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一個P2P平臺若想成功引流,高收益、高大上的背景是武裝自己的不二法寶。

昨晚時值3.15晚會,暴露了不少消費問題,P2P網貸也是榜上有名,為數不多的幾個平臺也因涉嫌刷單被曝光,不少投資者伴隨著P2P網貸行業成長,經歷了行業內的每個關節點,可謂是一把辛酸淚。

據權威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已有176家平臺出現問題。近期新增問題平臺數量更是一路高漲,僅3月份的前三天就14家P2P平臺出現各類“事故”。對於投資者而言,如何選擇一個可靠的平臺確是一個不小的難題,下面土豆金服小編就盤點一下詐騙平臺的幾大手段。

一個P2P平臺若想成功引流,高收益、高大上的背景是武裝自己的不二法寶。

詐騙手段一:高收益

經過這幾年頻頻暴雷平臺的事件來看,別有用心的平臺往往會承諾很高的年化收益率,特別似缺乏與之合作的擔保機構,還有一些平臺偽造借款標的營造高收益,使得缺乏風險意識和“貪欲”作祟的投資者抱著僥幸心理為了高收益飛蛾撲火。土豆金服小編建議,切莫掉入高收益的P2P理財陷阱。若高於18%以上的收益率就必須慎重選擇。隨著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力度加強、行業發展更為理性和規範化,體量大的平臺更傾向於尋找優質的資產,而非以高息誘導。

詐騙手段二:秒標

“秒標”是P2P平臺為招攬人氣發的高收益、超短期限的借款標的,時間甚至短到2秒。所謂的“秒標”通常是網站虛構的一筆借款,由投資者競標並打款,網

站在滿標後很快就運用自有資金連本帶息還款。這顯然是用白送利息的方式來吸引投資者。網絡上由此聚集了一批專門投資“秒標”的投資者,號稱“秒客”。這些投資者起初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投資的數額並不多,但他們可能會逐漸加大自己投資額來賺取更多收益,有些投資者甚至會花幾十萬、上百萬來專門投資秒標。由於之前監管空白,這樣就很可能滋生出龐氏騙局。當平臺的線越放越長,吸收的投資者資金越來越多,平臺就越有可能鯨吞掉巨額的投資。

詐騙手段三:拆標

在去年下發的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中規定,禁止將融資項目的期限進行拆分,不允許錯配,但面臨18個月的整改期,這段空白期很容易出現這種風險。有些借款標的由於期限長、金額大而不太受投資者歡迎,一些平臺為吸引投資者、增加交易量,通常就會采用“拆標”的手段。所謂“拆標”就是在貸款金額上拆成若幹份小額貸款,在期限上,將長期貸款拆分成若幹份短期,用“新債還舊債”的方式滾動放出。“拆標”對借款人並無任何影響,仍能享受原來金額和期限的貸款,但對於P2P平臺而言,“拆標”本質上就容易存在資金池,進行期限錯陪、短貸長投,平臺很容易出現擠兌和流動性風險,一旦資金鏈斷裂,就會有倒閉的風險。

詐騙手段四:偽造背景

平臺偽造背景吸精的案例也不少,若一個平臺能向投資者傳達這樣一個信號:由實力雄厚的企業投資設立、創始人擁有雄厚的資金背景和投資經驗、或者該平臺是國有企業、某銀行註資等信息,無疑能增加投資者對平臺的好感度。為此,不少平臺會誇大其詞,甚至偽造各種資料,博眼球。2016年2月份,某個平臺就傍上實力雄厚的螞蟻金服被追責,這種事並不鮮見。

詐騙手段五:高大上的公司裝飾

由於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特殊性,不少投資者會實地考察平臺,為此,不少哦平臺的公司裝修的很是高大上,在門面功夫上做得登峰造極,辦公地點也是“高大上”的繁華地段。公司員工也是數百人,很容易給投資者造成一種假象,提高投資者對平臺信任度。在具有這種跑路風險的平臺中,受害人基本都是老年人。

詐騙手段六:偷梁換柱

這里說的“偷梁換柱”是指虛構平臺背景信息,在往年跑路的一家平臺中發現,其平臺的專家顧問與某知名大平臺的專家顧問一模一樣,更有甚者,該平臺上的某客服人員都一樣,僅公司標誌有所不同。這種山寨平臺就是依靠複制他人的網頁內容、公司照片也輕松吸引了一些投資者。往往上當受騙的都是初入網貸投資行業的小白,對行業信息了解甚少,容易被虛假宣傳誘導。為此,土豆金服小編建議,不要做不了解的投資,小白們可以深入各大投資群里多了解,掌握想投資平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