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重組三家民企 沙鋼啟動新重組模式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6/829751.html

河南安陽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上週宣佈重組當地3家民營鋼鐵企業後,江蘇沙鋼集團也迅速整合了河南省3家民營企業。

5月30日,沙鋼集團宣佈整合河南3家企業。沙鋼集團副董事長賈祥?昨天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此次整合是以集團子公司安陽永興鋼鐵公司(下稱「永 興鋼鐵」)為主體,聯合安陽華誠特鋼公司、河南匯豐管業公司、河南利源煤焦集團公司3家公司,共同組建一個新集團——河南沙鋼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4家 公司在新集團中各自持有股權。

安陽華誠特鋼公司是集煉鐵、煉鋼、軋材於一體的民營鋼企,河南匯豐管業公司則是經國家批准立項的股份制民營公司,河南利源煤焦集團公司是河南省三大煤化工產業園區的骨幹企業,也是一家股份制民營公司。

賈祥?表示,由於許多事情尚未商討完畢,目前尚無法透露具體的持股比例。在新集團簽約儀式上,沙鋼集團董事局常務執行董事、總裁龔盛表示,河南沙鋼 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後,將形成年產鐵400萬噸、鋼400萬噸、材300萬噸和冶金焦270萬噸的生產能力,預計2011年年底,河南沙鋼聯合鋼鐵 集團有限公司將實現產值265億元,

這也是沙鋼集團第二次重組河南省內鋼鐵企業。在金融危機前夕,2007年,沙鋼集團花了20多億元收購了永興鋼鐵80%的股權。永興鋼鐵是沙鋼集團收購的第二家鋼鐵企業。

2006年以來,沙鋼集團先後併購重組了江蘇淮鋼特鋼有限公司(下稱「淮鋼」)、永興鋼鐵、江蘇永鋼集團、江蘇鑫瑞特鋼有限公司等鋼鐵企業。

永興鋼鐵被沙鋼集團收購之後,正好趕上金融危機,經營狀況表現得並不理想。事實上,從2008年開始,中國鋼鐵業整體陷入經營困境。這讓併購後的永興鋼鐵成為了沙鋼集團上市的阻礙。

沙鋼集團收購永興鋼鐵80%的股權,是通過併購後的淮鋼以借款的形式實現的。永興鋼鐵投資新項目累計向淮鋼借款本息共計約28億元,但是,永興鋼鐵新項目進展卻並不順利,持續虧損,借款遲遲不能歸還。

為了保證淮鋼借殼上市順利進行,2009年12月29日,沙鋼集團收購了淮鋼持有的永興鋼鐵80%的股份,為此沙鋼集團分兩次向淮鋼支付了1.29億元。而永興鋼鐵向淮鋼的借款,也在去年4月20日,在沙鋼集團的幫助下,全部償還給了淮鋼。

正是看到永興鋼鐵併購模式的弊端所在,沙鋼集團此次整合採取了全新的模式,聯合當地企業以現有資產共同入股組建新集團,儘可能減少整合的現金投入。

賈祥?表示,永興鋼鐵也有自己的規劃,到2015年將形成年產500萬噸鋼、500萬噸鐵、500萬噸材的規模,這一計劃與河南沙鋼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整體規劃並不矛盾。

2010年,沙鋼集團共完成煉鐵2506萬噸,煉鋼3012萬噸,軋材2860萬噸,銷售收入1786億元。今年4月,沙鋼股份(002075.SZ)借殼ST張銅成功上市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30

央企搶灘煤層氣民企生存空間或受擠逼

http://www.21cbh.com/HTML/2011-6-2/5MMDAwMDI0MjE5Mw.html

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和山西國際能源集團(格盟國際)共同出資成立的山西國化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近日創立,步入實質性運作階段。 這意味著國內三大石油央企對煤層氣市場的佈局更進一步。但專家指出,中央與地方的分權長期阻礙行業發展,隨著央企佈局的深入,這一瓶頸可能更加凸顯。

三大石油公司加速佈局

據 瞭解,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聯煤」)早在1996年開始煤層氣開採,目前已擁有27個區塊,探明儲量500億立方米;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下稱「中石油」)在2008年也成立煤層氣公司,且聯合殼牌以35億澳元收購澳大利亞煤層氣公司Arrow全部股權,公司計劃今年煤層氣產量達到6億立 方米;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更在今年初購得中聯煤50%股份。

一位接近中石化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中石化在2008年已將其華東石油局成建制地由原天然氣業務轉至煤層氣業務。他認為,長期致力於擴充上游佔比的中石化,在10年後可能就會迎頭趕上。

然而,隨著更多央企對煤層氣佈局的深入,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開採權不統一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分院副院長胡千庭告訴記者,由於煤層氣的開採權屬於國土資源部,而煤炭的礦權屬於地方政府管理,這兩大開採權的不統一是造成過去煤層氣發展緩慢的原因。

