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H7N9閃電殺人 專攻中老年男性 

1 : GS(14)@2013-04-07 14:05: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407/18219519

上海昨再增兩宗確診個案

                                      昨日內地公佈來自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濱盛農副產品商行的鵪鶉帶有H7N9病毒。正在杭州浙大一院搶救的67歲楊姓男病人,曾到上址活禽攤檔購買並食用過鵪鶉。
連同昨日上海兩宗個案,內地至今確診18宗個案,當中6人死亡。患者中包括11男7女,兩名年紀最大病人是87及83歲,11人介乎40至79歲,只有一名小童。死者中5人是男性。
至今內地H7N9禽流感死亡率約33%,較沙士死亡率約10%為高,但比H5N1禽流感死亡率約60%為低。最少兩名病人由病發至死亡僅7天,包括浙江湖州64歲的張姓男農民,及上海從事運輸雞鴨的48歲儲姓男病人。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副主任梁偉峰分析禽流感病人特徵,男性死亡個案較多與吸煙有關。H7N9病毒主要攻擊肺部細胞,若肺功能不好,容易受病毒感染。其中一名死者吸煙20年,另一人吸煙38年。他又指病人早期「好像沒甚麼感覺」,但受感染後第7至11日病情突加重,大部份人有呼吸衰竭,肺部氧氣不足,之後心肺功能轉差,多種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浙江浙大一院重症監護室主任方強表示,H7N9病毒令病人病情突然加重,病毒像用「閃電戰」殺人。67歲楊姓男病人3月25日求診時,醫生對其肺部X光片「還不是很驚奇」;但兩日內他肺部炎症從左肺下葉,擴散至左肺上葉。8日後病人轉到浙大一院時,兩邊肺都是「白肺」,即炎症非常嚴重。
他又指,浙江三名病人確診時已屬重症,其後出現呼吸衰竭及低氧血症,使用呼吸機後病情沒進展。另有內地專家指,因病人病情惡化快,病毒進入體內大量繁殖,引致死亡率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471

遭14歲男性侵送院印度少女留醫再被姦

1 : GS(14)@2016-02-02 15:57:20

印度(圖)性侵案無日無之,一名遭強姦後送院的15歲少女竟在留醫期間慘被醫院保安員強姦,在數日內兩遭性侵犯。少女上周二在居住的社區附近被一名14歲少年強姦後,被送往位於賈坎德邦賈姆謝德布爾市的M.G.M醫院接受治療,少年疑犯則被送往少年拘留所。豈料少女的噩夢未完,醫院保安員馬赫托前晚趁少女的媽媽外出取藥時,將少女帶到洗手間內強姦,並獲另一女職員協助下逃離醫院。警察長杰哈表示,接到少女報案後已立案調查,最終拘捕馬赫托。當局正等待少女的醫療報告,她現時已被轉移到市內最好的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印度強姦問題嚴重,2012年發生巴士輪姦案,一名女大學生慘遭蹂躪致死,引起全球關注,推動印度改革有關強姦的法例。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02/194756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62

