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伊朗官員表示,伊朗準備與美國合作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但希望以更靈活的伊朗鈾濃縮計劃作為交換。
路透報道,該伊朗官員的評論凸顯了西方將伊朗核問題談判與其他地區沖突分離開來的難度。伊朗動用了其在敘利亞內戰和伊拉克政府方面的影響力。
伊朗已經對合作打擊IS的意願發出混雜的信號。該國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近期表示,他已經拒絕了美國有關與伊朗合作共同打擊IS的邀請。不過美國官員表示,根本沒有向伊朗提出該邀請。美國和伊朗兩方在公開場合都排除了以軍事合作抗擊IS威脅的可能。
但私底下,伊朗官員表示,願意和美國合作對抗IS,盡管不一定是通過軍事途徑。美國國務卿克里上周五表示,伊朗能在打擊IS方面起到作用,暗示美國的立場可能轉變。
該不具名官員對路透說:“伊朗是個在區域里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國家,能幫助打擊IS恐怖分子,但有來必有往。IS不僅對伊朗(核)計劃構成威脅,也是全球安全的威脅。”
另一名伊朗官員也做出類似表述。兩名官員都表示,他們希望美國和西方同僚就長期協議下,伊朗可以持有的鈾濃縮離心機數量問題顯示彈性。
多家媒體援引美國官員稱,克里與伊朗外長紮里夫昨天在紐約舉行了超過一個小時的會談,雙方就IS在伊拉克與敘利亞構成的威脅進行了直接探討。(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英特爾大家應該都知道,全球90%以上的電腦和80%以上的服務器當中跑的都是英特爾的中央處理器(CPU)。紫光集團大家可能不是特別清楚,老冀在這里稍微介紹一下:紫光集團是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控股51%的一家產業投資型公司,清華控股的唯一股東是清華大學,再往上主管部門是教育部。紫光集團另外的49%的股份是由總裁趙偉國率領的管理團隊持有,因此紫光集團有點類似於當年的聯想控股,有點國有民營的性質。
顯然,趙偉國正準備玩個大的,他希望以展訊和銳迪科這兩家在手機芯片領域已經站穩了腳跟的公司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家能夠與高通、MTK掰手腕的內地芯片設計巨頭。目前,展訊在手機基帶芯片市場上已經排名第三,跟在高通和MTK的後面,比英特爾(原英飛淩)的市場份額都要高。加上同樣在這個領域埋頭苦幹了十年的銳迪科,應該是如虎添翼。
那麽,趙偉國還缺什麽呢?顯然不缺錢。要知道,收購兩家美國上市公司可是需要真金白銀的,而且是26.9億美元的真金白銀!為什麽不缺錢呢?因為紫光集團趕上了內地芯片行業的好時光。最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在密集出臺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就在9月25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執行副理事長徐小田在上海透露,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將於近日掛牌成立,基金一期規模高達1200億元。而北京、安徽、天津等地方政府也已經出臺了集成電路扶持意見,通過設立投資基金,重點支持地方龍頭在集成電路領域整合做大。紫光集團在這個時間點做大規模的收購,可謂生逢其時,必然會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既然不缺錢,趙偉國缺什麽呢?老冀認為,他應該還缺三樣東西:機制、技術和產能。
