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知情人士稱,蘋果將於10月27日舉行媒體發布會,預計推出全新MacBook Pro筆記本產品,搭載了MacOS Sierra系統,放棄了MagSafe電源適配器端口和USB-A插口設計,將全部采用USB-C插口。
而《電子時報》的報道也稱,本次發布的筆記本新品包括了13英寸的MacBook Pro,15英寸的MacBook Pro及13英寸的MacBook Air,三款新品將於本月底正式出貨。另外全新的Mac Pro及Mac Mini也有可能亮相這次發布會。
除了在外觀上除了采用全新、超薄設計外,還有傳聞已久的OLED功能觸控按鍵。新一代 MacBook Pro 或將會配備 OLED 觸控條,搭載全新的觸覺反饋指令系統,還有可能會加入像 iPhone 一樣的 Touch ID 指紋掃描系統,方便用戶在設備上使用 Apple Pay。
另一方面,新Mac電腦推出後,蘋果還有可能終止11英寸MacBook Air的銷售,這也意味著蘋果可能將調低12英寸MacBook和13英寸MacBook Air產品售價。
目前蘋果方對此拒絕置評。
創立近40年的雅戈爾(600177.SH)已經悄無聲息的組建了一支豪華的中青年管理骨幹團隊。
10月19日,雅戈爾與國際五大頂級面料供應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最後一個環節安排了雅戈爾服裝業務的“四大金剛”與媒體見面,這四個人分別是:雅戈爾集團控股公司總經理胡綱高,雅戈爾品牌總監徐鵬,雅戈爾品牌設計總監龔乃傑,雅戈尓集團技術研發中心主任王慶渺。
從左至右依次為:胡綱高,徐鵬,龔乃傑,王慶渺
一眾年輕面孔高坐臺上,雅戈爾元老、前副董事長李如剛在臺下“護駕保航”。
領銜“四大金剛”的胡綱高,在雅戈爾重大公開活動場合,是第一次露面。雅戈爾方面並未介紹其背景、職業經歷。
其實,胡綱高大有來頭。
胡綱高,男,1973年11月生,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流體傳動與控制專業。研究生學歷。1995年8月參加工作,歷任鄞州區高橋鎮黨委書記、中國貿促會浙江省分會副會長、溫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等職。現任雅戈爾服裝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
今年4月,胡綱高才從溫州市副市長的位置上卸任。
官員投身商場的案例並不罕見,不過像胡綱高這樣,已經官至副廳的官場潛力股,棄官從商,還是不多見的。
而雅戈爾品牌總監徐鵬也大有來歷。1987年出生的徐鵬,現任雅戈爾服裝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品牌總監。此前徐鵬在浙江團省委系統有很不錯的表現,雅戈爾董事長李如成慧眼識才,果斷挖到雅戈爾,讓其從生產線工人做起,幾經輪崗,成為雅戈爾歷史上最年輕的副總級管理幹部。
雅戈爾品牌設計總監龔乃傑是中國臺灣人,1979年出生,曾在喬治阿瑪尼工作,在意大利學習工作多年,2015年加盟雅戈爾,全職為雅戈爾工作。
王慶渺是雅戈爾的老員工,李如成介紹,王慶渺博士在面料、新材料研發領域有不小的知名度。
有人說,雅戈爾是服裝公司里最懂金融和地產的企業,在金融和地產公司里雅戈爾最懂服裝,這種說法對雅戈爾有些開玩笑的意味。不少人覺得雅戈爾只是順帶著做做服裝,地產和股權投資才是其真正關註的重點。
上述的“四大金剛”,陣容已經十分豪華,如果加上李如成的女兒李寒窮,這位“新掌門”1977年出生,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工商管理學士,中歐商學院EMBA,雅戈爾的新一代管理團隊華麗麗得晃花人眼,再說雅戈爾只是順帶著做做服裝,恐怕錯得離譜。
業界認為,雅戈爾很有魄力。李如成此前說10年要把雅戈爾打造為世界級男裝品牌,已經在人手上開始布局。
想和小編及記者互動,獲取最專業的財經新聞,或是觀看視頻直播?您可以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瀏覽更多精彩!還可以在留言區和提問區和我們互動哦!