「要採煤必須先采氣,否則會發生危險,但目前如果沒有國家優惠政策或補貼,煤層氣業務很難盈利;因此三大公司這樣具有采氣資格的企業真正采氣的動力並不大,更多是先圈資源等待扶持政策;因此會和急於採煤的地方企業產生很多摩擦。」胡千庭說。

胡千庭指出,由於採煤權與采氣權的分離,使中國煤層氣發展速度大大落後於美國。

「對於一些實力較強的地方企業搞煤層氣,國家和中央企業都是支持的,但有個別企業不依法採礦,有盜採其他企業礦的現象,走小煤窯之路,這是目前行業中的一大問題。」該人士說。

胡千庭稱,國家發改委日前曾協調各部委下文,鼓勵採煤企業根據需要采氣。「但這僅是政策,不是法律,最後還是要以國土資源部的法律為準。」他說。

與此同時,央企與地方國企之間的摩擦,也在一定程度擠壓了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

貞元集團恆生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恆生能源」)高級工程師陳永宏稱,「我們在多地分佈有加氣站,而且在山西和河南都有上游的煤層氣區塊,具有產業鏈優勢;但主要由於我們進入較早,擁有了目前的區塊,而現在央企和地方國企爭搶嚴重,民企生存空間會比以前小很多。」

但上述接近中石化人士則稱:「對小公司來說,一個只有20平方公里的區塊也值得大干幾年的。」

安全風險

央 企與地方國企為圈資源、爭地盤而搶灘急進,也面臨著巨大的安全風險。晉城市安全生產協會副會長牛德文在接受本報採訪時透露,由於山西省擁有全國煤層氣資源 的1/3,導致國內各大企業扎堆山西,開採規模急劇擴大。「一般抽放的煤層氣濃度都是在40%以上,現在企業爭相開採,一些低濃度煤層氣也被大量開採;一 旦煤層氣濃度低於30%,氧氣濃度上升到12%,爆炸隨時可能發生,目前大部分央企和地方國企都不具備防治管道煤層氣爆炸的技術。」他說。

5年前將南非HS主動抑爆系統引入中國的山西蘭花漢斯瓦斯抑爆設備有限公司(下稱「蘭花漢斯」)總經理喻晟也表示:「我們也正在探索國內管道煤層氣抑爆的適應性,但主動抑爆技術在國內仍未大規模推廣,開採企業實際面臨較大安全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47

民企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312.html

Muddy Waters發表報告後,不少報章推波助瀾,叫投資者對民企「避之則吉」云云。我想。在今日的經濟環境下,民企是受害者。

中國經濟政策著重扶持大型國企,國有銀行的貸款傾向國企,國內的資本市場也對民企諸多限制。在「國進民退」的形勢下,民企想集資苦無溝道,唯有靠海外上市。

問題是,在海外市場,這些民企須顧用一班專業團隊,包括保薦人、承銷團、財務顧問、會計師、律師,甚至信貸評及機構。而這些專業團隊才是民企的老師,教好 教壞也要看他們。可惜這班老師,有自己的利益考慮,他們並非以學生的前途為依歸,他們收取學費,立即落袋。而事實上,民企也無有太多選擇,有名氣的來來去 去得幾間。

上市了,其股票就是受到各方投資者、炒家及沽家的拉鋸。這樣也無可厚非,海外市場說是隔山買牛,對估值一定有很大分歧。加上,市場發展初期,良莠不齊是正常現象。誰是最終贏家,未可知,但其言行皆為了各自的荷包。違規者,固然要受到法律制裁。

不過,如果將所有民企標籤作壞份子,一竹篙打一船,受害的不單是無辜的經營者,更是人民福祉。因為民企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石,不要誤以為民企就是那幾個諗得出口的股市代號,民企是國企以外的所有經營者。

中國的經濟依賴出口和投資,國內消費發展滯後,整體發展失衡。要發展內需,但人民普遍仍然窮困,買不起甚麼,原因是經濟成果都落入國企的戶口。現在需要發展的正是民企,好讓人民分享到經濟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43

中國民企股災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ckm001/article?mid=50769

話說自6月2日混水公司出報告唱淡嘉漢林業(TSX: TRE)開始,除了嘉漢股價暴跌外,連帶所有北美上市的中國民企股價齊跌,由6月1日至10日,多倫多指數只跌了3.3%,但加拿大上市的中國民企股價跌 幅更大(上表),北美證券行收緊中國民企的孖剪倉,基金大量沽貨,一沉百踩,連港股市場的中國民企都受牽連,釀成一次中國民企股災。當潮水退卻,邊個無著 泳褲,自然看得一清二楚,唔理公司好壞,胡亂炒賣股票,輸錢實屬必然,當投機賭徒輸到反眼,全軍覆沒之後,正是價值投資者在玻璃堆中找鑽石之時。