中年漢患乳癌羞啟齒喚「胸部癌」籲男性定期檢查

1 : GS(14)@2016-10-16 08:19:59

乳癌是婦女頭號殺手,在男士身上同樣可以發生!56歲的辛格(Michael Singer)是乳癌康復者,他接受《蘋果》專訪坦言,一開始被診斷出乳癌時相當尷尬,「簡直是羞恥,也不敢跟朋友說」。有病人組織呼籲,男性需要定期檢查胸部預防癌症,「若你知道癌症帶來的長期影響,便不會因尷尬不檢查」。駐紐約記者:鄭柏齡2010年,辛格無意中感到左胸出現硬塊,經家庭醫生診斷後,證實患上乳癌。當時,他對患病感到相當尷尬,「怎麼可能發生在我身上?簡直是羞恥」。他表示自己跟多數美國人一樣,從小被教導女生擁有乳房(breast),而男生則有胸部(chest),「乳癌應該只會在女性身上出現吧?朋友問我發生甚麼事,我只敢叫它胸部癌(chest cancer)」。辛格的姐姐2009年因乳癌病逝,因此他發現胸部硬塊後,家庭醫生立即叫他到醫院詳細檢查,最終成功切除乳房,癌細胞沒有擴散至其他器官,尚算不幸中之大幸。康復後,辛格加入男士防乳癌組織「The Male Breast Cancer Coalition」,冀提高社會對男性乳癌的關注。事實上,並非所有男士如辛格般幸運,成功逃離癌細胞魔爪。美國每年有2.6萬名男性被診斷出乳癌,其中440人因病逝世。社會大眾對男性乳癌的認識不多,辛格說,當年到醫院進行手術時,部分醫護人員對他罹患乳癌亦感到驚訝。在皇后區工作的護士特雷德韋爾(Irene Treadwell)表示,男性患上乳癌機率較女性低約100倍,「但不等於不需要受到關注,當你知道患癌帶來的長遠影響,你便不會感到尷尬」;她建議伴侶?對方每月檢查胸部一次,男士通常在60歲後出現病徵,女士則要在40歲起定期檢查,如家族有類似病歷,需提早至20歲左右接受檢查。特雷德韋爾介紹指,男性檢查乳房的做法,與女性大同小異。即站在鏡前舉起單手,把手掌放在頭顱後,用另一隻手的三隻手指,沿胸部按壓,左右乳房各檢查一次。特雷德韋爾說,乳癌不會產生痛楚,如感到硬塊應立即就醫。身為男士預防乳癌推廣(Real Men Wear Pink)大使、在社區推廣防癌訊息的紐約市議員安迪金(Andy King),對癌症有切身之痛。其家人曾因患癌而逝世,他認為,很多男士忽視身體出現的各種毛病,「乳癌是不分性別沒有歧視的,及早檢查不只?自己,也是為家人負責」。緊貼選情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6/198026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253

畢生爭取婦權 總統戰兩次輸給男性希拉莉政治生涯恐告終

1 : GS(14)@2016-11-10 07:57:36

■希拉莉支持者逼爆紐約街頭等待結果。路透社



「我會成為美國史上最年輕的女總統」。希拉莉去年宣告第二度競選總統後,在首場造勢大會,許下這句豪言。奈何目標總是這麼近、那麼遠,儘管她以畢生之力試圖衝擊美國婦女參政的終極「玻璃天花」,仍錯失好局,這次敗選恐令她政治生涯告終。



現年69歲、二戰後嬰兒潮下出生的希拉莉,家境小康,父親羅德姆經營小生意,母親多蘿西是家庭主婦。羅德姆是退伍軍人,性情乖僻,對3名子女教養嚴苛如軍中,常貶低太太只有婦人之見,可幸母親從不看扁女兒,從未說過「女生不可以如何如何」的話,反而教曉女兒克服恐懼。希拉莉3、4歲時,被鄰家女孩欺侮,哭着跑回家,但母親不是安慰她或替她出頭,卻告訴女兒不得怯懦,要據理力爭,被推倒後要自己站起來。


從小感受男女不平等

希拉莉很早就決定將來不要在家中煮飯洗衫,跳出當時社會期望女性做賢妻良母、對丈夫言聽計從的框框,但儘管她品學兼優,比許多男生能幹,還是感受到現實不公平。1960年代美國正掀登月熱,少女希拉莉亦發過太空夢,去信太空總署自薦上月球,結果被告知:女生無份。她就讀的高中總是男生任班級主席,女生只能當秘書。她決定參選,結果輸了,對手還無禮說:「要是你以為女孩子能夠當上主席,就實在太笨了。」在弱勢社群中,希拉莉自小關注婦女和兒童福利,跟母親不無關係。多蘿西小時被遺棄、後又受到母親欺騙而失去上大學機會,因此對生活艱苦的人非常同情。希拉莉在衞理斯理學院的年代,美國社會正因民權運動和越戰爭議而動盪,她學會將信念付諸實行,積極參加政治和社運,更發現自己不再認同父親灌輸的共和黨理念,改投民主黨懷抱。在耶魯法學院,希拉莉找到志同道合、能力相當的克林頓,攜手踏上政治旅程。在平步青雲的丈夫身旁,希拉莉盡展抱負,致力推動她關注的教育、醫保和婦女權利;1996年在聯合國世界婦女大會上「婦女權利就是人權」的名句更傳遍全球。但同時她這數十年來持續受到輿論審查、政敵攻擊以至抹黑,鍛煉了處理攻擊和危機的能力,但防衞機制越強,處事作風越趨隱密。