多年來國外公司對中國進行技術輸出的模式,正在因為中國的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的出海擴張而調轉方向。
阿里巴巴本周表示,計劃在全球推出四個全新的雲端數據中心,向微軟和亞馬遜發起直接挑戰。數據中心將分別位於迪拜,日本東京,德國和澳大利亞悉尼。阿里雲數據中心在全球的數量增加至八個,幾乎遍布了了全球各個大陸板塊和金融中心。在迅速增長的雲端計算市場中,這無疑增加了阿里巴巴與國際巨頭競爭的籌碼。
另一方面,近期在美國3GPP RAN1 87次會議上,中國華為公司主推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方案。這標誌著中國通信廠商在5G時代有了更高的話語權,中國通信技術實力越發強大。在5G的技術路線里,超低的延遲,強大的設備連接能力都是為萬物互聯而準備的。作為信息通信技術發展階段中的重要轉折點,5G巨大變革力也前所未有地將全球相連接。
阿里雲挑戰亞馬遜
阿里巴巴全球雲負責人喻思成表示:“隨著這四個數據中心的增加,它將為阿里巴巴覆蓋全球的客戶。相鄰數據中心延時將不超過150毫秒。”他還表示,悉尼的數據中心將在幾周內上線。過去,阿里巴巴的客戶在中國、東南亞等地區可以用阿里雲的服務器,但在中東、歐洲等地就只能使用其他公司的產品,要管理全球網絡需要在不同賬號之間來回跳轉。
阿里雲在每個市場中,都分別有自己的合作夥伴,並已經形成合資企業。在迪拜,阿里巴巴就與Meraas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合資公司,名為YVOLV。在德國,阿里巴巴也與沃達豐(Vodafone)合作,在歐洲成立首個數據中心。並且,阿里巴巴還將使用沃達豐的數據中心銷售其雲服務。“阿里巴巴並沒有向外披露這些交易的財務條款,但是有收入分成協議。”喻思成說。據阿里巴巴今年早些時候透露的信息,今年初阿里與日本Softbank的合資公司SB雲端服務中,Softbank將擁有60%股份,阿里巴巴占有40%。
根據Synergy研究機構的數據表明,阿里巴巴的全球擴張是為了挑戰亞馬遜,微軟,IBM和谷歌等這些公司,然而這些公司控制了全球一半的雲計算市場。阿里巴巴的規模比領先市場的亞馬遜網絡服務小,但是增長速度卻非常快。阿里雲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堅實的中國本土客戶基礎。阿里雲的國外競爭對手,亞馬遜和微軟,在數據主權和網絡安全法規的限制下,無法在海外得到高速的發展。
在9月30號截止的最近一個財政季度報告中,阿里巴巴在雲計算部門的收入,同比增長130%至2.24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微軟,谷歌和亞馬遜這些公司在雲計算方面的增長。事實上,雲計算業務的重點仍然在擴展,而不是盈利。阿里巴巴的雲計算服務擁有230萬客戶,其中有超過65萬是付費用戶。阿里巴巴的目標是在下一個里程碑拿下100萬付費用戶,但是並沒有表示在哪個時間點實現。
在國內,本土的雲端服務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幫助其發展成為重中之重。像阿里巴巴、華為等國內廠商已經受益,而國外廠商則發現很難再進入雲端市場。“華為和阿里這樣的公司,能夠幫助希望攻破中國市場的國際企業進入該市場,是其最大的吸引力,實現在中國連接全球的目標。”IHS亞太研究總監彭路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作為物聯網5G時代全球商業變革的重要基礎設施,目前雲計算行業正在建立高速增長。IDC數據顯示,到2019年,全球雲計算市場收入規模將達到1410億美元,比2016年的700億美元市場規模翻倍。雲計算將結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被越來越廣泛的區域和領域采用。
華為挖掘5G應用場景
就在上周,華為在巴塞羅那的智慧城市大會上宣布,與沃達豐首個窄帶-物聯網商業項目正式啟動,並應用到沃達豐在西班牙的現有的移動網絡中,用於那些難以接近的偏遠地區和長範圍高穿透損耗的物聯網設備。
華為沃達豐項目負責人徐偉忠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華為幾年前就聯合沃達豐等公司,希望達成行業標準。今年5月,華為還在英國成立了全球首個致力於窄帶-物聯網的開放實驗室,專門研究該領域的前沿技術以及商業化模式。”
“過去物聯網短距離通信的技術還面臨很多問題,在非管制頻段的通信技術也存在幹擾等為題。為此,3GPP(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在今年6月推出NB-IOT窄帶-物聯網的技術標準,受到行業的極大關註。”華為負責市場和解決方案的副總裁蔣旺成在接受第一財經獨家專訪時表示,“相對於廣泛的物聯網而言,窄帶-物聯網才剛剛興起。目前看到的應用該技術的設備還不多,華為走在了最前沿,也為5G的布局邁出了重要一步。”
蔣旺成表示,在5G物聯網時代,對低時延和廣泛的連接要求更高,很有可能會繼承和沿用窄帶-物聯網技術。現在華為所鋪設的基礎設施,以及對行業標準的完善都是為5G的市場做準備。“但是5G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要解決它的應用場景,這是回答商業性的問題。”蔣旺成說。他還表示,電信行業未來對全球整個GDP的貢獻將在1-2個百分點。
Gartner半導體行業分析師盛陵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5G的應用場景很多,能供應用到一切需要高速數據傳輸和實時低延遲通訊、低功耗物聯網連接中,比如車聯網等。5G需要滿足各個行業的需求集合。”
根據Gartner最新發布的一份《物聯網技術加速智慧城市發展》的報告,通過情境化方式分析數據的能力尤為重要。Gartner預計在2017年,各城市將使用大約3.8億件聯網物件與能源管理系統相連,這一數字將在2020年增至13.9億,而這僅僅占到全球整個智慧城市物聯網相關物件的五分之一。
創業家是冬天的孩子
i黑馬訊 12月14日消息,由創業黑馬主辦、摩比神奇冠名的2016年創業黑馬社群大會今日在京舉行,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發表主題演講。
“當我們恐懼的時候,當我們在梳理那些倒下企業的時候,當我們在總結教訓的時候,大家沒有註意到的是,新一代的主流公司,已經在冬天成長起來了。”牛文文表示,“創業家是冬天的孩子”,這些在冬天成長起來的創業者們,有著天然的優勢,他們既有互聯網天派的思維,又能夠跟中國的產業深度結合。目前已經有102家黑馬企業登上資本市場,整個黑馬社群每年有2176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達到1568億元。
同時,他說想辦一所中國最好的創業大學。而這個想法的初衷是,創業者們身賦異能,不為常人所理解,也感到孤獨。他們需要在一個地方里找到同伴,開發他們的潛能造福社會。
以下為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分享內容,經i黑馬編輯。
我們相聚在這里,我想跟大家講一個“冬天”的故事。
我們經常講,創業家是冬天的孩子,很多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很多偉大的公司,都成就在冬天。他們在別人恐懼的時候保持前進。現在,就是我們勇敢的創業家,成批成長壯大的時候。