機制這個東西老冀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研究一下老冀所說的紫光集團的股權結構,再參照2009年聯想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嘗試。
技術這個東西呢,展訊和銳迪科兩家公司在手機芯片上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尤其是展訊過去幾年在GSM和TD-SCDMA芯片上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在WCDMA芯片上也取得了可惜的突破。問題是整個手機市場正在快速向4G(LTE FDD/TD-LTE)演進,有著雄厚技術積累的高通仍然跑在了前面。
另一家實現了4G芯片量產的公司是Marvell,它的手機芯片業務正是當年從英特爾手中收過來的,想來英特爾應該怪後悔的。
來自中國臺灣的MTK仍在奮起直追,最近大熱的1799元的魅族MX4用的就是MTK的MT6595處理器,這也是MTK第一款大規模量產的4G芯片。
如果想得更遠一點,未來紫光集團會不會拿到英特爾的安騰、酷睿、Atom等處理器的IP授權,開始做PC處理器和服務器處理器?這個機會也許會有,畢竟都是芯片設計,原理是相通的,而且服務器芯片的利潤率比手機要高不少。
也有人說英特爾通過入股國企紫光集團,從而避免中國政府的反壟斷調查。這個理由應該也有,但是老冀認為不是主要原因,因為英特爾在中國的銷售策略並不像高通那麽激進,OEM廠商對英特爾的態度也還好。
而且,展訊和銳迪科之前搞的芯片都是ARM架構,而英特爾處理器則主要是X86架構,重新學習也夠展訊和銳迪科的技術人員喝一壺的了。
因此,老冀認為攜手英特爾之後的紫光集團,短期內的主攻方向應該還是手機市場,而且仍然是做ARM機構,只不過可能會將英特爾(英飛淩)的基帶處理器集成進去,如果英特爾的4G基帶開發得足夠快的話。當然,與手機相關的平板電腦市場也會是個次重點。
此外,老冀也提到了英特爾入股的第三個因素,就是產能。眾所周知,英特爾不僅有著強大的芯片設計能力,也有著全球最先進的制造工廠,並且在最近幾年開放給ARM廠商。最近一段時間,蘋果iPhone 6和6 Plus的大賣,讓芯片制造業的老大臺積電的產能大部分被蘋果霸占,致使其他芯片設計公司的產能吃緊。雖然紫光也可以找聯電、中芯國際、Global Foundries排產,但是如果英特爾願意拔刀相助,產能和良品率顯然會更有保證。當然,老冀覺得產能應該是個相對次要的因素。
當然,結盟之後如何合縱連橫,老冀還沒理出個頭緒,目前能看到的就是MTK將會受到極大的沖擊,因為它跟紫光集團目前在手機芯片市場都是定位於中低端市場。長遠來看,如果高通不能夠進一步本土化,也會在很多細分市場上受到沖擊。另外,這次結盟未來可能還會影響到服務器芯片市場、平板電腦市場、可穿戴設備市場……總之會打亂目前的產業格局,內地芯片行業將有可能借此良機崛起,成為全球新的一極。老冀現在的腦子已經有點亂了,歡迎大家幫老冀一起梳理。
至於9月25日消息傳出來之後,紫光股份(SZ:000938)突然漲停板,老冀就有點不明覺厲了。如果仔細研究過紫光股份的年報,就會發現紫光股份的大股東早就不是紫光集團,而是清華控股旗下的另一家公司啟迪控股了。目前,紫光集團只持有紫光股份3.99%的股份,紫光集團的這次大並購,顯然與紫光股份沒有半毛錢的關系。不過,A股市場歷來愛炒概念,愛誰誰吧。
由於還沒有看到紫光集團和英特爾的正式公告,老冀在前面的很多判斷只是基於推理,未必正確,歡迎大家指正!
