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遊擡價PTA暴漲,江浙織造企業難以承受之重

8月份的江浙織造市場,在經歷高溫的同時,也交織著原材料成本高漲及環保的嚴控。

“今天早上我收到的消息是每噸漲了500元。”吳江駿騰織造有限公司(下稱“駿騰織造”)董事長李光鋒這樣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李光鋒表示,從今年過完年到現在,原料絲的價格基本上一直在漲,這兩個月漲得比較厲害。過年前是9000元/噸,現在漲到了1.5萬元~1.9萬元/噸。吳江這邊一噸最少漲四五千元了,有些新品原料則漲了100%。

駿騰織造位於蘇州吳江區盛澤鎮,以紡織制造和貿易為主,一年有3億~4億元的營業額。“從8月開始,原料絲價格就以每天500元、1000元的速度在漲。等前面的訂單做完了,下面的訂單就沒辦法做了。我們的供應商也說承受不了了,等機器上的這批訂單做完,他們也要停產了。”李光鋒焦慮重重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從今年7月底開始,化纖原料絲漲價,使得長絲織造市場風波不斷。不單單是蘇州吳江地區,這場風波已席卷整個江浙織造市場,嘉興桐鄉、臺州椒江等多地織造協會還發出了聯合抵制上遊化纖企業的倡議書。

與此同時,吳江地區噴水織機的管控亦愈發嚴厲,吳江盛澤又實行“開三停一”限產,織造企業更是雪上加霜。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采訪江浙地區的紡織制造企業了解到,紡織行業原本利潤就不高,如今原料絲價格上漲,導致其利潤基本上是沒有了,有的甚至出現了虧損。

而究其原因,既有PTA(大宗有機原料之一,主要用途是生產聚酯纖維即滌綸等)期貨暴漲的因素,也有上遊化纖企業趁機翻倍漲價的原因。而目前消費者消費能力有限,上遊價格的壓力難以傳導,本輪原料價格上漲基本上是消化在織造企業這一塊。

原料絲價格大幅上漲

繼桐鄉、紹興等地的織造協會聯合抵制聚酯工廠後,臺州市椒江區紡織行業協會也在近日發出了停產倡議書,加入了抵制原料漲價的行列,一時間在網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臺州市椒江區紡織行業協會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椒江的紡織制造企業主要生產防水布和箱包布的面料,原料價格已從6月份的1萬~1.05萬元/噸,上漲到了現在的1.3萬~1.35萬元/噸,利潤率則是從漲價前的5%~6%,滑落到現在的1%~2%。“如果再把固定資產折舊進去,目前就是虧損的。”

該負責人表示,“跟以往的漲價相比,這次漲幅大,持續時間也長。”

而跟臺州椒江相比,以生產服裝面料為主的蘇州吳江地區,其紡織制造企業受此次原料絲漲價的影響更大。“紡織行業利潤本就不高,現在原料絲價格差不多漲了三分之二,利潤基本上是沒有了,有的甚至是出現了虧損。再漲下去我們就沒辦法做了,差不多快接近停產邊緣了。”李光鋒對第一財經記者談道,在目前狀況下,小企業根本沒法繼續生產,像他們邊上的企業產量基本都已減半。

李光鋒的企業主要是日本訂單多一些,利潤空間相對大一點,他表示,如果不是這個原因,他們老早就考慮停產了。

做羽絨服和風衣夾克面料的金倫(蘇州)織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奔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次原料價格上漲對他們的影響很大,“我們個別產品的原料漲幅已經超過30%,漲幅基本上從原來的1.3萬~1.4萬元/噸漲到現在的1.7萬~1.8萬元/噸,也有個別從原來的1.5萬元漲到現在的2萬元出頭,漲了5000多元。”

“目前的原料價格,已經超出了企業所能承受的範圍。整個行業每年的產品盈利能力相對來講比較固定,盈利點在7%~12%之間。現在,能維持得好的企業盈利點在5個點左右,但如果算上所有的成本,有可能是保本賣或是虧本賣。”王奔告訴第一財經。