今個星期二,國內會出5月份CPI與PPI通脹數據,預計數值又會再創新高,中央又要增加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或加息,除了國內收緊銀根與打壓樓房炒賣 外,上星期五香港金管局宣布,銀行收緊樓宇按揭措施即時生效,加上政府加推地皮增加供應,看來香港樓市與股市都要回調。在美國那邊,QE2將會在6月尾結 束,再有無另一個量化寛鬆方案還是未知之數,在水緊之下,今個月港股應該無運行,我們是長線投資人,月供股票的繼續月供,持貨的繼續持貨,等待下轉升市來 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67

民企做不大系列一 ---- 因為冇人性 老占的博客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22.html

近日,幾乎所有的世界級 股神都在中國的民營企業中損手,其實,睇錯市大家都會,但睇錯民企,有機會會輸到仆街,依我看來,大部分的民企從純管理的角度來說,是沒有管理的,這也解 釋到中國永遠沒有可能出現一些世界級的企業及品牌,這不單是單純是教育的問題,或是管理上商業架構上的問題。

民企都做不大,一大就出現問題,一些民企賺到了錢之後,幾個家長就開始飄飄然,以為自己順理成章成為了企業家,在打理一家Enterprise,甚至將個人與企業的命運緊緊的聯繫在一起,這也無可厚非,但更有甚者是欠缺長期商業規畫及戰略考慮,很難持久,食偉哥都唔掂。

民企中意抄,中意Copy山寨,如果覆制商業架構,山寨Business Model是能夠成功,咁比亞迪一早超越鴻海啦,郭台銘有一百萬個員工,幾十家廠,要管理整個帝國,他個人只有二十四小時,能做什麼事情呢?老板都不用睡覺啦,根本鞭長莫及。老細嘅管理心得係山寨唔到。

更多的事實是,忠誠能幹的人其實不少,只是企業欠缺眼光,一些民企表面上看起來是求才若渴,但實際上背後並不願意提供合理的待遇及激勵機制去吸引人才,管理觀念落後生硬,在員工及企業的關係上,只是一種單純的勞動力買賣。



企業做大,必須要有制度,要有流程,要靠人。要靠訓練將每個人的心態與行為完全內化,我授權比你,你就可以做,不需要SOPSOP只是一張紙,能有效的就是一個合邏輯性的流程支持,而且一旦實施,就代表一個人的投入,老板經理換了誰也是照做,那就是制度給予組織信任和共識的基礎,但是要達到這樣的境界,要看三個層次,

第一,你們了不了解人性;
第二,你們有沒有滿足人性;
第三,你們有沒有提升人性。

Steve在所有萍果人心目中都是偶像的地位,但是他對基層員工不會隨便發號司令,因為他沒有這個權力去越級管理,一般情況下,你只對你的上級負責任,其實這種一對一的管理,是最簡單直接的管理體系,但是大部分民企在規模擴大後,其內部架構亦不斷膨脹,商業架構上會出現二對一或N對一的現象。

很 多民企老板都坦言,我們企業的組織架構圖,流程是掛在墻上給客人看的,我們還是按自己的規則在辦事。這個規則讓很多人不明白,比如制造業,無論從職能還是 價值鏈的角度分析,就是業務、研發、生產、市場這幾個板塊,什麽事該誰管不該誰管,不是應該很清楚地麽?為什麽還非得要依靠潛規則才能管理呢?

民企老板仲會中意一竿子 插到底的管理方式,在中國已經見怪不怪了,並且很多民營企業家都以此沾沾自喜,「我的企業每個人每件事我都知道」。其實,從這句話就可以判斷出,這家企業 不會很大。為什麽?因為管理都是有幅度的,也是有層級的概念的。企業小的時候沒什麽問題,可是企業越大矛盾就會越突出,到最後老板越是想什麽都管,到最後 就什麽也管不了。(未完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34

民企做不大系列二 ---- 因為體質差 老占的博客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26.html

家陣在美國市場掛牌的民企、國企,合計有百多家,除咗美國之外,倫敦的AIM (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德國証交所都有零碎的民企在那邊上。

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這一點從剛剛過去的兩會上民企代表的數量就可以得到證明。可是說起民企的管理,學術界、企業界似乎又都有一個共識:民營企業組織管理混亂,大多是在靠著老板文化或者潛規則在運行。可以看出,民營企業的組織管理是被認為最不規範的,最多水份,最呃呃騙騙,其中最受詬病的又大多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

民企大多是從小作坊、家庭式工廠慢慢做大做強的,這就註定民企的部門和崗位設置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職責過大或過小的問題,這個部門的事情可能需要另外一個部門的領導來管,也有的是一個業務單元是本部門領導管不了,其他部門領導不能管,這就是組織管理中的多頭管理管理盲區並存現象。

