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眼鏡店值得開嗎?這其中又有哪些坑?
本文由變革家網(微信ID: biangejiawang)授權i黑馬發布。
眼鏡行業里流傳著這麽一句話:“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
眼鏡行業的“暴利”似乎眾所周知,但現實狀況是,我們看到不少街邊的眼鏡店,往往撐不了幾年就倒閉,甚至連剛剛上市的博士眼鏡,也逃不開“開兩家關一家”的魔咒,到底眼鏡生意讓哪些人賺的盆滿缽滿了?
線下眼鏡店值得開嗎?這其中又有哪些坑?今天我們來一探究竟。
我在眼鏡行業幹了10年了,從小零售商到小批發商,對各種各樣眼鏡的成本和銷售,以及眼鏡行業里的門道也都摸了一遍,大家對這行的一些了解,其實也是真假摻半。
“生產成本低,銷售成本高”
最近引發大家對眼鏡行業暴利興趣的,是前不久博士眼鏡發布的上市招股說明書。根據他們自己披露的信息,去年上半年,博士眼鏡的毛利率高達74.23%!
也就是說,一副1000塊左右的眼鏡,制作成本只有十幾塊,這個數據看起來似乎是證實了大家所謂的“暴利”傳言,但很多人卻忽視了其中另外一個數據:博士眼鏡去年上半年的凈利率只有8.35%。究其原因,租賃支出和人工成本吞噬了相當大一部分利潤。
我剛開始開零售店的時候,起步挺難的,一是因為沒什麽品牌,二是因為店里的成本特別高,店里的機器大大小小加起來有十二、三萬,加上租金,第一、二年都是賠錢的,得有三年左右才慢慢把店做穩了,開始逐步回本。
大家都知道,眼鏡的生產成本低的才幾塊錢,但是一副鏡架從廠家到消費者手中,要經過貿易商、層層代理、零售商等多個環節,每多加一層,進價就至少翻一番,要保證每個環節的參與者都能獲得利潤,層層加價不可避免,等到了零售商手里,價格可想而知。
我當時店比較小,一開始是從小批發商那里進貨,普通眼鏡框進價在40-50元,貴一點的,差不多要三四百元。做了批發商之後我才慢慢知道,當時我進的普通鏡框其實批發商進價就10-20元左右。
大一些的批發商往往進價比較低,但是對進貨數量也會有要求,像進價在10塊以內的鏡框,一般要求每次進貨量至少300副以上。
眼鏡行業有句話叫“三分眼鏡,七分費用”,開眼鏡店,房租、機器、驗光師這些都是必要的支出費用,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品牌商還要拿出大量的資金投入宣傳,把所有這些成本加上去後,最後的零售價格相較出廠價格,自然要高出不少。
“小商戶主要靠回頭客”
除了框架眼鏡,隱形眼鏡也是利潤較高的一塊。隱形眼鏡片分為硬性和軟性兩種,硬性的隱形眼鏡片對眼鏡的傷害最小,但驗配,保養和維護費用極為昂貴,國內一般不能生產,一般好質量的美歐硬片零售都在4000到8000元左右,來貨價在1000元到1500元左右,由於實行專賣制,因此拿貨渠道較窄,這就衍生出了“水貨”,來以次充好。
目前這個市場已經基本被幾大品牌商占領,小品牌和渠道商話語權不多。現在,提到隱形眼鏡,大多數人第一反應都是海昌、衛康、博士倫等品牌,由於他們長期以來的品牌和市場推廣積累,大部分顧客買隱形眼鏡時,一般只會在這幾個品牌中挑選,往往不會輕易更換品牌。
眼鏡銷售這個行業,很多溢價都是需要品牌做支撐的,即便是眼鏡銷售行業中最知名的寶島眼鏡,也是靠著當年街頭巷尾的宣傳把名號打出去,品牌站穩腳跟之後,顧客才越來越認,找上門的越來越多的。
而對小商戶來說,想打出自己的品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當時的店是開在一所高中的臨街,高中生一年有的要配兩幅眼鏡,因為他們這個階段,眼鏡度數的漲幅是比較大的,客源也就比較穩定。
但是現在家長對小孩子的眼睛保護意識比較強,正規的眼鏡醫院也多了起來,往往在選擇第一幅眼鏡時,很多學生家長更願意帶孩子去正規的眼鏡醫院配,零售店里高中生的客源要多一些。
我當時店不遠的地方就是一家比較大型的眼鏡店,但是對我幾乎不會造成什麽影響,因為我基本靠的就是回頭客,回頭客拉新客。但是光靠回頭客,小商戶的生意也會比較艱難,因為回頭客這部分客源雖然穩定但卻消費量有限,大多數情況下,一個顧客一年甚至幾年都只配一副眼鏡,如果沒有可以不斷拓展的固定客源,小商戶也很難維持下去。
我當時開的店規模不大,一年也就進三四次貨,主要是從小批發商那里進貨,偶爾會補貨。每次一個樣式的鏡框也就進5-10副左右,一次會進二三十副。
鏡框款式更新很快,淘汰也很快,比如去年有一段時間,半框眼鏡盛行,不同種類的半框眼鏡就有數千種,不到兩個月,半框眼鏡就迅速被圓框眼鏡取代了。所以做小零售幾乎不敢有太多存貨,因為一旦庫存積壓太多,可能就再也賣不出去了。
眼鏡這行一年里也有淡旺季,寒暑假是客人比較多的時期,那會情況好的時候一個月能配40副,遇上淡季,一個月可能連20副都不到,甚至一周一個顧客也沒有。
“暴利到底在哪里?”