他說,目前吳江地區減產的企業比較多,停產的應該沒有,“生產型企業有一個弊端,工廠不能停,因為有員工、機器設備和銀行融資等多方面的負擔,一旦工廠停產,對其融資、對底下的員工和後期的客戶都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現在是沒辦法停產,個別產品如今都是在虧本賣。”

椒江區紡織行業協會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雖然他們發了停產倡議書,但是要留住並養活工人,即使現在利潤很低還是要接單生產。

“原本以為這次價格上漲是暫時性的,我們就在前期準備了約5000萬元的原料庫存備著。但此次的上漲持續周期太長,加之今年銀行對紡織行業又不怎麽支持。當初未漲價時進的那批原料基本已經用完,接下來進原料必須要按現在的價格買。我們現在只能維持著做,也希望能停止漲價。”李光鋒一臉焦慮。

不過,“今年還好,現在的生意還處於淡季,如果忙一點的話,基本上染費也要漲價。今年染費還沒漲,如果它再漲價的話,(我們)根本就撐不了了。”李光鋒對記者補充道。

圖片來源:綢都網

PTA暴漲和化纖企業擡價

對於這次原料絲價格上漲的原因,王奔對第一財經分析,主要有兩方面,一則是PTA期貨暴漲,二則可能是上遊化纖企業擡價。“單純地從PTA的漲價來說,可能跟中美貿易摩擦也有關系,漲幅也很有可能是通過幾個大的上遊生產商哄擡期貨。”

自6月20日PTA期貨市場便開始處於大幅上揚趨勢,進入8月後,市場漲勢更為猛烈,不斷刷新近4年高點。

一位從事期貨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PTA指數看,6月1日結算價5728元,8月23日白天的結算價為7702元,這期間漲了2000元,相當於漲了35%。

金聯創分析師張潔在分析此次PTA價格大幅上漲的原因表示,單就聚酯產能來看,今年國內聚酯產能已增加400萬噸,而國內PTA產能暫無擴張,市場供需基本面已處於相對緊平衡階段,且下半年聚酯企業仍將有近240多萬噸產能投放,雖然福化其150萬噸PTA裝置預計將於4季度投放,但仍有諸多不確定性,因此今年PTA供需端將處於偏緊格局,對市場形成較有力支撐。

針對PTA指數的上漲趨勢,鄭州商品交易所曾於8月7日晚間出手抑制PTA暴漲,出臺調高手續費措施,然而依舊難以阻擋PTA期貨上漲的步伐,PTA1901合約日增倉21.29萬手,漲幅達到3.38%。而部分聚酯工廠顯然未受到影響,包括恒力、榮盛等報價普遍上漲50~100元/噸。

面對江浙地區織造協會的聯合抵制,聚酯工廠一方也發聲訴苦,表示成本上漲實屬無奈,這是由於近期伊朗局勢撲朔迷離,使國際原油和PX持續創新高,逼迫他們化纖企業不得不漲價。

不過,對於上述化纖企業的訴苦原因,李光鋒表示不認同,他稱,原油漲價幅度沒像原材料漲價這麽多,“原油最多漲了七八美元,這個價格漲幅對化纖企業影響不大,對應我們的原料絲漲一兩千元那是正常的。但化纖企業現在趁著這個勢頭翻著漲,本身漲200元的,他們就漲400元,本身漲400元的,他們就漲800元。原料絲的價格,每噸至少漲了四五千元,高的每噸都漲了1萬元左右了,他們的利潤空間肯定很大。”

王奔也同樣認為,原油價格是在漲,但漲幅不大。

與此同時,吳江地區噴水織機管控愈發嚴厲,吳江盛澤又實行“開三停一”限產,對目前的織造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2017年6月,吳江區召開噴水織機專項整治動員大會,部署未來三年的整治工作。

