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你最大弱點會成為沒人能及的獨門武功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29.html

 巴黎:

今天是我要感恩的一天,因為巴黎20組合第一次領先自己偶像股神旗艦BRK·A 的年初至今回報:https://www.google.com.hk/finance?cid=4376 ,在回答朋友的祝賀時我說要感謝Michael  Burry ,如果不是他,那敢跳出偶像Ben. Graham 和Warren Buffett的身影,並大膽創立自己的一套Wow + Ick 的策略,獲得非常豐厚的回報。
至於何謂wow+lck,希望可以在將來的工作坊中和朋友一起分享。

今次是回應Blog 友Mike 君希望我說明一下MB 如何令我改變。
筆者於是便由98年前只懂炒樓說起。

98年前筆者曾買賣超過十次物業,贏了很多錢,隨後在亞洲金融風暴前大量入市買期指,期權,多小張不說了,朋友可以想像幾天賺一百萬會是多小張期指。

筆者當時是層層夾疊式買升,所以越贏越多,但最後只一個上午的下挫1千點,筆者便從天堂掉到地獄,所有倉被斬,8年炒樓的錢泡湯兼送一屁股債。

朋友一定會想:巴黎老弟的好勇性格所誤。那天下午獨自一個,呆坐在公司對面麗港城的石磴的筆者都是這樣想。

自己痛恨這性格,一直到知道Michael Burry 之前都想把這天生的性格剷除或壓制。

相信來此Blog的朋友,過去成績總必有失販過,總抱怨過自己有某個弱點,做錯某事,讓閣下輸錢,甚至乎不能原諒那個一直跟隨閣下的陰暗面的你自己。

今天我希望朋友放低這袍袱,因為那個你求之不得揮去的弱點,其實就是閣下獨一無二的投資強項。

以Michael Burry 為例,只得一隻眼、內向丶自閉,真的是缺點多多,他說自己不是股神,並說其它人也不可能是股神,因為股神有他本人與生俱來對某種事情的敏感力,其它人沒有,如果你硬要每事依足他,成績不可能會好。

而MB 所說的沒有可能是Buffett,可不是說沒有人能打敗股神,MB不是股神,但他打敗股神。

股神30多年來成績都是跟隨大市上落,只是跌時跌很小,升時升得很多。

若有人能反地心吸力逆市上升,那麼深入民心的想法是這人是做假丶內幕交易或有不可告人之事情,事實一些反內幕交易的電腦系統就是追蹤這些。

MB 卻做到,8年成績完全脫離大市的軋跡,大市升,他大升,大市跌,他大升,大市大跌,他狂升,可惜2008年之後他結束了基金,只有短短8年的參考,未能像股神的幾十年,雖然如此,某一角度看,他的選股能力己經超越Ben Graham 及Warren Buffett。

MB 利用自己所有的缺陷到投資需要功夫上,獨眼可以更集中,自閉可以讀得更長時間,他可以把一間公司通佈的所有或其它有關連的文件讀清,這啓發了我在扈港通公告後大量閱讀有関全球不同地方的ADR同股的差價、或不同形式例如只一實際運作公司但有兩控股在兩地掛牌的價差等等長期追蹤的文獻,得出一個結論:"差價是可以長期存在,但一旦界線消失或被模糊,雙價必定合一"。

過去自己好勇的個性,其實並不是弱點,只是沒有支援一個能相輔相乘的補充劑給它,例如事先做多十倍的準備,只要能夠補充這點,弱點就能成為優點。

又如果MB成績可以完全脫離大市,那麼Graham 說的分散能減低風險,雖然十之有九成立,必不是必然。而最有可能集中也沒風險就是MB 所說的一個仙也不下註在不知道的股票情況了,只要能確實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即使單只買一支股票也沒有風險。

筆者於是也大幅減少持股數量,並集中在兩支銀行資本比最高,EPS年年升,還有很多特點我歸納為Wow+lck股,而它們的AH價差和內在價值差同時兼備,它們未必是轉市升得最高的股票,但就能確保無論銅幣是擲正面或反面,自己都能獲利。

MB 在2007年也只是單一重註次按債便贏盡市場,筆者也相信每年只要能真正了解一兩件事情,己足夠閣下賺很多錢。例如有人可以類似像MB一樣,在4、5月時找IBank設計和發行差價衍生工具對睹幾支wow+lck股差價,那麼到現在組合就可以番倍利潤。

朋友又或會抱怨自己沒有MB的內向性格,還有例如坐不定的弱點。
千萬不要這樣想,沒有人沒弱點,也沒有人可以成為MB。彼得林奇不就是坐不定而時常透過實地考察,去這去那了解公司嗎?Fisher 不是用八掛方法打聽企業嗎?不同的"弱點"是可以殊途同歸,視乎如何發揮想像力。

不要註意自己的缺陷帶來什麼阻礙,而是把註意力放在怎樣補充、利用閣下既有的"缺陷",它們最終能做的事情會嚇閣下一跳,而Blog友也必定能找到一條康莊的投資大道。

到時,可別忘了筆者這杯㗎啡,

Happy Investing to all of you!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296

別人學不會的獨門生意 耗八個月調配方 產品才能上架

2015-01-26  TWM
 
 

 

有別於一般量販店銷售四萬到八萬種商品,好市多的商品沒有一般量販店來得多,但在台灣卻能創造一年六百億元的營業額,在這個驚人的數字背後,隱藏近千家厲害的供應商,堪稱好市多成功關鍵的無名英雄。

撰文‧梁任瑋、周思含 攝影.吳東岳

品臻國際 上班族創業

一隻火雞卡進好市多供應鏈在好市多,有人靠著一款明星商品攻下供應鏈,但也有食品業者逆勢操作,替好市多開發出新商機,同時也壯大自己的事業版圖。

二○一四年的聖誕節,你家的餐桌上是否也有一隻從好市多提回家的美式烤火雞?還是香酥Q嫩的德國豬腳?這些都來自同一個供應商||「品臻國際」。

品臻國際負責人李艾臻,在創業前只是位平凡上班族,但在職場生涯十餘年中,累積豐富的行銷企畫、公關及通路經歷,讓她選定以開發「食品」,作為創業的敲門磚。小本經營的公司要在競爭激烈的食品業生存,關鍵就是「差異化」,李艾臻觀察到好市多賣場裡的商品項目雖然少,人潮卻絡繹不絕,於是寫了一份企畫書,主動向好市多自薦販售「感恩節火雞」。

「○五年的時候,台灣人要外帶一隻火雞只能到大飯店買定價五、六千元的,但我逆勢操作一隻只賣一九九九元,分量相同但只要三分之一的價格。」她說,「我和代工廠都是第一次做烤火雞,很多細節無法掌握,在研發階段就因為無法掌握烤雞內餡的溫度,而烤炸了兩、三百隻。」雖然最後只推出兩百隻烤火雞以小賠收場,卻學習到不少寶貴經驗,如今一年在感恩節及耶誕節兩個檔期,均可賣出一千多隻火雞,在好市多奠定了基礎。

「一樣產品花八個月來來回回調整口味與配方,是常有的事。」李艾臻也是好市多的會員,深知好市多對品質的要求,並透過收會費篩選出特定的消費族群,因此商品要在好市多上架,除了獨特性,更要兼顧商品「價值」── 意即好的品質以及便宜的價格。

逛過好市多的人,一定對現場試吃品印象深刻。品臻每年在好市多投入試吃產品的金額高達上百萬元,但李艾臻認為效益卻遠勝於花在媒體廣告,是相當划算的投資,也讓她不斷開發出新商品在好市多上架,至今已有十餘樣產品在好市多銷售。

近期食安風暴,促使好市多的麵包機大賣,多數人對調製麵團的比例常常很頭痛。好市多總經理張嗣漢建議李艾臻研發麵包機專用的吐司預拌粉,只要倒入便利包,就能輕鬆做出一條吐司。這項產品上架後獲得不錯的回響,為了讓消費者吃得安心,配方粉上的標示都寫得清清楚楚。李艾臻開玩笑地說:「別家產品沒標示的都是祕方,我們的產品卻必須要脫光光。」一語道盡好市多在稽核商品時的高標準。

品臻國際

成立:2005年

負責人:李艾臻(左一)

資本額:1500萬元

在COSTCO年營業額:預估3億元每公斤369元的德國豬腳,一年在好市多賣出2億元。

十味觀 董事長的私房菜

化身好市多裡的大眾美食

台灣好市多每年創造六百億元的營業額,這樣的驚人成績,讓供應商們無不卯足全勁,搶破頭只為拿到好市多的銷售門票,但,唯獨這一瓶三百五十公克重的XO醬,讓總經理張嗣漢三顧茅廬拜訪,才讓供應商十味觀願意大規模生產,並於好市多販售。到底十味觀背後是何方神聖,要出動好市多總經理親自拜託?

