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百度再次回應“百度雲停止服務”一說:謠言止於智者

10月24日消息,今日,有傳言稱,在360發出停止網盤服務的公告後,百度也將停止雲盤服務,為此,百度在官方微信上,再次使用四天前的微博回應:百度將一如既往的為用戶提供個人雲存儲服務。

百度在回應聲明上稱,今日在網上流傳的關於“百度內部也放出停止雲盤服務的公告”一說純屬謠言,所有傳百度網盤也要關閉的報道都是假新聞。

隨後再次用20號發布的微博繼續回應有疑問者,並稱“謠言止於現在看到這篇文章的智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59

華爾街智者or國會戰略家?美國新財長呼之欲出

在財政部長一職的人選上,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候選人範圍已經縮小至兩、三人。

但特朗普或許面臨著一個“經典”選擇題:是選華爾街人士、前高盛銀行家史蒂芬·姆努欽(Steven Mnuchin)?還是共和黨戰略人士、眾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傑布·亨薩林(Jeb Hensarling)?

包括卡爾·伊坎等投資者在內的特朗普顧問團認為,姆努欽較有希望出任新一屆財長。而亨薩林的共和黨盟友們,包括此前曾在初選中敗給特朗普的泰德·克魯茲均認為,亨薩林是財長職位的有力競爭者。

華爾街的“聰明人”

今年53歲的史蒂芬·姆努欽畢業於耶魯大學。上世紀80年代,姆努欽在所羅門兄弟公司以培訓生身份開始其職業生涯。1985年,他進入高盛工作並為之服務了17年。在於1999年成為高盛首席信息官之前,姆努欽是該投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交易業務負責人。

姆努欽

姆努欽的父親羅伯特在上世紀60年代是高盛的一名合夥人。

2002年,姆努欽從高盛離職,兩年後創立了都恩資本(Dune capital)。他還曾短暫為喬治·索羅斯工作過一段時間。

今年5月,姆努欽被任命為特朗普競選活動的全國金融主席。姆努欽在接受任命後表示,他和特朗普已經認識15年,曾經在商業上有過合作。

華爾街著名投資人卡爾·伊坎認為,姆努欽是一個“聰明人”。此前有報道稱,特朗普也向伊坎拋出了財長一職的橄欖枝。

伊坎近日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稱,相比起自己,姆努欽將更勝任這份工作。“在我看來,他是唐納德(特朗普)的忠實擁躉,他和唐納德想要做的事情是一樣的。”

高盛CEO布蘭科菲恩(Lloyd Blankfein)在上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也對姆努欽贊譽有加。他和伊坎一樣,認為姆努欽是“聰明人”,“在高盛時,年紀輕輕就做到了高層”。

布蘭科菲恩表示,在他負責固定收益業務部門時期,姆努欽向其匯報。

如果姆努欽出任財長,那麽他將成為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第三位出任財長的高盛高管。他的兩名前任分別是:比爾·克林頓政府的魯賓(Robert Rubin)和小布什政府的保爾森(Hank Paulson)。這兩位在出任財長前,都曾是華爾街資深大佬。

副總統支持的戰略家

共和黨戰略人士、眾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亨薩林在上周表示,如果特朗普團隊打電話找他,他“當然會參加討論”。

亨薩林

亨薩林稱,他對於特朗普為美國制定的經濟計劃感到“非常激動”,這些計劃中包括稅收改革、不再對銀行進行救助、撤銷《多德-弗蘭克法案》、簽署更具競爭力的貿易協定等。

在特朗普競選期間,亨薩林曾拜訪過特朗普在曼哈頓的競選團隊,並向後者解釋了自己有關撤銷《多德-弗蘭克法案》的設想。這一設想在共和黨內得到廣泛支持。

亨薩林表示,如果出任財長,他將首先撤銷《多德-弗蘭克法案》,並積極著手進行基本稅收改革。該法案誕生於金融危機發生後,要求各家銀行通過壓力測試、囤積更多現金並遵守一系列新規則,以避免再次出現危機。批評人士認為,這一法案太過繁重和官樣。

特朗普的競選搭檔、特朗普過渡團隊主席彭斯(Mike Pence)支持亨薩林出任財長。

其他可能人選

另據媒體報告,特朗普的另一個財長人選也是一名華爾街人士——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不過,戴蒙本人曾表示對出任財長不感興趣。摩根大通方面也拒絕對此進行置評。

戴蒙是民主黨人,2008年時曾支持奧巴馬競選總統。在上個月摩根大通的一場會議上,戴蒙曾暗示,他希望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贏得大選。

在特朗普贏得選舉之後,戴蒙在致摩根大通員工的一份備忘錄中,呼籲大家為國家團結一致。他還委婉地提到了特朗普在移民和少數族裔方面的立場。“多元化是我們國家的一項核心優勢,我們必須團結起來,共同努力解決我們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特朗普本人對戴蒙的態度也值得玩味。2012年5月,特朗普發推文稱,“摩根大通股東都知道,讓一名好的CEO留在崗位上是值得的。”不過,2013年,特朗普又針對該銀行就一起民事訴訟進行和解一事批評了這名CEO:“我不相信和解,我不是傑米·戴蒙,他先是拿出130億美元對一樁訴訟進行和解,後來又付了110億美元和解另一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240