當我們恐懼的時候,當我們在梳理那些倒下企業的時候,當我們在總結教訓的時候,大家沒有註意到的是,新一代的主流公司,已經在冬天成長起來了。很多企業已經深度改造了一個產業,達到盈虧平衡,甚至已經踏上了資本市場的路途。
到現在為止,已經有102家黑馬企業登上資本市場(包括納斯達克、主板、創業板、新三板),整個黑馬社群每年有2176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達到1568億元,另外還有很多黑馬被並入到上市公司,成為上市公司的主體之一。
這是一些什麽樣的公司?我們形象地說這是一些冬天的孩子。這些能夠生存下來、壯大起來的創業家,是“天地融合”的公司。他們既有互聯網的思維,又能夠跟中國的產業深深結合。
中國有非常多的傳統產業,只要它的毛利提高5個點、10個點就能帶來非常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能讓中國經濟整體上一個臺階,而我們有很多默默無聞的黑馬在做這件事情。我們看到很多在(資本市場)排隊的黑馬企業,已經在細分產業里變成新的龍頭。它們是重度垂直的公司,是既能融資也會賺錢的公司,是能夠在未來和現在取得平衡的公司。所以,它們成為了冬天的孩子。
第二個觀點是(創業者)要站在強者的肩膀上。這些已經成功邁過生存門檻的創業家,也站在更多的強者肩膀上。今天新希望、真格基金等非常多的大公司、大投資機構們都在幫助這些新一代的創業者成長。今年,在創業黑馬開發的黑馬學吧APP上面,100多個創業家開設了創業實驗室,它們是中國的YC(美國著名創業孵化器),是企業家把他們的產業經驗和創業智慧貢獻出來幫助成長中的小企業加速成長的一個實驗室。這是一場偉大的社會實驗。
同時,今年我們也走到100個城市,幫助創業者在中國的城市生根發芽,尋找自己的夢想合夥人。互聯網的下半場,我們需要把產品(或服務)高效地到達廣泛的用戶,把生意快速高效地擴張到全國。所以,我們構建了一個龐大的覆蓋100個城市的夢想合夥人網絡。
其實,黑馬社群發展到今天,已經演化出了100多個子社群,每一個子社群里都在發生著轟轟烈烈的創業實驗,已經變成了一個生態。所以,一個創業群體在黑馬社群里,站在強者的肩膀上成長。
最後,我們想辦一所中國最好的創業大學。徐老師說把“中國”去掉,要辦一所最好的創業大學。徐老師是我們這個大學的名譽校長。如同《X戰警》里面的變異人和教授,大部分的創業者身賦異能,不為常人所理解,感到孤獨。他們需要在一個地方(創業大學)找到同伴,開發和善用潛能造福社會。
希望在未來的時間里面,在明年這個時候,有更多的創業者和更多的黑馬能夠走向成功。
謝謝並祝賀大家!
據福布斯報道,隨著蘋果和三星的法律糾紛最終塵埃落定,美國最高法院作出有利於三星的判決後,三星將在明年再次成為iPhone的主要零部件供應商。
三星最初曾是蘋果的主要零部件供應商,供應NAND閃存和DRAM存儲芯片。但是,從2011年起,三星開始減少對蘋果的零部件供應。因為就在那一年,蘋果以侵犯專利為由,將三星告上法庭。根據iFixit的拆解報告稱,三星如今只向iPhone 7供應DRAM芯片。
顯示面板和存儲芯片(NAND閃存和DRAM存儲芯片)向來是蘋果iPhone上面最貴的一些零部件。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的報告,以32GB版本的iPhone 7為例,這些零部件的成本加起來占到物料總成本(219.80美元)的四分之一以上。有報道稱,三星將再次為下一代iPhone供應OLED顯示屏和NAND閃存芯片。而提供DRAM芯片將讓三星從數百家供應商中脫穎而出,成為下一代iPhone的主要供應商。
OLED顯示屏
此前據彭博社報道,蘋果將於明年推出配備曲面屏的下一代iPhone,新款iPhone采用OLED顯示屏,而三星將成為獨家OLED顯示屏供應商。
而在OLED顯示屏市場,蘋果的選擇並不多,畢竟三星主導著這一市場。韓國現代證券的兩位分析師傑夫·金(Jeff Kim)和凱文·金(Kevin Kim)表示:“目前,在柔性OLED顯示屏市場,三星是唯一一家實現量產的公司,而且在OLED智能手機和OLED顯示屏市場都雄居第一。”
存儲芯片
三星是全球最大的NAND閃存芯片供應商,在全球的市場份額超過三分之一。據韓國媒體ETNews報道,由於旗下擁有眾多業務,三星過去幾年對蘋果NAND閃存的需求置之不理。不過如今三星卻需要像蘋果這樣更大的買家,才能充分挖掘其新建的半導體工廠的制造能力。
2014年,三星曾投入156萬億韓元(約合147億美元)在韓國本土新建了一家芯片工廠,這也是三星對其單個工廠所做的最大一筆投資。據ETNews報道,新工廠於明年開始投入生產後,三星也將再次向蘋果提供閃存芯片。
實際上,蘋果也無法徹底撇清與三星的關系。目前,蘋果從多家供應商采購NAND閃存,但不用最大NAND閃存芯片供應商三星的產品,理由似乎站不住腳。此外,因為三星擁有移動DRAM市場大約60%的份額,蘋果還不可避免會用到三星DRAM存儲芯片。
A系列芯片
由於臺積電的存在,芯片代工是三星目前唯一面臨激烈競爭的領域。此前三星和臺積電都為蘋果代工制造iPhone 6手機上使用的A9芯片,不過臺積電隨後贏得了為iPhone 7生產A10芯片的獨家合同,預計在蘋果明年推出的下一代iPhone時,臺積電仍然會是A11芯片的唯一供應商。
臺積電的優勢在於它的一體化FoWLP封裝技術,該公司表示這種技術使得封裝速度和厚度都有所改善,而且晶圓熱性能也有所增強。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半導體制造部門高級主管萊恩·耶利內克(Len Jelinek)表示,“封裝設計上的改進,以及芯片設計的優化,將給蘋果帶來SoC性能優勢,以及電路板組裝的物理優勢,這種技術改進有助於臺積電獲得蘋果訂單。 ”
相互依存
三星是一家垂直整合的電子設備廠商,其優勢在於手機和零部件之間良好的協同效應。而出於規模經濟效益的考慮,三星還擁有許多大型制造工廠,生產出的零部件除了能滿足自家智能手機的需求外,還需要蘋果這樣的重要零部件買家。
雖然蘋果當前零部件采購自多家廠商,但它還需要一個穩定的供應商,才可以大規模生產高品質零部件,三星無疑就是一個合適的選擇。雖然存在競爭關系和法律糾紛,但蘋果和三星這兩家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仍然需要相互依存,誰也離不開對方。
據新華社報道,2016年天津超算中心同國防科技大學合作,啟動了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樣機系統的研制,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預計2017年底能夠研制成功。
這是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超算中心應用研發工程師張婷出席17日正在此間舉行的天津市第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時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的。
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也稱“E級超算”,被全世界公認為“超級計算機界的下一頂皇冠”,它將在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能源危機、汙染和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上發揮巨大作用。