原來,十味觀是前國泰信託董事長、美食家蔡辰男為了好市多所創立的品牌。蔡辰男在吃遍世界各地的美食後,決心自製可以作為所有料理美味基底的醬料,經過多方嘗試調配、使用各種頂級食材,終於找出最佳比例,讓各式佳餚佐以這款XO醬點綴後,更加畫龍點睛。

最早,這罐XO醬只是他與朋友分享的私房食譜,有一次,張嗣漢在蔡辰男家中初嘗後驚為天人,極力說服蔡辰男在好市多上架販售。

不過,在自家廚房做是一回事,大量生產顧及的面向又更多。十味觀食品副總經理陳坤言表示,為了符合好市多的食品衛生標準,從北到南花了不少功夫遍尋優良的代工廠,幸好第一批上架的三千六百瓶XO醬一周就銷售一空,這也為日後開發的各式產品注入一劑強心針。

XO醬推出後佳評如潮,因此間隔半年誕生了另一款麻辣醬,同樣也在好市多熱賣。

為了讓消費者辨識度高,張嗣漢還建議蔡辰男將自己人像印製在包裝上,打出獨家配方的賣點,陳坤言說,「好市多豐富的行銷經驗,讓十味觀六年來業績穩定成長。」這樣的好成績也讓負責代工的吉康冷凍食品廠聲名大噪,原本不知名的小廠因而接到許多餐飲業者直接指名與吉康合作,委託訂單頓時暴增。

吉康冷凍食品總經理周蔡鑫指出,好市多會委託外部第三方做檢驗,而且是用國際食品標準ISO 22000的規格查廠,除了過敏原檢測、廢棄物處理,檢驗者會與供應商的員工或高階管理者訪談,並現場查訪工廠和宿舍、審視紀錄與文件等,檢驗後,還會持續追蹤,每年再查訪一次。

「比起眼睛看得到的硬體設備,他們尤其注重『軟體』,包括員工的證照、人員素質。」在陳坤言眼裡,這些嚴格的要求,背後代表的是好市多與廠商站在同一陣線,長期合作下來,也讓好市多每年繳一千兩百元會員費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從原本只是美食家廚房裡的私房醬料,搖身成為大眾美食,如今蔡辰男依舊揮舞著鍋鏟,為好市多研發出佛跳牆、鮑魚、牛肉麵與四神湯等調理包,證明上好的天然食材不見得只能在高檔餐廳享用,利用便利的調理包方式,也可以輕鬆與大眾一起分享。

十味觀

成立:2008年

負責人:蔡陳保枝

資本額:300萬元

在COSTCO年營業額:5000萬元XO醬首次在好市多上架,一周內創下售出3600瓶佳績。

西雅圖極品咖啡 甩開財務危機

變身本土即溶咖啡龍頭

在好市多眾多供應商中,西雅圖極品咖啡的故事無疑是最傳奇,也最經典的一個。

二十年來,台灣好市多熱賣的商品多如過江之鯽,但能夠在賣場裡屹立不搖的品牌卻不多,只有西雅圖極品咖啡,始終在賣場裡被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也是近十年唯一盤踞在十大暢銷商品排行榜內的台灣自創品牌。

三合一即溶咖啡在台灣商店處處可見,但西雅圖卻能在好市多一年賣出三億元業績,打敗其他國外知名品牌,甚至讓原本經營連鎖咖啡廳的西雅圖咖啡董事長劉增祥,順利轉型發展即溶包市場,「因為它的口味大眾化、定價策略成功!」好市多中和店店長靜培霖分析,西雅圖能夠成為台灣好市多長青商品的主因,在於CP值超高。

一九九九年,劉增祥已經營西雅圖連鎖咖啡廳兩年,當時為了拓展營收,開發即溶咖啡周邊商品在好市多販賣,「一開始,一盒原本只有十份,售價二百五十元,後來我們建議他改成大包裝、二十五份,價格增加一倍,再打個九折,結果消費者買的數量沒有減少,但業績成長一倍。同樣賣五十盒,以前是賣二百五十元,現在卻可以衝出更高的營業額。」張嗣漢說。

除了外包裝加大,西雅圖咖啡單包的容量也比一般三合一即溶咖啡多出近一倍。以銷售率最好的西雅圖即品拿鐵一盒一百份為例,一包重量就高達二十一克,單價只有六.四九元,這個只為好市多設計的特殊包裝,深受台灣早餐店業者喜愛,不少業者都是整箱大批購買。

西雅圖極品咖啡在好市多一戰成名,也讓劉增祥順利從十年前瀕臨倒閉的財務危機中絕處逢生。「當時西雅圖因為資金周轉問題收掉許多店面,所幸靠著零售通路商品維持固定營收,翻轉為本土即溶咖啡第一品牌。」一家食品業者透露。

如今,西雅圖咖啡研發出更多不同口味的分眾即溶商品,廣為大眾喜愛,更塑造出強烈的品牌形象,也讓它成為目前台灣好市多咖啡櫃位種類最多的單一品牌。

西雅圖極品咖啡

成立:1997年

負責人:劉增祥

資本額:600萬元

在COSTCO年營業額:3億元西雅圖極品咖啡單包容量比一般三合一即溶咖啡多出近1倍,一包重達21克,單價只有6.49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266

網路開店》越怪越有人氣 一年吸一千五百萬 科學也能當玩具賣 小夫妻把小眾變獨門生意

2015-06-15  TWM


撰文•黃家慧

什麼地方會賣貓頭鷹的嘔吐物「食繭」、一根永遠不會順時針走且毫無用處的棒子?瀏覽「賽先生科學工廠」網站,讓人不禁想問:「老闆瘋了嗎?」林厚進和錢筠 筠當然不是瘋了,這對夫妻把收藏興趣轉化為創業點子,架設銷售網站,以別樹一格的利基定位,打造出台灣唯一專賣科學相關禮品的公司。

創業六年來,兩人蹣跚學步卻越走越穩健,員工從兩人到十多人,如今一年業績超過一千五百萬元,經銷的國內外商品超過六百種、自行設計的產品有十多項,去年 自行設計的「摺紙筆記本」還連獲德國iF、日本Good Design設計大獎,可以說成績斐然。甚至,到日本超高人氣的國民生活雜貨品牌LoFt閒逛,也可以找到賽先生的產品。

押上存款,鎖定追尋偉大寶藏的同好這一切,源自六年前的一場聚會。林厚進與太太錢筠筠都在自家設計公司上班,生活還算充裕,當時,錢筠筠聽到架設賣書網站 的朋友提起網路開店的初體驗,由於只要有人下單,就會簡訊通知,哪怕人在海邊散步,手機簡訊也會一直響,每響一回就等於進帳一筆。聽進耳裡的錢筠筠心想, 購物網似乎很好賺,不免想跟進。

原本就愛蒐集稀奇古怪科學玩物的兩人靈光一閃,如果將這些東西放在網站上銷售,是不是能吸引到和他們一樣「要追尋偉大寶藏」的同好,進而成為一門好生意?

當時兩人雖然收入不錯,卻是租屋族、又追求小確幸,身邊存款僅「四十萬元」,他們把這筆錢全部投入「賽先生」,林厚進自承,這就像押注梭哈,兩人把僅有的 餘錢全部押上,但誠如教出無數青年創業家的清華大學資工系教授蔡仁松所說:「只要有計畫,年輕就是本錢,失敗代價小。」帶著「輸了頂多重來」的心理準備, 兩人還有一個共識,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既不考慮政府的青年貸款,就連近年來不少創投上門,夫婦倆也不為所動,林厚進笑說:「我不想拖他們下水!」花了一年 多,賽先生網站才正式上線,錢筠筠回憶,剛開始每天瀏覽人數頂多二十人,自己常常盯著Google分析發呆,只要一顯示有網友在瀏覽網站,就非常興奮。

早期站上的商品至多三十項,靠著林厚進以設計師的「任性眼光」選物,採購原則也秉持著「禮品、與科學相關、有趣」三個方向,而且深信一定會有買客上門。林 厚進以電影《夢幻成真》的台詞描述信念:「你蓋好了,他就會來。」果然,賽先生漸漸打出知名度,網友的開箱文吸引媒體報導,每日網站瀏覽數飆升至八千人。 二○一一年,一位客戶主動牽線,賽先生開始到誠品設櫃,如今在誠品已設有三個實體店,貢獻的營業額高達七成。今年暑假,賽先生還要進駐台北松菸誠品,並將 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開設第一家旗艦店,營業額預估再成長二成。

夠酷就賣,立志成為國際科學玩具平台除了代理商品和銷售自行設計的產品,只要有任何人設計了新奇有趣的科學產品,都可以拿到賽先生網站上賣,例如有一位台大教授設計了一款可以連接手機的「生物顯微鏡」,就找上門。

林厚進說:「我們在做的事情,已經不再是賺錢那麼單純,好像影響了一些人,影響力越來越大。」賽先生將愛好科學禮品的同好湊在一起,集小眾成大眾,培養出一個龐大的科學禮品族群。

林厚進表示,賽先生的野心是要成為國際品牌。兩年前他參加文化部所舉辦的「文化創意產業國際拓展計畫」,到倫敦參展,所設計的產品也受到外國廠商青睞,開始打開國際市場。目前來自國外的訂單,已達總體一至兩成,今年,也開始架設海外網站,往世界品牌的目標邁進。

錢筠筠表示,兩人創業迄今,沒有換車子、沒有買房子、生孩子,將一切金錢、心力投入這項事業。林厚進認為,創業要有等待的耐性,要知道自己的目標,他說:「千萬不要回頭看你捨棄了什麼,因為我們要追尋偉大的寶藏!」

賽先生科學工廠

創辦人:林厚進(1977年生)、

錢筠筠(1978年生)

成立時間:2009年

初期資本:40萬元

主要業務:販售與科學原理相關的禮品成績:2014年營業額1500萬元

創業日記:

2008.09 朋友架了一個購書網站,感覺很好賺,我們也來做一個!

2010.05 Google分析顯示,一位台北網友在瀏覽「賽先生」,結果是旁邊的同事……。

2011.12 客戶說要幫我們引薦到誠品設櫃,我們真的可以嗎?

2014.03 噢!我們設計的摺紙筆記本獲得「德國iF傳達設計大獎」,太棒了!