民 企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根本的原因在於中國龐大的市場空間以及加工外貿導向的外向型經濟特點。民企大多是家族式企業,企業老板們也多是從一線打工或者做小 生意起家。這個過程是艱難的,也是充滿挑戰和樂趣的。民營企業家們大多是在他們的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甚至幾十年,他們了解自己所處的行業,了解自己的員 工團隊和面臨的市場環境,其中,家族式的企業結構也是他們穩定發展的基礎,因為他們的組織架構從來就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慢慢的動態過程中自發形成的。

民企內部管理多為集權式管理,權利集中度較高。對於元老以及親戚的處理問題一直是困擾民企的大問題,不少企業因為沒有處理好這樣的問題,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有些甚至因此倒閉。

有些元老能力跟不上了,觀念落後了,親戚在公司工作是中國企業在特定時期的歷史產物。可以設想:公司如果有七姑八姨太喺度,你根本沒有辦法規范運作公司,並且,有他們在很難吸引到人才,誰願意到這樣的公司當外人?所以,對於親戚,應該建議他們逐步離開。如果他們是人才,不管到哪裡都有飯吃,如果他們不是人才,要他們在公司幹嗎?

再 者,創業的激情不容易保持長久,當初之所以有激情,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憧憬,都有一個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可是,這種憧憬會疲勞。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 現公司並沒有像當初所想的那樣,他們個人當初的理想也沒有完全實現。這種情況下,保持原來的創業激情是不可能的。另外,當初他們可能是無產階級,現在已經 有了一些資產,生活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脚上的泥也洗淨,開始享受生活了包二奶玩Hummer

要知道,享受生活是要花時間、精力的,有的時候同工作會產生矛盾的。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就需要我們的老板、老總們有一個遠大的理想,要給企業在現有的基礎上、現在的條件下描繪一幅宏偉的藍圖(可實現的),並且把這樣的一幅藍圖印在每一個員工的心裏。並且要把公司的理想同他們個人的未來聯系起來,變成他們個人的憧憬,他們個人的美好向往,這樣他們才能有Passion

但是,國人這三四十年來窮瘋了,同佢講Passion,講Vision,嘥氣啦,個人主義壓到一切,中國的民企及產品永遠都等同於:1.企業倫理及道德缺失 2. 誠信欠奉呃呃騙騙 3.社會責任淡化 4. 山寨做假再加潛規則

再窮三代人的精力,都無法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85

從李寧的暴跌凸顯民企實業的發展瓶頸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rugr.html

 

李寧(02331)最近因發贏警,中期利潤會跌五成以上,導致股價遭洗倉,跌到十元多點,夠恐怖,肯定套住了大批看好中國內需品牌的機構及個人投資者。早在一個多月前,本人就在一個博友的博文--《哪幾隻暴跌股你願意真金白銀地抄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17otd.html評論裡探討過李寧,她是我唯一一隻跌了很多仍舊看空的股票。她凸顯了民企名牌發展的困惑,當時的主要依據:

一,差異化高端化戰略的失敗,同業競爭激烈(很多人都覺得李寧跟安踏或其他國內體育品牌差異不大,基 本談不上護城河);實業眼見功夫生意的經營困難,大股東也無心經營,搞地產和財技,現在看來是得不償失,市值大跌。急功近利,國人的通病。一個沒內涵沒沉 澱的品牌,如何可持續穩定發展?

二,國內體育品牌究竟有多少是真實的利潤,有多少存貨壓在經銷商,為了上市,鋪了多少貨給經銷商?預 支了多少年的利潤?上市圈錢後大撒金錢拓展店舖的惡果?某知名購物網站的假貨對其的影響(假不一定代表品質不好,真貨的成本也不高,都是MADE IN CHINA)我相信這些問題近年肯定會陸續顯現出來,時刻留意這類企業的現金流及派息比例。ANTA明顯高估----市值是李寧的三倍,可以考慮中長期賣 空,而李寧,已經暴跌再暴跌了,也許是個進場的機會,不好說。KAPPA無論是現金流還是品牌或投資價值來看,屬於中庸吧。其他的沒多研究。

 

三,中國的房地產一天泡沫不破,實體經濟就會繼續消沉!做實業根本跑不贏房地產的暴利及印錢的速度,通貨膨脹只會加劇更多的人退出實業或實體經濟的倒閉。看好房地產,則看空中國經濟!