i黑馬:魅族、阿里之間的緋聞早已有之,當時還是傳阿里要註資魅族,結果不了了之。但進入10月份,魅族和阿里似乎卻像熱戀中的男女(或者說好基友),以一系列動作展開“吸睛大法”。曖昧、爭吵、複合,最後真正“在一起”,玩得好一出跌宕起伏的“無間道大戰”。
這對好基友在一起的粘合劑是阿里雲OS 3.0,作為阿里旗下在移動端的重磅武器,魅族顯然不會輕易讓一個系統進入自家手機中,Flyme還在一旁抹淚呢,肯定會有更大企圖。而通過此次合作,阿里想在當前移動互聯網中得到更多話語權,進而擴大自家生態系統。只是無論阿里雲OS如何折騰,始終改變不了它想“借殼上市”的事實,而魅族也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充當試驗品而已。
無硬件即無市場,阿里雲OS找不到“附身之體”
早在2011年,阿里雲OS就已問世。當時自信滿滿,以為背靠阿里這顆大樹就能征服任何手機廠商,因此根本沒打算推出自家智能手機,而是準備以“附身”的辦法與手機廠商進行合作。當時阿里雲OS的高層或許認為阿里是一家純粹的互聯網企業,只要通過阿里雲OS定制阿里各項服務,由此掌控流量入口即可,根本不需要下大力氣再在手機硬件方面下功夫。這樣既能讓阿里雲OS容易被手機廠商接受,也避開了殘酷的手機市場競爭。
阿里雲OS一石二鳥的算盤打的好,卻忽略了最關鍵的問題——硬件其實是手機操作系統的最佳承載體,只有智能手機與阿里雲OS磨合好,才能真正被市場所接受。阿里雲OS單純與手機廠商合作的下場就是沒有將系統、硬件一手掌控,用戶體驗得不到保障。為了快速將阿里雲OS推向市場,甚至沒有經過高強度、長時間測試就與天語、海爾等手機廠商進行合作。結果是雖然依靠淘寶渠道銷量勉強上得了臺面,用戶體驗卻極其糟糕。最後,天語大黃蜂系列只能在用戶的罵聲中默默地退出市場。
如今阿里雲OS變換了下面貌,以3.0的版本出現,雖然在功能、UI界面、響應速度等方面有所提高,卻依然執迷不悟地去與手機廠商進行合作,依然尋找“附身之體”,這次被阿里雲OS相中的是魅族。只是雖然魅族以1799元的MX4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但就其出貨量和目標群購買力來看,依然還只屬於小眾產品。1799元的MX4本身利潤就極低,魅族還指望著依靠Flyme系統的增值服務賺取,又豈能讓阿里雲OS給攪黃了好事?雖然這兩位好基友最終是走在了一起,但看起來更多地是魅族想討好阿里,為了之後會有更加深度的合作,讓阿里雲OS進入自家系統,只是權宜之計而已,後面的“大戰”還會繼續。
“雲”只是噱頭,市場隨處可見
當前手機市場中,幾乎每家手機廠商都在旗下手機中搭載自家經過深度定制的Android系統。小米的MIUI、魅族的Flyme、VIVO的Funtouch、OPPO的ColorOS、中興的MiFavor、華為的Emotion……幾乎都已經擁有固定的用戶群體,也聚集了諸多鐵桿擁躉。阿里雲OS想在已經確定格局的手機市場中分一杯羹,難度很大。即使阿里雲OS宣稱的1000萬用戶沒有水分,但比起其他廠商動輒數千萬的銷量,也不能產生太大沖擊。在與魅族合作之後,阿里雲OS只是附著在Flyme系統上,似乎不堪大用。
此外,其他手機廠商深度定制的Android系統都有各自特點。而阿里雲OS的賣點又在哪里?阿里雲OS是基於網絡的,與“雲”有著緊密聯系,這就是其最大賣點。但時至今日,哪家的手機操作系統是與網絡隔離的?全部都是基於互聯網之上。當“雲”不再成為獨家武器,阿里雲OS的賣點只是一個噱頭而已。
借屍還魂!阿里雲OS在逗馬雲玩
阿里雲OS想借助魅族手機硬件“附體”,全盤搭建生態系統的願望註定落空,魅族不會將已經拱手打下的江山雙手贈送於人。魅族副總裁李楠此前就說到,搭載阿里雲OS 3.0主要是加入支付和電商方面的功能,其他變化不大。在二者舉行的發布會上,官方表述二者合作方式為:“Flyme powered by YunOS”。也就是說,交互操作層面與之前的Flyme並無不同。這意味著阿里雲OS在魅族身上也看不到希望,到最後換來的將是更多的失望。