2015.01 是時候進軍國外了,我們來架設海外網站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38

近六成公司前三季業績預喜 基金獨門重倉股大揭秘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8-16/938720.html

眾所周知,基金獨門重倉股一直是基金拉開差距的利器,特別是這些業績大幅增長的個股,擁有良好的基本面,值得長線關註。

 

隨著上市公司中報進入密集披露期,部分公司的三季度業績情況也初露端倪。

從已發布業績預告的公司整體情況來看,約有接近六成的公司前三季業績預喜,其中,化工、電氣設備是預喜公司數目最多的兩個行業。

記者統計發現,前三季度業績出現明顯改善的65只個股中,41只有基金重倉持有,其中,預計增幅在70%以上的華東醫藥由35只基金“抱團重倉”,而海鷗衛浴、中聯電氣、寶馨科技等11只預喜股則由11只不同基金“獨門重倉”。

近六成公司業績預喜

數據顯示,截至8月14日,在滬深兩市已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的236家公司中,約有56%的公司業績預喜。其中,業績獲得明顯提升或改善的公司有65家。

其中,農林牧漁板塊的牧原股份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為2-3億元,凈利潤最高增幅達11013.58%,提升幅度最大。“公司是一體化的生豬養殖企業,盈利的大幅提升,主要是受豬價進入上升周期帶動,”一券商分析師指出。傳媒行業的華媒控股以最高1853.30%的凈利潤增幅列增幅榜第二,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是因為公司2014年度實施完畢重大資產重組,主營業務由儀器儀表更變為經營廣告、報刊發行、印刷、新媒體等業務。

“投資者需要註意甄別的是,有些公司的業績增長並非來自於主營業務,那麽,這種業績短期的爆發式增長可能就不具備可持續性。”上述分析師進一步指出。

記者註意到,漢麻產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015%-1065%,不過,業績變動原因為第三季度下屬子公司漢麻生物公司擁有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完成後,增加三季度的經營業績,同時上半年股份公司的2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等被征收完成後增加了營業外收入。

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化工、電氣設備兩大板塊業績增長的公司數目較多,化工類公司有11家業績大幅提升或改善,湖北金環 、渝三峽A、永太科技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616.34%、304%和230%。

41只個股被基金重倉

記者對上述65只業績大幅提升或改善的個股進一步分析後發現,其中的41只個股進入了基金的十大重倉股行列。

數據顯示,由10只以上基金“抱團持有”的個股達10只,分別是:華東醫藥、衛士通 、牧原股份、雛鷹農牧 、中科金財 、桂東電力 、丹甫股份 、智光電氣 、百潤股份和聯絡互動 。其中,生物醫藥行業的華東醫藥吸引了35只基金入駐,長城醫療保健、嘉實醫療保健 、長城消費 、嘉實主題新動力4只基金的持股占凈值比都在7%以上。計算機行業的衛士通則吸引了27只基金“抱團”,大成景陽領先持股占凈值比超過14%;前三季度業績大幅提升的牧原股份也有26只先知先覺的基金搶先入駐,銀河消費 、中歐新趨勢 、招商先鋒 、華泰柏瑞行業領先、基金銀豐 5只基金的持股占凈值比在9%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65只個股中,有11只個股只有一只基金重倉持有,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獨門重倉”。其中,由廣發內需持有的海鷗衛浴基金持股占凈值比例最高,為6.28%;光大新增長持有的寶馨科技則增幅最為顯著,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00%-250%。

“眾所周知,基金獨門重倉股一直是基金拉開差距的利器,特別是這些業績大幅增長的個股,擁有良好的基本面,值得長線關註。”上述分析師最後說。

  • 大眾證券報
  • 何劍嶺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896

網路雜貨鋪 如何稱霸亞馬遜? 獨門定價術 讓Pharmapacks用幾毛錢賺進億元

2016-03-21  TWM

一家小藥店的老闆,偶然在線上販賣健康與美容產品,可觀的收入,開啟了他們的亞馬遜人生; 透過專屬軟體「智多星」網路定價,每筆幾毛錢的利潤,讓他們營收三年成長超過三十倍。

你大概沒有想過,靠著在網路上薄利多銷的策略,也能做出好幾億的生意?Pharmapacks的那幾位合夥人本來也沒想到,但他們真的這樣發財了。

Pharmapacks的老闆安德魯.法吉納(Andrew Vagenas),為了說明他怎麼建立這個七千萬美元的零售生意,拿出一顆伊歐詩(EOS)潤唇球,丟給他的搭檔布萊.崔蒙提(BradTramunti),邊向記者說:「他可是我們的神童」。崔蒙提看起來不像神童,他三十三歲,是個大塊頭,身上裹一件褪色T恤,一副邋遢模樣。只見他拿起這顆潤唇球,放在掌心,像專家一樣細細觀察。

「嗯,這是新口味,黑莓花蜜香味的。」崔蒙提把它帶到辦公桌前,叫出亞馬遜(Amazon)產品頁面。他為它秤了一下重,算出運費,「一.八九美元」。他還查了亞馬遜銷售排行、供應商價目表,盤算了一下,然後笑著說,「我們可以把批發價訂定為二.二三美元,外加運費,還有我們的賺頭。這個價碼能讓我們成為第一號供應商。」也就是說,只要有人在亞馬遜點了一下,將這款潤唇球「加入購物車」,Pharmapacks就做到一筆生意。

幾分鐘定價 熱銷數星期

法吉納滿臉笑開了花。接著又丟了一盒「維他命之友鐵質補充劑」(Vitamin Friends Iron Diet Supplement)給崔蒙提。崔蒙提說:「這可是正在狂銷的搶手貨。亞馬遜已經有二○一篇評論 。如果能用十塊錢以下買到手,這單一定是全壘打。」才幾分鐘,他們就討論好價格,在亞馬遜開賣;不到幾個小時,Pharmapacks成為這兩個產品在亞馬遜上銷量最大的賣家,一連保持了幾星期。

你下一次在上亞馬遜選購小玩意時,不妨小停片刻,看看頁面右邊那個「其他賣家」的小方塊按鈕。前文提到的潤唇球共有十三家賣家,鐵質補充劑有二十家賣家。就在你點擊購物時,一場生死存亡的惡戰也在這小方塊內開打。事實上,法吉納與崔蒙提這類生意人,每天都在亞馬遜的四億一千萬個產品頁面,打著這樣的殊死戰。

這就是亞馬遜市場。在這個市場上,任何人都可以在亞馬遜本身的攤位旁邊擺攤,而且幾乎想賣什麼就可以賣什麼,這裡與eBay不同。在eBay,每個賣家都有各自的頁面,但亞馬遜依照產品項目劃分市場,只在頁面展示價格最低的業者,把所有其他賣家全部藏了起來。用賣家的行話來說,這拔得頭籌的業者就叫作「得了買盤」(getting the buy box)。這個市場看起來井然有序,事實上亞馬遜現在有兩百多萬個賣家,為了搶買盤,大家就在幾毛錢的利潤上廝殺。

亞馬遜仍在這個每年交易二十億件產品的市場販賣最熱門的產品,但根據顧問業者ChannelAdvisor資料,第三方賣家已經占了幾近半個市場,而且成長速度比亞馬遜快一倍。

零售業強者 搶進電商平台在二○一五年Inc.美國成長最快企業五百強排名中,零售業展現一件引人矚目的特徵:所有上榜的零售業者──那些成長率高達百分之一千或更高的公司──網站看起來都老舊不堪。為什麼?原來這些業者幾乎不用自己的網站了,他們做生意用的是eBay、沃爾瑪線上商城、Overstock,特別是亞馬遜的平台。

以法吉納的Pharmapacks為例。

它在一四年創下三千一百五十萬美元(約十億元新台幣)營收業績,一五年則是七千萬美元,三年來營收成長率高達三十.三五倍,在Inc.五百強中名列第一一五位。法吉納還預言,公司一六年業績會高達一億六千萬美元,而這些營收其中四成來自亞馬遜。

有些零售業者靠販賣稀奇古怪的商品(例如專門用來刷馬的刷子)發財,但Pharmapacks賣的盡是一些到處有賣的東西,竟也能大發利市,怎麼回事?

在一開始,法吉納、崔蒙提在紐約南布隆克斯區經營藥店。一一年,他們開始在線上賣些健康與美容產品,發現收入頗可觀,於是在皇后區租了一間小倉庫,開始用一半的時間投入線上業務。

沒隔多久,老鄰居吉米.馬楚納迪(Jimmy Mastronardi)也加了進來,幫忙管理財務。他們發現,在亞馬遜這樣的平台上賣東西,與經營藥店,甚或經營網站不僅完全不一樣,商機也大得多。

他們從這種平台商務上學到一件事:價格才是王道。價格訂得太高,根本別想在亞馬遜市場出頭;價格訂得太低更糟,你會在亞馬遜市場「搶到買盤」,導致數以千計購單湧進,每一筆都讓你虧損。價格要訂多少?這個問題讓崔蒙提非常著迷。

智多星軟體 是致勝關鍵

崔蒙提在求學時代就有誦讀困難的毛病,而且像許多有這種症狀的孩子一樣,他練就一種記憶大量事實與數字的本領。他開始研究他們的產品,記憶競爭對手的價格,觀察新產品項目排名的起伏,逐漸訂出各種定價策略。就這樣,他們搶占買盤的頻率開始增加,也經常賺錢了。

法吉納是公司解決問題的專家,他把崔蒙提的這些定價策略整理成一套邏輯,找了一位程式設計師把它們編成一套運算方程式,納入他們稱為「智多星」(Master Brain)的公司專屬軟體。

「智多星」就是法吉納、崔蒙提致勝的關鍵,他們保護這套軟體,就像BBQ店的老闆捍衛自己的獨門祕傳醬汁一樣。智多星一上線,事情就變得瘋狂了。訂單蜂擁而至,銷售額在一年之間增加了六倍,鄰居開始抱怨二十四小時絡繹不絕的貨車,還有直接在倉庫前吃飯睡覺的打包工人。倉庫很快就不夠用,Pharmapacks從此迅速擴張。

談到線上市場的崛起,一般都會想到科技公司,因為它們創造條件,讓消費者只須點擊幾下就能完成選購。但這只說明了消費的需求面,沒有說明消費的供應面:為什麼能有這麼廉價、這麼充沛、想買什麼就有什麼的產品?