   本人對國內的品牌民企甚至絕大部分民企都是敬而遠之,主要是「人」的因素。我做過生意,深知這類人是什麼群體,這類大股東絕大部分都是投資者博弈的強勁基 本無法戰勝的對手,他們不會讓投資者佔到多少便宜,他們要賣的東西基本都是「算死草」---甚至是雁過拔毛。寧願錯過,也堅決不碰高估或價格已經反映的公 司。今年對於保守的價值投資者來說是值得慶賀的,價值投資的強項在於防守。

----後期補充,相對大部分民企,李寧還是干得很出色,值得驕傲。即使暴跌,如果上市持有至今仍有幾倍回報,也沒惡意的圈錢,還有分紅。中國的品牌除了酒和某些絕對壟斷行業,暫時看不到可持續發展的護城河。中國動向CEO說不自創品牌,這是個明智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24

民企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ckm001/article?mid=51860

外遊數天,無睇市,回來看見香港上市的民企又被洗倉,原來又是美國佬評級機構穆迪,出紅旗報告唱衰一系列國內民企。上月,許多外國上市的民企 都因為混水事件而下跌,今次連本地上市的民企都被波及,香港散戶唔知又輸幾多錢。其實穆迪之前已經發報告警告國內地方債之問題,又在歐洲下調葡萄牙與愛爾 蘭之信用評級,攪到投資者人心惶惶,令熱錢回流美元區,大買美國國債與股票,美國佬利用自家評級機構到處做市,損人利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上世紀美國經濟實力冠全球,全靠自由經濟制度,令私營企業壯大成長,許多環球巨企如通用電氣、強生、可口可樂、麥當勞、微軟、蘋果等,全部都是民 企。中國開放改革已經30年,還是依舊行計劃經濟,國內許多主要產業,都是由國企所壟斷,中央政策與銀行借貸都向國企傾斜,國內成功的民企只屬少數。近 年,中央注意到若果要中國經濟轉型成功,必定要靠民企,從國內從事銀行貸款的朋友得知,銀行近兩、三個月已經向民企開水喉,中國頭30年之經濟改革成果依 賴國企,未來30年,應該是民企發圍的時機,今日大量上市民企之股價跌到低殘,公司估值已經回到金融海嘯價,投資者宜在這個時候,增持或繼續持有那些有誠 信、手持大量現金、或財務穩健與管理質素高之民企,未來回報必定豐厚。

美國經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國家債務超過GDP之9成,聯儲局已經行零息達兩年半,除了股市上升外,失業率依然高企,樓市全無起色,現在美國國會正 要通過增加國債上限,縮減開支唔掂,加稅又唔掂,聯儲局只有再行QE3,無經濟衰退,但換來的是輕微經濟增長與嚴重通脹。年青一代不知道通脹是何物,簡單 來講,通脹之時,人人要貨唔要錢,糧食、金、銀、石油、天然氣等資源一定有價,能夠轉嫁成本之上市優質企業,都是對抗通脹的好投資。現在,港股之估值已經 相當便宜,大家就算手上有賬面虧損,都不要聽財棍與一眾二打六之言,行什麼什麼止蝕,並持有大量現金,以致錯過了未來股市的一段大升勢,我又再講一句,長 揸優質股票就是投資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62

17省民企生存難九成企業遇「錢荒」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824/2413338.shtml

  每經記者 李澤民 發自長白山
低資源、低人工、低環境成本的時代已經結束,高生產成本的時代已然到來。昨日(8月23日),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全哲洙在中國民營經濟研討會上指出,目前微型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薄。
此次研討會由全國工商聯和吉林省政府共同舉辦,旨在為中小企業尤其是微型企業的發展尋計問道。
今年上半年,全國工商聯對包括吉林、遼寧、河南等17個省的中小企業進行了調研,調研發現,中小企業的營商環境較2008年還在持續惡化。
全哲洙表示,調研發現,中小企業面臨著成本急劇上升、利潤空間越發薄弱、過於依賴資源、關鍵核心技術缺乏等挑戰。他認為,解決這些問題,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力素質和管理創新等措施,進一步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企業普遍遭遇「錢荒」
如今,「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乏力,全球復甦的不確定性增加,同時在國內經濟領域中,存在著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全哲洙說。
工商聯有官員稱,2008年金融危機時外需雖然有所縮減,但信貸的放鬆讓企業資金並不緊張,但此前面臨的是外需未能全然恢復和「錢荒」的雙重壓力。
他表示,調研報告顯示,今年下半年中小企業的處境更為艱難,最近一段時間東南沿海部分企業的倒閉已經印證了這樣的情況。
工商聯在調研中瞭解到,90%以上的中小企業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微型企業的融資狀態更為窘迫,「中小企業能從銀行拿到2~3分利(月息)的貸款已經相當不錯,浙江地下金融的月息利率甚至已經高達5分以上。」
融資困境下,企業的產品價格難以同步提升,使得利潤持續被擠壓,相當一部分企業出現虧損。
挑戰與機遇並存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在會上指出,未來對於中小企業的考驗還將持續,主要因為整個經濟環境發生了變化。具體來說,「世界經濟將進入低速增長,預示著出口導向必須轉向內需擴大;剩餘勞動力不再充裕,意味著低成本製造不再具有持續競爭優勢」。
曹遠征表示,「未來人口紅利趨於消失,意味著投資驅動性經濟增長能力減弱;節能減排成為世界性趨勢,意味著資源消耗性經濟難以維持。」
除了這些挑戰之外,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尚有許多機遇,比如「十二五」時期,我國為更好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速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出的一系列政策。
全哲洙說,這些政策蘊含著重大機遇,企業「要善於在改造提升製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和文化產業中捕捉發展機遇」。
結構調整之切
如何紓解企業的諸多困局,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副主任艾豐認為,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增長方式由粗放到集約,另外要改變經濟發展的模式。
要改變中國「廉價打工仔」的地位,艾豐指出,必須利用兩種資源,一種是「硬資源」,就是物質性資源。另一種是「軟資源」,就是包括信息、技術等信息性資源。
在這樣的情況下,曹遠征稱結構調整必將成為未來十年中國經濟成長的主基調。
全哲洙也表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已經成為民營經濟有效應對國際國內複雜經濟形勢的需要;成為民營經濟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需要;成為民營經濟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需要。」
中小企業轉型需要項目和資金支持。朱衛華認為,要建立有效的途徑,盤活民間資本,為民間資本市場搭建新的平台。目前佛山就建立了投資基金等,來解決企業的融資難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未來還將出台系列政策,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優化結構,引導企業集群發展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05