甚至從某個角度看,阿里雲OS急著與魅族合作,只是在逗馬雲玩。按照阿里雲OS以往的表現,這個部門其實應該被撤掉了,如今只是想借魅族手機之體來“還魂”。甚至魅族這麽巴結阿里,甘心讓阿里雲OS進入自家手機中,也只是為了“騙”馬雲的money,進而擴充自家地盤。想必魅族現在就在心中高喊:阿里快來投資啊!而現實一點的就是,魅族想要借助阿里當隊友進一步擴大移動互聯網入口。此次發布會上,魅族直言不諱地表示要聯合阿里反擊“小米模式”。
其實如果魅族真心想和阿里合作,完全可以更深度一些,推出阿里定制版MX系列手機。在其上全部搭載阿里系產品——天貓、淘寶、一淘、聚劃算、支付寶、優酷土豆、高德、美團、貓眼電影票,一個都不放過。只是魅族肯定不會放權,阿里雲OS自然沒可能真正出位。這也使得阿里雲OS註定難獲成功,即使3.0版本再怎麽炫酷,功能再怎麽高大上,但借來的“軀殼”終究不是自己的,不可能與其他手機廠商站在同一個高度。若是日後被馬雲洞察到這些小動作,阿里雲OS的下場就可以想象了……
太平洋證券今日收盤後公告稱,其與國內電商巨頭京東旗下網銀在線(北京)科技公司簽約, 雙方擬合力打造網銀在線證券板塊。
公告顯示,雙方合作將遵循行業各項監管條例,在合法合規的範圍內,從證券賬戶、行情、資訊、三方支付、證券交易等多方面開展互惠互利的業務合作,並合力設計開發出適合客戶需求的互聯網證券產品。
不過,公告指出,雙方此次合作事項尚處於起步階段,相應的產品仍處於前期調研、設計階段。本次合作協議的有效期至2015年底。
太平洋證券表示,其與網銀在線開展證券業務合作,是公司對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的探索,將有利於擴大公司影響力,豐富公司業務模式。
不少中小型券商將搶灘互聯網業務作為未來其業務轉型,與大型券商競爭的一個重要方向。此前已有多起合作計劃公布,例如國金證券與騰訊、東吳證券與同花順、大智慧擬吸收合並湘財證券等。
互聯網券商業務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中國券商欲借力互聯網推動業務發展,已經有多家中小型券商聯合騰訊等互聯網大佬開發互聯網證券這塊處女地。
6月25日,騰訊正式上線企業QQ證券理財服務平臺,QQ用戶只需添加券商的企業QQ號,就可享受一站式證券理財服務。中山證券、華龍證券、西藏同信證券、華林證券以及廣州證券成為首批“吃螃蟹”的券商。
在此之前,騰訊已經通過網站的股票頻道與華鑫證券和國金證券分別推出“萬三”和“萬二”傭金的網上開戶促銷活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兩家公司都姓“萬”,創始人都姓“王”,皆為1988年起家做房產,掌門人都是軍人出身、中國第一代的地產創業者。一個是從南方起家的住宅龍頭,一個是商業霸主,遭遇了令人焦灼又令人憧憬的“白銀時代”之際,他們選擇了“在一起”。
14日上午10時,北京東三環附近,在萬達總部綜合體項目酒店的7層大宴會廳里,王健林和郁亮的名字擺在了一起,臺上背景板上顯示屏的兩側,一邊是商業物業霸主“萬達”的藍色標識,另一側是住宅開發商“老大哥”萬科新的紅色LOGO。
一個小時後,大連萬達集團(下稱“萬達”)與萬科集團(下稱“萬科”)在此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兩家公司正式“牽手”。
發布會上,兩大巨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兩家公司的合作是基於戰略和集團層面的長期性合作,圍繞項目和業務層面展開。具體來看,擬合作的方向包括共同拿地開發、輕資產運營與金融創新、社區消費O2O等方面,區域則可能涉及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
