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前三季度外貿回穩向好 海關總署總結這三大因素

2016年10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副署長孫毅彪介紹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情況,並答記者問。

會上,孫毅彪介紹,據海關統計,今年1-9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7.5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9%。其中加工貿易進出口5.16萬億元,同比下降7%,下降的幅度比外貿整體要大,加工貿易占我國外貿總值的29.4%。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作為加工貿易的重要載體,今年1-9月實現進出口2.78萬億元,同比略降0.4%。值得關註的是,今年第三季度我國外貿出現回穩向好的跡象,第三季度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1.1%、0.4%和2.1%,比如8月份進出口總值2.2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8,其中加工貿易是654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回穩向好的跡象十分可喜,也非常來之不易。

分析外貿回穩向好成因,孫毅彪表示,首先是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成效逐步顯現,國內需求增加。前三季度,我國實際進口貨物數量同比增加3.2%,去年全年則為減少1.8%。

其次是進口商品價格跌幅收窄提高了進口總值。前三季度我國月度進口價格下跌5.3%,較去年全年收窄6.3個百分點。

三是外需轉暖帶動了出口的增長。8月,美國咨商會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1.1,為去年9月以來的最優表現。

“我們期待四季度外貿有更好的表現。”孫毅彪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662

新設的7個自貿區進展如何?海關總署稱正研究支持措施

20日據中國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情況,並答記者問。

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孫毅彪稱,前不久,中央決定新設立7個自貿試驗區,海關正在研究制定海關支持措施。

孫毅彪表示,在前期的自貿試驗區實踐過程中,海關創新了海關監管制度,主動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先後推出了一批給企業帶來實惠和便利的海關監管創新制度。比如“先入區,後報關”、“區內企業自行運輸”、“智能化卡口驗放”、“集中匯總征稅”等等,創新制度總數187項。

“前不久,中央決定在遼寧等省市新設7個自貿試驗區,海關正按照‘圍繞定位、註重特色,創新引領、分類施策,先行先試、複制推廣’的原則,研究制定海關支持措施。”孫毅彪說。

8月,商務部部長高虎城透露,將在遼寧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新設立7個自貿試驗區。這7個自貿試驗區,將繼續依托現有經國務院批準的新區、園區,繼續緊扣制度創新這一核心,進一步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在更廣領域、更大範圍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試點格局,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665

海關總署:明年起新增香港澳門零關稅貨物原產地標準

8日從海關總署網站獲悉,海關總署日前發布2017年1月1日起新增香港澳門享受零關稅貨物原產地標準及相關事宜的公告。

公告指出,《2017年1月1日起香港CEPA項下新增零關稅貨物原產地標準表》、《2017年1月1日起澳門CEPA項下新增零關稅貨物原產地標準表》使用簡化的貨物名稱(見附表),自2017年1月1日起執行。

此外,新增香港、澳門享受零關稅貨物的範圍與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中相應稅號對應的商品範圍一致。

附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650

海關貨物通關時間有望繼續壓縮

記者3日從海關總署獲悉,2017年全國海關將進一步提升為民服務水平,貨物通關時間有望再壓縮三分之一。

全國海關近年來優化調整出口查驗率,加大集裝箱檢查設備的配備力度,大幅提高海關非侵入式查驗比例,對適宜機檢查驗的進出口貨物優先實施機檢查驗,大力推進通關作業無紙化,有效提升了通關效率。自2015年7月以來,海關出口通關時間由平均2.67小時降至1.84小時,降低31.09%;進口通關時間由平均29.26小時降至25.44小時,降低13.06%。

海關總署署長於廣洲表示,根據國務院關於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優化營商環境通知要求,海關總署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壓縮貨物通關時間的措施(試行)》,從提升口岸信息化建設和裝備自動化水平、查驗部門業務流程再造、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加強口岸相關部門間協調推進等方面入手,2017年貨物通關時間有望再壓縮三分之一。

據了解,海關總署正全力打造全國海關“網上辦事大廳”,為全國企業提供報關預錄入、出口退稅、行政審批、知識產權備案等網上便捷服務。各地海關創新行政執法、優化政務服務,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僅廣州海關實施以來已為企業節約報關費用535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45

海關總署:自貿區建設不是要停止而是深化改革繼續推進

針對記者提問稱“部分外資企業反映中國自貿區的監管放寬政策正在減速”,海關總署副署長李國稱,從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的過程來看,現在不是要停止,更不是萎縮,而是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繼續推進。