暴利在眼鏡行業里確實存在,不過大多能賺得暴利的,都是靠走違法亂紀的歪路子。
比如有些國際品牌,鏡架和鏡片會委托國內廠家加工生產,這樣實際比從國外工廠進口省下很多成本。一些有實力的生產廠家在掌握了國際品牌的營銷路數後,也會打造自己的品牌。再比如,同一個工廠生產的兩款不同鏡片,出廠價會非常接近,但放到眼鏡店出售的時候,價格就大相徑庭了。
同城的眼鏡店會對不同的鏡片進行貼牌細分,利用不同的品牌定位,隨意標價,顧客既無法無法比較不同店的眼鏡,又無法判斷眼鏡好壞的具體情況,最終只能通過價格的高低判斷眼鏡的好壞,信息的不對稱為部分眼鏡商獲取暴利提供了機會,其中不乏一些人通過造概念裝專業等手法大幅度提高眼鏡價格,引導顧客購買,最終達到賺取暴利的目的。
現在眼鏡行業也進來了一些新的玩家,主要模式為線上選產品線下門店服務,消費者只要知道自己的眼鏡度數,就能用幾十塊錢在網上配一副眼鏡。在這些玩家的沖擊下,眼鏡行業的價格也被越壓越低,現在別談暴利了,實體眼鏡店就連生存都受到了威脅。
但總體來說,我是比較贊成眼鏡行業推陳出新的,尤其在經銷模式這一塊,如何進行提升轉變是這個行業從業者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生意筆記
1、眼鏡行業看似暴利,實際銷售成本很高,換算下來,利潤並不高,所謂的暴利都是靠違反法律道德獲取的。
2、開眼鏡店,房租、機器、驗光師這些都是必要的支出費用,除此之外還要投入宣傳,所有成本加上去後,最後的零售價格自然就高。
3、除了框架眼鏡,隱形眼鏡也是利潤較高的一塊。目前這個市場已經基本被海昌、衛康、博士倫幾大品牌商占領,小品牌和渠道商話語權不多。
4、小眼鏡店基本靠回頭客,通過回頭客拉新客。因為回頭客客源雖然穩定但卻消費量有限,所以需要不斷拓展的固定客源。總體來說,開在高中校區周圍的點比較穩定。
根據全國乘聯會與威爾森的聯合預測,2018年3月整體乘用車市場批發量預計為:212.0萬輛(*註:銷量預測基於乘聯會含出口的狹義乘用車批發量數據口徑),同比2017年3月增長4.9%。其中轎車市場98.5萬輛,同比萎縮0.7%;MPV市場18.3萬輛,同比萎縮6.9%;SUV市場95.2萬輛,同比增長14.4%。
整體市場影響因素分析
綜合各因素影響,相比2018年1月,3月整體乘用車市場在基礎銷量上下降19.9%,其中,造成3月批發量下滑的主要因素包括季節性走弱、節後恢複緩慢,以及購置稅優惠退出引發的購車需求前移;此外,市場零售表現不錯,預期3月份經銷商庫存壓力較低,有望促進批發的增長。
首先,相比2018年1月,2018年3月受春節假期影響,節後市場緩慢恢複,造成11.1%的減量;季節性走弱造成22.4%的減量;購置稅優惠政策於2017年底退出,市場需求被前移至2017年底,對2018年3月造成1.6%的減量。
此外,預期市場零售穩定向好發展,庫存壓力下降,帶來4.2%的批發增量;一季度末部分廠家有沖量需求,加大批發量,帶來4.6%的增量。
三大車種銷量預測及影響因素分析
1.銷量預測:
預測3月轎車市場98.5萬輛,同比萎縮0.7%,環比1月萎縮15.0%;MPV市場18.3萬輛,同比萎縮6.9%,環比1月增長5.2%;SUV市場95.2萬輛,同比增長14.4%,環比1月萎縮12.5%。
2.影響因素分析:
