大轉變。

在穆斯林進入美國的問題上,特朗普也一改往日態度。他的原計劃是“徹底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現在則改口稱將對有恐怖主義前科的國家發布禁令。他還罕見表示後悔自己說錯話,傷害了一些人。

"我們希望給出一個穩定而公平的解決方案"。特朗普告訴媒體,他不是出爾反爾,只是想給出一個成熟公平的方案,但是他依舊沒有談到任何細節問題。早些時候,特朗普還與自己新的拉美族裔顧問團體會面,企圖拉攏拉美裔選民。

在同性戀權利、墮胎問題和最低工資標準這些充滿爭議的問題上,特朗普幾乎都能蒙混過關,支持者或多或少都可以從他的講話中找到一些共鳴。但是,在非法移民問題上,特朗普的言論毫不含糊,是他競選演講的一大核心內容。

在移民問題上,特朗普一貫采取強硬立場,號稱要建立“驅逐編隊”,還要在美國與墨西哥邊境建隔離墻,並要求墨西哥承擔這筆開銷。在整個競選周期里,特朗普都反複強調,在美的1140萬非法移民“必須走人”。如今他卻突然松口,外界認為此舉可能動搖他的主要支持者。

特朗普的競選夥伴邁克·彭斯(Mike Pence)則堅稱特朗普沒有改變計劃。他說:“特朗普沒有改變立場。只是現在人們更了解特朗普實際的想法。”

在美國的1140萬非法移民中,有680萬人有工作,不少人在建築工地、農場和醫院當工人或護工。如果一口氣將他們全部驅逐,社會成本可能高達5000億美元,對美國經濟也會帶來巨大影響,勞動力的空缺也不一定會很快得到填補。基於這些原因,特朗普的驅逐計劃被指不現實。

“特朗普對非法移民的政策沒有改變,依舊是把1000多萬非法移民趕出美國,讓他們的家庭分崩離析。”希拉里團隊主席、前總統顧問約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a)說道。

除了在移民管控問題上出現軟化,特朗普還在講話中指責民主黨利用了黑人選民和拉美裔選民,並未給他們提供就業機會與更好的教育。特朗普向他們喊話“支持特朗普不會有什麽損失”。

在非法移民中,有大量來自墨西哥等拉丁美洲的偷渡者,很顯然,特朗普不能一邊嘴上喊著驅逐非法移民,一邊還惦記著拉美裔選民的投票。這一點更不現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822

顧國平正式發聲卸任 慧球科技背後新主仍成謎

“ST”大限將至之時,慧球科技(600556.SH)前董事長顧國平正式以公告形式發出聲明,“本人已不再也無意成為慧球科技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但依舊沒能解答目前誰真正控制慧球科技的謎題。

其實顧國平的退出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今年8月份時,顧國平就曾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已於今年5月份退出慧球科技,不再是慧球科技的實際控制人。顧國平此次在9月9日整改大限之前發聲否認實際控制人身份,選擇的時間點上讓市場頗有些敏感。本報嘗試聯系顧國平,但尚未得到顧國平的回複。

有意思的是,相較退位遲遲不宣,顧國平當初被認定為實際控制人的過程更為是一個持久戰,從其進入董事會到正式被認定為實際控制人歷時一年多,即便是在上市公司7個董事會席位中4個董事席位均來自顧國平掌控的斐訊通信之時也未獲得實控人身份,最終持股比例達到8.79%之後才正式成為實控人。這與當前慧球科技強調顧國平為實際控制人的邏輯有自相矛盾之處。這與如今的境況也有些相似,匹凸匹(600696.SH)前董事長鮮言被稱暗中接手慧球科技並大“換血”,但遲遲未顯露真實身份。

遲來的告白

從7月中旬宣布離職至今近兩個月的時間,一直被慧球科技強調為實際控制人的顧國平,曾通過媒體渠道發聲不再為實際控制人,但上市公司的對外公告依舊表示實際控制人未變更。顧國平這次在9月9日整改大限之前以公告形式發聲否認實際控制人身份,選擇的時間點上讓市場頗有些敏感。