有人說,Pharmapacks賣的都是那種「從卡車後面掉下來的次等貨」,這樣說不對。供貨給Pharmapacks的分銷商,也都是沃爾瑪(Walmart)、好市多(Costco)這些大咖的供貨商。

Pharmapacks與十六家分銷商簽有合約,其中有些業者直接與製造廠打交道,有些則是「次級市場分銷商」,他們透過灰色市場手段取得打了大折扣的商品。

供應商多元 不怕被斷貨

就像對他們的「智多星」究竟如何運作守口如瓶一樣,Pharmapacks的供應鏈也是大機密,也不肯把供應商的身分透露給製造廠商。

法吉納說,「我們對廠商什麼也不用說,我們也不會說。」另一名合夥人韋伯也表示,「假設有個分銷商想整我們,在一個特定項目上切斷我們的貨源,我們只要上別處找就可以了。」他又加了一句,「你知道這一切對誰最有利嗎?對消費者最有利。廠商沒辦法繼續剝削消費者了。」Pharmapacks有了這一切條件,繼續飛速成長。法吉納不久前剛簽約租下一個十四萬兩千平方呎(約三九九○坪)的辦公大樓。公司已經在去年底配備機器人與輸送帶,以後可以每分鐘處理五十個訂單。

在與沃爾瑪線上商城簽下類似合約之後,他們正與Fresh Direct展開談判,準備用Fresh Direct網站販賣健康與美容產品。不過崔蒙提仍然埋首桌案,奮力打拚,因為他知道,市場上另有兩百萬個賣家正想盡辦法要在「買盤」中擊敗他。

撰文 / Burt Hel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194

獨門賣點 別處沒有的混搭風 MTV做安親班生意 把過氣變加分

2016-04-25  TCW

西門町近四年租金上漲一四三%,但有一群你以為早該被淘汰的三十年以上老店,靠轉型繼續長存。

近三十歲U2電影館

切割時段,開發安親班、退休族市場「請問,徐太宇『壁咚』林真心的包廂是哪一個?」二位北京來的背包客在平日晚間九點多,造訪西門町著名地標「萬年商業大樓」內的八樓,詢問櫃台人員預訂《我的少女時代》電影場景包廂的可能性。

這裡是U2電影館,將要邁入第三十個年頭,是全台規模最大、也是西門町歷史最悠久的MTV業者。

MTV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供情侶、朋友窩在包廂內,坐在大沙發上看自己挑選的電影,賣點在有私人空間、能自主快速選片的私人電影院。

有意思的是,當大家已經習慣在家裡看網路電影,或是去電影院享受3D聲效時,U2卻找到自己的存活空間。

二〇一五年下半年,《我的少女時代》電影暴紅,劇組為營造九〇年代的氛圍,特別安排男女主角相約到U2看MTV,並在包廂內播放由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聯合主演的《超級街頭霸王》電影。

「許多陸客、香港客會來指定電影中的T15包廂看片,」U2電影館協理葉怡君指出,去年下半年電影熱賣後,中國港澳的觀光客源激增,較去年同期成長三成,讓萬年館穩坐U2全台分館業績前兩大。

但這也需要U2隨機應變調整,「碰到各個國家的客人,都對我們這行業很好奇,」葉恰君說,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營業的MTV,是台灣特有的產業。住宿在西門町的背包客,常在結束一天行程、約莫晚問九點過後登門消費,做為體驗台灣文化的另類景點。

看準觀光客嘗鮮心理,U2推出「夜貓專案」,時段從凌晨十二點到隔天早上八點,常有背包客在行程的最後一晚,預訂包廂消費,一晚二百九十九元起跳,除了體驗看片之外,又可省下一晚的住宿費,頗受觀光客的歡迎。

甚至為了提高來客數,U2仔細分析離峰時段的客源及商圈環境,發現西門町鄰近福星、老松等國小,周邊開立不少安親班、幼兒園,這是我們從來沒接觸過的客層。」「五年前,因為自己是家長,發現安親班有帶學生戶外教學的需要,所以我們主動出擊,」葉怡君說,當時鎮定早上十一點至下午一點的離峰時段,U2推出「電影欣賞」專案,獲得安親班青睞,暑假幾乎每週都有安親班包場,不僅提高離峰時段的來客數,還能兼做社區服務。

「除了經典老電影,最新歐美影集、歌舞劇舞台劇,甚至連Discovery紀錄片都有,」葉恰君說,MTV產業轉型為私人電影院後,業績仍隨經濟景氣循環而起伏,因此格外注重選片的多元性,逐步開發出退休人士、學生、上班族及業務等主要客源。

相鄰電影街僅四分鐘路程,U2卻仍屹立不搖,它證明了:老,有時反而是最強大資本,只要你題葸好好聽消費者聲音。

八十歲繡花鞋老鋪

客製只要三天,牛津鞋款打中港客心另一家有八十年歷史的繡花鞋老店,則仍奮力走在轉型路上。

創立於上海的小花園,一九四九年遷台在西門町落地生根,是台北第一家繡花鞋店。

「現在還有人穿繡花鞋?那不是老人或死人才穿的嗎?」在進口平底鞋、台製皮鞋夾擊下,小花園的生意曾一落千丈,一天賣不到一雙鞋,加上周邊店面租金上漲三成,讓第四代店長徐宗源坦言,接班「壓力很大」。他創新第一步,就從老氣鞋款下手,將西式鞋款如牛津鞋、樂福鞋結合傳統繡花,也改良了鞋墊的設計,加上〇.

九公厘的雙層高密度乳膠墊,做出有「老靈魂」又兼顧舒適度的新鞋款。

沒想到中西合璧的新鞋款搭上懷舊熱潮,擄獲港客的心。徐宗源說,港客熱愛文青風,小花園的創新鞋款正好對味,加上部落格推薦,光是牛津鞋款,月銷量就大幅成長六倍,重新找回市場。

第二步,則是挑戰客製化服務。過往,手工製鞋速度慢,難趕上觀光客腳步,「外面訂做一雙鞋,至少要等上三個禮拜。」徐宗源去年中推出客製化鞋款訂做服務,從款式、布料到繡花圖案,客人都可以自己挑,並將製作期從三週壓縮到三天。來店的香港客人特別喜愛龍、鳳圖樣鞋款,香港漸失去的中華傳統文化,台灣還保存著,讓他們前仆後繼的來台「尋寶」。

現在,他還把繡花鞋上網網購,客戶遍及美國和香港等國家。雖然製鞋師傅的逐漸凋零,將是小花園後續大挑戰,但他仍在努力著,用最先進的方式,把老靈魂的韻味,傳達給全世界。

撰文者林淑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21

覺醒吧!別當公司資深拖油瓶 聯強總裁杜書伍 公開獨門識人術

2016-05-09  TWM

上班族工作一久「心倦了,皮也鬆了」,不但拒絕成長改變、不鳥公司規範、要求特殊待遇……,各種倚老賣老症頭出現,績效還跟菜鳥「難分軒輊」,老闆都快氣瘋了!

資深人員長期在公司任職,對公司的了解較多,加以職務經驗豐富,與公司培養較深的工作默契,所以工作的品質效率比資淺人員更具優勢。因此,資深人員向來是公司積極留住的員工,而資深員工比例,也是衡量企業指標之一,稱為「組織的厚度」。

職場荒謬鬧劇

官階越大 擺爛第一名

資深員工理應在工作上會得出更好的績效,比起資淺員工有更好的條件與機會升職,得以擔當更重要的工作。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並不盡然如此!

我們看到有些資深人員進入公司,學會職掌的工作內容後,就不再學習,企圖以此技能做一輩子,連最基本的「與時俱進」(跟著公司一起成長)都相當勉強。

有些則是自以為對公司很了解、人脈廣闊而倚老賣老,空有資深經歷,卻沒有轉換成動力,非但未能反映在績效上;反而還要求公司應給資深人員特殊待遇,但能力相較進公司一、二年的同仁,也沒特別突出。

還有些資深人員,初期努力爭取升職,但達到目標位階後就志得意滿,自認能力相當不錯;而且職位越高,越覺得自己不用再學習、再改變,覺得該學習改變的是其他人,甚至也不遵守制度規範,自己就是例外,只因自己資深又位高權重。

資深員工之所以是公司的資產,是當資歷確實反映於能力與績效時,公司自然會給予優渥的獎酬,並不是因為資深的身分,而給予資深人員特殊的獎酬。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主管與個人都應該有正確的認知。

當然,如果資深員工反而變成公司包袱,是非常糟糕的事。

當我們看到有些人經歷豐富,都想當然耳地認為,他的能力必然也不錯。

我們也會看到有些人為了「豐富化」個人經歷,汲汲營營「走過」各種工作,甚至像拼圖一樣「收集」,驕傲自滿。

職場詐騙集團

履歷「百戰」 通常是天兵實際上,很多人「走過」很多經歷,但經驗卻沒啥長進。因為,經歷只是時間區段,你「身在其中」罷了!倘使在當下,未能用心觀察周遭的人事物,仔細體會、思考、理解互動與意涵,從而學習體會到新的知識與認知;那麼,你雖身歷其境,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只有經歷而沒有經驗,虛擲了光陰,工作能力也沒進化。

尤其,體驗須投注心力與時間,才能吸收內化、融會貫通;時間不夠長,是無法形成經驗。因此我們也會看到那些急功近利、認知膚淺的人,不斷遊走四方,短暫「停泊」不同企業,自以為打造了一張洋洋灑灑、豐富多彩的履歷,但是能力依然原地踏步。這就是陷入「有經歷就等於有經驗,就代表有能力」這種簡單化思考的迷思。

所以,每個人都要自我提醒,投入每段經歷,是否都有獲得體會、學得經驗,切莫浪費時間虛度光陰。而真正用心的人,更因為比別人投注更多心力去深刻體驗、用心整理,在相同時間經歷,就獲得更多經驗。這就是人才的差異。

當然,身為用人的主管,更要仔細去判讀,部屬的﹁經歷﹂是否真正累積了「經驗」,以及經驗的多寡與深度,才能分辨人才、善用人才,不要淪為誤認「有經歷就等於有經驗」的昏庸主管。

(本文選自第四部,孫蓉萍整理)

撰文 / 杜書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16

吳曉波泄密吳酒的20路獨門刀法,農食人格品牌你也能做!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1/156778.shtml

吳曉波泄密吳酒的20路獨門刀法,農食人格品牌你也能做!
現代農匠 現代農匠

吳曉波泄密吳酒的20路獨門刀法,農食人格品牌你也能做!

