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浙江女仁醫出錢求窮病人就醫

1 : GS(14)@2016-02-03 14:43:16

「打一個星期,哪來的錢,不看了,放棄了。」「我求你,成不?」浙江台州一名女醫生楊永紅,不忍病人無錢醫病,借給病人500元(人民幣.下同),並央求他不要放棄治療。有病人拍下經過,感動不少網民,但楊卻認為這事正常不過:「醫生總不能不管病人,是不是?」在台州當保安的徐姓男子上月18日因連日高燒往市立醫院求診,楊永紅診斷他患上敗血病,需吊鹽水,否則可能出現可致命的感染性休克。徐卻擔心醫藥費,指一星期用上數千元難以負擔。楊便央求他一定接受治療,並先借他500元,次天不夠可再借,「我就算借你,救你一條命我也很高興」。



稱非首次借錢給病人


楊受訪時指這只是小事,當時會說出「我求你」,也只望能把病人勸服,對方第二日亦已還錢。她指這不是她首次借錢給病人,一般都會還錢,她着緊病人健康,錢能否取回也是其次。徐經一周用藥,身體已好多了。許多網民讚楊永紅為「仁醫」。澎湃新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03/194769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153

巴西證實有病人因輸血感染寨卡

1 : GS(14)@2016-02-08 03:00:04

寨卡病毒在全球多國擴散,巴西衞生部門昨日證實,去年4月曾有受槍傷的病人因輸血而受到感染,最終因槍傷不治,而5月亦有一宗感染寨卡的人捐血,但接受輸血的人未有因此感染病毒,當局表示會加強監管血庫,並禁止感染寨卡病毒的人在康復後30日內捐血。巴西亦宣佈在本月13日實施大型防疫運動,總統羅塞夫發表講話號召全民參與,形容是一場保護家人的抗爭。政府會動員數十萬名軍人及政府官員,協助每家每戶清理積水,防止傳播寨卡病毒的伊蚊滋生。當局被指未向聯合國及美國衞生部門提供足夠的病毒樣本及數據,窒礙疫苗及藥物研究之餘,更令寨卡病毒與小頭症的關連遲遲未被證實。美國日前出現首宗本土感染病例後,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戴德縣、希爾斯伯勒縣、利縣及聖羅莎縣至今出現9宗外地感染寨卡病毒確診個案,患者全部到過南美,當中沒孕婦。當局前日宣佈以上4縣區進入衞生緊急狀態。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05/194802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396

「活的藥物」94%病人徵狀全消失改造免疫細胞 治末期血癌

1 : GS(14)@2016-02-18 00:36:48

■英國女童理查茲,前年秋天3個月大時證實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靠基因改造免疫療法擊退癌細胞,接受骨髓移植後,去年底宣告「奇蹟痊癒」,是全球首例。資料圖片



末期癌症,有望有藥可救。最新臨床實驗顯示,數十名只餘數個月性命的血癌末期病人,靠着經過改造的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竟然有多達94%病人的徵狀完全消失;研究員形容是重大突破。


美國西雅圖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里德爾(Stanley Riddell),在前日結束的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周年大會,講述以CAR-T細胞療法對付血癌的實驗結果;其中最令人鼓舞的一項研究,是35名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病人,在接受這種治療後18個月,有94%病人的病情處於完全緩解期(remission,即徵狀完全消失,惟以後有可能重新出現)。
CAR-T細胞療法並非新技術,但近年才開始改良用於臨床治療,而有如此優異的治療成果,更屬破天荒頭一次。