根據會議部署,即日起,吳江區將禁止新增任何噴水織機,其中包括已經批準備案但未投用的噴水織機。同時,按已經制定的淘汰方案,吳江區將逐年淘汰落後設備、壓減落後產能,確保到2019年年底,吳江區噴水織機總數從34.2萬臺減至23.8萬臺,而中水回用率則從目前的10%提升至100%,全面消滅劣五類水質。

資料顯示,2017年吳江地區共淘汰噴水織機44408臺。

李光鋒告訴記者,他了解到的情況是,吳江地區的噴水織機管控,目標是2017年淘汰12%,2018年淘汰9%,2019年淘汰9%,三年吳江地區總共要淘汰30%的織機。

近日,吳江平望對2018年度減噴淘汰工作又提出了具體要求。未達到2018年度臺機稅收分類標準下限的“黑戶”噴織企業,其噴水織機全部淘汰;未達到2018年度核定臺機稅收分類標準下限的“白戶”噴織企業,其原有核定噴水織機汙水接管臺數核減20%,核減臺數不得恢複。

李光鋒告訴第一財經,噴水織機管控,“開三停一”限產,再加上原料價格上漲,這使得基本上盛澤中小型企業沒辦法生存。有的自動淘汰掉不做了,有的有環保指標的還繼續做。

王奔對記者分析道,“開三停一”限產,部分影響是客戶的流失,本身生產成本也會上漲,對於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會造成降低。因為在停工期間,企業照樣要給工人開工資,同時還需支付其它成本費用。

“同時,這對整個產業的品質提升影響也很大,雖然我也有做設備方面的更新淘汰,但‘開三停一’對整個產能包括生產的間歇性會造成很大影響。做持續性生產,它的品質、產能、產量各方面都比較可控,你要是間歇性停產,就會造成產品的品質有所下降。”王奔說。

價格壓力難以傳導

面對這種處境,織造企業如何尋找解困之路?

王奔對第一財經表示,他們試著向上遊企業反映過,但效果不明顯。上遊化纖企業屬於資源性產業,不會為了誰去做價格調整,“他們是偏壟斷型的,不像下遊企業數量多,吳江地區紡織制造企業有3000多家,但上遊化纖企業國內知名的也就二三十家。”

臺州市椒江區紡織行業協會負責人也對第一財經記者坦言,他們雖然發了停產倡議書,但目前沒有企業停產。“其他地方的紡織行業協會發停產倡議書,我們也跟進一下。目的就是讓下遊企業知道我們目前的處境,以便在協商時能夠給我們的織造企業加一點價。”

王奔告訴記者,他們也有跟上遊原料供應商協商,使用一個類似於保價的方式,即織造企業提前把相關資金打到上遊的原料供應商賬戶里,以此將需要的原料價格鎖定在一個區間內。

王奔稱,目前其應對價格上漲的主要方式是跟下遊客戶進行戰略合作,共同應對上漲行情。“對下遊客戶,我們會在價格上適當地進行調整。但一般情況下,下遊的價格漲幅沒有像上遊漲得這麽高,中國整體的經營環境還是以買方市場為主,而價格上漲基本上是消化在我們織造行業這一塊。”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也對記者表示,目前消費升級的勢頭減緩,購買力有所觀望。“價格上漲很難傳導下去,若是成品布的價格上漲就會賣不出去,內銷壓力大。”李光鋒也如是說。

接下來,如果原料價格繼續上漲,企業將如何面對?