做傳統農業的找到救命仙丹,做人格品牌的避免跌坑,做內容創業的偷到成為億萬富翁的秘方。不只是幹貨,更有秘聞故事!

練就20路吳門刀法,人格品牌你也能做!

第一刀:做出一個百萬級用戶的高品質自媒體!

第二刀:通過價值觀和興趣深度激活這個社群,能真正了解他們的一切!

第三刀:借人格品牌切入引爆社群電商,人格品牌要小眾,商業返祖時代已經降臨!

第四刀:從身邊可控的農業資源切入做人格品牌!

第五刀:農產品源頭必須要有農匠精神!

第六刀:選取價值觀和品質相符的代工商!

第七刀:做產品創新型公司,對產品敢於閱後即焚,限量限時,過後不留!

第八刀:打造產品的消費場景,精耕產品的文化場景!要有一個果子都能做出48個節氣系列的精神!

第九刀:產品顏值是人格品牌排第一位要做的事!

第十刀:一切創意從社群中來,從做好玩的事中來,從試錯中來!

十一刀:從眾籌到直播,要利用一切最新的好玩技術!

十二刀:從產品到銷售,要善於強強組合,玩跨界加法,不斷創新!

十三刀:通過互聯網社群和直接支付這兩個基礎設施革傳統渠道的命!

十四刀:和單一牛逼品牌合作,好風借力,和成長性品牌合作,共同搞大!

十五刀:如果要用傳統渠道,選擇價值觀相同的!

十六刀:將傳統的賣貨思維轉成服務思維,用戶在哪產品服務到哪,而不是盲目鋪貨等用戶來買!

十七刀:將互聯網社群落地化,把書友會等各種組織的價值組合起來,進行線下服務。

十八刀:深加工和品牌化能使農產品千百倍溢價!

十九刀:互聯網人格化品牌同樣能實現溢價!

二十刀:所有的根源在於你必須擁有失控型組織!

1、農業玩出500萬人追捧的直播

268106446535415775

吳曉波的優酷直播商業目標明確,探索直播電商。

無人機掠過千島湖東南角水域,可以清晰看到水上運動訓練基地的皮劃艇運動員韻律齊整的專業動作,然後再慢慢回到半島上,吳曉波就站在楊梅樹下,拎著一小籃楊梅邊吃邊說。這是中國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和視頻網站優酷的一次直播合作,一個半小時內觀看人數達522萬,高峰時同時在線人數104萬,獲得虛擬甜甜圈24310個,超過李易峰這樣的明星直播效果。吳曉波買島的故事很多粉絲都知道,但這一次能通過堪比真人秀的直播鏡頭,看著自稱農民的吳曉波興奮地聊這塊楊梅島的秘密,親自玩無人機差點把遙控器甩飛,聽他不怕走調地唱歌。

這是吳曉波這兩年來多次即興社群玩法中的最新一次,一如既往地擁有明確的商業目標,這回是探索直播電商,拿出來的實驗品則是直播結束前發布的吳酒新品。這款吳酒名叫美好時節系列,粉絲們直播時就能直接購買,隨後可全網限量購買10000套的第一季夏至禮盒,同時可預購全季四套產品。

這次更多是嘗試直播本身的感覺,線上直播銷售談不上爆發,但吳酒已經走上穩定而具深度的社群品牌道路。“對吳酒最主要的價值是,直播融入了無人機航拍的時尚元素,500多萬粉絲在線觀看,突破了以前純靠吳曉波頻道塑造品牌的局限”,吳曉波說。

更早前的3月23日,吳酒發起認養楊梅樹的社群新玩法,10天內就爆發式結束。1999年吳曉波承包了千島湖東南湖區一個半島,占地128畝,栽種了4000棵楊梅樹,目前還剩下3480棵左右正常產果。吳曉波拿出其中1000棵,讓社群用戶認養兩年,用戶只需支付一萬元即可獲得價值16000元的吳酒及衍生產品。

而最初兩次玩法也都以發揮出社群經濟的魔力而告終。第一次是2015年6月18日,吳曉波頻道推出釀制了一年的楊梅酒套裝,33小時賣出5000瓶,這是他們社群電商試驗起點;第二次是2015年10月22日,他們設計了一款新年賀歲酒套裝,72小時限時賣出3.3萬瓶。

吳酒品牌創立不到一年,已經是楊梅酒第一品牌。公司總經理是吳曉波的得力幹將、藍獅子副總裁陸斌。陸斌生於1980年,24歲就跟著吳曉波學寫作做編輯,管圖書出版,突然拎出來賣酒,管楊梅怎麽壓枝施肥,跟酒廠渠道打交道,現在公司上下都管他叫陸廠長。

吳曉波和陸斌從未涉足過酒業,也幾乎不喝酒,兩人還口不離“玩”字,如何打造一個以人格背書的實業品牌?對傳統酒產業有什麽變革?遭遇什麽考驗?

2、社群是一切玩法的源泉

53583218870738058

吳曉波頻道的內容很重,形式卻活潑精靈。

沒有吳曉波頻道這個微信公眾號,就不會有吳酒。把鮮果釀成酒,吳曉波以前也想過,但考慮到農副產品渠道太陳舊,門外漢沒法碰,只好作罷。互聯網尤其是微信像魔鬼一樣顛覆了媒體業,楊梅釀酒突然成了一件好玩的事情。

為何搞起以人格命名一發就不能收的自媒體來?畢業於複旦大學新聞系的他有很深的媒體情結:癡迷於速度、敏銳、當下歷史和廣泛傳播。吳曉波目前管理日漸龐大的公司的同時,依然每年寫100篇文章,做50個視頻,進行30場演講,就連書也是按照每年1本的節奏。

吳曉波頻道20萬+的爆款文章已是常事。既有分享宏觀洞見的《預見2016》,也有見微知著的《去日本買個馬桶蓋》;他絲毫不擔心引起爭議,批評屌絲文化,為企業家和王林合影辯護;頻道帶有強烈的人格化特征,名稱就是用他自己的名字,編輯則是個名叫巴九靈的卡通,傳播語言都是8090一代的;頻道很喜歡玩,既呼朋引類玩旅遊玩理財玩讀書,又玩酒玩茶,互動特征特別強。

兩年多的時間,吳曉波頻道玩出一個超過175萬用戶的社群,1/3是中產階級。通過這樣的社群,吳酒能直接找到用戶,是男是女年齡職業階層興趣地址一目了然,而傳統酒業是制造產品讓用戶去找,用戶是誰一抹黑。接下來就可以真正做到用戶為王了,因為用戶如果不喜歡,你做了他也不會買,如果是人格化產品,還會損傷人格信譽,所以對產品的要求比以往更高,這樣做就能形成良性循環。

雖然酒業的大量資源掌握在傳統渠道,但陸斌還是能感覺到他們的恐慌,正在於不知道用戶在哪里,就算茅臺五糧液也是如此。有位呼和浩特的傳統代理商,原來依托電話呼叫系統,擁有30萬穩定用戶,5000萬元的營收規模,開了9家直營店和400多個網點。可如今沒有多少人打電話了,這位代理商很恐慌,找吳酒請教。但他請教的思路還是我要開更多的分店和點,可問題是用戶已經不去店里買了,貨鋪給誰看?如果他把400多個網點變成服務中心,情況就不一樣了。陸斌說吳酒的核心理念是用戶在哪就做到哪服務到哪,實現半小時送到,而不是貨鋪到哪讓用戶去找它。

當社群連接完成後,所有的渠道商就都不見了,吳曉波說吳酒最多一層渠道,更妙的是,微信和支付寶已經可以直接支付。社群和支付這兩個基礎設施問題一解決,就可以實現吳曉波蓄謀已久的商業野心了。

3、人格品牌是社群電商引爆點

wxid_pwwkhv9ntjgz52_1466479815262_64

吳曉波經常自己上陣賣吳酒,他認為人格化能迅速建立品牌。

妻子邵冰冰如今是藍獅子傳媒集團總裁,她理解吳曉波的抱負,原來做藍獅子只有使命的願景,雖然上了新三板市值10來億,但從商業角度並不算很成功,現在趕上自媒體和社群的風口,目標明確空間巨大:做電商。

吳曉波從未停止過商業探索,他通過藍獅子項目成為億萬富翁前,早就依靠持續投資房地產實現財務自由,當初花50萬元承包千島湖半島,也是考慮土地變革會從山林地開始。吳曉波絲毫不諱言自己是商人,誇張地說自己“貪生怕死,好麻(將)愛錢”。他的正經解釋則是:我們做商業評論觀察的人,需要商業實踐,就像德魯克所言,要做介入的旁觀者,我們還年輕,如果沒打過仗,泥里沒滾過,想寫傳世巨著就會隔靴搔癢。為了培養吳曉波頻道的電商屬性,他甚至極端地說:誰要覺得知識分子賣東西,不喜歡,隨時可以離開。吳曉波很小心選擇合適的產品,但要賣東西這一點,不可逆。

吳曉波摸索出的電商環境是:圍繞價值觀和誌趣愛好相同的中產階級,提供帶有電商屬性的有情懷產品。均依附於吳曉波頻道這個自媒體。

吳酒正是吳曉波嘗試社群電商的第一步,而且是最關鍵的一步。正是吳酒售賣成功,讓他發現社群經濟有很大空間,以最快速度啟動美好的店。而吳酒一登場就玩成小爆款的關鍵,來自於他捕捉住社群電商的品牌趨勢。

吳曉波堅信自媒體里人大於機構,商業的返祖時代已經來臨。

第一是品牌返祖。在農耕時代的周邊鄉親眼里,最大的信用是你的名字,王大媽豆腐店、張小泉剪刀都是,自媒體時代,所有的銷售都是在熟人環境中做,如果喝了楊梅酒拉肚子,首先罵的是吳曉波,所以我敢讓它里面有蒼蠅嗎?

