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旅業寒冬:陸資「一條龍」斷台旅業財路學者:趁陸客減 整頓零團費
1 :
GS(14)@2016-10-02 12:49:52■以往陸客熱門旅遊景點,現在只有零星旅客,旅遊車亦僅得一部。 陳善南攝
【《蘋果》記者黃兆康、陳善南 台灣直擊】「一條龍」和「零團費」這兩個港人熟悉的名字,近幾年也在台灣出現!有旅遊巴業者稱,開放陸客市場八年,只有前四年時間他們是真正有錢賺的,後半陸資一條龍開始插手,市場就被改寫了。有學者指出,台灣現在面對的情況跟香港相像,都在經濟和民生中尋找平衡,他估計,就兩岸目前的關係來看,未來有更多行業會像旅遊業一樣,因兩岸關係受到衝擊,但這次也是整頓「零團費」惡習的契機。
台灣2008年起開放陸客到台旅遊,旅遊業外匯收入從當年不足2,000億元新台幣(約494億港元)暴增至去年的4,500億元新台幣(約1,112億港元)。近月陸客銳減,旅遊巴業界首當其衝。新北遊覽車公會理事長馬景仲表示,台灣有3,000多台旅遊巴是專做陸客團,但有近九成現在都已停運,2,000多名司機放無薪假,之前向銀行借貸購入旅遊巴,現在有兩、三百架已被銀行收回,「銀行收回去也很傷腦筋,市場不活絡,像廢鐵一樣,沒辦法變賣」。
受港啟發 平衡民生經濟
世新大學觀光系副教授簡博秀稱,前幾年大家看準陸客市場的商機,就連銀行也可能只看到「陸客」二字就批出貸款,「有這樣的利潤,當初也要評估,陸客沒來就是這個情況」。簡博秀也提出,不少台灣人亦跟港人一樣,覺得陸客過多對生活造成困擾,香港旅業是台灣的啟示,「希望他來,又不希望衝擊這麼大」。但是港台仍存在政治現實的不同,「香港必須回歸,是被寫出來的」。而在地理上台灣還是一海之隔,應能相對減少對大陸的依賴。而另一個跟香港相關的旅客問題是零團費和一條龍,馬景仲稱,在開放陸客的頭四年,台灣旅遊業界是真正有利潤,「大陸一條龍插手進來的時候,後半期的時候,是沒有賺錢。(一條龍)買飯店、買餐廳、藝品館、遊覽車,控制價格。」簡博秀指,這樣一來,「過程中的食衣住行,都是一家包辦,所有你逛的店都是我(一條龍)的。」大陸團到台,先由在大陸的旅行社招客組團,它們稱為「組團社」,再由在台灣的「地接社」接待,一條龍企業一般都得到這些陸客配額,「它們有它們的額度,組團社都跟他們配合」。馬景仲稱,一個制式的8天7夜陸客團,每個人的成本為1萬元新台幣(約2,470港元),零團費業者則另闢途徑謀取利潤,「跟藝品店借錢,一個月拼團數,給你兩百團、三百團,還那個金額,每團消費多少錢,造成惡性循環」。這些零團費的結果跟香港一樣,出現強迫購物等事件,同時亦忽略應有安全,「遊覽車出事,都是跑專門陸客」,馬景仲指,在大陸的組團社都是「共產黨國有的旅行社」,認為大陸政府在追究台灣責任的同時,也要檢討「為甚麼放任一條龍拿這麼多的配額」。
■台灣旅遊業者稱就算本土旅客增加,都只旺丁不旺財,生意仍慘淡。 陳善南攝
■當局提倡增加本土及外籍旅客「救亡」。 陳善南攝
倡本土旅遊 吸東南亞客
馬景仲和簡博秀同時提出一個問題,一條龍的收入,並沒有流入台灣,「在大陸交了5,000、6,000人民幣,得到的對待是同樣(零團費)。錢去哪?就要問中國,錢沒有來台灣」。泰國上月也出辣招打擊零團費,扣查2,000多架旅遊巴,並凍結一間涉嫌經營零團費業務的公司過百億元泰銖資金。馬景仲和簡博秀認為,現在對台灣或是一個契機整頓惡習,馬指政府要更嚴格執行,「錢沒有進來,就不要讓他來,這樣才能改善基本,有錢以後服務水準才能提高」。簡博秀指,除了提倡本土旅遊和吸納東南亞旅客,也要趨向把旅遊業做得更精緻,日本是一個學習對象,「日本從來沒說中國大陸客少了,我們就活不下來,日本做到這點,台灣要學習」。■記者黃兆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2/19788412
【行運一條龍】舊物店執到寶 Leica M2賣$40?
