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食藥監曝9批中藥產品含致癌物 涉及國藥控股子公司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3162.html

食藥監曝9批中藥產品含致癌物 涉及國藥控股子公司

一財網 王悅 2015-10-27 17:35:00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全國範圍內組織對黃柏、延胡索等中藥材及中藥飲片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檢,分別從藥品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進行了抽樣,共檢出9批不合格產品含有非食用物質金胺O,上市公司國藥控股下屬廣西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被涉及。

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科學家屠喲喲將中醫中藥推向了國際舞臺,輿論場風光,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藥產品頻曝安全隱患事件,難過質量大關,也正因此,經過數十年努力,目前國內還尚未有任何一款中藥產品進入國際醫藥主流市場,產品遭遇尷尬境地。

銀杏葉事件之後,中醫藥材又陷質檢安全漩渦。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食藥監”)在全國範圍內組織對黃柏、延胡索等中藥材及中藥飲片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檢,分別從藥品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進行了抽樣,共檢出9批不合格產品含有非食用物質金胺O,上市公司國藥控股下屬廣西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被涉及。

抽檢不合格中藥產品信息如下:

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檢驗,發現標示為安國市萬聯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易元堂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滬昆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亳州市長生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亳州市貢藥飲片廠、國藥控股廣西中藥飲片有限公司6家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7批黃柏檢出金胺O;經廣州市藥品檢驗所檢驗,發現標示為安國市輝發中藥飲片加工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延胡索、運城市風陵渡開發區華昌藥業有限公司售出的1批延胡索檢出金胺O。

據了解,金胺O是一種化學染色劑,曾發現被用於劣質黃柏、蒲黃、延胡索等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非法染色,他對人體具有一定毒性作用,長期過量食用易損傷肝腎,國際癌癥研究所(IARC)甚至將其列為人類致癌化合物。

事實上,有毒物質金胺O並不是第一次在我國的中藥產品中被檢測出。

早在2012年9月,國家食藥監就發布通告稱,在中國重要的中藥材產區和主要集散地安徽,有12家涉案企業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等問題。

中藥產品頻出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成分複雜,導致質量難控。

在業內人士看來,傳統中藥存在兩個“不清楚”:一個是作用物質不清楚,另一個是作用機理不清楚。它們帶來的問題就是盲目,導致質量控制困難。

“如果中藥的質量控制只是依賴人的經驗,就無法保證質量和恒一性。這也是中國中藥發展的大障礙。” 沃特世公司(WAT.NYSE)質譜業務營運副總裁Brian Smith告知記者,在屠喲喲帶火了中藥概念之後,這家美國的上市公司嘗試從中藥的質量把控產業鏈中掘金。

“我們希望可以通過與中國科學家的合作,在中醫藥的質量控制過程中采用更全面的測試方法,包括指紋圖譜分析、多組分定量分析、農藥、重金屬以及微生物汙染檢測等,從而堅定中藥產品是否摻假,並且驗證產品質量。” Brian Smith對記者補充。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773

一人逝世,涉及2家公司,變成4間上市公司的問題

在繁多的公告背後,可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2016年3月1日,晶芯科技(8036)財務官及公司祕書國聯通信(8060)執行董事、授權代表兼公司秘書錦漢終年51歲。日,兩間上市公司就已發出公告了。

根據Webb-site紀錄,勞先生分別分別在2003年及2013年上市後分別任國聯通訊晶芯科技上市後就的職位,是長情的員工。

這兩間公司最近也牽涉到另一家上市公司的事宜,一家是被人收購,一家是老闆收購別人,真是非常巧合。

2015年7晶芯科技申請主板上市,但2016年2月,公司宣佈申請主板上市失敗不久又捲土重來。正當他們努力搞主板上市之際,在勞先生死前1天,主席宣佈認購財困的恆發洋參(0911),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假若晶芯科技主板上市成功,主席就成為兩家主板公司的控股股東了。同日晚上,精英國際(1328)亦宣佈同時透過認購新股,收購國聯通訊的控股權益,確實非常巧合。

究竟這位勞先生,是否因為近期太多事情要辦,操勞過度,或是有其他非正常原因導致他突然死亡呢? 在他逝世之前幾天,他涉及的上市突如其來出來一大堆公告,真是非常敢巧合,也為他生命的最他一段路有一段精采的財技時刻感到驚奇。