央企民企「貿易融資」案對決最高法

http://www.capitalweek.com.cn/article_11452.html

【《證券市場週刊》記者 錢峰】9月22日,央企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旗下的河北物流中心(下稱「中儲河北」)與河北金鯤商貿有限公司(下稱「金鯤公司」)「票據付款請求權」糾紛案再審一案,在最高人民法院開庭。

身為央企子公司的中儲河北,跟民企金鯤公司通過貿易融資的方式,進行高達月利率3%的交易。蜜月之後,金鯤公司資金鏈斷裂,中儲河北捲入了漫長的詐騙官司之中,最終官司打到全國最高人民法院。一場2008年金融危機前夕的交易終於揭開面紗。

黃粱夢中的資金交易

馬拉松一樣的官司令中儲河北猶如黃粱一夢,對手金鯤公司的老闆曹連英在面對河北省石家莊公安局詢問時,揭開了央企跟民企之間的資金隱秘交易。

金鯤公司總經理曹連英說,經營鐵精粉生意需要大量流動資金,到了2008年初,金鯤公司出現流動資金緊張的局面。為瞭解決資金問題,曹連英經人介紹,與時任河北中儲副總張堪勇(張於2008年底擔任中儲河北物流總經理)認識。

曹連英夫婦與河北中儲根據業務特點設計了特殊的操作流程:曹連英全資持有的金鯤公司月初抵押給河北中儲2000萬元的鐵精粉,河北中儲將2000萬 元打入金鯤公司;月底,曹連英任法人代表的奇石麟公司加價60萬元從河北中儲將2000萬元鐵精粉原封不動買回。如此,曹連英夫婦每月可獲2000萬元資 金。如此周轉下去,河北中儲通過年化36%的收益率,一年就可以獲得720萬元的收益。

為防範風險,河北中儲堅持要求每月一簽,即先與河北金鯤簽購買協議,同日再與河北奇石麟簽下銷售協議,同時要求曹連英保證貨場內存有足夠2000萬 元的鐵精粉,並派駐場人員監管,確保場內庫存的鐵精粉貨值不低於借出去的資金數額。之前的5筆雙方合作得順風順水,河北中儲在月初付出2000萬元,月底 順利從奇石麟收回2000萬元的貨款和60萬元的價差,除依法繳納的增值稅外,還剩40多萬元。

合作初期運行平穩,2008年4月份,金鯤公司在邯鄲郊區「黃粱夢」租新貨場,老貨場「花開富貴」中的存貨,陸續倒入黃粱夢,貨場將鐵精粉運往自己 的鋼廠客戶。36%的年化收益率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4倍,屬於高利貸,河北中儲自然擔心合作方賴賬不還,則派出監管員駐守貨場,以保證場存貨價值不少於 2000萬元。

最後的空頭支票

2008年6月底,金融風暴來了,曹連英無法如期從鋼廠結賬,奇石麟也就難以如期支付本息,曹連英希望延期半個月,並安排奇石麟公司支付「違約 金」。7月初,曹連英要求改變交易習慣,即河北中儲先開下一輪2000萬元的支票,待驗明真偽和存款餘額後,奇石麟才償還上一輪本息。河北中儲意識到曹連 英的資金出了問題。為確保資金安全,用計「暗度陳倉」。