9月7日晚間,顧國平借助上市平臺發布公告稱,根據8月29日慧球科技發布的2016年中報描述,該公司董事會仍認定其為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對此其鄭重聲明“本人已不再也無意成為慧球科技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隨著資管計劃陸續爆倉,目前顧國平直接及間接持有慧球科技710萬股,持股比例為1.8%(其中華安資產匯增1號持有1.55%,其本人持有0.25%)。對此,顧國平表示,其持股已遠遠低於中報中披露的第一大股東吳鳴宵,更低於目前二度舉牌的深圳市瑞萊嘉譽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下稱“瑞萊嘉譽”);此外,其已辭去董事長、董事及總經理等一切職務,對慧球科技董事會在任及新任董事無任何影響力,更不直接或間接參與公司任何的實際經營管理工作。

值得註意的是,慧球科技曾因7月15日及18日股價出現異動而需要實際控制人針對問詢函進行回複,在7月18日晚間的公告中,顧國平依舊以實際控制人的身份做出回複。對此,顧國平稱,《問詢函回複》系公司方面提供的模板,在此模板中公司已不認為其為公司控股股東,但仍保留其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認定,他本人並不認可這一認定;而除《問詢函回複》中涉及實控人表述外,公司方面未就評估他本人是否仍為實際控制人進行過任何書面詢問。

事實上,早在8月10日的時候,顧國平就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其已於今年5月份退出慧球科技,不再是慧球科技的實際控制人。至於為何慧球科技仍公告稱其為實際控制人,當時顧國平回應稱,“這就是對方的不是,我已經向交易所、證監局澄清。”

當時一已從慧球科技離職的高管向本報透露,鮮言已經買下了慧球科技的殼。對此,顧國平則回應稱,“是不是他(鮮言)控制(慧球科技)不清楚,但是我已經確定退出了。”此後,本報也從多位接近慧球科技的知情人士處獲悉,顧國平已將慧球科技轉手給鮮言,目前上市公司正悄然進行人事換血,待調整好以及時機成熟之後將正式迎接新的主人。

離開慧球科技後的顧國平曾向媒體表示,其工作重心將放在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斐訊通信”)上。但也有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本報表示,慧球科技仍舊對外宣稱實際控制人為顧國平,這給斐訊通信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投融資不順,總是會被問及是否跟慧球科技有關聯。

顧國平在此次的聲明中也並未提及如何退出慧球科技,目前到底誰在控制著上市公司,且選擇發聲的時間也讓市場有些敏感。8月26日上證所發布通報,要求慧球科技在9月9日前限期整改,消除風險狀態,否則上證所將於9月12日對公司股票停牌一天、9月13日起對公司實施ST處理。本報嘗試就上述問題聯系顧國平,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顧國平的回複。

值得註意的是,顧國平在聲明中稱,其於9月7日向慧球科技發送該聲明,並要求立即披露,但直到此次公告發布,其無法與慧球科技取得聯系確認披露,故予以披露。此前上證所也多次通報慧球科技“監管失聯”,如今在“ST”大限之前的慧球科技依舊在玩“失蹤”?

實控人認定邏輯自相矛盾

相較退位遲遲不宣,顧國平當初被認定為實際控制人的過程更為是一個持久戰,於2014年11月份進入慧球科技董事會,到今年1月份才正式被確定為實際控制人。這也與如今的境況有些相似,匹凸匹(600696.SH)前董事長鮮言被稱暗中接手慧球科技並大“換血”,但遲遲不顯露真實身份。

顧國平進入慧球科技(原北生藥業,於去年1月12日起更名)並不順利。回溯歷史公告,2014年4月份開始,北生藥業籌劃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購買斐訊通信100%,但因為“雙方未能在一些事項上達成一致意見”,最終重組被終止。緊接著雙方便開始籌劃起定增事宜,並於當年7月28日發布定增預案,擬通過向顧國平等9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23.5億元,以發展智慧城市業務;若該方案順利完成,顧國平將持有慧球科技18.683%的股權,顧國平及其一致行動人將合計持有慧球科技28.17%的股權,顧國平將成為慧球科技實際控制人。一年之後該定增方案再度宣告“流產”,或許那時顧國平及其團隊就萌生了退出慧球科技的念頭。

