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迎海洗腦大會

1 : GS(14)@2012-09-07 12:34:2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07/18010052

成蟲大哥又嚟喇,造型贏咗北角鄭秀文。

呢個唔係選舉造勢大會,亦唔係反洗腦大集會,而係地產商向代理洗腦嘅聚會。 梁鑑章攝
代理個個有教材
誓師大會一開波就係上堂,大會已經預先準備咗份「推銷模式」教材派畀每位代理,大sell「方便、綠化、靚景」等18個賣點,直情勁過「進步、無私、團結」,洗腦洗足大半個鐘。發展商怕代理聽唔入腦,搵鄧梓峰、阮兆祥同江欣燕做趣劇,扮成蟲同北角鄭秀文(唔係天后嗰個)。
恆地一向鍾意搵藝員幫樓盤造勢,但諗出做EYT式趣劇嚟教代理推銷,真係要畀十個like佢。三位藝人一貫專業演出,好似好得意,但講來講去都係個盤幾好,每套短劇一定用「迎海好正,要即刻落定」結尾,真係唔係人人識笑囉。
「洗腦大會」前後搞成兩粒鐘,發展商臨尾仲要嚟個「評核」,睇嚇洗腦效果,由輕輕鬆鬆鄧梓峰問番幾條迎海問題,結果洗腦成功,有三位代理答中曬,各得8800大元,成件事真係好EY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48

貸評山下:機構投資者也被洗腦

1 : GS(14)@2012-09-12 00:00:5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11/18013241
環球金融亂局中,對沖基金仍然是不少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避險之選。即使對沖基金管理費用不菲,投資者仍不要求大賺,只望穩健回報,是否能如願以償呢?
據統計,對沖基金管理的資產已突破兩萬億美元,單計2010年頭到現在,已錄得超過1500億美元淨流入。從資產管理規模來說,對沖基金可說是擺脫金融海嘯帶來的陰霾,達到歷史的高峰。
對沖基金今年跑輸大市
整個行業表現未如理想。據高盛統計,美國約700個對沖基金中,只有約一成今年來表現優於標普500指數。無可否認,2008年對沖基金只輸19%,優於大市,但自2010年,平均只有7.5%回報,跑輸環球股票(9.3%回報)和環球債券(15%回報),今年頭八個月,對沖基金平均回報僅4.6%(見圖),跑輸收費較便宜的互惠基金和大市。
行業表現欠佳,連索羅斯、約翰保爾森等名家投資亦失利,為何機構投資者仍投下信心一票?
這可能要歸功對沖基金整個行業的市場推廣做得好,特別是對機構投資者;俗一點來說,就是機構投資者被洗腦。洗腦的背景,所謂機構投資者,即是本身也是替別人管錢(other people's money),所以如果有任何表面上能幫助他們生意的建議,他們也是樂意被洗腦的。
對沖基金的論據是「positive uncorrelated alpha」:(一)positive(正回報),一般對沖基金都會希望透過不同的投資工具,做到所謂的「絕對正回報」(absolute returns),當然除了金融海嘯等那些年;(二)uncorrelated(和其他資產的相關性低),正所謂金融市場的唯一免費午餐就是分散風險,加入相關性低的資產,可以在相同的風險下,提高整體組合的回報(risk-adjusted returns);(三)alpha(額外的回報),即透過投資技巧,可以拿到比市場平均回報(beta)更高的回報。
對沖基金經理中,以Ray Dalio為其中俵俵者。他不單是全球最大對沖基金經理的掌舵人,有彪炳戰績印證他的理論:找到15個uncorrelated的投資策略,可把risk-adjusted returns大幅提升。於是,Ray成了對沖基金界的poster-boy,是向機構投資者做洗腦教育的最佳代言人。
強調回報 成高收費藉口
問題是,絕大部份的對沖基金經理不是Ray Dalio。為了爭取較高的「positive uncorrelated alpha」似乎只成為了收取高費用的一個藉口。事實上,在這個由全球央行操控的市場中,無論是散戶或是對沖基金經理,只是在risk-on和risk-off的上落中炒波幅,使對沖基金更難找到alpha;於是很多對沖基金便純粹加大槓桿,希望以「leveraged beta」來代替消失了的alpha,並不能真的提高risk-adjusted returns。
另外一個做法,就是為了追求正回報,便採取「贏一粒糖、輸一間廠」的策略,例如sell options:中短期賺取premium,由於sell volatilities的人比buy的多,於是VIX不斷低沉;不過,萬一變了一個crowded trade,當市況逆轉,便有機會倒輸。「positive uncorrelated alpha」是一個成功的洗腦教育,使機構投資者仍然支持對沖基金,問題在於能否成功落實。
黃元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85