海航洽購福布斯控股權?福布斯控股方回應“謠言止於智者”

此前路透社在3月28日援引消息人士說法稱,海航集團正在洽談收購福布斯的控股權。談判已經進行了幾個星期,交易規模至少達4億美元。對此福布斯控股方本匯鯨媒體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表示消息不實,稱“謠言止於智者”,而海航方面也向第一財經表示“沒有收到相關消息”。

3年前,福布斯家族把其對福布斯傳媒的控股股權賣給香港財團本匯鯨媒體投資有限公司。本匯鯨是一家位於香港的投資機構,由國際投資者們組成,該投資集團的牽頭者是香港人任德章創建的本匯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本匯主要從事上市股權和私募股權投資,擅長電信、金融和科技等領域的投資。另一位主要投資人是華碩電腦公司的聯席創始人謝偉琦。

近些年,通過並購海航也在從傳統航空、物流領域進軍到金融、媒體和文化。今年3月份,新浪援引媒體稱,海南航空集團以880萬元買下《財經》雜誌的主管方“聯辦”80%的股權,聯辦財訊也管理著一些旅遊網站。而據騰訊財經表示,實際出價遠不止88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448

投資世界中的智者(下) 周顯

1 : GS(14)@2014-05-20 10:50:44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3472
上期說了投資世界中「小聰明」,不需要甚麼知識,就可以贏錢了,那甚麼是「大聰明」呢?

所謂的「大聰明」,就是很熟悉市場的每一個細節,熟悉每一種做法,也熟悉每一種分析方法的人。這種擁有「大聰明」的人,就是我們常常在電視看到的股票專家,「智者傲行」之類,他們精通市場的每一個狀況,也精於每一種不同形式的計算,甚麼市盈率、市帳率、對沖方式、風險評估、現金流、引伸波幅等等,以及美國和世界大市的局勢,以至於各國政府發表的宏觀數據,均是如數家珍。

在炒樓方面,他們熟讀了所有樓盤的料,從位置、材料、成交價格,以至於每個單位的呎數和質素優劣,從政府公布的宏觀數據,政府的未來土地發展,以至於每一個發展商的土地儲備、建樓速度,和推出樓盤的時間,均逃不過他們的法眼,夠厲害了吧?擁有如此強大的數據資料,以及計算能力,炒股票的成績,自然勝人一籌了。所以,這種人擁有的是「大聰明」。



一般投資者擁有一點點聰明與智慧已經足夠,難如投資大師索羅斯般,擁有「大智慧」與「大聰明」。

說完「聰明」,該輪到說「智慧」了。在中文上,「智慧」和「聰明」有甚麼分別呢?一般來說,智慧是只看大局,聰明則是集中於小處。我且打一個比方﹕

有一個人,精通於收集每一項哪怕是最微小的氣象數據,所以,他能夠預測得到三天之後,甚至是七天之後的天氣狀況,這就是「大聰明」。但如果這個人並沒有這個計算能力,但卻可以像古時的水上人家,憑着幾條簡單的傳統經驗,便能夠預測到某些特別的狀況。

假設以上的兩種「聰明人」,雖然能夠預測到未來的天氣,但卻並不能知曉世上有「春夏秋冬」四季,所以,不管「大聰明者」是多麼的精算,他照樣是不可能預算出三個月後的大約溫度,更遑論是只有「小聰明」的人了。

至於擁有「智慧」的人,則只看大勢,不拘小節,他們知道有四季,卻不懂得計算明天的天氣。

一個有「小智慧」的投資者,並不需要懂得樓價,也不需要懂得股票,但是,他卻知道市分牛熊,只要很有耐心的去等待,每幾年入市一次,當大跌市的時候,就買進,當升到人人都如癡如醉的時候,就賣出。

至於「小智慧」和「大智慧」的分別是,前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知道有「春夏秋冬」四季,但卻並不知道四季的由來是因為地球繞着太陽的公轉,但這又有甚麼所謂呢?反正,無論是「小智慧」或者是「大智慧」的投資者,都是贏家。

有些人是同時擁有「大智慧」和「大聰明」,巴菲特和索羅斯就是了。但是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者,我的意見是,只需要有一點點的「小聰明」,或一點點的「小智慧」,就已經足夠在市場上生存,並且得到自己所渴望得到的成果。我們不需要「大聰明」,因為要研究這麼多的資料,是很辛苦的全職工作,成本和效益不對稱,划不來。至於「大智慧」,並不能對你的實質投資知識有着太多的幫助,也只有像我這樣無聊的人,才會去細心的研究這些和賺錢無關,但卻和知識修養大有關係的「投資智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79