石家莊中級法院的判決書顯示,2008年7月10日,曹連英給一個杜姓高利貸者打了借條,稱借其2000萬元後於次日上午10點前便歸還,日息千分 之二。然後,曹帶放高利貸的杜某來到中儲河北。幾家打定主意「不見兔子不撒鷹」,杜某要看到中儲河北真開出2000萬元支票,並且要看到中儲河北賬上有 錢;中儲河北要先收進奇石麟公司拖欠了半月的第六輪貨款,才肯把新支票交給曹連英,還要把到期日開成次日,並且派財務持票陪同辦款交割。銀行下班前,三方 來到石家莊某銀行翟營大街支行,中儲河北財務眼看奇石麟公司借來的高利貸2000萬劃進了賬戶,才將次日到期的2000萬支票交給曹連英。

稍後,河北中儲將該2000萬元轉走並將支票掛失,通知留守黃粱夢貨場的監管員「業務結束馬上撤離」,兩員工生怕被打扭頭就走,遺留在現場的「監管 日誌」和「貨物進出入庫日報表」,竟成為後來的官司物證。杜姓高利貸跟曹次日早上趕到銀行劃款,才得知知河北中儲的支票已成空頭。

遭遇「空頭支票」的曹連英,以河北中儲詐騙為名向石家莊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報案。

一女三嫁贏了官司

曹連英在報案時的詢問筆錄中,不否認金鯤公司和奇石麟公司同屬自己的公司,這幾輪生意的目的是貿易融資。

張堪勇亦稱,雙方沒有實際的鐵精粉交易,「我們處在她的倆公司中間做,只出錢加價不對鋼廠銷貨,這種生意除非是為融資,否則對她沒價值。」

2009年3月6日,石家莊經偵支隊偵查終結,認定中儲河北不構成詐騙,決定不予立案。

2009年9月14日,曹連英以「票據糾紛」為由將中儲河北訴至石家莊中級法院,請求判令對方支付票據款及利息等近2300萬元。庭審材料顯示,一 審中金鯤公司沒能提供向河北中儲供貨2000萬元貨物的交貨單證據,但中儲河北派駐監管員留下的「監管日誌」和「貨物進出入庫日報表」等重要物證,法院由 此認定了雙方構成了真實交易關係。

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採信了金鯤公司的證據判令河北中儲支付本息2300萬元,並通過強制執行將該款從河北中儲賬上劃給金鯤公司。

敗訴後,中儲河北試圖拿回被「購買」的鐵精粉。然而存儲貨物的貨場要見購銷合同才能驗貨,且該鐵精粉所剩無幾。

在進入該系列案的第二宗案件後,更多細節表明,曹連英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因資金鏈緊張,無法安排奇石麟公司按期償還「貨款」本息,從5月29日起,便另外向幾名債權人借了2000萬元的債務,用於抵押的恰恰就是這堆鐵精粉。

據曹連英的債權人講述,2008年7月11日晚,曹連英丈夫李永平曾對他們說,他們在邯鄲貨場有幾萬噸鐵精粉,欠的錢一分少不了,並說二人可以找買主賣貨收賬。

隨後,兩位債權人在貨場守了近3個月,留下了進出貨的詳細記錄。此間,曹連英陸續向文豐鋼廠等用戶發貨,債權人陸續從奇石麟公司等賬戶上索回2000萬元中的1294萬元。

「這意味著曹連英夫婦一直控制貨場,事發後自己銷貨收款,卻編造事實向公安局報假案,未得逞還提民事訴訟要求中儲河北付款,通過法院判決拿到了 2300萬元。這還不夠,得逞後繼續就相同事實要求中儲河北返還貨物,這就意味著金鯤公司就同一批鐵精粉『一女三嫁』。」中儲河北一位代理律師屈振紅說。

假戲真做的貿易陷阱

連一粒鐵精粉都沒拿到的河北中儲,在2300多萬元被強制執行給金鯤公司後即向最高法院申請了再審。但就在2010年7月15日,金鯤公司又以「2000萬元票據款不足支付購貨款,中儲河北還欠3400多萬元貨款本息」為由,向石家莊中院提起了「買賣合同糾紛」。

曹連英在起訴書中稱,截至2008年7月10日,中儲河北總計收到金鯤公司供給的鐵精粉31589萬噸,因對方開具的2000萬元支票空頭,經河北 省高級人民法院判令對方償還了2000萬元貨款,但該款對應的只是12870噸貨物,還有價值2909萬元的20719噸鐵精粉至今未予歸還,訴請判令退 還鐵精粉或相應貨款。金鯤公司的證據依然是在2008年7月10日中儲河北撤場後遺失的「監管日誌」和「貨物進出入庫日報表」。

中儲河北認為,這些憑證只是監管過程中,現場監管員用於掌握庫存數量的貨場過磅單,目的是計算得出存貨不低於2000萬元,多餘部分可任由曹連英 「出貨」,並不能證明金鯤公司向自己「交貨」。「合同約定得很明確,貨物交接憑雙方蓋章的『貨物交接單』,這些榜單不是交割證據。而且,更關鍵的問題是, 根據合同約定,在收回奇石麟支付的第六輪貨款後,場內貨物的『監管權』瞬間釋放,復歸到奇石麟手中。」中儲河北另一位代理律師浦志強說。