一方是全球最大的房地產住宅開發企業,一方是全球最大的不動產開發商,這場“強強聯手”引發的基本聯想是:基於雙方業務所長,未來擬由萬達投資項目中商業部分,而萬科負責開發項目中住宅部分。
實際上也是如此。從發布會上透露的信息來看,未來萬達萬科合作的核心場景可能是,雙方並肩在土地市場競標拿地,獲取土地後再在項目開發中以住宅和商業的產品類別進行分工。
王健林在發布會上表示,雙方合作模式不是簡單的合作拿地開發,而是有深層次的合作。他認為,雙方合作開啟了行業里的嶄新模式,這兩家企業都能走在一起,代表行業里巨頭各自利用自己的優勢進行合作的新趨勢。
按照王健林的說法,萬達看中萬科的長處在於住宅領域優勢、成本控制細節上的能力,而萬達的長處在於文化旅遊、商業項目開發。
關於人事和組織上的安排,有消息稱,雙方還將共同成立一個聯合協調小組,互相交流項目合作信息,該小組由萬達、萬科高層擔任領導。
這場看似令人意外的“萬萬”合作,實際上與地產行業整體調整有關。王健林表示,雙方的合作是雙方在轉型上的不謀而合,萬達從2014年開始力推輕資產模式,把企業利潤轉到服務業,萬科也在尋求轉型,雙方經過一段時間磨合達成一致。
萬科總裁郁亮則坦言,與跑馬圈地、自由生長的黃金時代不同,雙方合作的行業背景是白銀時代的到來,但兩家公司認為,白銀時代仍然是一個充滿前景的行業,但做法將與黃金時代不同,需要企業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共同面對白銀時代對開發商的挑戰。關於合作的方向,郁亮表示,合作內容和方向將是金融上的。
雙方表示,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後,在不久的將來將有具體項目落地。王健林稱,短期內萬達不會再與其他開發商合作。他也表示,未來雙方將基於項目成立合資公司。
關於此次合作的協同效應,一種觀點是,雙方將贏得規模優勢。2014年,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額2151億元,擁有總資產5084億元;2014,年萬達實現合同銷售額1602億元,擁有總資產5643億元。在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看來,除了規模上的協同,兩家分別是行業內各自專註的產品線龍頭老大,未來在產品上互為補充是顯而易見的。
“社區客戶自然可以轉化成商業地產的客戶群體,實現無縫連接。再加上目前萬科物管這塊又開始了全新的市場化拓展,這兩者的系統效應迸發在一起,就是互聯網思維,就是關註客戶持續需求的最高應用。”丁祖昱認為,萬科目前擁有最多的客戶群體,已完成了近200萬戶的房產銷售;萬達擁有中國最多的商業地產,擁有極為龐大的消費客戶群體。
受合作消息刺激,截至周三下午收盤,萬科A(000002.SZ)股價尾盤拉升漲5.6%,在港上市的萬科企業(02202.HK)同時拉升。周四上午,萬科A上漲約2%,萬達在香港上市的商業地產平臺萬達商業(03699.HK)上漲約3%。
中國消防(445.HK):攜手中集,打造一流消防裝備企業 投資要點: 中集入股,致力整合消防產業: 中國消防於2015年2月27日與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集集團)之附屬公司簽訂協議,將向中集收購其全資附屬公司—德國齊格勒40%股本權益,並發行新股份予中集以支付收購代價,中集將持有集團經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的30%股本權益,成為集團的第一大股東。