首先,綜合各因素影響,相比2018年1月,2018年3月轎車市場在基礎銷量上減少22.5%;其中,季節性走弱影響最大,造成20.2%的減量;節後市場緩慢恢複,市場整體需求減弱,造成10.1%的減量;購置稅優惠2.5%政策2017年底退出,透支2018年初的需求,造成1.5%的減量;另外,市場零售表現較好,預期3月庫存壓力有所下降,帶來1.7%的增量;3月部分廠家有沖量需求,經銷商將增加批發量提高完成率,帶來0.8%的增量。
其次,相比2018年1月,3月MPV市場在基礎銷量上萎縮6.6%;其中,季節性走弱造成13.0%的減量;節後市場恢複緩慢,造成7.0%的減量;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出導致購車需求被提前,對3月造成2.5%的減量;另外,預期3月經銷商庫存壓力有所下降,帶來5.5%的增量。
再次,2018年3月SUV市場相比2018年1月,在基礎銷量上萎縮19.2%;SUV市場萎縮的主要因素包含節後需求緩慢恢複和季節性下降,分別造成12.9%和26.4%的減量;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出,使得3月部分需求被提前至2017年底,造成1.4%減量;庫存壓力有所緩解,帶來6.6%的增量。
結論與建議
綜上,全國乘聯會與威爾森聯合預測2018年3月整體乘用車市場批發量為212.0萬輛,其中轎車市場98.5萬輛,MPV市場18.3萬輛,SUV市場95.2萬輛。3月季節性走弱,同時,受節後市場需求緩慢恢複影響,導致3月批發量下滑;此外,購置稅優惠的退出引發2018年底批發量被透支,對3月仍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11樓提及
百佳如果上巿,一定必殺,爆賺
不過,咁好賺,都係唔會上巿。買和黃?
13樓提及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175
選擇愈來愈少其實百佳不斷「鍊」供應商,只有大公司才 能抗衡,結局是消費者選擇會愈來愈少,如在又一城的百佳超級廣場,買方包,除了嘉頓就是百佳,另外還有三隻羅馬牌麥包。不過,扭盡六壬,百佳毛利雖有三至 五成,但由於鋪租昂貴,尤其是百佳狂開超級廣場,負擔更沉重,故純利率估計只有百分之五。雖不算好賺,但百佳數期長達九十至一百日,現金流入對和黃其他業 務大有裨益。
14樓提及13樓提及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175
選擇愈來愈少其實百佳不斷「鍊」供應商,只有大公司才 能抗衡,結局是消費者選擇會愈來愈少,如在又一城的百佳超級廣場,買方包,除了嘉頓就是百佳,另外還有三隻羅馬牌麥包。不過,扭盡六壬,百佳毛利雖有三至 五成,但由於鋪租昂貴,尤其是百佳狂開超級廣場,負擔更沉重,故純利率估計只有百分之五。雖不算好賺,但百佳數期長達九十至一百日,現金流入對和黃其他業 務大有裨益。
同佢地做生意, 寫數期九十至一百日, 但事實又會唔會係? 我估唔會lor, 起碼半年啦
17樓提及
百佳租貴.....
商場有幾多租落返長實?
賣一個附近有百佳的單位可以交幾多年租?一幢?
屈機啦....
雖則話屈機mode都唔係一日建立起來,但已經建立了真的好屈機....屈機都唔緊要,唔好屈死晒丫唔該...
21樓提及
20樓提及
仍是老問題 : 何解未聽過 "屈人錢" 及 "萬零" 欺壓批發商及小藥房的新聞,兼小藥房越開越多 ?
大型連鎖店 v 小店三大屈機之處 : 規模、數期、地點,何以在 "藥房" 這零售 sector 不顯眼 ?