鳴鏡高懸:等待智者打救世界

1 : GS(14)@2016-11-22 00:21:22

英國脫歐及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越來越多人擔心民粹主義抬頭,影響全球經濟及社會穩定。其實筆者在一兩年前已在個人網站評論世界極端主義、製造矛盾的政客正在已發展軍事強國抬頭,因大部份該地(包括香港)選民怨氣極深,排外情緒日益高漲。全球經濟不景氣,政府通脹數據未能反映因資產價格飛升對市民的負面影響,大部份打工仔、甚至專業人士都面對不同程度的生活質素下調壓力,零利率損害艱苦工作儲蓄族群的利益,中央銀行政策基本上只照顧有資產(但佔人口少數)階層,這情況預計只會日益惡化。經濟學的「長波理論」早已道出這情況:世界每大約60年應會發生一次大戰,使全球經濟、政治「推牌再來」。這巧合地和中國人的「一甲子」一致,經過60年發展,經濟周期已到頂部,要建設的都已經建設,因為經濟低迷,各國政府大量印錢,力求避免經濟滑坡。這周期因科技發展,超級通脹沒出現,但導致產能過剩、工作被機器人取代,通縮滯脹同時出現,民怨沸騰,保護主義抬頭,極端領袖出現,跟着就是戰爭發生,大規模破壞後再大量重建,真正需求湧現,周而復始,萬象更新。不幸地,我們現在的情況與二戰前很相似。相信絕大部份人(包括筆者)都不希望戰爭發生塗炭生靈,只希望智者出現能打破萬物皆有周期的宿命。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1/198401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487

雲籌網略:謠言止於審查?還是智者?

1 : GS(14)@2016-11-27 14:06:20

社交媒體上各種假新聞廣泛流傳,早就並非甚麼新聞,而facebook更是長期受到指摘。早前結束的美國大選,就有美國媒體炮轟,facebook要為特朗普入主白宮「負責」!原因是facebook上流傳大量虛假消息,打擊了希拉莉的選情,成為Trump勝出的重要因素云云。雖然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對此堅決否認,並表示只有少於1%的內容是假新聞,但卻無法平息外界的指摘。因為在選舉期間,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上,的確有多宗廣泛傳播而又打擊希拉莉的假新聞。例如「奧巴馬特赦希拉莉」、「希拉莉助手與911幕後策劃者不可告人的關係」等。其中炒得最熱的是《丹佛衛報》的一篇報道「FBI Agent Suspected in Hillary Email Leaks Found Dead」,案中FBI人員離奇被槍殺,報道指他是希拉莉郵件泄露的爆料人,因此被滅口。該假新聞post本身就有高達56萬人次分享,之後文章被轉載到Viral Liberty網站,又上了一次News Feed,一條re-post,就有超過12萬網民透過facebook轉載!難怪媒體責難假新聞雖不算多,影響力卻是被不成正比地放大!說到底為甚麼facebook沒有肩負起傳媒的責任,導致假新聞廣傳呢?這是因為facebook本身的設計原意,是一個用來幫助人建立社交網絡的平台,而非大眾傳播機構。因此它的審查機制不會針對新聞內容的真假,而是一些不符合社群準則的內容,包括色情、血腥、暴力、宗族歧視等。朱克伯格也表示,facebook不想阻止用戶分享觀點或錯誤地過濾真實訊息,並強調不想成為「真理仲裁者」。跟完全言論自由的外國社交媒體相反,中國卻嚴控各類平台和社交媒體。作為中國版Twitter的微博,它的審查就嚴謹很多。新浪規定用戶禁止發佈中國政治敏感的詞彙,例如「六四」、「台獨」;批評、不滿政府的異見聲音,或者敏感的政治事件也會統統被禁言。當有用戶發佈不當內容,微博就會將其「河蟹」,更在5至10分鐘內刪除,甚至被禁言48小時,或註銷賬號。同樣地,微信也難逃審查魔掌,平台需強制實行後台實名制,並且一切關於政治謠言、腐敗和敏感詞彙一律被禁止。只要出現不當內容,用戶立即被刪號列入黑名單。當局對於社交媒體採取苛刻的限制,造成了不少網民與當局互相鬥法的現象,一直為國際社會詬病。如今facebook面對千夫所指,朱克伯格提出了各項對付假新聞的方法,其中包括加強偵測、提升找出假新聞能力,而且接洽驗證事實的組織,對facebook上的內容做第三方驗證,更會與新聞業合作,使用傳統媒體的查證系統,精確打擊謠言。甚至《紐約時報》一篇引述員工消息報道,facebook目前正研發一套審查系統,能在個別地區封鎖特定內容,以助facebook獲准進入中國市場。看來朱克伯格之意不單在打擊假新聞,也是想藉此機會「滿足」一下中國當局對平台自我審查訊息機制的要求,博取打入中國市場。多年來一直打着言論自由旗號的facebook,似乎也正在反思是否要走一定的回頭路,雖未及中國社交平台般嚴厲管理,但放任的言論自由空間無可避免會收窄。以後想在facebook上暢所欲言?多少都要面對被審查的心理陰影。至少筆者認為,一旦引入第三方Fact check審查,代表美式言論自由的網絡世界就再也無法像從前一樣,全面佔據所謂的「道德高地」。社交平台究竟有沒有如傳統「媒體」般的責任,去查證新聞來源?關於這個問題,也將不再擁有如同西方社會標榜的標準答案。無謂君
https://www.facebook.com/wuweilor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7/198465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1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