在國家“十三五”高性能計算專項課題中,國防科技大學、中科曙光和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同時獲批進行百億億次超算的原型系統研制項目,形成了中國E級超算“三頭並進”的局面。
張婷介紹說,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預計2020年研制成功並建成投用,它的計算能力將是目前中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的200倍。
除了在計算能力上的拓展,更重要的是技術的突破,它在計算密度、單塊計算芯片計算能力、內部數據通信速率等方面都將得到極大提升,而且,它將是國內自主化率最高的超算,包括自主芯片、自主操作系統、自主運行計算環境等。
張婷表示,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研制成功後,將依托超級計算平臺,開展高性能計算、雲計算、大數據等方面的綜合應用,在支持國家科技創新、支持區域產業服務等方面開展新的應用創新。
2016年天津超算中心同國防科技大學合作,啟動了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樣機系統的研制,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預計2017年底能夠研制成功。
據新華社報道,這是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超算中心應用研發工程師張婷出席17日正在此間舉行的天津市第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時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的。
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也稱“E級超算”,被全世界公認為“超級計算機界的下一頂皇冠”,它將在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能源危機、汙染和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上發揮巨大作用。
在國家“十三五”高性能計算專項課題中,國防科技大學、中科曙光和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同時獲批進行百億億次超算的原型系統研制項目,形成了中國E級超算“三頭並進”的局面。
張婷介紹說,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預計2020年研制成功並建成投用,它的計算能力將是目前中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的200倍。
除了在計算能力上的拓展,更重要的是技術的突破,它在計算密度、單塊計算芯片計算能力、內部數據通信速率等方面都將得到極大提升,而且,它將是國內自主化率最高的超算,包括自主芯片、自主操作系統、自主運行計算環境等。
張婷表示,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研制成功後,將依托超級計算平臺,開展高性能計算、雲計算、大數據等方面的綜合應用,在支持國家科技創新、支持區域產業服務等方面開展新的應用創新。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作為我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在問鼎世界超算之最後並沒有停下腳步,將產學研結合樹立為新方向,成為多個產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據新華社報道,如今,依托“天河一號”班底,新一代國產百億億次超算“天河三號”的研制已經啟航。
“無限風光在險峰”:自主創新問鼎世界高峰
新春伊始,記者走進位於天津開發區泰達服務外包園內的“天河一號”機房,140余個黑色的計算機櫃整齊排列,發出低沈的“嗡嗡”運轉聲。就是在這看似普通的機房里,曾經成就了中國超算首次問鼎世界超算桂冠的榮耀,凝聚著幾代“超算人”的心血與汗水。
國家超算天津中心主任劉光明說,作為世界上曾經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最突出的特點在於其超強的運算能力,持續速度每秒2570萬億次浮點運算、峰值速度4700萬億次。“天河一號”運算1小時,相當於全國13億人同時計算340年以上。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在諸多領域實現了創新突破,叫響了“中國創造”的品牌。
“天河一號”在國內首次創新性地采用了異構體系架構。劉光明介紹,在最近的世界超算TOP500榜單上,世界上最快的超算中有近半采用該技術,這是中國科學家對世界超算技術的重要貢獻,引領了超算技術的潮流。
由中國自主研制的超算高速互聯通信系統也是其優勢所在。劉光明介紹,“天河一號”內數萬個CPU和GPU通過該系統實現信息交換,相當於編織起了龐大、高效的神經網絡。該系統的通信能力是當時美國主流商業芯片的兩倍。
還有兩項創新分別來自硬件和軟件領域,即配備了自主研制的飛騰CPU芯片及麒麟操作系統,兩項創新均出自國防科技大學。
國家超算天津中心應用研發部部長孟祥飛說,“天河一號”上配置的部分飛騰CPU已經證明了其性能,升級版飛騰CPU目前又運用到了“天河二號”中,助力其運算速度再次榮膺世界桂冠。麒麟操作系統是目前中國國產安全等級最高的操作系統,其對其他軟件的包容性和易用性也已經在“天河一號”上得到了證明。尤其是飛騰CPU數量約占全部CPU的七分之一,且經過多年運行看性能良好。這為我國關鍵芯片的國產化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待到山花爛漫時”:攻堅克難打造國之重器
超級計算機是世界高端信息技術領域的戰略制高點,也是體現科技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天河一號”的出現,打破了國外在高性能計算核心領域的技術封鎖和限制政策,為解決我國經濟、國防、科技等領域的挑戰性問題提供了重要手段。
“天河一號”系統在2010年第36屆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上名列榜首。“這一刻,中國人等了20多年!”回首往事,劉光明至今激動不已。
他說,2010年受邀參加在美國新奧爾良舉行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正式公布和頒獎儀式時,有外國人曾對中國產的超級計算機摘取世界桂冠感到非常驚訝,而這一席位過去幾乎都被美國所占據。
讓劉光明更為揚眉吐氣的是,當中國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天河二號”接踵登頂世界超算高峰時,國外科學界已經習以為常。