小弟係藥房做, 想知咩問我。
首先, 小弟話俾大家知, 藥房賣既日用品(行內叫門口野)基本上係唔用黎賺錢, 幾錢入貨, 就幾錢賣俾岸客(行內術語叫照黎照去), 有d新藥房甚至每件貨蝕幾蚊賣出街, 所以一般情下況下, 老屈萬記百佳惠康, 甚至教協都冇可能俾藥房平!
藥房點解要咁lung 笨seven, 做蝕本生意? 因為佢地志在製造人流, 街坊係以可以比較既貨去judge一間舖既所有嘢 "抵唔抵", 如果門口嘢平, 佢地就會覺得佢賣既藥都會平。
1)仍是老問題 : a)何解未聽過 "屈人錢" 及 "萬零" 欺壓批發商及b)小藥房的新聞,c)兼小藥房越開越多 ?
ans: a)"老屈" 同"萬記"係對方最大對手, 藥房做既生意"老屈" 同"萬記"係做唔到, 相反亦然。但係"老屈" 同"萬記"係會欺壓批發商(supplier), 包括佢地會以 "exclusive" 做入線條件, 唔俾產品係對家出現。數期上, "老屈" 同"萬記"係60-90日, 但係細supplier 既數最多可以拖12個月!另外, 死貨壞貨全部退俾supplier, 入線費, 贊助廣告費, 擺頭位費......呢d叫唔叫欺壓? 基本上呢d叫行規, 要入就要受, 係759搏宣傳, 配合十9政府要推反壟斷, 先至搞到咁大單咋!
b)"老屈" 同"萬記"唔會高調(例如唔俾supplier供貨, 開分店打殘佢)攪藥房, 正如我開宗名義:"老屈" 同"萬記"係對方最大對手, 藥房做既生意"老屈" 同"萬記"係做唔到, 相反亦然。大家各有各做。但係"老屈" 同"萬記"都有陰招, 包括: 1)藥房既入貨價比"老屈" 同"萬記"貴, 就算同價, "老屈" 同"萬記"既苛娟雜費減左已經比藥房平, 所以部份貨 "老屈" 同"萬記"既賣價同藥房差不多2)"老屈" 同"萬記"既老豆(十x, 牛奶)話事既場係唔會俾開藥房。但係藥房佬從來係唔出聲, 因為佢地既生意屬於小小偏門, 大聲對自己冇著數
c)小藥房越開越多伙係要做自由行生意, 大陸佬除左鍾意落黎掃gucci, LV, 亦必須掃藥/補品。小藥房就係靠大陸水救命, 如果淨靠LOCAL真係仆左街十世! 你會問, 咁點解"老屈" 同"萬記"唔開多D? 我話你知, 大陸佬要搵十樣藥, "老屈" 同"萬記"基本上十樣都唔可以賣, 你話D大陸佬係唔係一定要幫襯藥房?
2)大型連鎖店 v 小店三大屈機之處 : 規模、數期、地點,何以在 "藥房" 這零售 sector 不顯眼
ANS: PLS REFER ANS 1A, 1B, 1C。另外, 有別予超市供應商, 藥房同"老屈" 同"萬記"既主要供應商係兩種人, 做藥房既可以唔俾"老屈" 同"萬記", 因為藥房數目仍多, 夠點出貨, 唔使受屈萬氣; 而"老屈" 同"萬記"既供應亦怕藥房影響產品形象而不喜歡供貨俾藥房。至於其他日用雜品既供應商, 例如P&G, 利潔時, 根本唔怕屈萬百惠, 最多咪俾貴D藥房囉, 冇嘢架!
3)藥房既生意模式比較特別, 佢地可以生存地今日都唔俾大集團 "夾爆" 係因為佢地做既係 "非法, 但係生活必須既生意", 直接比較就好似雞竇, 基本上係犯法, 但卻係社會必須既服務性行業, 社會係默認佢地既存在, 只不過唔可以太張揚", 所以, X哥會唔開連鎖雞竇頂爆老蘭?"天上人間" 會唔會開連鎖集團?
4)大家唔好咁天真, 以為大集團都係吸血鬼, 小商戶係受害者。出黎做生意, 邊個唔係為左賺錢?要賺錢, 大既靠搶, 細既咪靠呃!個D小商戶所謂賺小D, 係因為佢地皮費輕可以唔賺當賣廣告。但係呢個世界會有人做成世都唔賺既生意咩?最後既結果只有兩種: 引入古靈精怪既代替品取代唔賺錢既貨(例如759根本就係想賣水貨可樂多個本地嘢, 本地嘢只不過係俾D客做格價既REFERENCE); 2)賣假嘢(點解各位咁驚藥房, 細電器舖?) 大家睇下佳寶點就知啦!