■有嵌合抗體的T細胞會針對攻擊癌細胞。設計圖片





高反應率前所未見

所謂CAR-T細胞,全名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是指從病人身上分離出免疫T細胞,然後用基因工程技術,給T細胞加入一個能識別特定腫瘤細胞的元素,令T細胞具有殺死該種腫瘤細胞的嵌合抗體;這種CAR-T細胞要在實驗室中大量培養,之後輸回病人體內。參加實驗的那群病人都試過各種療法、包括高劑量化療,而病情無改善,估計「大部份只能再活2至5個月」。里德爾說:「在病情如此嚴重的病人身上有這樣高的反應率,是前所未見的。」另兩組共40多名患淋巴癌的病人,在接受CAR-T細胞療法後,亦有逾80%病人徵狀減少,當中一半人徵狀完全消失,而且情況已維持長達18個月。意大利米蘭聖拉法埃萊大學血液學家博尼尼對於有關實驗成績更是滿懷希望,形容是一次「革命」。「T細胞是活的藥物,有機會長伴我們終身。」這意味這些「殺手細胞」隨時候命,一旦癌症復發,它們可再次出手對付。目前CAR-T細胞療法仍在起步,暫時只做過對付部份血癌的測試,至於對付腫瘤的成效、以至緩解期有多長,都有待進一步研究。雖然里德爾不想揣測這種療法幾時完成臨床測試,但博尼尼有信心「相關產品出現在市場的日子很接近」。



料成主要療法

里德爾指出:「雖然CAR-T細胞療法像化療和電療一樣,不會成為所有癌症剋星,但我認為免疫細胞療法已成為對付癌症的主要療法之一。」以CAR-T細胞療法治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的研究報告,將於本年稍後出版。英國《衞報》/《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7/194940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082

坐地起價不得要領醫生手術台毆病人

1 : GS(14)@2016-03-15 15:08:02

■醫生抱着病人雙腿粗暴推扯。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發生罕見婦產科醫生在手術台上對女病人狂毆事件。起因或與女病人躺上手術台後被醫生坐地起價,病人不肯就範而遭殃。女病人掙扎尖叫,毫無招架之力。事件被人隔着手術室的玻璃牆拍下,近日放上網被廣泛流傳。網民驚呼「天啊!太可怕了」、「醫生失去人性比恐怖分子還可怕」!



■女病人被摑在手術台上掙扎。


內蒙古電視台《都市全接觸》節目報道指,視頻是爆料人於去年9月從呼市一間民營醫院手術室外拍攝的。本月8日幾位自稱是呼市某民營醫院的護士向節目爆料,指她們的醫院有坐地起價情況並拍下該視頻。由於影響大,電視台曾預告昨日會報道內幕,但最後無播出,電視台未解釋原因。



狂搧耳光抱腿猛扯 女病人尖叫

視頻顯示,一名女病人疑似躺在婦產科手術台上,並坐起與兩名醫護人員發生爭執。其後一名女醫生拿起一包輸液袋朝女病人猛砸,女病人倒在手術台,女醫生更進一步對其狂搧耳光,又抱着女病人雙腿左晃右扯。視頻中不時聽到女病人的尖叫聲和醫生的訓斥聲。視頻近日在網上瘋傳,引起網民譁然和憤怒,直指醫生不管甚麼理由都不應對手術台上病人的動粗。不少留言批評部份內地民營醫院只向錢看,醫生毫無職業道德。



曾有病人割包皮時被追加收費

內地近年醫患衝突嚴重,除有病人毆打勒索醫生外,醫生在手術室「坐地起價」也時有發生。去年4月,廣州一名王姓男子到一間私家醫院割包皮,途中竟遭醫生追加收費,王男無奈就範;而同是呼市一名男子上月在手術途中遭醫生加價,稱如果不交錢就不把手術完成,並直接把傷口重新縫上,該名男子最後也無奈接受。內蒙古電視台/微博



【網民有話說】

‧天啊!這是醫院還是屠宰場?太恐怖了!‧醫生失去人性,比恐怖分子還可怕!‧最新發明的麻醉方法:打暈了好做手術!‧強烈要求取締這種醫院!‧這才是真正的醫鬧,醫生在鬧!‧道德淪喪,滅絕人性!資料來源:鳳凰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5/195297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917

非洲巨鼠助防疫巡查監獄揪出結核病人?