中集目前正致力於發展消防車業務並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第一為目標,未來中集很有可能將齊格勒剩下的60%股權繼續註入中國消防,公司也將有望成為中集消防產業的整合平臺,除了有大股東在資金方面給予的支持外,也可借助其資源優勢,一方面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促進國產消防車的技術進步,力爭成為國內市場的行業主導;另一方面,在國際市場上也可借助其廣泛的銷售網絡和龐大的客戶基礎,開拓國際市場,同時繼續尋求合適的並購對象,整合海外資源。 業務重組,虧損資產全部剝離: 由於之前股東激進的戰略決策,致使集團過度擴張,承接項目的應收賬款遭長期拖欠,再加上不利的外部環境,使集團消防系統施工安裝業務自2009年開始持續虧損,出售施工安裝業務也成為公司與德國齊格勒和中集合作的前提條件。公司已在2014年度對將要出售的施工安裝資產做出5.01億元的減值虧損,出售給獨立第三方,完全剝離出上市公司。未來公司將輕裝上陣,重新出發開展業務,只專註於消防車及消防器材的生產和銷售。 消防車配備遠未達標,行業發展空間大: 我國公共消防資源嚴重不足,配套率低。目前我國有660多個城市、2800個縣或縣級市,消防裝備總體不到發達國家的20%;消防車保有量約有2.3萬臺,相對美國和德國均超過7萬臺保有量而言提升空間很大。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及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若幹意見》的要求,我國全國應建消防站5442個,實有3068個,有些省份僅完成了一半左右,根據粗略估算,我國消防車保有量應該在5萬臺左右,因此未來行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此外,伴隨消防站職能的不斷豐富以及消防車性能要求的增加,消防車的更新換代也將不斷加速,提升需求。 總結及建議: 我們認為此次收購事項完成後,公司在技術方面會有較大提升,對進軍盈利能力較高的消防車中高端市場,提升競爭優勢及市場占有率產生積極的拉動作用;大股東中集集團有意整合消防產業,公司有望成為其整合平臺,今後仍有資產註入和並購機會;同時在資金、渠道等資源方面也都將得到大股東的支持,未來發展前景良好。但是由於公司剛剛剝離虧損業務,現處轉型期,技術進步也需時日,建議積極關註。 (來自國元證券)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13日的恐怖襲擊發生之後,法國和比利時警全球通緝在逃恐怖襲擊嫌犯。據報道,巴黎警方在18日的行動中消滅2名恐怖分子,另有7名嫌疑人被捕。法國的全面反擊已然開始,下一步,巴黎將試圖聯合美國和俄羅斯,給極端組織重重一擊。
突擊行動有斬獲
18日淩晨,警方根據情報在巴黎北部郊區Saint-Denis展開了三次突擊行動,主要目標為一名名叫Abdelhamid Abaaoud的主謀。其中,在一棟建築內展開的突擊行動中,一名恐怖分子在與警方對峙時引爆了身上的炸彈背心,而另一名則死於警方的手榴彈。
奧朗德密切關註行動之後稱,Saint-Denis的行動是向“伊斯蘭國”宣戰的進一步確認。隨後,他還宣布將會提出一項法案將目前的“緊急狀態”延長至三個月。
警方的突擊行動取得進展,但是在此之前的安保疏漏仍舊難以找到解釋。17日,一名律師稱,法國警方曾有三次機會在巴黎抓住此次恐怖襲擊的嫌犯,但是最終均放行。
法國警方曾於當地時間14日早,也就是襲擊發生數小時之後,在法國和比利時邊界攔下嫌犯之一——26歲、出生於布魯塞爾的薩拉赫(Salah Abdeslam)——並檢查其身份證件,但最終放行。據報道,薩拉赫在執行這次恐怖襲擊的過程中駕駛的是一輛借來的大眾Polo汽車。