5)對於SUPPLIER, 基本上唔係受製予大集團, 而係佢地本身好驚D零售商亂咁唔MARK UP賣貨, 你又會問 "挑, 零售商賣平D, 咪仲多D人買, 點解一定要俾零售商賺咁多?)--呢個係好天真既想法。如 4)所言, 呢個世界係冇人鍾意賣 "冇錢賺" 既嘢, 你鍾意俾D小商戶唔賺錢(行內叫掟價), 唔通我(大仔集團)又跟佢地癲?咁我咪唯有唔賣你隻貨, 賣人地隻羅!小商戶又真係真心唔賺幫你SELL咩, 佢賣賣下, 如果好賣既咪SELL水貨/同類貨囉, 唔好賣既, 就更加唔再囉, 到時, SUPPLIER隻貨既市場生命就始完結(行內叫 "掟爛左"), 所以太古根本就係唔想751掟爛可樂既價, 唔係百/惠
6) 對於今次件時攪到咁大回響, 根本就係政府及班膚淺議員,同班律師佬抽水----反壟斷法呙,你話佢控制價錢, 佢更加可以告你D小商戶以"不合理"價錢(例如:唔賺/蝕賣貨品)製造市場優勢!睇下到時政府會打壓邊個? 大隻團有靠山, 當然係小商戶仆街, 受害既又咪係CONSUMER! 大家唔好咁天真信政府9UP呀, 強積金單嘢大家唔係未領教過?狗官俾有力人士壓, 當然就會搵唔識出聲既一群開刀, 成功立法就拍拍羅柚, 你死你俾人吸血你既事啦, 立法前都大家支持架麻!
7) 最後最後, 藥房係一行好特別既行業, 除左上述, 還有好多古靈精怪, 包括分區, 拆貨, 大濕, 打針, 放蛇 .....我諗要出一本書先可以講曬
20樓提及
仍是老問題 : 何解未聽過 "屈人錢" 及 "萬零" 欺壓批發商及小藥房的新聞,兼小藥房越開越多 ?
大型連鎖店 v 小店三大屈機之處 : 規模、數期、地點,何以在 "藥房" 這零售 sector 不顯眼 ?
24樓提及
好正...真係好鬼正的文章
內容新穎, 普通人真的無可能得知
所以非常感激你道出這些競爭手法
另外想問, 藥房是否賣水貨居多? TEMPO , 在屈記惠記買, 只有4盒裝, 但藥房卻是5盒裝
ans) 睇下係嘜嘢, 紙品99%係行貨, tempo 5 盒裝係代理(p&g)專登分藥房同超市裝, 費事超市詐形。同樣, 好多廁紙既超市裝同藥房裝卷數吾同, 就算一樣, 每卷既重量都係藥房裝重d
洗頭水就睇代理, 但係一般都係行貨, 藥房都可以賣750ml, 但係750ml 同1 L既來貨價差不多(所以賣價亦差唔多), 既然冇錢賺, 又阻訂, 藥房咪淨係賣大唔賣細囉
牙膏洗頭水浴肉露, ML 都不一樣的, 多數藥房1L
牙膏有泰國水貨(高露潔), 但係泰朱高水後, 多數又賣行貨了
水貨較多既係 OLAY, 通常賣泰國水貨, 莎莎卓悅亦然
最重心既西藥, 老實講賣水貨係犯法, 所以一係行貨, 一係假貨, 冇水貨
點解會咁既?
25樓提及
其實藥房是否只是拉上補下...靠平野做量,靠一些沒有東西製造利潤?
ANSL 基本上係, 同深水埗電腦埸差不多, 日用品引客同埋用來轉CASH; 賣藥/補品真正賺錢
分區, 拆貨, 大濕, 打針, 放蛇 ,我想知大濕點解
ANS: 行規, 來貨價MARKUP 100%或以上叫 "大濕", 以下叫 "硬嘢"
26樓提及
我聽d行街講 每區d藥房 好似波鞋街咁 來來去去得幾個老細 係咪真
31樓提及
30樓提及
唔洗出書
開個BLOG俾你寫, 幾時寫都得
最好得閒報埋藥價, 益下d BLOG 友嘛..
小弟都好想寫D藥房血淚史, 畢竟係呢行做左十幾年, 但係真係亡到抽筋...希望退休/發左有機寫BLOG!