1 : GS(14)@2016-04-01 15:43:57

東非專家計劃利用老鼠高度發展的嗅覺,在坦桑尼亞及莫桑比克的監獄診斷囚犯有否患高度傳染性的結核病,以防範疫症蔓延。在坦桑尼亞,不少人包括囚犯由於缺乏錢或意識,故不時缺席檢查,加上檢查系統面對重重困難,令當局對抗結核病百上加斤,很多個案未能確診。比利時掃雷組織APOPO訓練的非洲巨鼠,一張開眼就學習如何與人類社交及交流,4周大起就接受嚴格訓練,學習在痰的樣本中辨別出有結核病的樣本,一旦發現結核病就在樣本旁停留3秒示意,成功的話會獲得獎勵。平時實驗室技術員或要花四天才完成檢測,但巨鼠僅用20分鐘就可檢查100個樣本,而且成本可低至0.2美元(約1.55港元)。APOPO目前計劃已檢查逾34萬個結核病樣本,發現逾3.6萬宗個案。
APOPO的科學家表示,巨鼠的準確率接近100%,快捷、便宜,而且有望大幅降低貧窮國家的檢查成本。APOPO計劃訓練更多巨鼠,將檢查擴大到坦桑尼亞及莫桑比克的所有監獄、貧民窟、工廠等,以至其他結核病肆虐的國家。英國《衞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401/195536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977

病人手術後腎失蹤醫生:萎縮了

1 : GS(14)@2016-05-08 01:43:56

■劉永偉到醫院接受胸腔手術後,右腎居然離奇消失。


內地發生離奇醫療糾紛。安徽居民劉永偉去年因車禍重傷,被送到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做胸腔手術。他兩個月後到其他醫院覆診,卻被告知右腎消失;涉事醫院聲稱劉的腎臟是「萎縮不見」。失腎案昨日經媒體報道後,隨即引發社會爭議,大批網民將矛頭指向涉事醫生,質疑有不良醫生割病人腎變賣。劉永偉住在宿州市埇橋區,去年6月,他駕車外出遇車禍,被送往皖北醫院急救,證實右側多根肋骨骨折,右肺、肝、右腎挫傷,胸腰椎棘突等。劉隨後送到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救治,他憶述醫生曾說:「右腎等器官在車禍中,都擠到胸腔裏了,必須要立即手術,把器官復位。」手術由胸心外科醫生胡波負責,劉覺得手術成功,對右腎取出來再放回去並不在意。去年8月,劉永偉出院後到山東省立醫院覆診,卻被告知其右腎失蹤,醫生說:「如果右腎還在,哪怕是變得像芝麻粒,我都能給你照出來,可是你的右腎的確沒了!」事件令劉大受打擊,於是半年內轉往多家醫院檢查,但檢驗結果一樣,他因傷口化膿,病情雪上加霜。




港醫生︰無可能突萎縮

為弄清事件,他近日與當地記者再到涉事醫院,醫院負責人指:「當時胡波醫生拿出腎來,發現腎從外表上看,都是好的,所以又放回腹腔裏。」醫院又引述胡醫生指,腎臟或沒有安置好就萎縮不見。涉事醫院昨發聲明指病人散佈不實言論,稱手術方式合理,但聲明隻字不提腎臟失蹤。腎科專科醫生黃煜向《蘋果》表示,腎萎縮分兩種:一是腎發育不良,先天只有一顆腎,二是腎血管收窄,令養分及血液吸收不足。腎科專科醫生李富強認為,一般成年人的腎臟約10厘米長,腎臟要由正常萎縮到「消失」需時兩年至20年不等,故腎臟無可能在兩個月內突然萎縮不見。他又認為,除了複雜的肝、腎移植手術才會將內臟取出,否則就算肝臟或腎臟有損傷,都不會貿然取出檢查再放入體內,對於該醫院的手術做法聞所未聞。《新安晚報》/《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6/195998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709