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曾代表我國參與“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院長汪建說,不斷湧現的海量數據成為“基因組學”進一步發展的瓶頸,而高性能計算機為這一領域帶來了曙光。使用“天河一號”,過去要一年才能完成的500人基因信息關聯性分析,現在只需三個多小時,對於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
基於“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的自主核心技術的國際影響,歐盟主動與天津超算中心開展了高性能計算技術的項目合作,共同研討未來超級計算機及應用技術的發展,為下一代超級計算技術研發提供指導。
劉光明指出,超算的核心技術是高端信息技術的制高點,它包括了CPU設計、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操作系統等,是一項牽牛鼻子的科研工作,可帶動高端信息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以及其他學科研究的全面快速和持續發展。
“風物長宜放眼量”:廣泛應用再譜超算新章
“天河一號”成為目前世界上獲得廣泛應用的超級計算機。這一點,致力於應用對接的天津濱海服務外包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閻偉感觸最深。
閻偉喜歡將“天河一號”稱為“中國科技界的奧運冠軍”。“從它開始,中國的科技創新逐漸由追隨向引領轉變,在應用上更是突破了人們對超算認識的局限。”國外超算應用往往只針對某幾個領域,“天河一號”則覆蓋了高性能計算的各個領域,包括石油物探、基因測序、裝備制造等,力求在產學研結合中,讓國之重器成為服務於經濟發展的國之利器。
去年入冬以來,全國大範圍、長時間的霧霾天氣成為社會關註焦點。在國家超算天津中心,研究人員們與中國氣象局等單位合作,正致力於利用“天河一號”開展霧霾天預警預報。孟祥飛說,只需2個多小時就能算出最長未來5天的預報數值,最高網格精度達2到3公里。
目前,“天河一號”已經滿負荷運行,每天運行的計算任務超過1400個,每天有千余個科研團隊借助天河一號開展科研工作。經過多年努力,“天河一號”實現了支撐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與商業化應用的有機結合,對外服務主要聚焦在了“算天、算地、算人”上:
——“算天”:計算分析大型飛機外形的空氣動力特性;研究全球氣候變化,實時預報氣象;對天體的演變進行建模和理論試驗。
——“算地”:研發我國自主的石油地震勘探數據分析核心軟件,將地下成像數據處理速度由過去的30天提高到16小時。
——“算人”:中心與華大基因合作,破解人類“基因組學”研究中面臨的海量數據存儲和處理的技術瓶頸;軍事醫學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等用它開展糖尿病、癲癇等新型治療藥物的研發。
劉光明說,“十三五”期間,中心計劃研制中國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該中心同國防科技大學聯合開展的我國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樣機研制工作已經啟動,預計今年底至2018年初完成。根據規劃,它的浮點計算處理能力將達到10的18次方,是現在“天河一號”超算的200倍。
據外媒報道,吉利汽車旗下倫敦出租車公司(LTC)在英格蘭中部的一座工廠周三正式開業,該廠投資超過3億英鎊,生產新一代電動版倫敦出租車TX5,年生產能力超過2萬輛。
LTC首席執行官克里斯-古貝(Chris Gubbey)表示,新一代出租車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出現在倫敦街頭,並將從明年開始向國際市場銷售。
英國政府表示,英國商業、能源及工業戰略部向該項目提供了1610萬英鎊的資金支持。
英國政府周三還宣布投資6400萬英鎊,以促進電動出租車的使用。其中5000萬英鎊將用於插電式出租車補助計劃,還有1400萬英鎊用於建設電動出租車充電站。
不應該讓機器像人,而是要讓機器有像人一樣學習的能力。機器也不應該成為人的對手,機器和人合作才有未來。
來源 | 摩爾金融精選(ID: moerjinrong)
作者 |
7月20日國務院正式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規劃。規劃指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到2030年,中國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智能經濟、智能社會取得明顯成效,為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和經濟強國奠定重要基礎,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人工智能正在成為新的產業風口,百度、阿里,騰訊等IT巨頭都將人工智能視為下一次技術革命的突破點,並投重金加速布局。
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董事會副主席陸奇表示:人工智能將會成為中國和百度的機遇,百度將會成為人工智能平臺。
騰訊也在行動:騰訊旗下的雲計算公司騰訊雲近期在深圳舉行騰訊雲+未來峰會上,發布戰略產品“智能雲”,宣布開放騰訊在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的三大核心能力。
展開布局的還有聯想:在近日舉行的聯想2017全球創新科技大會(Tech World)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人工智能讓這個問號不再存在,新世界會成為現實。而聯想的使命就是要做人工智能的使能者、推動者。”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透露,京東已在北京開建無人倉,預計明年雙十一之前建成,用AI和機器人實現整個倉儲的無人操作。
對於人工智能的未來,阿里馬雲近期表示,不應該讓機器像人,而是要讓機器有像人一樣學習的能力。機器也不應該成為人的對手,機器和人合作才有未來。
一、要聞精選:《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印發
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改變世界。為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構築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7月20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要求到2020年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慧城市、智能農業、國防建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
1、遠景規劃,相關產業的發展機會