黃偉康 論盡股壇 洗腦

1 : GS(14)@2012-09-12 22:06:12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194189&search=1
在此祝各位學生「開學順利」,尤其是在截稿時,仍未知道國民教育問題是否已經圓滿解決。不過,如果要反洗腦,香港真的有不少事情值得一反再反。先是不少報章、雜誌內容有偏頗,某程度已經要反;又或者有些電影
,意識某程度是III級,結果因為裸露未到極限變成IIB級,卻在暑假檔期推出,又是否應該反?
要反洗腦,日常生活還有很多,好像爛Gag要反、懶音要反、吹水要反、講是非要反,可是這些行為,早已成為習慣,結論是大家其實早已被洗腦,所以大家除了聽到一些傳銷電話而感到極度煩厭之外,同時大家會聽到這些傳銷電話多了很多懶音:「升生,哦地公輸……」基本上你完全聽不到內容,煩厭之中,再多一些煩厭,結果就算想很有禮貌回答這些電話,最後都會被迫以極不禮貌的方式收線。
還有甚麼洗腦工程在進行中?例如股票市場中的「前四後六」,不是產假,而是不少分析員的止蝕及目標價,假設一家公司之股價現時為20元,通常支持位就是跌4元,即16元,目標價為升6元,即是26元,雖則沒有意義,但不少打電話問問題的聽眾,完全受落,因為他們已被洗腦;又例如樓市泡沫,雖然很大責任來自政府之政策出現嚴重問題,但卻有少部分責任來自各位已被洗腦的緣故,因為一段婚姻需要靠一層樓去維持,同時地產經紀會和你說,你不買就沒有機會有幸福,問題是你不買到底你沒有幸福,還是該經紀沒有幸福?要知道熱錢如果在下一分鐘突然流走,拆息突然抽高,各位就會變成樓蟹,屆時你還幸福嗎?可是該地產經紀已經穩袋了佣金,所以他會有一段時間很幸福。
市盈率很低,所以應趁低吸納,結果這番話的人沒有告訴大家,影響市盈率的因素來自盈利與股價,如果未來盈利大跌,那麼就算股價再跌,市盈率同樣會急升,所以低市盈率不是唯一考慮是否入市原因,可是當大家被長期洗腦後,市盈率已成為部分投資者的唯一參考指標;250天平均線就是牛熊分界線,所以跌穿或升穿此線,就代表港股已部分熊市或牛市之中,如果250天平均線懂得說話,相信它一定會在政府總部,高舉「反洗腦」標語,要知道被人誤解了這麼多年的感覺並不好受,尤其是早前恆生指數重上250天平線,有誰真的覺得港股牛氣衝天?500億成交都沒有,算了吧!
當然令我最啼笑皆非,同時又覺得是最成功的洗腦工程,絕對是美國息率不升,港息會持續低企這一個理論,如果未來一週,熱錢因中國經濟的擔憂,又或者香港政治前景不明,任何一個藉口而全面流出香港銀行體系,看一看滙豐、渣打會否因為美國不加息,而繼續維持現在的超低利率水平?大家真的信?證明你真的已被洗腦了。