第二是傳播返祖。農耕時代的傳播方式是東家長西家短,有家公司請藍標做了十幾年的整合營銷,跟吳曉波感嘆說如今這樣搞不行了,傳播已經碎片化口碑化,老百姓怎麽說,比廠家怎麽說重要。

第三是營銷返祖。從前是金字塔狀的大工業分享模式,現在是倒金字塔,華為的背後是任正非,小米的背後是雷軍。

吳曉波決定將電商產品人格化。吳酒姓吳本有風險,中國沒聽說馬雲公司、馬化騰公司,但如果不用人格背書,電商很難立即起來。在實踐過程中,陸斌感覺到在食品質量方面,用戶對人格魅力體確實更放心。

業內很多人認為所謂的人格品牌是跨界打劫,但陸斌認為這是門外漢進入現代農業,縮短塑造品牌時間的路徑。而且楊梅酒屬於小品類,這在以前最麻煩的就是教育消費者,得大量投廣告,現在就靠口碑傳,喝得好就告訴朋友,傳播成本為零或很低。

4、為什麽做小眾楊梅酒?

wxid_pwwkhv9ntjgz52_1466479840337_16

擁有可控的獨特資源,是吳曉波切入楊梅酒的根本原因。圖為吳島上看千島湖風景。

選擇吳酒切入人格品牌,依然是玩的心態作怪。按說做酒最好做白酒或葡萄酒,楊梅酒是特別小的品類,僅江浙福建一帶農家和飯店釀喝。但對吳曉波而言,楊梅剛好近在眼前。

吳曉波當初在島上選擇栽種容易打理的楊梅,八年後開始收成時有點傻眼。楊梅成熟采摘期是梅雨季節,血海一片。每年收成8到10萬斤,最多時要雇200人采,能賣20萬元,人力采摘成本得10萬。有位雇工腿摔斷了,就賠出幾萬元,楊梅島就是一個傳說和僵局。2014年6月,面對滿山愁人的楊梅,吳曉波一想幹脆不賣了,采下來自己釀酒,那時吳曉波頻道開通月余。2015年6月,用戶已經70多萬,他將這批酒拿出來玩社群電商。吳曉波跟陸斌說現在可得小心伺候楊梅了,從前沒弄好最多損失幾萬元,現在得是幾千萬了。

wxid_pwwkhv9ntjgz52_1466479855272_5

圖為楊梅島這一季果實,圖片沒被美顏過。

無心插柳換個角度則是優勢所在。陸斌解釋吳酒的邏輯,是先有千島湖楊梅這樣一個事,再延伸出整個產業,柳桃潘蘋果都是要找個營銷點,有這麽些資源來做這個事,跟有這麽個市場來做這些事是兩種思維。吳曉波承認,吳酒人格化相對容易被認同一些,畢竟很多人都知道他有個楊梅島。

雖然是人格化,背後的商業理念是:

從身邊可控的優質資源切入,做有資源的人格化,而非求市場本身。

wxid_pwwkhv9ntjgz52_1466479869585_59

即將運往禦香露酒廠的編號楊梅,凡是有破損的都要剔除,帶枝葉的都要去掉,稍帶泥土的都要用清水清洗,再按固定重量放進存儲框,卡車就在路旁等待,45分鐘運達。

楊梅已采如何釀酒?吳曉波和陸斌最後選擇和浙江禦香露酒業有限公司合作,酒廠算不上很有名,符合從資質到用心程度等各方面的需要,距楊梅島也最近,45分鐘左右車程,采下來裝滿車運過去剛好,能確保楊梅新鮮度。但真正打動吳曉波的是,該廠擅長古法釀造。

去年吳酒出產近4萬瓶,今年預估20萬瓶,如今吳酒基本就是禦香露的唯一產品,吳曉波可以隨時收購禦香露,但他希望專業人幹專業事。

5、從閱後即焚到設計眾籌

wxid_pwwkhv9ntjgz52_1466479884265_35

吳酒今季第一款酒的定妝照,取意生如夏花。

吳酒已經釀好,可以敞開玩了。吳酒運營主推產品經理制,團隊今年從八人擴到15人,短小精悍,產品經理驅動著從創意到設計到營銷的全部議程,但秉持專業的事給專業的人做,對接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和外包公司,激發社群和合作方的智慧,最終根據買家的畫像來優化產品,比他們想要的更好看更好喝更好玩更好用,產品總監張騰說,一個產品經理就相當於一個公司。產品經理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個玩字。

產品概念上,今年的玩法叫美好時節系列:依次在夏至七夕中秋新春四個時節,各推一款吳酒套裝。吳酒本身酒品不變,但設計、包裝、禮盒和場景則閱後即焚。

這樣的定位和策略首先是向日本學習。吳曉波和陸斌考察過日本一家果子店,叫一幸庵,專做紅豆餡的普通糯米果子。店主卻按照48節氣,做出一系列產品,比如一種叫鴻雁北,鴻雁往北飛時做,就那五天賣,一種叫菖蒲華,秋日風吹菖蒲花時賣,產品和場景完美適配。再一個是考慮時間節點。去年兩次的時間節點均針對禮品市場,騰訊和杭州來福士等企業都大量采購,美的訂了1000套,都有專屬定制LOGO。

吳酒決定將全年產品系列化,且要閱後即焚式地不斷推出新品,明年希望一個月一推。吳曉波和陸斌把吳酒定位為產品創新型的互聯網公司,要保持產品創新能力,一定得舍棄一些東西才能往前走,限時限量銷售一過,這款產品就是永遠沒了。

wxid_pwwkhv9ntjgz52_1466479900436_89

酒瓶從最初的透明玻璃瓶,到彩色,到烤瓷,到玻璃烤釉,到白瓷瓶,以及調整瓶蓋,花費太多時間,導致拖延了新品上市。

然後再玩設計眾籌。吳曉波將設計主題和設計素材,都交給社群去眾籌實現,連著發起兩個活動:

“我為吳酒添新衣”和“我為吳酒寫首詩”。

公司對四款吳酒的設計主題只有一個要求,跟四個時節有關。張騰將這視為吳酒2.0,顛覆我為你們設計,變為你為我們設計。獎品很有誘惑,其中極致驚艷獎4名:12天西班牙激情之旅+玩耍現金,合計價值22999元;養眼網紅獎2名:7天臺灣傾心之旅+玩耍現金,合計9999元;歡樂入圍獎10名:一套4款美好時節系列吳酒+現金鼓勵,合計價值1800元。

發起“吳酒盲品大會”,召集來500名酒友為吳酒的口味和品質把關。這些完了選酒瓶又大費周章,從透明玻璃瓶到彩色玻璃瓶,又換成烤漆,再換成玻璃烤釉,最終才定成白瓷瓶,取名靜逸,生產周期是玻璃瓶的五倍,價格也貴好幾倍。夏至禮盒的配套產品叫古方香囊,配方由吳酒和一家專註養生理療的公司合作調制,分驅邪、醒神、安眠三款。

由於對設計和酒瓶的過度癡迷,導致一個被動的後果,吳酒新品的發布不得不從端午推到夏至,錯過了一個賣酒高峰期。吳曉波很坦然:“我們不想搶時機,我們將內心的溫度不斷註入這個產品,這個是需要時間和沈澱的。”

6、連楊梅樹都眾籌

wxid_pwwkhv9ntjgz52_1466479912563_73

去年通過社群眾籌的套裝禮盒創意,寓意紅包快來。紅包上寫著被粉絲追捧的吳曉波嘉言,比如:只有自由前提下的理想才值得去實現。

吳酒團隊的80後90後驅動著各種靈感十足的玩法,更早前,他們玩起認養楊梅樹的眾籌,讓吳曉波很是吃驚。

認養方案是:吳酒首批拿出楊梅林A區1000棵楊梅樹,樹主花一萬元僅限認養一棵,認養期是兩年,得到價值1.6032萬元的吳酒及衍生品。

具體組成靈活多樣:樹主每年能得到30套印有樹主名字的專屬吳酒禮盒,市價1.194萬元,如果樹主想要出售這批吳酒,吳酒將以8.5折無條件回購,所得收入為1.0149萬元;樹主每年還能免費優先品嘗春夏秋冬四款新品,這部分價值是1592元;然後還能獲得吳曉波課程現金券2000元;包括價值500元的樹主專享紀念禮盒;最後一個是樹主在吳酒鋪子購買吳酒,獨享8.5折樹主特惠。10天內,1000顆楊梅樹就基本認養完畢,這塊社群收入2年1000萬元,後續還有B區C區認養。

眾籌後的玩法同樣五花八門。首批16名樹主已經上島摘楊梅吃農家樂逛新安江大壩;樹主可以通過視頻直播跟蹤自己認養的楊梅樹;樹主樂此不彼地跟在吳曉波和秦朔等名人周圍認養,炫耀自己收到的吳曉波簽名樹主證書。這樣做也有很實際的農業意圖:將自己的核心資源都進行產品化,最早是玩酒,現在玩樹,有越來越強的溯源意識;就像釀楊梅酒本身一樣,本來讓吳曉波頭疼的農業資源,價值得以成百乃至上千倍盤活;同時還預支產能,節約資源。