《規劃》指出,要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產業,加快人工智能關鍵技術轉化應用,促進技術集成與商業模式創新,推動重點領域智能產品創新,積極培育人工智能新興業態,布局產業鏈高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這些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或將是下一步爆發的重點領域,對應的A股投資概念股也必將有較好的表現,人工智能新興產業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1)智能軟硬件。開發面向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開發工具等關鍵基礎軟件,突破圖形處理器等核心硬件,研究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機器翻譯、智能交互、知識處理、控制決策等智能系統解決方案,培育壯大面向人工智能應用的基礎軟硬件產業。
2)智能機器人。攻克智能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專用傳感器,完善智能機器人硬件接口標準、軟件接口協議標準以及安全使用標準。研制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人,實現大規模應用並進入國際市場。研制和推廣空間機器人、海洋機器人、極地機器人等特種智能機器人。建立智能機器人標準體系和安全規則。
3)智能運載工具。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和軌道交通系統,加強車載感知、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技術集成和配套,開發交通智能感知系統,形成我國自主的自動駕駛平臺技術體系和產品總成能力,探索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模式。發展消費類和商用類無人機、無人船,建立試驗鑒定、測試、競技等專業化服務體系,完善空域、水域管理措施。
4)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突破高性能軟件建模、內容拍攝生成、增強現實與人機交互、集成環境與工具等關鍵技術,研制虛擬顯示器件、光學器件、高性能真三維顯示器、開發引擎等產品,建立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的技術、產品、服務標準和評價體系,推動重點行業融合應用。
5)智能終端。加快智能終端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發展新一代智能手機、車載智能終端等移動智能終端產品和設備,鼓勵開發智能手表、智能耳機、智能眼鏡等可穿戴終端產品,拓展產品形態和應用服務。
6)物聯網基礎器件。發展支撐新一代物聯網的高靈敏度、高可靠性智能傳感器件和芯片,攻克射頻識別、近距離機器通信等物聯網核心技術和低功耗處理器等關鍵器件。
通過人工智能產業技術的發展,推動人工智能與各行業融合創新,在制造、農業、物流、金融、商務、家居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試點示範,推動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智能化水平。到2030年,人工智能在生產生活、社會治理、國防建設各方面應用的廣度深度極大拓展,形成涵蓋核心技術、關鍵系統、支撐平臺和智能應用的完備產業鏈和高端產業群,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智能經濟、智能社會取得明顯成效,為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和經濟強國奠定重要基礎,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現實機會、相關產業的發展現狀
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金額已成爆發式增長態勢,且未來運算能力、數據量以及算法等勢必進一步提升。近年來人工智能發展飛速,諸如AlphaGo、Master和Libratus等人工智能機器人不斷在各個領域擊敗人類,引發人們高度關註。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已進入產業化快速發展階段,不僅在智力競賽領域,與此同時無人駕駛、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等也已逐步邁入大規模應用階段,人工智能將進一步與傳統產業相結合,利用大數據分析、算法等技術實現更成熟的人工交互機制,投資機會正逐步顯現。
我國發展人工智能具有良好基礎。國家部署了智能制造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印發實施了“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從科技研發、應用推廣和產業發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例如,科技部通過“863”、“973”等一系列科技支撐計劃,支持了智能計算機系統、智能機器人、自動信息處理技術的進步發展;下一步,將在深度學習關鍵技術、跨界融合的信息技術、人機協同的操作和控制、群體智能和開放研究方面下力氣。經過多年的持續積累,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國際科技論文發表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已居世界第二,部分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實現重要突破。語音識別、視覺識別技術世界領先,自適應自主學習、直覺感知、綜合推理、混合智能和群體智能等初步具備跨越發展的能力,中文信息處理、智能監控、生物特征識別、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無人駕駛逐步進入實際應用,人工智能創新創業日益活躍,一批龍頭骨幹企業加速成長,在國際上獲得廣泛關註和認可。加速積累的技術能力與海量的數據資源、巨大的應用需求、開放的市場環境有機結合,形成了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獨特優勢。
二、投資機會:人工智能投資機會全攻略
1、規劃出臺,二級市場表現活躍