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李國表示,海關總署高度重視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的工作, 從最先的上海自貿試驗區啟動到現在,已經創新了一批海關監管制度和作業模式,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比如,在創新監管模式,促進貿易便利化方面,據初步統計,目前全球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中60余條貿易便利化的核心措施,已經有50余條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實施。

李國援引上海美國商會發布的貿易環境滿意度調查研究報告稱, 52%的受訪企業認為上海自貿試驗區海關制度創新有助於企業高效率、低成本完成通關手續。受訪企業對海關先入區後申報,創新制度的認可度達到了87.8%。與此同時,按照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實施了企業主動披露,引入中介機構協助開展企業稽查核查,企業信用公示等制度,也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與此同時,海關總署還適應發展的需要,促進自貿試驗區新興貿易業態的發展,制定了相應的海關保稅監管制度,支持自貿試驗區境內外保稅維修檢測、保稅展示交易、跨境電子商務、期貨保稅交割、保稅融資租賃、文化保稅交易等新興貿易業態的發展。去年1—11月,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進口,達到了1.45億票,進口總額達到229.5億元。

此外,在總結經驗,複制推廣方面,2014年8月,海關總署在全國海關率先複制推廣了上海自貿試驗區的14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2015年11月,海關總署又將在上海、廣東、天津和福建四個自貿試驗區所創新的11項制度在全國海關複制推廣。

2016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新一批改革試點經驗複制推廣工作的通知》(國發[2016]63號)以後,海關總署在全國複制推廣19項改革試點經驗。2016年下半年,中央決定在遼寧等七個省市設立新的自貿試驗區,總署正按照“圍繞定位、註重特色、創新引領、分類施策、先行先試、複制推廣”的原則,積極研究海關支持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61

海關總署:中國成為逆全球化趨勢最大受害者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13日在介紹今年中國的外貿走勢情況時指出,2017年全球政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比如英國脫歐,歐洲主要國家大選,美國新總統上任,韓國總統選舉等大事件都會給現有政策走向帶來變數,或加劇全球範圍內貿易保護主義態勢。國際環境嚴峻複雜,逆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我國成為這一趨勢的最大受害者。

1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黃頌平介紹2016年全年進出口情況,並答記者問。

黃頌平表示,2016年我國對外貿易呈現回穩向好的態勢,取得了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2017年,國際環境依然嚴峻複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也仍然較大,影響我國外貿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支撐外貿持續向好的基礎尚不牢固。

一是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諸多新挑戰,低迷疲軟仍是世界經濟的主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為3.4%,經合組織的最新預測值為3.2%,全球經濟仍將低位運行,成為共識。世界貿易組織最新貿易展望報告中將2017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預期下調到1.8%-3.1%之間,這是世貿組織首次提出區間預測,意味著2017年全球貿易仍將難以回暖,不確定因素增大。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外貿也難以獨善其身。

二是我國自身改革進入深水區,外貿結構轉型壓力大。2017年是我國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諸多的結構調整進入了攻堅期。一方面,隨著生產綜合成本不斷上升,傳統外貿競爭優勢持續減弱。另一方面,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也尚未解決,中西部地區產業鏈配套仍不完善,物流成本偏高,承接東部要素成本型的產業和訂單轉移的力度不強。數據顯示,2016年前10個月,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在歐盟市場份額比2015年同期下滑1.8個百分點,在美國份額下滑1.2個百分點,在日本份額下滑2.1個百分點,而同期部分東南亞國家同類產品在歐美日的市場份額均有所提升。此外,當前我國正在積極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發達經濟體大力推進制造業回流,對我引進高質量外資形成挑戰,更高質量的外貿對創新發展、自主形成技術新優勢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

三是全球化進程遇阻,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出口擴大形成制約。世界貿易組織2016年6月份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二十國集團經濟體實施了145項新的貿易限制措施,平均每月有超過20項新措施出臺,月均新措施數量為2009年世界貿易組織開始監測貿易限制措施以來的最高水平。在經濟增長乏力背景下,實施貿易保護、設置貿易壁壘,用反傾銷手段幹預正常貿易成為有關國家搶占國際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逆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我國成為這一趨勢的最大受害者,根據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共遭遇27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119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涉案金額143.4億美元。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同比分別上升了36.8%和76%。2017年全球政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比如英國脫歐,歐洲主要國家大選,美國新總統上任,韓國總統選舉等大事件都會給現有政策走向帶來變數,或加劇全球範圍內貿易保護主義態勢。

黃頌平指出,總體看來,海關總署認為2017年我國外貿的內外部環境錯綜複雜,所面臨的困難也不是短期的,但經過這些年的積累,我國經濟以及外貿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力大,無論外部市場如何波動,都有信心應對。2017年對外貿易領域只要把握住"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鞏固落實“穩增長、調結構"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使各項改革惠及企業,對外貿易一定會在提質增效、穩定發展方面取得成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234

海關總署:將密切關註特朗普就任後實行的外貿政策

國新辦於1月1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2016年全年進出口情況,並答記者問。黃頌平答問時表示,關於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實行的對外貿易政策,將密切予以關註。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提問:像您剛才說的,保護主義在全球擡頭,反全球化的勢力也在增強,面對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實行的對外貿易政策,我們應該有什麽樣的對策來應對這些不利於我們貿易的勢力?