但無論如何,筆者都希望勞先生一路好走,永遠安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946

證監會通報三起謠言案 涉及“註冊制”、“劉士余”、“國家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3742.html

證監會通報三起謠言案 涉及“註冊制”、“劉士余”、“國家隊”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6-03-18 16:34:00

證監會近日批準設立申港證券,據證監會發言人鄧舸介紹,按照規定證券公司設立時業務不超過四種,申港證券目前將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承銷保薦、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等四種業務。

3月18日,證監會召開例行發布會,以下為主要內容:

1、合資券商牌照放開 申港證券獲批

證監會近日批準設立申港證券,據證監會發言人鄧舸介紹,按照規定證券公司設立時業務不超過四種,申港證券目前將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承銷保薦、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等四種業務。一年後可以申請成為牌照齊全的證券公司。

根據相關規定,我國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與內資證券公司設立合資證券公司,外資持股比例不超過49%,可以開展包括證券承銷與保薦、外資股經紀、債券經紀和自營等業務;同時,符合規定條件的合資證券公司可以申請擴大業務範圍。

此外,在CEPA補充協議十中,內地承諾:允許港澳金融機構在上海市、廣東省深圳市各設立1家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港澳資合並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內地股東不限於證券公司。

2015年8月,證監會啟動合資券商審批工作,申港證券是第一家。申港證券註冊資金35億元,其中港資股東3家,持股比例35.85%。

2、證監會再查三起內幕交易涉及新潮實業、藍色光標、北海港

3、兩名自然人因信息披露違法、限制期內買賣股票被罰三千萬

證監會周五通報,有2名自然人對東陽光科持股累計達到5%時,未及時報告,並繼續增持東陽光科,構成信息披露違法,同時,在限制轉讓期內買賣股票,構成多項違法。證監會對二人罰款合計達3000萬元。

4、證監會關註“私募產品拆分轉讓業務”

目前一些互聯網平臺開展私募投資基金、證券公司及基金子公司資管計劃等私募產品或私募產品收益權的拆分轉讓業務。對此,發言人鄧舸表示,證監會重申,從事私募基金銷售、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的機構,要規範展業,不得以金融創新的名義突破業務限制。

5、證監會完成公司債現場檢查 首次涉及105家公司

證監會完成了公司債券發行的首次現場檢查工作,為了依法從嚴全面監管,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市場規範發展,2015.9月部署證監局對轄區內證券發行人進行現場檢查工作,目前檢查工作全面完成,首次現場檢查了105家公司。

問題主要涉及募集資金管理使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等方面,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方面的問題:募集資金挪用轉借他人,募集資金專戶管理不到位,用募集資金購買理財外匯結構性存款或轉存至銀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未披露重大投融資事項,未完整披露子公司關聯方相關事項,未制定披露債券信息披露的相關制度,募集書中披露的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管理層不齊備或管理不規範,未制定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管理相關制度,內部控制不嚴格,獨立性存在缺陷等等。

6、證監會通報三起謠言案 涉及“註冊制”、“劉士余”、“國家隊”

證監會周五通報三起謠言案,分別涉及“3月1日創業板全面停止審核”、“劉士余:註冊制不適合社會主義國情、“國家隊:招商銀行副行長喊你還錢了”等信息。

鄧舸稱,近期市場出現多起不適傳言,嚴重擾亂市場秩序,造成了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證監會在持續加強輿情監測的同時,組織稽查執法力量,即刻開展現場排查,現已查明兩起傳謠造謠案件的事實。

近日,深圳某證券公司策略師王某,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在個人微博上以確認口吻公開轉發傳播“3月1日起創業板全面停止審核”的虛假信息。

成都某經濟新聞報社記者李某在未確認信息真實性的情況下,遂編纂深度解讀文章,該報社未按照相關規定審核該報道的真實性,通過其網站刊發,並被多家其他媒體轉發,產生嚴重誤導。

另外,李某利用微信公眾號,編造並發布“國家隊:招商銀行副行長喊你還錢了”的虛假信息,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上述兩起案件現已調查終結,下一步將嚴肅追究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