1 :
GS(14)@2017-05-18 01:11:31有圖有真相,一部操作正常的Leica M2連鏡頭只標價4.99美元。
相信睇完這個故事之後,一眾相機發燒友應該唔會相信天下間有咁筍嘅事。話說Reddit網友(可理解為美國版高登)GreenteaBanana有一日遇到奇遇,首先在學校附近收睇了一段4分鐘長影片賺了1美元,然後返學校做Project做了3小時。之後就覺得肚餓到附近雜貨店買杯麵,咁啱見到有抽奬刮刮卡賣,就用上之前所賺的1美元買張卡,點知又贏到10美元。然後這位網友返學校開餐兼溫習一陣再同朋友行去附近舊物店行下,點知在舊物店內發現到一部好舊的相機,相機蓋上仲寫住Leica,而且價錢仲只係4.99美元,二話不說就即時買下,用埋之前贏返來的10美元找數仲有5美元剩。不過通常這些網上故事都會畀網友揶揄佢作大,但GreenteaBanana就真係貼圖作證明,而且表示這部只用4.99美元買下的Leica M2相機仲好新淨兼可操作。有網站就幫佢計過,現時一部Leica M2相機約值800至900美元,而隨機所送的Elmar50mm f/2.8鏡頭值400至700美元,即保守估計都值1,200美元(約$9,340),但GreenteaBanana如今只係用上所賺的4.99美元(約$38.9)就買得到,仲諗住今個夏天帶去日本及韓國旅行時影相,相信大家除了「葡萄」之外都唔知講咩好。資料來源:Petapixel文:布偉倫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7/20023539
一條龍服務堅唔堅?實測KAYAK旅遊懶人包
1 :
GS(14)@2017-10-09 03:57:45■韋小薇表示,Expedia﹑Agoda等OTA及航空公司等,都是KAYAK的合作夥伴。李潤芳攝
廉航逐漸普及,港人外遊次數越趨倍升。一放假就想逃出香港,正是每個港人的心聲,據港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本港居民的離港人次逾9175萬,按年增長3%,換言之,以本港720萬人計算,平均每人離港達12.7次之多!現時各式各樣的旅遊網,不論機票及酒店價格、租車、一日遊或半日遊都應有盡有,說走就走的旅行並非難事。近年又有美國旅遊搜尋器KAYAK登錄香港,主打機票、酒店、租車、航班提示等一條龍的「懶人旅遊網」。記者實試該網站,以本港酒店尖沙嘴Holiday Inn為例,搜尋介面彈出8個不同價格,當中包括其他旅遊價格網例如Hotels.com、Expedia、Ctrip等,普遍一晚房價連稅為1,848元,當中以Agoda最平1,680元。
KAYAK亞太區高級總監韋小薇(Amy)解釋,Expedia、Agoda等OTA(旅遊預訂網站)及航空公司等,都是KAYAK的合作夥伴,KAYAK是把用戶導入OTA及航空公司訂購,並從中賺取佣金。記者製定了19日歐洲之旅,途經杜拜、葡萄牙里斯本、英國曼徹斯特、芬蘭赫爾辛基等城市,首先由香港先飛杜拜轉機,上機前3小時就收到登機提示,起飛前亦會提示到相應的登機閘口,甚至轉了登機閘口都會有提示。落機後只要連接網絡,就會提示在哪個行李輸送帶提取行李,其後的轉機也是大同小異。另外,KAYAK也會制定行程表,更會提示甚麼時候check in及check out酒店,但是要讓消費者轉會,改變消費習慣才是最大的阻力。記者︰吳美茸、溫婉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6/20164005
話你知﹕「光纖之父」辦一條龍學校 名人子女就讀多
1 :
GS(14)@2018-01-28 15:08:38【明報專訊】歷來不乏名人辦學,其中「光纖之父」高錕創辦的中小學一條龍學校,小學學費高逾16萬元,媲美哈羅香港國際學校。
諾貝爾獎得主、「光纖之父」高錕聯同商界名人張永霖、港大前副校長程介明等名人,於2003年創辦弘立書院,為一所非牟利的私立中小學一條龍學校,小學學費連雜費每年高達約20萬元,更甚於培育出英國二戰首相邱吉爾的哈羅學校在港分校的一年學費。雖然弘立學費比大學還要昂貴,但吸引不少名人子女入讀,包括藝人鍾鎮濤的女兒、知名畫家劉宇一的外孫女等。