考慮到眾籌到期後有樹主會要求回購,吳酒不一定靠此賺多少錢,但情感的收獲是意外的驚喜。第一位樹主康麗專程飛到成都發布會現場認養,他和吳曉波都是本命年;吳酒客服接到最多的電話就是問詢某個編號還有嗎,有的是結婚紀念日,有的是所創公司的股票代碼,有的是女兒生日……吳曉波說,這些楊梅樹編號成了美好記憶的密碼。

這樣失控式的即興玩法從第一天開始就勒不住。33小時賣出5000套那次,噱頭是夏天喝冰鎮楊梅酒的傳統,實行限量供應。配上吳曉波散文集《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組成套裝禮盒,再隨機派送傳統豎排體酒標,印上吳曉波的嘉言諸如:只有自由前提下的理想才值得去實現。這一次是純粹的互聯網實驗,僅通過吳曉波頻道報道和銷售,此外還有一些大客戶定制。

72小時賣出3.3萬多套那次,噱頭是賀年,實行限時供應。配上創意紅包和特制筷子組成套裝禮盒,寓意紅包快來,這個禮盒的創意已經變成社群提供。此次吳曉波投資的矩陣公號有大量報道,全網銷售,72小時內接到20多個傳統渠道商電話希望代理。

玩法的奧妙在於用+法。如今吳曉波經常自信地說,吳酒加蜂蜜還是加糖,清香型還是濃香型,高度還是低度,下一個實驗是什麽,他也不知道,交給社群,交給朋友,交給這個+。吳曉波說互聯網酒業的好玩就在這種不確定,在自媒體時代,試錯是唯一途徑。

7、種好一顆楊梅的考驗

wxid_pwwkhv9ntjgz52_1466479926217_73

島上風景淳樸清幽,圖為看島人邵國明開辟的菜園,蔬菜魚肉的香味可以和城市中的清晰區分。但要種好楊梅殊非易事。

但有不少人懷疑吳曉波,吳酒就是作為名人玩一玩吧?吳曉波和陸斌正從社群里走出來,走入過去一無所知的傳統農業。陸斌說用戶買吳曉波這個名字最多三次,此後還買的才是真正的用戶,吳酒需要找到那些用戶,這樣才有持久性,而找到用戶的前提是產品。

吳曉波決定從改造楊梅島做起,他請來杭州市農科院專家指導,對該島進行科學化、現代化管理。千島湖總共有7000多畝楊梅林,吳曉波的楊梅島面積適中,有荸薺和東魁兩個品種,分別從寧波余姚和臺州溫嶺引進。這塊島是千島湖東南角伸入湖中的一塊山林地,島主更像是幫吳曉波看管的農民邵國明夫婦。邵國明在島上養了500多只雞,去年天冷,雞晚上堆起來睡壓死了幾十只,暮色四起時,雞群就飛上楊梅樹睡覺;這里的魚有久違的純粹鮮香,杭州很多餐館會從外地買來魚放千島湖養一下,以致於有個綽號叫洗澡魚;還有個奇觀,春天來臨時禿鷹會在島上空盤旋,俯沖下來吃雞,專啄腦漿;千島湖水質還因是農夫山泉水源地而聞名,這片楊梅林所處位置,已經成為杭州市政府的千島湖飲水工程取水口。

wxid_pwwkhv9ntjgz52_1466479941983_70

唐詩里經常有雞鳴高樹巔之類的詩,老覺得哪有這樣閑得蛋疼的雞,直到看到島上這一幕。

杭州市農科院研究員王世恒說,同種類的農產品,外觀和口感消費者能把握,安全的差別最大,而安全的首要因素就是環境,王世恒對楊梅島上的空氣和水土評價很高。淳安縣農業局果樹技術推廣站站長汪末根說,千島湖本來就沒企業,沒煙囪,如今這片楊梅林的位置搞政府飲水工程,連養殖場什麽的都不能搞。像汾口鎮也是千島湖區,結果山里面搞了個火葬場,第二年楊梅就沒人要。千島湖楊梅的糖度很好,幾次在浙江省農業擂臺賽上數一數二。

楊梅島先天條件甚佳,但在王世恒和汪末根兩位專家眼里,缺乏專業管理,樹勢不好,他們給邵國明安排工作時頗有喜劇效果。頭一件工作是施肥,有機肥和硫酸鉀複合肥適量搭配,嚴格按要求撒下,還得挖一鋤頭深翻動(王世恒說得要用農民聽得懂的語言)。此時邵師傅倒能應付,說這好比自己在家鄉種田,肥水不流外人田。再以後得防病蟲害,用高效低毒的農藥和水適量搭配,再加點葉面肥(這相當於做面膜),同樣嚴格按要求打藥,這是防病蟲害,跟化學催熟是兩個概念。王世恒問邵師傅是否看得懂一般說明書,邵師傅開始囁嚅起來。第三件就是修枝,有些地方樹太密,導致樹勢衰敗(像小老頭),加上衰枯病枝,還是要嚴格按要求砍掉剪去一些。聽得邵國明額頭冒汗,吳曉波和陸斌也有點暈,只有反複問記和舍得花錢的份。

從如何找到10個科學管理楊梅林的短工和一個幫手,到工人工資,到住房吃飯交通,邵師傅期期艾艾地表達著無數困難。吳曉波作出各種長工資和發獎金的承諾,邵師傅依然憂心忡忡地說,我來島上六年很忠心盡力,就是突然要做領導不習慣,自己才讀到三年級……王世恒自問,再過十年,中國誰來幹農業?現在招博士和海歸不難,但找不到能幫吳曉波管園子的農民。

幾位農業專家評估下來,通過得當的管理,今年可保15萬斤產量,吳酒原料將暴增。

8、從+吳酒到吳酒+

種好楊梅僅是打造產品基礎,吳曉波更想將+法玩起來,借此革新產品傳統。

+吳酒是指產品端,吳酒主做楊梅酒不會變,古法釀制不變,但今年正在調整配方和基酒,比如汾酒+吳酒、董酒+吳酒、賴茅+吳酒,甚至國外酒種+吳酒,這樣開拓組合出一些東西,目前賴茅和董酒、致中和已發來酒樣實驗。此時藍獅子過去做財經書的資源也能用上,瀘州老窖和酒鬼都是老朋友,藍獅子投資方皖新傳媒董事長曹傑擔任過安徽古井集團副總裁,他說吳酒符合很多好酒的特征,比如說入口柔一線喉。繆廠長建議吳酒還可以做成吳酒幹紅、吳酒幹白、吳酒蓮子。

吳酒今年還在嘗試酒精度,目前是22度,考慮到做全國品牌,區域上有不同喜好,會出44度和11度,都是避諱數字和光棍數字。今年專供外婆家的吳酒,會保留22度,可能增加32度、35度或38度幾個級別,由外婆家用戶定。

吳酒+是指銷售端。吳酒今年跟很多產品合作,形成一個業態,和本來生活合作推吳酒+蟹,變成一個中秋場景,和鄉土鄉親平臺合作推茶,褚橙也想和吳酒合作,此外還有蹄筋、辣醬找上門來,吳酒主要考慮茶和小吃。這類似於一個品牌聯盟,和早期淘寶一樣,聯盟起勢的小品牌,把消費場景設置出來。

吳曉波正在探索吳酒的關聯農產品延伸的可能性,要想和吳酒特征結合緊密,比如茶葉,還有米,如果有用戶喜歡,就考慮收購一兩塊大米基地,“好的五常大米100多元一斤呢”,吳曉波說。今年確定打造一個茶人格品牌,考慮到單一人格背書帶不動太多,否決掉吳茶這個名字,改叫巴九靈茶田,人格對象是巴九靈。

巴九靈茶田的核心還是借鑒吳酒路徑,用身邊可控的優質資源做市場切入口,吳酒倘若要一開始到處找楊梅那就沒法做了。翁家山和龍塢各有一塊基地,共計20畝,分別是藍獅子的一位同事和吳曉波的一位要好朋友的茶園,捷衛電子商務和他們合作成立公司。巴九靈茶田將從小眾切入,走年輕路線,效仿星巴克親民價格,可能800元一斤。

9、革傳統農業的命,何其容易,何其艱巨!

wxid_pwwkhv9ntjgz52_1466479957326_61

吳曉波為殺入傳統酒業,專門參加成都春季糖酒會。圖為吳曉波、外婆家總裁裘曉華和吳酒CEO陸斌宣布合作。

吳曉波將2016年定義為線下拓展年,傾力解決線上和線下的沖突和融合。他認為社群化和人格化品牌必須由O2O終結。吳酒今年的銷售計劃里,社群電商依然占最大的1200萬元,楊梅樹認養就兌現很大一部分,陸斌希望均衡銷售,把品牌從社群延伸下去,帶到包括傳統渠道和電商在內的全渠道,只不過轉變成服務性思維,讓超過175萬用戶想喝就能喝到。

傳統渠道今年的目標是800萬元,主要還是搞新玩法,第一大動作就是和杭州著名餐飲品牌外婆家合作,跟理念和品味一致的單個品牌結合成本最小,剛好楊梅酒和外婆家均是杭州品牌,吳曉波和外婆家都全國聞名,兩位創始人又是好友兼本家。同時還側重和成長型品牌合作,比如萬店易購和亞朵酒店,成為後者的供應商。還有和傳統經銷商的合作則還在摸索,要想從人員素質、品質、理念、信用到價格管理都達成一致,很不容易。