近日,還有江蘇省張某憑空杜纂“劉士余:註冊制不適合社會主義國情”的虛假信息,並在新浪股吧中發布。

據張某供訴因為炒股虧錢為發泄不滿編發該虛假信息,用證監會主席的口吻是為了響應度更高,下一步證監會將與公安機關密切配合,查證參與該信息傳播的其他主體,嚴肅追責。

編輯:余佳瑩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683

聯想宣布幾乎涉及所有業務集團的組織架構大調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3774.html

聯想宣布幾乎涉及所有業務集團的組織架構大調整

一財網 趙陳婷 2016-03-18 17:35:00

新一年的組織架構調整中,聯想集團宣布集團核心戰略由加速從以產品為中心的業務模式向以用戶為中心進行徹底轉變,全新定位的四大業務集團將於4月1日新財年亮相。

聯想集團公布了一場幾乎涉及所有業務集團的組織架構調整。

這個今天正式對外宣布新一年的組織架構調整中,聯想集團宣布集團核心戰略由加速從以產品為中心的業務模式向以用戶為中心進行徹底轉變,全新定位的四大業務集團將於4月1日新財年亮相。

首先,聯想的個人電腦集團(PCG)將成為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集團,負責生產和銷售搭載Windows、Chrome和Android系統的個人電腦、二合一平板電腦、平板手機和智能家居產品。該集團將由現任聯想集團總裁兼COO的Gianfranco Lanci領導。

如今,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包含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能電視、智能家居和其他的智能生態設備。其中,原移動業務集團旗下的平板業務劃歸到該集團。另外,VR/AR部門也劃歸此集團。

與此同時,聯想將更加全面地實施超級產品經理制,充分發揮團隊和領導者從產品開發,到產品交付、用戶體驗的端到端的客戶管理,加速聯想向更關註用戶的核心需求轉移。

而移動業務集團(MBG)在這個調整中更多是人員的調整。現聯想移動業務集團總裁陳旭東將專註負責中國市場的端到端業務管理,包括產品研發、銷售和市場營銷。Aymar de Lencquesaing和陳旭東共同作為聯想全球移動業務聯席總裁,而Aymar將負責全球除中國市場以外的移動業務運營管理。

對此,聯想方面表示這次移動業務的組織結構調整是為了確保手機業務今年在國際國內市場上能夠取得雙線突破。

此外,聯想這一次還將原來隸屬於PC業務集團的企業級服務器業務獨立出來成立了數據中心業務集團(DCG)。由原企業級業務集團總裁Gerry Smith擔任該業務集團總裁兼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Peter Hortensius作為首席技術官和戰略負責人加入DCG團隊。

最後,原聯想雲服務業務集團將成為全新的聯想創投集團(LCIG)。該業務由聯想高級副總裁賀誌強領導,致力於通過戰略投資打造聯想的智能生態體系,以投資推動未來布局,以孵化帶動新技術創新。

與此同時,新的聯想創投集團將進行更多的主動投資並圍繞新業務設立初創公司,以此推動新的生態系統的建設並提升公司自身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聯想集團在這次的架構調整中還任命了多位高管,其中包括:北美大區首席運營官Emilio Ghilardi將任聯想集團副總裁及北美大區總裁;首席戰略官Ken Wong將升任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並接替Roderick Lappin成為亞太大區總裁;童夫堯將晉升為聯想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Barry Au將晉升為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負責集團財務管控,並任大區及LCIG首席財務官,向首席財務官黃偉明匯報。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692

證監會通報三起謠言案 涉及“註冊制”、“劉士余”、“國家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3742.html

證監會通報三起謠言案 涉及“註冊制”、“劉士余”、“國家隊”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6-03-18 16:34:00

證監會近日批準設立申港證券,據證監會發言人鄧舸介紹,按照規定證券公司設立時業務不超過四種,申港證券目前將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承銷保薦、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等四種業務。

3月18日,證監會召開例行發布會,以下為主要內容:

1、合資券商牌照放開 申港證券獲批

證監會近日批準設立申港證券,據證監會發言人鄧舸介紹,按照規定證券公司設立時業務不超過四種,申港證券目前將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承銷保薦、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等四種業務。一年後可以申請成為牌照齊全的證券公司。

根據相關規定,我國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與內資證券公司設立合資證券公司,外資持股比例不超過49%,可以開展包括證券承銷與保薦、外資股經紀、債券經紀和自營等業務;同時,符合規定條件的合資證券公司可以申請擴大業務範圍。