“如果真到了那天,我們承受不了或者我的下遊客戶承受不了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選擇間歇性地停產。”王奔對記者表示。

“我們首先會減產,接下來有可能會停產,因為屆時接了訂單就是虧損,本身利潤空間就一點,現在不停產主要是為了維持工人。”李光鋒無奈地表示。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754

港人港事:港人難以承受的人民幣之貴

1 : GS(14)@2012-11-11 10:42:48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 ... /100313521738.shtml
 記憶中那些很值錢的港幣
  幼年的記憶中,港幣是很值錢的。家裡有住在香港的親戚,時不時會來內地探個親,小孩子若能在過年時收到港幣壓歲錢是會欣喜雀躍很久的。這雀躍中不僅包含著對外面世界的羨慕和嚮往,還因為同樣面額的壓歲錢,港幣比人民幣的「含金量」更高。
  05年時第一次來香港短期生活,當時的港幣依然比人民幣值錢,大約在1港元=1.06元人民幣左右的水平,對學生來說,花港幣的感覺實在有點「肉痛」。還記得那年的國慶長假,宿舍附近的惠康超市掛出大大的國慶特別優惠廣告,上書「國慶期間在本超市可以1:1的優惠價格使用人民幣」。隨著港幣兌人民幣在07年1月跌破1,08年4月跌破0.9,這個月又跌破了0.8,現在再看這句廣告,突然有種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覺。
  港人難以承受的通脹之痛
  雖然賺的花的都是港幣,但人民幣升值無疑對香港民眾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通脹問題。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最新數字顯示,香港9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同比上升3.8%,8月份同比增幅為3.7%,其中食品價格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4%。若將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的消費物價指數視為100,今年9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已經達到了108.7,升幅超過8%。
  香港有不少蔬菜由內地進口,內地此前食品價格的節節攀升,再加上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影響,帶動了香港蔬菜價格的上漲,不少人都抱怨,「人民幣升了,菜也吃不起了」。
  除了蔬菜之外,其他食品原料的價格也在漲。朋友涂先生有親戚在新界開糖水店,一直購買內地生產的蔗糖。10公斤的蔗糖在兩年多年前只要100多元港幣,現在卻暴漲到500多元。親戚無奈地說,人民幣越來越貴,進口價也越來越高,再加上不少內地人「現在有錢了都不願意幹這個了」,蔗糖的成本便這樣翻了幾番。
  通脹問題之外,不少港人擔心人民幣升值後將有越來越多的內地人來港購物消費,若物品供應不足,則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困擾。
  廣東道早已不是香港人的地盤
  香港一直以「零關稅」的優勢帶動旅遊和消費行業的發展,吸引來自各地、尤其是中國內地的遊客前來購物。隨著人民幣的升值,不少內地朋友覺得來香港購物是「折上摺」,這種趨勢便愈發明顯,而香港商場的店員也會在告知物品價格後,特別計算一個看上去更讓人心動的人民幣價格,以吸引消費。此前尖沙咀廣東道的奢侈品名店門口常年大排長龍,擠滿了內地遊客,讓香港人紛紛感嘆「廣東道早已不是香港人的地盤」。
  香港旅遊業議會的統計發現,今年的內地黃金週期間,內地訪港旅客雖然達到了破紀錄的98萬人次,同比增加20%,但與這個數字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內地人赴港消費卻同比下降了25%,主要原因是隨著歐元的下跌,不少內地遊客開始轉戰歐洲搶購名牌貨。雖然奢侈品銷售風光不在,但卻並不能阻止越來越多的遊客轉而開始在香港購買大眾日用消費品,其中奶粉和藥品等最受歡迎,這對港人生活的實質影響更大。