病人家屬武警醫院維權遭驅趕

1 : GS(14)@2016-05-08 02:56:03

【魏則西事件】罹患末期癌症的內地大學生魏則西誤信百度廣告,接受不當醫療致死引舉國熱議,一批曾接受「生物免疫療法」的病人家屬昨到涉事的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門前示威,其間有人情緒激動衝鐵閘(圖),遭便衣警察強行抬走。除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被停業調查,北京再有兩間軍方醫院腫瘤科停診,為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三醫院及解放軍307醫院,它們都有提供「生物免疫療法」。該治療法在國外尚屬試驗,未進入臨床,但在內地竟成為不法者牟利工具。魏則西之死舉國同情,但官媒《人民日報》昨亦發表題為「魏則西留下的生命考題」的評論文章,批魏面對生死不夠理性,因醫生不是萬能,「尊重自然規律,放棄幻想,坦然地面對生與死」,輿論譁然,網民怒轟「冷血沒有人性」!新京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7/196016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942

白車受阻 耽誤緊急高壓氧治療張德江訪港 封東隧險累死病人

1 : GS(14)@2016-05-21 19:00:55

■有fb貼文斥張德江訪港安排導致病人緊急治療受拖延。


【本報訊】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前日到將軍澳探訪安老院,是訪港3天唯一親民活動,但親民變擾民。警方在張車隊過海時一度封閉東隧,一輛由東區醫院送病人到昂船洲高壓艙接受治療的救護車受阻延。而安老院為迎接張德江,安排90歲長者示範復康機械操練,有長者疑不堪折騰一度不適。記者:麥志榮


■消息指,高壓氧治療受拖延的病人為日前西灣河火警受傷女子。資料圖片


張德江前日上午10時許到將軍澳探訪安老院,車隊由灣仔到將軍澳,警方沿途封路,過東隧時一度封閉隧道。facebook專頁HA Secrets有網民貼文指,東區醫院一名病人當天需送往昂船洲高壓艙進行高壓氧治療,病人靠呼吸機維生,在長途運送時需注射鎮靜劑入睡。貼文指,負責運送的救護車已響警號及由警方電單車開路,但警方無通知醫院封路一事,救護車在東廊塞車及要等東隧解封而受阻,病人因藥效消失作醒掙扎,救護員要即時再注射鎮靜劑,「被迫留在馬路返唔到醫院,分分鐘冇命,到時真係唔知呢件事邊個要負責任」。據了解,事件中的病人為周三西灣河火警中吸入濃煙而送入東區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的姓劉女子。醫管局發言人拒證實事件,只表示西灣河火警中受傷病人現時情況穩定。發言人又表示,一般而言,運送病人到昂船洲高壓氧治療艙接受治療有一定風險,醫院會安排已接受特別訓練的醫護人員陪同,並因應突發情況準備足夠藥物及儀器。消防處稱,當天救護車於上午9時37分在交通警察護送下接載該病人,並在一名醫生及一名護士陪同下離開東區醫院,並於上午10時32分抵達昂船洲,該處沒說明車程是否比平日延長。根據紀錄,張德江訪港3天期間,緊急救護召喚於目標時間內獲得處理的比率達95.2%至96.5%,較服務承諾的92.5%為高。



長者示範復康操練不適

張德江前日訪聖公會將軍澳安老服務大樓,參觀復康治療室,院方安排幾名70至90多歲長者示範復康運動治療。其中一名91歲姓伍長者用肌動機械手進行復康訓練。據悉,伍疑因過於操勞及保安過份緊張,事後血壓急升,下午排血尿,須提早休息。聖公會福利協會接受本報查詢時稱,了解過跟張德江見面的所有長者,活動至今身體正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1/196213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905

