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海關大量扣押國際包裹封殺海外代購!”近期,這樣一篇文章在網上流傳,一時間代購和買家人人自危。包括上海、蘇州、南京、青島、深圳、海口、北京、廈門、廣州、大連等紛紛被“通報”進口國際郵件被稅、被扣增多。
除了選擇海外代購的,一些自行海淘的消費者中也有人覺得通關速度變慢或者被卡,那麽,近期存在海關變嚴的情況嗎?
(圖片來自網絡)
上海海關辟謠:"封殺"海外代購不屬實
針對網上最近曝出的“全國各地海外代購抱怨海關扣貨”的傳聞,上海海關方面稱:“沒有出臺新規定,海關是按總署公告正常監管。對於屬於應稅商品,依法征收進口稅,並非‘扣押’。”
按照規定,包裹內物品價值超過1000元,郵寄物品為酒精的液體、粉末狀物品、含電池產品、香水等均容易被扣。作為熱銷品的奶粉,超過5KG也容易被扣。據悉,違反相關規定的包裹將退運或者補稅,而不違規的包裹,在經過漫長的檢查過程後,還是會正常送至收件人手里的。
一家轉運公司負責人表示,近期人們感覺貨物大量被扣,或許與各地海關9月起執行的文件有關,但其實與日常處理無異,並未明確要求“更加嚴格”地執行。即便是個別關區的通關速度較慢,也僅僅是因為被用戶集中反饋,造成“更嚴”的印象罷了。
那麽,包裹要在海關停留多久?
對此,上海海關表示,按規定,入境包裹需由郵局人員開拆和重封,大部分正常包裹不到一天即可處理完畢,之後便是境內郵政運輸環節。當然,要是趕上“黑色星期五”、聖誕節等,包裹進境擁堵,收到時間就會就延長了。
需要特別註意的是,在網上查詢到的包裹狀態顯示“送交海關”,這只是郵局內部交接的狀態顯示,並不意味著包裹真正送交了海關。海關並沒有設立專門用於存放包裹的倉庫,如果真像狀態顯示那樣全都送交了海關,海關人員早就被淹沒了。
傳聞疑似代購賣家所為或會促銷量
對此次的“封殺”傳聞,也有人懷疑這些傳聞是代購賣家們為了讓買家盡快拍下商品而采取的一種營銷策略。
事實上,今年8月就有類似的情況,在朋友圈中流傳著“9月1日實施海關新政,報關單品有誤將被處以高額罰款?”的消息,大意為:從本月開始,入關商品必須貨物、發貨單、報關單三項一致,精確到每個單品,必須清晰標註品牌,品名和數量;如果快遞公司一次性報關的貨物超過5%的錯誤率,則要被處以高額罰款,如果超過10%的錯誤率,則整批貨將被海關扣押視為走私!100%疑問箱開箱查驗,100%領隊查驗,100%團體遊客查驗!自用超過5000元開始征稅。
除了曬政策外,還有不少代購曬出了“旅客行李、個人郵遞物品進口稅款繳納證”。比如,一張是在韓國代購20200元化妝品,被要求補稅10100元,還有一張是購買了4000多元的榴蓮幹,被要求補稅400元。
但事實上,根本就沒有什麽所謂的新政實施,攜帶或郵遞物品進出境,還是根據海關總署2010年第43號公告和第54號公告規定,代購賣家們言之鑿鑿的新規其實只是“舊規新談”。
而轉發這些所謂“海關新政”消息的,基本上是代購從業者。他們表示,因為海關嚴格了,所以代購的風險大大增加,因此要分攤費用到消費者身上,所以要漲價。因此這類消息的流傳,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代購商漲價造勢。
(綜合都市快報、新聞晨報、人民網、中國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