黃偉康  (逢週一至週五見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89

EVI 教育洗腦式廣告入侵幼兒教材

1 : GS(14)@2012-11-15 00:26: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14/18066494
【本報訊】通識科越來越吃香,全港最大規模網上幼兒教材製作商EVI,其所製作的網上通識教材,全港有三分之一(逾300間)幼稚園採用。有家長發現教材悄悄滲入植入式廣告,為商品進行洗腦式軟性宣傳。有幼童被洗腦後不斷嚷着吃指定品牌牛奶,家長不滿貼錢逼睇廣告,且過早刺激兒童消費慾。EVI直認向商業機構收費製作教材,惟現時教育局無規定網上教材必須送審,課程質素參差兼冇王管。 記者:林賽香
「媽咪,我要飲獅子(惠氏奶粉吉祥物)奶奶!」黃女士在元朗一幼稚園就讀K1的3歲兒子,看完「EVI兒童教育資訊網」的網上教材「通識漫遊」後,指定要飲此牛奶。
通識漫遊播出關於揀選健康飲品的單元,由惠氏奶粉吉祥物小獅子,穿着寫有「惠氏金裝學兒樂」的T恤化身主持,在七分鐘片段不斷出現,其間畫面不斷穿插惠氏奶粉罐及商標。黃女士慨嘆兒子已被洗腦:「細路仔真係一張白紙,唔知個廣告幾時入咗腦,入得幾深。」黃女士曾向學校老師反映,但一直不獲回應。
...
承認向商業機構收費
EVI發言人承認,由今年6月起,製作教材時與不同機構協作,滲入生活化元素。發言人解釋,沒刻意刪去商標或品牌吉祥物,是要保存素材的真確性,接獲本報查詢後已即時成立關注小組檢討。EVI又透露,與榮華及惠氏共製作三套教材,每套教材均會向商業機構收取費用,「當作賣斷版權,佢哋可以攞條片喺其他場合公開播放」。
惠氏及榮華均表示,希望透過與EVI的合作,讓兒童理解健康飲食及中國文化,但拒絕透露向EVI支付的金額。黃女士向《蘋果》表示,發現EVI近日將上述兩條短片移除,並在網站發表通告解釋:「因內容受到個別家長關注,要作內部檢視及複審」。

2 : GS(14)@2012-11-15 00:27:3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14/18066496


教育局規定,書商必須將印刷課本送審,通過審批才列入「適用書目表」,惟電子教材現毋須經任何審批,便可進入學校。
不滿政府雙重標準

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批評,電子教材日漸普及,政府監管明顯落後,對學生欠保障。他表示,政府為平息家長不滿教科書價格高昂,鼓勵生產商開發電子教材,卻遲遲未建立教材審批機制,令生產商借此漏洞,在教材滲入商業元素。
書商教育圖書市務總監鄺國俅直言不滿政府存有雙重標準。他表示,政府嚴格規定印刷版教材不得有商業宣傳,「落汽水嘅相,都要掩住個牌子」,但補充練習、網上教材的規管卻十分寬鬆,對教科書商不公平。
對於網上教材缺乏監管,政府將責任推給家長。教育局發言人解釋,不監管是因為網上學習資源變化大,傳統的質素保證機制未必能有效監管,呼籲用家小心挑選。該局計劃2014年推出「電子書適用書目表」。
《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14/18066497


浸會大學傳播系系主任陳家華教授指出,研究發現觀眾在廣告時段轉台或離座,只有三分一人收看廣告。
家長應多加指導

故近年廣告商更多採用植入式廣告,令產品在節目時段出現,增加推銷效用,而廣播條例只限制在新聞及兒童節目,不得有植入式廣告。
陳表示,首次聽聞香港有教材引入植入式廣告,惟此方式在外國流行多時,「美國有啲數學教材,用M&M、聰明豆教小朋友數1、2、3,教材仲係免費」。她認為,香港作為商業城市,廣告屬生活一部份,「唔使刻意避開,相信教材廣告化可能係新趨勢」。
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副主任兼副教授何彩華認為,幼兒分析力不足,對商業化教材灌輸的訊息會照單全收,兒童過早受消費主義洗禮,容易影響金錢觀,盲目追求名牌,家長應多加指導。
《蘋果》記者
3 : GS(14)@2012-11-15 00:28:5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14/18066498


EVI教育亞洲有限公司於99年由「創業板殼王」龐維新創立,01年在創業板上市。05年美聯集團入股成為大股東後,龐逐漸退出。07年美聯注入工商物業代理業務,EVI易名為美聯工商舖有限公司(Midland IC&I Limited),並將互聯網教育服務、電腦軟硬件銷售及安裝等業務分拆,交由EVI服務有限公司經營。
組星級顧問團隊