沖著熱愛吳曉波而去的代理商越來越多,淘寶平臺的8號酒鋪店主陳雪兵就是一個,他說賣吳酒是件兩情相悅的事,他需要一款高逼格的產品來壓店,吳酒則拓寬了渠道,代理其它酒品首要考慮的是銷量和利潤,吳酒更代表著一種精美的情懷,以及吳老師那些有趣的故事,所以在營銷方面要和品牌方保持一致,包括價格以及各種方案,不能像做其它爆款那樣來做吳酒。8號酒鋪目前平均月銷售吳酒500套,陳雪兵對市場前景很樂觀。

吳酒正準備建立自己的客戶管理系統,根據用戶在哪里,編織用戶關系網,把用戶組織起來,以和線上社群形成配套服務。比如杭州買過吳酒的很多,就把這些人給組織起來,定期辦活動以加強黏性了解需求。吳曉波頻道全國有81個書友會,均設有班長班委,在地方上也需要有連接產品,吳酒和書友會合作,既可以書友線上申請成為吳酒銷售員,然後最多再發展下一級,也可以線下書友會活動時直接落地推廣。陸斌說吳酒註重找差異性,把散落各處的價值組合起來,像微商城這種社群電商茅臺五糧液都不行。

傳統電商今年的目標同樣是800萬元,主要是天貓本來生活京東。吳酒更想做大微商城,傳統電商不利於小眾品牌精準找到用戶。吳酒今年和有贊合作打造微營銷,喜歡吳酒的每個個體都可以成為分銷商,很簡單註冊微店,在他的圈子里推廣信息流,有100人響應的話,把這100人信息直接發到有贊,實時結算,比如按每人信息20元算,給你2000元,貨從吳酒那邊出。

他們此前是真是門外漢,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拿出六萬元一瓶的威士忌,吳曉波喝兩口就作罷。最初發貨時,陸斌想當然10瓶箱好計算,結果發現業內傳統的12瓶箱,的確更適合搬運。新考驗也不斷發生,比如楊梅從來都是泡在酒里,但如今得考慮到外地用戶的體驗,酒里邊還要不要果肉?

如何看待野蠻人入侵?吳酒CEO陸斌說,今天這個社會是專業分工,有個核心定位,就可以根據模塊組合。禦香露總經理繆建宏說,自己是傳統酒業從業者,沒什麽羨慕妒忌恨的,兩家是合作方,二者能否賺錢各有命。王世恒研究員說,農業趨勢一定是像國外,工商資本和外行進入,普通人沒有辦法將農戶土地集中,進來後本身就會了解學習,同時聘請內行就行。何況如今是合作共贏的時代,比如對傳統的禦香露來說,本來是做蓮子酒,現在增加了品種。

有被采訪者懷疑吳曉波自己並非全身心投入,會影響吳酒發展。但老朋友王世恒多年一路看過來,認為他們懂商業懂品牌懂市場,現在又和各種專業人士合作,有很強的目標性,已經不是玩玩了;吳曉波通過深加工和商業化,趕上了將產業鏈拉長的農業趨勢,挑戰則是從前弄楊梅島是想弄個修心的地方,如今要專註要品質。

10、吳曉波的組織失控了!

wxid_pwwkhv9ntjgz52_1466479972991_12

吳曉波在鏡頭前悠閑地讀書品酒。由於采取失控式管理,他在承擔繁重的集團管理事務外,還能一年打50場麻將,寫100篇文章,錄50個視頻,30場演講和出一本書。吳酒正是這失控組織的一份子。

吳曉波的商業野心在於吳曉波頻道,頻道誌在社群電商,垂直分為金融、理財、培訓演講、思想食堂和美好的店等五條線,依然在不斷裂變過程中,計劃三年內上市,100億估值,兩到三億凈利潤。然後是知名出版品牌藍獅子和專註於投資公號矩陣的獅享家基金。再有就是吳曉波控股的公司杭州捷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專註於人格背書的自有產品,以吳酒為典型。

吳曉波夫婦的關系被很多業內人士視為楷模,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經常開玩笑說,以自己資質完全可以做成吳曉波那樣,後來發現吳最重要的是有賢內助。吳曉波調侃說:夫妻相處的最高信條就是過日子,別看對方手機。吳曉波夫婦兩人通常工作完晚上10點回到家,泡壺茶聊到淩晨1點鐘,或者看一兩集韓劇,別人問他們夫妻這麽多年還能保持這種談情說愛的狀態?邵冰冰說純粹就是聊工作,這個事情怎麽弄,那個關系怎麽處理。夫妻通常的分工是吳負責戰略,邵側重執行,如今邵冰冰專註於藍獅子業務,她說吳曉波頻道更需要年輕人做。

吳曉波對公司采取失控式管理和蜂窩式競爭,釋放每一個人的創造力。某條垂直線做得大就是蜂巢主力,做得小就自然脫落,新蜂巢補進來。吳曉波跟各條線的關系,最主要就是分享資源和解決問題。他說毛澤東就是給你多少人發展根據地,等到封元帥大將時,誰的功勞高地盤大,兄弟們都知道。

跟從前比,吳曉波的工作量翻了一倍,別人看他拉屎的時間都沒有,但實際上他晚上不工作。而且一年至少打50場以上麻將,有次朋友邀他打,他說不行,明天稿件得開天窗,可電話掛掉後渾身難受,回電問人約好了嗎。吳曉波寫稿件時總焦慮地抽煙,但打麻將時氣定神閑,變成旁邊仨焦慮。能這樣從容的根源就在於,實行失控式管理。吳酒就是這個失控式組織里的一份子,由吳曉波控股,陸斌是合夥人,團隊另外留部分股權激勵,再加外部投資,做成多大靠吳酒團隊,他坦言自己也不懂。

吳曉波說自己沒有農業情結,對他來說吳酒是愛好和投資,如果像褚時健那樣盯著會死的。但對陸斌而言,吳酒是事業的全部。今年的銷售目標是20萬瓶,估計營收3000萬元,800萬利潤,明年營收1億元,吳曉波說3年過億對互聯網品牌來說有點慢,每年200%增長很正常。

吳酒團隊正在加快和包括千島湖在內的各地方政府進行公關,尋求背後產業鏈合作,包括土地資源基地開發旅遊農藝等等;同時再擴張楊梅林基地,甚至眾籌基地,比如從楊梅樹認養眾籌里再遴選200人,再去開發一個島,可以是橘子蘋果梨。理念都是依托社群經濟獲得相對優勢的資源,變成更多人一起玩的事情。

吳曉波定義吳酒是好玩的失控型公司,不是大生意,也不必做大。但王世恒認為楊梅酒符合酒業的洋酒紅酒和低度果酒的趨勢。陸斌則把自己當做專業的農民企業家,他來自江南水鄉嘉興,自小對農業有情感,致力於把吳酒打造成人格品牌的產品創新型公司,延伸上下遊產業鏈,甚至成為打通新農業和旅遊的複合型公司,信奉時間而非體量是衡量公司的標準,就像馬雲說希望阿里做102年。

wxid_pwwkhv9ntjgz52_1466481684038_43

吳曉波 農匠 農業 電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277

中小酒企要活下去,得苦練獨門功夫

在這新一輪增長中,白酒行業特征是市場向行業龍頭集中,區域酒企深耕根據地市場,而最受傷的就是中小白酒企業。

中泰證券分析稱,行業調整期殘酷的競爭迫使中小酒企面臨倒閉窘境,強者恒強的競爭格局將持續被驗證。以往縣級酒廠靠縣級市場能做到年銷售額千萬元級別,靠地級市場做到年銷售額數億元級別,隨著一二線酒企將渠道、服務下沈到縣城、鄉鎮,縣級酒廠面臨一線酒企的殘酷競爭,抗風險能力弱的酒企和經銷商被迫出局。

山東溫和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線品牌對於下線市場的蠶食動作很大,強勢品牌密集地在縣市市場舉行互動活動,包括大規模地推廣。

第一財經記者從多家地方酒企負責人處了解到,一線名酒的下沈還是給了他們很大的壓力,財大氣粗的名酒在渠道陳列費上毫不手軟,而且一系列的推廣活動也吸引了很多三四線市場的消費者,畢竟在同樣價格的情況下,消費者十分願意嘗試一線名酒品牌旗下的產品。

最關鍵的是由於地方白酒企業的品牌力遠弱於一二線的名酒企業,在渠道爭奪之上,很容易被一二線酒企以“主流消費+主流渠道”的方式碾壓。

不過,“地頭蛇式”的中小酒企也有其優勢。據肖竹青介紹,中小酒企雖然在品牌、人才、資金實力上遠不如一線品牌,但在三四線市場中,地方品牌具有很強的區域特色、地緣優勢和情感優勢,這類企業應該充分發揮這一特點的優勢。此外,針對一線名酒渠道下沈戰線拉得很長的情況,地方酒企的機制更靈活,效率更高。

此外,由於酒廠是按照生產所在地交稅,所以一般地方酒企也是當地的利稅大戶,所以地方政府對於區域酒企的支持力度較大。

在業內看來,中小酒企如果想要在這一輪競爭中更好地活下來,還是需要借助優勢練就一身“獨門功夫”,而不是在傳統品類上和強勢外來品牌一較高下。

白酒分析師蔡學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白酒目前正在進入品牌時代,就算是大眾酒領域也都已經向全國和區域名酒品牌靠攏,中小酒企在傳統品類上已經沒有多少機會,因此中小酒企應該充分利用其所在區域文化特色的差異性與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打造“小而美”的企業形態。比如李渡模式,借助“白酒酒莊+白酒體驗式營銷”的模式;或者是年輕化等模式,打造細分小眾市場。

正一堂營銷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表示,未來中國酒的兩個趨勢會是——第一,頭部越來越集中,向名酒集中,向區域龍頭集中;第二則是邊緣化的、細分化的價值創新小品牌會越來越多,這些小品牌里會有機會,從而轉變成全國性的品牌。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胡軍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204

缺獨門武器  百度進軍海外吃不開

1 : GS(14)@2010-11-16 00:00:53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92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6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