  9月中旬有近百名香港人來到港鐵上水站,參與「光復上水站」的行動,抗議內地水貨客長期霸佔車站外的通道分包貨物,造成交通堵塞,影響上水居民的生活環境。此前亦有內地遊客來港搶購養樂多和奶粉的事件,更有香港人與內地遊客為購買奶粉而大打出手。
  家住上水的鄭先生表示,由於臨近羅湖口岸,每天都有不少內地水貨客前來掃貨,家裡附近的超市有不少貨品經常缺貨,車站擁擠,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而抱怨和擔心奶粉供應不夠的新媽媽更不在少數。不少港人擔心,隨著港元對人民幣匯率跌破0.8的關口,「八折優惠」引來的越來越龐大的內地赴港消費大軍將佔用他們的生活資源,同時進一步推高香港的物價。
  港漂一族的苦惱
  對於人民幣升值,更為苦惱的是習慣於北上深圳消費的港人和內地來港工作的「港漂一族」。楊女士習慣上深圳就餐和捶背按摩,平均一個月就要上深圳消費一次。她感嘆手中的港幣在關口的找換店轉一圈回到手上之後,「500變400,感覺一下子少了兩成。」
  來自北京的王小姐稱,這幾年拿著港幣回家,覺得越來越不值錢,看什麼都覺得貴。希望今後能回內地工作的陳先生則擔心收入水平的競爭力,「現在的工資看著還行,但回內地就得打個八折,以後新工作的工資水平肯定是在現有收入的基礎上談,這個問題不得不考慮」。大家都笑稱理想的加薪幅度「不僅要趕得上通脹,還得跑得過人民幣升值」。
  港幣換成人民幣
  人民幣步步攀升該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手裡多餘的港幣存款轉為人民幣存款。由於香港實行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美國的低息政策下,在香港銀行存港幣的利息幾乎為零,有不少港人都選擇將港幣轉換為人民幣存在內地的銀行裡以賺取利息差。
  家住粉嶺的張女士早在三四年前就開始將存款轉為人民幣存在內地銀行,她坦言自己年紀大了,並不太懂得投資理財,認為存銀行是最為保險的理財方式。雖然現在內地的存款利率比之前有所降低,但仍有超過3%的年利率,再加上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因此仍然「有的賺」。
  選擇將港幣存款轉為人民幣的多為年紀較大的老人,他們並不太擅長股票基金等投資產品,也不能承受太大的風險,這樣的情況下,賺取利息差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近期香港各本地銀行也因人民幣升值而看好人民幣存款業務,推出各種高息優惠以吸引更多人民幣存款。
  恆生銀行此前便推出人民幣利率遞升存款證,最高年利率達3.3%,匯豐和渣打銀行的3個月人民幣定存利率也分別調高至3%和2.8%,還有一些銀行則採用開戶送禮品或現金回饋的方式,吸引不少家離深圳較遠的老人轉而選擇在本地銀行轉存人民幣,以節省路費和時間。
  人民幣存款之外,對於年紀較輕,能夠承受較大風險的人來說,投資人民幣產品無疑會是更好的選擇。從事金融行業的許小姐就明確表示自己不會持有人民幣存款,但會考慮購買人民幣債券或者內地在港上市的股票來收取股息。「內地上市公司派發的都是人民幣股息,雖然拿到手還是港幣,但至少能跟上人民幣升值的速度。」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教授宋敏此前在接受iMoney雜誌的專訪時也曾建議,除了香港已經推出的人民幣投資產品外,長期持有內地資產對投資者來說是不錯的選擇,比如投資內地A股以及二三線城市或北上廣等超大城市附近邊緣區域的房地產市場。「A股長期下跌,目前泡沫已經擠地差不多了。二三線城市及超大城市邊緣區域的房地產泡沫也不多,同樣值得長期持有。」
  為何在貶值預期下,人民幣今年反而漲得風生水起?市場人士指出,美國9月推出QE3導致美元貶值、中國經濟第三季度觸底反彈以及美國大選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等都是人民幣升值的原因。雖然市場認為人民幣升值對資金的流入以及提升內地的流動性有所幫助,但預計升勢未必會持續到年底,且不會再有太大的升幅。
  真所謂風水輪流轉。昔日港人憑港幣強大的購買力北上吃喝消遣並高喊「好抵」(抵即粵語划算的意思)的時候,又何曾能想到今日會有內地遊客攥日漸升值的人民幣蜂擁南下血拼並大呼「便宜」的情景?港元和人民幣今後的發展又會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905