EVI網站聲稱,該公司是本港學前教育市場上最大型的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顧問團來自醫學界、教育界及藝術界,包括兒科醫生陳以誠、前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狄志遠等。
EVI拒絕透露「通識漫遊」確實年費,但根據家長提供資料,介乎300元至400元,以全港有15萬名幼稚園學生計算,三分一人訂購,估計EVI每年收入2,000萬元。
《蘋果》記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403514_C.pdf
EVI教育亞洲有限公司
(附註)
英屬處女群島2,000股每股面值
1美元之股份
於香港從事投資控股100
專業網上培訓有限公司香港1股每股面值港幣1元
之股份
於香港提供網上
培訓課程
100
EVI Services Limited 香港21,053股每股面值
港幣1元之股份
於香港銷售及安裝電腦
軟硬件;提供電腦培
訓服務及互聯網教育
服務
100
曜暉有限公司香港2股每股面值港幣1元
之股份
於香港提供短訊服務以
及音樂板及出勤系統
培訓及租賃

2,000 萬營業額都有的,賺的就唔多
4 : GS(14)@2012-11-15 00:29:4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20010305123423P.htm
招股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050127005_C.pdf
認購新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07040202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070507004_C.pdf
工商鋪借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061103005_C.pdf
賣野
5 : GS(14)@2012-11-15 00:54:14

http://webb-site.com/articles/evi1.asp
Webb 當年文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950

中門大開:洗腦話咁易 添馬男

1 : GS(14)@2013-05-10 01:37:3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509/18253838

                港台周一播出《鏗鏘集》,題目係愛國愛港,成集都係用曲筆去刻劃,所謂愛國愛港係不斷改變,其中一段關於紀念五四運動活動中,兩位穿校服之女學生,回答記者提問乜嘢係五四精神,不約而同答係尊重與包容。此片段在網上熱傳,網民反應熱烈。
當時我睇緊《鏗鏘集》,已即時爆粗,「有冇搞X錯!」問題不在女學生,而係幾時開始將內地扭曲歷史的五四觀引入香港,同時心中難過係受訪學生,穿着香港校服,典型乖學生,由佢地口中講出五四精神係尊重、包容,出自香港下一代之口,你話幾得人驚。政治灌輸與洗腦,不知不覺間已經完成,產品也推出了市場。

尊重包容竟變五四精神

                八十年代念中學,邊個學生唔知五四精神係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與賽先生,文化上要反傳統,政治上聲討北洋政府,喪權辱國,青年學生上街。共產黨建政後,一方面唔敢攻擊五四運動,因為不少學生走上左傾,皆源於五四,但又怕五四民主與科學精神,被用來挑戰共產黨專政,於是便為五四運動進行整型手術,將五四扭曲成為只有愛國主義,而將其他部份以手術切除。紀念五四變咗升旗禮,本身已經係一種愛國主義宣傳。
本地左派當然在五四升旗禮上,繼續上下其手,針對當前中港人民矛盾,樹立「尊重、包容」宣傳句語,無知學生因而受騙而不自知。追本溯源,在於梁粉紅人羅范椒芬當年出任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與李國章局長雷厲風行,教改紅旗四處飄揚,其中課程改革中取消初中必修中國歷史科,今日回望才驚覺刻意貶低中國歷史科正好為日後政治教育、愛國教育等洗腦活動鳴鑼開道。當一個中學生在課堂上從未學過五四運動歷史,冇學過近代史,一旦遇上扭曲歷史之政治洗腦,根本無從抗拒,比政治寶藥黨呃咗都未知。
共產黨以政亂史,用黨定下的政治角度去詮釋歷史,將之變成一種管治控制意識形態。過去幾十年如是,但今日新媒體時代,人人可以翻查歷史資料,國外學者研究,內地亦已經冇人信呢套史觀。本地左派將劣等貨色運來香港,為學生洗腦,香港人應對此口誅筆伐。
左傾愛國冇問題,但至少唔好咁低B庸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758

點解Madam戴舊章?設計師話警徽洗腦

1 : GS(14)@2014-10-18 23:38:40



早前旺角清場,高級警司關翠貞被傳媒發現,其警帽上,竟出現回歸前的皇冠警徽,而不是回歸後的「洋紫荊」警徽。雖然Madam立即解釋道,事件純為個人疏忽,與警隊形象無關,但不少人對事件及其用意議論紛紛。而懷舊儲物狂人鍾燕齊(Joel)則從設計角度分析,認為皇冠警徽的確較美觀。
Joel認為,從皇冠警徽的設計上,可見英國看待香港的態度,「一港一英的兩艘船隻,皆為平衡,代表他們相當重視彼此的貿易關係;上面亦有居民,感覺人性化」。「Royal」一字,更由英女皇頒發予香港警察,為的是表揚他們於「六七暴動」中的英勇表現。由此可見,英國殖民時期的設計,著重強調當地文化和歷史,藉此增加警察的歸屬感。至於回歸後的特區警徽, Joel則形容為「富有中國特色」,設計冰冷離地,只見充滿氣勢的中環海岸線,卻不見人文風情。他直言設計政府物品充滿限制,中國審批較保守:「共產黨最明白設計的思想教育能力,放不下以前中國的封建元素、家長式監控,所以設計一直沒有進步。」他認為,警徽設計應考慮香港特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18/189041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153