此外,在CEPA補充協議十中,內地承諾:允許港澳金融機構在上海市、廣東省深圳市各設立1家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港澳資合並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內地股東不限於證券公司。

2015年8月,證監會啟動合資券商審批工作,申港證券是第一家。申港證券註冊資金35億元,其中港資股東3家,持股比例35.85%。

2、證監會再查三起內幕交易涉及新潮實業、藍色光標、北海港

3、兩名自然人因信息披露違法、限制期內買賣股票被罰三千萬

證監會周五通報,有2名自然人對東陽光科持股累計達到5%時,未及時報告,並繼續增持東陽光科,構成信息披露違法,同時,在限制轉讓期內買賣股票,構成多項違法。證監會對二人罰款合計達3000萬元。

4、證監會關註“私募產品拆分轉讓業務”

目前一些互聯網平臺開展私募投資基金、證券公司及基金子公司資管計劃等私募產品或私募產品收益權的拆分轉讓業務。對此,發言人鄧舸表示,證監會重申,從事私募基金銷售、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的機構,要規範展業,不得以金融創新的名義突破業務限制。

5、證監會完成公司債現場檢查 首次涉及105家公司

證監會完成了公司債券發行的首次現場檢查工作,為了依法從嚴全面監管,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市場規範發展,2015.9月部署證監局對轄區內證券發行人進行現場檢查工作,目前檢查工作全面完成,首次現場檢查了105家公司。

問題主要涉及募集資金管理使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等方面,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方面的問題:募集資金挪用轉借他人,募集資金專戶管理不到位,用募集資金購買理財外匯結構性存款或轉存至銀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未披露重大投融資事項,未完整披露子公司關聯方相關事項,未制定披露債券信息披露的相關制度,募集書中披露的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管理層不齊備或管理不規範,未制定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管理相關制度,內部控制不嚴格,獨立性存在缺陷等等。

6、證監會通報三起謠言案 涉及“註冊制”、“劉士余”、“國家隊”

證監會周五通報三起謠言案,分別涉及“3月1日創業板全面停止審核”、“劉士余:註冊制不適合社會主義國情、“國家隊:招商銀行副行長喊你還錢了”等信息。

鄧舸稱,近期市場出現多起不適傳言,嚴重擾亂市場秩序,造成了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證監會在持續加強輿情監測的同時,組織稽查執法力量,即刻開展現場排查,現已查明兩起傳謠造謠案件的事實。

近日,深圳某證券公司策略師王某,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在個人微博上以確認口吻公開轉發傳播“3月1日起創業板全面停止審核”的虛假信息。

成都某經濟新聞報社記者李某在未確認信息真實性的情況下,遂編纂深度解讀文章,該報社未按照相關規定審核該報道的真實性,通過其網站刊發,並被多家其他媒體轉發,產生嚴重誤導。

另外,李某利用微信公眾號,編造並發布“國家隊:招商銀行副行長喊你還錢了”的虛假信息,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上述兩起案件現已調查終結,下一步將嚴肅追究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

近日,還有江蘇省張某憑空杜纂“劉士余:註冊制不適合社會主義國情”的虛假信息,並在新浪股吧中發布。

據張某供訴因為炒股虧錢為發泄不滿編發該虛假信息,用證監會主席的口吻是為了響應度更高,下一步證監會將與公安機關密切配合,查證參與該信息傳播的其他主體,嚴肅追責。

編輯:余佳瑩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703

史無前例的稅收清理“風暴”來襲 主要涉及房地產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4-10/996816.html

中國的地稅部門正在自發掀起一場史無前例的稅收清理“風暴”,即將暫別歷史舞臺的營業稅,是這場清稅“風暴”的核心。此次各地清理營業稅涉及到的行業,主要是房地產業、建築業和生活性服務業,一些地區也將金融業列入清理範圍,時間跨度大多是從2015年往前回溯三年至2012年。

__.thumb_head

中國的地稅部門正在自發掀起一場史無前例的稅收清理“風暴”,即將暫別歷史舞臺的營業稅,是這場清稅“風暴”的核心。

經濟觀察報獲悉,此次各地清理營業稅涉及到的行業,主要是房地產業、建築業和生活性服務業,一些地區也將金融業列入清理範圍,時間跨度大多是從2015年往前回溯三年至2012年。一位熟悉情況的地稅局人士說,清理過程中,如果查明有偷稅行為或其他重大問題的,時間可以追溯到以前年度,“比如遇到重大問題、金額較大者可以追溯五年;而對於偷稅則是無限期追繳”。