黃頌平:當今世界經濟處於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的深度調整期,主要經濟體走勢和宏觀政策取向分化,全球貿易發展進入低迷期,逆全球化的傾向擡頭,貿易保護主義升溫,極大增加了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

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共遭遇來自27個國家地區發起的119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涉案金額143.4億美元,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同比都分別增長了36.8%和76%,我國遭遇貿易救濟案件數量達到歷史高點。貿易摩擦的政治化、措施極端化傾向明顯,終裁稅率普遍較高。

面對發達經濟體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對自身乃至世界經濟的潛在影響,國際社會有必要共同采取措施加以應對。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將會為克服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做出努力,在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基礎上繼續推動經濟全球化,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

有關中美經貿關系,很多記者也表示關心。我們認為,中美兩國經濟互補、貿易互惠互利,2016年美國是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和最大的出口市場,我們希望中國和美國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未來在經貿合作方面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關於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實行的對外貿易政策,我們將密切予以關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236

海關總署署長於廣洲:今年外貿開局明顯向好

海關總署8日對外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89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0.6%。其中,出口2.09萬億元,增長11%;進口1.8萬億元,增長34.2%;貿易順差2936.5億元,收窄46.1%。

海關總署署長於廣洲同日在“兩會”期間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外貿開局明顯向好,主要有四個方面的上升:一是總量、數量在上升,國內的需求明顯增長;二是高新技術產品、制成品明顯快速增長;三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保持了積極發展的態勢;四是市場預期在回暖、企業信心在增強。

外貿開局向好 總量保持上升

來自海關總署的分析稱,前兩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對歐美日東盟等市場進出口均有所增加。

值得關註的是,去年11月1日起,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將機電、成品油、玩具等共418種產品的增值稅出口退稅率提至17%。按照外貿政策一般需要3個月至半年顯現效果的國際慣例,本次發布的進出口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提高退稅率的效果。

前2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2.18萬億元,增長20.5%。其中出口1.11萬億元,增長5.4%,占出口總值的53.1%;進口1.07萬億元,增長41.5%,占進口總值的59.4%;一般貿易項下順差438.7億元,收窄85.4%。

前2個月,歐盟、美國、東盟、日本分別為我國的前四大貿易夥伴。

其中,中歐貿易總值5830.2億元,增長15%。我對歐盟出口3565.9億元,增長8.7%;自歐盟進口2264.3億元,增長26.4%。

中美貿易總值為5473.1億元,增長18.9%。其中,我對美國出口3837.8億元,增長11.5%;自美國進口1635.3億元,增長41%。

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4748.2億元,增長24.2%。其中,我對東盟出口2552.3億元,增長14.7%;自東盟進口2195.9億元,增長37.4%。

中日貿易總值為2942.9億元,增長20.1%。其中,對日本出口1392.6億元,增長9.1%;自日本進口1550.3億元,增長32%。

與此同時,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進出口均增長。前2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42萬億元,增長18.8%,占我外貿總值的36.5%,較去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344億元,增長10.1%,占出口總值的44.7%;進口4863.4億元,增長40.1%,占進口總值的27%。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76萬億元,增長17.3%,占我外貿總值的45.1%。其中,出口9224.4億元,增長11.7%,占出口總值的44.1%;進口8327.5億元,增長24.1%,占進口總值的46.3%。

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

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還顯示,前兩個月,鐵礦砂、原油、煤等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

具體來說,今年前2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1.75億噸,增加12.6%,進口均價為每噸532.1元,上漲83.7%;原油6578萬噸,增加12.5%,進口均價為每噸2673.6元,上漲60.5%;煤4261萬噸,增加48.5%,進口均價為每噸640.7元,上漲1.1倍;成品油498萬噸,減少5.9%,進口均價為每噸3305.6元,上漲48.6%。