維多利亞創辦人為恒隆前執董岳母
有幼稚園「金漆招牌」之稱的維多利亞,其創辦人丁毓珠是恒隆(0101)前執董、現為尚嘉控股行政總裁吳士元的岳母。維多利亞幼稚園的每年度學費介乎6.4萬至7.9萬元,較本地資助大學的學費高。
王澤森家族開辦新法書院
另外,香港首家由私立轉為直資中學的新法書院,其創辦人為發展商一志置業的王澤森家族,現時由其子王定一管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073&issue=20180123
中原吳煒溢:區塊鏈買樓按揭盼一條龍
1 :
GS(14)@2019-04-21 08:47:34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6100&issue=20190418
【明報專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如何應用科技提升生產力,對各行各業均十分重要。金融及地產是本港兩大經濟支柱,近日金管局已發出虛擬銀行牌照,是為本港金融科技踏出重要一步,而本港最大物業代理行之一的中原地產今年亦斥資3000萬元發展區塊鏈跨界平台,希望提升地產買賣及租賃過程的效率。中原數據科技首席科技總監吳煒溢接受訪問時透露,過去一個月已有約950張放盤紙經過旗下區塊鏈平台簽署,而集團的目標是該平台未來可提供由放盤、睇樓、物業成交以至日後處理按揭及律師樓簽約的一條龍服務。
區塊鏈是一套轉帳記錄系統,其興起源於比特幣交易,一如港人可經銀行提存現金,比特幣市場參與者可以藉互聯網、通過區塊鏈平台來買賣該虛擬貨幣,後者的特色是每一宗交易紀錄均以匿名方式自動儲存在世界各地的參與者均可瀏覽的公鑰(public key),並且屬不可刪改,增加投資者對參與買賣的信心。
上季推電子表格 一個月接千放盤
中原近來亦積極發展區塊鏈業務,集團副主席施俊嶸表示,今年在區塊鏈跨界平台的投資金額約3000萬元,由旗下中原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合作伙伴包括Microsoft香港及天開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TFI),目標是為地產代理業界帶來了革命性的躍進,「區塊鏈技術將成市場大趨勢,應用於樓宇買賣及租賃流程中可提升效率的同時,亦為客戶帶來更大的便利及安全性」。
吳煒溢、中原首席項目總監陳冠忠及產品經理陳樂家(下稱中原團隊)接受訪問時指出,從上月中旬開始,旗下二手置業區塊鏈平台已經應用於簽署出售本港住宅物業用的地產代理協議(表格3)及出租本港住宅物業用的地產代理協議(表格5)(兩份表格下稱放盤紙),過去一個月已有約950張放盤紙經過該平台成功簽署,佔集團期內簽署逾6000張放盤紙約15%。
數據加密 只分享予授權人士
中原團隊解釋:「過去客戶需要親身來分行簽署放盤紙,現在可以透過中原區塊鏈平台去做,若我們同事知道客戶希望放盤,會事先為客戶製定睇樓紙的電子表格,再將其傳送予客戶,客戶只需以手指在其智能電話上為電子表格簽署,再傳送回給我們便可以,並且可將電子表格以PDF版本存檔於本身的智能電話。」
中原數據科技擬於本季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購買本港住宅物業用的地產代理協議(表格4)及承租本港住宅物業用的地產代理協議(表格6),(兩份表格下稱睇樓紙),下季應用至臨時買賣合約,本年內有望推展至整個成交流程,包括以此跨界平台傳遞的銀行及律師文件等,希望將來由放盤、睇樓、物業成交以至日後處理按揭及律師樓簽約等一連串流程均可透過區塊鏈平台處理,全面提升地產代理服務質素及效率。
以往放盤業主及睇樓客人分別填寫放盤紙及睇樓紙後,需要由人手逐一核實,中原將加密了的文件儲存在區塊鏈上,令被加密的表格只可分享給授權人士,包括買家、業主、負責的地產代理以及銀行、律師樓等相關人士,數據需通過加密系統進行驗證,同時系統具備不可篡改及可追溯的特性,確保參與者才可分享及閱讀其權限內的資料,從而提升網路安全性,可免除人為錯誤、數據損毀與黑客攻擊的風險。