其中,房地產和建築業的應繳未繳稅款是清理重點,特別是涉及到房地產企業以不動產抵減各類款項和費用,以及收取定金、誠意金、違約金等款項的行為;對於建築業,則主要是加強對重點項目的營業稅清理;生活服務業則主要針對學歷教育機構的教育勞務費。

這場營業稅清理“風暴”預計持續至今年5月1日。屆時,中國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下稱營改增)改革將全面擴圍至房地產、建築業、生活服務業和金融業,這四個行業有接近1190萬戶納稅人,每年貢獻近1.9萬億營業稅收入,以往均由地稅部門負責征管。5月1日改征增值稅後,除須委托地稅部門征收的二手房交易相關稅收外,其他稅種的征管權限都將移交國稅部門。

上述地稅局人士說,營改增後地稅對這四個行業即將失去征管權,以後再清理應繳未繳稅款時,企業可能不會很配合,這是最後的時機。為此,一些地方專門下發了清理營業稅的文件,沒有發文的地方也開始展開專項行動,由於房地產和建築業營業稅在地方稅收中占了大頭,這些文件多將這兩者列為清理重點。

該人士預計,3月和4月這兩個月,各地營業稅的收入額度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提升。

大清理

在中部某省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財務總監王峰看來,稅務部門的檢查清理,已經成為一個習慣性的工作,特別是每次實施營改增改革之際。不過他希望這是最後一次。

王峰現在手里就握著一份地方財稅部門下發的文件,名稱叫做《關於2016年營業稅清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據他說,這份文件提及的清理工作,除了金融業外,營改增擴圍的其他三個行業都涉及到了。

其中,針對房地產業的一共有八條,重點是清理房地產企業有無以不動產抵減各類款項和費用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不動產抵減銀行、其他單位、個人借款的行為;以不動產抵減施工單位工程款的行為;以不動產抵減材料供應商材料款的行為;以不動產抵減廣告制作單位及各類媒體廣告宣傳費的行為;以不動產抵減房產中介單位或個人的中介服務費的行為等。

另外,文件還要求清理房地產企業收取的定金、誠意金、違約金等款項,提出密切留意納稅人應收應付款的變動情況,從中發現與預收款相關的線索。

而建築業則是加強對重點項目的營業稅清理,重點關註市政工程、交通工程、行政事業單位工程、政府融資平臺工程、綠化工程、水利工程、新農村建設工程、土地複墾工程等各類工程項目;生活服務業則針對學歷教育機構提供教育勞務清理等。

另一家大型房地產集團的財務總監告訴經濟觀察報,現在確實全國各地都在清理營業稅,我們各地的稅務經理已經將當地清理的內容報上來了,基本大同小異,“地稅是要求有款項進來,必須要交營業稅”。因此,上述大型房地產企業要求各分公司及時配合清理,應該交的一定要交,比如到5月1日之前的營業稅。

實際上,類似的事情在2015年就曾發生過。當年,清理營業稅也是地稅部門工作的一個重中之重。一位地稅部門人士坦言,每次要實施營改增改革的行業,地稅都要先清理應繳未繳的稅款,特別是在2015年,已經進行過好幾次。

地稅部門網站公開顯示,安徽省池州市在2015年4月進行的營業稅清理工作,組織營業稅收入13523億元,增收2103萬元,同比增長18.4%;六安市,在截止2015年5月底,全市已對332戶企業清欠入庫營業稅3353.14萬元。而桂林地稅在2015年的1-4月,營業稅專項清理工作共補繳營業稅3625萬元,占同期營業稅增收的64%。

上述地稅部門人士說,企業應繳未繳的稅款,原本就是歸屬地稅的,如果營改增後帶去了國稅部門,在收入的確認方面會有一些麻煩。畢竟納稅人的稅收繳納在一段時期內是恒定的,稅務檢查就是想這些情況事先弄清楚,此前企業出於自身原因,營業稅繳納多多少少都會有問題。“這一次,地方稅務局會將營業稅結合其他稅種一起清理,比如土地增值稅、土地使用稅,以及發票的真偽等。如果每張發票都檢查的話,肯定會稽查出來一些問題,房地產企業的財務核算是很複雜的事情,所以問題漏洞也會多一些。”該地稅部門人士說。