博愛醫院學護嚴重失誤氣管造口餵奶 病人險窒息

1 : GS(14)@2016-05-24 10:18:52

【本報訊】博愛醫院發生一宗醫療事故,一名病房兼職護理學生為一名舌癌女病人餵食時,誤將營養奶輸注管接駁到氣管呼吸造口管,由於兩條喉管尺寸不同,在餵食一分鐘後出現「噴奶」,院方發現出錯後,隨即移除管道接駁,病人目前情況穩定。有醫生指此舉會致命,批評屬低級錯誤,直斥離譜。記者:謝明明 嚴敏慧



博愛醫院昨晚發聲明表示,該名45歲患有舌癌的女病人於本月13日入住該院內科及老人科病房,病人早前曾接受手術,分別在喉部氣管及胃部開有造口協助呼吸和餵食。一名受聘在該病房兼職工作的護理學生,前日下午為病人餵食時,錯誤將營養奶輸注管接駁到氣管呼吸造口管。



涉事學護暫停臨床職務

該院指在開始輸注營養奶時,該學生發現營養奶不斷從接駁位溢出,立即關閉喉管暫停營養奶輸注,通知病房當值護士,估計整個過程少於1分鐘。當值護士發現營養奶輸注管錯誤接駁至呼吸造口,隨即將營養奶輸注管接駁移除,並立刻在呼吸氣管造口進行真空抽吸,在病人氣管中抽出少量痰涎,並沒發現營養奶。病人的維生指標正常,臨床及X光檢查確定氣管及肺部沒異常,情況穩定,已處方抗生素以防出現吸入性肺炎。該院重申非常關注事件,已向病人家屬交代事件及致歉。院方向醫管局報告事件,就事件展開調查,料8周內完成報告。涉事的護理學生已暫停臨床職務。據了解,病人氣管造口上有接駁器,該護理學生直接將胃喉插上,並注入營養奶,由於胃喉及氣管喉尺寸不同,「唔啱位」才會令營養奶不斷從接駁位溢出,護理學生發現出事,立即關閉喉管暫停營養奶輸注,再通知病房當值護士,始發現事件。至於護理學生被督導的程度,據悉沒清晰指引,全由病房護士因應每名學生程度及知識再決定。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指出,胃喉及氣管喉尺寸不同,而且接駁部位不同,「一般人都識分辨,冇可能搞錯,呢個係低級人為錯誤,係無知」。他指出,若營養奶或食物進入氣管,可導致窒息死亡,或導致吸入肺炎,嚴重可致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4/196249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205

晤病人組織 民主黨擬投票時離場

1 : GS(14)@2016-07-09 06:21:47

【本報訊】立會昨續議《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政策連線等廿多名代表昨約見泛民議員,爭取支持草案,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會後表示,由於該黨對特首梁振英不信任,故憂慮草案影響醫委會專業自主,但強調該黨不會反對草案,考慮在投票時離場。



工黨或投棄權票

社福界議員、工黨張國柱表示,工黨一致決定不反對政府草案,或傾向投棄權票。公民黨黨魁梁家傑昨指,泛民與病人組織會面時,曾游說對方接受公民黨議員郭家麒的修訂,認為可力保醫學界專業自主,但病人組織不接受,堅持支持政府草案,又指不欣賞醫學界議員梁家騮不斷點人數的做法。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會後稱,明白泛民對特首委任抗拒,希望泛民撇除政治立場審視草案,但他相信病人組織代表不會依附政府,希望可透過市民監察解決特首委任問題,相信病人組織種票的可能性不大。為防止立會再流會,建制派「班長」、民建聯議員葉國謙昨主動與泛民會議召集人何秀蘭開會商討。何會後重申泛民議員並不希望流會,即使流會都只會是「意外」,指泛民議員會盡量出席會議,亦不會參與點人數;而民主黨昨早召開黨團後,暫決定在草案二讀時支持政府草案,三讀時則離開會議廳。■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07/196849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8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