網頁日瀏覽頁次75萬 App用戶逾10萬
施俊嶸作為中原集團副主席,除了是中原數據科技董事,亦有參與集團內地業務;而早於兩年前,中原地產在上海及北京等內地城市,已成功開發及運作一套二手物業買賣跨界平台交易系統,不單由放盤至成交過程均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App)處理,集團旗下按揭部亦對與內地銀行有連接程式的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內地客戶可以通過中原交易系統申請按揭及知道按揭是否已審批」。吳煒溢指出,施俊嶸希望把內地電子平台成功經驗及功能引入本港,而最重要是客戶可取得良好體驗。中原今年除了投資3000萬元於區塊鏈跨界平台外,預計全年於資訊科技方面投資額約1億元,期望透過更先進的資訊科技,提升本港逾400間分行、約5000名代理的生產力,進一步提升客戶服務。吳煒溢透露,中原香港網頁每日平均瀏覽量約75萬,App下載用戶達6位數,facebook「粉絲」亦逾3萬,均是集團重要潛在客戶來源。
商業智能大數據並用 找出潛力盤源
另外,原來不單止中資科網龍頭騰訊(0700)及阿里巴巴近年積極應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科技拓展業務,中原亦有以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及大數據來促成更多生意。
吳煒溢解釋,目前在集團App內放售的樓盤數以萬計,若某日其中一批放盤的瀏覽量突然上升,便會用BI去分析這些放盤是否短期較有機會成交,再由前線代理跟進,「資訊科技是一個瞄準器,幫助找出客戶的需求,但要促成交易有賴營業員的努力,始終地產代理屬以人為本的生意」。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9-04-21 08:47:54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6911&issue=20190418
【明報專訊】美國向來在科技領域領先全球,在區塊鏈發展亦不例外,總部位於加州的Propy於2015年成立,2017年9月透過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集資1500萬美元(約1.18億港元)後,在跟着9個月獲烏克蘭、美國佛蒙特州及加州的3宗地產買賣在其區塊鏈平台上記錄了產權交易契約。Propy業務發展副總裁John Wong去年6月接受本欄訪問認為,本港政府也可利用區塊鏈技術記錄樓宇交易,逐步取代傳統律師,降低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
本港軟件公司RedSo合伙人、區塊鏈課程導師李思聰接受訪問時指出,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能夠以區塊鏈記錄物業交易節省律師費當然是好事,亦是發展區塊鏈的終極目標,但本港目前法律要求物業交易必須經律師以白紙黑字方式簽約進行,暫不存在任何「去中介化」的可能,事情如何發展牽涉很多集團的利益,要視乎政府的取態,「你要在物業交易過程中『飛走』律師行,律師怎會放過你?很多律師均透過這些交易賺錢,政府要做好各方面的利益平衡」。
向銀行借按揭 提高審批效率
李思聰續說,目前買家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需要帶同有關文件向多間銀行「格價」借按揭;從實際情况出發,若日後透過區塊鏈的應用,銀行可以更容易核實樓契及進行估價,提高審批按揭的效率,對置業者已是一件好事。
[名人樓市論壇]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