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式解酒法】德國人傳授醉酒回魂法 可樂溝芬達真係掂
1 :
GS(14)@2016-09-30 08:09:34德國人推介兩種解酒神物:醃希靈魚卷 EUR2.19、刁草希靈魚忌廉醬 EUR1.89
德國人喝酒並非以杯計,而是以公升計當水喝,特別在啤酒節,每隻啤酒杯都真的盛滿一公升啤酒,記者在慕尼黑現場跟他們比酒,即使自問飲得,下場都不敢想像。幸好記者預先請教德國人,教大家飲醉後如何解宿醉。不少德國人第一個反應都是睡一覺就沒事,當然還要多喝水,甚至做點運動流汗,這些方法都非常健康。為食的朋友可以選擇喝酒前後都食用較鹽與油脂豐富的食物,包括巴伐利亞人最愛的豬手、豬柳卷及白香腸等等,讓鹽份平衡因脫水而失衡的電解質,而脂肪則據稱能緩慢酒精吸收,所以他們的早餐永遠超級豐盛。另一款可以在早餐時候食用以解酒的,還有在超巿可以買到的醃希靈魚卷,這種傳統食物酸度非常高,魚肉亦飽滿結實,能幫助提神開胃,據稱魚肉的蛋白質及營養亦可以醒腦。記者實試過後,亦真的被其酸度激起精神,亦算是能緩解宿醉帶來的頭痛迷濛感。不過慕尼黑啤酒品牌Hacker-Pschorr啤酒釀造大師Tarek Said就推介國民汽水Spezi,它其實是可樂及芬達橙汁的混合版,甜中帶酸,加上有氣有回魂作用,大家在香港亦可以自製試飲!記者:黃穎妮攝影:潘志恆
不論男女,德國人都視啤酒如水,每餐都要盡情享飲。
德國人特別重視早餐,芝士、火腿、薯蓉等集高熱量與油份於一身的食物,配上酸瓜就是其中一種解宿醉的方法。
德國腸油份重、鹹度高,配啤酒一起品嚐會易難醉倒。
慕尼黑啤酒品牌Hacker-Pschorr啤酒釀造大師Tarek Said每天都要試酒,一般喝上五、六公升啤酒才有機會喝醉。
國民汽水Spezi是可樂及芬達橙汁的混合版,甜中帶酸,加上有氣有回魂作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30/19786209
【海外Guide坊】德國人妻帶路行聖誕市集 乾一杯香腸草藥烈酒
1 :
GS(14)@2017-12-18 04:45:34德國人喜歡聖誕節焗 Lebkuchenherz送給朋友。Lebkuchenherz除食用外,也是在德國常用聖誕掛飾。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一年一度的德國聖誕市集已經由十一月尾開始。天入黑後市集就企滿人,非常熱鬧。而最搶眼一定是五光十色的心心餅 Lebkuchenherz了。Lebkuchenherz是由薑、丁香和肉豆蔻等香料焗成,吃了有暖身效果。除了食用,德國人亦很喜歡把它作為家居裝飾。一位店員指曾收過一個 Lebkuchenherz為聖誕禮物,掛在牆上至今已有十年,外觀跟十年前還是一樣。
在室外的聖誕市集行上幾個小時就一定不能錯過暖笠笠的 Glühwein,而每年不同城市都會分別出自己獨有的 Glühwein杯,有興趣儲多幾款的朋友可以考慮買一日通火車票多去幾個聖誕市集。
煙燻香腸中和了烈酒的辣味。
手信裝包裝精緻,腸直接綁在酒樽上,霸氣非常。
另一推介是煙燻香腸草藥烈酒,腸會浸入高濃度酒中,先吃一半香腸,再一口喝清烈酒,就可以吃下餘下的香腸。這款手信包裝精緻,而且煙燻香腸會直接綁在樽上,很有德國特色。
聖誕襪形Glühwein杯有氣紛又可愛。
德國聖誕市集由十一月尾開始。
採訪:卡菲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16/20246038
【旅遊籽】德國人聖誕必備裝飾 工匠逾百工序煉成胡桃夾子
1 :
GS(14)@2018-01-07 16:27:24每隻胡桃夾子也由30至50件部件組成,視乎款式和設計,中型尺寸大約有35個部件,包括布料、響鈴等部位。 $582(35cm)