2010年10月18日,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一審宣判:中儲河北退還金鯤公司19489噸鐵精粉,如不能退貨,須賠償與貨物價值相符的貨款。」與金鯤公司主張完全一致。」蒲志強說,對於中儲河北的辯護,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並未採納。

張堪勇坦承,正是為了規避法律風險,所涉每單「交易」雙方不僅簽訂了合同,還對所得60萬元依法開具了增值稅發票。而且,為確保資金安全,中儲河北 派人監管記錄進出貨物數量,並加蓋「中儲河北物流」的收貨和出貨印章。「這種假戲真做的操作,就是為了從表面上看起來具有鐵精粉貿易的合法形式」,張堪勇 悔恨不已:「哪知最後弄巧成拙,這些設計現在都成了『真實交易』的證據。」

一個法官的判決書?

巧合的是,兩起訴訟均由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長程建玲主審,隨著中儲河北律師的調查,一些微妙的細節開始浮出水面。

「第二起訴訟中,我的所有程序申請都被當庭駁回,甚至枉法為金鯤公司安排四次開庭。」浦志強認為,「程建玲始終在明目張膽偏袒原告。」

在第一個案件判決下達後,浦志強到航空公司查到合議庭成員張國順法官的飛行記錄,證實他在中儲河北提交代理詞的當天早上飛往上海,在判決下達的當天 下午兩點40分飛回石家莊,並直接乘車回家,數日後才到法院上班,但中儲河北收到的快遞憑單上顯示,程建玲在當天下午4點整就已寄出了判決。

中儲河北認為主審法官程建玲違反合議制度的規定,判決是在合議庭成員張國順出差上海期間作出。浦認為這是典型的未經合議即下達判決。

更蹊蹺的還有,在第二場訴訟中,金鯤公司起訴的案由是買賣合同糾紛,訴訟請求是要求支付一萬多噸鐵精粉的款項,9月6日第二次開庭時,金鯤公司口頭 提出變更訴訟請求,按照證據規則第34條規定,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應該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金鯤公司的請求明顯已經超過期限,再加上律師沒得到曹連英 特別授權,其申請被合議庭當庭駁回。

一週後,浦志強居然得知程建玲又發了傳票通知再開一次庭,「曹連英變更了訴訟請求。變成了『返還原物糾紛』。」浦向法院行文表示不同意對方變更訴訟請求,但法官程建玲置之不理。

二審開庭前的11月24日,浦前往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閱卷,看到了9月13日程建玲與金鯤公司律師範浩楠間的「釋明」筆錄。

案卷記載,程問金鯤代理律師,「經合議庭合議,認為本案的法律關係性質與你們訴稱的不一致,認為買賣合同成立、讓被告付貨款證據不足,你們是不是要變更訴訟請求?」次日,將金鯤公司的訴訟請求變更為「河北中儲返還非法佔有金鯤的貨物」。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蕭瀚等法學專家認為,法官需要謹慎適度合法消極行使釋明權,否則便是偏袒原告損害對方權益。原告主張的訴訟請求既然「證據不足」,依法就只能承擔不利後果,就是通常所說的敗訴。偏偏金鯤公司再次打敗了中儲河北。

中儲河北最後的轉機

更有意思的是,同一主審法官基於相同的證據,認定的事實卻截然相反:在已經生效並執行的票據付款請求權案中,程建玲認定雙方交易性質為買賣合同關 係,認定雙方「第七單」鐵精粉交易真實履行了,故以2000萬元票據存在基礎法律關係為由,判令中儲河北支付票款本息;而在第二案中,她卻認定雙方不存在 買賣合同關係,並且沒有查明貨物去向和中儲河北是否屬於「非法佔有」的情況下,便判令中儲河北退貨或者支付等額「貨款」。

曹連英本人和她名下的金鯤公司、奇石麟公司,則因為黃粱夢貨場內所存貨物發往鋼廠後,結回來的貨款僅僅1294萬元,不夠償還其他債權人2000萬 元本息,在第一案「完勝」中儲河北後執行所得的款項,又拒絕償還其餘的欠款,也已經被另外的債權人訴訟起訴到了石家莊裕華區法院,其中一起案件判決已經生 效,正在執行過程中;第二起案件則尚在審理中。

案件出現了轉機。2010年12月29日,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亦認定第二起案件「認定事實不清」,裁定撤銷一審判決,並發回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重審。2011年6月14日,全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已經執行完結的第一起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在9月22日提審。

記者在庭審現場瞭解到,曾經承認是貿易融資交易的曹連英,在最高人民法院庭審中矢口否認跟中儲河北的貿易融資行為,一口咬定鐵精粉是賣給中儲河北的,至於3%的利潤是讓利中儲河北的。法官對於曹連英的說法表示不可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