國務院出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消息由來已久,市場上對7月20日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已經有所反應。二級市場上,7月20日,人工智能概念板塊表現較為活躍,其板塊整體上漲0.8%。一方面,板塊內共有13只概念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狀態,累計吸金1.99億元。其中,按資金量大小排序如下,科大訊飛(9877.58萬元)、佳都科技(4110.94萬元)、東方明珠(2528.67萬元)、思創醫惠(1144.16萬元)和東方國信(1071.75萬元)等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1000萬元。另一方面,有23只相關股票當日股價實現上漲,在可交易的43只概念股中,占比逾五成。其中,佳都科技漲幅居首,達到9.48%,科大訊飛緊隨其後,漲幅也達8.86%,另外,賽為智能、京山輕機、思創醫惠、東方網力、川大智勝、科大智能、神思電子、三豐智能和香江控股等個股漲幅也均超1%。
從中報預期來看,市場對人工智能板塊的認可是有基礎的。業績方面,截至昨日,在公布中報業績預告的36家公司中,29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八成。其中,漢王科技、京山輕機、紫光股份、梅泰諾、深大通和賽為智能等公司預計2017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在人工智能行業中報業績亮麗的背景下,龍頭股也受到了機構的紮堆看好是必然事件。統計顯示,在47只概念股中,有29只個股近30日內獲得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科大訊飛、思創醫惠、海康威視、同花順、東方國信、東方網力、高新興、東軟集團等8只龍頭股期間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在5家及以上。可以這樣說,市場對二級市場上相關股票的投資機會還是非常看好的。下圖是人工智能相關股票2017年中報業績的增長情況:
2、人工智能,應重點布局長期投資價值
從16年的《“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到17年的人工智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具體重大工程支持項目披露,再到如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正式印發,國家對人工智能驅動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的目標更為明確、更為細化,目光也更為長遠。預計未來無論是多渠道的資金支持、還是相關法律法規、標準體系的建立等,都將不斷落地,以新一代IT技術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是大趨勢,這也是“十三五”規劃中強調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印證。因此,人工智能作為當前最具戰略性挑戰性的前沿技術領域,隨著頂層設計框架搭建完成,產業發展有望持續提速。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人工智能在各個行業的應用將逐步落地,對於人工智能概念股的布局,應重點考慮其長期投資價值。
從技術體系來看,人工智能的五個關鍵技術包括機器人和自動化載具、計算機視覺、語言、虛擬智能體、機器學習。其中一些涉及到處理來自外部世界的信息,比如計算機視覺和語言;一些則是關於對信息的學習,比如機器學習;還有一些涉及到根據信息采取行動,比如機器人、自動汽車和虛擬智能體。機器學習以及其子領域深度學習是目前人工智能領域許多最新進展的核心,吸引到大量的投資,目前約有60%的投資都來自於該行業。在AI技術與數據經濟新引擎的驅動下,計算機板塊中期內生成長前景光明,很多機構已經給出了維持整體“強於大市”評級。對於AI的投資策略,首先應該長期看好BAT的投資機會,例如,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領頭羊,百度較早布局人工智能,在機器翻譯、語音識別、圖像識別、雲計算、自動駕駛、大數據等人工智能領域都有所涉及,不同於其他家的垂直領域布局,百度是唯一一家在AI所有領域均有布局的企業。目前,國內幾大科技公司對人工智能的布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領域,具體請看下圖:
而對於A股,結合目前的市場環境,應當認為目前還是偏主題的投資機會,建議從兩個維度選擇投資標的:1)技術優勢明確,數據優勢壁壘深厚,變現產品形態明確但仍在探索商業模式,**:科大訊飛、四維圖新、華宇軟件等;2)技術特點明確,行業成長空間較大,變現產品有望加速成長,**:同花順、恒生電子、東軟集團、中科創達、啟明星辰、思創醫惠等;目前,市場上比較認可的人工智能收益股票主要有以下幾個:
網宿科技: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離不開智能化基礎設施,國務院關於人工智能的頂層設計規劃已經明確,接下來圍繞人工智能的各大產業鏈將迎來快速發展,中國非常有可能借助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先發優勢,發展成為人工智能大國。人工智能的背後是海量高頻實時的數據傳輸和計算,這些需要在邊緣完成,因此構築高效廣泛的邊緣計算網絡正當其時。網宿科技正在加快布局邊緣計算網絡,打造人工智能社會重要的網絡基礎設施。
海康威視:海康威視則是圖像識別和視頻識別方面的領軍企業。就在7月14日上午,海康威視與浙江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成立“視覺智能計算聯合研究中心”,聯合開展智能視覺、深度學習等方面的前沿技術研究,共同致力於推進科研成果的產業化進程。
科大訊飛:A股人工智能龍頭,發展人工智能也離不開語音識別。科大訊飛語音識別技術已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其語音識別和理解的準確率均達到了世界第一。目前,訊飛開放平臺全面開放了語音合成、語音識別、語音喚醒、人臉識別、麥克風陣列等10多項核心能力,旨在構建全新移動互聯網語音及交互生態。
佳都科技:重點布局人臉識別技術,公司的人臉識別算法具有建模速度快等特點,已將其應用於智能安防。在人工智能的視覺領域,佳都科技已經掌握動態人臉識別核心算法,該技術突破了靜態人臉識別的限制,人臉識別準確率從20%提升到了70%以上。與此同時,以動態人臉識別技術為核心的“視頻雲+大數據”平臺形成了實戰能力。
保千里:公司以精密光機電+仿生智能算法為核心競爭優勢,推出了一系列以視像智能硬件為載體的平臺型產品。在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保千里深耕汽車視像領域多年,擁有“毫米波雷達技術+車規級智能駕駛平臺技術+車內以太網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值得註意的是,保千里聘請了中國指揮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為公司首席科學家,使公司研發優勢進一步放大。另外,保千里在2016年9月入股創新工場,利用創新工場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和資源,加強技術、人才交流和共享,推進自身戰略布局。