你地要知咩嘢價/同藥房有關既情報, 可以在此問我, 盡量答
33樓提及31樓提及
30樓提及
唔洗出書
開個BLOG俾你寫, 幾時寫都得
最好得閒報埋藥價, 益下d BLOG 友嘛..
小弟都好想寫D藥房血淚史, 畢竟係呢行做左十幾年, 但係真係亡到抽筋...希望退休/發左有機寫BLOG!
你地要知咩嘢價/同藥房有關既情報, 可以在此問我, 盡量答
你搵湯大幚你開個BLOG
==============================================================================
我頂~~~
壇主可唔可以快D搞搞個quote function, 成日都係quote多過一個人的留言就有問題
29樓提及26樓提及
我聽d行街講 每區d藥房 好似波鞋街咁 來來去去得幾個老細 係咪真
藥房係勞工密集既行業, 而且亦須一定專門知識, 人工又唔係好, 所以以前通常一個老闆捱一兩間都好辛苦。除左近十年有兩三個集團彈出: 攻商埸同屋村既榮華,攻上水既 龍豐, 同灣仔銅鑼灣專劏客既鬼人集團。其他大部份都係5間之內。
35樓提及29樓提及26樓提及
我聽d行街講 每區d藥房 好似波鞋街咁 來來去去得幾個老細 係咪真
藥房係勞工密集既行業, 而且亦須一定專門知識, 人工又唔係好, 所以以前通常一個老闆捱一兩間都好辛苦。除左近十年有兩三個集團彈出: 攻商埸同屋村既榮華,攻上水既 龍豐, 同灣仔銅鑼灣專劏客既鬼人集團。其他大部份都係5間之內。
我見到旺角有幾間招牌差唔多一樣,但是個名唔同,你知唔知是咪同一個老細...
女人街頭尾有幾間都係高x集團, 但唔係全部都係佢地, 出曬名咳水假貨劏客....
人工唔是好,是唔好成點?
39樓提及
鸚鵡? 又乜來?
38樓提及
夠狼, 咳水鸚鵡假野劏客咩都做齊, 一間可以月賺30個, 係好生意既地點開夠5間, 咁咪月執一百個囉!
42樓提及
我想批發D水貨俾藥房,D貨應該勁好賣,因為好多藥房都缺貨
對於呢種貨可以賣零售價的幾成呢?例如$200零售價,我可以做$175批發價嗎?
謝謝
43樓提及42樓提及
我想批發D水貨俾藥房,D貨應該勁好賣,因為好多藥房都缺貨
對於呢種貨可以賣零售價的幾成呢?例如$200零售價,我可以做$175批發價嗎?
謝謝
細細地做就得,公開就唔得
44樓提及43樓提及42樓提及
我想批發D水貨俾藥房,D貨應該勁好賣,因為好多藥房都缺貨
對於呢種貨可以賣零售價的幾成呢?例如$200零售價,我可以做$175批發價嗎?
謝謝
細細地做就得,公開就唔得
為什麼不能公開呢?賣水貨犯法嗎?
45樓提及44樓提及43樓提及42樓提及
我想批發D水貨俾藥房,D貨應該勁好賣,因為好多藥房都缺貨
對於呢種貨可以賣零售價的幾成呢?例如$200零售價,我可以做$175批發價嗎?
謝謝
細細地做就得,公開就唔得
為什麼不能公開呢?賣水貨犯法嗎?
搞亂左個市場,代理唔會容忍
47樓提及
其實都是叫海關處理
48樓提及47樓提及
其實都是叫海關處理
咁即是賣水貨犯法?
49樓提及48樓提及47樓提及
其實都是叫海關處理
咁即是賣水貨犯法?
理論上是犯法的
50樓提及49樓提及48樓提及47樓提及
其實都是叫海關處理
咁即是賣水貨犯法?
理論上是犯法的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224/18175356
這裡好像說不是犯法?
51樓提及50樓提及49樓提及48樓提及47樓提及
其實都是叫海關處理
咁即是賣水貨犯法?
理論上是犯法的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224/18175356
這裡好像說不是犯法?
應該咁講好少少,你買水貨,香港的代理唔會認數
53樓提及
食出事你唔好彩
54樓提及53樓提及
食出事你唔好彩
也不是食物
759賣的食物好多都是水貨啦,咁佢地也是要負責吧???
55樓提及54樓提及53樓提及
食出事你唔好彩
也不是食物
759賣的食物好多都是水貨啦,咁佢地也是要負責吧???
是呀,他出事他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