當薩拉赫在襲擊發生兩小時後向朋友阿姆里(Mohammed Amri)說自己的車壞了,想跟他借車去趟布魯塞爾時,阿姆里並沒察覺任何異常。
為阿姆里辯護的律師澤維爾(Xavier Carette)表示,法國警方雖然在事發當晚曾三次攔下該車,但是最終均給予放行。
很顯然,警方也未曾料到,這輛當時順利通過檢查的車輛上坐著的竟然是這次襲擊事件的主謀之一。
此前,法國警方已經確認了7個參與自殺性襲擊的恐怖分子當中5個人的身份,其中有4個法國人,另一個身份顯示為持希臘護照的難民。
在巴黎發生系列襲擊事件之後,歐洲各國加強了安保,任何風吹草動都能令各國安全部門神經緊繃。17日,由於受到炸彈威脅,德國警方取消了原本在漢諾威舉行的德國和荷蘭之間的足球友誼賽,按照原計劃,默克爾將出席該場球賽。
同樣在17日,兩趟從美國飛往巴黎的法國航空班機在受到匿名炸彈威脅之後出於安全考慮被迫更改航線,機上700余名乘客安然無恙。
法欲聯合美俄加大攻勢
在城市以外的反恐戰場上,法國已經在過去3天里內對敘利亞北部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實際首都拉卡進行了3次空襲。17日,俄軍也動用12架遠程向該地區的一些設施發射了34枚巡航導彈。
雖然俄法此前並未針對“伊斯蘭國”開展聯合行動,但是,法國總統奧朗德已經呼籲全球討伐恐怖分子。奧朗德24日將會出訪華盛頓,隨後兩天後到訪莫斯科,將分別同奧巴馬和普京會面,推動共同打擊“伊斯蘭國”的戰略安排。
但是,對於美俄來說,盡管俄方已經表態打擊“伊斯蘭國”的最佳方式就是和西方聯手,奧巴馬也對此表示同意,但是提出俄方需要在結束敘利亞內戰上做出努力,在此基礎上才有“更多合作的可能”。
克里姆林宮稱,普京已經和奧朗德進行過電話溝通,並已下令俄羅斯海軍和法國海軍建立聯系,共同以航母編隊的形式向地中海中部地區進行部署。
普京稱需要和法方制定一個“聯合海空作戰計劃”,法國國防部長德里昂也表示,“有可能”和俄羅斯進行聯盟。
此前,莫斯科已經正式承認,10月發生在西奈半島上空的俄航班墜毀事件是一起恐怖襲擊,導致224人死亡。
此外,伊朗總統魯哈尼也在和奧朗德通話之後表示將支持反“伊斯蘭國”的聯合戰線。
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國防部長會議上,德里昂請求歐盟啟動歐盟條約中的互助條款,即“如果成員國領土內遭到武裝襲擊,其他成員國有義務向遭襲國提供各種形式的援助”。該請求在得到了歐盟28個成員國支持之後首次啟動了該條款,對法國在敘利亞、伊拉克和非洲境內打擊極端分子的行動提供包括軍事援助在內的支持。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12月3日晚,英國豪華汽車制造商---阿斯頓•馬丁與樂視共同宣布,簽署研發合作夥伴諒解備忘錄,將攜手打造互聯網電動汽車。未來,雙方將在智能互聯汽車技術及新型電動汽車制造咨詢上展開合作。雙方的技術成果,將有望應用於阿斯頓•馬丁的首款純電動汽車RapidE上。同時,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全球副董事長丁磊也進一步透露了有關樂視超級汽車的最新進展,他說道,未來超級汽車會有自產及其他多種模式,而公司也會非常關註並花大力氣投入於自動駕駛、電池等領域。
RapidE成為試水合作項目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今晚獲悉,RapidE的這款車型將在阿斯頓•馬丁的總部---英國華威郡蓋登(Gaydon)生產。同時, RapidE將獲得先進的技術解決方案,其中就涵蓋了英中兩地的供應商。