明看天下 - 李華明 小心美國電影洗腦 2014年11月07日

1 : GS(14)@2014-12-07 11:14:08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35152

在周三的新聞看到美國國務卿克里的公開言論,令我對美國政府的虛偽而表示憤慨!克里在出訪北京前提到香港的「佔領行動」,他促請中國讓香港民眾享有言論自由,並強調中美的合作及雙方共同維護利益相當重要,但美國政府卻不會在人權和網絡安全等問題上作出退讓。

講就天下無敵,大家不妨回憶從五十年代越南戰爭爆發開始到今天,美國政府從沒有停止過派兵往其他國家打仗,這些國家包括阿富汗,伊拉克,敍利亞等 等。借口伊拉克在薩達姆統治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而大舉派兵入侵,其實世界上是美國擁有最多及最大的武器,亦是武器製造國,認真諷刺!整個伊拉克淪陷了也找 不到所謂殺傷力大的武器,而美國政府不斷在其他國家培植親美的政治勢力,不惜各種手段來推翻仇美的政權國家,美其名是支持其他國家的自由和民主,說穿了是 盡一切力量排除非我族類的勢力,維護美國世界一哥的地位。

美國聯邦儲備局前局長格林斯洛在2007年說得最一針見血,在回憶錄中表明「進攻伊拉克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石油。」常說維護人權的美國其實一直尋求最 大的利益。再加上美國荷里活電影十分具影響力,記得不少電影中吹噓美國總統好打得,為正義不顧自己的安危,這些電影包括《天煞地球反擊戰》、《空軍一 號》、《白宮末日》,還有更多電影宣揚美國政府、美軍、中央情報局等為世界和平作出的貢獻,要慎防被這些大美國主義洗腦。

同時美國又雙重標準,印度的女性極受歧視,美國政府有為她們出聲嗎?泰國軍政府破壞民主實施軍人統治,美國只在初期批評兩句便沒有下文,美國境內黑 人受歧視的問題至今也未有解決,白人警察暴力對待黑人的事件不斷發生。難怪我當年在加拿大讀書時,發覺加拿大人普遍上不喜歡美國,認為它太霸道,今天我更 看清楚美國主義的偽善,今後大家不要再被美國電影洗腦。

E-mail:[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692

預測臨界點出現 別被市場先生洗腦 黃國英

1 : GS(14)@2015-02-25 10:20:38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0725
上期談到,由於所謂群眾的智慧,市場有效的時間,比盲目相反理論者以為的要長。可是群眾的智慧,建基於數項條件,一不符合,便會消失,變成泡沫或恐慌。第一項條件是多樣化,也就是投資者之間,各有不同的看法、打法。有長線有短線,有基本分析有技術分析,甚至靠夜觀星象也無所謂,最重要當中有差異。第二是交匯點,即有一處地方,可讓不同個體展現自己所有的訊息。投資上,此處即交易所。投資者認為能圖利的資訊,最終都要透過此地,表現在實際買賣中。第三是誘因,要有長期賞罰分明的機制,個體才會繼續運作。譬如上期講過眾人競猜玻璃罐中有多少豆,估算最中有獎最差被笑,才得出準確平均;若相反最離譜才有獎,則必然人人交出亂作的數字。

第二、三項不會輕易變化,最容易改變的是第一點。人類是喜歡從眾的動物。雖然起初各有不同的招式意見,但當其中部分人成功,周圍的人們便開始面對朋輩、持份者的壓力,希望可以盡快取得同樣的成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複製他人的回報,最簡單有效的做法,就是暫時放下自己的中長線看法,然後套用當時成功者的思維模式,甚至是照抄他們的投資對象。