地方稅

這場地方自發的集中清稅行為,已經出現在主管部門的視野當中。

據悉,就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要在今年5月1日前全面推行營改增試點後不久,財稅主管部門就連續派出十幾個調研小組趕赴各地,調研營改增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情況。

盡管目前結果尚未出爐,但此次調研也註意到地方有集中清理營業稅的行為。營業稅清理,實際上就是檢查清理稅收繳納中的違法行為。在地稅部門看來,營業稅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切實加強營業稅征收管理,對於增加地方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清稅行動無疑反映了地方財稅部門對地方稅體系的焦慮。而營改增後,營業稅將暫別歷史舞臺,未來的地方稅以什麽為主,如何改革,特別是在稅收管理上如何定位,這些問題不僅對地方意義重大,對中央來說也是一個急迫的任務,因為這涉及到兩年前啟動的財稅改革的一項重要命題——央地財政關系和稅收收入劃分。

經濟觀察報獲悉,目前各界較為認可的一種方案是:消費稅很有可能從中央稅變為共享稅,並歸屬於地稅部門來征收;個人所得稅也將可能歸為地方征收,共享稅性質不變。而可能被劃為地方稅種的則包括車輛購置稅、新開征的環保稅,以及未來在立法後極有可能與城鎮土地使用稅合並而成的新房地產稅。此外,營改增完畢之後,還可能重新劃分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

就眼下來看,最有望替代營業稅成為地稅部門征管主要工作的是個人所得稅。上述地稅部門人士預計,最早今年下半年,最遲到明年,企業所得稅或逐步移交國稅征管,個人所得稅的征管就會劃歸地稅,現在已經有不少地方開始調研自然人納稅。

與此同時,地稅部門每年稅收清理工作的思路也會隨之發生改變,不再是與增值稅相關的行業。上述地稅部門人士說,明年他們在稅收檢查上的思路和目標是財產行為稅。

不過,在營改增的過渡期,企業更擔心的是國地稅如何銜接的問題。

前述大型房地產集團的財務總監對經濟觀察報說,如果企業在地稅那邊交了營業稅,發現有退房的,國稅部門如何退稅款;如果有實際房屋面積與購買面積不符,比如買了100平米,實際測量為105平米,業主補差款後如何補稅,反之如何退稅等。

另外,他還對發票的問題表示了擔憂。“過渡期交的營業稅沒開發票,之後到國稅局開普通發票時,還要交稅嗎?畢竟國地稅還沒聯網,有沒有可能重複交稅?”

經濟觀察報獲悉,主管部門目前正在對國稅和地稅系統進行過渡期政策的內部培訓,未來對這些問題的解答有望進一步明確。

  • 經濟觀察報
  • 陳星
  • 杜濤 趙金玉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960

環保部長:嚴查涉及保護區的各類建設項目違法行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831.html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5月22日在京表示,將嚴格監督管理和執法,加強涉及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嚴肅查處各類違法行為。

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國家海洋局七部門當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聯合召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暨中國自然保護區發展60周年大會”。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出席會議並講話。

韓啟德說,自然保護區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核心區域,是我國生態安全空間格局的重要節點,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載體。經過60年的發展,我國自然保護區體系已基本形成,生物多樣性保護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法規制度逐步完善,重要生態系統、珍稀瀕危物種和大部分自然遺跡得到保護,能力建設持續增強,自然保護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韓啟德強調,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工作,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完善法律法規、嚴格監督管理、加強規劃引領;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著力提升自然保護區質量效益,為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陳吉寧在會上介紹,我國自然保護區目前已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類型比較齊全、功能相對完善的體系,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確保生態系統安全穩定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做出重要貢獻。

截至目前,全國共建立自然保護區2740個,總面積147萬平方公里,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14.83%,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全國有超過9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類型,約89%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以及大多數重要自然遺跡在自然保護區內得到保護,部分珍稀瀕危物種種群逐步恢複。

但據當日發布的《全國自然保護區名錄(2014)》介紹,目前我國自然保護區保護與開發矛盾日益突出,生態補償制度缺失,各地在自然保護區建設方面進展緩慢,一些保護區被大幅度調減少範圍面積,甚至出現了少數地方將保護區撤銷等現象。