政治手腕履歷獲肯定

離開白宮後希拉莉正式踏入政壇,8年聯邦參議員與4年國務卿生涯,贏得同僚肯定──認為她能以事論事、目標明確、聆聽不同意見、願跨越黨派鴻溝,更累積了立法與行政、內政與外交廣泛經驗,履歷之亮麗,在歷任準總統中首屈一指。但這些深厚資歷,在8年前民主黨初選,還不足以勝過高舉希望和改變旗幟的新面孔奧巴馬,這次輸給形象更差的特朗普,兩次挫敗顯示她過去醜聞和選民一直對她不信任,或成為她克服不了的障礙。已69歲的希拉莉4年後捲土重來機會不大,外界認為女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或取代她地位。美國有線新聞網絡/法新社/美聯社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0/198290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817

重用白人男性富商任命惹爭議

1 : GS(14)@2017-01-21 03:36:35

特朗普(圖)雖以「反建制」為政綱核心,打破華盛頓的「特殊利益階層」,可是他所任命的內閣,卻未能見到這種傾向。在特朗普內閣人選中,白人、男性、富人等佔了大多數。越接近核心的位置,情況就越明顯。比例相較前幾任總統都要不平衡,令外界質疑他是否能帶來新氣象。縱觀特朗普的內閣,人選大都是企業老闆或高層。例如國務卿蒂勒森是埃克森美孚行政總裁、財政部長姆欽是高盛前高層。其他要職中,鷹派軍人佔的比例也相當高,例如綽號「瘋狗」、曾領兵攻打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國防部長人選馬蒂斯。


核心四職位清一色男性

在種族和性別上,獲特朗普提名的都是白人男性居多。目前為止,特朗普的內閣人選中只有1名非裔人、1名亞裔人、1名印裔人,至於拉美裔更是一個都沒有,女性亦只有4名,白人男性佔總體人數約八成,至於最接近核心的四個內閣職位即國務卿、財長、司法部長和國防部長,更是清一色的白人男性。相較之下,奧巴馬政府的內閣只有不足一半是白人男性。這也是自列根時代以來,種族比例最為懸殊的一屆政府。普林斯頓大學政治歷史學家澤利澤(Julian Zelizer)指出,特朗普組建一個軍人和有錢人為主的班子,一定程度顯示特朗普如何看待自己。這些人作風通常較強硬,預視特朗普未來的施政也會用類似手法。另一項關注點在於,新班子較缺乏公職經驗,能否將在商界的成功轉移到政府身上成為疑問。華盛頓政治研究員馬哈菲指出:「不是說低估商界經驗的價值,而是政府地位特殊,處事步伐遠比商界慢,需要先有共識和既定程序,與企業有所不同。」路透社/美聯社