市場失效會造成泡沫或恐慌,預測臨界點出現,就可逆市而行。

曾經有研究模擬過這種情況,此一空間中有一千個不同的個體,具備相若知識,和可選用各式投資策略。研究人員向系統輸入真實的歷史數據,如公司業績等,讓它們當作新資訊來操作。實驗得出的股價走勢,與現實相似,卻與學術世界的常模分布不同,不時出現肥尾效應、波動性群聚出現,泡沫與大跌市,一應俱全。研究結果顯示,當策略相似度上升,股價先緩緩上升,隨之加速。最後相似度極高時,極度人多擠迫,人人都做同樣的事,人人都賺到錢。當然,下一步便是回歸「正常」:所有購買力耗盡,再沒有生力軍承接,價格隨之暴挫。

要判斷是否可以逆向而行,困難之處是策略分散度與危險度,並非線性關係,而是有一個臨界點,到達前似乎一切正常;一旦過了則大幅逆轉。實體世界中的例子是倫敦千禧橋,由一至一百六十五人經過時,擺動度並無分別,到第一百六十六人則急速搖蕩,這就是臨界點的特色。

臨界點難以預算,說督兩個數字,便可準確找到,必然是騙人的。但線索還是可以嘗試去找:例如某資產、個股、板塊或操作策略,被人提及和在媒體出現的次數,是否日益增多?價格的升幅和升速,是否不停在增加中?成交是否越發熾熱?波動性是否大增?

本欄於570期介紹過的Didier Sornette,其思考方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就算認為臨界點愈來愈近,也不用主觀批死,分分鐘錯過最好一段。最重要是屆時別反被市場先生洗腦,慢慢將資本套出,多用輸有限的打法便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992

小八卦:洗腦歌曲

1 : GS(14)@2015-03-15 14:37:18





有小朋友地方就會聽到《Let It Go》,去年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全球繙譯近五十個版本,中港台已有三個版本,另有德文、捷克文、日文和韓文等。




Elsa被捕?

連美國警察都拿《魔雪奇緣》來開玩笑,話說上月美國氣溫急降,警方懷疑是冰雪女王Elsa搞破壞而拘捕她,搞了一場大龍鳳,雙方「冰釋前嫌」。




收入急增

《魔雪奇緣》產品帶挈迪士尼收入創新高,上月初純利達二十一億八千萬美元,而前日宣佈拍續集後,即刺激股價大升逾百分四,市值達一千八百二十一億美元。




名牌合作

著名時裝品牌COMME des GARCONS瞄準冰雪熱潮,去年聖誕推出crossover服飾,大人細路一齊wear it go!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314/190753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475

曾鈺成不信學習國情可洗腦

1 : GS(14)@2015-03-16 08:31:01





【本報訊】早前行政會議成員兼港區人大代表羅范椒芬倡議,日後準教師要到內地上國情課,作為入職條件之一,遭泛民及教育界批評為教師「洗腦」,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昨反駁有關言論,直言「太睇低香港人」,亦有不尊重香港教師及知識分子之嫌。羅范椒芬日前接受內地傳媒訪問,建議準教師、以及大專學生要到內地上國情課,更以此作為日後教師入職條件之一,又點名指部份教協領導層是反對派,但羅范否認有關建議會對教師「洗腦」,又稱對理解國家政策有幫助。



林鄭指教師有獨立思考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昨出席一個公開活動後,被問到羅范的建議時,直言:「如果咁樣就洗腦就太睇低香港人」,又稱若如此簡單就可以「洗腦」,中央政府、港府對香港「都冇乜野要擔心」。曾稱每年皆有不少人參與中、港兩地交流活動,自言不相信這類國情學習可以「洗腦」,指英國管治香港這麼多年,也洗不到香港中國人的腦,聲稱擔心洗腦的人,不尊重香港的教師及知識分子,「點可以洗到腦,呢個說法係完全無根據」。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也反駁國情教育是「洗腦」之說,她強調完全不認同任何了解國情的工作會等同「洗腦」,特別是對於受過嚴格訓練的老師,因為他們每一位都有獨立思考能力。林鄭又強調,過去兩年的施政報告中,特首均有提出措施,鼓勵學生要有更廣的接觸面,無論是到內地交流,了解國家最新發展,還是到海外透過國際交流、工作假期計劃,擴大香港年輕人及學生的視野,政府均認為這類交流活動是值得支持的。■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16/190782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5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