《名錄》稱,當前我國的自然保護區已經走過了搶救性建立、數量和面積規模快速增長的階段,進入系統性保護階段”,應加強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嚴格限制涉及自然保護區的開發建設活動,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建設,繼續開展自然保護區基礎調查,優化自然保護區布局。

“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強化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加大典型生態系統、物種、基因和景觀多樣性保護力度”。

陳吉寧表示,環保部將完善自然保護區網絡,加快編制完成《全國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全面提高自然保護區管理系統化、精細化、信息化水平,優化保護區空間布局。嚴格監督管理和執法,加強涉及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嚴肅查處各類違法行為。 同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更好地把國家公園體制建設試點、自然資產產權、自然資產負債表等改革工作與自然保護區事業相結合,同時加快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確保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納入紅線。實施重大保護工程,提升重要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的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陳吉寧表示,環保部還將加大社區扶持力度,推動各級政府優先安排自然保護區內及周邊社區的新農村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研究建立自然保護區公共監督員制度,形成“政府負主體責任,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全面監督”的管理格局。

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暨中國自然保護區發展6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攝影/章軻

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暨中國自然保護區發展6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攝影/章軻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41

默克爾第九次訪華或簽24項協議 不涉及庫卡並購交易細節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6-11/1011899.html

作為歐盟的老大哥,德國總理默克爾本次訪問的內容之一就涉及鋼鐵產能過剩問題,顯然多多少少會和“ 市場經濟地位 ”相關。

20160609_32570.thumb_head

德國總理默克爾將於6月12日至14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德國官員表示, 訪華期間默克爾會和中方討論鋼鐵產能過剩問題,德國將在中國簽署24項協議。默克爾訪華期間還將談到中國在德國的投資,但不會涉及庫卡並購交易細節。

默克爾總理此訪是她任內第9次訪華,2005年上任後,德國總理已先後八次訪華,2012年還曾兩次到訪中國。

根據安排,默克爾此次訪問的正式由頭是出席將於6月12日至14日舉行的第四輪中德政府磋商。自2011年以來,兩國政府定期舉行會晤,上次是2014年10月在柏林。德方將至少派出7名部長前往北京,其中包括財政部長朔伊布勒。這些部長將各自和中國同僚舉行雙邊會談,內容主要涉及2014年確定的“中德合作行動框架”的落實情況。

在5月歐洲議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決議,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之後,曾有消息稱,為避免更大範圍的“貿易戰”,歐盟委員會已和中國就承認“中國在世貿組織框架內的市場經濟地位”一事接近達成協議,但中方還需就中國鋼鐵產出(以及是否存在傾銷)的問題說服歐盟委員會的立法者。作為歐盟的老大哥,德國總理默克爾本次訪問的內容之一就涉及鋼鐵產能過剩問題,顯然多多少少會和“ 市場經濟地位 ”相關。

除了鋼鐵產能之外,近期市場密切留意的中國在德投資和收購也是熱點之一。美的集團45億歐元邀約收購德國庫卡之後,德國方面已經表達出了相當的重視。 德國經濟部長加布利爾六月初表示,德國政府正在試圖協調,安排對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庫卡集團提出另一個收購要約,對抗中國美的集團的45億歐元收購出價。

而本周彭博援引德國《時代周刊》稱,德國政府正考慮收緊外資投資法規,以保護本國企業不受中國投資者收購。德國經濟部長稱,德國需要制定新的規則以平衡開放經濟體與相對不那麽開放的經濟體之間的跨國投資,這並不是采取貿易保護主義,而是力求避免不公平競爭。

德國駐華柯慕賢預計,在6月的中德政府磋商中,“創新”是核心議題之一,中德將推動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對接。在歐盟是否會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一問題上,中德也會深入探討,他表示,希望在今年年底前能找到中歐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目前中國已是德國在歐洲之外第二大出口市場。2014年中德貿易額相當於英、法、意三國對華貿易額的總和,德國也是對華直接投資和技術轉讓最多的歐洲國家。而2015年中德關系的發展表明,到2015年年底,德國仍是中國在歐洲的最大經貿和技術合作夥伴。

  • 華爾街見聞
  • 趙慶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651

審計署:審計發現182個問題涉及44.52億元財政資金

 