賽為智能:公司主營智慧產業整體系統解決方案,是國內最專業的智慧城市投資、建設、運營綜合服務商,擁有智慧城市行業“三甲” 證書。
熙菱信息:區域安防龍頭,中標安防大單。熙菱信息作為新疆第一家以安防業務為核心的計算機上市公司,具備較強的本地渠道資源及項目交付能力。
東方明珠:IPTV方面,公司牌照優勢突出,為目前兩家IPTV全國內容服務牌照運營商之一,截至2016年底,IPTV有效用戶數達3200萬,保持B2B市場中的領先優勢;OTT方面,公司是全國七個互聯網電視播控平臺運營商之一,截至2016年底,公司OTT用戶超1980萬戶。
川大智勝:公司具有全套軍工資質,是軍航空管主要系統和服務供應商之一,2016 年公司承新簽軍工合同額較上年度增長84%。“十三五” 期間,國內空管系統整體投資規模預計將達到數百億元。公司作為國內主要的空管產品和服務供應商之一,市場占有率居國內廠商前列。
華中數控:公司與阿里雲達成戰略合作布局智能制造等有望受益。
全誌科技:致力於為人工智能提供基礎計算平臺、SoC+完整解決方案等。
3、實戰操盤、重點關註龍頭科大訊飛的走勢
在實戰操盤方面,我認為人工智能的龍頭股科大訊飛的表現具有非常強烈的指導意義。在人工智能的聽覺領域,科大訊飛已占有中文語音技術市場70%以上市場份額,是當之無愧的明星公司。目前,訊飛開放平臺全面開放業界最領先的語音合成、語音識別、語音喚醒、人臉識別、麥克風陣列等10多項核心能力,旨在構建全新移動互聯網語音及交互生態。
從技術形態來看,科大訊飛第一波強勢上漲突破前期高點,然後回調後再次突破前期高點,一浪高過一浪,強勢特征非常明顯。該股的走勢,對於整個人工智能板塊走勢來看,具有風險標的重大意義。從某種角度來看,科大訊飛的表現,對投資其他個股,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三、重點分享:精選幾個重點分享的受益股
因為人工智能概念屬於熱門概念,已經炒作很久,伴隨著相關個股的上漲,風險也不斷累積,因此,結合個股的技術走勢,本文將重點分享以下幾個受益股給大家。
科大訊飛(002230):這只票重點分享給大家,是因為這是人工智能當前公認的龍頭概念股。雖然該股目前已經上漲很多,但是在股市,強者恒強的票多不勝數,對於該類票,每次回調都是買入的機會。從基本面來看,科大訊飛重視源頭技術,拓展行業賽道,構建核心優勢。公司在源頭技術和行業賽道上的核心優勢已經形成。在教育業務上,公司正在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實現因材施教,教育業務面向百億市場,漸入收獲期。掌握國內頂級醫學專家資源,AI+醫療邁向認知智能。公司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落地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用感知智能的語音識別技術解決門診電子病歷的問題;第二個層面是用認知智能的訊飛超腦技術實現對病癥的機器輔助診斷,並提供個性化診療方案。公檢法應用快速突破,有望成為新增長點。車載前裝語音翹楚地位難撼動,2018年將有眾多搭載車型推出。研發與渠道大規模投入接近尾聲,業績有望迎來拐點。
川大智勝(002253):技術面,該股二次觸底後,技術形態有望實現反轉,具有較強的參與價值。基本面,一方面,空管業務維持增長,厚積薄發潛力無限。
2016年期間公司航空及空管業務實現收入1.49億元,同比增長31.23%,維持了主業的高速增長。“十三五” 期間,國內空管系統整體投資規模預計將達到數百億元。公司作為國內主要的空管產品和服務供應商之一,市場占有率居國內廠商前列。2017年,空管業務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圖像識別實現突破,智能交通迅速增長。公司2016年圖形圖像業務實現收入4280.82萬元,同比增長4.96%;智能交通產品業務實現收入2885.60萬元,同比增長44.75%。自2015年起,公司著力於開發新一代車輛號牌和類型智能識別技術,識別正確率可達99.60%,在行業中占據技術領先位置。總體來說,川大智勝業績穩定增長,公司2016年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16億元,同比增長20.9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89.10萬元,同比增長16.40%,該公司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
科大智能(300222):目前,在整個人工智能概念股中,該股走勢較好,被市場所認可,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該公司是智能自動化行業龍頭,布局“人工智能+健康”領域。一方面,工業自動化強勢增長,公司業務包括工業自動化、電力自動化、新能源等,前兩項為公司主營業務,2016年業績實現**:據公司年報稱2016年營收為17.34億(102.12%),歸母凈利潤為2.77億(102.46%),實現**增長。另一方面,外延式並購擴張,實現智能化領域產業鏈布局:公司在2016年實施外延式並購擴張,並於上半年成功並購冠致工業自動化和華曉精密100%的股權,控股了杭州新余宏機械(收購)和上海三渠智能科技(投資設立),成功投資參股深圳力子機器人,鞏固公司在工業生產智能化和機器人應用領域內的市場地位。最後,切入“人工智能+健康”領域,未來發展潛力較大:公司公告稱於2016年12月27日,公司與複旦大學就共建智能機器人聯合實驗室事項在上海市共同簽署了合作協議,該實驗室未來將成為醫療診斷機器人、健康關懷顧問機器人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基地,推動服務機器人在醫療、康複、健康等領域的應用,有利於拓展和延伸公司智能機器人業務產業鏈。此外,公司2017年3月發布公告稱擬投資建設科大智能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產業基地,實施主體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科大智能機器人。
賽為智能(300044):該公司境內外同布局,打造全產業鏈智能企業。公司主營智慧產業整體系統解決方案,是國內最專業的智慧城市投資、建設、運營綜合服務商,擁有智慧城市行業“三甲” 證書,承接大型、綜合性項目能力強:目前公司已構建智慧城市頂層設計與規範,智慧城市建設與運維、智慧城軌、智慧建築、智慧鐵路、智慧水利、智慧產業設備、海工裝備研發等一系列產業體系。隨著建築產業升級轉型,以及綠色建築概念普及,新建綠色建築占比的提高,智慧建築作為綠色建築的重要細分行業,公司是智能建築第一梯隊企業,將在行業規模的快速增長中首先受益。積極延伸產業鏈,擴張市場空間:公司成立智慧交通事業部,積極拓展智慧交通業務領域範圍,提升市場競爭力。在智慧交通大數據平臺系統、城市動態交通誘導系統等產品的推動下,通過項目建設、PPP合作運營等模式,為公司創造營收增量。賽為智能近日發布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7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310.69萬元至5071.40萬元,上年同期為2535.70萬元,同比增長70%至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