在籌劃定增的同時,北生藥業也在布局智慧城市相關業務。顧國平正式進入上市公司董事會是在2014年11月10日,當天的董事會增補了顧國平、張淩興兩位董事,兩人當時分別為斐訊通信董事長、斐訊通信高級副總裁,同時顧國平被聘為上市公司總經理;新聘董秘蘇忠也來自於斐訊通信。

在2014年12月29日的董事會上,顧國平被選舉為上市公司董事長,同時,來自上海斐訊通信的王忠華、鄭敏、顧建華、顧雲鋒、陳琳等也紛紛進入上市公司,擔任董事、監事、證代等職務。此時,7人組成的董事會,顧國平及其團隊就占據了4個董事席位,而其余3人均為獨立董事。

如此情況下,原北生藥業依舊對外公告稱,上市公司處於無實際控制人狀態。反過來看,這似乎又與當前慧球科技認定實際控制人未變更的邏輯有些矛盾。慧球科技曾回複上證所問詢函中提到實控人未變更的原因為,顧國平仍可以對公司決策形成實質性控制,在公司董事會中仍控制全部五個席位,公司認定顧國平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即便顧國平只持有慧球科技1.8%的股份。

而慧球科技結束無實際控制人狀態,正式認定顧國平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是等到其持股比例達到8.79%之後。2014年11月4日,顧國平通過和熙2號基金間接控制上市公司1500萬股,持股比例為3.7995%。2015年10月份開始,顧國平再通過四個資管計劃加杠桿以及直接買入等方式增持慧球科技股份,直至2015年12月4日,顧國平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慧球科技 3471.6875萬股, 持股比例為 8.79%。

一個月之後的2016年1月8日公告顯示,顧國平被認定為慧球科技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慧球科技給出的依據是“能夠實際支 配公司行為的人”,但實際上公布的信息卻是顧國平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已經達到8.79%。

顧國平從進入上市公司到認定為實際控制人歷時一年多,而正式上任10天的時間便遭遇資管計劃平倉的風險。此後隨著資管計劃陸續爆倉以及二次重組失敗,顧國平及其團隊逐步退出上市公司,再到鮮言和瑞萊嘉譽的現身,慧球科技也逐步被層層迷霧籠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077

老布什終於發聲!將投票支持希拉里當總統

20日據英國《衛報》消息,據肯尼迪家族成員表示,前共和黨總統喬治·H·W·布什(老布什)將不會支持本黨總統提名人特朗普,並計劃在11月大選日投票給民主黨總統提名人希拉里。

當地時間19日,肯尼迪家族成員,美國前總統肯尼迪弟弟的女兒凱瑟琳·肯尼迪·湯森( Kathleen Kennedy Townsend )在其社交媒體賬戶上發布了一張照片。照片上,凱瑟琳與老布什握手,並說“總統告訴我,他將投票給希拉里”。

凱斯琳·肯尼迪·湯森德的Facebook截圖

據美國Politico網站報道稱,一段時期以來,在是否支持特朗普或者希拉里問題上,老布什都試圖保持沈默。但是凱瑟琳發布的這張照片泄露了“天機”。

老布什的發言人 Jim McGrath 則既沒肯定也未否定這個消息,他回複媒體郵件稱,“在大選日,布什總統將於公民的身份投票,這期間暫時不對總統大選做出任何評論。”

喬治·H·W·布什

據悉,自從兒子傑布·布什退出總統競選後,老布什和妻子芭芭拉未再就大選發表過言論。另外,老布什也沒有參加共和黨全國大會,在那張全國會上特朗普獲得了共和黨正式提名。

英國《衛報》分析,如果老布什把票投給了希拉里,意味著他會加入由一些著名的共和黨人組成的跨越黨派鄙視特朗普的陣營。這個陣營中包括許多接近布什家族的人,比如老布什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 Brent Scowcroft ,以及傑布·布什的高級助手 Sally Bradshaw 。

目前,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競選團隊都沒有對此發表回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7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