國家審計署發布2016年第二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跟蹤審計結果,對4月和5月審計發現涉及44.52億元財政資金的182個問題,審計部門已向被審計單位出具了整改建議函。截至二季度末,有關單位已整改其中涉及15.47億元財政資金的72個問題。對尚未整改到位和6月份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審計部門正在督促加快整改。

2016年第二季度,審計署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關註“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落實,審計了1077個單位1633個項目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扶貧任務落實、“放管服”改革、重大項目建設以及“營改增”試點推進等情況,涉及中央資金2036.54億元,並關註了以往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

通過審計了解到,截至2016年6月底,17個省市的38個縣區或部門已盤活扶貧資金6.07億元,占閑置扶貧資金總額的72%;文化部主管的社團停止自設的評獎活動;廣東、黑龍江、吉林、深圳、寧波等地盤活90.74億元財政存量資金用於發展急需等領域;四川省松潘縣、重慶市雲陽縣及時退還違規攤派、收費資金72.64萬元;遼寧、河南、山東及時推動汙水處理、公路、供水項目建設,改善群眾居住和出行條件。

7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抓好重大政策落實、重大項目落地,獎懲並舉,對主動作為、工作有力的予以通報表揚,依規將沈澱兩年以上的資金收回並調整使用到積極幹事創業的地方去,對不作為、慢作為的堅決問責。要抓緊整改審計發現的問題,堅決糾正簡政放權“不願”、懶政等行為,嚴查違規收費,減輕企業負擔,打破部門利益,整合統籌財政資金,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加快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更好地發揮政策效應。

審計署財政審計司主要負責人表示,將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持續跟蹤檢查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

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部分財政資金統籌盤活不到位或清退不及時。一是27.05億元財政存量資金未及時統籌使用或清理盤活,具體包括涉農項目結余資金、以前年度償債準備金、長期結存的財政專戶資金、主管部門集中收入、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和留學人員科技活動擇優資助資金等。二是1602萬元土地糾紛保證金未及時清退給地方國土部門。

部分地區和單位扶貧工作中存在任務落實不到位、違規使用資金、項目推進慢和效果不佳等問題。一是部分地區扶貧貸款貼息、產業扶貧、光伏扶貧等扶貧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二是3個扶貧項目推進緩慢。三是433.47萬元扶貧資金被違規套取或用於與扶貧任務無關的支出;9706.82萬元扶貧資金閑置未及時發揮效益。四是27個扶貧項目效果不佳。

“放管服”改革推進中存在的問題。一是職責履行、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進出口等環節仍存在違規收費、壟斷性經營服務收費或重複收費,涉及資金2.01億元。二是一些行政權力“未放開、接不住、沒管好”,其中部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審批前置條件較多,7項考核、備案、資格認定事項未取消;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資格審查等9項行政審批和中介服務事項清理下放後未能有效承接;“先照後證”事後監管等3個方面存在重複監管或監管不到位。三是有的投資監管、醫院信息系統貫通不及時或在線辦理率低,影響政務服務效率和信息資源協同。

一些重大項目存在建設進度慢、與相關規劃或配套工程不銜接等問題。一是1個煤電項目違反國家煤電規劃調控要求未經核準開工建設;2個項目未按時建設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導致河水水質遭受汙染。二是6個項目進展遲緩,未發揮應有效用,涉及公租房、城市軌道交通、敬老院、教育信息系統、鐵路支線及運河船閘建設。

(據國家審計署網站綜合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513

深交所關註珠海中富 要求對是否涉及內幕交易進行說明

深交所19日發布對珠海中富發布關註函,稱停牌前該公司股票價栺大幅上漲且觸及漲停板限制,且近期公司股票股價持續大幅上漲,請公司董事會說明截至目前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的籌劃過程,自查籌劃過程中公司保密工作的合規性和充分性,以及是否存在泄漏內幕信息及內幕知情人內幕交易情況。

深交所並要求,該公司確認除上述披露的非公開發行事項外,是否存在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是否正在籌劃其他對公司有重大影響的事項,以及公司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同時詳細說明近期接待機構和個人投資者調研的情況,是否存在違反公平披露原則的事項。

深交所要求該公司於2016年8月23日前將上述核實情況書面回複深交所公司管理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1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