卡尼﹕英金融系統 可承受巨大風險

1 : GS(14)@2016-07-13 04:35:03

【明報專訊】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英倫銀行行長卡尼昨首次出席國會聽證會,再次暗示「脫歐」事件可能促使英倫銀行採取更多刺激措施。卡尼早於上月底已暗示今夏將採取更多刺激措施,預示英倫銀行最快可能在周四或8月的會議減息。他強調即使在有壓力的情况下,銀行業仍有錢可用,毋須動用到逆周期資本緩衝。他認為,撤銷資本緩衝並非唯一解決辦法,而是一系列應急措施的一部分。他強調英國經濟高度靈活及擁有巨大優勢,金融系統可承受巨大風險,英國國債孳息下滑旨在對冲一些下行風險。

稱銀行毋須動用資本緩衝

卡尼否認在公投前為「脫歐」危言聳聽,作虛假的負面預測,削弱央行的獨立性。卡尼稱,英倫銀行旗下的貨幣政策委員會(FCA)的觀點是FPC的觀點,並沒有事先與財相歐思邦協調同一立場。他說,FPC的觀點不是基於先入為主,而是經過仔細分析和評估,若央行認為對金融穩定有重大風險,就有義務向國會及國民說明,外界可以爭論央行的評估是否正確,而不是爭論央行應否作評估。

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昨向英倫銀行警告,受「脫歐」事件影響,房地產基金可能暫時凍結投資者的資金。近期英國已有7個大型房地產基金暫停贖回。英倫銀行昨公布FPC在「脫歐」公投後的會議紀錄亦強調開放式房地產基金的風險,指相關基金的贖回壓力增加。英倫銀行及環球央行一直憂慮部分基金的流動性失衡,擔心有資產不易短期內出售套現,讓投資者贖回。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83&issue=201607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463

捲入朴槿惠閨密干政醜聞朴海鎮撇關係「承受心理創傷」

1 : GS(14)@2016-10-30 14:36:03

曾演出人氣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和《奶酪陷阱》的33歲男星朴海鎮近日無辜捲入政治風波,事件起因是由於南韓總統朴槿惠被韓媒爆料,指朴槿惠的同性密友崔順實一直做總統背後軍師干預政治,事件令韓國國民大表震驚,令朴槿惠的支持率暴跌,全國更有集會要求她下台。而韓國網上就忽然流傳一張朴海鎮與一名叫高英泰的男子的合照,根據韓媒報道所指高英泰是崔順實的朋友,又指高英泰曾任職娛樂場所兼一直受崔順實照顧,在崔順實協助下成立公司,向朴槿惠提供手袋等物品,令外界懷疑到底朴海鎮與他們有何關係。據知這張合照攝於14年前,當時不足20歲的朴海鎮樣貌十分稚氣,他和高英泰與兩位男子在一間全是男服務員的酒吧內合照,四人擺出同一個甫士,一隻手放在腰間的Gucci皮帶上,之後露出chok爆眼神望向鏡頭。照片在網上流傳後,即時令朴海鎮成為搜尋榜的新聞人物。



■朴海鎮和曾任職娛樂場所的高英泰於14年前的合照在網上流傳。

■金秀賢昨日進行保齡球選拔賽的首日復賽,成績麻麻。


被指曾任職娛樂場所

對於忽然牽涉入政治風波,朴海鎮方面發聲明劃清界線,指近日才知道合照其中一人是高英泰,又指朴海鎮本身與高英泰不相熟,表示:「事件毫無根據,嚴重損害朴海鎮的名譽,令他承受心理創傷,會以強硬手段對付傳虛假事實的網民。」不過有部份網民不滿意朴海鎮方面的解釋,覺得他未有回應為何會與高英泰合照,又猜測朴海鎮是否曾經在娛樂場所工作。另外,《星星》的男主角男神金秀賢和男團FT Island成員李洪基,昨日繼續參與「韓國職業保齡球第22期選拔賽」的首日復賽,昨日二人進行15回賽事,最終金秀賢以183.1平均分,在94名選手中排第78位,李洪基則以173平均分排第91位,今日二人會繼續最後一日的復賽。撰文:施洛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30/198164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1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