此外,機電產品進口7794.6億元,增長22.2%;其中汽車16萬輛,增加41.3%。

目前,世界銀行對新興經濟的經濟和貿易仍保持樂觀預期。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2017年出口大宗商品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速預計將從2016年的0.3%加快至2.3%。但世界銀行也提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總體經濟前景仍需防範國際貿易不溫不火、投資疲軟乏力、生產率增長遲緩等因素的不利影響。

針對今年海關工作重點,於廣洲表示,海關作為把關人,要把“門”看好,嚴厲打擊“洋垃圾”和農產品走私;打好“組合拳”,把貨物通關時間再壓縮三分之一;講好“普通話”,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做好“加減法”,認真落實減稅降費政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733

海關總署:將為信用良好的企業提供快速清關

28日,《關於對海關失信企業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正式發布。海關總署副署長李國答記者問時表示,將給予高信用企業更多的通過便利,讓他們受到最少的查驗,他們能夠在通關環節中辦理最少的手續,能夠最快的、最便捷的實現通關。

李國指出,今年頭兩個月的外貿進出口數據同比增長20.6%,呈現了穩定向好的態勢。但同時,當前國際經濟貿易活動還面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能否保證全年外貿都能夠持續穩定健康的向好發展還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想促進外貿回穩向好,涉及到很多因素,涉及到多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

他表示,為做好對企業的引導管理以及對失信企業的懲戒,海關建立了企業的認證制度,對相關企業分三個類型進行認定,分別為認證企業、一般信用企業和失信企業。其中高級認證企業目前占的數量還不到1%,但他們的進出口額和繳稅數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還要多,因此將對這些高信用企業給予更多的通過便利,讓他們受到最少的查驗,他們能夠在通關環節中辦理最少的手續,能夠最快的、最便捷的實現通關。

另一方面,李國指出,海關要抓好對失信企業的懲戒。外貿進出口的良性發展必須建立在一種良性法治的規範下。對於守信的企業實施聯合激勵、對失信企業實施聯合懲戒措施的出臺對全年促進外貿穩定,健康持續的向好是有積極意義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305

海關總署:中國2月18日暫停批複從朝鮮進口煤炭的許可

海關總署4月13日在發布會上介紹,中國2月18日暫停批複從朝鮮進口煤炭的許可,中國一季度從朝鮮進口的煤炭同比下降51.6%。此前據商務部網站消息,為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2321號決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和商務部、海關總署2016年第81號公告,本年度暫停進口朝鮮原產煤炭(包括海關已接受申報但尚未辦理放行手續的煤炭)。自2017年2月19日起執行,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

想問一下有關中國在第一個季度對朝鮮煤炭進口的情況,因為在您的介紹里面好像沒有提到,想請您介紹一下。這樣的進口情況是否較去年同期相比是不是有所變動?另外,有媒體報道說,中國在本月初下令退回從朝鮮進口的煤炭,能否證實這個情況?中國如何確保禁止朝鮮進口煤炭的禁令能夠切實落實?謝謝。

黃頌平:

謝謝您的提問。為執行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制裁的第2321號決議,2017年2月18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布了《關於2017年12月31日前暫停進口朝鮮原產煤炭的公告》,自2月19日起實施年度暫停自朝鮮進口煤炭措施。自公告實施之日起,中國海關對所有朝鮮原產煤炭均未予辦理進口手續。中國海關嚴格按照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有關對朝鮮禁運措施。

一季度從朝鮮進口煤炭的情況是這樣的,一季度我國自朝鮮進口煤炭267.8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1.6%,全部為2月18日以前進口。謝謝。

美國有線電視CNN記者:

您剛才提到中國從朝鮮進口煤炭的數據,我想接著問一下,因為有報道說最近還有朝鮮相關的貨船離開中國港口返回朝鮮,有沒有進一步的細節可以透露?包括退回朝鮮煤炭的工作是已經完成還是在繼續之中,對於有報道說最近海關正式發給相關中國進口商,要求退回這些煤炭的消息能不能予以證實?除了煤炭之外,海關總署在執行安理會有關朝鮮制裁方面的,執行安理會的有關決議方面有沒有其他的措施?謝謝。

黃頌平:

一季度,中朝貿易進出口值84億元人民幣,增長37.4%;其中,出口49.6億元,增長54.5%;進口34.4億元,增長18.4%;貿易順差15.2億元,擴大3.9倍。您剛才提到的對朝鮮煤炭禁止進口的問題,我剛才已經做了說明。2月18號之後我們再也沒有從朝鮮進口煤炭。公告發布後,在途煤炭如何處理,那就是企業來做的事情。所以,我想剛才的問題實際上已經說清楚了,2月18號以後是沒有進口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4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