【旅遊籽:浪迹遊蹤】要數世界上最有聖誕氣氛的地方,芬蘭聖誕老人村已嫌沒有新意,原來德國東面遙遠的厄爾士山脈下,小鎮賽芬(Seiffen)內有超過150間製作木做聖誕裝飾和玩具的工廠,全年無休地製作精緻的裝飾品,德國人人稱它為「Land of Christmas」,更是德國最古老聖誕裝飾胡桃夾子的起源地。
除了生產了世上第一隻胡桃夾子的Füchtner公司外,Ulbricht家族在1928年開始經營製作木工藝品的公司Christian Ulbricht,是賽芬其中一間歷史悠久的胡桃夾子工廠。公司第三代CEO Stefan Schenk為我們介紹,「每隻胡桃夾子也由30至50個部件組成,視乎款式和設計,中型尺寸也約有35個部件,包括布料、響鈴等部位。」一隻看上去結構簡單的14吋胡桃夾子,需經歷多達100至130個工序,單是士兵的手,可能已有五至六個組成部份,製作時間由一天到幾天不等。全手工製作當然是賣點,當中最考功夫的手藝,是利用高速旋轉的車床去雕刻,亦是由Christian Ulbricht發揚光大的手藝。傳統胡桃夾子一般用雲杉木、松木、白蠟木和山毛櫸木做,Christian Ulbricht卻以又輕又容易切割的椴樹木製作,分別將木頭切割成不同木偶部位的大小形狀,再用高速旋轉、裝上不同雕刻刀的車床雕出花紋、紋理,逐件配件上色、風乾後,最後才將木偶身體各部份連接。人手繪畫五官後,最後貼上兔毛製的鬍鬚和戴上帽子,一隻胡桃夾子就大功告成。
切割雕刻難度高 由老技工操刀
已在Christian Ulbricht工作多年的木匠說,利用車床去進行雕刻難度最高,「落刀時留意木材質地、紋理和結構,因為木頭上沒有留下切割位置的記號,每一刀得非常精準和利落,得靠年月累積的技術和經驗,可算是人手和機器合作做出來的工藝。」因為要大規模生產,因此很多公司也加上人工顏色,Christian Ulbricht對此亦有所堅持,希望盡可能保留木材原本的紋理。「顏料滲入木材,能看見木材本身紋理。每棵樹也不同,木的紋理令每隻胡桃夾子變得特別,即使兩隻胡桃夾子也是同樣設計,也有各自不同之處。」雖然工廠每個木匠也上過當地木工學校,但製作中最重要步驟也多數留給經驗豐富的老技工做,因為大至切割、雕塑,小至畫出兩邊平衡不走樣的五官,每個細節也得十級留神,因為行錯一小步都會滿盤皆落索。一個外表簡單的小木偶,背後卻是幾百年的工藝。
全手工製作是賣點,當中最考功夫的手藝,是利用高速旋轉的車床去雕刻。
Ulbricht家族1928年起經營製作木工藝品的公司,是賽芬其中一間歷史悠久的胡桃夾子工廠。
切割、雕塑和畫出兩邊平衡不走樣的五官等細節得小心,由老工匠操刀。
一隻看上去結構簡單的14吋胡桃夾子,需經歷多達100至130個工序,背後是幾百年的木工手藝。
將木頭切割成不同部位的大小形狀,再用高速旋轉、裝上雕刻刀的車床雕刻紋理。
上顏色自然風乾後,就可噴上保護光油,在不同零件上手繪加工。
人手繪畫眼睛和貼上眼珠,最後把木偶身體各部份連接,貼上兔毛製的鬍鬚和裝上帽子,就大功告成。
Christian lbricht
https://www.ulbricht.com/e/nussknacker.html
Travel Memo機票:香港沒有直航機到賽芬(Seiffen),可乘阿聯酋航空至布拉格,再轉火車到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最後轉1.5小時巴士到賽芬,飛機票價連稅5,321港元起,查詢:
https://www.emirates.com/滙率:1歐元約兌9.3港元,文中價錢已折算成港元鳴謝:阿聯酋航空、Raileurope、Hallstatt Tourism Board
記者:王秋婷攝影:鄧鴻欣、王秋婷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24/20252761