【特朗普部份重要任命】



蒂勒森(64歲)國務卿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是好友,被指有利益衝突

姆欽(54歲)財政部長前高盛高層,無政府公職經驗

普里伯斯(44歲)白宮幕僚長在黨內人脈廣,具平衡作用



班農(63歲)首席智囊及高級顧問取態極右,被指推動仇恨

庫什納(36歲)白宮高級顧問特朗普女婿,而且家族生意龐大,有利益衝突之嫌

馬蒂斯(66歲)國防部長綽號「瘋狗」,作風親鷹派,領兵攻打過阿富汗和伊拉克,言論惹火



凱利(66歲)國土安全部長曾警告美墨邊境有漏洞,曾因關塔那摩灣監獄問題與奧巴馬政府鬧矛盾

科茨(73歲)國家情報總監在吞併克里米亞事件中要求嚴厲制裁俄羅斯,被俄禁止入境

佩里(66歲)能源部長支持化石能源政策,曾揚言廢除能源部



普賴斯(62歲)衞生與公共服務部長奧巴馬醫保政策著名反對者,支持醫療保健私有化

納瓦羅(67歲)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對華強硬,甚至認為中美之戰在所難免

趙小蘭(63歲)運輸部長台灣移民,麥康奈爾妻子,曾於喬治布殊政府擔任勞工部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0/199030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378

文化影響!美華人男男性行為較會用安全套

1 : GS(14)@2017-05-18 01:10:47

根據統計,在世界各地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者,以「男男間不安全性行為」者為最大宗。以台灣為例,2016年所通報的2,400個HIV感染者中,就有1,955個是因此受到感染,超過了總數的八成。很多反同團體都以這項數據作為發言基礎,來反對平權及立法。雖然客觀數據會說話,但反對者往往將「男男間不安全性行為」簡化成「男男性行為」,這種帶有顏色的發言,也扭曲了數據所代表的重點──如何增加男男安全性行為的意願?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根據一項2017年發表的研究,文化可能是一個重要因素。這項研究發現,旅居美國的華人男性,在內化亞洲與美國文化之後,更願意在肛交時使用安全套,因此大幅減低了感染性病的危險性。為甚麼會有這樣的現象,主導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學者陳力深也接受《蘋果》專訪,為大家一解疑惑。「華人在來到美國之後,如果對美國文化接受與認同,在性安全這方面的的意識會比較高」。陳力深說,相較於台灣、中國、或是香港,美國在性議題方面比較不會隱晦不談,宣傳也比傳統的華人社會開放許多。因此,很多華人在移居美國之後,不論在性知識上或性觀念上,都會有所進展,也必較願意與人有所交流,「這都可以被視為一種性觀念的文化涵化」。陳力深強調,文化並非人類與生俱來,而是透過學習與生活經驗而內化。「文化涵化」就是在一個人在適應新的社會規範、語言、與行為的過程中,把這些因素內化為自身價值觀的過程。當一個人來到新環境時,有可能會完全把舊有文化給摒除,完全接受新的文化,但也有些人會有所抗拒,保留部份原有的文化。「像美國西岸對安全性行為的討論比較開放,這邊的報章雜誌也有很多這樣的議題,因此華人來到這邊很容易就被這樣的文化所影響」。「這些華人(男男性行為者)在性的觀念有所進步,但是仍保有傳統華人家庭觀念」,而這等於是結合了兩種文化的優點。陳力深說,雖然美國性教育普及,但暗黑次文化也十分流行。「在這些次文化之中,常進行高危險的性行為,為求愉悅而忽略安全......但是華人的家庭觀念還是很高,許多人想到日後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就較願意使用安全套來保護自己的健康」。雖然如此,但陳力深也感嘆,美國對於男同志與雙性戀的態度還是較華人社會友善。他認為美國的華人(男同志與雙性戀)接受較少的歧視眼光,與因此願意正面積極的自我保護。這種態度除了表現在性行為上,從社交上的態度也看得出來;像中國男同志多半不願意將頭像放在約會軟體上,因為擔心若被熟識的人看見,會對他們造成很大的社會壓力。「所以在中國的男男約會軟體的自介會有很多惡意的言辭,像是你如果舉報我(男同志)的身份,你就會全家死光」!陳力深認為,這種負面氛圍所造成的社會壓迫,更不利於「男男安全性行為」的推廣。他希望社會大眾都能夠正視這些研究成果,能夠不帶歧視而平等地看待每個族群,才能推廣更好的醫療及健康觀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7/200241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1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