繼今年4月份與阿斯頓•馬丁公布了初步的合作關系後,樂視就著手提供給在阿斯頓•馬丁高端的互聯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同時,雙方也將做可行性分析,阿斯頓•馬丁的生產制造咨詢領域專長或用於樂視正在研發的新款電動汽車。
阿斯頓•馬丁的CEO安迪•帕爾默博士(Dr. AndyPalmer)評價道:“電動汽車是我們未來重要的產品組合系列,歡迎樂視與我們一起加入這段激動人心的探險之旅。”樂視控股的董事長兼CEO賈躍亭則表示:“作為全球第一家宣布造車的互聯網企業,年輕的樂視與具有豐富高端汽車制造經驗的阿斯頓•馬丁達成技術合作,標誌著互聯網與汽車產業,正在進行廣泛且深度的融合與變革。未來,雙方不僅將在車聯網方面開展合作,還將分別利用各自優勢,展開全方位的長期合作。”
此前樂視曾表示,將為阿斯頓·馬丁提供包括車載智能終端、互聯網應用及服務。雙方將聚焦於兩個方面:人機交互概念的開發;在汽車上實現如導航、音樂播放和車載互聯應用等信息娛樂服務。
多次出現在“007”系列電影中的阿斯頓•馬丁跑車,其背後為一家於1913年就成立的百年老店,起初名為Bamford & Martin。該品牌一直是造型別致、精工細作、性能卓越的運動跑車代名詞。1994年,它成為了福特汽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2007年,福特將把該企業賣給了科威特Adeem Investment of Kuwait、Investment Dar和英國商人John Sinders的合資公司。
專註自動駕駛
丁磊表示,“我們自己造的這款超級汽車會確定在2016年北京車展正式亮相,也會有自己的超級生產工廠。樂視汽車匯聚了頂尖的汽車、互聯網、科技文化人才。因此,樂視超級汽車在供應商、營銷系統等方面都毫無疑問會後來居上。我們也將充分運用互聯網的技術優勢,與樂視雲、手機、電視等業務進行貫通。眾所周知,智能手機和電視界面要比目前的汽車中控複雜的多,我們會打破這一界限,使中控與整個互聯網系統連接。”
丁磊還強調,樂視要做的汽車生態,會聚焦於未來交通、車分享等體系上,“最近我們控股了易到用車,這是我們戰略部署的重要一步。在汽車共享上,有基礎架構,易到用車也可以與樂視形成一種生態。”丁磊指出,舉例來說,超級汽車賣給一個客戶,一天可能用一次,但用在易到用車的話,一天使用頻率可能就是10~20次,“以前超級汽車是商品,現在通過生態形式可以成為生產資料;與此同時,共享概念也是汽車產業的必由之路。而且除了作為資產之外,樂視超級汽車也將產生金融價值。這是完全不一樣的理念,只有在互聯網時代才能發生。”
他也表示,就產品開發上,互聯網時代也會帶來很大變化。計算機模擬技術現已達到了新境界,對空氣動力學的模擬參數、計算機實測等都做的不錯,大量風洞試驗可由計算機來模擬。
當然,樂視汽車在開發整車的能力上,實際上也是站在傳統汽車多年積累的基礎上,無論是產品參數還是開發質量。毫無疑問,傳統工業和傳統工程開發,是現在互聯網造車的根本基礎,這是在造車和開發車上的追求方向。
新能源車的未來主要方向就是電動車,“無論是混合動力還是串聯式的,最後都會落實到電來驅動。電動汽車方面,電池的衰減是一個問題,衰減率與電芯、電池控制系統等都直接相關,與整車設計也有關。樂視在電芯、電池模組等設計上都做了優化。也有人提到電池的回收問題。以前大家覺得電池回收很難,我在美國看到一種技術,90%以上的電池可以回收,這類技術令人感到興奮。它可以全部切割打碎電池,再做分類並制成新的原料。”
丁磊還稱,自動駕駛技術上,樂視也會做投入。自動駕駛分為兩種,一是位於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另一種則是放在系統中,比如封閉的高速公路上通過系統來指揮汽車。“無論是哪一種,我們都會積極搶占。在系統中指揮汽車並實現自動駕駛,這是互聯網時代的優勢。”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